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集镇建设论文

集镇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3: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集镇建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集镇建设论文

篇(1)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作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农村集镇的城市化及农民住宅的小区化,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论文格式。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论文格式。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2.要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3.要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要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受到的灾害影响来看,农村城镇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短时暴雨的排涝要求,有的小城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5.要提高农村供水能力

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村工业用水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出现了农村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故必须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敷设,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顺利推进地下水深井的封填工作。同时,在生产力布局上应综合考虑,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风貌。论文格式。

6.要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加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要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再通过出租、承包等形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做好管养分开工作,养护工作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三,要研究制定排涝费收取使用办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种植养殖业及工业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按照能源费、工资、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受益面积、保护人口、企业产值、种植养殖业等负担比例,由管理单位向受益个人、受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财政、集体(或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机制,解决排涝费用问题。

7.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

农村水利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不具有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能力。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家一户办不好的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应该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进行解决。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规范管理权。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具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工程类型、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灵活掌握,还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过产权转让私人经营,还可以采用经营管理权承包、租赁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既不能把农村水利当作“包袱”甩掉,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建设而减少灌区面积的,镇村应该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促进农村水利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城市化、村庄布局、三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民总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发展观念的存在,导致占总人口53.4%的农村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地带,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加剧,城乡差距不断加大。村庄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也是人口生活的主要空间。随着农村生产环境、居民生产、生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村庄空间格局的变化。探索不同空间尺度村庄布局,可以为引导农村居民建宅迁居、制定合理的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提供参考。

2、国内外相关研究

(1)美国村庄发展建设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上。政府有效的区域开发政策,使得乡村功能出现大转变,促进城市与乡村的文明程度、繁荣程度差距逐步缩小。美国自1968年通过“新镇开发法”后又在80年代提出建设“都市化的村庄”,其中重点注意对农村原始景观风貌的保护。1984年在马萨诸塞州成立“乡村中心”,专门研究发展过程中农村面临的特殊问题;同时,通过编制乡村规划的使用手册,指明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建设规划,保留乡村特色,并帮助村镇确定最合适建房的区域和值得长期保留的村镇的风貌。

(2)欧盟村庄发展建设

欧盟各国农村发展注重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房尾不求整齐划一,道路不求宽大笔直,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对原始地貌做刻意的改变。以法国为例,法国政府为振兴农村,修建了众多深入到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公路和铁路,还在国家预算中专列了“农村发展整治基金”,拨出巨款对衰老的农村地区进行整顿、改造,并划拨专项资金建设乡村的公用设施,使得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3)浙江省村庄布局建设

近年来,浙江省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先导,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湖州市东部新区将原来497个分散的农民集居点缩减为33个,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共享的程度,并总结出“建设中心村、撤并自然村、改造空壳村”的规划方针;义乌市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全市8l个示范村,基本改造完成18个村,推进约1.3万人向城镇集中,并重点开展以“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为内容的环境整治,明显地改善了城乡及村庄的布局和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国内外村庄建设实践虽各有侧重,但大多围绕人、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重点任务在于通过合理布局生产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谋求适度的均衡发展。

3、实证研究——以三门县为例

3.1 村庄发展现状

三门县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三门湾畔,全境东西长52.7km,南北宽40.5km,总面积1510km2。2009年底三门县总人口为42.6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403人/km2,低于浙江省的460人/km2的平均水平;全县共有行政村511个,村庄总人口达到33.72万人,平均村庄人口规模为660人,低于台州市平均的986人、玉环县1957人、临海市881人。

3.2 村庄体系规划

3.2.1 村庄分级

《村镇规划标准》将村庄分为基层村、中心村、集镇等三个职能等级,其中集镇是指乡或城镇片区的中心;而行政范畴划中,一般城镇村庄体系自上而下为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六个层次。

3.2.2 村庄分类

依据村庄自身交通区位、资源环境、发展特征等要素,在区域环境下将现有村庄分为城市地区村庄和农村地区村庄,其中城市地区村庄分为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三类,农村地区村庄分为发展村、整合村、萎缩村、搬迁村四类。

①城中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镇建成区内的村庄,村庄被建设用地包围,此类村庄应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纳入城市和城镇的统一建设之中;②远期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集)镇规划建成区、城市重点建设片区范围内的村庄,近期主要以控制发展为主,在远期纳入城市或城(集)镇统一建设;③远景村是位于城市或城(集)镇发展备用地以及远景控制范围及周边的村庄,以引导发展为主,为城市或城(集)镇发展预留空间;④发展村是有较好交通区位和资源环境,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和发展规模的村庄,未来需集聚发展,完善其基础设施,形成地域中心;⑤整合村是发展条件一般但有一定发展基础而需保留的村庄,需要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农居点整理,并控制发展规模;⑥萎缩村是由于地质灾害、发展条件受到限制、基础设施缺乏以及规模过小等因素而需并入其它相邻行政村的村庄,应限制其发展;⑦搬迁村是位于高山上、重大工程设施建设范围以及风景区核心区和水源保护区内需搬迁的村庄以及有严重地质灾害影响需搬迁移的村庄。

三门县村庄分类汇总表

3.3 村庄布点规划

3.3.1 城市地区村庄规划

(1)城市型村庄

城市范围内村庄全部撤村建居,并且改村民自治管理为城市社区管理;空间策略主要分为就地改造和迁移改造两种。

就地改造——针对用地功能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的村庄,将原有村庄集体土地统一征为国有,部分用于村民安置,多出部分作为商品房开发土地有偿出让。

迁移改造——城中村村民由政府统一进行公寓式安置或货币式安置;村庄迁移之后,原宅基地收为国有,原村民住宅、集体用房等由政府折价补偿或收购。

(2)城镇型村庄

宜实行新村建设模式进行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在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上与城镇居民无异,待时间成熟即可就地撤村建居。

3.3.2 农村地区村庄规划

(1)山区地区村庄

从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以“下山脱贫”为主要方向,把现状难以发展的山区村庄确定为搬迁村,行政上采取撤销的原则,空间上采取整体搬迁或逐步搬迁。

(2)特殊地区村庄

包括位于水资源保护区、风景区核心区、地质灾害区等区域内的村庄,未来以异地搬迁安置为主,对拥有文物点的村庄根据村庄发展实际而定,但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点)的保护工作。改造策略在行政上采取撤销策略,在空间上采取整体搬迁或逐步搬迁。

(3)集镇规划

根据村庄规模,集镇发展需要对村庄进行行政上的撤并,空间上重组,增强对周边村庄人口的吸引,并以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服务于周边村庄。

(4)中心村规划

中心村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相对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且对周围村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庄。合理规划建设中心村,使之成为相对集中、规划设计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居住条件和环境良好的村庄,并且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

3.3.3 小结

三门县域村庄规划图

规划全县共撤并村庄(包括村改居)310个,其中近期88个,远期222个。

近期撤并村庄88个,其中城市地区(包括村改居)65个,集镇2个,农村地区21个;远期撤并村庄222个,其中城市地区(包括村改居)82个,集镇17个,农村地区123个。

4、结语

本文以浙江省三门县为例,分析阐述了村庄分类发展策略、村庄空间整合等县域村庄布局问题。在村庄发展过程中,人口与土地是两个重要因素,在整合村庄空间布局基础上,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推进方案的建设实施,并加强人口向中心城区、城镇的政策引导,加快城乡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有保障,这对于在现今形势下加快城乡统筹建设起到一定的发展借鉴。

参考文献:

高文杰,连志巧.村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0,24(2):30-34.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28.

篇(3)

关键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指标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安全、可靠的供电能力,是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基建、设备改造、生产运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一、农村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有关规程需修订。

配网现行的架空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是原能源部1988年颁发的,而目前配网的接线方式,设备性能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程所涉及的内容显然不能满足运行管理需要.如在真空开关、SF6开关设备绝缘线路的巡视管理等方面都是空白,而运行单位制定现场运行规程时也只能在现有部颁规程的基础上编制,要在运行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应自下而上逐级征求章见,修订配网现行的架空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二)检修人员和数据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配网设备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维护检修人员变化大、业务素质提高慢,出现技术断层,配网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数据和运行经验难以得到较好的记录和总结。运行管理工作比较被动,对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形成制约。

(三)设备选型不规范.

在以往的农网建设改造期间,配电网虽进行了大且设备的更新换代,但设备选型却不规范.如自动化设备、配电设备选自五六个厂家,产品虽然按国标设计,但运行状态有好有坏。

(四)检修模式待完善。

目前配网线路设备的缺陷检修一般都是以班站为主组织开展,受施工等因素影响,缺陷消除比较缓慢,容易造成配网线路多次重复停电,因此要逐步改变原有的检修模式。

二、加强农村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建议

县供电企业应该加强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可靠供电水平和企业的服务质量。笔者以为,提高10千伏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注重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科学改善电网结构

加强配网的环网运行水平,有条件的可考虑改造配电线路为“手拉手”衔接运行方式。经过城农网建设改造和年度配电线路大修改造,现在大多数10千伏配电线路主线截面增大,在满足当前负荷的情况下留有余度,这样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或计划检修时,可通过环网设备,将故障段或工作段以外的线路设备继续实施带电运行。目前,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山东省寿光市供电公司10千伏岳寺线与孙三线、城二线与新兴线等均实行了这一运行方式,有力地保证了连续供电。

科学选择开关安装位置。科技论文,农村。对单电源辐射式的配电线路,按线路负荷分布情况在主线上安装2至3台真空开关,开关动作电流按线路末端最小短路电流值选定,真空开关动作电流值前后应配合,并建立开关定值档案,当线路负荷发生变动时,相应调整真空开关的动作电流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分支线首端安装分段开关设备。山东省寿光市供电公司某条10千伏配电线路带有客户50户,如有一新上客户接火停电需3个工作时,如若全线停电,本次停电将造成150个停电时户,但如果该新上户位于一个有6个客户的分支线上,而该分支线又安装了隔离开关,则只需将隔离开关断开,这样只会造成18个停电时户,同样一个工作任务,后者造成的停电时户数仅为前者的12%。

(二)努力减少线路故障

加强对配电设备的巡视。主要是检查导线与绝缘子的绑扎和固定是否牢固,导线与建筑物、树木的距离,横担、绝缘子、拉线螺栓是否松脱,导线的垂弧过松或过紧等。要建立详细的巡视记录,特别是对巡视出的线路缺陷或隐患,应限期整改。对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农村配电变压器定期进行试验,对不合格的进行维修或更换;对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开关、断路器、熔断器、避雷器等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更换。科技论文,农村。加强对辖区内蔬菜大棚膜、锡箔纸等的管理,防止其对线路的破坏。特别是对于大棚区的配电线路,在春、秋多风季节,极易发生大棚膜、锡箔纸刮到配电线路上造成导线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要预防这类事故,应从宣传入手,可采用印发宣传标语或手册的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形成全社会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氛围;与大棚种植户签订大棚管理协议书,依靠群众的力量用坚固的尼龙绳将大棚覆膜压牢、压实;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禁止在法定的电力线路防护区内新建任何构筑物。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在居民区、交通道路旁边的电杆应采用打警示漆、建加固墩等措施,电缆通道应敷设足够的电缆桩,防止外力破坏电力线路。露天配变台架等应设置可靠遮栏,防止小动物进入配变引线侧引起配电线路故障。做好线路设备防雷措施,应认真对配电线路防雷装置下引线或接地线进行检查,接地引线应接触良好,应无开焊现象,避雷设备螺丝不应有锈蚀松动,定期测试设备接地电阻并使其符合规程要求,给开关变压器接挂防雷帽。

(三)加快事故处理速度

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科技论文,农村。要通过反事故演习等措施,不断提高调度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应付突发事故的能力,严格执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对于修复较困难的事故,应采取切机、切负荷等措施,将故障段暂时隔离,使线路其它部分恢复供电。

对重要电力客户,或突然停电或间断供电会严重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和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电力客户,应采用二路或以上供电线路作为备用电源,且备用线路的电源不为同一主电源。当一条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停电时,备用电源应通过自动投切装置继续对客户持续供电。实行带电作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更换线路开关、绝缘子等线路设备类工作,T接新线路以及烦琐的事故抢修等,往往停电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实行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损失,方便电力客户。

(四)加强配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方面的规程规定,掌握衡番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尺,要注重实战演练。科技论文,农村。

(五)加大加快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农网应得到广泛的应用。科技论文,农村。我国各个地区实施了许多配网自动化项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技论文,农村。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也将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设备的不断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农村电网,辐射性配电线路占绝大多数,如果直接选用远动控制模式,通信系统建设投资规模会非常大,而选用就地控制方式的饮线自动化则更为实际。因此,县级农电企业在选择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农电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尽量满足可靠性、先进性、免维护性或少维护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煜.加强农村配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建议[J].电力设备,2006,(06)

[2]实施科技兴电战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J].电力设备,2006,(06)

篇(4)

        1. 安全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的内容设置及教学实践       

        2.安全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的内容设置及教学实践       

        3.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例跟踪审计探究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5.石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6.对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探讨       

        7.陇南永兴王塄饮水安全工程自检补救分析    

        8.浅谈海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9.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分析      

        10.基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      

        11.高校新生《安全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实践       

        12.创新型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13.PBL教学模式在“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课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14.独立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肥西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探析     

        16.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建设及改革对策研究      

        17.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8.安全工程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9.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20.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2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22.对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思考       

        23.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初探    

        24.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5.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26.交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实验室建设的积极作用     

        27.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8.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9.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水源保护措施      

        30.创建“土壤安全工程”       

        31.特色专业建设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作用     

        32.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讨     

        33.宣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讨     

        34.做好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及管理的意义     

        35.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与探索     

        36.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对责任追究      

        37.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38.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9.安全工程专业《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0.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机制研究      

        41.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2.禄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探究及对策    

        43.乡镇集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       

        44.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45.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交通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46.基于从业能力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47.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48.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49.3D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0.安全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5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故障影响因素及排除对策     

        52.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53.浅谈东昌府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5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5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蓄水池设计浅议       

        56.灵寿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消毒设备应用     

        57.浅谈如何解决灵寿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    

        58.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59.安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0.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现状分析及改革模式探讨      

        61.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综合性人才培养分析与评价     

        62.安全工程专业《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研究     

        63.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连通海原县      

        64.产学研结合培养煤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65.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66.如何因地制宜设计农村人饮安全工程       

        67.建筑方向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68.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69.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问题的探讨     

        70.浅析高寒山区公路的安全工程管理     

        71.陆良县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        

        72.对尾矿库闭库治理安全工程项目立项的认识       

        73.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4.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       

        75.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机制       

        76.陆良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索      

        77.浅析福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      

        78.突出行业特色的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79.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80.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82.太康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办法      

        83.假期兼职对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84.沈阳质监加快部署电梯安全工程工作     

        85.基于MOOC资源的弹药安全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86.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87.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88.解读《消防安全工程》系列标准        

        89.安全工程材料在重大灾害事故防治中的开发与应用      

        90.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校内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91.安全工程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      

        92.晋中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分析和探讨      

        93.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94.《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95.浅析煤矿安全工程监控发展走势      

        96.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97.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迁安市的建设与思考     .

篇(5)

【关键词】房产测量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房产测绘 地产测量问题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在乡村集镇,房产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商业住宅的突起,建筑面积成为业主考量的主要因素。房产测量就是表述房屋以及房屋用地等相关信息的测量技术,通过采取科学的测绘手段和方法,根据房地产管理的需要和要求,对房屋及房屋用地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用于表述房屋相关信息。房产测量的结果,构成了建筑产权面积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购房者需要掌握的信息。由于房产测量结果涉及到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在测量中如若发生偏差,可能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高房产测量水平,对提高建筑质量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房产测量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房产测量是采集和表述房屋以及房屋用地有关的信息,为房产产权、房地产开发和利用、房产交易、产籍管理、征收房产税费提供依据,同时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支持。

房产测量的内容包括:房产调查、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房产图绘制以及测量成果检查及验收等。

在房屋面积测算中,房产测量是具体形式,房产测量的结果通过房产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核和批准,具有法律效力,房产测量结果减少了房产产权纠纷的发生率,为房产产权人提供了产权法律保护依据。同时,房产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测量技术,实现对房屋面积的计算,能提供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为房产产籍管理部门提供了处理和协调房产产权纠纷。另外,房产测量根据国家有关测量测绘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房屋信息进行采集和测量,对房屋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占地位置、周边状况等信息提供专业性数据,形成了房地产档案的原始资料,为规范城市发展、管理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房产测量形成的房产簿册、房产图集和房产数据,为房产购买者提供了检测房屋买卖面积是否存在缩水、缩水比例大小等有所顾虑问题的解决手段。同时,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商品房屋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情况下,房产测量在某种程度上能监督房地产开发商的交易诚信,避免部分开发商因为房产利益趋势而在房产面积上动手脚,由此,加强房产测量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保证房产买卖双方的正常利益,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

三.房产测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仪器常数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进行房产测量一般都采用精度较高的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房产测量方法,采用具有仪器校正资质部门检定无误的测量仪器进行房产测量。在采用全站仪测量时,测量计算是在测定测距仪上乘常数和加常数,由于在碎部测图中的距离较近,通常对仪器乘常数予以忽略,只考虑加常数。测量中采用拓普康全站仪时,由于仪器的常数通常都不包含误差,测量时要设置为零,同时该系列的棱镜常数也需要设为零,在使用其他光学测量仪器时,需要设置相对应的常数后才可使用。同时,测量房产时,通常要将棱镜靠在房屋的角点上,而不能将棱镜的中心位置直接放置到房屋角点上,采集坐标时,要明确采集的是房屋角点坐标还是棱镜中心坐标。在房产测量的实际测量工作过程中,测量仪器常数基本上都设为零,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之前,要采用钢尺作对比,测量出棱镜常数,在设定好全站仪的棱镜常数和加常数后,才能直接测量出房屋角点的坐标。

2.计算方式导致的测量面积问题。

2.1阳台面积计算。

房屋中的阳台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的房屋附属设施,由于为业主提供了活动和休闲的空间,受到了很多关注。在阳台测量时,由于阳台形式的多种多样,阳台顶盖以及围护结构都不尽相同,导致在测量时容易发生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在阳台结构中,隔层有顶盖,阳台隔层与底板以及围护结构都不在同一个竖直面上,而又有其他利用构件作为顶盖的,进行此类测量时通常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方面较多。在部分覆盖的顶盖中,没有完全覆盖的部分不能算入面积内,而当投影面积超过围护结构的二分之一时,计入面积内,少于二分之一的部分不能算做面积内。隔层有顶盖时,阳台要算作无顶盖,由于隔层顶盖作用不明显,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不能计入面积之内。

2.2室外楼梯测量计算。

计算建筑面积时,室外楼梯按照层数减去一,其底层是不计算面积的,这和室内楼梯的自然层数计算有所出入。室外楼梯测量面积时,连接到另一栋房屋的,采用无顶盖结构的楼梯由于无法给本楼提供服务,因此不能计入建筑面积内。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不能将非“永久性,结构牢固”的建筑物计入建筑面积内,同理,而当室外楼梯材质是木制或铁制时,不能将楼梯面积算入建筑面积内。

2.3共有面积的分摊。

分摊的共有面积是存在争议较多的部分。共有面积分摊应保含不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应该分摊的共有面积两个方面。而分摊的共有面积主要是内外廊、电梯房、机房、门厅、室内外楼梯以及楼梯悬挑平台,同时还包括有维护结构的水箱、多层建筑的突出结构的楼梯间等。不应分摊的共有面积是除应分摊共有面积外的面积,包括非机动车库和机动车库、地下室等。共有面积分摊应掌握一个基本原则:一个房屋权利人拥有一栋房屋,采用分层分摊;多个权利人共有一栋房屋,采用分户分摊。

3.测量概念区分。

房产调查时,幢是房产要素测量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调查的基本单位,因此更有必要做好“幢”的概念明确和区分。区分“幢”时要把握三个原则:

(1)在实际操作上,同一幢楼应该是在设计规划、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重要施工步骤保持高度一致的。而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的项目,应算做单独一“幢”。

(2)同一幢楼的房屋地面上部基础、各部结构要保持相连,房屋结构中的梁、墙、柱等要相互连接,各部不可分割。如果出现结构分离,应独立分幢。

(3)同一幢楼的房屋所占土地应该为同一个产权人。同时,同一幢楼要有共同的共有和共用设施。由于幢的划分,造成产权人负担建筑分摊面积较大,因此要在房屋各部分之间增设共用设施。而算为多幢时,共用设施应该不在重复计算。

四.结束语。

房产测量是房屋买卖以及房产产权人办理房产业务的基础,做好房产测量不仅仅有利于保障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提高建筑单位建设水平有良好作用。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住房问题又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改善房产测量,提高建筑水平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郭贵海 杨久东 钱自红GUO GuihaiYANG JiudongQIAN Zihong房产测量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 [期刊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4期

[2] 梁澈莹 关于房产测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 《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9期

[3] 江丽钧 江金霞 徐招星 JIANG Li-junJIANG Jin-xiaXU Zhao-xing 房产面积测算与共用面积分摊中若干问题探讨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期刊论文]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ISTIC2005年2期

[4] 吴国正 飞 探讨房产测量中的面积测算实例问题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2011年12期

[5] 张大景 房产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与生活》2011年3期

篇(6)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篇(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有企业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10JJD790005)

作者简介:程 娜(1978-),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E-mail: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以及文化的开放性发展,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间存在着正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状况,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结构和效率效益;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关键词:农村经济;公共文化;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6-0083-08

一、引 言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而随着知识经济以及文化的开放性发展,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二者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并孕育出“文化经济(Cultural Economy)”这一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1]。“文化经济”时代命题的提出[2],符合的社会生产原理。他指出,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个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和普遍形式[3],“文化经济”就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文化创造着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4]。马克思认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拥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己的发展和运用[5]。因此,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人类“跳出经济发展经济”的最高形态的融合,在此阶段,文化已成为主导力量引领着经济发展,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动力机制[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其发展速度远快于城镇,但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无疑是诸多经济影响因素之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其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文化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经济、文化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借鉴,由此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本文从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运用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以及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对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两者的协同发展进行具体分析,由此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促进农村经济与公共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

1.总量指标比较分析

为衡量全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在研究中,主要选择能够衡量农村文化机构建设规模和水平的典型指标来对比各省市的情况,这里选择的指标包括乡镇文化站、集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专业户数三个总量指标,其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表12007年我国农村文化机构建设概况

由表1可见,乡镇文化站设置全国最多的地区是四川省,其所设置的乡镇文化站个数占全国的比重为10.86%,而上海市的乡镇文化站个数占全国比重最低为0.39%;集镇文化中心全国比重最高的是山西省,四川省仅次之,海南省的集镇文化中心数量比重占全国的0.46%居全国最低位,宁夏次之,上海市的该指标居倒数第三位;农村文化专业户占全国比重最高的是山东省,四川省居第五位,比重最低的是,之后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青海、海南、宁夏,上海市居倒数第五位。

2.相对指标比较分析

考虑到各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引入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每万人口乡镇文化站数和每万人口集镇文化中心数三个相对指标来反映农村文化建设水平(见表2所示)。

表22007年我国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指标比较

由表2可见,每万人口乡镇文化站的平均数(个)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南地区。其中,每万人口乡镇文化站个数为0.81,居全国第一位,新疆的每万人口乡镇文化站个数次之为0.74,北京市该指标居全国第三,而山东省该项指标为0.28居全国最低位,其后由低至高依次为江苏、河南、安徽。每万人口集镇文化中心个数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其中,北京地区的每万人口集镇文化中心个数居全国首位为1.98,和新疆分别居第三、五位,山西和上海居全国第二、四位;反过来,安徽居全国最低位为0.09,之后每万人口集镇文化中心的个数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贵州、河北、广西、吉林几省。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与每万人口乡镇文化站数相似,北京地区的每万人口集镇文化中心个数稳居全国首位为35.92,地区的该指标居全国最低位为1.27,与此同时,天津、辽宁、上海、浙江、重庆依次位于北京之后农村文化专业户平均数居全国首列,而安徽、青海、贵州、广西等省的农村文化专业户平均数居全国尾列。

三、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1.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1)我国公共文化的特征分析

这里的公共文化指的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具体而言,包括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中心以及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公共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产品性质。文化投入是文化生产企业和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产品和以非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服务所需要的投入。其中,文化产品包括以各地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的物质文化;以特有的情感、审美观点、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等形成的精神文化;以特有的管理和组织形态形成的制度文化等。因此,与其他产品相比,其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第二,非竞争性。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方式不是一种占有和直接使用消耗的方式,而是以文化艺术形式体现的物质载体。在欣赏的过程中,文化价值不仅不会直接使用消耗,而且会在人群共同欣赏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成本不会由于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新增加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原有的消费。因此,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第三,非排他性。大部分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范围涵盖整个社会,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无偿使用该产品,如广场演出、节日庆祝活动和露天雕塑等。此类文化的特点是在消费时,很难把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排除出去,而且每个社会成员在使用时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因此,此类文化产品及服务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由于这种非排他性的存在,生产者和经营者无法通过提供此类文化产品及服务,来实现利润和收益的最大化目标,因而不愿无偿提供该产品。但尽管存在非排他性,但由于此类文化具有社会公益性,会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需要由社会提供。

第四,外部性。社会成员在消费一些文化产品及服务时,会通过社会互动等方式给他人造成好的或坏的影响,这就是此类文化具有的外部性。根据外部性影响的性质不同,文化可分为公益性与公害性的。公益性的文化能够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提供高品位的、健康的公益文化,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些精神产品有利于改善生活水平,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需求能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公害性文化的滋生和发展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

由于文化产品及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兼之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以及公共文化投入的公益性、高集中性、高风险性等特点,致使公共文化投入的资金来源变成了公共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由于公共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愿无偿生产此类文化产品,因此,在实践中,政府往往成为此类公共文化建设的融资主体,投入资金的难易、多少及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状况

第一,农村经济实力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规模。

由于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投入,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因此,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规模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不协调时,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规模过大时,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如果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规模超过了其需求水平,在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水平不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公共文化的积压,是人力、财力和物力水平的浪费。当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规模超过了地区财政所能负担的水平时,既影响公共文化建设的正常进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长期发展。可见,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建设规模受到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又受到地区经济实力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消费的规模,同时也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结构和效率。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层次。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农村公共文化需求主要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减少文盲。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将是满足农村社会成员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公共文化建设的效率。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具体来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更高,服务的质量更好,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层次也会更高。同样,经济实力越高,公共文化的需求层次将更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层次也将更高。反之,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越低,经济实力越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就越低,文化产品的需求层次就越单调,公共文化建设的效率就越低。

(3)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可以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农村公共文化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会对其他产业的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其次,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内容来看,通过发掘民族和民间传统文化,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营造农村投资软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从影响生产力的诸因素来看,人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长期来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劳动者素质提高作出贡献:一是文化、艺术、科学知识对农村社会成员具有的导向、激励和教化的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二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通过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艺素养,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这是因为加强劳动者素质建设是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文化、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本手段,在以科技和教育为核心的竞争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文化、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于增加文化需求,和提高文化需求层次;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会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可见,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说,经济建设与公共文化建设从长期来看,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2.农村公共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为研究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选择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按GDP大于10 000亿元、在10 000亿元和5 000亿元之间、小于5 000亿元将全国省市分为三类。选择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代表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按户数大于20、户数在20―10之间、户数小于10分为三类,计算频数[7]。

表2各省市按GDP分组后在不同的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出现的频数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GDP多的省市和GDP少的省市在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上是有差异的。GDP大于10 000亿元省市的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倾向于比GDP在5 000亿元以下省市的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多。为检验这个差异是否显著,需要进行独立性检验[8]。

第一步,由似然函数:

第二步,计算独立性检验的χ2统计量:

具体计算结果列于表3。由表3中的P值可以看出,零假设被拒绝。因此,不同GDP水平的省市在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数上的差异是显著的。

表3卡方检验

为检验是否存在行属性越大,列属性也越大的趋势,即GDP水平越高,每万人口农村文化专业户人数也越高。需要进行相合性检验,度量相合性的指标采用伽马系数:

表4中的检验结果显示: 伽马系数为0.60,肯德尔τ值为0.34。两个系数均为正值,倾向于认为是正相合。由此可见,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正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表4相合性检验

四、促进我国农村经济与公共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1.积极开拓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首先,从短期来看,农村各级政府需要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将文化建设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比例划拨文化建设专用投入。第一,农村各级政府应根据每年经济增长情况,按比例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断更新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市场的开拓和培育创造条件。第二,在进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时,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手段。农村各级公共文化部门应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办有偿培训等方式,增加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第三,积极发挥乡镇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乡镇公共文化事业依托县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镇文化中心、文化馆以及公共教育培训机构等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乡镇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优势,加强交流,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应将村文化大院、图书室、农民夜校、农民广播学校、村屯的电视转播台、广播站的建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使其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公共文化网络,促进乡镇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实现良性互动。

其次,从长期来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原则。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充分利用当地文化项目,将文化资源与旅游、科技资源等整合起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化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应在不改变文化设施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利用人才和设施条件,创新服务方式。从公共文化事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有偿服务等盈利性项目。

2.优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政策取向

(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要与财力相适应

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应根据农民文化需求特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确定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规模和结构。另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应根据当前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本情况,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优先发展农民需求较大的文化休闲方式。如根据调研,电视仍是农村最普遍的文化休闲方式,因此应因势利导,提高有线电视的收看范围,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可以选择收看质量更好、频道更多的电视节目。反之,如果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内容超越了现阶段农民文化需求特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这些文化项目将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现阶段农民文化需求特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应在合理引导的原则下,循序渐进,积极开展,对条件成熟的村屯可以优先发展,对条件不成熟的村屯可以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发展。

(2)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要坚持公共财政原则

尽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公益性,但随着农村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加,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将成为长期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财政投入应坚持公共财政原则,即政府财政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投入范围要依据文化产品的属性不同进行选择。对农村文化产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政府财政可以不介入或减少介入,对农村文化产品中公益性较强的,政府需要介入并增加投资。具体来说,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财政投入的领域应主要集中在农村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发掘和保护优秀文化资源和“三下乡”活动等。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下放权力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农村社会成员参与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财政负担,而且更有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许多农村的有线电视投资项目,就是以通过向用户收取合理的开通费和收视费的方式,来解决项目投资大、融资难的问题的。

(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要按支出性质区分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要根据支出性质的不同,选择建立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性质不同,农村文化事业支出可以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首先,对农村文化单位和服务部门的基本支出要合理控制,支出水平要通过其工作业绩考核,支出规模要与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一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文化单位和服务部门将逐步改革用人机制,这既可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员保证,也将减少相应的财政压力。其次,对农村公共文化单位和服务部门的项目支出,财政投入要充分保障、落实到位,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加投入的比重。具体来看,对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掘,财政投入可以通过建立民间文化专项资金,促其发展;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改善和建设,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可以通过上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的方式来实现;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民间文化的激励资金,鼓励农村社会成员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实现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目标。

3.强化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管理

(1)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管理制度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绩效管理制度,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甚至部分地区农村文化艺术活动逐年减少。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投入模式的影响,不少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至今仍缺少效益观点,认为文化投入就是向政府“要钱”,就是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拨款,从而不重视文化投入的产出效益,未将工作重点真正放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上。

具体而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管理制度,一是要使农村各级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和各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树立绩效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共文化部门和服务机构的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对同样投入取得较好绩效的农村公共文化部门和服务机构,应采取增加投入等奖励措施。对于同样投入绩效差的农村公共文化部门或服务机构应给予警告,对长期绩效差的农村公共文化部门或服务机构,应实施严厉的制裁措施。二是要建立衡量农村公共文化部门和服务机构投入绩效的指标体系,并使指标体系与财政激励措施挂钩。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产出指标只是年度的汇总指标,主要目的是进行年度统计,而不是用来衡量文公共化事业的产出绩效。而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绩效衡量指标应体现农村文化部门和服务组织的主要职责,指标的设定应重点关注凝聚和吸引农村社会成员的关键环节,考核量化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情况,促进投入效益的提高。衡量绩效的指标内容应该反映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情况,如对基层图书室的指导和辅导、县级图书馆的读者活动、图书馆新增藏书量等。此外,指标还应该反映出公共文化的活动数量,如讲座和文艺团体下基层服务的人次、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人次、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举办的展览人次、指导和辅导文化示范点和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人次等。

(2)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资源共享机制,以避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的浪费,实现各种类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流,满足广大农村社会成员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说,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部门和服务机构可以提供不同特色的文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由此促进各种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交流。此外,资源共享机制不应仅仅局限于满足一个区域内的农村社会成员的资源共享,还应实现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文化服务项目的资源共享。

其次,各级政府应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参与群体比较广泛,包括政府、农村居民、企业和社会团体等。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可实现三个目的:一是有利于这些群体及时了解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运行情况和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二是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得到健康的发展;三是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各个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使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更好地满足农村文化需求。

(3)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监督检查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应鼓励农村社会成员参与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监督以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具体而言,各级农村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和监督机构可以采用奖励的方法,发动广大群众,鼓励他们自发地参与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监督;或开设举报电话或信箱,为广大农村社会成员向农村公共文化管理部门举报违反规定的文化活动提供途径;并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处理,深入调查,并及时向广大农民及时反馈信息。

其次,各级政府应建立农村文化事业的动态监控机制。通过监控机制,将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相结合,及时对监控项目进行调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在监控手段上可以采用电话告知、政策宣传和跟踪调查等方式;在监控内容上,主要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动态监控,掌握这些部门的情况,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进行定期分阶段动态监控。

参考文献:

[1] 韩庆华,卢希悦,王传荣.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 Tyler, C.,Ruth,T.Cultural Economics: The Arts, 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8,22(1):67-6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 [德〕米希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26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22.

[6]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