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建工程概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结构工程;安全性;耐久性;设置水准
1 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 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 1959 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 150 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 200 公斤),而美、英则为 240 和 250 公斤;2) 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
1.2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 70 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u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近些年来,发达国家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增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 2.5cm 与 C25,与加拿大 50 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 30% 。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
3、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
4、结束语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和保证结构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完全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誉,张伟平,蒋利学,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43.
[2] 余洪发,孙伟,鄢良慧,等.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I―――理论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2,30(6): 686―690.
[3] 张喜德.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若干问题研究[D] .广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关键词:土木工程;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88-02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同时使用外语和母语进行教学的一种体系。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高校积极开展以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努力使5%~10%的课程能使用双语授课。”因此,双语教学研究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进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发展对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课程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课程简介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是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道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及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知识,熟悉材料主要性能参数的试验方法,为今后学习道路工程方面的专业课程和从事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以及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双语教学模式
两年来,本人在所讲授的我校2010级和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的部分课时内尝试进行了双语教学,并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综合考虑,从而为申请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项课题以及校级双语课程立项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教材选用。按照双语教学要求,教材最好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是就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和搜索,没有发现可供选择的国外原版教材。主要原因是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主要采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和材料研究很少,专业教学体系和内容存在客观的差别。而且,国内外道路工程的相关规范存在较大的区别,并不能直接照搬照套。另外,目前也未见以国内规范为基础的道路工程专业课的自编英文版教材出版。因此,为了解决教材的问题,本人以在国外攻读博士阶段收集的英文教学讲义为基础,按照我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整理和编写课程讲义材料用于校内教学。
2.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具有包含信息量大质优、呈现方式清晰直观、图文声像并茂等优点,在双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在本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中,根据双语教学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英文课件制作。在课件形式上以道路工程图片和道路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录像为主,相关文字描述为辅,给学生以更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概念和方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另外,在英文使用上重名词轻语法,可以消除学生因双语教学产生的畏难情绪,毕竟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并不等同于基础的英语课程教学。在重点的概念、理论、试验方法等名词旁边一般还需要注上对应的中文解释,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3.授课方法。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一般是基于英文教材和课件,而讲授方式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以中文讲授为主、中英文交替讲授、以英文讲授为主。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采用中文进行课程讲授,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减小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是不符合双语教学的本质要求和目标,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纯英文讲授是双语教学的高级形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对于任课教师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还可能造成学生忙于思考语言本身而造成课程知识的理解困难,教学效果反而下降。对于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来说,采用中英文结合讲授是较为适宜的授课方式,可以做到提高英文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这两个主要双语教学目标的平衡。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如何确定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比例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比较双语搭配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设定几种不同的双语使用比例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观察教学效果和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应同时采用中英文进行板书和讲解,对于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英文进行详细的讲授后,还应采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强调,使学生可以更快和更准确地理解课程的主体知识。对于其他较为浅显的知识,例如工程背景、材料生产工艺、道路施工过程等可以采用全英文讲授,尽量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出更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考核方式。对于本门课程的考核应采用更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使用英文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时,多鼓励学生使用英文作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英文口语的机会,对于在该环节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平时成绩加分。其次,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应鼓励学生采用英文作答,在作业完成质量近似的情况下,对于采用英文作答的学生,其作业成绩应提高一个档次。另外,在课余时间还应布置适量的英文科技文献阅读任务,以同时达到了解本专业最新科研进展和巩固双语教学的学习效果的双重目的。对于期末考试,同时采用中英文进行出题,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试题指定采用英文作答,其他试题可以使用中文作答,但对于使用英文作答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进行鼓励。最终,综合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表现、作业和文献阅读情况以及试验报告给出课程总成绩。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本门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对我校2010级和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工程方向)6个班130名同学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涵括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本文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建议等。从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个人的英语基础对于双语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六级考试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次之;英语基础较差的目前没有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对于双语教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另外,对于道路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双语教学,表现为与本门课程知识密切相关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成绩较高的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高,学习效果和成绩更为理想;相反,其他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厌学情绪。这意味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教学效果调查,也得到了很多学生对于目前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比如双语教学课时偏少、与《土木工程专业外语》授课内容缺少联系、任课教师英语口语的语速和口音问题、英文文献阅读存在很大困难、在上课过程中很难同时兼顾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理解等。因此,在今后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中应重点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教育体系的发展和革新,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笔者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课件制作、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出发,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基于问卷调查的意见反馈对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可为全面提高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霍俊芳.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初探[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93-94,119.
[2]李静,于述强,王积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新探索[J].科技资讯,2010,(3):147.
[3]陶庭叶,李晓莉,高飞.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双语教学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325-328.
[4]李新忠,薛文碧,谢媛芳.土木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