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4: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道德自我评价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境界。
要使学生达到“慎独”的修养水平,只有学生独立的“内省”是不够的,必须有教育者付出巨大的努力,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
法,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
一、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用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如果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能确定合理的行为方向,把道德认识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人固有自知之明”,其实人是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自我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能对别人作出评价到能对自己作出评价的发展过程。
在学生还只能评价他人的时期,应着重抓好的是:(1)通过介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科学工作者、德高望重人物的事迹等自我修养方面的事例,使学生学有榜样,评价有标准,从正面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为正确的自我评价奠定基础。(2)大力宣传校园、班内的先进典型,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受到教育,提高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3)要指导学生广泛地听取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提高学生谦虚、诚恳的品质。(4)师生之间要建立密切的关系,只有学生对教师心悦诚服,达到心理相融,学生才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指导。
在学生开始意识到对自己的评价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1)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规范,加强学生的道德认识,以道德规范为镜子,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道德规范指导控制自己行为的方法。(2)及时、恰当地对学生集体和个人的表现作出评价,运用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与学生的实际相对
比,促使学生通过评价别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时刻警戒自己的言行。(3)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把个人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实行量化,划分等级,使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4)根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辩论会,开展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活动,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
二、陶冶学生情感,引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因素
道德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努力形成思想道德优良品质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中的
羞耻感、自尊心、同情心是自我教育最直接的情绪体验。
羞耻感是义务感和责任感等道德情绪的表现。学生只有对自己违反道德的行为感到知耻、惭愧、悔恨,才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省,才能由内心的谴责发展到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
自尊心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是促使学生前进的
内在动力。教师要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犯错误的学生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时机,多进行个别批评的教育,尽量减少公共场合下的批评。
同情心是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让学生之间友好互助的情
感基础。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养成与人为善、将心比心、恭敬谦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要经常教育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尊重教师的劳动,珍惜同学间的友谊,教育学生养成克己忍让、“痛别人之痛、乐别人之乐”的思想,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习惯的养成
学生思想品质自我教育的增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
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从各种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3)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教育的决心,让学生在集体面前表决心与承担
义务,并努力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忍受痛苦、舍弃私利,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克已制欲的功夫。(4)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自我教育习惯的养成。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大部分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在具体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学生领悟到什么是工作责任,逐步形成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有关于初三学生自我评价
我能在道德品质上做到不打人,不说脏话,使自己在班上感到骄傲,尊敬老师和团结同学。在学习中积极与同学合作,做实验时,积极探究问题。法律知识深,使自己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爱好运动和劳动,使自己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表达初三学生自我评价阅读
入学以来,我一直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思想道德品质较为良好,各方面表现良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会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工作认真负责。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一直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有崇高的理想与伟大的目标,乐于助人,注重道德修养。本人一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善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曾获得过“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与称号。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在分析了校企融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校企融合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相关策略,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
关键词:
校企融合;德育;多元性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融合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校企融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
通过校企融合开展德育工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了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丰富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使德育课不再单调和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经常组织德育课教师、德育工作人员、校党委和学生社团深入各实训企业,将企业中的德育资源和优秀文化有效运用到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顺利地从“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
(二)使德育工作的目标更贴近实际,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校企融合有利于共同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提升德育教学层次。通过企业实训,学生可以体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锻炼职业技能,提升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争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实现校企双赢
对学校而言,通过校企融合,德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模式、德育方法、如何与学生沟通,以及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用人标准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校企融合强化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缩短了企业与学生间的磨合期,降低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实现了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顺利对接,使学生满足了企业对高质量劳动者的需求,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有利于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及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通过校企融合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是新时期校企融合下德育工作的方向。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情况,确立不同的德育目标。而校企融合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和”为本,这个“和”正符合中职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求。所以,中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对每个实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学生形成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懂得团结、友爱。引导学生到企业实训后,与同事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组成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团队,遇到问题虚心向同事请教,与同事共同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氛围,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企业人。
(二)德育评价应注重多元性评价
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其在企业实训中的表现等作为评价的指标,将德育评价变得多元、全面和真实。学校和企业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价工作中,实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进行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在德育评价中,结果虽要重视,但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评价中,需注重评价的个性,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外,需注重在德育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欣赏,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激励、团结友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所以,中职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职业道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职业道德作为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指标之一。校企双方要共同完善和优化德育评价机制,评价应注重实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实训中严格遵守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结语
校企融合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多元化的德育评价,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更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学生在企业化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
作者:高玉凤 单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网络信息淡化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改变了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把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信息交流由于处于一个虚拟的空间,没有真实性、诚实性,另外,过多的网络交往会挤压大量的现实人际交往时间,将直接影响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2.网络信息弱化大学生道德责任感。
现实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难以对网络空间的交际行为起到有效地约束和控制,网络秩序的维护完全靠网民的自觉和自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虚拟、宽松的环境若缺乏有效的自制力约束,就容易走向极端,放纵自己的言行,继而发生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甚至违纪、违法。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对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冲击。
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环境,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部分学生很容易失去理性、原则和道德标准,过分追求思想和意志的自由、解放,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必将削弱大学生思想道德自我评价和约束能力,引起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乱。
2.网络对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的加剧。
网络环境以平等性和交互性著称,打破和挑战了现实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权威思想、等级观念。然而,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为大学生逃避现实提供借口和条件,使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向往世外桃源,疏于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常以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虚幻满足感,作为逃避现实的“麻醉剂”。而这种脱离现实的逃避,无异于作茧自缚,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使他们根本无法适应、面对现实的问题,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
3.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道德的深层次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其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很大,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开展和效果。当代大学生富有个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自我约束力不强,很难以传统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2)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更能主动综合、感悟各种信息内容,分析、判断各种思想、道德和观念,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辨识、选择和认可有关道德价值观,而不会囿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经给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鉴于互联网的日益广泛应用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端本清源,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网络环境的净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法律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网络环境,严格审查网络信息内容,依靠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严惩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管制网络电影、游戏,在全社会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行为,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同时,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对学生生活区按时“限网”、“断网”,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
2.关注网络热点,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发展。
对于网络环境,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网络信息中一些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观念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必须严格把关审查网络信息内容,杜绝各种思想毒害,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内容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对于“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和“网络孤独症”,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地心理矫正和帮助。高校要多举办座谈会、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便捷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迷恋于网络空间,不善于或根本不与现实社会接触和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而很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因此,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通过网上咨询,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网络的交互功能恰好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搭建一个解决羞于双向沟通和交流的高效平台,让大学生在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批评和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念。
4.开拓创新,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于思想道德修养之中。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把网络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之中,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既要使学生掌握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也要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既有对理论的传授与探讨,也可通过案例分析来剖析和评价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还可用一定的反面教材展示,即宣传和曝光网上不道德行为受到的道德和法律制裁和处罚。
5.齐心协力,努力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一共7页,包括基本信息、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班主任评语、学业成绩、研究性学习摘要等内容。其中,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这部分内容要由考生来填写。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总体评价,包括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合作与交流、个性与发展、审美与表现等内容。
八一中学副校长王华蓓建议,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将是学生们呈现给招生学校老师的第一印象。在填写时,考生要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特长行为表现,强调针对性,写出“自我”,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形象地描述出来。
(一)重组教学模块,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贯通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范围内开设相同的课程,使用统一的教材,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但这并不代表教学内容体系的僵化不变,各学校、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上享有充分的自。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思政课应该以职业素养为导向。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编排上包括绪论、七章、结束语三大部分,可以整合成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四大模块,与此对应,分别融入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的内容,并依此确立“转换角色,思考职业人生”、“起航,确立职业理想”、“领悟真谛,树立职业观”、“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锤炼品德,完善职业人格”、“学法知法,做守法职业人”六个职业素养教育专题,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实现对接和贯通。
(二)依托主课堂,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方式相渗透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职业素养教育要融入其中,必然要依托这一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教学方式,方式方法得当、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扮演式、研究式、任务式等多种方法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灌输式。职业素养的内容和目标完全可以蕴含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都是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很好的载体,运用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与职业行为相关的案例,突出体现人物的职业性、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表现出主人公较高的职业素养。借助榜样人物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
(三)拓展空间,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课外实践相融合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有为数不等的校内外思政课实践基地。校外开展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因受到交通、学时、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参与面还远远不够,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践资源。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中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该实验区包括四个基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基地是其中的一个,下设思想道德教育与传播中心和思想道德感悟与实践中心。前者以校史馆、广播站、橱窗、海报、校报等为载体,及时传播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信息。后者包括设立思想道德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室,定期布展全国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现场参观感悟;举办思想道德类学生社团,建立情景教学实训室,开展人机游戏互动式等实践性教学。这不仅是思政课课外实践的新形式,也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四)整合资源,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校企合作过程
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使专业课教学与企业联系十分紧密。通常人们有种误解,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没有必要与企业合作。然而,开展合作是双方实现互赢的内在需求,而职业素养教育正是两者的对接点。思政课的优势首先在于系统的理论教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把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精神教育等直接纳入授课内容,还可以结合案例,把企业相关内容植入到学生专题研讨和社会调查等具体学习任务之中。其次,可以安排思政课教师全程介入学生实习和顶岗工作,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思想和管理上的保障。企业的优势除了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让学生熟知职业技能、工作流程、生产规章制度,了解行业背景、专业前景,还在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以及杰出员工的榜样作用,这些对塑造学生职业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五)综合考量,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思政课评价体系
结合思政课考核改革的需要,把职业素养纳入到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内容上,把日常行为、素质表现(如出勤、遵纪守法、人际相处等)和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志愿活动、专业实训、顶岗工作等)的参与程度纳入其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考核主体上,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教师是以思政课任课教师为主,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企业主管在内的评价综合体。推行证书制,进一步凸显职业素养评价的意义和地位,吸引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项目”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证书”制,综合了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四方面,职业素质是其中一项,第五学期分别由思政部、团委、学工部、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和军体部共同考核,由教务处统一发放证书,并规定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