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3: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在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是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基础是奠定学生一生行为习惯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基础教育对整个教育而言都显得特别重要。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必须有着相应的改变才能够真正适应于人群,顺应于时代,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1.中美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近况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美国,学生要不断换教室上下一堂课,而在中国,学生则呆在同一间教室和相同的同学上课;美国课堂里,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而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则比较保守;在文化上,美国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他们想要探索的东西和参加课外活动来提高他们综合能力;而在中国,学生将课外时间大多用于自学或休息。中美课堂教学差异的本质是基本理念不同:一个是教师注重“教”的细枝末节,一个是着重于学生“学”的深层根基。针对本国的国情中美两国都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美国从上世纪开始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并提出了《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和《美国2061计划》等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我国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今仍在继续。在改革中美国教育需要扎实学生的根基,中国教育则需立足于学生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关注和把握。中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都是在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2.中美基础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2.1比较分析改革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就促使着社会上的一切都要能够有着相应的发展,教育作为人才的培养与传育媒介就显得更加重要。自古以来我国就在选拔人才的制度上有过多次的改革,再纵观国际社会更是有许多国家在顺应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对教育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以寻求与时展相应的教育方式。中国以往的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学生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如教师主导了课程,学生参与性不高,学生动脑、动手较少,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且课程内容存在着较难、较偏、较旧等特点,致使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中国以往的教育还存在着教育的观念较为落后,对学生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成绩,导致学生成为了读书的工具,社会实操性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美国的学生与我国的正好相反,美国的学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强,更是爱动脑,学习氛围较为轻松的优势,不过美国的孩子基础较为薄弱,在学术方面能力较为底下等,这些同样也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落实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两个都迫切的希望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有着基础教育的实际改变,进而来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例如中国就需要在基础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来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则需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美国学生在数学、科学与英语的学习能力较弱,所以美国教育部门对这些方面就尤为重视。由此可见,虽然两个国家都在进行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但是两个国家在具体的措施上又有区别。
2.2比较分析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育观念对自上而下的,是对教育的把握与整个方向。教育改革就必须与教学观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教学的观念我国与美国有着较大的区别。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方针,也就是在现在的我国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全面的能力发展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纵观我国基础教育大的发展现状,各个基础学校都在进行着教育的改革,都是进行着素质发展的政策,这就是由于教育观念发生改变的结果。美国与我国不一样,可以说是正好相反,一直以来,美国都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所以美国的教学课堂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基础教育质量的不到提高,甚至是有落后的现象。在美国则是在改革中十分注重传授知识以及考试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往的美国教育虽然说种类多,学生接受的知识面较广泛,不过学生也存在着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与调理,存在着支离破碎的局面,而且有的功利性较强,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美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已经有了明确的五门主要学科(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浓厚的人文主义,因此学生在基础教育学校的学习也是比较有目的性的。美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还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有知识检测,也就是考试。这样学生与教师都会有压力,在就业压力的学习中。学习的目的与重难点得到把握,塑立了教师的权威。虽然美国现在不少人对这样的教育有着较多的指责与怀疑,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在美国仍然在继续,甚至在加强[1]。
2.3比较分析改革政策的清晰性
随着教育改革措施的颁布,教育改革在我国就如同鲜花般的遍地开放。不过就两国的改革政策的纲要上进行分析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我国的《纲要》在具体的措施中显得比较简单,如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在《纲要》中只有短短一句“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并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水平不高在何处有具体的阐述,也没有说清楚在哪些地方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些不清晰的措施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存在着较多不利因素,对教育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带有较多的阻碍。美国的教育改革则不一样,美国的改革纲要在具体实施的条例上则显得比较清晰具体。例如在美国的改革法案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将近70%的城区四年级学生在国家阅读测验中未达到基本的阅读水平。在国际数学测验中我们的高中学生落后于塞浦路斯和南非的学生。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新生在他们能够开始正常的大学课程前却不得不参加补习课程。”在这句话中包含中具体的数据,较为清晰的分析,对所产生的结果也有着具体的措施。这样对教育改革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
其实,这样的比较不仅出现在两国教育的分析上,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措施方针上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纲要》在许多问题上主要是运用着较为模糊的概念分析,此处的方向也是比较粗略的,不够具体。[2]但是美国的方案却对每一点都有落实在具体的分析之上,甚至达到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做出具体的指示。例如像“增强对学生业绩的责任制。提高成绩的州、教育学报2008年地区和学校将获得奖励,失败将受到处罚。家长将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此外,3~8年级学生在州年度阅读和数学评估中的表现将与评判学校效率好坏紧密结合起来。”其目的明确,操作性较强[3]。
2.4比较分析改革的一致与稳定
政策的落实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调研做准备的。我国的《纲要(实行)》就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才得以正式的推行。在1996年7月九年义务教育就开始在教育部的带领下进行调研,直到1997年才完成调研,再到1998年形成与推广,最后2001年的正式颁布都需要实践的积累与时间的调研。2006年我国的《纲要(实行)》才得到初步的推广。同样,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是经历了一个改革的时期,从1983年的发现问题,到80年代的寻找方向,再到以后没有休止的各种修订[4]。这条教育改革之路还在继续着。由此可见,两国在教育改革中都是依据于实践之中,都是在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上。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不过,就从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纲要》与美国的法案也有不同之处,我国的《纲要》就只有调研与推行,并没有较多的后期修改,但是美国的方案更能够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时间积累与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推行之中不断在进行着修订与完善,这修订之路还没有截止,还在继续着。由此看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实施中肯定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学情是不一样的,时展也是不同的,并且人们的需求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国更是需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之时借鉴美国的不断完善与及时修正的特点,努力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措施与时展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其中,基础教育属于动态性概念,从我国国情的角度来看,指含初中以前的教育形式,从狭义角度来看,指九年义务制教育;从广义角度来看,指社会知识教育、家庭教育及义务制教育,甚至少部分国家将高中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从国际定义的角度来看,指面向所有人提供最低限度经验、社会准则、观点及知识的教育。鉴于此,本文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的研究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从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总结起来,其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与国家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教育投入资金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教育投入资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学生适量的发展空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国家持鼓励政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紧扣教学任务,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础课程,但是一部分地区的学校由于自身教育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甚至少部分地区的学校无法承担师资培训费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传统指某个民族由历史积淀形成影响现实社会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约束力。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对当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国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潮流涌入中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优秀文化逐渐产生了边缘化趋势。
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弱化,人们信奉的是利己意识与拜金思想,价值观走偏,缺失文化信仰。曾经的信义之族与礼仪之邦,因为传统文化缺失而带来的义利观扭曲,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部制约因素
既然存在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便存在内部制约因素,比如,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以及基础教育存在阶段性特点等。涉及的主要制约内容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指受教育完成教育的总要求,不仅规定人才的培养要求,还直接决定基础课程的制定方向。从实质来看,课程分配是选择经验的过程,我们必须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但是受教育目标特殊性的限制,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历史时期存在密切联系。为了重新学习经验,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重新配置基础课程。
(二)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从地方教育的结构来看,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力量,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校长属于学校的组织者,宏观管理学校的一切活动。同时,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办学理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模式。校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学校是否存在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否能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及是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项目,甚至直接参与基础课程的设立。教师属于课程的执行者,但是课程教学作为一项动态过程,教师无法完整“传递”课程内容,教师均适量{整课程内容,甚至课程制定者由教师的反馈中逐步调整教学目标。上述过程称为课程互动调整理念,体现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仅负责课程开发,还起着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基本作用。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角色,成为课程引导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思考
结合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便需要加快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健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制,信息化水平薄弱,改革手段落后,改革方法单一,改革效率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鉴于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同时,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流程,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逐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实践经验,纸上谈兵,往往学生仅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则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
二、教学观念及方式的变化
通过强化学习、讨论和反思,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心态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基本掌握了新课程,运用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理解教材、指导教学,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体验,并且在编写教学方案时也不再是抄教学参考,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撰写出能够体现形式的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等课改新观念的教学方案,从而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初步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之间把过去的“封闭型”教学方式也变为了开放式主动交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并在一起备课,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扩大,加快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速度,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生自身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强调学习者自己积极参与并主动建构,强调对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倡导,使学生不再是传统教育中完全被动接受者,而是转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者和主动学习者,从单纯的听老师讲转化成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合作、共同学习的活动者、探索者。学生在课堂上敢于主动发问,大胆想象,并且喜欢读书,喜欢积累各类课外知识,最明显的一点是乐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建立起喜欢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设置情境,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争着发言,参与活动,十分活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评价方式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及实际能力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过于注重量化,多数采用考试形式;比较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缺乏对过程的评价等。我们在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的做法,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发现学生的特长。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针对教师评价,学校改变了以往只看教师教学成绩,不重视教学行为的做法,注重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研评价、学校评价及社会评价有机地结合,共同促进教师成长。对学生的评价,已不再仅凭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的评价体系和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动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特征,同时也能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广。
五、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
学校内部平等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开始形成,参加课改的教师为其他教师举办讲座,教师们从课改的角度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意见,没有了过去的那种“等、靠”思想,而是以主动研究代替“束手无策”,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教师由被动地掌握课程理念、使用新教材,转变为主动地去学习、思考、研究;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多少年各种教学改革所无法企及的根本性转变。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从认识层面看,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个别学校对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国家课程方案在一些学校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2.从制度建设层面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相当一部分学校对课改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仅有的激励机制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显得软弱无力。同时,受高中招生政策的影响,担心课改引发会考中考成绩的波动。
3.从保障层面看,教师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课改的需要。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解和驾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培训的任务依然很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还跟不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指导能力、校长专业化水平和课程领导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从学校层面看,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需要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教师的水平不同,对新课程理解的程度就不同,在实践中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加以探索和引导。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坚定课改信念,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将课改引向深入。
2.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我们必须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突破课程实施薄弱环节,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保障学生有效的选择课程的机会。要严格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要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以之为依据组织教学,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要科学合理安排学科教学计划,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
(一)吉美坚赞学校的辩论课堂青海省果洛州僧人吉美坚赞痛心于牧区贫困儿童因失学一辈子没文化的状况,创办学校,运用辩论课堂创造了6年大于12年的奇迹。学生经过5到6年的学习,大多可以参加高考,且升学率竟然达到60%以上。[4]辩论课堂通过借鉴藏传佛教辩经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因明学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质疑、辩论来参透原理、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而非单凭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对学生的考核也以辩论大会的形式进行。辩论课堂的形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通过辩论倒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探寻、提炼问题答案,以培养其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发掘其潜能和智慧。
(二)“友善用脑”教育教学试验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C.Ward)创立了“友善用脑”教育理论,其基点在于对大脑机能与人的身体状况和情感状态等密切关联的深刻认识。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在内外环境有利的状况下,所有儿童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注重教室物理环境、情感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其基本教学原则有:不给大脑太大压力;鼓励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积极情绪,成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注重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挖掘学习与个体生活的相关性;照顾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等。[5]我国“友善用脑”教育实验基于此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构,将团队学习、多感官教学、思维导图、音乐释压、健脑操、冥想、城市穿越等引入课堂,使每个人都能在轻松、快乐、高效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
(三)山西的整体性课堂改革山西省基础教育学校在新课改实验中形成了以“问题导学”为标志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形态因校制宜,但都坚守“成长为本”课改灵魂,以“问题解决”为基石,以编制“学习导航”、安排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组织课堂展示为核心环节。其中,学习导航是课改的重要依托,虽称谓不同,实质都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截至目前,山西省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约70所,初中约700所,整体推进的地区约30个,[6]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课改解放了教师和学生,学生的自主意识广泛体现于课堂和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各课改学校的中高考成绩普遍提高,大多数学校成为优质学校。除此之外,影响较为广泛的课堂改革还有郭思乐教授提倡的“生本教育”、何克抗教授推行的“跨越式教学试验”等。
一、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改革的特点
(一)课堂改革的动力:外推内驱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不是孤立产生的。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改革的动力,既有来自于政策、教育行政力量、理论发展、科技发展的外在推动,又有教育现实策动、教育家精神驱动的内部动力。1.课堂改革的外在推力其一,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等政策推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到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法律准则,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贯彻实施逐步深入,推动学校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与此同时,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二,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教育行政力量对于课堂改革的介入既有自上而下的,即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下对课堂改革进行一些“规定动作”;也有在教育实践力量推动下,教育行政部门由下而上的行动,如山西省的整体性课堂改革。其三,脑科学与学习理论、教育理论等发展的推动。脑的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存在优势分工,要求课堂改革重视儿童经验介入、环境营造和左右脑开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个体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要求课堂改革凸显儿童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将人看作整体的人,教育不仅仅要发展人的“颈部以上”,而应促进身与心、知与情、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发展。其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手段等改革。科技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强大的信息与交互功能,将引发学习的革命,如何运用其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重构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学法”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尝试。2.课堂改革的内部动力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一些教育实践者,直面教育沉疴,主动进行课堂改革。其一,传统课堂苦、累、烦、低效,一些学校濒危,策动学校求变。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课堂教学教条化、静态化,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关系单一、机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体性、情感性缺失。传统课堂弊端重重,沉疴难除,一些学校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穷则思变。其二,一些关键改革人物,尤其是一些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校长主动探寻课改之路。课堂改革必须发乎学校,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自觉的行动,才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一些校长自主变革的使命感、力挽狂澜的责任感,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以“爱”为基色,以“人”为根本设计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使学校获得重生,而且使学校更有温度、有色彩、有灵魂,成为生命交汇、灵魂交集的乐园,如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昌乐二中的赵丰平校长等。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必然选择,它将极大地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
一、素质教育及其特点
正确阐释素质是科学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
何为素质?对其众说纷纭,不一而论。我们认为,教育学意义的素质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身心潜力之总和。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人的潜力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1.它是指与生物学方面相关的人的潜力,在这一点上,素质既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活动对象化的物质基础。若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两层含义:(1)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物学基础,是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结构;(2)这个结构及其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改变,其也将发生适应性变化。2.它是指以第一个方面为物质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属性方面的潜力,即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是人获得各种社会特征、展现其主体性品格和个性的基石。它也具有两层含义:(1)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学原因,是人的社会性特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方面;(2)它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转化,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主体所可能展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表现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性和超越性。素质的上述两方面含义是统一的:没有身心结构作为先决条件,人就缺乏发展的可能性;而如果没有后者,就谈不上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由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因此,重新阐释教育对于深刻地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不可或缺的。在与素质相应的意义上看,教育不能再被泛泛地理解为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它应被看作以相信人的潜能的无限可能性为出发点,以发展性为主要特征,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身心潜力的活动。它立足于学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主体性的培养,期望教育的力量能够被迅捷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单纯的训练、定型或熟练化。它的内容由整体的,且对学生生活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构成,给学生呈现的世界图景与其个性的丰富多彩性相一致,以区别于应试教育中只强调唯理性知识的弊端。据此,素质教育意义上的教育与传统的训练式的教育是有原则区别的,它所关心的是发展而不仅是定型,是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则强调促进学生身心潜力的开发,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充分展现其主体性;它的基本信念是:无论是量上,还是质上,人的身心潜力都是无限的。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其获得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培养。具有以下特点:
基础性。无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如何,学生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都应达到与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相适应的“阈值”。由于个体差异及每个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这个阈值因人而异,不存在绝对的划一性。以往,应试教育将这一阈值绝对化,使个性差异完全被漠视。而素质教育则充分顾及到了个性差异,主张使学生获得无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都必需的、具有鲜明主体特征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身心潜力达到它可能达到的阈值水平,并以此作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起跑线。
全面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主张予学生以全面完整的教育,反对割裂知识的完整统一性,期望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立场出发,那种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间只选择其中一部分而漠视另外部分的做法是偏颇的。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不能“单兵独进”,而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主体性。素质教育之所以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于它顺时应世地把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显著位置。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不主张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致力于塑造其超越意识和批判精神,重视培养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
发展性。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模式化训练,更不是“定型”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全面身心潜力的挖掘与培养,将学生的眼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将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它确信通过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各种具有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可能性因素被培养和发展起来,能够达到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
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发展的“发动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于实处,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结构是当务之急。纵观国际教育改革,莫不都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显然,只有课程体系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化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创造条件,才有可能重建学校文化。
许多时间以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我们曾经做了许多尝试,做了许多努力,但总感到不尽如人意,症结何在?关键便是课程。如果现有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变,评价方式不变,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很困难的。然而,由于受制于诸多因素,基础教育课程仍存有以下与素质教育相悖的问题。
课程目标左右于升学和考试。关于课程目标,曾有过不少争论。代表性的有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等。经过长期讨论,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三种‘理论’不管哪一种都不能单独成为完全正确的课程理论。”它们的各执一端性使之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抛弃偏狭性而寻求整体性是现代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表明,课程目标应兼顾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三者是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偏重于学科体系和理性知识的构建,把目光主要聚集在认知领域,以保证学科知识的完整无误性及应付考试成功为课程的主要目标。这不仅弱化了课程的整体功能,隔绝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使课程设计本身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难以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与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潜力”开发之间建立起适宜的连接点。
课程结构不合理。现代课程论认为,各种类型课程的长处和优势是相对的,纯粹采用任何一种都是不完善的,优化的课程结构应是各种类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唯此,它们才能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然而,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偏重于以学科课程为主,致使其它类型的课程,如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被削弱,甚至在课程体系中毫无地位;二是形式化倾向浓重的“板块结构”。这种结构多指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组合,有时也指除以上两者之外,更多类型课程的组合。无论哪种组合,都试图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但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情形下,要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1)由于活动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板块组合的结果必然仍以学科课程为主,其它类型课程则以“补充”的形式存在,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人为性。(2)板块组合有机械相加之感,不能充分展现课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的整体功能发挥不出来。
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坚持工具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然而,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内容不仅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而且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与时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各种新信息、新知识难以及时迅捷地融汇到现有课程中,课程内容几乎都是“完成时态”的知识。即便某些新兴学科知识或信息能够进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但在原有课程体制下,它们只能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或选修课的内容存在,与原有课程内容之间难以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课程间的内在联系薄弱。从本质上看,人类知识源于统一的客观世界,知识间必然存在普遍联系。然而,应试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其自身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破坏了知识的统一性,使原本具有丰富意义的知识成为只有在原有逻辑体系中方有意义、离开其便失去了生长基础的僵化之物,不仅使知识间产生了等级性,也使各种知识间难以相互融通,迁移学习无法实现。
对隐形课程的影响估计不足。隐形课程的存在是普遍事实,特别是在各种传媒不可尽数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观点、思潮无一例外地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学生无时不处于多元价值判断的情景中,成长环境不再是理想化了的,在这种情形下,隐形课程是不能被轻视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科课程独尊和对学生成长环境的简单化理解,隐形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一度被忽视,人们既未能看到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非正式因素所产生的弥散性作用,也未能对其所表现出的社会价值参考系、哲学背景、意识形态倾向等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评估,使隐形课程独到的教育价值无以展现,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不明确。有些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诸如音、体、美等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强化这部分课程。显然,课程改革只是在数量上增减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应是对活动课程体系做出整体性的构建,处理好它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而这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是“法定文化”,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领域。我国现有课程中存有的这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的存在必然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我国基础教育要能够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推行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映衬的课程,就应当从深层次改革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身心潜力的挖掘和培养。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积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的改革,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共同之处。各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注重完人培养的认识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如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1.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应是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使人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人的发展总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人也只有在其中才能实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不能背离这一点。直面新世纪,要使学生获得时代所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应摒弃应试教育课程的狭窄性和功利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重视塑造每一个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努力为他们呈现一个完整统一的世界图景,使基础教育课程在学生的理性精神世界和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和谐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支持作用。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主体的文化实践及其创造活动,逐渐沉淀、升华而形成的反映主体的文化价值体系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表征着主体身心特征的发展水平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它能够使主体超越现实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此,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人文精神。(1)在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要以人类已有的宽厚文化遗产为基础,体现出对现时代社会形势和历史命运的最大关注,充分展现人文精神的批判本性;(2)被编纂到课程中的知识应合理有序,能够包含丰富的文化要义和人类在创造知识及文化过程中所注入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3)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要立足现实、指向未来,有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2.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应是完整统一的。哲学、科学和艺术是人类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出发,运用各自独特的手段和阐释方式,对世界的总体把握。对它们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世界的完整统一性,也有助于他们的和谐发展。据此,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四个内容:(1)普通知识,它是课程结构的基础部分;(2)科学知识,立意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其得以理智地认识世界,参与社会生活;(3)专业知识,这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进而科学地选择他们人生的发展方向;(4)人文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完整和谐的精神世界和超越意识,使其人格健康发展。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它们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应围绕课程标准,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新的课程结构和标准。相应的,这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应该发生很大的转变,学生学习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变化。成熟的课堂一定是师生双向的、教与学充分互动的,它不仅需要切合实际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支持,而且还需要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所组成。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课程,在进行教学时,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得有所转变。教师要主动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是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教师的讲授而展示的。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到主动学习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来课堂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比如,信息技术这门课,在有实际上机任务的时候,可以分小组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了小组成员知识互补,任务完成后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老师仅仅在一旁指导、提点。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动手参与到教学中来,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直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达尔文说:“最有价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却更为重要。新课程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单是为了知识而学习,更为“学会学习”而学习。所以,课改决定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很多知识在现实中都有例可寻,上课的时候提出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我想寻找“保护环境”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我应该怎么办?让同学先尝试寻找到答案,通过引导让同学们走向正确的思维模式,掌握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更为注重情感教育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他自己不愿学,不想学,不肯学,是注定学不进去、更是学不好的。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相信假如是与你兴趣相符合的那些知识,不用别人吩咐,你也会集中精神去学习吧!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充要条件。比如,在讲“计算机安全”这堂课的时候,进行情景创设,当你发现你的电脑不小心中了病毒以后,你该怎么办?如何正确地获得信息,如何防止黑客、木马、病毒等入侵,防止自己的资料被盗,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
转贴于
技术和方法你们了解吗?这样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提起高度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在课堂上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这方面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培养起法制意识,了解相关的基本法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比如,讲到计算机被病毒或者黑客入侵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严重的甚至已经构成了计算机犯罪,从而从同学了解计算机犯罪有哪些方面,让同学在情感上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教师应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