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分子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分子影像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分子影像学

篇(1)

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记忆功能评定及脑灌注相关研究

超声探针是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关键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本刊有关文章涉及课题基金项目的标注要求

甲状腺功能亢进^131I治疗后妊娠26例临床分析

关于作者使用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的几个注意事项

磁共振分子影像研究现状及展望

关于论著文稿中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本刊对形态学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脑代谢显像在多系统萎缩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本刊有关文章涉及课题基金项目的标注要求

本刊有关论文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总结

重视神经系统核医学的应用研究

加强SPECT/CT临床应用研究

本刊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2011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99Tcm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与机遇

稿件远程管理系统作者投稿说明

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18F-FLT体外监测结肠癌细胞早期放射反应

PET预测结肠癌转移潜能的实验研究

胃癌盆腔种植性转移灶摄取99Tcm-MDP一例

常见胸部肿瘤胸骨转移的核素显像特点

关于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

本刊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本刊启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

发挥核医学优势推动甲状腺癌治疗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专业网站已正式开通

脾霍奇金淋巴瘤18F-FDGPET显像一例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创建网站

骨显像在儿童常见恶性实体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关于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

关于论著文稿中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重庆市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举行换届选举

PET/CT临床应用优化选择的思考

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应用

“数码版”核医学继续教育教材的编制

国产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Tcm—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DXA骨密度测量质量控制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研究

PET和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对照研究

用γ探测仪定位法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

对国内发展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建议

篇(2)

随着1895年伦琴发现率了x射线,影像学经历了超过100年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医疗诊断成像系统,这包括传统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核素扫描等。诊断成像逐渐通过组织和器官的解剖成像,分子和代谢显像发展。过去,西医影像学主要靠物理学、计算机学等手段,以细胞组织病理学为基础,而近年来,逐渐向分子影像学发展[1]。在未来的西医影像学的发展中,分子影像学将成为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更多的医务研究工作者对此研究,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对现代、未来的医学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1核磁共振成像的重要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了解质子弛豫时间包括t1和t2,以及t1和t2各自所代表的临床意义。通过对比实际所测得的t1值和正常组织器官的t1值,就能判断出此组织器官是否出在病理条件下,通常情况下,处在病理条件下,t1值会延长,为鉴别同一组织器官的疾病,也可根据t1的延长时间判断,如肝肿瘤常在280~450ms,肝硬变常在180~300ms。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用于化疗、放疗等[2]。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成像原理,形成的成像效果也不一样。

2计算机断层扫描的重要作用

现代计算机扫描技术逐渐向高空间分辨率发展,全身断层扫描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高,应用较为广泛,对颅内肿瘤、脑梗塞、脑出血等诊断效果较为可靠,也开始应用于心脏的超高速扫描。螺旋ct扫描,还能获得比较精细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3]。扫描更加能够清晰地看出其存在的现象以及病理等,能够更加准确的发现其中的病灶等等。

3超声的重要作用

超声的未来技术发展主要向自体内回声脉冲和换能器两方面改进,在改进中,希望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图像,超声仍可用于鉴别病变组织的物理特性,可用于妇产科、泌尿、心血管等系统的诊断,近些年,随着多普勒系统的不断开发发展,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是不断提高,未来将更好地在医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造福人类[4]。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认为,超声是新型技术,对于未来医学在病理治疗都非常有作用。

4分子影像学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快速发展,是西医影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依靠分子生物学确认的分子成像的目标,依靠放射和生化合成分子探针,依靠药理技术来优化探针,以获得最佳的定位率,并通过影像学成像技术来观察其分布情况,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图像分辨率也高的特点,通过分子水平对人体组织器官进一步观察,诊断更加准确[4]。

篇(3)

[关键词]医学影像 教学重点 学科动态

[中图分类号]H0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79-01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医学影像学是利用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疾病诊断和在影像监视下进行疾病治疗的一门新型科学。这门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CT、MRI、ECT、USG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发展,这门学科成为现代医学领域发展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从这门学科的出现,广大医学相关专业教师就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教好医学影像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重点

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骨骼与肌肉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介入放射学、超声影像学(心超、腹部)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这么多的知识要求在短时间教授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采取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是总揽全局,确定重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讲到第二章《食管与胃肠道》时,食管与胃肠道检查首选硫酸钡造影,对硫酸钡造影就应当作为重点来讲解。而USG和MRI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价值较小,就应当简略带过,或者采用自学的形式。

二、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

医学影像学包涵了多种影像检查、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最大的证源。因此,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是多种影像检查手段的融合和优化选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表现为几个方面,图像数字化是影像发展的基本需要;设备网络化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及保障效率;诊断综合化能优化多种影像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分组系统化能更紧密地与临床结合。

根据医学影像学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选择最新的教材。其次,教师应该了解最新的动态,跟上时代的节拍,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到最新的知识,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例如:数字化影像是把过去的模拟图像变成了可再用的数据。过去,医院给病人的是一张X光片,它只能记录病人在当前条件下的影像,不能通过它看到新的东西。而数字化把影像变成一种活的数据,能把过去二维的平面图像变成多维的立体图像,从过去的只有一个平面和长宽变成了一个长、宽、高或者前后、左右、上下的立体图像。由于引入的功能不同,医学影像学本身不仅反映三维立体结构,同时还包括诸如时间、分辨率等元素。在功能变化中,我们称其为四维图像。过去我们只能进行定性判定,没有确切的数据对患者的片子做定量判定。现在,借助数字化影像,我们可以对这些做出准确测量。这样的变化,必须及时给在校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

三、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时,既要学好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知识,又要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时代再长、学生再用功,掌握的内容仍然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医学基础扎实,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者,才能最终成为医学影像学科的佼佼者,才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应当建立计算机辅助见习教学的影像诊断实验室。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读片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分小组观察一套典型病例教学片的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信息量有限且教学片难以长期保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把典型影像学表现的病例的X线片经数字化处理,将DICOM格式的CT、MRI图像转换成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并分系统、分病种进行编辑,制作基于IE浏览器的网页式影像见习系统,学生见习由以往观察胶片改变为使用电脑多媒体观察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在同一病种下可观察多个病例,接受的信息量明显增多,且直观而不失真,操作方便,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影像诊断思维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四、把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

讲授式就是把一些概念、原理、定义以图像、文字的形式讲授给学生。例如:什么是分子影像学?告诉学生分子影像学是用影像技术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的描述和测量。学生对这样的概念感觉到很困惑,如果在讲授这个概念时,用上启发式教学会更好些。在讲授这个概念前,提问学生:分子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进而讲解分子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关系,这样学生能理解得更透彻些。

【参考文献】

[1]吴恩惠,白人驹等,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篇(4)

2010年11月28日~12月3日,当美国人还沉浸在感恩节的温馨氛围之际,来自全球共60000余名影像及其他临床科室医师及物理、数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专家齐聚芝加哥迈考密展览中心,参加第96届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RSNA 2010共收到论文、海报等4200份,共有700多家医疗设备厂商参展。

2008年和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压制了放射市场的许多潜在需求,不过在经历了两年的经济低迷期后,随着医疗机构获得了越来越多资金,医疗设备厂商也迎来了产业需求的回升,2010年成为全球放射行业回暖的一年。

个性化医疗成大会主题

本次大会主题为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追求卓越的个性化医疗)。在大会开幕式上,RSNA 2010主席Hedvig Hricak博士表示:“虽然个性化医疗不是一个新概念,不过当前它仍处于口号阶段。很多医生一直在寻求个性化的医疗方式,但却缺少掌握它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次大会上,Hedvig Hricak做了“肿瘤影像学:癌症个性化治疗的指引之手”的报告,详细讨论了影像学对个性化医疗发展的促进作用。她强调在未来十年,分子影像学、综合诊断、生物学驱动的介入放射以及治疗诊断学将大放异彩。

首次举办中国专场

在本届放射学领域盛会上,中华放射学会举办了专场报告会“China Presents”(中国研究报告专场),这是RSNA首次推出以中国为主题的会议。

在中国研究报告专场上,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田捷研究员做了有关采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进行针刺机理研究的大会口头报告《Acupuncture Research by MR Imaging》(磁共振成像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现了古老的中医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美妙结合。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可了针灸作为补充替代医学治疗手段,不过针刺机理研究的主导权还是由国外的研究团队把持。在《Acupuncture Research by MR Imaging》的报告中,田捷研究员在对针刺机理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的基础上,不但对占针刺机理研究主导地位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而且为困扰针刺机理研究领域的争议性问题提供了初步解答,提出了一整套既符合中医针刺自身特点又获得国际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研究框架、评价方法和规范化的体系。

此外,田捷研究员带领团队在RSNA 2010上用两个教育展板展示了团队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们分别是“Unified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Medical Imaging”和“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Liver Tissue and Vessels for Liver Surgery Planning”。这两个教育展板介绍了基于团队自行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开发包MITK所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MITK研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医学影像处理领域提供一个一致的算法框架,以整合医学影像重建、分割、可视化等各类算法。其中展板“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Liver Tissue and Vessels for Liver Surgery Planning”介绍了田捷研究员带领团队基于MITK开发的针对肝外科手术的CT图像中肝实质及血管分割方法,获得了RSNA 2010大会颁发的优秀展颁奖。

2010年11月30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成功主办了“RSNA 2010中国之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兼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各位副主任委员以及GE医疗等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悉数出席,共吸引了与会专家、医疗设备厂商公司代表以及在美华人放射专家等400多人参与。郭启勇院长在中国之夜做了致辞,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疗需求的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也不断攀升发展,截止到目前RSNA共收录了176篇中国放射学领域的论文。这代表着中国影像工作者在RSNA这个世界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得到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Hedving Hricak博士亲自为以郭启勇教授为首的中国放射学医师授予了荣誉奖章。

iPad在放射科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在本届北美放射学年会上,与会人员就iPad在放射科发展中的作用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纽约东梅多区拿骚大学医学中心Toshimasa Clark博士认为:“随着远程放射学的发展,随时随地在计算机终端采用3G数据服务进行读片的概念值得进一步拓展,研究者们需要对iPad的潜力进行评估。”拿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者创造出了一个简略的组件模型查看研究报告,然后他们评判了iPad在处理以下5个组件时的表现:显示性能、网络连接、DICOM可视化、报告生成、 RIS界面、数据安全。

“如果一名临床医生要求参与一项急诊检查的读片工作,那么在3G无线数据网络内的任何一名放射科医生都可以很容易地使用iPad查看关键的检查数据,核实、编辑甚至完成住院医生的原始报告。”Toshimasa Clark介绍道。

介入放射学获得重点讨论

由于美国还没有彻底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因此很多美国人非常关注那些能够帮助他们节省治疗成本的医疗技术。其中,介入放射学正是为经济衰退中预算紧缩和让患者尽快康复所量身打造的医学。为此,RSNA 2010设置了很多议题,讨论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以便使介入手术更安全、便捷,比以往更经济,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或者根本不需要让患者住院就能使他们康复。推动介入放射学的规范化成为2010北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相关科学报告和继续教育课程的主题。

在2010年11月28日RSNA 2010的开幕式上,维也纳大学放射科教授Christian Herold博士做了放射诊断学的年度演说,他演讲的主题是评估和处理局灶性肺部病变的创新技术。来自德国慕尼黑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对于一些高度血管头部和颈部肿瘤,Onyx胶栓塞比聚乙烯醇栓塞更加安全和有效。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三维乳腺断层合成一个完整的靶活检目标,因此他们可以活检病变甚至二维X线摄影看不到的病变。

影像领域最新技术展示

在本届年会上,GE医疗、西门子等医疗厂商携其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向全球放射界和医学影像界展示自己。

1. GE医疗展示最新技术进展

在RSNA 2010上,GE医疗重点展示了多项旨在支持其健康创想战略并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改善辨认保健的技术。GE医疗重点展示了公司CT产品组合中最新的低剂量技术― 一种基于模型的被称为Veo的迭代重建(MBIR)技术。Veo通过应用革命性的新建模技术,改变了CT影像的“规则”,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分辨率,同时改善了低对比可检测性和伪影抑制能力。

GE医疗集团还展示了一个高性能介入组合实验室,它以更低的价格和总拥有成本提供出色的影像质量和业界最高级别的DQE探测器,可以帮助将介入手术的成本控制在中小型乡村医院可负担的范围内。

2. 西门子展示分子CT和分子MR复合成像解决方案

篇(5)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领域发展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从形态学到功能、分子影像学,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三维,从定性诊断到定量诊断,从单纯诊断到诊断、治疗并重,现代医学影像学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如何改革与完善医学影像学教学,使之更好地适应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的需要,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 [1,2] 。

1 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现代医学影像学借助普通放射、CT、MRI、DSA、USG和ECT等不同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使人体内部解剖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达到活体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目的。其获取影像、处理影像、分析与利用影像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放射学科无法比拟的。实习现代医学影像学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内容,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知识,有扎实的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甚至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内、外、妇、儿等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仅靠四五年系统学习与实习很难系统掌握全部内容。在现有学制的情况下,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必然影响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反之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少,一时难以适应影像科工作,又会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声誉,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因此,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相关学科知识,及专业本身各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和突出重点,需要组织医学影像学专家、老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影像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是否参考国外做法,改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学制与培养方法需要探讨 [1~4] 。

2 医学影像学发展与教学内容更新

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放射学形成到现在,影像专业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不仅CT、MRI软硬件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影像给普放、介入崭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几乎人体每个系统都与影像有着密切的关系;DSA、CT、MRI、USG等导向下的治疗更使介入治疗“无孔不如、无孔也入”,各种微创治疗在国内外开展得正是如火如荼;现代影像学已不在单纯是反映人体的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它不单可提供质的诊断,还可区分量的差别,已深入到活体功能研究(脑、心、肝、肾等功能成像)、反映活体生化代谢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领域,分子影像学已经悄然兴起。现在世界上每年都会涌现许多新的影像成果和专著。而我们的影像学教材,尽管不断改版与更新内容,仍然明显落后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一些内容没掌握已经过时,一些内容学了临床已不再应用,一些临床常用的内容反而没学的现象经常遇到 [1,2,4] 。因此,医学影像学教师加强学习与交流十分重要,这样既利于及时补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内容、删除过时内容,也利于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 基础理论学习与学习能力培养

现代医学影像学横跨诸多学科,在知识时代不仅本身随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相关学科的进步也在有力地推动着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学生时代再长、学生再用功,掌握的内容仍然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就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基础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影像的基石,而且知识更新相对较慢 [2,4,5] 。只有医学基础扎实,自学与终生学习能力较强者,才能最终成为医学影像学科的佼佼者。

4 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渐为 各大院校采纳。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分为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种,前者教师先讲授基本原理、概念、定义,如龛影、充盈缺损的定义及影像征象,附以图像、文字说明加深基本知识的理解,以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后者教师先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影像教学系统及手头资料,进行检索、学习,教师可及时回答个别问题,也可通过投影仪呈现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讲授式教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时易控制,适合基本原理、概念和定义等内容的学习。启发式教学应学生主动、教师引导,注重学习过程,利于提高学生对影像知识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及运用能力 [6~8] 。实际教学过程中那些内容适合讲授式教学,那些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如何相互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尚需在影像多媒体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

5 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核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学校以此判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医院以此评价学生的优劣。这种考核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教、学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难以适应医学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培养 [1,2,7] 。因此,如何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也应已成为学校和医院教学中关注的问题之一。总之,现代医学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目前确实有必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综合审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与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 Luckett DR.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topics for a changing environment inmedical imaging.Clin LeadershManag Rev,2002,16(2):103-108.

2 吴恩惠,白人驹,刘望彭,等.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3 Casady WM,Dowd TA.Staff retention and recruitment:“one great deˉpartment”.Radiol Manage,2002,24(5):18-25.

4 Scheiner JD,MainieroMB.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tanˉdardized radiology clerkship lectures:a comparsion between resident and attending radiologist performances.Acad Radiol,2003,10(1):87-90.

5 Pretorius ES,SolomonJA,Stribling C.Medical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of a research year within diagnostic radiology residency:a surˉve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2002NRMP match.National Resiˉdent Matching Program.Acad Radiol,2003,10(1):77-82.

6 Goldberg DJ,DeMarco JK,Parikh T.Internet-based interactive teachˉing file for neuroradiology.AJR Am J Roentgenol,2000,175(5):1371-1373.

篇(6)

2016年4月10日,GE医疗在中国了SIGNA PET/MR成像系统(以下简称“PET/MR”)。

据GE医疗大中华区磁共振产品部首席科学家赵周社介绍,该产品整合了业界领先的TOF和ZTE技术,不仅实现了一体化同步扫描,同时还具备精准定量化、扫描速度快、计量低、图像质量高等特性,实现了精准影像的新飞跃。

精准医学的新工具――PET/MR

据悉,该款设备的研发历经5年,耗资1亿美金,由全球200多位资深的磁共振专家共同投入打造。“它突破性的探测器和TOF的功能能够大幅提升影像质量和扫描的技术,带来更为精准、安全的体验,尤其是对早期微小病变查出率的提升,对临床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谈及产品性能时,GE医疗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郑萍如是说。

中华放射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放射学专家冯晓源认为,在分子影像发展迈入精准医疗的新时代,PET/MR的出现完全符合医学发展的理念。

“谁如果想做精准医疗,首先要做到精准诊断,我们希望有装备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我的观点是PET/MR可能是目前最合适的装备。”冯晓源谈到,“as tool for precision medicine,这也是很多文章提到的观点。”

他进一步解释道,随着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临床诊断将会迎来变革。以肿瘤胶质瘤分型诊断为例,未来将不再以形态学作为基础,而是以分子水平的诊断作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精准诊断学科也对装备提出了新要求,“从基因测序筛选、靶向药物筛选到影像体内分子影像的显示等等,要有全新的装备来适应。”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副院长赵国光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医疗设备愈发智能,而未来医疗技术的形态将会是人机对话的状态。“高精尖设备改变了医学的发展理念,最终,高精尖设备将为医务人员使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准确的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赵国光还指出,伴随诊疗方式的变革,医院建设、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也将迎来新课题。

实现1+1>2效应 设备开启变革

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作为我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宣武医院于2015年7月下旬开展了PET/MR的临床试应用。截至目前,医院一共开展了120例,其中,单纯头部应用51例,全身应用69例,病例涉及癫痫、直肠癌、脊髓血管畸形等。

在应用设备过程中,医院采取了多个学科合作的方式,通过医学人才、医学知识的融合来发挥一体化TOFPET/MR临床和科研优势。

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卢洁谈及使用体验时表示,该款设备尤其对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儿科和体检筛查等领域的微小病变检出、早期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和疗效评估有更大帮助。

有专家谈到,PET/MR的科研价值潜力巨大。从PET角度来讲,可以探索新药研发、TOF技术应用与数据重组、FDG以外示踪计的临床应用;从MRI角度来讲,能够探索MRI序列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其他新的科研与临床序列;从TOF-PET/MR角度来讲,能够探索它的临床价值、影像组学以及与PET/CT之间的异同。

在使用PET/MR的过程中,卢洁带领团队在科研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与收获。在今年的美国核医学年会上,宣武医院投稿6篇PET/MR相关文章,6篇全部被年会选中发表。与此同时,医院还翻译了国内第一部PET/MR临床应用书籍,供行业人士参考应用。

在他们看来,这些仅仅是个开始,设备为医疗事业带来的价值还需要继续挖掘与探索。

篇(7)

肿瘤治疗是综合治疗

记者:我国肿瘤发病率现状如何?

张晓鹏:进人21世纪,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患者人数超过200万,癌症在我国死亡顺序中的排位已升至第一位,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记者:恶性肿瘤的现代治疗强调哪些原则和理念?

张晓鹏:我们强调“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恶性肿瘤作为全身性疾病,必须整体考虑,强调综合治疗的理念。

现代肿瘤治疗更加注重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有机结合。即在应用科学规范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强调依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的治疗方案。不同肿瘤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同种肿瘤不同病人对治疗方法的敏感性也存在个体差异肿瘤的治疗具有复杂化个体差异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错综复杂。

通过现代影像学手段和方法来早期评价和预测肿瘤疗效,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体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原则是现今及未来若干年内肿瘤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当代恶性肿瘤治疗的模式有什么变革?

张晓鹏:肿瘤治疗的模式在发生巨大变革。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由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各自为政的单独治疗模式转向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过去一些认为不可治疗的恶性肿瘤,如今已经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治愈。

肿瘤治疗理念的转变,使得现代肿瘤治疗形成了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和融合的综合治疗、参与治疗涉及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专业的医师。

影像医学是检查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记者:现代影像医学发展状况怎样?

张晓鹏:现代影像医学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也日新月异,CT、磁共振(MRI)应用于临床,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水平、理念、模式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革。CT在最近10年内就经历了由传统cT到单排螺旋CT再到多排螺旋CT(从2排到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64排)以及正在研制中的平板探测器螺旋CT的几次重大革命。MRl也在高速向前发展,高场强MRI及扫描序列的不断开发和改进极大提高图像分辨率、扫描时间成倍缩短,以往无法实现的扫描如今轻而易举即可完成。

记者:数字化影像技术有什么进展?

张晓鹏: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影像医学拥有全新的概念和解释。功能影像、分子影像技术的开发,使影像诊断已由对组织、器官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向功能影像微观形态改变甚至分子影像水平的方向发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更早期的信息。现代影像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和工具,现代影像学的高速发展对肿瘤影像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影像医学技术在肿瘤临床上如何应用?

张晓鹏: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可靠的肿瘤分期和疗效评价手段。影像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肿瘤体积、径线等肿瘤形态学的变化来监测和评价疗效,无法在治疗早期有效评价和预测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肿瘤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目前,急需能够早期、敏感、有效评价疗效的检查方法,用以指导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肿瘤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传统优势和迅速发展无疑成为这一领域最被看好最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同时,对于病变疗效早期监测和预测也是21世纪肿瘤影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威像,磁共振波谱、CT灌注成像等功能成像方法来早期评价和预测肿瘤疗效可行性的前瞻性的临床和相关实验研究,在乳腺癌、直肠癌、肝癌、肺癌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和值得期盼的结果。

记者:肿瘤的微创治疗与影像学的关系是什么?

张晓鹏:微创医学的应用与发展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也使肿瘤的治疗模式逐渐向低损伤方向发展。目前,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创医学的开展对肿瘤的精确定位和精细解剖结构的显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肿瘤影像学提出更大的挑战,要求影像医生应用先进的影像仪器在治疗前为临床医生提供肿瘤准确的空间定位和周围准确的解剖结构信息尤其对于血管和器官解剖结构变异的检出,对于微创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影像检查

记者:如何选择影像检查?

张晓鹏:影像检查种类很多,要对症选择适合的方式。如,X线诊断,它对胸部、胃肠道、骨骼系统的检查效果好,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超声诊断对腹部和盆部器官的检查应用较多。如肝癌、肝硬化胆结石、胰、脾病变以及肾、膀胱、子宫、卵巢等的病变及检查,CT检查对颅脑、颅面、胸部、心脏及大血管以及腹部盆腔实质性脏器疾病的检查都有很好的效果;磁共振检查在颅脑,脊髓及软组织、妇科肿瘤方面的诊断有突出的效果。另外,对心血管疾病及腹部脏器的检查也有较好的效果。PET检查属功能成像,适合肿瘤病人及心功能等的检查。

记者:影像学的复查,是查什么?

张晓鹏:患者做完X线、B超等影像学检查。虽然结果未见异常有时医生也会要求患者一段时间后进行复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但这常常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因此而耽误诊治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位患者因腹部外伤晚上前来就诊大夫为他申请超声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可就在病人临走前还是这位医生又开了一份超声检查的申请单,并一再叮嘱病人明天复查,病人大为不解一脸不悦,心想,既然没事还来折腾干吗。他也没把医生的交待当回事。结果第二天中午不到,这位患者开始感觉腹部有点不适这才想起医生的话,赶紧来到了医院,超声结果显示脾破裂。即便是脾破裂为什么前一次超声检查未能看出呢?是不是漏诊,把病情给耽误了?这是因为病情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加之仪器检查总有一定的限度,致使在疾病早期未能显示或是显示不明显,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其特征时方可明确诊断。对于这类患者,有经验的医生都会告诫您一定要复查。

记者:哪种影像检查效果好?

张晓鹏: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合理选择不同的影像检查手段才能有效发挥各种影像设备的优势。没有哪一种设备是最好的,对于肿瘤病人的诊断而言,经常需要各种检查手段的相互补充与印证。对各种影像检查应该持一种平和的态度,既不排斥也别迷信,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几次,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

记者:利用影像学手段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请举一个例子?

张晓鹏:争取恶性肿瘤较好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做到“三早”。例如,与相对较晚的乳腺癌相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简单,付出的代价小、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