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精神病护士论文

精神病护士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精神病护士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精神病护士论文

篇(1)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篇(2)

论文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10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7%(15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3.3%),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6.7%)。 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患者在医院住院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甚至数十年。很多长期住院患者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机体功能状态明显衰退,另外,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所致副作用,特别是老年病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反应慢,更加容易发生跌倒,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挫。因此,探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男理干预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2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老年精神病诊断标准。(2)年龄≥60 a。共入组102例,其中15例发生过跌倒,发生率为14.7%。

1.2 方法 对发生过跌倒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跌倒患者资料 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0a~76a,平均68a;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3例(20.0%),精神分裂症6例(40.0%),器质性精神障碍1例(6.7%),心境障碍?躁狂发作2例(13.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2例(13.3%),癫痫性精神病1例(6.7%);服用药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2.2 跌倒后损伤情况 左股骨颈镶嵌性骨折2例,右手桡骨骨折1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上述骨折病例男性骨折1例,女性骨折2例。除1.例愈合不良需要轮椅外,其余无明显不良后果。

3 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3.1 病区环境因素 病室陈旧环境布局不合理,病室内无厕所,卫生间置于走廊的一角,走廊内扶手,地面较光滑,浴室内无扶手,在集中洗澡时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都极易引起跌倒的发生。

3.2 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僵硬,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重新调整代偿能力下降,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3.3 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服用镇静剂、精神类药品、降血压药,影响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常会引起性低血压,抗癫痫药易发生共济失调,扩血管降压药导致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跌倒。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

3.4 疾病因素 精神症状不稳定,兴奋、冲动、行为紊乱及木僵均易导致患者跌倒。

3.5 其它因素 住院患者每日进餐、洗澡、洗脚等集体活动时间段,较易因拥挤而致跌倒现象增加。有些患者夜间上厕所,往往没睡醒,时睁时闭着眼睛走路,容易跌倒;智力受损亦为跌倒的重要因素。

4 护理干预措施

4.1 评估危险因素 确立高危人群 对高龄体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经常卧床及有晕厥可能的患者均应特别予以关注。在患者入院时即填写跌倒高危评估表来确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览表、床头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4.2 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 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病室的光线要充足,夜间病房开小夜灯。地面材料应防滑、平整、干燥,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病区做清洁工作时及时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厕所、洗漱间、浴室需增设防滑垫,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杆,便于站立时借力。

4.3 安全管理

4.3.1 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每个人的警钟,增加主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提高判断力和预先性,不定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每个患者的动态变化。

4.3.2 发现患者步态不稳、地面滑,应及时给予扶助病负责交班,特别是对高危病人,应给予特别关注,及时检查病人衣着,如鞋子能否防滑,裤子是否过长,夜间使用护栏。

4.3.3 做好就餐管理,组织病人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员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处走动,防止病人拥挤抢食,防范出现跌倒、噎食。

4.3.4 洗漱管理,病人洗澡时,为病人调节好水温,协助擦洗,防止病人烫伤、跌倒,晨5晚洗漱时,安排专人守护,及时托干地面。

4.3.5 就寝前提醒病人先排便,减少因夜间如厕未完全清醒时可能发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护士定时叫醒,协助如厕。对于夜间行走不稳或躯体情况差的患者,可安置在靠近厕所的房间,必要时配备便椅或给予搀扶。

4.4 用药护理 服用氯丙嗪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嘱咐患者改变时动作缓慢,对服用降压、降血糖及镇静催眠类药物时做好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对于遵医嘱使用有跌倒危险的药物及意识模糊的患者,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并放置护栏,调低床的高度。

4.5 健康教育 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并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每个病区的醒目位置,指导病人行走时抓好扶手,穿合适的鞋子,变换要慢,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研究表明,预防跌倒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行为越好,指导病员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晒太阳,增强体质。

5 小结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不仅要遵循一般护理原则,而且更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早期用药反应,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积极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优雅、安全的疗养环境,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及相关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少住院期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篇(3)

一、围绕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积极开展工作。

(一)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评审标准要求,今年2月份,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再次认真学习每一项的评审标准,要求各科室按照各项要求完成每一项工作。

(二)加大护理质量自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护长不定期检查病区的各项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检查整改再检查整改的程序狠抓各项护理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三)加强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各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练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水平。

(四)认真抓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组织护士长学习新的xx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各科室能严格按照《xx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书写,做到及时、准确、如实记录病人的动态情况,为病人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病者安全。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士长安全管理会议,并定期到各科室进行护理行政查房,查找安全隐患,督促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层层把关,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各科室护士长把安全检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检查病区的环境,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病患者生命安全。

三、加强护理管理及深化护理服务意识。

(一)加强病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各科室护士长根据病床的设置,设立护理责任小组,由科内主管护师及护师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护理质控及督促。护理部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结合临床科室持点,不断完善护理质控制度,修订护理人员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护理文件的书写及各科室的护理质量等。

(二)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各科室护理措施完成率达90%以上,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三)对护理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进行讨论及分析,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100%。

(四)各科室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急救物品、药品、设备做到“四定”, 及时补充急救药品,帐物相符,做到完好备用,确保其完好率达100%。

(五)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护理部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对每份病历进行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控,严格把好护理病历书写关。1-11月出院病历1713份,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95.61%。

(六)强化动机,培养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积极性,使每人都能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招呼,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尽情关注。

4

四、积极做好护理中期评估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发挥团队核心战斗力。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卫生厅颁发的《关于开展xx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护理部制定健全可行的实施方案。邀请护理专家授课,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分析要点,对照标准,制定和更新了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

(二)加强政策学习,保障工作开展。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护士条例》、《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有关制度和章程,并对照《护理中期评估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护理管理工作和护士日常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11月12日护理中期评估工作中,我院的护理工作得到市护理专家的认可。

五、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年来,我院护理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富有激情的护理工作氛围,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推进我院护理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一)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层级管理。

1、重新修订护理管理委员会。以“业务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组长”为主体的护理管理体系,明确了岗位职责、任务和要求。健全和完善了“护理部—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委员会—科室”三级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职责和任务。

2、科室建立了“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质控网,强调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在科室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临床经验、敢于管理的护士当“质控员”监控科室护理质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实现护理质量的现场监控。

(二)加强培训,理顺管理流程。

今年分两批安排全院护士长参加xx市护士长管理培训学习班,增长了管理知识,开拓了思路。强化护士长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坚持每月护士长例会制度,做好上传下达,努力协调各科室之间工作。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报告流程。

(三)勇于探索,突出专科特色。

统一管理标准,强调制度管理。护理部结合专科护理的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医院的护理制度、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应急预案、流程和指引。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部指导老年一科率先开展apn排班、层级护理、五常法管理,重新制定工作职责、流程和指引、

总结经验,目前3个老年科室开展了apn排班、层级护理(护理组长—护士—助护)、应用护理专科单。apn排班解决了护理不中断,减少交班次数,更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在病房布置方面,各科室护士长能积极开动脑筋,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住院场所。4

六、注重教学,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护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护理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一来年,护理部围绕队伍建设的目标通过教学、进修、讲座、交流、技能竞赛等形式不断加强在职护士综合能力。

(一)接受江门中医药学见习护生463人次,带教实习护士12人,荻海医院进修护士1人;接待护理同行来院参观87人次,接待卫校生来院做义工438人次。

(二)选派12名护理组长到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带教技能培训班学习;选派2名护士到香港学习精神病社区康复护理,37名护士分别参加了省级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5名护士参加省、全国护理学术交流。

(三)举办院内护理业务11次,护士服务礼仪培训1期,护士职业素质教育5期,护理管理学习班1期,邀请市中心医院护理专家和卫校和老师授课,共968人次参加听课。

(四)护理部为了使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护理英语培训班,邀请专业英语老师授课。全院护理人员涌跃参加听课,这将为明年我院选拔护士参加全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赴港考试打下了外语基础关。

(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2期、护理技能竞赛1次,并邀请中心医院护理和市护理学会护理专家作操作培训指导和评委。今年4月,护理部选派曹九英护长、岑洁容护士参加市卫生局主办的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取得了理论并列全市第一名、总分第三、第五名,获得了“江门创新能手”称号,曹九英护长还代表市参加省技能竞赛获得了理论三等奖和技能优秀奖。

(六)选派老年精神一科王桃护士长参加省护理学会举办的《静脉输液技能竞赛专家评委培训班》和《xx省护理工作中期评估专家组培训班》学习,对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为配合医院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工作,护理部加强对毕业五年内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狠抓新护士的技能考核,要求每人熟练掌握12-16项护理操作,病区护长每月考核护士操作,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参加人数为100%,全院平均成绩93.5分,合格率为96.7%。

七、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一)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老年精神一科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克服困难,抽调护士到门诊注射液室帮忙,确保了注射室护理人员的配备。各科室能根据科内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从主观方面及时解决病人需要,并且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

(二)精神科克服人员紧缺,临床工作繁忙等诸多困难继续开展精神病人社区防治工作和出院病人的随访服务。1-11月,各病区完成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人3891人次,家访271人次,回访率达93.2%。在随访服务过程,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多次,也收到许多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三)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病人数达748人次,平均满意度98.32%。对调查中病人认为不满意内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下一轮考核的重点。

(四)一年来,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护理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护理过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1.2%,有效投诉为0,护理满意度比去年提升1.34%,收到病人的表扬信5封,锦旗12面,口头表扬多次。

4

八、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团队核心凝聚力。

护理文化建设是护理品牌建设的基础,护理品牌的建设是护理工作综合实力与团队核心凝聚力的表现。通过建立团队文化,创建学习型团队不断打造护理团队核心凝聚力。护理部带领全体护士在护士节、重阳节、精神卫生日精心策划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护士征文比赛及重阳敬老、精神卫生日等大型庆典活动,活跃护理文化氛围。强化护理团队意识,展现护士风采。

(一)为迎接医院“三级”评审,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于3月底举行了全院女职工进行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比赛决一、二、三等名,并选拔前2名参加xx市卫生系统女职工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曹九英、岑洁容2名选手理论成绩并列全市第一,技能竞赛总分获得全市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我院护理部获优秀组织奖,并接受市总工委、市卫生局、市护理学会颁发荣誉证书。

(二)护士节前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我对人性化服务的理解和对策”征文比赛和“优秀护士”的评选活动,6名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给予王桃、曹九英、冯锦妹、冯锦解、王莉、林连英、岑洁容、吴淑华、彭晓梅、梁顺艮、梁丽卿、文英十二名护士被授予了xx市第三人民医院xx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林连英、岑洁容获市“优秀护士”称号,王莉获市“优秀护士长”称号,这对全院护士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三)xx年5月11日晚,在医院会议大厅,举办了以“ 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护士演讲比赛和表彰大会。大会对在系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团体和个人、优秀护士进行了颁奖。

(四)今年重阳节,护理部按照院长办公会议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策划了院内院外“温馨重阳节,情暖老人心”活动,与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在迦南社区开展慰问老人义诊、邀请市退休老人来院座谈以及院内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我院护理人员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九、护理人员出色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一)1-11月全院共收治了住院病人1467人次,出院1328人次,一级护理144433人次,理发1539人次,鼻饲2408人次,皮下注射519人次,灌肠166人次,换药74339次,抽血21694人次,静注2640人次,静脉输液16239人次,肌肉注射64089人次,皮试519次,导尿209人次,冲凉109949人次,口腔护理13469人次,会阴冲洗11429人次,膀胱冲洗21065人次,吸氧4810人次。

(二)护理人员撰写护理

论文8篇,参加省护理学会学术交流5篇,参加全国学术交流2篇。(三)依法执业。配合市卫生局完善88名执业护士首注、变更、注册年审核换证等资料。

篇(4)

年是我院护理管理工作亮点纷呈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我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护理管理及护理队伍建设,全院护理工作紧紧围绕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这一工作重心,以创“优质服务窗口”为契机,借助“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平台,坚持“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服务质量为主题,以持续质量改进为目标”的护理管理理念,不断加大对护理工作全方位的投入,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攀登新台阶,护理服务质量不断谱写新篇章,护理队伍素质不断跃入新境界,护理教学水平不断呈现新局面。

一是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不断加强。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吴春容教授主讲的《医务人员素质教育》dvd系列之“转变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激励员工”等,通过学习,提高了护士们的综合素质,在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12%,较去年提高了1.5%。

二是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全面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与管理,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年初修订了我院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病房监督,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组织护士长每月深入到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全院护理质控平均成绩96.18%,全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加强护理文书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94.89%。

三是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1、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护理管理工作,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于11月13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招聘4名副护士长,充实我院护理管理队伍、优化整体素质。

2、病区护士长实行轮换。(1)通过护士长的工作岗位轮换,可增加优势互补作用,可有效促进新老护士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既能吸取前一任护士长的管理经验,发现其存在问题,也能使护士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工作中取长补短,自己的护理管理水平也必将得到很大的提高。(2)通过护士长们的轮岗,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护士长与护士之间长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不免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分歧,给护士长的领导及组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使护士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护士长的轮岗调动能使护士去掉包袱,焕发新的活力。

3、选派护士长和骨干护士参加省市护理管理学习班学习,通过学习,将护理前沿最新信息带回来运用于临床,促进了全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做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以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举办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班,邀请市中心医院护理专家来院担任护理急救操作演示,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

2、以走出去方式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提高服务意识及临床实践技能,7月至9月,两个老年科共派出14名护理人员到中心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免费进修学习,对她们触动极深,两个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3、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法规,对《护士条例》进行了解读,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懂法。“5.12”国际护士节,护理部举行了“《护士条例》”人人知晓知识竞赛,在全院营造重视护士队伍建设和加强护理工作的氛围,使《护士条例》深入人心。

4、加强继续护理学教育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并举,分层次多途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视和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以“三基三严”为重点,对卫生部规定的50项操作,按计划分期分批培训。采取分层次多途径培训方式,将护理人员的培训分为岗前培训、试用期培训、见习期培训和在职分层次培训,采取举办院内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进修、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等形式,依据工作年限、不同的职称层次及岗位需要分阶段、分期、分批、多途径进行。通过加大培训与考核力度,强化三基训练,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考核合格率达100%。

5、培养专科护士。根据省专科护士的选拔要求和标准,选派了一名合资格的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选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6、选派5名富有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江门中医药学校精神科护理讲学,培养优秀的教学师资及护理接班人。

五是加强护理人员的文化建设,管理以人为本,关心护士们的学习和生活,发扬护理团精神,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在“重阳节”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中,积极参与两大节日活动的筹备,组织护理人员自身编排表演节目,组织休养员表演,邀请市老干曲艺团、江门中医药学校护生来院登台献艺,使活动取得极大的成功。

六是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医院知名度。今年接收市荻海医院进修护士3人及江门卫生学校见习学生共450人。与江门中医药学校携手展开“手拉手,同关爱”的志愿活动。每周六学校轮流派出12名护生来我院老年科进行义工活动,使住院的老人充分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唤起社会对老人的更多关注,扩大我院社会知名度。

七是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认真执行院领导决策。今年2月1日,老年科分为老年一科和老年二科,由护理部兼管老年一科护理管理工作。护理部人员在做好全院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兼顾老年一科护理管理工作,工作虽然忙和辛苦,有时要加班加点,护理部把握住这个直接深入病房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平台,及时调整护理管理方法,直接将新的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临床,在管理工作中树标榜,立典范,组织各科护士长和护理骨干来观摩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推进病房管理规范化。

护理管理综治小结两则

年,在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护理部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团结一致,紧密围绕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为工作重点,结合护理部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带领全院护理人员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积极开展工作。

(一)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评审标准要求,今年2月份,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再次认真学习每一项的评审标准,要求各科室按照各项要求完成每一项工作。

(二)加大护理质量自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护长不定期检查病区的各项护理质量,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检查整改再检查整改的程序狠抓各项护理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三)加强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各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练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水平。

(四)认真抓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组织护士长学习新的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各科室能严格按照《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书写,做到及时、准确、如实记录病人的动态情况,为病人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病者安全。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士长安全管理会议,并定期到各科室进行护理行政查房,查找安全隐患,督促改进。在管理中做到护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层层把关,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各科室护士长把安全检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检查病区的环境,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病患者生命安全。

三、加强护理管理及深化护理服务意识。

(一)加强病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各科室护士长根据病床的设置,设立护理责任小组,由科内主管护师及护师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护理质控及督促。护理部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结合临床科室持点,不断完善护理质控制度,修订护理人员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护理文件的书写及各科室的护理质量等。

(二)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各科室护理措施完成率达90%以上,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三)对护理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进行讨论及分析,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100%。

(四)各科室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急救物品、药品、设备做到“四定”,及时补充急救药品,帐物相符,做到完好备用,确保其完好率达100%。

(五)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护理部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对每份病历进行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控,严格把好护理病历书写关。1-11月出院病历1713份,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95.61%。

(六)强化动机,培养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积极性,使每人都能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招呼,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尽情关注。

四、积极做好护理中期评估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发挥团队核心战斗力。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厅颁发的《关于开展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护理部制定健全可行的实施方案。邀请护理专家授课,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分析要点,对照标准,制定和更新了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

(二)加强政策学习,保障工作开展。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护士条例》、《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有关制度和章程,并对照《护理中期评估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护理管理工作和护士日常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中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11月12日护理中期评估工作中,我院的护理工作得到市护理专家的认可。

五、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年来,我院护理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富有激情的护理工作氛围,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推进我院护理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一)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层级管理。

1、重新修订护理管理委员会。以“业务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组长”为主体的护理管理体系,明确了岗位职责、任务和要求。健全和完善了“护理部—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委员会—科室”三级管理工作体系,明确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职责和任务。

2、科室建立了“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质控网,强调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在科室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临床经验、敢于管理的护士当“质控员”监控科室护理质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实现护理质量的现场监控。

(二)加强培训,理顺管理流程。

今年分两批安排全院护士长参加市护士长管理培训学习班,增长了管理知识,开拓了思路。强化护士长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坚持每月护士长例会制度,做好上传下达,努力协调各科室之间工作。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报告流程。

(三)勇于探索,突出专科特色。

统一管理标准,强调制度管理。护理部结合专科护理的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医院的护理制度、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应急预案、流程和指引。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部指导老年一科率先开展apn排班、层级护理、五常法管理,重新制定工作职责、流程和指引、总结经验,目前3个老年科室开展了apn排班、层级护理(护理组长—护士—助护)、应用护理专科单。apn排班解决了护理不中断,减少交班次数,更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在病房布置方面,各科室护士长能积极开动脑筋,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住院场所。

六、注重教学,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护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护理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一来年,护理部围绕队伍建设的目标通过教学、进修、讲座、交流、技能竞赛等形式不断加强在职护士综合能力。

(一)接受江门中医药学见习护生463人次,带教实习护士12人,荻海医院进修护士1人;接待护理同行来院参观87人次,接待卫校生来院做义工438人次。

(二)选派12名护理组长到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临床带教技能培训班学习;选派2名护士到香港学习精神病社区康复护理,37名护士分别参加了省级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5名护士参加省、全国护理学术交流。

(三)举办院内护理业务11次,护士服务礼仪培训1期,护士职业素质教育5期,护理管理学习班1期,邀请市中心医院护理专家和卫校和老师授课,共968人次参加听课。

(四)护理部为了使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护理英语培训班,邀请专业英语老师授课。全院护理人员涌跃参加听课,这将为明年我院选拔护士参加全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赴港考试打下了外语基础关。

(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2期、护理技能竞赛1次,并邀请中心医院护理和市护理学会护理专家作操作培训指导和评委。今年4月,护理部选派曹九英护长、岑洁容护士参加市卫生局主办的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取得了理论并列全市第一名、总分第三、第五名,获得了“江门创新能手”称号,曹九英护长还代表市参加省技能竞赛获得了理论三等奖和技能优秀奖。

(六)选派老年精神一科王桃护士长参加省护理学会举办的《静脉输液技能竞赛专家评委培训班》和《省护理工作中期评估专家组培训班》学习,对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为配合医院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工作,护理部加强对毕业五年内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狠抓新护士的技能考核,要求每人熟练掌握12-16项护理操作,病区护长每月考核护士操作,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参加人数为100%,全院平均成绩93.5分,合格率为96.7%。

七、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一)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老年精神一科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克服困难,抽调护士到门诊注射液室帮忙,确保了注射室护理人员的配备。各科室能根据科内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从主观方面及时解决病人需要,并且美化病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

(二)精神科克服人员紧缺,临床工作繁忙等诸多困难继续开展精神病人社区防治工作和出院病人的随访服务。1-11月,各病区完成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人3891人次,家访271人次,回访率达93.2%。在随访服务过程,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多次,也收到许多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三)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病人数达748人次,平均满意度98.32%。对调查中病人认为不满意内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下一轮考核的重点。

(四)一年来,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护理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护理过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1.2%,有效投诉为0,护理满意度比去年提升1.34%,收到病人的表扬信5封,锦旗12面,口头表扬多次。

八、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团队核心凝聚力。

护理文化建设是护理品牌建设的基础,护理品牌的建设是护理工作综合实力与团队核心凝聚力的表现。通过建立团队文化,创建学习型团队不断打造护理团队核心凝聚力。护理部带领全体护士在护士节、重阳节、精神卫生日精心策划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护士征文比赛及重阳敬老、精神卫生日等大型庆典活动,活跃护理文化氛围。强化护理团队意识,展现护士风采。

(一)为迎接医院“三级”评审,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于3月底举行了全院女职工进行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比赛决一、二、三等名,并选拔前2名参加市卫生系统女职工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曹九英、岑洁容2名选手理论成绩并列全市第一,技能竞赛总分获得全市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我院护理部获优秀组织奖,并接受市总工委、市卫生局、市护理学会颁发荣誉证书。

(二)护士节前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我对人性化服务的理解和对策”征文比赛和“优秀护士”的评选活动,6名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给予王桃、曹九英、冯锦妹、冯锦解、王莉、林连英、岑洁容、吴淑华、彭晓梅、梁顺艮、梁丽卿、文英十二名护士被授予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林连英、岑洁容获市“优秀护士”称号,王莉获市“优秀护士长”称号,这对全院护士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三)年5月11日晚,在医院会议大厅,举办了以“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护士演讲比赛和表彰大会。大会对在系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团体和个人、优秀护士进行了颁奖。

(四)今年重阳节,护理部按照院长办公会议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策划了院内院外“温馨重阳节,情暖老人心”活动,与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在迦南社区开展慰问老人义诊、邀请市退休老人来院座谈以及院内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我院护理人员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九、护理人员出色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一)1-11月全院共收治了住院病人1467人次,出院1328人次,一级护理144433人次,理发1539人次,鼻饲2408人次,皮下注射519人次,灌肠166人次,换药74339次,抽血21694人次,静注2640人次,静脉输液16239人次,肌肉注射64089人次,皮试519次,导尿209人次,冲凉109949人次,口腔护理13469人次,会阴冲洗11429人次,膀胱冲洗21065人次,吸氧4810人次。

(二)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8篇,参加省护理学会学术交流5篇,参加全国学术交流2篇。

篇(5)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特点。方法:对一年内本院记录在案的所有精神科会诊的292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和原因、主要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的诊断、会诊原因和精神科诊断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并与232例成年患者(18-64岁)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患者会诊的性别比例相当(男性50%,女性50%),会诊时精神障碍的病程≤1周占30.2%,并多于成年组(21.7%,P

【关键词】 综合医院;老年;联络会诊精神病学;谵妄;抑郁障碍;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 R749.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1-0820-05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约20%到40%会共患某种精神障碍,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尤其是髋骨骨折和血管手术的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比例可以高达50% [1]。但是,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比例不到5%,而且综合医院医生对于精神障碍的识别率较低,不到50%,患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资源的消耗增加,病死率增高[2-3]。数据表明,老年住院患者中精神科会诊对于正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影响[4-7]。我国目前尚缺乏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和成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状况比较,了解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障碍的特点,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6月-2007年6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络会诊科会诊的40所综合医院(11所二级医院,29所三级医院)的所有成年患者共524人。分为老年患者组(≥65岁)和成年患者组(18-64岁)。无脱落病例,部分病例资料不全,数据分析按照实际病例数进行。

老年组患者292例,平均年龄76±7岁 (65-97岁),男性和女性均为146例,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者51例(20.9%),急会诊患者71例(24.3%);成年组患者232例,平均年龄46±13岁(18-64岁),男性107例、女性125例,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者51例(25.6%),急会诊患者68例(29.3%)。两组患者性别、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急会诊患者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79、1.443、1.915, 均P>0.05)。

1.2 方法

1.2.1患者的资料 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请求会诊的医院及科室、是否急会诊、是否有精神障碍的既往史、会诊原因(由精神科医师根据会诊单并与请求会诊的医师确认后填写)、本次住院的主要躯体疾病,精神科医师根据临床检查,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IV版(DSM-IV)做出诊断[9]。

会诊原因 :根据请求会诊者提出的会诊问题进行分类,具体分为:物质相关的障碍、精神病发作、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有精神障碍病史、行为紊乱、睡眠障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自杀评估、其他共10个类别。

所有的会诊由请求会诊科室的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填写正规的会诊单,负责会诊的精神科医师为住院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急会诊在请求会诊的当日进行,常规会诊在收到会诊单的3日内进行。会诊的精神科医生向患者家属、主管医生和护士了解病史,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和护理建议。完成会诊后,填写统一的会诊记录单,对患者的资料系统记录。本研究不包括夜间和周末会诊的病例。

1.2.2 躯体疾病分类 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将会诊前诊断或拟诊的各种躯体疾病进行分类,具体为:新生物(癌症或肿瘤,C ,D)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E)、神经系统疾病( G)、循环系统疾病( I)、呼吸系统疾病(J )、消化系统疾病( K)、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外伤/中毒(S,T) 、多系统疾病、其他。

1.3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病程比较

请求会诊时精神障碍的病程≤1周者,老年组明显多于成年组(85例(30.2%)、49例(21.7%),χ2=4.729,P

2.2 两组患者的会诊科室和主要原因比较

两组患者均以内科最多,其次为外科、急诊观察室和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组来自内科的患者比例为60.6%,明显高于成年患者组(42.2%,P

老年组患者会诊的原因主要为精神病发作、行为紊乱、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老年患者组以精神病发作为会诊的比例高于成年患者组,而物质相关的障碍比例明显低于成年患者组(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导致入院的主要躯体疾病比较

老年组患者中多系统疾病的比例(27.0%)明显高于成年组(11.4%,χ2=18.655,P

2.4 两组患者精神科DSM-IV诊断比较

老年组患者以谵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为主要的诊断,成年组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为主要诊断。其中,老年组患者中谵妄、痴呆的比例分别为24.5%和12.9%,明显高于成年组(11.1%和1.8%,P

3 讨论

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非常普遍,且精神障碍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如住院时间的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因此,对于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对老年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1-7]。有研究发现,精神科会诊时间的滞后与内科、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处理住院患者的共患的躯体和精神障碍,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8-9]。而且,有研究发现,与成年患者比较,老年患者的精神科会诊时间相对滞后[10]。但本研究中,会诊时目前精神障碍的病程在一周内的比例,老年患者居多,与上述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提示我国非精神科医生对老年患者伴发的精神障碍较为重视,因而会早期请求会诊;另一方面,本研究中的老年患者中,一半以上的会诊原因为精神病发作或行为紊乱,导致治疗和护理的困难,这也是老年患者得到早期会诊的原因之一。

但是,本研究中不论是老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精神科会诊时的精神障碍病程超过1周的患者比率均超过了一半,而欧洲的研究中,患者从住院到精神科会诊的时间不超过一周[8-9]。一方面,精神科会诊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综合医院医生的对精神问题的识别能力、精神科会诊医生的能力和理论背景,患者自身的特点[11];另一方面,欧洲目前的具有良好的联络会诊服务发展,服务资源较为充足,而我国现有的精神科联络会诊的服务资源的不足,也可能是会诊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12]。

与成年患者相比,许多因素会导致老年住院患者精神功能的损伤,如多系统的疾病、营养状况较差、认知功能的衰退。而且,住院本身对于老年人而言就是一个严重的应激事件,会导致情感问题的出现,或者原有精神障碍的加重[13]。本研究中,与成年患者比较,导致老年组患者住院的躯体疾病更多地表现为循环系统疾病和多系统疾病,均与老年患者的状况尤其是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谵妄和痴呆患者会表现出片段的幻觉、言语和行为的紊乱,综合医院医生可能将其误认为是精神病、抑郁或其他障碍[14],而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常见会诊原因是精神病发作和行为紊乱,提示目前的精神科会诊依旧是传统的反应式的方法,即具有明显的精神性症状,行为紊乱,对躯体治疗的影响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得到早期会诊。但由于谵妄是死亡率、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花费增加的明确的预测因素,因此正确的识别和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4]。

国外的研究显示精神病在成年住院患者中的比例较高,在老年患者中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普遍[15],尽管本研究中老年患者中谵妄和痴呆的比例明显高于成年患者,而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比例明显低,但由于缺乏请求会诊医院有关障碍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难以推论请求会诊者的识别是否充分。此外,物质相关的障碍往往是国外精神科会诊中最主要的诊断之一[15-17],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物质相关的障碍的患者比例均很低,并且老年患者中的比例明显低于成年患者。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12个月的物质相关的障碍患病率与其他国家相似[17],但发病年龄在青壮年[18-19]。本研究中物质相关障碍的比例较低,可能与样本有关,成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岁,超出了物质相关的障碍的发病年龄;另一方面,谵妄和抑郁障碍的高发病率有可能使得对物质相关的障碍的识别降低。另外,本研究只纳入了主要诊断,而会诊医生可能在诊断的过程中将物质相关的障碍作为次要问题,因而在数据中没有得到体现。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精神科的诊断由进行会诊的精神科医生通过精神检查来确定,而不是采用研究用的诊断方法,如标准化的结构式的访谈或者评估问卷。而且,会诊原因只是按照呈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未严格按照DSM-IV的标准进行分类。另外,研究样本来自一家精神专科医院的联络会诊科,而且会诊的患者来自多家综合医院,因此,结果可能无法推及到其他医院。

总之,本研究提示,与成年患者比较,综合医院老年患者会诊时精神障碍的病程较短,以谵妄、痴呆和抑郁障碍为主,且精神障碍的发生以患有循环系统疾病和多系统疾病的患者为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联络会诊培训中对于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深入探讨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与躯体疾病预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Wilkinson P, Bolton J. Bass C.Older patient referred to a 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 clinic[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1,16: 100-105.

[2]Ely EW, Shintani A, Truman B, et al. Delirium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JAMA, 2004, 291: 1753-1762.

[3]Lin SM, Liu CY, Wang CH, et al. The impact of delirium on the survival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Crit Care Med, 2004, 32: 2254-2259.

[4]Marcantonio ER, Flacker JM, Wright RJ, et al. Reducing delirium after hip fracture: A randomized trial[J]. J Am Geriatr Soc ,2001, 49:516- 522

[5]Inouye SK, Bogardus ST Jr, Charpentier PA, et al. A 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delirium 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J]. N Engl J Med, 1999, 340: 669-676.

[6]Skrobik YK, Bergeron N, Dumont M, et al. Olanzapine vs haloperidol: Treating delirium in a critical care setting[J]. 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 444-449.

[7]Milbrandt EB, Kersten A, Kong L, et al. Haloperidol us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hospital mortalit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Crit Care Med, 2005, 33: 226-229.

[8]Struck AE, Siu AL, Weiland GD, et al.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J].Lancet, 1993, 342: 1032-1036.

[9]Lyons JS, Hammer JS, Strain JJ, et al. The timing of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J]. Gen Hosp Psychiatry, 1986, 8:159-162.

[10]Jonge P, Huyse FJ, Ruinemans GM, et al. Timing of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the impact of social vulnerability and level of psychiatric dysfunction[J]. Psychosomatics, 2000, 41(6): 505-511.

[11]于德华, 李春波. 我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11): 668-670.

[12]Dilts SL, Mann N and Dilts JG. Accuracy of Referring Psychiatric Diagnosis on a Consultation-Liaison Service[J]. Psychosomatics, 2003, 44:407-411.

[13]Juang YY, Liu CY, Chen CY, et al. Gero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in a general hospital in Taiwan[J].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5, 59:240-245.

[14]Hansen MS, Fink P, Frydenberg M, et al. Mental disorders among internal medicine inpatients: prevalenc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status[J]. J Psychosomatic Res, 2001, 50:199-204.

[15]Grant JE, Meller W, Urevig B. Changes in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s over ten years[J]. Gen Hosp Psychiatry, 2001, 23: 261-265.

[16]De Jonge P, Huyse FJ, Herzog T, et al. Referral pattern of neurological patients to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liaison services in 33 European hospitals[J]. Gen Hosp Psychiatry, 2001, 23:152-157.

[17]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Consortium.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 JAMA, 2004, 291: 2581-2590.

[18]Shen YC, Zhang MY, Huang YQ, et al. Twelve-month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metropolitan China[J]. Psychol Med, 2006, 36:257-267.

篇(6)

关键词:急诊护士;急诊护理工作;工作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429-02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着急救转运任务,还要负责来诊的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诊疗、抢救以及留院观察工作;也是医院的前沿窗口和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应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急诊护理是涉及各类急性创伤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工作的特殊专业,以急、忙、乱,工作强度高,易感染性、多学科性、暴力事件多为特点[1],具有高风险性、高应激性、无规律性、不稳定性,护理工作紧张繁重。由于急诊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危重病人多、应激频率高、工作量大、病人对护士要求高,造成急诊护士过大的工作压力和高度的精神紧张,已对急诊服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准确了解急诊护士的压力状况,提高急诊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急诊护理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是多方面的,国内研究者对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吴欣娟[2]对急诊科、外科、ICU和手术室的382名临床护士的研究表明,护士的主要压力有:工作量太大、社会地位太低和福利待遇差。周英华[3]通过对梅州市88名急诊护士工作压力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二位的压力源分别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和“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王雅芳[4]认为,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人际冲突、高期望的个人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是急诊护理人员最主要的应激源。康红宇等[5]认为,急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有:工作的特殊性,如工作紧张、繁重,节奏快,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无规律等;潜在的职业风险,如在不可能知晓患者有否传染病的情况下随时为其实施各种抢救治疗,甚至接触其伤口及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的高风险性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兆娥[6]对济南市五家三级甲等医院210名急诊科护士的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排在前十位的工作压力源是: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晋升机会太少、上班的护士数量少、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担心差错事故、病人家属不礼貌、病区拥挤。苗金丽等[7]的研究表明,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经常值夜班、人际冲突、与其他病区护士的落差感、潜在危险。谢晓华[1,8]的调查显示,怕出差错、护患关系、紧张的工作环境、管理者批评、工作量巨大,是急诊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

从众多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急诊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潜在危险。本人在对自己所在急诊科护士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2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2.1工作性质:急诊护士主要面对的患者是急诊病人,而急诊病人病种复杂、发病快、变化快,来诊时间、来诊数量以及危重程度都无法预测,导致急诊护士必须时刻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经常处于应急状态;急诊护士要经常面对垂死和死亡现象,这对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有学者认为[9]:垂死和死亡现象作为一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会产生继发影响,使护士产生恐惧感,惟恐自己的任何差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更易出现失误;另外,长期倒夜班、饮食无规律及睡眠紊乱,也导致急诊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使身心疲劳得不到有效调整。

2.2工作环境:有调查显示[10]:急诊科环境明显拥挤,布局不尽合理,绿色通道没有明显标志,区域划分不清,为护士的安全方面考虑不周到。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医院急诊科狭小,结构不合理,而急诊就诊病人逐年上升,每个病人有多个家属陪同,病人的增加与医院环境不相适应,造成多数急诊科拥挤、脏、乩、差的现象[11]。这些都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3人际关系: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急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12],而急诊科繁忙工作使许多急诊护士忙于具体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病人及其家属认为急诊护士服务态度不好;急诊病人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的突然发生或加重而处于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会影响行为及情绪,导致对急诊护士态度不良;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在诊治过程中的不满意,容易迁怒于急诊护士;医护间在急救过程中发生分歧时,医生往往对护士尊重不够,导致急诊护士自尊心受损,产生心理压力。急诊护士面对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13]。

2.4潜在危险:急诊护士必须在不明病情的情况下服务于病人,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急诊护士有被感染的危险;同时外伤患者出血等,操作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近年来职业暴露及职业风险性增加,非典、HIV、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特殊疾病加重了职业风险,国内对特殊职业的保护尚未完善,医疗制度及相关职业的缺乏,加剧了急诊护士的职业风险性。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发现病情危重,感到急躁、焦虑、恐惧,希望能立刻急救的心情与现实有差别,常迁怒于急诊护士而发生摩擦,急诊病人家属责骂甚至殴打急诊护士,对急诊护士造成伤害。在急救中经常可以见到有敌意的病人,如醉酒、吸毒、精神障碍的病人,此类病人情绪不稳,易怒易躁,自私偏执,以我为中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对急诊护士具有很大攻击。

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1身心健康状况差:压力会对急诊护士造成个体身心不健康,可诱发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精神病、头痛等[14]。林桂莲等[15]通过对30名急诊科护士心理、生理健康的调查可见,急诊科护士无论心理还是生理健康水平都明显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其中在心理健康方面强迫症状、焦虑较突出,而在生理健康方面月经异常、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较为突出。麻洁等[16]对106名急诊护士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睡眠紊乱、慢性胃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计月红等[17]的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神经衰弱、期前收缩、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发病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

3.2生活质量下降:压力还会对急诊护士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刘兆娥[6]的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急诊护士生活质量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急诊护士相对其他职业人群来说,缺乏社会支持、经济收入较少、与付出不成正比、职业防护较差、慢性职业病多、风险大、参加社会娱乐活动和业余知识学习以及得到科研和晋升的机会较少,且较少受到尊重。

持续压力对急诊护士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导致身心健康状况差和生活质量下降之外,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无论是哪方面的影响,都会对救护质量产生影响。

4改善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对策探讨

4.1改善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增强信心、感受到温暖,有利于缓和急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急诊服务水平。因此,应该为急诊科创造一个利于工作、便于抢救、诊治、护理、布局合理、标志醒目的工作环境,避免抢救室暴露于公众之下,以防止病人家属目睹抢救后因不理解而出现过激行为;避免混乱,并将各种噪音降到最低,以免影响健康和情绪,减少护患冲突,以利于保证救护质量。

4.2加强培训和辅导:急诊护士的工作涉及面广,病情复杂,变化快,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必须知识面广;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渐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全面照顾的“人性化服务”,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急诊护士经常要面对各种情况带来的心理压力,要帮助急诊护士学会自我监测与自我调节,要教会急诊护士感受自身心理、情绪等的变化,并能通过恰当的途径进行宣泄与调节,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4.3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会说话,因少讲一句话或语言不得当可使整个服务质量降低一个大的档次[18]。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很多冲突的发生是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因此,提高急诊护士的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急诊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4.4加强风险管理:急诊科既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缓冲区,又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区[19],是医院工作的最前线,面对的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工作任务繁重,应激性强,同时又承担较高的风险。而急诊护士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施者,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9],经常体现在护理纠纷和护患冲突上。因此,要缓和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急诊护理风险,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如增强急诊护士的法律观念、加强急诊护士业务培训、强化急诊护士的服务意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等,将导致护理风险的因素减至最少,使急诊护理成为提升急诊服务质量的保证。

4.5领导支持:有学者认为,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20]。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在持续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一点失误。而当护士真的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领导不应该一味的批评,而忽视正确的心理引导。当护士处于某种困境时,领导应能及时发现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心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领导能给护士足够的支持,有利于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使护士建立工作的最佳身心状态,激发护士持续工作的热情,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6适时娱乐休闲:由于工作性质和特点等原因,急诊科护士长期承受比较高的工作压力,缓解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适时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身心比较疲惫时,去打一场球、或者去唱一场卡拉OK、或者外出旅游,都会觉得深心比较舒畅。同时,通过适时娱乐休闲活动,让平时难得见上几面的朋友、同事聚集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工作体会,既可以给自己减减压,也可以增进朋友、同事之间的感情。有研究显示[21],适时娱乐休闲后,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显著低于娱乐休闲前,急诊护士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娱乐休闲前。

参考文献

[1]张波.急救护理学[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

[2]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3]周英华,刘聪英,林翠兰,等.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09,1(2):85-87

[4]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2,19(2):81-82

[5]康红宇,陈萍.急诊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8,29(24):2445

[6]刘兆娥.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及其与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10

[7]苗金丽,李新玲.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98-100

[8]杨宝燕,王晓燕.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护理杂志,2004,2 1(3):47

[9]王瑞华.小循环夜班法的临床实践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3,9(5):38

[10]刘德容,杨裕红.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7-28

[11]陈晓梅.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12):45-46

[12]孙明明.现代急救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37

[13]席惠君,安锦慈,张岭.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J].护理杂志,2003,20(2):88-89

[14]应菊素.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相关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3

[15]林桂莲,唐秀明,刘玉霞. 急诊护士健康因素分析及措施[J].全科护理,2010,8(4):1015-1017

[16]麻洁,吴雅玲.影响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J].护理研究,2003,17(增刊1):1-2

[17]计月红,张铁丽.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 (28):2654-2655

[18]罗桂花.预防急诊科护患纠纷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123

[19]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

篇(7)

1柏类树木分布

护理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狭义的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所从事的以照料病人为主的医疗、护理技术工作,如对老幼病残者的照顾,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满足人类生、老、病、死的护理需求等。广义的护理,是指一项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的专业价值体现于保障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和提高工作质量等各个层面。

1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护理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1.1古代护理医护为一体是古代护理的特点之一,19世纪之前,世界各国都没有护理专业。被古希腊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erates)就很重视护理,他教患者漱洗口腔,指导精神病病人欣赏音乐,调节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饮食,从现代观点看,这些都是有益于病人康复的护理。我国传统医学专著中并无“护理”两字,但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三分治,七分养”。它包括改善病人的休养环境和心态,加强营养调理,注重动、静结合的体质锻炼等,这些都是中医辨证施护的精华。

1.2近代护理(以南丁格尔为代表的)1854年~1856年,英、俄、土耳其等国在克里米亚交战,英军伤亡惨重。英政府选定南丁格尔,由她率领38名训练不足的“护士”奔赴战地医院,负责救护工作。她克服重重困难,以忘我的工作精神、精湛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使伤员的死亡率由原来的50%降至2.2%。南丁格尔的创造性劳动,证明了护理的永恒价值和科学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护理工作的看法,震动了全英国。

1.3我国的护理我国现代护理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论文1966年5月,是中国成立后护理工作的规划、整顿、发展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护士生活、政治待遇、发展前途等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充分调动了全国护士的工作热情。护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推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创造并推广无痛注射法,创立“三级护理”、“查对制度”,使护理工作逐步规范化。专科护理技术有重大突破,许多大面积烧伤病人被救治存活、断肢再植成功,都代表了我国解放初期的护理专业发展水平,并为护理学从一门技艺向独立学科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阶段:1966年一1976年10月的“”期间,护理事业遭受挫折,医院规章制度被废除,管理混乱;护校停办,人才培养断层;学会工作中止,专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广大护士坚守岗位,积极参加医疗队,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改善广大农村和社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出了成绩。第三阶段:1976年10月以后,迎来了建设我国现代护理的春天。(1)护理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身心结合的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在逐步展开。(2)护理功能得到拓展,从医院护理逐步走向社区护理。(3)护理装备有所更新。(4)护理业务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器官移植、显微外科等专科护理技术发展较快。(5)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带来护士知识结构的改善,一批知识品位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正在茁壮成长。(6)护理学会在为推动我国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加速人才培养,开展国际间护理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护理专业不但是一门正规的专业,而且是一门与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的重要的专业。

2003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当我国部分地区突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广大护理工作者格尽职守,始终战斗在防治SARS的前沿。面对被疾病感染的危险,护理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用知识与技术、劳动与汗水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专业职责,弘扬着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技术和坚强的意志展现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以爱心和关怀连释着护理的真谛,也更加突兀了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和专业价值。

2对病人进行文化护理专业价值的体现

2.1文化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我能为病人做什么”,而深人我们护士的内心,融入我们护士的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教我们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它指引我们护士要永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早已被我们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充分证实,护理学也早已不再是医疗的附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人性化护理就是我们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其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这完全是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视病人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相符合的。人性化护理,它让我们转变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了我们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它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护理工作程序,在细微之处来处处体现人性化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体现人性化护理在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意义。2.2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它能体现我们护士对病人的真情实感。针对不同的病人,及时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护理,使病人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从中不是更加体现了我们护士的人生价值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吗?实行人性化护理,是我们护理学科的又一发展。人性化护理理论在描述对“人”的看法时,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位护士与病人建立了你—我关系,应用了人性化的照顾,这位护士本身便在不断地变化中而成为‘更富有”,。

3护士工作在初级卫生社区社保健中的作用

3.1国际护理界认为,现代护理学是一个旨向个人、家庭、人群和社会提供卫生保健支持,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专业。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体系和专业活动为基础的护理科学,其目标是把护士的工作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走出医院,走向社会。在国外社区保健是护士走向社会的主要途径。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保健问题及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标,使社区保健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它不仅能够充实和改革护理工作内容,而且也将为护理工作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国际护士会还提出了,护士是一支社会力量,这反映了护理工作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国外社区保健有了飞速发展,医院也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型转变。据瑞典一个区的调查表明,建立社区保健中心以后,去医院门诊的人数减少了25%,去私人诊所的人下降了35%。这不仅减轻了医院的压力,提高了医疗质量,也使更多的人得到保健和预防指导。

3.2在社区保健工作中,护士将起主导作用,护士不仅能作一般治疗、护理工作,还能够做好预防、康复的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国家将开设卫生保健课程、卫生保健进修教育,使我国从事社区保健工作的护士,具备家庭医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卫生、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和食品营养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社区保健工作的发展和需要。

4小结

在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的氛围中,护理工作的发展应当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和步伐相融合。在宏观方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控制和加强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改革的举措对发展护理工作和加强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微观方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医院工作效率。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人生有四大事,生、老、病、死,如果将生命的过程看成一个线段,那么生与死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而我们护士永远伴随始终。

情况

在我省区域范围内,各果区绿化区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沿村公路、高速公路、县级公路、一级路等主干道路。全省的基本情况大体是,平川县栽植柏类树木较多,山区县较少。我省的苹果主产市(县)基本上都集中在平川地,因此平川地的果园受栽植柏类树木影响程度就相对比较严重。调查中没有发现用柏类树木做果园防护林的情况。

我省11个市及各县的果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栽植桧柏、龙柏、侧柏、翠柏等柏类树木的危害。长治市、大同市、阳泉市、朔州市果园面积相对较少,水果也都呈零星分布,分散种植,生产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经营,水果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基本没有,故因栽植柏类树木而对本地水果产业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而其他市、水果生产重点县及水果面积相对集中的果园,特别是高速公路路中间及两侧、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村道路两旁都栽植着各类柏树,而重点的果园基本上都栽植在公路附近、高速公路沿线,有的果园距离高速公路沿线柏树最远的不超过1000m,最近的仅2~3m。离公路近的果园,锈病发病株数可达100%,叶片的发病率可达30%左右;离公路远一点的果园发病株数达50%~60%,叶片的发病率在20%左右,除个别偏远地区外,80%~90%的果园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据测算,我省因公路附近、高速公路沿线栽植有柏类树木而受到影响的果园达6.7万hm2。

2柏类植物对果树的潜在危害

桧、龙、侧、翠柏等柏类是造成苹果锈病和梨锈病流行的首要因素,两种锈病均是不完全型转寄主寄生锈菌。病菌以菌丝体和锈孢子在柏类树木上越冬,第2年春天在桧柏上寄生小孢子,借风传播到5km以内的苹果、梨树上进行危害。秋天又以锈孢子的形式转到桧柏等柏类植物上越冬。发病严重的果园,几乎每张叶片上都长有病斑,引起叶片早枯;幼果被害,造成畸形、早落,影响产量和品质。此病的发生条件,必须在该地区植有苹果(梨)和桧柏等柏类植物,才能完成生活史。所以柏树类是造成锈病流行的主要条件。

3针对柏类树木对果区造成危害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3.1提前做好宣传,提高认识

向广大果农宣传苹果锈病、梨锈病的症状、防治办法及危害,使大家能提高认识,认得清,防得住,尽量减少果业生产中的损失。3.2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柏类绿化树种对当前水果产业造成的危害,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和促进以后科学规划、决策。特别是对苹果、梨基地乡镇、村要加强保护。建议将距果园5km范围内零星栽植的柏类树种,尽快刨去改换其他树种。如果是高速公路上不能刨除的,要在每年冬春两季喷5°Be的石硫合剂各1次,以减少锈病病菌源。

3.3加强培训,重点指导

在锈病发生的关键时期,果业技术人员应及时入果园调查,了解危害情况并组织防治;对已发生锈病的果园和有可能引发锈病的果园要针对性进行培训,并作为今后的联系点,经常检查,重点指导,搞好预防,以便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