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播技术论文

传播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播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播技术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大众传播媒介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靠着表情动作来交流信息,直到15世纪才产生了技术上的真正突破——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科技的进步带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传播媒介也在大力应用传播技术,并且还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传播事业的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媒介产生发展的历史,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文化等等。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提出了如“媒介即讯息”等著名的观点,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的巨大作用。然而,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其产生的效果上。但近些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浪潮使我们看到技术在传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必须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在漫长的时期

内,人类只能依靠原始而古老的传播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相互了解。随着劳动和生活中传播活动的需要,人类发明了使自己彻底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的传播工具——语言,然后又发明了使信息可以保存下来并使文化有效积累成为可能的传播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刻在甲骨、金器上,后来又有了绢、帛,东汉的毕昇借鉴前人的经验发明了纸。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内容丰富了起来。但是,这些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迅速的社会传播,还需要有技术上的更大突破。这种突破,于15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其标志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和金属活字印刷机的问世。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开始了活字版印刷书籍,这说明人类在信息传递技术上的进步。到了19世纪初伦敦《泰晤士报》首先于公元1814年开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报,使得知识与资讯得以普及,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进展。1833年,第一张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的诞生标志着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印刷机,每小时印报4000份,为大量发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19世纪,美国人莫尔斯发明通讯电码,开始了有线电报时代。1870年出现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使人类的通讯技术大幅改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此技术为基础发明了民用无线电。在此同时,电影工业在欧美亦成为另一种有力的大众传媒。电视是在1924年首次问世,而英国定期播放电视则始于公元1936年。电视时至今日,仍是一般人主要吸收资讯、常识,作为休闲娱乐,或作为消磨时间打发孤寂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为大众传播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通过与通讯的巧妙结合,在加工处理信息方面改变了以往直接参与的方式,是信息处理第一次超越了人类自身而实现,真正达到了信息的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先进的传播革命,大众传播进入了数字化与网络传播的崭新时代。

电脑促进办公室自动化、产业自动化及家庭自动化;镭射科技,如磁碟机、碟片、影像传真机及文件处理系统普及;有线电视与通讯卫星结合,使电视的功能发挥更佳;资讯社会应用许多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电子报讯、电视传讯、电话影视、电子会议等等,正缔造全面电子化的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多种技术,它不但能统一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各种符号形式,而且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国家界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传媒环境。

二、传播技术在我国媒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传播事业迅速发展。为顺应世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

缩小与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差距,我国传媒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媒介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改革旧有的观念,使之跟上国际步伐,成为我国传媒业的一个新趋势。

以《文汇报》为例,对我国媒介使用新技术的情况可窥见一斑。《文汇报》于1998年1月26日开始推出网络版,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当时的数据表明,每天平均有近千人上网访问浏览。与该报印刷版相比,网络版提供了优秀的检索服务,读者只要键入自己想找的指令,很快就能得到许多相关资料。此外,对于外省市不能及时看到印刷版《文汇报》的地方,网络版更能显示出它的优势。网络的应用还能使读者的反馈瞬间传回报社,读者和报社的距离大大拉近,从而使报社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要求,把报纸办得更有贴近性。

此外,除了报纸媒体使用新技术外,电台、电视台也在大量使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电脑工作室,实现了采访、制作、编排、播出的电脑化运作。在“数字化储存、数字化传输、电子化交换”原则的指引下,该电台在其传输系统中运用光纤技术,采用一种自愈式光纤环网,将广播节目从控制中心传输到发射台,该光纤环网还可同时传送数字化节目和模拟节目。我国电视媒体正在迈进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各电视台都在加快数字化进程。中央电视台采用多种电脑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包括非线性编辑技术、虚拟技术、三维技术和动画技术,采用机械手自动装带播出系统等,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之,我国传媒机构使用电子技术的用途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文字处理(写稿、改稿、编辑、排版、电脑字幕等);②电脑激光照排;③扫描;④管理-信息存储与资料管理;⑤建立内部网络,进行稿件和图片的传输等;⑥三维动画;⑦非线性编辑,特技剪辑;⑧联网查询;⑨播出等。

三、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首先,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要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处理的全面数字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为从事跨媒体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互联网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已经实现,现在需要加快发展的是广播的数字音频技术和数字电视。

其次,还须加快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使信息传播数字化。媒体要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们因而十分敏感的关注科技创新事物对其他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对能够采纳最新信息传播技术持乐观态度,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总而言之,传播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在媒介的发展中并不是惟一起作用的力量,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都会对媒介产生影响。我们在努力创新传播技术并应用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与其他方面的协调,使先进技术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促使媒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2002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2)

一、通信技术与漫游

“漫游”指的是随意遨游。元结有诗云:“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①在我国古代,所谓“游”至少有三种含义,即外游、内游与交游。因此,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漫游加以考察。人类早就有关于扎根和漫游的不同考虑。“根”是血缘的,也是地缘的。扎根的倾向在农业社会中占上风,真正有条件外出漫游的只是有闲、有钱、有权的少数人。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者并非从事漫游,而只能说是外出谋生。真正有条件内游天下的也只是少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难以接触或者拥有大量文本。至于交游,人们各有各的圈子,这是受一定的身分限制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电信技术的普及使外游变得便利,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内游平民化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科技循此再进一步,促进了交游的虚拟化。

1.通信技术与外游

刘勰指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监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②古代文论里的“游”,首先是指“外游”,即人相对于自然环境的运动。这种运动对于开阔文艺家的眼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古人不乏相关论述,例如,陆游说:“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③;杨万里也说:“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④尽管如此,由于交通不发达等缘故,古人虽有外游之愿,但亦颇觉外游之难,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因地理障碍而产生的感慨。远游所面临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脱离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想在外游的条件下继续同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在古代主要靠书信,在现代还有电话、电报等手段。就便利性而言,电报胜于书信,电话又胜于电报。不过,传统意义上的电话属于固定通信范畴,并不能保证当事人随时随地同他人联系。不论是登岳阳楼或大雁塔,还是游西子湖或九曲溪,文人墨客兴之所至,要想同不在现场的亲友沟通,移动电话无疑胜于固定电话。不仅如此,以移动通信为保障,人们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出发前所在环境的信息,并从原先的社会关系中寻得支持,产生一种归属感。

2.通信技术与内游

“内游”作为一种提法出现得比较晚。元代郝经着有《内游说》,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内游的观点,只是道学气重了一些。如果说外游是人相对于自然环境的运动的话,内游则是相对于媒体环境的运动。“内游”有助于文艺家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元代戴表元曾说:“余少时喜学诗,每见山林江湖中有能者,则以问之。其法人人不同。有一老生云:‘子欲学诗乎?则先学游,游成,诗当自异于时。方在父兄旁,游何可得,但时时取陆放翁《入蜀记》、范致能《吴船录》之类,张诸坐间,想像上下,计其往来,何止日行数千万里之为快。”⑤老生之言,为戴表元所服膺,看来绝非偶然。和外游相比,内游的文艺价值在于:其一,接触到现实生活可能不存在(或已经消亡)的描写对象,如通过《史记》了解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事迹等。其二,领略到前人作为师法对象所树立的文艺风范,通过揣摩继承与借鉴作为文化遗产的文艺经验。其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的奉献对象的存在,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进行创作。但是,内游的可能性受制于媒体。如果没有相关的媒体作为依托,内游就很难实现。

网上冲浪在精神上与古代“内游”相通,特点是将媒体当成现实世界的替代品或信息源。所不同的是:古代“内游”所凭借的是书本,在游历中强调接受道德规范、实现自我完善;而现代意义上的网上冲浪则是人的一种自我开拓。书面媒体主要以线性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因此,内游的可能性是相当有限的。网络媒体则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提供了远非书面媒体所能比拟的“内游”条件。超文本一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则成为超媒体,在内游空间的开拓上更胜一筹。书面媒体是一种等级性媒体,“话语权力”就与此有关。由于出版的可能性有限,能着书立说的人在整个社会中相对占少数,其地位比较优越,因此,阅读本身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意味着接受支配。考虑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⑥的古训,阅读时拘谨的心态就不言而喻了。相比之下,网络作为媒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实现传播的平等性,摆脱心理上的束缚。换言之,网络是一种非等级性媒体,因此,网民在漫游的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自由。

3.通信技术与交游

“交游”,在古代兼指交结人的行为(动词)和所交结之人(名词)。管子有言:“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游之道,为古人所重;交游之难,亦为古人所叹,难就难在寻找志同道合之友,因此,刘勰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⑧交游之难,原因之一是社交机遇的有限。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通过常规途径所能接触到的人毕竟不多。借助网络寻找知音,远比常规途径容易。复旦大学的严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狂喜之地。集邮、热带鱼的饲养、非洲面具的收集、MIDI音乐的制作……不管你喜欢玩什么,哪怕它再冷僻古怪,你也一定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同好与知音。”⑨此言诚是。当然,这里所说的知音,并不见得就是古人所歆羡的诤友。“管鲍之交”毕竟已成为历史,古人所推崇的终身不渝的纯洁友情早就因为商品化等缘故受到强烈冲击。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交游的广度正在迅速扩大,而深度却与之不成正比。

以上对于外游、内游和交游的分析,事实上可以结合成整体。对于三者的相互关系,宋代苏辙曾有一段明确的论述:“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

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禀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⑩从与“邻里乡党之人”游,到与欧阳修及其门人贤士大夫游,是交游的扩大;从“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到颇识“天下奇闻壮观”,是外游的扩大;从读“百氏之书”到知“天下之文章”之所聚,是内游的扩大。从今天的观点看,对于漫游的文艺价值可从三方面加以认识:其一,遍历名山大川,吸纳天地之灵气,了解人情世故,有助于积累创作素材;其二,拜访名人,有助于激发志气、学习技巧;其三,广结友情,有助于寻找自己的知音,学会“有为而发”、“有的放矢”。网络对于漫游的价值相应表现为:提供了通信保障,减少了后顾之忧,从而推动人们更为放心大胆地从事“外游”;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方便人们采撷,从而促使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从事“内游”;提供了平等交往的环境、自由结交的机遇,从而帮助人们开创交游的新局面。 二、超文本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超文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具有多样化的形态。不论是哪种形态的超文本,都和通信技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之一,是百科全书之类书面超文本的发行对邮递的依赖性。时至今日,邮递仍是单行的电子超文本出版物流通的途径之一。不过,当今最值得重视的是电子超文本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关系。为了理解这一点,必须弄清电子超文本网络的工作原理。我们以万维网为例来加以说明。万维网是利用HTML语言构建的。在HTML文件中,链接所指向的目的地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缩写为URL)来加以标识。用户通过浏览器调用HTML文件、单击其中的链接,相当于对Web服务器(远程)提出一个请求。这一请求由用户所使用的联网电脑(客户机)发送。当Web服务器接受到这一请求时,就将所要求的文件回传给客户机。发送或接受都是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实现的。因此,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运行有赖于通信技术的支持,以之为依托进行的漫游也是如此。

1.超文本与移动通信技术 外游意义上的“漫游”,重点为人们相对于现实环境自由自在的运动,登录电子超文本网络只是保持现实联系的途径。它的实现有赖于移动通信技术。

所谓移动通信,是相对于固定通信而言的,指的是用户在移动状态下的通信。人们把模拟式移动电话叫做第一代移动通信,把现在的数字式移动电话叫做第二代移动通信,而把未来的高速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称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由来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发展“未来公众陆上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2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决定在2GHz频段中分配230MHz给它使用。1996年ITU决定将FPLMS改为IMP—2000(即国际移动通信—2000),意即工作在2000MHz频段,并在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具体要求是:统一频段,统一技术标准,提供全球无缝覆盖与全球漫游的移动业务;提供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提供最高达2Mbps(兆比特/秒)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于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200多倍)⑾;便于由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与演进;所要求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较低廉。它能够支持包括Internet高速接入、多媒体电子邮件、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高质量图像传送等先进的多媒体移动通信业务⑿。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完全实现,学术界就已经有人在探讨第四代移动通信(4G)了,其目标为更充分地实现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空都能运用自己拥有的任何通信工具、与自己所选择的任何对象、用自己所喜好的任何方式、就任何内容发送与接受信息。有人甚至设想让移动终端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用于监测体温、心跳、血压等。这样,人类便实现了“与网络共生”。果真如此,人们就可能成为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节点,超文本链接不仅将各个文本单位连接在一起,而且使用户真正“息息相通”。

目前,蜂窝通信、无线局域网等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对文艺活动产生了影响。例如,“芬兰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得到银行结余、气象预报、交通信息,甚至有线新闻网的摘要。这一切都通过短消息服务。孩子们可以花40美分听到最新的芬兰笑话或者一首歌曲。芬兰人甚至用自己的声音作为打入电话的呼叫信号。Nokia的一位经理把他小孩的歌声作为铃声。……近一段时间,年轻的芬兰人偏爱很少安装有线电话的公寓(躲避打扰)。有的企业甚至完全放弃了有线电话。”⒀随着IP电话、电子商务等业务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Internet的无线接入。这种接入由利用模拟蜂窝电话起步(1981),发展为数字移动无线通信(1991),目前正向无线多媒体业务推进。无线网络与Internet的结合,可使人们在任何时候、从任何地方接入Internet,读取电子邮件,查询所需要的数据,或者下载想要的资料。要想将Internet“装入口袋”、实现移动计算,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需要在终端计算机上改变操作系统的设置,并将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暂时挂起,以便进行通信媒体间的转换。这意味着移动通信尚无法与现有的Internet完全兼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两类建议:一是开发虚拟局域网(virtualLAN)技术,二是利用移动IP、VIP(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等协议。有预测说:利用Internet来进行相关的移动IP业务已经为时不远了。⒁

“在移动Internet环境下,散步和漫游是指MT(移动终端)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移动并保持与Internet的连接,即当把网络中某处的MT移动至另一处时,用户无须进行任何操作仍能像在原处一样保持与网络的连接。”⒂人类历史上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ENIAC重达30吨,由19000只真空管、6000多个继电器和其他元器件组成。很难想象人们能携带这样的庞然大物去漫游。漫游上网需要轻巧的终端,如掌上电脑等。早在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就顺着“随身听”的思路搞出了“随身读”(Bookman)。如果随身读是联网的话,那么,自然有可能当成移动终端使用。目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大

公司都致力开发移动Internet的潜力。 2.超文本与固定通信技术

内游意义上的“漫游”,重点为媒体世界中逍遥自在的游历,对电子超文本网络来说,所“游”的是虚拟环境。利用超文本技术构建的网页相互链接,用户便循着这些链接从一个页面漫游到另一个页面。这并非用户的身体定位有何显着运动,而是网络将用户的请求由一个服务器传到另一个服务器,在找到所需要的HTML文件的URL地址之后,将其数据回传给用户。上述任务目前主要是在固定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

固定通信技术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其一,业务数据化。由于数据业务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电话业务,固定通信的用途将很快由电话为主向数据为主转变。与此相应,其技术基础将由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向以IP为代表的分组化技术转变。这意味着电子超文本网络与固定通信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其二,信道宽带化。不论是核心网或接入网,固定通信技术都将在21世纪实现宽带化。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超文本网络将成为货真价实的电子超媒体网络,音频、视频、动态图像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成分将在网上信息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三,三网一体化,即电信网、Internet、有线电视网在技术上趋于一致、实现互联互通。与此相应,电子超文本网络所建立的链接,将延伸到手机、电视机、信息家电等各种终端。

漫游有漫游的快乐。当我们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一个站点,任凭自己的思路随着网页上的各种提示延伸时,想到现实时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步伐,不无惊讶地发现原来事物之间存在自己始料未及的各种联系,这自然有其乐趣。当然,漫游也有漫游的遗憾,那就是很可能终无所得、终无所归。正因为如此,才有导航技术的出现。导航系统由信息库和信息加载、信息管理、信息查询三个子系统组成。信息库既存储了信息项的基本特征,又存储了媒体资源的特征。信息库中的信息项,是由信息加载子系统收集而来的。收集当然可以由人工来完成,但这样做速度太慢,因此,通常是通过一个名为“机器人”(Robot)的程序来完成。信息管理子系统负责对信息库加以更新、维护。信息查询子系统面向用户,负责接受用户所提出的查询要求,显示查询的结果。导航技术的实质,是将游历的任务交给专门程序,从而在网络上划分航道,或者开凿港湾。网络导航系统通常以两种方式来引导网民,一种是提供目录服务,即按内容、时间和空间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层次分类,形成树状结构,用户可以根据这一结构查找自己所想要的信息;另一种是提供关键词查询服务,即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搜索信息库,并将搜索所得按一定规则进行排序。前一种做法相当于划分航道,后一种方法相当于开凿港湾。目前,导航技术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其一,只搜索符合预先设定的专业方向的网站和网页,而不是“广域遍历”式的搜索,可以更好地为行业和专业人员服务;其二,检索机制从字面的匹配走向基于语义的匹配;其三,查询界面自然语言化,即检索不再是按固定的格式填写查询命令,而是走向填充模式加自然语言的形成。⒃

3.超文本与卫星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固定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是世纪之交又一值得注意的趋势。人类在1960年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早期运载火箭尚不足以将卫星送到距地球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因此,当时的卫星都是中轨或低轨的,存在单星覆盖面小、跟踪技术复杂等问题。1964年以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伴随新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而陆续升空,扩大了单星的覆盖面。这类卫星非常适合于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单向通信,远距离的文艺转播经常就是通过它们进行的。妨碍同步卫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是时延大(可达数百毫秒)、对地面天线的体积和功率要求高。相比之下,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传播损耗小、时延小、频率复用有效、可多星互为备用等优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行于距地500—2000公里的高度,中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行于大约10000公里的高度,目前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若能扫除高费用的障碍,其应用将更为广泛。

在谈到Internet时,有人将漫游(roaming)的定义区分为广、狭两种。狭义的漫游是指通过电话拨号进入Internet的用户,当他不在其所属ISP的本地服务范围内时,不需要拨打长途电话,即可实现上网。广义的漫游是指在已达成协议的ISP和ICP(内容提供商)共享彼此的用户,各自的用户可以分享它们所提供的一切服务。⒄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现实世界中的情形:要想全球漫游,免不了碰上国界限制;要想饱览群书,免不了碰上借书证在不同图书馆之间无法通用的难题。如果说国家间互免签证、馆际借书不受限制看起来还比较遥远的话,网络商之间打通服务则是比较现实的事情。在社会学意义上,卫星通信技术的价值在于对全球化进程的促进。卫星通信的覆盖范围是跨国界的,卫星所传送的信息的影响则是跨文化的。

三、通信技术与漫游的扩展

由于移动通信、固定通信与卫星通信等技术的支持,人类正在实现漫游化的追求中阔步迈进。这种漫游将超越物理时空、心理时空和社会时空的限制,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1.物理时空中的漫游

人类一方面慨叹地球之小、地球村之拥挤,另一方面惊叹宇宙之大、星距之遥远。这种心理早晚将驱使人类致力于向太空移民。20世纪各种航天器的发射,正是太空移民的必要准备。当人类的篝火已经在诸多异星升起时,新开拓的居住地之间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与金字塔式的森严结构、传统文本式的线性联系相比,超文本式的链接也许更为相宜。我们的后代可能会将有人居住的星球都当成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节点,试图解读星际电子超文本网络中传送的信息。不仅如此,各个星球的居民之间或许会按照与超文本相类似的原则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使人类形成环宇分布式发展的新格局,并提供星际旅行的必要条件。正如我们现在进行环球旅行要考虑时间差一样,星际旅行不仅需要穿越空间,而且需要跨越时区,须有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多种技术保障。最初的星际旅行无疑是风险巨大、费用高昂的,普通人难以问津。要使它变得像我们周末到城郊度假那么方便,无疑并非易事。然而,这种意义上的漫游仍为一代代人所向往。20世纪美国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在所着的科幻小说《百万年郊游》中设想:主人公一家度假,居然是到遥远的异星,单在路上就得走一百万年!尽管这在现在看来这只是异想天开,但是,人类毕竟不会放弃超越物理时空限制的努力。

2.社会时空中的漫游

人类虽然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却又为这种共享设下了重要社会障碍。“墙”,便是这种障碍的具体化。从木桩、土坯、砖石到钢筋混凝土,围墙分割了内外,阻断了交通。数码化的防火墙本质上不是为了对付服务器因高温而产生的意外,而是为了区分内部网与外部网。版权规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堵“墙”,“禁止非授权使用作品”与铁门上常见的“非请勿入”字样正属异曲同工。保密规定更是一堵墙,以对付觊觎者见长。凡是有墙之处,人们的游历便不可能是充分自由的。当然,建墙有建墙的理由。没有墙挡不了风雨,防不住窃贼,对付不了黑客。翻墙也有翻墙的办法。据介绍,“一个出于某种安全原因不能与Internet联通的局域网,可以通过采集和转播来实现对Internet上信息的有选择的访问。采集服务器通过全息镜像的方式,把多个被选中的目标站点的所有可以访问的信息,以一种充分保持原有结构的方式采集到局域网中来,通过一种不经过IP路由的专用通道,在设立在局域网中的另一台‘转播服务器’上统一组织并提供统一的检索服务,对内部网的用户造成这些站点虚拟在线的景象”,具有安全、省钱、方便等优点。⒅不过,如果“大同”是人类社会可以实现的未来远景的话,那么,社会意义上的“墙”都有可能被削平。各种组织、团体、机构虽然仍存在,但不再作为受

墙保护的山头,Internet与Extranet的区别丧失了价值。所有的数据库都向公众开放,无须事先申请密码便可访问。只有到那时,社会时空中的漫游才是可能的。今天的Internet已经多少显示出相关的征兆。当平民百姓运行超文本浏览器便可了解政府的法规、点击网页上的地址便可向各级官员提问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漫游于社会时空已为期不远。 3.心理时空中的漫游

篇(3)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篇(4)

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连线》杂志专栏作家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美国出版,他在书中将数字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如果说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进入数字化新时代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的缩写)。“,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数字地球”这个新概念。

1999年1月号的《ComPuterworld))刊登了微软毕业论文董事长比尔.盖茨访问记,使用的标题便是《未来走向纯数字化》。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我相信,今后10年图书、音乐和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方式。”数字技术在信息处理和传送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它和新闻传播的结合变得顺理成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新型网络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尼葛洛庞帝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广泛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有社会学家和技术专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冲击》、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等。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当时数字技术毕业论文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问题,涉及甚少。直到1994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才明确地提出了“媒体世界改头换面”的说法,并且在书中提到了数字电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概念。

20世纪末,日本、英国、美国等数字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批研究新兴网络媒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桑野幸德的《数字革命新时代》、冈特利特的《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和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外相关学术著作陆续翻译出版(如上文提到过的《数字化生存》、《第三次浪潮》和((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等),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绩。这主要表现在:1、相关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张咏华曾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新闻大学》上1996年至20世纪末刊载的论文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涉及传媒技术分析的文章总体呈增长趋势,均是从以往的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到2570以上。在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网络平台《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上,刊登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章。2、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举行的大型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中,有关新闻传播新技术研究的论文比重大幅度上升。2007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研讨的毕业论文中心问题就是数字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与会专家研讨了数字媒介的最新发展趋势、人们使用新媒介的行为和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3、国家社科基金对此领域也非常关注。1996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课题立项,如1996年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2000年设立的8个项目(包括《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等)。

国内相关研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孟群的《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张丽和孟群合著的《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吴廷俊的《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阂大洪的《传播科技纵横》和《数字传媒概要》等。另有学术论文如:王忠岩的《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张慧的《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刘梅的《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等。

三、研究目的和价值:

篇(5)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人音社杜晓十副总编发言以音乐出版现状介绍为主,指出全球化大潮来势汹汹,文化大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被美国、欧洲、日本瓜分,中国文化产业的落后需要迎头赶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音乐》赵志扬副主编的即席发言根据信息时代音乐文化传播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局面,提出一个传播节制和有理性的理念。高级编辑黄大岗论文“音乐编辑学提纲”则分1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音乐出版行业工作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音乐研究》陈荃有副主编以“实践:音乐传播学永恒话题”为题作了发言,强调音乐传播的实践品格,人才培养基本功基本素养的重要性。《音乐与表演》冯效刚副主编发言探讨音乐家与传媒革命的关系,指出严肃音乐从业者面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挑战,要争取话语权,不要自说自话,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曾田力教授近年来身体力行于古琴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对大河奔流的大众音乐传播主体,介绍了自己反其道而行之,传播传统文化“高雅音乐”的经验,提出音乐“高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小众传播”、“自然传播”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教育技术;在线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051―03

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杂志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大变化。由90年代初期传统杂志的简单数字化,到数字媒体的杂志化再到现在的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已经形成了三种形态并存的局面。[1]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以XPLUS、ZCOM、POCO等为龙头的一大批专业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平台,市场注册资金不断涌进,杂志订阅和下载人数月月攀升。如开发了POCO的广州数联软件,“2005年2月获得IDG2000万美元的第二轮注资”,[2]“该杂志2007年已有超过3000万注册用户,其旗舰杂志POCOZINE就有570万读者”。[3]然而在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国内的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多是非学术类杂志,主要是以时尚、消费类杂志为主。学术类杂志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当然我国教育技术界也曾创办了《教育技术通讯》、《信息化教育通讯》等一批电子杂志,然而,此类电子杂志仅仅刊登一些传统杂志上的论文,或者刊登一些传统杂志上通不过的论文,其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有很大的局限性,与传统杂志的互补作用也很有限。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事实上在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不仅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及其特性

目前,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成熟阶段,业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笔者结合有关文献资料[4],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为创作手段,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可以在计算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包括PDA、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上进行阅读,并能实现传者和受者之间互动的电子出版物。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具有以下特性:

1 多媒性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中的“论文”是多媒体形式的,与传统杂志和以往形态的电子杂志相比,在创作手段上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于一体,“论文”创作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吸引读者注意力。在杂志表现形式上,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通过FLASH动画、背景音乐、超链接等传播手段,更加注重杂志的视听效果,使读者的阅读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2 在线性

在线特性是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又一重要特性。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阅读者只要登录互联网,就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或发行方提供的阅读器进行免费阅读,也可以将杂志下载到电脑上进行阅读。在线特性使得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传播范围远远超过传统杂志。

3 互动性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可以实现创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读者通过杂志中的留言和评论功能即可对杂志“论文”发表看法,并与其他读者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如果创作者也在线,还可实现与原创者的直接对话。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读者还可以通过交互按钮和超链接等形式实现与杂志的动态交互。一些杂志甚至还允许读者对杂志中的文章直接进行修改,实现与杂志内容的直接对话。

其他特性如传播及时快速、发行门槛低、传播受众广、免费或低成本阅读等,笔者不再详述。

二 我国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可行性

1 具有数量庞大、专业水准高的创作群体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以创新改革为专业灵魂,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专业应用特色的新兴专业,自专业创办以来,已经形成了本、硕、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范院校、理科院校、工科院校、医学院校、军事院校、综合大学等各类别、各层次院校大都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30年的风雨历程使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队伍日益壮大,从业和研究人员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且大多数人员都具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专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实现从传统论文写作到多媒体论文写作的转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提供“论文”素材。

2 具有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的读者群体

首先,我国教育技术界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其次,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远程教育、企事业单位等教育技术的服务领域也有为数众多的读者群,仅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刊物读者群就数目惊人;第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全民学习氛围的日益浓厚,客观上都推动了社会对教育技术类知识的迫切需求和日益庞大读者群的形成。

3 制作和发行成本低、教育及社会效益高

首先,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制作和发行成本较传统杂志低,随着读者群的日益壮大,个人消费成本甚至可以少到忽略不计;其次,教育技术类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主要服务于文化、教育领域,带有很大的公益性质,因而杂志的创办必然会得到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广泛支持和赞助;第三,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校校通工程、网络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程,已经使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建设初具规模,然而资源建设尤其是优质资源尚显匮乏,而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这支优质资源活水必然为其注入活力,因而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创办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第四,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网上易得、免费服务社会,服务教育且优质高效的阅读体验必然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从而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 我国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意义

1 有利于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教育技术知识、服务社会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教育技术知识,服务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在线免费特性,使其受众面相对较广,传播受众将会是传统印刷杂志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国外感兴趣的人同样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轻而易举地看到我们的杂志;其二,传统杂志中的学术论文都是文本形式表达的,专业性较强,其知识往往不易为普通读者或基础较差的读者看懂,从而流失一大批读者。而多媒体形式的论文由于集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形象直观、深入浅出,较易为普通读者所理解,可以吸引和培养大批读者。比如,建构主义理论,我们通过几幅“鱼牛的故事”的图片就可以很直观地表达出其理论涵义,而比单纯的文字表达更易被人理解。其三,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往往采用动画、音乐等表现手段,制作精美、声画一体,使阅读恰似一次视觉盛宴,容易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

2 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新和发展

黎加厚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提出:“创新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灵魂”。目前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我国学术界尚不多见,因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术界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它的成功创办不仅可以发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特长,提升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形象,而且可以为其他学科创办此类杂志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教育技术界“首创”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发学术界其他学科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浪潮,形成社会对电子出版人才的大量需求,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降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门槛,促进作者与读者群的共同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影响了其在传统杂志中的发言权,使其智慧和才识得不到表达,不为别人所见。而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降低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门槛,给了他们一个应用多媒体表达观点的机会。如生活中书面语言表达不流畅、但动画做得很好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采用图片、动画、文本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我观点和智慧,创作具有一定学术性、教育性的论文。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让一些人用口头语言表达自我思想和观点。另外,在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中还能很方便地实现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一个主题下广泛地集中众多人的智慧,开阔彼此之间的思维和视野,促进作者、读者群的共同成长。

四 对我国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电子杂志的几点建议

对我国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寻求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难免会碰到艰辛和困难,因而教育技术界在创办带有公益性质的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上要积极寻求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在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能享有与传统杂志作者相同的学术地位,并使初始创刊中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得到妥善解决。

2 形式要多样化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在以多媒体论文为主的情况下,也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多媒体作品、传统论文、专家访谈录像等。对于多媒体动画、电视短片等只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教育性就可以适当收录,甚至于中小学一线教师自制的优秀多媒体课件包括PPT等也可以考虑少量收录一些。总之,杂志形式要多样化、多元化,使杂志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3 读者定位要“大众化”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定位上要面向教育、面向社会,既要考虑教育技术高层研究人员,也要照顾到一般的教育技术读者群,使其更趋“大众化”,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内各个层次的研究和从业人员都看得懂、喜欢看的电子杂志。要更多地与传统杂志寻求互补,更多地吸引传统杂志流失的读者,充分挖掘社会各阶层的读者,使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更广泛地传播教育技术文化知识。使其在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技术一线工作者,以及对教育和技术感兴趣的人群中产生影响、激发共鸣。

4 内容应短小精悍

相对传统的书本杂志,多媒体阅读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资源,而读者的注意力耐性相对有限,因此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中的论文作品要短小精悍。多媒体论文所占版面要少,多媒体作品也要短,访谈录像既要短更要精。杂志论文、作品总量上也不能过多。可以采用出旬刊、周刊的方式增加杂志内容。

结语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以其多媒化、在线免费、可互动等特性,在未来必然与传统杂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丰富我国的图书杂志领域。笔者认为: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在学术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技术学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既是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期增进教育技术界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笔者希望本文能引起学术界更多同仁对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关注,并尽早在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

参考文献

[1] 熊艾华.我国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向轶丹.多媒体网络杂志横空出世[DB/OL].

篇(7)

科研和人才评价政策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时髦的词语之一,以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考核评价体系纷纷被大学、科研机构用作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广泛应用于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科研成果评价、项目申报、人才评价等方面,这些制度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中国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和论文外流,从而导致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影响了国产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和国际化的进程。

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

以省级农业类科技学术期刊为例,主办单位大多是农业大学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研创新的龙头和主导,也是高质量优秀论文生产的主力军。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与省级农业类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密不可分。在单位制定的一些内部政策上,如成果人才评价、论文统计认定期刊、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等,往往重视国家级学报以上论文,不重视或低等看待在自家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导着本单位科研人员生产的大量优秀科研论文投到学报或国外期刊,导致自己单位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学术质量得不到提升,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窗口的重要作用。

核心期刊的引导因素

学术期刊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同时又是被评价的对象。目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一些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源,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并在一定周期内应用这些评价体系遴选的核心期刊或者精品期刊等,但由于其掌握资料的多寡及评价侧重点的不同,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也相应有一定差别[1]。然而,这些核心期刊结果却成为了大家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些大学甚至规定研究生只有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得到认可,这导致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优质稿源上的两重天。目前大多数省级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上尚无法与国家级学报期刊相比,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行列遥遥无期,也就得不到优质稿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升难上加难。

服务质量是指期刊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交流与反馈活动的质量,影响着期刊的信誉度。编辑部若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不注重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在与作者的问题解答与沟通中态度冷漠,不能给作者提供方便的投稿渠道和满意的服务质量,就会使得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下降,作者群就会慢慢缩小,进一步导致一些高质量的稿件流走,最终期刊面对的只能是学术质量的不断下降。

2改进措施

编审队伍建设方面

(1)组建一流的编委审稿队伍。编委一般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期刊编委在学术界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既要当期刊的作者,把自己或学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论文推荐到期刊上发表,又要当好期刊的审稿专家,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2)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打造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术期刊[2]。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编辑出版人员的业务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协同有效、目标明确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参加编辑业务培训、专业学术会议和自我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和编辑水平,让编辑人员熟知论文写作常见错误和不足,掌握标准性修改意见蓝本,做到能够迅速发现稿件存在问题,为作者提供正确的修改意见。(3)加强制度管理。学术带头人是所在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大多都是重大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其研究课题和方向总是受到极大关注。期刊编辑要积极地与各学科团队带头人及骨干青年博士建立定期联系和约稿制度,以追踪其研究进展,并为其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提供更好的服务。编辑部要明确专业编辑、责任编辑、编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时修订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形成野团结协作、各负其责、人人争先、运作高效冶的良好工作机制。

扩大学术影响力方面

(1)主办单位支持与政策引导。主办单位要充分认识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编辑部组织的一些期刊学术质量提升专家座谈会并参与交流,听取办刊建议曰同时在办刊经费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自己单位科研人员将更多高水平研究在自家期刊上,从而为期刊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保障。(2)纸质出版与网络出版、优先出版并举。期刊的科研传播功能重在时效性,只有快速刊发研究者的新成果,才能为同行提供高价值的信息参考,才能力避科研活动中的重复性劳动[3]。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纸质期刊作为传统传播载体,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受到了很大挑战,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纸质出版的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期刊网上同时进行网络传播。对时效性较强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经作者同意后组织专人进行优先审稿、排版,实行网络优先数字出版,先于纸质印刷出版,缩短了论文出版时滞,至目前已在中国知网平台优先出版论文150多篇。通过改进期刊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的总被引频次和引用刊数两指标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要2015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53、1820、2231、2365、2682,引用刊数分别为337、386、439、487、494。(3)组织优秀论文评选。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是众多编辑部采用的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群、吸引高水平论文的有效办法[4]。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每期出版后组织2名知名专家对当期论文按学术性标准进行评选,每期按10%比例评选出优秀论文4~5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吸引青年科研骨干和博士作者投稿,起到了很好的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方面

(1)学术不端检测把关。严格论文质量管理,遏制学术不端,建立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格执行论文制度,严控稿件内容重复率20%以下,防止关系稿、稿、抄袭稿。期刊对内容重复率达40%以上的稿件全部进行了退稿,确保了论文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影响因子逐年提升,与严控稿件质量关密不可分,2008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影响因子为0.480,2013年达到0.796[3]。(2)联合策划选题组稿。随着农业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及时调整选题思路,转变办刊方向。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科研创新的孵化基地,科研人员多,科研成果也多[5]。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探索了联合办刊的思路,分别以农业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小麦科学、农产品加工科学、水稻科学、茶科学等6个专题与专业研究院所进行了联合组稿,体现了每期不同的报道内容特色。而且据期刊数据库统计,许多专家的论文被国内外读者大量阅读下载,说明他们论文的学术性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3)加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联系与跟踪报道。国家级、省级等重大科研项目多是由国家科研创新的优秀团队开展和执行的,产出的科研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或省级科研水平,若能发表这些成果论文,就可以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将农业创新性研究成果作为第一报道重点,要求编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负责专业的创新性研究进展,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等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报道曰建立了专业编辑与学科科研团队带头人及青年博士骨干的联系制度,每期刊物出版后及时赠送给专家,并进行交流约稿曰设置了农业科研专家风采栏目,将专家宣传及其研究论文结合一并刊登,这对提升专家知名度和期刊学术质量起到了双赢的效果。近几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对许多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野863冶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野948冶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进行了及时地跟踪报道,基金论文比率在90%左右。(4)打造期刊特色栏目品牌。密切跟踪科研发展新趋势,觅准研究新学科,适时增设新栏目,及时报道新成果,助推新学科发展。打造特点鲜明的精品栏目,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和作者,形成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通过特色栏目带动期刊质量的整体提高。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在巩固提升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桑蚕等传统栏目的同时,新增贮藏加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分析检测、微生物研究、药用植物研究等新学科栏目,有力增强了刊物的科研导向功能[3]。随着山东省药用植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叶山东农业科学曳及时与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共同开设了野药用植物研究专栏冶,引起全国从事药用植物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目前已刊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等单位的高质量药用植物研究论文6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