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5: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经济硕士论文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94-03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 and 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

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е屡嘌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

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 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 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 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 System 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

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 Certificate Program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 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 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 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I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

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 and Zhao,G.:Chine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30 years:a literature review,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5]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

[6]周应恒,卢凌霄.北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9,(6):86-88.

篇(2)

关键词:乳山市 农业标准化 机遇 挑战 空间

一、引言

在目前中国发展的条件下,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产品能实现规范化、商品化、集约化以及批量化等,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使得农产品产出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从而使得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势必将更加日益凸显现代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监测的重要性。因此,农业标准化成为建设现代化的一项首要任务。

农业标准化的实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乳山市通过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刻总结,对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对农业标准化建设质量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利用有利因素,降低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对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工作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乳山市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的道路上建立了“五大体系”,即:

二、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体系:是通过制定或修订与农业有关的国家级、地方级以及行业/企业级标准来实现的,它包含了农业生产所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要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以及实施地点的具体情况来实现对某类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补充和修订。

三、建立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

推广实施体系:农业标准推广体系是人员和组织的综合体,就是借助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的形式,使农业标准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实现,起到指导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作用。

四、建立农业标准化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服务体系:它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政府农业部门所属的农技推广机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以及地方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等。

五、建立农业标准化农业质量检测体系

农业质量监测体系: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包括法规、政策、管理、机构、技术、人员、设施等多种要素,能够实现农产品质量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监督检验工作。

六、建立农行质量认证体系

农业质量认证体系:指的是对农业生产过程、服务和农业产品中符合相应规定标准的,由具有资格的(国内外不同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给予书面证明(合格证书)和认证标志。

要想实现农业内销、出口与进口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靠投入,另一方面就要靠标准化这一科学管理手段。要想实现预期效果,仅靠投入一定的劳动力、资金以及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而标准化就成为了唯一的手段。

其次,国家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连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新的形势下,国务院下定决心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并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被授权在全国的标准化工作中行驶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

目前,中国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大环境己经基本形成。面对各种挑战我们更要学会抓住机遇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利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进中国农业标准化的进行和改革,必须理清思路,选择适合本市农业化发展的路径。

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经营战略是把握市场规律,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需求的变化。从区域来看要满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从需求来看掌握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分配。因此,农业生产不能只看到当前市场的需要,而只生产目前看好的产品,而是要以战略的眼光进行超前预测和决策,制定适度超前标准化目标,甚至用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来引导市场,发展自己已具备的品牌并创造名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优化结构,激励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生产与消费目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吉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与农业标准化[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陈传新.泰安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调查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篇(3)

【关键词】中国 东盟 农产品 贸易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密,有关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成果也颇丰硕。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后,掀起了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潮,涌现出了一大批论文和著作。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一、关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

王国平等(2007)针对“早期收获”计划,具体分析了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他们从研究“早期收获”计划对云南农产品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入手,全面分析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云南农业造成的影响,进而研究云南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改革目标、政策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陈俊伟(2006)主要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广西的应对策略。他指出:“东盟是热带农业、林业资源丰富的地方,橡胶、棕榈油、椰子等都可成为各种工业原料。中南半岛几条大河: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都有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是东南亚的“粮仓”。在进行农业合作与农产品加工方面都有合作商机。泰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木薯出口国。在木薯生产上泰国与中国广西开展技术合作,在木薯加工方面中国可以对泰国开展技术输出型合作。缅甸的各种林产品都有待加工。越南的经济林产品有松脂、桂皮、八角,这些与我国广西的林产品恰好雷同。对此可进行技术交流合作。”郑一省(2002)提出:“农业方面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双方都重视农业发展,相互之间互补性明显,合作潜力很大”,但是没有做更加具体的分析研究。孙林(2003)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在一部分农产品上和东盟国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两者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为主。朱允卫(2005)对中泰两国1996—200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 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二、关于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因素的研究

李欣广(2002)等对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合作中的农业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他们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业都不是很发达,都面临着欧美加澳新(新西兰)等国发达农业的冲击。因此,中国与东盟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外部竞争。孙笑丹(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需求反应度指数以及贸易分散度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三国的农产品贸易无论在市场结构还是在产品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在出口对世界需求反应程度方面,中国的产品结构反应水平高于东盟三国,但是市场结构反应水平低于东盟三国,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彭茵(2006)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通过对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她指出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她认为应该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的经济合作,取得共赢。在研究农产品贸易方面运用比较多的模型是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的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onstant Market Share Analysis,简称CMS)模型。Kevin Z. Chen,Lian Xu和Yufeng Duan(Kevin Z. Chen,Lian Xu and Yufeng Duan,2000)利用CMS模型对中国1980-1996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此研究时期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政府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加剧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国外还有不少研究涉及到东亚和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这些研究多是利用CMS模型侧重分析国家和区域之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研究。在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关系实证研究不断增多的前提下,能够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在1998年之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利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还是不多的。

转贴于

三、关于CAFTA建设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

周建明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从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大都超过20%,增长幅度最大的文莱甚至高达167%。与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贸易的增幅都超过3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初建成效。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卢肖平(2006)对中国东盟十国农业具体的现状贸易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在CAFTA框架下相应的政策建议。韦红(2006)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指出了CAFTA对中国南方农产品不利,而有利于北方农产品的观点。吴士存、朱华友(2006)具体分析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五国的经济现状,指出了具体农产品种类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简要分析在CAFTA背景下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刘仁伍(2006)具体分析了2006年东南亚经济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在CAFTA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出口机会于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吕玲丽(2004)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认为:随着CAFTA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元化;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国家,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比较优势。孙雨嘉(2007)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发展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已处于起步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加强双边的农业合作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李见明,马腾飞.“早期收获”计划与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东南亚,2007,(1).

[2]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策略.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郑一省.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亚太,2002,(1).

[4]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折.世界经济研究,2003,(8).

[5]朱允卫.中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7).

[6]李欣广等著.中国——东盟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3).

[8]彭茵.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周建明,俸克昭,朱汉文.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趋势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0]卢肖平.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11]韦红.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2]吴士存,朱华友.五国经济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3]刘仁伍.东南亚经济运行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能够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运动。虽然当时的合作化违背了经济规律,但在国家政府意识到错误并改正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始逐步发展,并在今天成为人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良方。在中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中,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从国家的立法来看,主要着眼点也在于在鼓励专业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我国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或者说有的农业生产过程不适应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及如何选择未来的合作经济的路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建议,有的学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像日本农协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组织,还有的学者认为应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改善现有的合作组织。两种观点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本文作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认为,发展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趋势,但同时又不放弃专业合作组织。我国地大物博, 各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农业生产主导产业也不同,因此合作组织的方式也应因地制宜, 不能只注重一种组织形式,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但并非完全取代。这也是符合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的政策方针,只要是对农民有利,能够帮助农民增收、带动农业发展,都给予支持。

1.相关概念的界定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指农民为了保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国家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组织。它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维护农民利益。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相较于专业组织来说,涵盖范围更广,义务也更为多样,不局限于同类农产品或某一方面的经营义务,它的组织形式不只指导农业生产,还开展一些与农业有关的金融、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把这样所获得的收益分发给农民,所以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经济组织。

2.综合性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2.1现实依据

在我国,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还处在萌芽阶段。虽然山东鱼台县姜庄农民养殖协会、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农民协会、河北邯郸市农业服务协会和浙江瑞安市农村合作协会是我国在建立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成功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并不是说综合性的组织行不通,只是是在建立初期会出现的“偶然失效”阶段。也就是说综合性合作组织在我国是有发展前景的并且也是也是一种趋势。较之专业合作社,这几个综合农民合作组织最大优势在于它们能全方位的为农民服务,而不是像专业合作社仅能为部分农户服务,这也说明了综合组织可弥补专业组织的一些不足之处。

2.2理论依据

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外部交易内部化能降低交易成本。农民通过合作社联合起来,可消除一些外部不经济,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专业合作社是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但综合性合作组织的规模更大,只要科学的管理手段 ,有效的技术作为支撑,那么综合性的合作组织在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就更有优势。

3.建立综合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正如前文所说,在我国建立综合性合作组织是有其必要性的。虽然我国在建立综合性组织方面已经做了初步较成功的探索,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作为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为了能使其更好的发展,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对此,本文在研究了前文提到的四个综合性组织及日本农协等典型的综合性经济组织后,提出了一下建议:

3.1实现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利益是建立综合性组织根本原则。建立合作组织的出发点本来就是为了农民利益,若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3.2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同,政府支持是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类型的合作组织相比,结构更为复杂,影响也更为广泛,单纯依靠参与农民的自发行为,很难维持组织的长期存在,但同时政府的保护也不能过度,避免出现现在日本农协发生的农业自身竞争力弱的现象。

3.3培养专业人才,为综合性经济合作组织注入新的活力。综合性的合作组织与以前的那些合作组织相比,是一个更庞大的组织,是一个对人才有更高要求的组织,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综合体系,所以为了组织的有效运行,专业人才、新型农民将是制约综合性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作者单位:重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温铁军,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发展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1.p29-30

[2]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29-30.

篇(5)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指导;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F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92-02

行政指导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在行政民主化潮流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较之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相比,其以更为民主、宽松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管理方法的空白,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信任、沟通、合作的现代行政法人文精神的形成。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针对行政相对人采取诱导或引导措施,谋求相对人自愿以行政相对人期待之方式配合,以实现其行政管理目标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关系

虽然二者在经济管理职能上有交叉,但是经济法与行政法侧重点不同,行政法侧重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的规制,行政机关在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行使职权,但是行政法只是一般意义上规定的行政机关的职责,比如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于哪些行为需要行政机关运用其行政职权来处理,这个行政法并没有规定;经济法侧重与规定市场主体与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的规定就是市场活动主体应当遵守的权利义务,对具体的行为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中可以看出,经济法侧重规定经营者和监管者的权利义务。这些规定对市场活动主体和市场监管主体都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对于经营者而言,一方面经营者必须合法经营,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经营者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判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对于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据相关的行政法律规范救济,如进行申诉、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而言,一方面对于日常的行为监管方面,弥补了行政法律规范对于具体经济管理活动法律规范的缺失,使得执法机关有法可依,解决了行政机关对于具体经济活动的执法依据,便于执法机关执法,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格依照经济法律规范来处理具体的经济违法行为。若执法机关有违法行为,那么市场主体对于执法机关的行为则会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这不仅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同时也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管理部门在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和经济法的有关规定,一方面规定了执法机关应当按照行政法的规定对自己做出行政行为进行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经济法的具体规定来进行经济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经济管理服务。政府在管理经济的过程中,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主要有这么几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又可以分为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货币政策;法律手段主要是民事制裁、行政制裁以及刑法制裁。民事制裁主要是侵权损害赔偿性质,行政制裁主要是监督检查部门对其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以及吊销许可证等手段,刑法制裁主要是是指根据刑法的规定,经营者构成犯罪就应当按照刑法进行制裁。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行政指导产生的原因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也并不是万能的,那么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就应当发挥其经济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用一支有形的手来管理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一般采用间接调控,采用的经济手段一般即是间接性质的,如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间接调整货币流量,对房地产等相关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整经济的手段。在某些情形下,政府需要一些直接的手段去进行直接调控,比如食用油涨价事件、方便面涨价事件,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涨价会触动公众的神经,监管部门需要采取切实、迅速、有力的手段去阻止其肆意抬价,如限价令、处以重罚等。这些都是必要的行政手段,并不能经常使用,否则会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同时还要对经济的总体活动进行宏观调控,通过自身信息和技术优势,来避免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产生的缺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那么政府部门就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去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指导经济活动相关主体的活动。简便易行的行政指导就应运而生。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理论的不断更新,这无疑会影响到政府管理经济的具体手段发生变化。行政指导可以说是“从主张完全排斥政府干涉到主张政府强硬干预再到主张政府进行柔软干涉的产物”。

三、经济活动中两种典型的行政指导及其分析

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两年频频爆出的某地某种蔬菜滞销的消息,“爱心菜”也就成了一种热词。菜农的困境一经媒体报道,热心市民就纷纷出手团购“爱心果蔬”,媒体频频推动的“爱心菜”将人们的爱心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市民的爱心之举只能解决一村一时的困境,这对农民们频频遇到的果蔬销售难问题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其根上解决问题。农民菜蔬滞销的原因无外乎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供过于求,导致第二年丰产不丰收,菜贱伤农又导致跟风减产,这便是被称为农业怪圈“大小年”的恶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市场的自发性缺陷。同时也反映了市场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农民基本上都是依据产品价格来判定种植何种作物比较赚钱,这样加剧了市场供求的波动,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反映了政府对微观经济指导的缺位。

美国农产品信息采集、分析和工作集中在美国农业部。其中,美国农业部农业销售局在全国各农产品主产州、批发市场、拍卖场及装运点等均设有市场新闻办公室,按每天、周、半月、月、双月、季度及每年形成数据和市场报告报送至华盛顿总部,由总部形成监测报告在美国农业部系统内共享;农业部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负责收集农场主定期报告和进行信息现场调查采集,提供及时、准确和实用的农业统计数据;海外农业局承担着国际贸易谈判、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职能;农业部与国家海洋气象局共同设立的联合农业气象局提供气象对作物影响报告,作为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进行作物评估的重要依据;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追踪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由农业部市场服务局的反映农产品有关供应、需求、价格、趋势和发展等情况的“市场新闻报告”,和由世界农业展望局牵头、其他8个部门参与的对全球农产品的产量、消费量、贸易等状况进行估计和预测的月度《全球农产品供需状况报告》,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在信息渠道上,一是农业部地方办公室直接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网络、电话咨询服务台、电传和录音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二是农业部将相关信息汇总后通过新闻媒体免费向社会。

对于当今市场信息沟通不畅通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应当加大对此类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管理。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对国内多个部门相关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实现涉农信息的共享。第二,加大对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三,探索有效的信息方式,多渠道推动信息。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建立国家和省级行政区域为主的农产品信息网站,通信行业免费涉农信息,同时借助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台的作用,如每周设立农业市场信息专版来积极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第四,加强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实施办法,对违反农产品信息的行为特别是消极不作为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同时也把此类职责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项目。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努力,农产品信息机制的完善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再比如,政府部门外出考察,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自己外出考察取经所得到的所谓的致富经验来让农民进行种植。对于这种行为也属于行政指导行为,这种行政指导行为应当分情况分析:如果这种情况只是所谓的倡导,比如种植大蒜,种植了政府予以补贴等形式鼓励农民参与种植,这并没有进行所谓的强制,这就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指导;但是如果带有某种强制意义上的倡导,如果相对人不遵从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就运用强制措施来惩罚相对人,如行政主体可以造成相对人经济上的不利益;有些则是非直接运用的,例如暗示相对人,如果不遵从行政指导,在以后的其他行政管理关系中可能会给相对人制造麻烦。对于这类行政指导,就不能认为是纯粹的指导,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于第一种情形的行政指导,没有必要对它进行法律规制,这符合行政指导的本意。在现代社会下,让行政机关仅依据行政法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管理是十分不现实的,因为行政法是控权法,并且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程序和规范,并且法律具有僵化性和滞后性,对于新出现的事物适用现在的法律有可能无法可依。且有些事务并不是非得走行政程序,而且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我们完全可以非正式的途径去解决它。就比如说当地指导农民种植大蒜这种经济行为,若通过正式途径,第一太慢,第二法律没有规定。对于行政指导,行政机关在把握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倡导性质的指导,给予一系列的税收等优惠来引导人们,行政相对人可以听从也可以拒绝,那么出现问题行政机关也不用承担此类责任。

但是,如果行政机关要求相对人必须听从指导,如乡政府要求农民把即将收割的小麦等作物推掉,改种大蒜。若不听从,就科以罚款或者强行毁掉当事人的庄稼等这类行为,那么这不是行政指导。行政指导具有自愿性,自愿性是指行政指导应为行政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意味着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完全是出于其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接受,意味着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指导是否接受具有选择权。基于中国的传统,当事人对权力政府的畏惧,有时候不得不听从政府的命令,那么对于这种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那么当事人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

(一)对于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那么我们就应当进行相应的立法,详细规定行政机关在何种情形下可以进行行政指导以及行政指导应该遵循的具体程序,对于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指导应当进行有效的制裁措施,同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行政指导应当贯彻合理、及时、民主的原则。在作出行政指导的同时,我们应当对作出行政指导所依据的材料应当进行全面的收集,要充分利用听证会等形式与公众多沟通与交流,加强信息公开,多方面考虑行政相对人的意愿,多方面搜集信息,以保证行政指导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同时由于行政指导的灵活性,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指导就应当根据客观情况及时准确的作出行政指导。

(三)对行政指导也应当进行制约和监督,行政机关难免会因为一些不正当的利益来损害公众的利益。对于这种行政指导我们就应当进行分析。这分两种情况,第一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有瑕疵,当事人自己无法判断其错误,致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那么对于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就应当进行赔偿。第二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具有明显的错误,当事人仍然执行了,那么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应当按照各自的比例去承担损失。如果相对人没有执行那么就没有讨论赔偿的必要。现实中,行政机关不一定会给予赔偿,就需要与一系列的救济程序进行衔接。比如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把诉的理由扩大为基于行政机关侵犯个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仅仅依据法律规定的限制。对于这种行为行政相对人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从而完善行政指导。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孟庆瑜,潘佳.对中国经济法与行政法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行政与法:98.

\[3\]郭芬.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探究\[C\].中南民族大学学位硕士论文.

\[4\]万英华.论行政指导及其法律规制\[C\].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 研发投入强度 绩效 相关性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因此,鉴于以前学者以及我国出台的法律基础,此项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背景分析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了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洪震、金莉(2011)[1]通过对2009年全球1000家上榜企业研发投入总额3958亿英镑进行分析,发现研发投入总额比上年增长7%,比前四年平均值增长18.6%。全球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延续集中于若干重点行业,但新能源和其他一些产业的研发投入的增速明显加快,全球研发投入最活跃公司大多数研发投入有持续性,不会随经济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

步方(2011)指出研发支出可以使企业在趋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让其拥有新的核心竞争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预期利润。因此,经理人作为企业研发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张娉(2011)[2]认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经济形态,其产品中所包含的科技和知识的含量比较高,无形资产已然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它能够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品牌策略、技术革新等措施,可以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让所有上市公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不得不选择对自身的重新定位。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能只专注于扩大原材料投入,不能只讲产值,不讲效益,而必须投入高科技,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瞬息万变。在我国,国家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软件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

二、概念分析

(一)研发的定义

研究和开发(以下简称R&D)是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立足之地的必然选择。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研发活动进行数据化效益分析。

我国(2006)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于研发费用比之前有了更详细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中规定,研发费用包括所有应直接归属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费用,或在合理的基础上能够分配给这类活动的费用。谢兰云(2009)提出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发明。邵模2012)指出研究是指在详细考察某一问题后,找出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性,进而形成科技理论。开发则是客观规律运用于生产或生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技术过程。从企业层面上将研究开发分为两类: (1)工艺创新,即通过实验室里的投入,探寻生产特定产品的较低的技术。(2)产品创新,即探寻新产品的技术。

虽然在对研发的界定上,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包含了研究与开发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在本文中的研发投入比(也称研发投入强度)是指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二)绩效的概念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李香春(2009)[3]认为企业业绩是企业在某个时期做某事的能力、方式、过程和结果。杨德伟(2011)[4]在研究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是选用托宾q值、股票收益等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因为杨德伟认为这些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会对估值产生影响,因而用营业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绩效。于晓霏(2012)[5]认为绩效是绩与效的结合。其中绩就是业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而效是效率、效果,体现企业的管理成效。企业绩效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本文主要考虑到绩效主要反映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盈利能力较好的上市公司其总资产扩张能力比较强。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报酬实现效果,而公司绩效衡量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毛利率等。

三、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综观国内研发投入的文献,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类型:利用宏观数据。利用宏观数据分析国家或省级研发支出对国家或该省国民经济的影响。王君彩、王淑芳(2008)[6]对电子信息行业的R&D投入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认为研发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金洪震、金莉(2011)[7]分析了全球R&D最顶尖的全球10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将我国企业与全球最顶尖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持续研发投入。王芷萱(2011)研究开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开发支出不仅与企业当期的业绩存在正相关性,与企业未来的股价也存在正相关性。俞皓(2012)从经营业绩这个层面来系统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2007年、2008年的研发支出和2009年的企业业绩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到了2009年,由于宏观经济复苏,研发支出和当年的业绩呈正相关。

第二种类型:通过划分行业,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徐以霞(2009)以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开发支出增量作为解释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开发支出价值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开发支出与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且开发支出具有价值相关性。

任海云和师萍(2009)通过2001~2004年71家沪市制造业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公司绩效显著相关,且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但分布不均。

张济建和李香春(2009)利用71家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实证分析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年的R&D支出和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有正向相关性,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没有滞后影响。

韦鲁已(2010)[8]以我国3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以研发投入绝对数(当年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自变量,以盈利能力指标和成长能力指标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且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鹿永杰(2010)[9]以电子信息行业2005~

2008年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R&D投入与企业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游春(2010)可以发现科技型公司研发投入与每股收益这一绩效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研发投入强度与非科技型公司没有表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反而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

陆玉梅和王春梅(2011)[10]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的R&D投入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建议加大R&D投入力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陈海声、卢丹(2011)选取了在2003~2007年内披露R&D投入的654个上市公司,将其划分成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个组别,考察了R&D投入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托宾Q之间的关系,发现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更显著。

孙莺(2012)选取上市公司中的45家上市公司2008~2009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应当完善研发环境、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完善激励制度。

尽管诸多学者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我们大体可以将两者关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二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推动作用。

四、研究方法讨论

为了寻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学者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曾燕妮(2008)选取1999~2004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会计信息中无形资产以及相关数据进行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研究中使用的是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倪丽娜(2008)采用样本T检验分析法对新准则实施后的市场反应情况做了相关考察,并分别对全部样本、高新技术企业、剔除高新技术企业后的样本等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2005~2007年期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孙树昌(2009)[11]以2002~2007年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指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罗婷、朱青、李丹(2009)[12]选取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前2002~2006年期间的数据,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报表附注间接地测度了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流量数据,同时运用回报模型对企业研发支出与同期以及未来股票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邹燕(2010)总结了国内外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论文主要运用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最后对数据解释和说明,并剖析了深层原因。

张娉(2011)在理论部分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阐述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理论基础以及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在实证部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有关财务数据的收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2007~2009年的研发支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五、研究结论

学术界对研发投入与社会经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邵模2012)从理论到实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绩效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上市公司披露数据对两者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看,我国的企业已经成为研发创新活动的主体,研发活动的投入,无论是绝对量和相对量都稳步增长,但研发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发展中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2)从企业层面上看,从本文研究的电子和信息设备两个行业来看,很多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科技型企业的水准。但是尽管本文的样本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但企业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很低。(3)从滞后一年的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来看,与当期的影响差距不大,这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多在一两年内产生效果,这也印证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多集中于短期就能获利的试验发展阶段,这种创新往往是浅层次的、短暂的,易被新技术取代,而对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短期无法见效的基础研究重视不足,这恰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4)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其托宾Q值并无显著相关性。

于晓霏(2012)筛选了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4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其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五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绩效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与分析,首先得出了研发投入增加能带来企业绩效的增长,之后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陈一博(2013)得出机械、医药、电子及信息设备、汽车、信息服务5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第二,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期。第三,各个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别较大。医药行业和汽车行业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达到1.86和1.11。

六、总结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归纳后主要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中小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部分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研发投入的多少与行业存在一定联系,高新技术企业尤为显著;企业应该完善研发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完善相关机制,改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洪震,金莉.全球最优秀公司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经济管理研究),2011(2):43-47.

[2] 张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价值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1:14- 15.

[3] 李香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08:4.

[4] 杨德伟.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论坛,2011(11):106-113.

[5] 于晓霏.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中小企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4.

[6] 王君彩,王淑芳.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基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2):11.

[7] 洪震,金莉.全球最优秀公司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经济管理研究),2011(2):43-47.

[8] 韦鲁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0:13-15.

[9] 鹿永杰.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上市百强电子信息企业的实证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8.

[10] 陆玉梅,王春梅. 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J]. 2011(5):10.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本;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物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该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物流业被国家视为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行业,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被誉为“市场上的朝阳”。大量资本融入物流的资本市场,物流行业被过快的“拔高”了,物流存在大量的问题:

物流过快发展造成了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资源分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要逐步放开市场管制,简化行政管理,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创业机会,很多人开始所谓的“创业”只是简单的一辆车就可以注册一个物流公司,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注册的物流公司有20000多家,而真正能够具有中等规模的物流企业不超过200家。物流公司很多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而不能进行专业化的物流活动。各种各样的小物流公司各自为政,拆分了社会上的资源,经营运作效率低,提供不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带不来社会效益。

物流发展过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市场低端化。目前来讲,我国的物流市场是一个低端的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以15%的高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的物流竞争还是以“价格”竞争的,物流的标准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远远达不到高端市场的需求,我国的高端市场的物流市场长期被国外的国际物流巨头UPS、丹麦马士基、荷兰TNT、日本邮政等占据,这些物流巨头相互联合、彼此协同占据了我国80%的高端物流市场。而我国的物流服务公司因为数量太多,资本长期分散,资源拆分,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国际上的巨头进行抗衡。太多太多的小企业为了各自生存,相互博弈、竞相压价、抢占我国的低端市场,不能有效的形成合力、相互协同,无法进军高端物流市场,这样的发展就和我国的低端物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物流发展过快使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结合不起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经济疲软缺乏消费热点。然而电商的发展使网购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仅仅15年的“双十一”一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达到912亿元,一天产生了6亿多个订单,为了配送的及时,各个公司采用各种手段、暴力分拣、包装过度,增加车辆运输、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车辆尾气,严重损害了货物质量、污染了空气环保。这些包装材料和损害的货物一般不能进行有效的回收而是当做垃圾进行处理,进行深埋,危害土壤和水源,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也使商业失去了部分社会功能。对与社会而言,个人的购物消费,不仅仅是一个鼠标点击的功能,它赋予了更多的社会附加价值。我们在购物过程中,是一个用户体验的过程,我们传统的购物,不是电子商务那种仅仅的面对电脑,而是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去实体店感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售货员聊聊天,购物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和交流。我们满足自身生活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对社会联系的一种社会归属感。人是一个社会人,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而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使人们更加倾向于足不出户的获取购物的满足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点击鼠标完成了一单商业交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不能不说是商业社会功能的一种倒退。

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做到:

“减速整合”,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现在的物流企业大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盲目扩张,大多都是处于“脏、乱、差、规模小”的状态,设施设备陈旧,物流管理观念落后,不能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了一体化的服务,市场竞争力不强。整合物流市场各种小型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大力发展信息化、专业化的平台搭建,努力实现为顾客提供供应链一体化、专业化、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充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市场分析,提供增值服务。

统一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放下发展速度,慢下来发展标准化体系。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物流车辆的标准化,还有流程的标准化。我们了解现在的物流车辆种类很多,参差不齐。物流车辆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活动中多式联运的有效应用,很多标准化的工具得不到有效推广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物流效益。物流过程中流程的标准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各个环节之间要有一个高效、标准的流程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品牌战略,创新思维。在企业运营中,追逐利益是永恒不变的法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要把眼光放的长远,树立自己的品牌战略,分析市场环境,重点营销,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改变自己传统的经营理念,开拓思维,创新经营模式,放弃原来“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加强和其它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双赢”。(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永刚: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J]期货日报,201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