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3: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学习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记得去年的九月十号,我怀着一份憧憬,一份忐忑,踏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当我拿到那张校园卡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成为华师大的一份子了。我想当时大家都是同样的心情,新的地方新的人新的氛围,这个新的环境让我感到新鲜又陌生。
由于我从未住过校,而且不能每个月都回家,怎么说都是很不习惯的!在学校里,连一个可以和我说家乡话的人都没有,看着别人三三两两都聚在一起说得很开心,那可真是让人郁闷啊!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我必须尽快的适应。很多人都和我说过,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的不一样,那是要靠自觉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很不适应,很多宝贵的时间都被我东磨蹭西磨蹭给磨蹭掉了,并且当时一种有一种思想就是大学里有很多社团活动,那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也没太在意学习。
当快要期中考试的时候,我才知道,平时认真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在后半学期,我就想方设法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和参加活动,终于在学期末把成绩提了上去!
这学期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在开学初的那段日子,很多社团之类的都招新,我报着要锻炼自己的想法参加了几个部门,有校团委宣传部、参议会宣传部、院文艺部,吉他协会、舞蹈协会,虽然刚开始都是有着很大的热忱,但其实到后来经常有活动的也没有几个部门。说实话,最忙的就是文艺部,一会有十大歌手比赛,一会有话剧表演,一会有新年晚会,站在舞台上、灯光下,着实让人有一种倍受瞩目的感觉,但走下舞台,我了解,我还是千万人中平平常常的一员。在期中考试以后,我又参加了系刊的编写工作,当了一个分会的会长,其实当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想把这份家庭期刊搞好。通过这些活动和任务,我了解到做一件事不是马马虎虎就能混过去的,想要做好它,首先要有一份责任感,然后要调动全身的细胞认真负责地将其完成。有很多时候,还需要有一种团队精神,大家在一起努力,尽管其中会有分歧,但是到最后也能把事情做的很好。
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在这离开家的半年内,我学会了很多,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我想更多的是怎样做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老师就讲过,上大学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我想这是门很深奥的学问。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想我会更加努力,不管是在学习、活动、生活还是做人方面。
要想更好地培养社会所欢迎的优秀人才,更新旧的学习方法观念非常必要。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中,有关学习方法的优秀传统遗产不胜枚举,但有些观念也失之偏颇,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等。陈旧的学习观念,源于对学习方法的片面认识和狭隘的实用主义经验论。这种陈旧的学习方法观念不更新,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则不可能建立。
在更新学习方法观念时,要注意克服与此有关的一些模糊认识。如,“先进的学习方法好是好,就是太费时间,学不了”,这往往是学习吃力,时间不够用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学习的环节并不是孤立的,前面的学习环节是后面学习环节的基础,后面的学习环节是前面学习环节的发展。可以说,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加速运动,越学越快,越学越有力。
又如,“一个人一个样,别人的方法没法学”,这往往是学习较好而不急于改变现状的学生的想法。他们过于强调个性,否定在学习方法上有普遍的认识规律可循。实际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是十分相似的,把他们共同的科学方法抽象概括成一套学习方法,一般来讲是适用于每个学生的,是可学的。关键是学习时一定要和自己的情况相结合,不要脱离了自己的实际。
再如,“我曾经学过人家的学习方法,结果成绩反而下降了”,应该看到,在改变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摸索和调整的过程,学习成绩暂时下降一点是可能的。但暂时的下降,却可以换取学习上长期上升,所以是值得的。为尽量避免发生这种现象,从稳妥考虑,改变学习方法,可从学科的一个环节开始做起,不断总结、逐步展开。
二、正确认识大学时期学习生活的特点
当一名大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大学生活后,学习生活的反差会诱发产生困惑,重要的是应该在困惑中认清大学学习的新特点。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会使人产生一连串的困惑:大学老师不如中学老师讲课我爱听?大学同学之间关系不如中学的更亲切等,似乎唯有中学时代的一切才值得留恋,使每一位新生感到困惑。当你开始对大学生活产生迷惑时,也正是你鉴别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时,只有开动脑筋、认真分析比较,认清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才能自觉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不应在读完大学后回忆起来才清醒。只要认真学习往届大学生的经验,注重科学学习方法,就会在上大学后短时间内认清和利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突出、主要的特点。
(1)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中学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自习少,学习速度慢,学习内容当堂消化,课后巩固。而大学学习形式则灵活多样,课堂讲重点、难点,课后自行安排、消化时间多,学生自主安排查资料、听讲座以及选修课程等。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具体,不强求一律。
(2)学习内容的多层次性、抽象性。中学内容几乎是同一层次上的基础知识,教材侧重叙述现成理论,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大学则是步入科技前沿的定向学习,除了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程外,还有专业课、选修课等,内容在深度上大大提高、在广度上多方面综合,教材侧重分析说明、理论性强而且抽象。
(3)学习性质的专业性、定向性。中学是不定向的基础课学习。而大学则是定向的专业学习,往往具有一定专业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此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当你真正找到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异同点了,新的学习兴趣就应运而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就会大大加强。
三、善于总结经验,学会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对自己旧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看哪些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分析后就要大胆地尝试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不科学的。旧的学习方法已成习惯,要改变是比较费力的,这就需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这种“惰性”和思想上的各种障碍。事实上,聪明的或者能力强的学生善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检查、总结自己的学习效果,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带着学习中的问题去请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因此,对一个优秀大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评价和根据反馈信息正确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也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盲目追求分数的心理,是由诸多外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这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利于接受全面、准确的学习反馈。只看分数,并不能看出自己的学习中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只能得出一个等级的数量概念。因此,善于学习的学生应该通过向教师进一步请教和询问,比较自己和他人的答卷或作业,进行反思和反求等。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以利于改进学习方法,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成为时代英才。
学习中要勤于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探索。关注一下自己经常在哪些方面出错。总结和分析的力量是巨大的,总结比成绩更重要。在平时学习中,要重视过程,结果不必太看重,要看重每一次考试后的反思,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平时做题时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总结做题规律性、归纳习题普遍性,把题目做活。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并转化为需要的有关学习方面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在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自由获取知识的成果时,受益良多。
当前,在这方面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亦比较突出。如不少学生学了多年语文、数学,却没有受到应有的严格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在阅读教材时“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听课时不动脑筋,专等教师灌输;做作业时不仅语句不通、违犯逻辑,而且书写时潦草随便,错字连篇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氧化物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是一个重点,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在进行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捉不住技巧,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和质量的弱化。为了充分的节省时间,实现化学学习的效率提升,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以及技巧,可以大大简化学习的困难程度,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在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中,重视规律和技巧的探讨,更是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提高的关键。
一、重视分类总结,简化学习难度
重视分类总结,进而使得学习难度降低,这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的重要技巧。分类总结:主要是对非金属单质的特征以及氧化物进行分析和总结。非金属单质是一个统一的大分类,在这个分类中,通过特征的总结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小类,而这些小类之间要么是在反应条件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要么就是在反应物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通过这样的小类划分,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统一非金属单质学习的学习方法。举个例子,假如化学学习中的非金属单质有12种,那么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需要对这12种单质的学习进行分别总结,但是通过反应条件的划分之后,可以按照加热、催化剂以及接触反应划分为三类,这样学习方法就明显的简化,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就有了适量的缩减。而且这种分类划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推导学习,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帮助巨大。
二、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
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也是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在化学学习中,反应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物质的反应只需要接触就可以,而有些物质需要高温,还有些物质不仅需要高温,还需要催化剂,所以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化学的学习。在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的学习中,对反应条件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按照反应条件对单质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再次强化学习的效果。以加热条件为例,在化学非金属单质的反映中,有些单质需要加热,那么通过对这些单质的深层化学结构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其与其他单质的不同,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化学单质的深入理解更加清晰,化学学习的效果也有了提升。
三、重视实验的总结
重视实验的总结也是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另一个突出技巧。就化学学习而言,实验学习更加的直接,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的集中,所以在化学实验当中,做好观察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的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验条件的准备。比如化学仪器、化学试剂、催化剂等等。总结这些条件准备可以更好的分析实验的特点。第二是进行反应过程的总结,通过反应过程的总结,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实验与实验的不同,这样,学生们对于实验的清晰划分效果会得到提升。第三就是进行实验反应物的分析和总结。从反应物方面,对于实验也可以进行分类。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实验的总结,可以使得整个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具体。将实验现象和教材描述进行对比,使得实验更佳的具体、形象,学生的学习全面性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作为理科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探讨学习规律和技巧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分类到反应条件再到化学实验进行学习技巧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技巧,进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久华,张银屏.基于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56-62.
[2]蒋小钢,张贤金.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07:65-67.
[3]韩雅娟,陈焰香,林珩.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18-122.
一、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数学史主要体现的是当前已有的数学知识来源及形成情况,书本上已有的每一个公式或定理都蕴藏着一个故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史,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扩大数学知识的学习范围。如果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只是将前人已经总结的定理、公式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但如果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首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学生前人总结数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这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对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二、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置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都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一方面觉得数学知识深藏奥妙,对于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数学学习缺乏实验教学,纯理论性的知识学法实践性,显得单调枯燥,因此不愿意学习,由此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任由自己越学越差,到最后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穿插数学史则能够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数学史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项式时,教师可以穿插杨辉三角的故事,并对于我国的数学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同时介绍国外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二项式的历史发展情况,教师在讲解各个数学家总结二项式定理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形成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沉浸在数学故事当中,充分了解数学定理的得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熟悉数学发展历史,有效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教师对于数学史的讲解,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如教师在引入代数符号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代数符号是从16世纪开始出现的,在几百年前,算数与代数是没有区别的,人们在解析一道数学题时需要采用非常复杂的程序,而且只能够依靠文字进行表述,对于“+、-”等符号的应用必须要写成plus和minus,而不是采用单纯的加减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则要写成aequalis,而未知数则写成radix,因此,简单的方程运算就变成了非常复杂的文字运算。虽然复杂的计算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难以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针对这个问题,数学家们又开始研究简单的文字系数来代替符号,语出逐步出现了简单的“+、-、×、÷”等符号,这样,通过数学家们的努力便建立起了完整的符号体系,将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形象化。通过向学生讲解袋鼠符号的由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使学生充分了解代数符号的发展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符号的运用。等到学生对于代数符号有了认识后,教师可以再举几个例子,如完全平方公式,在通过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由来及形成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代数符号运用,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较高,而且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善于归纳总结,以形成数学学习经验。数学史主要讲述的是课本上已有定理的来源,都蕴含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就使得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形象起来,学生通过总结数学史中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从而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在讲述实数课程时,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解实数在古代的运用情况,人们主要是在生活中通过表述三只羊、五条鱼、七棵树的方法来理解实数,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这些表述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自然数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实数的含义。再如对于实数中正分数的讲解,通过将一个苹果分成几瓣而得出抽象正分数概念,通过不断分割,最后出现没有情况,由此表示为零,而对于相反意义的表示则引入了负数。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探究时提出了万物皆数的概念,而且通过对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进行求解发现了无理数,由此导致希伯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攻击和迫害。又经历了许多波折,最后建立了实数的概念。通过讲解这样一段曲折的数学历史故事,可以促使学生对于实数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实数的曲折形成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结束语:
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而随着数学知识系统的日益完善,在素质教育下人们更重视数学教育的应用性,因此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及数学试题也更加具有开放性,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将数学史充分应用数学教学中,必然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兵. 关于中学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与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朱国. 关于“数学史应用于数学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3] 张小明. 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行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刘超.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问题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07
【关键词】 理解;基本内容;预习;自觉
【中图分类号】 O
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高中数学的佼佼者进了大学,数学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了,更有甚者出现了“挂科”.笔者承认,多数学生在大学学习时明显没有高中那么上心,这自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正确处理从高中数学学习到大学数学学习的过渡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一点对从高中数学学习向大学数学学习过渡的看法.
高中数学属于初等数学范畴,笔者认为其特点是内容少,深度浅.而大学数学的特点则是内容多且深,而且很多知识初学时难以把握到位.仅高等数学涵盖的内容我想恐怕就要比高中数学丰富了.有了对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正确认识,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过渡.
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解题上,在基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上不愿意花太多功夫.而且,说实在的,高中数学抽象程度不高,像“函数”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毕竟是少数.因此,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内容时一般不需要靠反复理解才能彻底弄懂.同时,高中数学的题目很少考查学生对于某知识是否彻底理解.有时候,甚至不理解也能做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上课也是注重传授技巧,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经常会总结一些所谓的“简便方法”,也就是解题技巧让学生记忆,却往往不讲为什么,我认为这种做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在我看来,高中数学学习概括起来就是做题二字,这样做的效果应该说差强人意.但是,进了大学,学生如果还是像高中那样只顾着做题,不注重深入理解的话,是效果不好的.大学数学的抽象程度相比高中数学提高了很多,比如说“线性空间”,“极限”这两个概念,学生初学时肯定会有困难,很难从本质上弄懂,必须靠反复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有时候,在我看来,深入理解甚至比做很多题目更加重要.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名同学从大一开始就做了很多数学习题,但是每次考试结果都不是很出色,这学期他也坦言道:“要多花点时间在理解基本知识上面了.”周兴和教授对我们说过:“你们在高中拼命玩技巧,到了大学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会了.大学里面,我们需要的恰恰是最基本的内容.”这些都启示我们,在大学数学的学习中,要重视学习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定理等,最好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大学对于技巧性太强的东西不像高中那么强调了.学学数学,必须在对基本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去做习题,千万不能陷入基本功不牢而盲目做题的尴尬局面,往往得不偿失.总之,学学数学时,别忙着做题,先搞清楚基本原理再做题,会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
此外,由于高中数学课上,教师一般只讲授几个知识点,余下的时间便是例题训练了.因此,学生一般不预习也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预习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大学的数学课信息量相比高中是相当大的,老师讲课速度也是很快的,不预习的情况下去听课,很容易与老师讲的内容脱节,这样,接下来也就不可能听懂了.一旦如此,课后就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去补,恶性循环下去,学习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上数学课时会感觉到不适应.那么及早适应大学数学课,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当初学习高等几何时,一开始周兴和教授就鼓励我们先预习再听课.我按照他的要求,明显觉得上课轻松多了,能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最后自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我认为预习是学学数学时必须形成的习惯,课前花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比课后花上几倍的时间效果都要好.
【关键词】解析几何 大学数学学习 积极影响
一、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
解析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被称为坐标几何。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它的基本方法是坐标法,即通过坐标反几何问题表示成代数形式,然后通过代数方程来表示和研究曲线。在解析几何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两部分。平面解析几何主要研究圆锥曲线的相关性质,空间解析几何主要是二次曲面的相关性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基本的解析几何知识。
二、解析几何中的学习心得
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我获得了知识的扩展和能力的提高。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主要有以下几项收获:
(一)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建立了变量数学的概念
在解析几何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解析几何中强调了变量数学的定义,引入了变量数学的概念,由此改变了我对传统数学的认识,使我了解到了在数学学习中变量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了变量数学的概念。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在大学数学的学习中,建立变量数学的概念很重要。因为在数学学习中变量是研究最多的,只有明确了变量的研究方法才能搞好数学学习。
(二)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学会了用代数的手段解决几何问题
在解析几何的学习过程中,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用代数的手段解决几何问题的概念,让我认识到了代数和几何之间的重要关系。从传统意义来讲,代数和几何是数学中的两个分支,各自代表不同的研究领域,而解析几何就像一个桥梁,有效的连接起来代数和几何,使代数和几何在某种意义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解析几何最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用代数的手段去解决几何问题。
(三)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更新了原有的数学思想
在大学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解题方法,也不是习题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思想,要具有利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学习的能力。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我学到了变量数学的重要概念,也更新了原有的数学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认识到了大学数学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我认为,正确的数学思想对大学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解析几何对大学数学学习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解析几何在大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好解析几何课程对大学数学学习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数学学习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通过实践发现,解析几何对大学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析几何促进了大学数学学习理念的转变
由于解析几何强调了变量数学的概念,肯定了变量数学的作用,将变量数学作为大学数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这是符合大学数学学习实际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大学数学学习中应积极转变学习理念,应将变量数学的研究当做主要内容,要在学习中强调变量数学的概念。由此可见,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促进了大学数学学习理念的转变。
(二)解析几何提高了大学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学会了用代数的手段来解决几何问题,这对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最直接的锻炼和提高。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大学生认识到了代数和几何的交叉性,对大学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实践表明,解析几何的学习在大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整个大学数学学习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大学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学生利用代数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析几何改变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往往将代数和几何的学习分成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人为地隔断了代数和几何的联系。然而从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代数和几何在某种条件下是相通的,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大学数学学习过程来看,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使我们学会了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由此可见,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对数学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解析几何在大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解析几何对大学数学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理念的转变、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所以,我们要对解析几何的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解析几何知识,弄清楚解析几何的含义,积极转变思路,学会用代数的手段解决几何问题,拓展数学知识面,努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建豪,章兢. 基于正交规划的最优模锻工艺方案设计准则实验研究[J]. 锻压技术,2006(2).
关键词:化学;科学;思维方法
一、人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人脑是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器官,只有先了解了人脑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才能做更好的思考创新,科学的进行包括化学学习在内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人脑可以分为大脑、间脑和脑干。大脑中最关键的部位莫过于大脑皮层了。大脑皮层是一种布满褶皱的分层性结构它覆盖于脑半球的表面,其主要功能包括认识、感受、思考、情感、运动等。大脑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类一切学习活动的本质。那么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对提高学习的科学性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早在200多年前人们对大脑左右半球的差异就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发现,许多科学家认为左脑一语言为主,偏好逻辑,右脑以形象为主,偏好感官。而在化学学习当中,即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左右脑的功能,更加高效的去学习。
二、化学学习活动的特点
所谓学习,即人们对未知事物进行科学认知的过程,那么化学的学习也不例外。这一认知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提出问题指对未知现象的发现,解决问题是指通过查阅文献,交流探讨等手段进行探索。而总结规律是对一系列探索活动的总结与升华。化学学习遵循学习活动的普遍特点,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有特殊之处,那么认清化学学习的的特点是更好学习化学的前提。
三、化学学习的抽象思维方法
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而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的是一些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通过大脑的过滤、提取、加工才上升为理性。大脑的这种思维加工存在抽象与形象之分,化学学习中也不例外。
所谓的化学中的抽象思维,是在试验中不断累积经验,从中总结一般规律,它主要体现在化学概念,化学术语,化学符号等。这一抽象思维的形成是感性像理性提升的结果。这一提升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在反复的实验探索的基础上,人们发现某些物质具有相似的一些特性,通过归纳,形成语言文字,从而形成语言文字。然后进一步探索更多有这一特性的物质,通过比较找出这一特性的形成原因。例如“元素”这一概念,它的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程。具体到氢元素的原子一共有三类,即氕、氘、氚,人们发现这三类原子有着各自不同的物理性质,却又这极其相近的化学性质,于是把它们归为一类,就这样元素的概念便产生了。
四、化学学习的形象思维方法
众所周知,化学的研究对象多为微观粒子,而这些微观粒子如果用肉眼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比较麻烦,这就要依靠化学学习中的形象思维方法了。形象思维是指把实践中得出的认识在大脑中建立其宏观模型。例如在研究手性分子时,人们很难想清楚这种分子的具体性质,但借助对左右手的观察和联想便不难对其有清晰的认识。由此看来,形象思维的方法令化学的研究过程得到了很大程度上得简化。
五、化学学习的符号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