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3: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鉴赏过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文学创作的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发生;文学欣赏是文学创作的延伸,反过来又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一、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二者的关系
文学欣赏不是文学阅读。所谓的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即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的活跃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接受作品过程中,对形象有具体感受,并通过形象与作者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二是通过这种交流,正确领略作品的意蕴,获得思想营养。三是通过这种交流,对作品形成一定的感情态度,即对作品描绘的人或事,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满足。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似乎是互不相干的事,文学欣赏是读者的事,文学创作是作者的事,其实它们是文学活动这个系统中的两个环节,密切联系的。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当读者面对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感情随着作品的展开波澜起伏,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读者又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作品所讲的道理,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文学的社会作用实现了。从文学的这一中介作用看到,文学实际上是一个以创作为中心的流动的活动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是相互关联的的四个要素。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源泉只有经过作家的反映才能创造出作品;而作品必须经过读者的欣赏才能进而实现生活的反作用。
二、文学创作的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产生
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的接受活动,只有在鉴赏客体的形象刺激鉴赏主体的感觉、知觉器官时,鉴赏主体的一系列相关的心理机制才能被调动起来,文学鉴赏才能完成。而在文学鉴赏中,不同于其它艺术鉴赏的重要特征是,鉴赏主体首先接触到的不是可以直观的形象,而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鉴赏主体必须把那些文字符号转换成活生生的可以感受的艺术形象。所以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得到读者的欣赏。文学欣赏的发生取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具体地说,就是具体感性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学形象。没有这样艺术形象,文学鉴赏活动就很难发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同样的道理,只有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唤醒人的文学感觉,才能昌盛文学鉴赏。那些肤浅的文学作品,辞藻用得再好,文采再美,如果它不能把读者带到特定的艺术境界之中,不能打动读者的感情并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不能凭借艺术形象、艺术典型的具体可感性,不能凭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不能去吸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欣赏欲望,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不会成为文学鉴赏的对象。
文学欣赏是富于感情的精神活动,它由欣赏对象引起,又受欣赏对象制约。如果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是欣欣向荣的,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欣赏者所受到的感染和影响也会同作品的思想内容大体一致;反之,如果文艺作品表现的生活是萧条冷落、凋敝破败的,而蕴藏的思想感情是孤寂消沉的,那么欣赏者由此激发起来的情调也往往是低沉落寞的其次,文学创作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读者在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也会产生共鸣和思索,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另外,文学对人的影响进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文学都会立刻产生社会作用,也不是所有的文学都会产生预期的社会作用。
研究性学习阅读鉴赏新课程教学现已深入人心,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自主独立的学习基础之上,也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发现和体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高一教学中,本人就明确要求学生做课后有关延展性问题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体会。
一、再读新课程目标,重新审视阅读教学
本次高中新课程标准,将阅读和鉴赏并列,将鉴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高中语文教育的高度。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具备一种探新求异的精神,鉴赏中外作品时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要求学生鉴赏作品,应有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使文学鉴赏的过程成为探索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以及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鉴赏的个性化、艺术性、创造性。同时强调,鉴赏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要融入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自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富有创意的具有真实内容独到见解,也要学会运用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运用语文术语去表达。所以说,“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是鉴赏最本质的要求,也是鉴赏所必须达到的高度。
二、注重阅读教和学的过程和方法
通常,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每当这时,教师会布置学生去做课题、写论文。我觉得这种简单的对等,恰恰忽视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会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直接去寻找答案或结果。尤其是对于知识有限,理解能力还不够的高一学生,正确的结论、漂亮的论文固然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果的标志之一,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结果,是不合适的,更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本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更多的应渗透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评价体系中,三维目标很明确,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答案重要。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论文或课题报告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选题要学生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论题是脱离学生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在遵循兴趣性、价值性、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选题是否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课题的选择和确定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但主要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确定的方式,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课题的范围,学生自由选择专题的方式。在高一教材中,编者在课后也精心设计了论题,都可供学生参考。
2.研究。学生扮演一种角色,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工具书,促使他们进出图书馆,养成上网查找资料的好习惯。在对所有信息的做出筛选后,加以整合,融入研究者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体验研究者的价值和论题的意义。具体学习的过程包括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式、聘请指导老师、收集处理信息、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交流讨论等环节。
3.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取得的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总结汇报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有了结论,不管这个结果或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就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以便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语文同仁与我共同来深入探讨。
当然,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方式多样,可以是书面形式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辩论、研讨、主题演讲等。通过研究会报、论文答辩、语文同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三、组织专题探讨
专题探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向,价值取向的重要课堂。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1)六国破灭之我见;(2)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四、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最为重要,可以说这是关乎学生成败的指挥棒,是学生最迫切需要听到的声音。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研究的深厚兴趣,引领学生向更高更深处迈进。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成果绝大部分属于“类创造”成果,所以评价应该遵循重过程、重参与、轻结果的原则。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艺术修养;审美能力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美术鉴赏课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主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美术鉴赏课吸引学生,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课的课堂“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没有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现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依然限制在少数专业学生范围内,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涉入其中的机会自然很少。许多同学选修美术鉴赏课,都是抱着好奇试探的心理。美术鉴赏课程的学时因学校不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18至36个学时不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教学的侧重点在哪方面,要在短短的18学时、24学时里让学生接受课程讲授知识,教学效果都是很难尽如人意的。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形成了美术鉴赏课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均衡,许多高职院校单一的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也只注重于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轻于人文素养的熏陶等等,这样的教育思路,导致师生都未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程,把美术鉴赏课当成一个可有可无、可重可轻边缘化的课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过多的讲授美术史,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导致了许多非专业学生的厌学,任何美术作品包含的不仅仅是艺术知识,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运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才能体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鉴”与“赏”中来,真正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识空间和艺术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对策分析
2.1 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主动、有效地接受来自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
(1)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美术鉴赏课要做到“寓教于乐”,就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美术鉴赏课具有人文性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2)创设个性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目前,很多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喜欢采取一讲到底的模式,造成了“只闻老师讲,不见学生听”的尴尬局面,鉴赏课变成了“讲赏”课,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且学习效果也会很差。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与老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鉴赏课应重视对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大胆的想象、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美术鉴赏课教学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美术鉴赏课本身是很有情趣的,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使美术课上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听课也会没有兴趣,没有了个体的愉悦体验,就会造成课堂的沉闷压抑,学生的审美情趣无从培养。因此,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出路所在。
(1)以多媒体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使美术鉴赏教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美术鉴赏的主要教学手段,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鉴赏课实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演示能完成图形的质感、色彩、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将无声的形象变成有声的形象,将静止的形象变成动态的形象,易于营造立体的,形、声、色并茂的教学氛围,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艺术形象。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实用性。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服务,显然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课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条理清晰的展示,节约了教师用粉笔板书的时间,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更容易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了课题教学效率。其次,为美术鉴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在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具有很强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第三,信息宽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量大,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教学资料基本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找到,甚至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比课本更加具有特色的实例,查找信息也很方便和快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学习,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信息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宽容性,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实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现场作品观摩,给学生以视觉、触觉等感官上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使作品过程变得更直观,作品形象更立体、生动。以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为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敲击、触摸瓷器和陶器,从声音、质感上辨别差异,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瓷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大型画展参观学习,使学生在实践观摩中达成对课堂美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模式。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教学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文化馆、美术馆,了解当地艺术家的杰出成就。也可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乡土美术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朴素自然的美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发现和探索当地优秀的美术文化,对传承民间美术文化,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请美学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把学生长久积累的表面感性认识上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2.3 正确认识美术鉴赏的人文性
艺术就是以其美感区别于其他的东西,美感不仅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自身修养。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引起受众的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十分丰富,包括构图、色彩、线条、光影、透视等。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也很广泛,我们熟知的如笔、墨、纸、颜料,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材料也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例如,布料、金属、木材、陶土、石材、皮革、纤维、塑料等,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与视觉感受,同时候也体现了不同的形式美感。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形式美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阐述时,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根据,将参考书籍上对作品的评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成真理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根本上缺失了人文意识。在师生共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历史语境,没有带着一颗人文关怀的心,而是错误的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权威”的位置,认为自己的理解即是作品本身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固然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观点,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作者重合的,但也不能就此将自己的观点作为对作品的完美阐释。这样容易造成对作品理解的片面化,同时也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4 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根本保证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需求,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首先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净化者和塑造者,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率先垂范。“尊其师而重其道”,当教师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后,便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愿意认真听课、并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学习要求,且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吸取到丰富的知识养分。美术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与音乐、文学、数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不应是仅仅掌握绘画技能的知识结构单一的“匠才”,而是应具有广泛知识面、不断求取、创新的美术教育人才。要想适应现代美术教育,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握好实践动手能力与新媒体手段的关系,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使美术鉴赏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力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Flash是一种制作动画的软件,通过一些突破常规的图片与文字,将事件内容通过动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来。其以流控制技术、矢量技术为主,将矢量图、位图、音频、动画等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一种交互性强的动画效果图。
Flash动画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表现极具形象性,运用Flash制作的矢量动画,不管放大多少倍,图像都不会失真。第二,具有交互性的优势,满足制作者的需求。Flash动画可以让欣赏者的动作变成动画的一部分,用户在欣赏时可以通过点击、选择等不同的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Flash动画的这一优势是传统动画所无法企及的。第三,Flash动画具有崭新的视觉效果,相对于传统动画而言,其更简单灵巧,更容易引起欣赏者的注意。确切地说,Flash不仅是动画的制作,其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第四,由于Flash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是矢量图技术,因为文件小,在运行中较为方便、快捷,这也是Flash动画在网络上传播广泛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Flash动画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各任课教师应当了解各个学科内容的特点,并在了解Flash软件特点与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应用在实际教学内容之上。Flash动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参与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一)Flash动画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在教学中,将知识点内容制作成Flash动画,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及相关技术展示,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知识。例如,物理课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借助静态配合文字的形式制作成Flash动画讲解这一原理,在演练中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此外,通过快捷的画图工具,可自由实现色彩的变换,突出重点,通过课堂中的反复强调,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利用颜色和效果,这些都可以增强记忆效果,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
(二)Flash动画的交互性特点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Flash动画的交互性,指的就是在一种交互作用下的双向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主要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内容、学生之间等的双向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将课件内容通过Flash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促进因材施教的开展,实现特色教学。
Flash动画的趣味性,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因为设备落后或者不足所造成的无法实践与操作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虚拟的环境之中,充分了解教学过程,并且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Flash动画所具备的艺术性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
Flash动画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效地将“声音”“图形”“颜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美术鉴赏课堂中,通过Flash动画辅助教学,充分体现了“声”“形”“色”结合这一特点。首先,音乐对人的情感起到了良好的渲染烘托作用,在美术鉴赏中离不开人们情绪的调动,通过一个情感色彩丰富的鉴赏过程,让观赏者有不同的情感体验。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引进音乐,实现了图音并茂与声色俱全,同时也丰富了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展开想象,体验作品本身的艺术真谛。
(四)Flash动画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容易分享
Flash动画的直观性,有利于教师的操作,而且该软件制作成的文件在计算机中所占的资源相对较少,从而保证了运行速度,避免课堂中因为计算机运行慢引发的故障问题。
(五)Flash动画可以化静为动,全面剖析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定动画电流、波形的形象运动,运用Flash软件为学生讲解,就很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运用Flash软件开展教学,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而且促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动。在课堂中,用大纲做成软件的形式,丰富了内容,便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Flash动画在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当前在多媒体动画的现阶段教学中,任课教师除了了解信息技术之外,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在教学课件开发过程中,如果任课教师用老式的方法写脚本、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制作,那么极容易造成设计制作与课堂实际教学发生冲突,互不适应。同时,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特点,课件内容的设置才能符合任课老师的原意,根据实际技术需求进行设定。最理想的课件设计与制作都将由认可教师独立完成。
Flash动画制作时间所占比重比较大。任课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地了解教材,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都应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在优化资源的同时,更直观明了地学习。Flash动画的重点还是动画,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通过Flash软件辅助教学,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当前对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发展,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学生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多参与信息技术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Flash动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品质。对此教师应当顺应信息化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理论,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提高教学品质。
关键词:艺术欣赏;情感体验;感知;想象;移情;共鸣
1 概念
1.1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主体(观众,读者)对欣赏对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由浅入深,情理结合,得到审美愉悦和陶冶。
1.2 情感体验
1)情感。情感是指对情绪的主观感受或主观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2)体验。体验是个体亲身的体会、精微的体察,又带有经历的反省、察验和深刻的感受,它是主体独特的觉知,是心理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成分。
2 理论
2.1 艺术欣赏中的心理过程
艺术欣赏的审美认知过程,是按照“欲望――感知――想象――移情――满足”的心理模式来建构的。从这一心理结构可以看出,人的欲望是艺术欣赏的心理动因,人的感知、想象、移情、理解艺术欣赏的心理要素,人的满足是艺术欣赏的终结。在这一心理运动的感知、想象等心理要素在欲望的支配下,从欣赏对象中选择和捕捉与欲望需求相对应的审美信息进行交流和认同,使自我在心理上获得平衡和满足。作为艺术欣赏心理动因的欲望,主要包括求美欲望、认知欲望、情感欲望和道德欲望几种。
感知是艺术欣赏的基础。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说的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器官的作用而发生心灵感应的。感受能力就是个体心灵对感性存在形式的外在意蕴的敏感程度,感受能力强的个体对艺术作品有着优越的敏感性,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深层意境。例如,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要求对音响、艺术组合、音乐形式的总体感觉良好;对视觉艺术的欣赏要求对审美感觉的整体把握,这往往构成直觉感悟的前导。这里的感受能力只是基于对象表层的心理活动,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在它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探知,从而发生第二信号系统连锁性的反应。这就是从感觉越入知觉的过程,个体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对艺术作品的各部分和属性进行整体的反映,在求索作品呈现的物态化意象的同时,通过理性的参与,获得艺术作品的内层意蕴的领悟。
想象和移情是对感知的升华过程,是艺术欣赏的关键。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以对作品的感知和作品本身内容提示为出发点,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把欣赏者的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统一起来,形成新的作品意象。移情是把自己对某事某人的情感转移到当前事物上来,善于移情的个体能够产生由联想到的经验诱生出的喜怒哀惧的情绪体验。这正是“一百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的心理过程使欣赏者的各种欲望得到了满足,从而使自我心理上获得平衡和满足。
2.2 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情感体验的核心――共鸣
所谓共鸣,就是欣赏者在对欣赏对象的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欣赏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从情感、意志到思想达到了契合一致。这时,欣赏者与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同悲欢,共休戚。当我们把感知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质上时就会唤醒我们的“预备情绪”,将我们引向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瞬息生活”,这标志共鸣情感的到来,达到了与艺术创作者的心境共鸣。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进行情感体验时,必须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状态,才能获得对欣赏对象的深入把握和领悟,真正受它的感染。
(2)情感体验的主要方法
情感体验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即对客体内涵的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感知上的体验;二是建立在想象与联想基础上的体验;三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体验,要去寻求情感体验的依据,这种方法理性多于感性,有助于体验的深入和内涵的把握。
2.3 在音乐、文学、影视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共鸣的过程。可以说,音乐欣赏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再音乐欣赏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感性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以丰富多变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的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用幻化的意象去充实音乐的内涵,于是各种情感体验产生了。当我们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深沉回环的旋律,徐缓多变的节奏,仿佛是一位流浪艺人讲述自己的不幸身世,倾诉自己的痛苦和愤懑,当那种苍劲悲凉的音调和欣赏者的情感经验结合时,主客体情感迅速交融,而逐渐形成共鸣,于是,同情之心,反抗之情油然而生。而当我们听到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进行曲》时,紧凑的节奏,辉煌的音响,表现斗牛士埃斯卡米罗在热烈的掌声中入场那种昂扬的斗志和兴奋的神态,使欣赏者不自觉的感到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2)文学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具有七情六欲,接触外界事物必有所感,而有感必有吟,有吟必有情,这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又因其强弱深浅形成不同的情感力量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以切实抓住和体验文学的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核心所在。文学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来源于人的需要,人有三大精神需要,求知、审美、交往,文学欣赏活动是人的审美天性的一种体现,它有以下几种心理起因:自我认同的满足、现实缺憾的补偿、情感交流的合群、归属、自我价值的提升等。有了以上几种心理起因,欣赏者就会在文学欣赏中更易与作者产生某一方面的共鸣,他们的情感交融也使欣赏者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当我们读朱自清的《背影》时,通过对父亲爬月台时背影的描写,我们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期待以及恋恋不舍之情,从而想到我们的父亲,一种感恩、崇敬、甚至是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当我们读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又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而深深感动;我们会为宝黛之间的爱情扼腕,也会为岳飞精忠报国而感叹。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和经历:爱情的温馨、离别的孤独、不幸时的忧伤愤懑,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很自然的找到了宣泄和共鸣。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作品的佳美,也使我们获得一种愉悦心神的精神享受。
3 结论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对艺术的欣赏即是通过欣赏者与艺术家的对话来达到二者之间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升华,也使欣赏者得到心灵的享受和慰藉。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增加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达到更好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杜书瀛.谈艺术欣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5(03)
[2]李亚娟.艺术欣赏过程中儿童的情感体验[D].优秀硕士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国内研究动态,通过实践,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作为切入点,论证了音乐本位意识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音乐课程标准》是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音乐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音乐本位意识的体现
《音乐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之中,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认识的最佳途径。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歌唱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歌唱在学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
2.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个突出重点。《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欣赏教学精神内涵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欣赏至少需要三种能力:即认识能力、兴趣能力、欣赏能力。面对不同的音乐客体,音乐欣赏的主体心理活动大致经历了选择、认识、感悟、融合、影响这样一个过程。音乐欣赏过程,既是一个三种能力递进的过程,也是人的心理从平静到逐渐愉悦的过程,也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正反映了音乐作为审美艺术途径的重要手段,始终体现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音乐本位意识。
3.器乐教学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乐器,注意音准和音色,不可把音准、音色不佳的乐器引入课堂。要重视器乐曲的选择与编配,不宜偏大偏难。教学中要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等教学内容的配合,也可课内外有机结合,以提高器乐教学水平。通过器乐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如果在器乐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甚至以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高低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标准,必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也是违背《音乐课程标准》精神的。
4.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乐感,从而具备独立的音乐欣赏能力。在选择教学用谱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识谱知识和技能。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和唱歌、器乐、欣赏教学的配合,既要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机械的技能训练,又要适当注意自身体系的循序渐进和内容的完整。识谱教学应着重培养节奏感、听觉能力、准确歌唱能力、创造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加强对音乐审美的感知,也有利于找准音乐本位意识。
二、对《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为本”的认知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转贴于
(一)传统《音乐教学大纲》和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的对比
从中不难发现,《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相比起《音乐教学大纲(试用稿)》减少了音乐的政治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降低了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难度,更加贴近中学生音乐心理的实际。但是它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对音乐的本质认识不够,缺乏音乐课程自身特有的本质特征的表述;第二、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音乐的美育功能和音乐教育“育人”的本质,但是表述得不够明确;第三、有德育化倾向,把音乐作为实施其他教育的工具,削弱了音乐课程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失去了音乐课程特有的价值和功能,淡化了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以音乐和育人为本位,突出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人文性,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审美内涵。
(二)音乐课程内容在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与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的体现
课程内容框架的不同,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音乐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框架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构建的,突出的是音乐学科的特点;而《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框架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建的,注重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基于这种认识和定位,《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除了将《音乐教学大纲》原有的课程内容整合成感受与鉴赏、表现两个方面之外,还增加了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两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围绕人文音乐主题的学习中轻松、快乐的学习和感受,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新教材体现了以音乐本位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时刻关注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人文的关系,深刻强调了音乐本身的美育教育功能。
三、结语
中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核心理念的音乐自身功能的教育。音乐不再是德育或者政治教育的附属,而是回归了它本身,以音乐本身的审美为本位意识的思想深刻反映在音乐课程标准之中。笔者以自身的实践为依据,发现现代中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本位意识在新课程标准中突出的显示,并且以传统音乐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论证了新教材中所体现的音乐本位意识,以实践材料、直接和间接的材料来进行论证,得出客观结论。
参考文献:
[1]周芳.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本位原则”[J].
儿童音乐,2009(8).
[2]李玉芬.立足音乐本位,打造静、净、实、雅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