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锻炼总结

体育锻炼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锻炼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育锻炼总结

篇(1)

关键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因素

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群体的体质状况不甚理想,分析影响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梳理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对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的确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一、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一)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方式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展方式:1.自主锻炼。自主锻炼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基于个体终身锻炼而考虑的自发性课外体育锻炼、出于提高体育测试成绩或自身身体素质考量的阶段性自主锻炼、带有一定目的性,如希望在学校运动会中出成绩及获取自我心理满足的自主锻炼。2.统一锻炼。统一锻炼即是有组织的集体锻炼方式,如学校运动队的短期集合训练、学校班级组织的统一课外体育锻炼等。集体课外体育锻炼能够针对性对进行锻炼计划的统筹,在运动强度及运动技能水准的提高上也较为有效[1]。3.娱乐性及竞争性锻炼。娱乐性为主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学生之间出于锻炼兴趣及爱好,通过运动量适中的课外体育锻炼,充实及提振精神;竞争性为主的课外体育锻炼则是选取竞争对手,通过竞赛的方式,完成体育锻炼活动。

(二)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及项目相关情况

以我国在2014年实施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调查为例,该调查在我国31个省市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抽取了53401个调查样本,经过调查统计显示,年龄层次在6岁到19岁的青少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为94.6%,其中,体育锻炼在内容上包括了学校体育课、学生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外的体育锻炼,具体数据见下图。而在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所选取的锻炼项目调查中,篮球、足球、排球项目中,青少年学生群体选择此类锻炼项目的比例达到70%,选择小球类及田径等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为30%。

图 2014年全国青少年(6-19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人数比重图

二、制约影响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及质量的因素分析

从2014年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及人数比重图上看,每周保持6次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说明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行下,中学基于体育教学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通过其他相关数据显示,在最近的20年来,青少年在体质状况上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从侧面说明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和质量仍存在诸多问题[2]。从整体上看,制约影响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青少年学生处于较为重要的学习阶段,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出于提高升学率的考虑,在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上会进行压缩,在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资金及场地上也没有提供充足的保障,致使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不尽理想。其次,从青少年学生家庭因素来看,学生家长普遍将注意力放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上,对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也有所担心,客观上也对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频率的增多构成了阻碍[3]。第三,从青少年学生自身来讲,其自我健康及锻炼意识不强,课外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这也导致学生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上难以全面认识,而选择对抗较为激烈的球类运动,忽视田径等个体锻炼项目,也不利于青少年全面锻炼其身体各项机能。

三、提高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质量的相关思考

根据制约影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可以梳理总结出提高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质量的针对性措施及方法:首先,作为中学而言,其要贯彻落实中央制定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及中学“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的相关政策及文件,提高对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将课外体育锻炼与学校的体育教学加以结合,并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资金保障及场地提供上予以完善,从而使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能够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中,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次,为有效提高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水平及层次,避免学生在自发性体育锻炼中受伤,可以通过创建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组织或俱乐部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家长消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集体组织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基础知识,体育锻炼方法技巧上得到增强。

四、结语

在倡导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实践应在制度建设上、资金及场地保障上、锻炼方式加以完善及改进,消除制约影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效果的不利因素,使我国青少年学生能够达到运动体质,运动心理及运动规律上的多重提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一斌.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140-141.

篇(2)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老年人 体育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逐渐增多,如何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使老年人延年益寿是社会体育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老年人体育的开展受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体育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有必要详细研究老年人体育运动的开展。

1 研究对象

以呼伦贝尔市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就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阅读社会学、心理学、老年人体育健康方面的书籍,浏览中国期刊网上关于老年人体育现状研究的文献,总结当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2)专家访谈法。走访呼伦贝尔市体育局、老年体协等有关部门,向相关领导和专家了解老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就老年人体育的开展与专家进行讨论。(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呼伦贝尔市60岁以上老年人400名,其中男200名,女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99.2%。(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分析,运用SPSS软件、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同,通过表1对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调查的结果来看,老年人的锻炼动机是与各自的需要相关,有16.4%的老年人是为了打发闲暇的时光、消遣娱乐,有10.8%的老年人是为了社会交往需要,有38.8%的老年人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有30.5%的老年人是为了治疗疾病。分析原因,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每年都有大量的老年人从工作的岗位退休下来,老年人退休的生活相对单调一些,容易产生烦躁、孤独的心理,为了打发时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从事体育锻炼,想通过体育锻炼来结交一些老年朋友,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是为了增进健康,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减少疾病的产生。为治疗自身的身体疾病是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个主要动机,体育锻炼被很多老年人当作治疗疾病的一种康复手段,很多老年人想通过体育锻炼来抵御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疾病。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体育锻炼养生、增加社会交往的功能已经被老年人认可。

3.2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所分析

体育活动场所是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从表2对老年人主要体育活动场所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3.2%的老年人选择在公园里进行体育锻炼,有30.2%的老年人选择在小区进行体育锻炼,有16.4%的老年人选择在休闲广场进行体育活动,有5.8%的老年人喜欢到消费场所进行锻炼,有19.1%的老年人喜欢到免费体育场进行体育活动。分析原因,由于公园的绿化好、空气清新,是老年人向往的锻炼场所。小区里离家近,比较方便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也排在了第一位。休闲广场是老年人聚积的主要地点,方便老年人进行老年舞蹈、秧歌、健身操的锻炼,也成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一个主要地点。另外免费体育场体育设施比较齐全也是方便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些老年人喜欢游泳、乒乓球、网球等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到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场所也逐渐成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一个选择。

3.3 老年人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有19.4%的老年人认为天气原因是主要的因素,有21.7%的老年人认为缺乏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内容是主要影响因素,有16.4%老年人认为是缺乏正确的健身指导是主要因素,有13.6%的老年人认为来自生活的压力是主要因素,有15.6%的人认为缺乏健身场地是主要因素。分析数据,由于呼伦贝尔冬期较早,冬季特别寒冷,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每到冬季老年人就没有办法进行户外的体育锻炼,而室内免费的体育场地又非常缺乏,这都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健身指导,老年人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容易造成外伤的出现。当前老年人从事的体育锻炼主要有健康走、秧歌舞蹈、老年健身操等项目,健身内容较少,也影响了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兴趣。一部分老年人要照顾子女的孩子,或者是出于经济的压力,也影响了体育锻炼的进行,这些都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1)由于呼伦贝尔市加强了对体育健身的宣传,体育锻炼的健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已经被老年人接受,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动机是积极主动的。

(2)当前呼伦贝尔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地集中在公园、小区、休闲广场、免费体育场、消费场所等地点。

(3)影响呼伦贝尔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天气原因、缺乏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项目、没有专业的健身指导、体育场馆缺乏、生活压力等。

(4)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使老年人对老龄化的身体特征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5)加强老年体育协会的建设,加强社区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选派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到社区对老年人健身进行指导帮助。

(6)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挖掘更多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项目,满足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需要。

(7)加大对体育锻炼场馆、公共健身场所的建设,针对呼伦贝尔天气寒冷的状况,兴建一些室内场馆,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方便,保证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孔丽涵,林建聪.浅析福州市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J].菏泽学院学报,2010(5).

[2] 陈宁.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思路[J].网络财富,2010(15).

篇(3)

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 制约因素 改变策略

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包括思想理论的正确认识、文化水平的丰富充实和身体健康的达标程度。但是出于偏僻农村的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重视不足;因此,发展提高的速度受到影响;现在就农村初级中学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一些改变策略,仅供同行参考并与同行交流。

一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当代伟人曾经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就说明了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理论也认为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内容中,一要以运动为主导,二要以健康为目的;社会底层的呼声更是亲身经历的经验:身体是生存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从事更好的工作,而好的身体来自于运动、来自于锻炼,最终来自于高度重视。在全国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日益高涨的今天,体育锻炼的最初意识应由学校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体育锻炼是绝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缺少了,我们的经验和教学素质就不会提高,也就不能提高,也就不会全面提高;我们可以这样讲:体育健儿是从小开始锻炼的,是要经历十多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努力得到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年龄,也是加强体育锻炼的最佳时刻,应该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是课改理论的重要意义领悟不够

新课程改革理论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制定专门标准和要求,是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对这次改革理论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明白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相互之间的必要关系、必要作用和必要意义,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不能偏废的,更不能置之不理;因此,只有三样并举才能够全面发展;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关联性,一线体育教师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纲领,结合实际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按照初级中学学生年龄阶段探讨教学、总结经验,要改变过去那种“体育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体育不影响绩效工资”、“体育没有多大出息”等等陈旧思想、狭隘意识和单纯理念,要从培养体育人才造就体育精英的长远意识去思考,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热爱体育锻炼、从而热爱自己的身体、从而参与体育运动,要克服资金不足、器材不全、认识不明的缺陷,要对学生的健康负责、对教学的效果负责、对新课程改革的作用负责。

三是对自身职业的教学工作尽责不强

身为教师要在走进教育教学的第一步,确立终生从教、搞教育、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崇高思想和宽阔境界;要热爱本职工作、要热爱学校、要热爱学生、要尽职尽责、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要明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要求,既要做到教学的统一性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特长,营造教学氛围和良好环境。

根据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思考改变的策略,实现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首先是吃透课标、熟悉教册、研究学情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实践和发展,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是让每一个教师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册的熟悉程度上,教师必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立足本土为原则灵活多样改变教学目的、方法和思路,重视探讨、总结和研究教学以后的效果,准确把握教册、教案、参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态、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和喜爱兴趣,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关注个体、提高整体、找出区别、全面发展。

其次是改变观念、明析意义、热爱职业

教育教学改革其本质就是改变过去陈旧的、不适应时展的教学方法,而核心是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观念指的是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指导工作行为),原来的观念不能改变就进入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状态和境界。其实体育教学也就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它是世界体育强国的荣誉的来源,是一种热爱自己身体、热爱社会制度和热爱伟大祖国的政治高度——因为一个人热爱自己的身体想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就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热爱社会制度就会想到以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创造财富、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能够想着以体育特长为国争光;作为体育职业的体育教师,热爱职业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热爱学生、热爱学校,会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最好是适时探讨、总结经验、不断学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认为: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把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探讨思考、在思考中总结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经历了这一连续性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再继续学习才能补充不足,当“学习——实践——认识”后任然感到不足时“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不断提升不断积累,就能丰富多彩、就能成为“专家”;有人说“入门比海深”,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练来自于体育明星、体育明星来自于体育人才、体育人才来自于体育锻炼、是在不断学习、锻炼中进步和不断成长的。

篇(4)

湘西一般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汉、土家、苗、侗、白等30个民族,人口283万,管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龙山7个县。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年是指年龄在16~44岁之间的人。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二、问题的提出

为了解湘西少数民族青年体育锻炼的现状,本人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发放了“湘西少数民族青年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对被调查7个县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体育、跑步、步行、登山、羽毛球、篮排足球类运动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对湘西少数民族青年体育锻炼的现状和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研究对象及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湘西少数民族青年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体育、跑步、步行、登山、羽毛球、篮排和足球,本研究采用SPSS13.0对各个变量进行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背景下的问题差异,然后归纳总结。

1.研究对象

根据湘西不同民族的差异情况,采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原则,随机抽取湘西世居人口较多的11个民族18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8~65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其中小于30岁的26人,30~39岁的74人,40~44岁85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在公开期刊上发表的与少数民族体育、全民健身、阳光体育运动等相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依据。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51份,回收率为96.2%,经检验剔除无效问卷66份,有效问卷185份,问卷有效率94. 7%。

(3)统计学分析。回收问卷后进行整理,对有效问卷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的数据列表中,对多项选择问题采用频数比统计,对单项选择问题采用百分比统计,计算各指标的发生百分率。

四、结果与分析

1.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表1),湘西少数民族居民在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方面,45.3%的人表示较喜欢,非常喜欢的占32.7%,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仅占4.7%。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群表现出对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这年龄阶段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总共占85.3%,其中表示出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位居第一,而表现出不喜欢的人数仅有3.8%。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大部分为青少年,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

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

结果显示(表2),湘西少数民族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众多,在所有项目中,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体育所占的比例最大,中选频率为68.9%,其次为跑步、步行,登山、羽毛球、篮排足等球类运动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的项目也各不相同,年龄在30岁以下及30~39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体育、篮排足等球类运动、羽毛球、游泳等为主,此类运动项目趣味性大。

3.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表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每周锻炼2次的人数最多,总体比例为26.6%,其次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为不确定,所占比例为20.6%,而每周练习次数3次、4次以上的少数民族人群分别只占16.6%、11. 8%。从调查结果我们可知,年龄在3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人群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较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下的人群少。

4.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表4),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确定的比例最高,达38.5%、锻炼时间在30~60次/分位居第二,为20.6%,排第三位的是锻炼时间60~90次/分,所占比例20.6%,除了不确定这一选项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参加体育的时间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各有差异,年龄小于30岁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次/分及60~90次/分两个层次,而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下及90分钟以上所占的比例则很小,30~39岁、40~44岁两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运动时间每次30分钟以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此年龄阶段繁忙的事物及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等有关联。

5.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结果显示(表5),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喜欢与朋友一起锻炼的人群比例最高(40.6% ),其中30岁以下组最高达53.1%,30~39岁组为46.4%,60~69岁组为35.7%,其次为个人锻炼,所占比例为22.8%。在30岁以下及30~39岁的人群中,有组织的体育锻炼不多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40~44岁的人群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逐渐增多。

6.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研究结果显示(表6),不同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存在差异,其总体状况排序依次为个人兴趣、锻炼身体及舒缓压力。其中选频率依次为63.7%、62.6%、52.4%,所有年龄阶段中选择提高运动能力为锻炼动机的很少。从被调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动机结果分析,青年人及中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主要是个人兴趣及舒缓压力,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在生活上、工作上承受的压力一般较中老年人及老年人稍大,因此他们需要体育运动来解除压力。

7.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表7),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太忙位居第一,中选频率为43.5%,其次为家务重(34.4%),无组织、指导、没有场地器材也分别占25.1%、15.4%。不同年龄阶段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30岁以下的青年人及30~39岁的中年人主要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些年龄阶段的人正处于人生的创业阶段或创业起步阶段,尚未稳定。

五、结论

(1)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总体很感兴趣,这将非常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

(2)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参加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意识,但有诸多因素制约其参加体育锻炼。

(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态度、认识与其参与行为存在着较大的背离。

(4)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锻炼多为无组织的散兵状况,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并采取有效措施。

六、建议

(1)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明确目的,做好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体育锻炼导向工作,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

篇(5)

关键词:体育环境;体育锻炼;大学生

一、体育环境的含义

体育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人是社会动物,体育锻炼属于社会活动,所以人是体育锻炼的主体。一切的体育环境的设置都应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的体育环境的设置能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人类通过体育锻炼使自身机体发生好的变化。所以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1.1自然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一般指的是体育活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当地的气象环境,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地表生物圈。这些条件一般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环境,是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

1.2社会环境。人类为了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组织的总和。体育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体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和体育的内部社会环境。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积极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

1.3人工环境。体育的人工环境一般指的是人为形成的运动场地或是高度人文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前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后者却是违背人类的初衷的,并且这种污染一般对体育运动有害。

二、体育锻炼的介绍

如今,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基础的锻炼活动,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因此,体育锻炼行为也具备了比较宽泛的含义,那就是任何与体育活动发生关系的行为都应该称之为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指的是运用多种锻炼方式,并且结合其他健身措施,以达到调节精神、强身健体、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锻炼活动。而体育锻炼行为指的是体育锻炼人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达到增进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目的,体现人们主体意愿的行动过程。

三、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3.1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大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大学生的抗病能力,增强他们的有机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能及时地指挥大脑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2对大学生心理上的影响:

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的情绪处于健康的状态。

第二,体育锻炼同时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指数,使大学生疲劳的身体得到有效的休息,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当中。

第三,舒展大学生的身心,因为,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而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大学生睡眠和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

第四,同时体育锻炼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之保持健康的心态,在学习当中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4.1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一般不受人为的控制。从现今发展来看,人们只能适应它,而不能改变它。所以大学生应积极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寻找适合当地地理位置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南方河流较多,因此,大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关与水的体育活动,学校也可以设定一些此类课程;在郊区,体育活动受自然影响较大,大学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设定相应的体育活动。

4.2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较大的一般在城市,城市是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这里一般聚集着先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项目,学校或者是大学生本人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者是学习各种体育器材,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4.3人工环境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这里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一些人工的体育设施,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等。这些场地的设置,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加,同时也能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所以各类高校应该具备必要的体育设施,为大学生多类型的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总结:体育环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准备优秀的体育环境,因为良好的体育环境,能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他们进行体育锻炼,最终使他们培养成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行为。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当前的体育环境加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重视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体育 心理 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曾满腔热情的歌颂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它能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体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质;体育可以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和集体观念。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在有关青少年心理产生效益研究的一些因素的总结分析,主要从体育方面来阐述,此外还探讨了一些其它因素如教育、环境等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体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希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做一些理论性的指导。

2国内有关体育对青少年心理效益的研究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对青少年心理效益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利用文献数据库检索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及对图书馆相关文献的查阅,通过归纳总结,透视国内关于体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的相关研究。

2.3研究现状

2.3.1体育锻炼(大众体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王润平(2005)在体育锻炼及其心理效益一章详细描述了体育锻炼分别对情绪、自尊、认知和人格方面产生良好影响。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一次性体育锻炼可使心境得到改善;焦虑水平会下降;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流畅体验、体育锻炼)。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自我良好感;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调节和治疗作用;体育锻炼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改善情绪状态。体育锻炼通过提高自信、自尊水平,能够使个体提高积极的自我概念。构筑青少年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协作性和适应性;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曾芊、赵大亮(2007)指出: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会受到性别与年龄的影响;研究被试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来考察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对青少年的身体价值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达到体育人口的锻炼标准,体育活动才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吸引力和一般自尊产生显著影响。

2.3.2竞技体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竞技体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它承载着太多意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在我国可以说是竞技体育引领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往往是体育的最佳体现,参加竞技体育就意味着你必须更快、更高、更强,也就意味着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所以竞技体育对于人的心理的冲击是更大的,青少年参与竞技体育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3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兰自力:学校体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体育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体验不同社会角色。

2.3.4其他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1)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公众场合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大众传媒媒体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风俗时尚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效益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家长的良好榜样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作用;良好家庭氛围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国内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文章已经证明体育可以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以上的综述可以发现,不少研究成果非常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反向研究,即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影响方面的研究,现在国内的研究更多的是体育对儿童少年心理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方面研究匮乏。 (2)关于体育对特殊青少年心理效益的研究不足。 (3)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效应。 (4)实验研究缺乏。(5)现有文献主要着眼在心理学范畴中某几方面的研究,综合性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 邰德法.论体育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6).

[2] 王润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曾芊,赵大亮.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效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

篇(7)

(一)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学校必须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以前的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一些单调的项目,难以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现在,我们可以多引进项目,比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等有趣的体育运动。这样学生会非常愿意参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新颖有趣,改变自己对体育课的原有印象,就会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为了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多运动的活动,如常见的课间操,课间集体跑步,并不要求速度,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观念。这样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认为体育课程枯燥、没意思的看法,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生病请假的情况大大减少,还促进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更新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适当参加锻炼,促进健康成长。而学生目前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习惯正在影响着自己身体的正常生长。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还要定期举行一些有趣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为了取胜而积极锻炼。教师还应在教学评价时注意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体育锻炼观念的标准,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中。同时,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项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也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