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品德评语学生总结

品德评语学生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3: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品德评语学生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品德评语学生总结

篇(1)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根据评价目标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我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六个方面展开。

1.认真落实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思想品德评价对指标体系的建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国家颁布的有关德育大纲或德育纲要中不仅有德育目标的总体目标,而且有分阶段的德育目标体系。上级部门下发的思想品德评价表就是根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来建立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初中阶段共进行三次评价,我校严格按程序落实这项评价工作。开学初利用班会对思品评价表进行学习,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评价时,开展评价学习,严格按要求评价。对“五无”评价,即无班主任签字、无班主任评语及等级、无折合分(折合分=自评分×10%+互评分×20%+师评分×70%)、无校长签字、无评价日期。学校政教处不予以审批,学校对学生德评不达优秀的不予评优,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严格操作,班主任和全体学生都很重视,评价效果良好。我们把思想品德评价作为我校评价体系中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活动。评价内容分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块,共25条标准,表现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分别按4、3、2分计分。评价表下设有家长寄语栏。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价活动。家长对这项评价活动非常赞赏,同学们也因为家长要对自己进行思品评价,平时在家、在学校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我们班主任的教育效果也能够通过家长对学生思品的评价得到一定体现,学校也通过这项评价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指标。(见附件一)

3.建立学生成长卡。评价对象是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评价以每周一张表格的形式,每节课由学生持成长卡找任课教师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优(A)、良(B)、待改进(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进行小结评价,并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签好意见,反馈给班主任。这样通过成长卡的评价,这些平时自制力差的学生不断改进缺点进步十分明显。像我们初一年级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如C一5班廖勇吉、蒋金洲,C一7班赵梓君,C一9班郝昱进步大,现已取消了成长卡评价。家长们对这项活动热情很高,如C一5班蒋金洲自列入成长卡评价对象以来,家长来校共教达十次以上,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见附件二)

4.建立学生成长袋。成长袋依次分为“A学生1-10周表现”其中学生表现(从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劳动观念、班级贡献、时事学习、课堂表现、情绪状态等方面每周自评如实填写),班级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写)B“期中总结”其中包括学生成绩表、学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语;C“学生11-20周表现”(内容同A);D“期末总结”包括“学习成绩表”、“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每学期初把成长袋发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对每一位学生按要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通过成长袋反映出来。成长袋已成为我校学生成长进步的摇篮。(见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联系本。联系本是一种很实用的评价工具,是沟通家校联系的纽带,是将教师、家长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相互反馈的一个载体,它形成三方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三方对学生建立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进一步发展,发挥评价最大效应。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备一个联系笔记本,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映给家长,学生在家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馈给班主任。学生是家校联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评价者,学生在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家长教育责任心增大,诸多家长纷纷通过家校联系本与班主任教师沟通,经常来访的家长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真空”时间也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玩电游没有机会。

6.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6条,评价按照自评、家长评、小组评、总评(师评)每学月开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对评价方法有详细说明,这里不作过多讲述。(见附件四)

二、讲求教育实效,实践全新评价方法

过去评价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评语。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过多地从教师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我们学校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们运用的几种评价方法:

1.操行评语法

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的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肯定优点,并指出主要缺点和努力方向的一种方法。

我们班主任的期末评语,按以下两种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写评语。直接写评语较为省时间,但主观性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班主任写的评语交给学生本人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教师再定稿。其中评语要求少否定,少批评,更多地应该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

(2)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写评语。这种做法是由学生本人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自己进行评价,写出评价的意见。或者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评价,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意见和平时的观察写出综合评语。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型评语法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成为自觉的内省与反思的开始,促使其认真总结前期行为,并思考下一步计划。随着评价的日常化,建立不断的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校学生的成长袋的每周表现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这种评价法。

3.等级法

等级法是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把学生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等级的一种方法。具体等级可分为五级、四级、三级。等级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级的语言或“”来标记。例如五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毕竟是个别,为了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达标”代替“不合格”,用“”表示方法类同。

用等级法评价学生素质能说明每个学生思想发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体中所处的地位,而缺乏具体内容,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确。所以等级法要与自我总结和小组或他人评议结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比较清楚。

我校的“学生成长卡”、“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就是采用等级法评价。

4.评语定量法

此法是把评价分为若干因素或项目,每个因素分若干等级并用评语表示,如:很好、好、一般、较差,每个评语给定一个分值。如“很好”给5分,“好”给4分……。把各项分数相加所得分数为测评总分,再从总分数中折算成优、良、合格等几个等级,把计量转化为评语。我们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方案”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5.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以《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品行中应予提倡的良好行为项目为加分项目,列出一些学生品行应予以否定的不良行为项目为减分项目,视为考核量标。对每个学生学期开始,确定一个基础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据平时操行予以加减分,加分与减分可以相互抵销。实行这种方法,着重对平时学生行为作出记载,每月评定总分一次,期末总算。

用这种方法考评学生,有事实依据,比较客观,便于及时获得学生思想状况反馈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时有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我们各班级采用了这种学生日常操行评分办法,进行班级学生日常管理。

学校就如一个花园,有苍翠的松树,也有低矮的藤蔓。学校应本着“全面发展”的宗旨,既关注每一个学生,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我校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合作改进评价活动,根据不同评价目标,应用多种评价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时时事事有评价,以此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发展。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已渐渐将这些理论、思想、深入渗透并贯彻到一切教学行为当中,使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评价观念,产生新的评价行为,让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扬起了科学理性的风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决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塑学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点学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建设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评价方法:

1.在每一条评价内容中,“优秀”记,“良好”记,“合格”记,“不合格”记为〇,每一条评价内容获7个“”以上,“总评”记录为“优”。

篇(2)

关键词:评语的艺术性帮助收获

有人笑言,每到期末年终,往往是班主任绞尽脑汁时。因为这时每位班主任都要给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文体劳活动、在校表现等方面做一个总体评价。这些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而且能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写好评语至关重要。

其实给学生写评语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给学生以评语,评语可是关乎一个学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方位地了解和分析每一位学生,具有针对性、启迪性、激励性地写出艺术的评语,以此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心志,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爱心的人。给学生写评语也并不是必须等到年终和学期末,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时时给学生写评语也是很重要的,甚至通过评语,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优秀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探究。

一、老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

开学之初,我都会很好地利用班级教研了解学生。要准确详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每位同学的特点,讨论如何使该同学有进一步的提高,必要时要进行家访。利用教研中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得到的信息,再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哪些人容易骄傲,哪些人喜欢表扬,哪些人性格孤僻不爱与同学打交道……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老师的评语,多用谈心的方式,尽量用第二人称“你”。

如果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朋友般的口吻、长辈的爱心来打动学生,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能使双方在愉悦宽松的气氛中“交谈”。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交融,这样学生读起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就会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信服感,就会乐“听”乐“行”。因此,以“尊重”为前提,用“诚恳”的态度对待评语,是写好评语的重要前提。评语中如涉及学生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应思之再三后慎重落笔,多一些“和风细雨”,以“诚”润其心田,以理沁其肺腑。这样,情理交融,才能增强评语的育人功能。2006届高三一位女同学因为身体不好成绩起伏不定,成绩最差的一次居然到了年级200多名。她平时性格有些内向,加上自尊心强,可以谈心的朋友不多,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她的苦恼。我在她的作业上写了一句话:保持一颗平常心!稳住!后来我发现她把这句话粘在了总结本上。同时她的上课状态明显改观,她的眼中洋溢着感激和微笑。随后一段时间,我又在她的作业及总结本上多次留言:“你是优秀的,不仅仅在学习上,你的坚强毅力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敬佩”。高考时,虽然她的病还在保守治疗,但是她仍然取得了河北省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老师的评语,要体现学生的闪光点。

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总是尽可能让我的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更加完美。2005届,我班有一名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复杂,从小缺乏家庭应有的关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提起他,小学初中的老师没有不头疼的。第一次上课我发现他斜着眼睛看我,还试探性地说一些偏激的话,我采用了“以静制动”,没有理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他的优点:他对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只是由于多年的积习使他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掌握了这些情况以后,我在他的作业本中写下评语:“听说你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孩子,你的勤奋和努力是班里出了名的。在你看似调侃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如果你的字迹端正了,成绩稳定了,上课不随便插嘴了,大家也会更喜欢你!继续加油吧!你将会更加出色。”第二天上课,我发现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坐得端正,从他的眼睛里我也看到了友善和信心。

四、老师的评语, 要从鼓励学生的角度入手,多用肯定、建议性的语言。

《中国青年报》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上高中的中国女孩,因为老师批评她没有数学头脑,她失去读书的勇气,开始厌学了。她的父亲把她转到美国去上学。四个月后,美国的老师将她的学业成绩与评语寄给她父亲,评语却是这样写的: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她在任何校园都会受到珍视!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是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唤起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否定他的学习成果或进步,将使他自尊感低落,从而导致满足需要的心理过程受到抑制。因此,写评语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热情或使学生保持一种长久专注的心境,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得有一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忽然有一天有很多学生纷纷打电话给我,祝我生日快乐,我被弄懵了,我从来没有对学生说过我的生日,他们从哪儿得到的信息?有一个学生打来电话说:老师您还记得吗?刚上高三时,我的成绩特别差,再加上我的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我不想读书了,我的父母都不想让我继续上学了,是您劝说我的父母,并且鼓励我,给了我信心。老师,从来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关心过我。现在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了我今天这一切。我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和同学们一起祝您生日快乐!

五、老师的评语要双向交流,评价要有交互性。

师生间的任何活动都应该是双向交流的,老师对学生本人和作业等作出评价,当然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提出自己的希望或给老师出出主意。我的学生习惯用总结本或作业本和我交流。有同学犯错误了,学生会告诉我:某某同学需要帮助,希望老师找他谈心。有同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们会在留言本上留言:老师,您有空吗?我想今天晚上和您谈谈。天气有变化,学生会给我“留言”:天气转冷,老师注意别感冒。有的学生还特别提示:老师,我们希望您对我们再严格一些。有的学生则说:老师,我们希望天天看到您的笑脸。

总之,老师写评语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以一种爱的态度,采用亲切的语言,以情感为主,鼓励为主,导向为主,教育为主,使评语这种教育手段发挥其特殊作用。相信我们用真心和爱心写下的语言,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春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操行评语 评语撰写 情感

自从推进教学改革以来,学生操行评语有相当明显的变化,逐步地从传统操行评语转向现代操行评语。在教育改革中,不管评语的形式与内容出现了什么变化,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追求。评语,作为一种评价,是对学生这段时间至这一个学期的总结,同时又是对新学期给予的希望。一份精彩的评语,不但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增强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不断走向成功。

然而,在呼唤“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师撰写学生评语时习惯于条条框框的套话,写的内容总离不开“关心集体”“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公式化、标语式的口号,最多在“很”“比较”“有时”这几个词上斟酌一番。那么,能不能改变一下这千人一面的评语写法,把评语写得具体实在,写出学生的个性,融进教师的喜和忧,使这感情的交流生动活泼,充满魅力呢?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撰写学生评语的语言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注意变换人称,增进语言的亲切感

记得刚当教师的头几年,我所写的评语多半是“望该生今后……”的僵硬格式,自己读来也觉得这种评语语气生硬,心里不甚舒服。可见,这种评语产生的是“教师劳而无功,学生无动于衷,家长司空见惯,最后不知所终”的不了了之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写评语首先应把“该生”等字眼废除,换成第二人称――“你”,然后娓娓道来。

在评语中可以多用这样的开头:“你,一个帅气的男孩,学生崇拜的偶像”“甜甜的你是大家的开心果”“勤奋好学的你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一个“你”字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顿时觉得教师是在跟自己促膝交谈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实践证明,这样的评语少了一份呆板,多了一份真诚;少了一份严肃,多了一份亲切,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情感的交流,即便是不很中肯的意见,学生心理上也易于接受多了。

二、巧用学生姓名,增添语言的幽默感

每个人的姓名,往往蕴含着某种特定的含义,寄托着父母的某种期盼。如果能巧妙利用学生名字,将名字的字形、字意与评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赋予新的含义,则可增加语言的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体味到教师的一番用心,既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如我班的吴骁勇同学,虽然是个个子高大的男生,却性格内向怯懦,于是我根据他的名字写了这样一段评语。

你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但是课堂上举得不高的小手和努力写好的字迹,让教师看到你的努力,默写中常见的一百分更看到你的毅力。男子汉,勇敢一些,教师期待看到一个真正的“骁勇”!

诸如此种幽默而又耐人寻味的评语还有很多,只要你潜心去找,总会找到学生的优点作为切入点。如平时大大咧咧,做事浮躁的曹雅惠同学,不肯刻苦钻研、一心只顾贪玩的陈圣曦同学,见写日记就头疼的撕捞焱学,做任何作业都爱磨蹭的吴峥扬同学等,他们的父母都煞费苦心地起了一个个意味深长、寓意深刻的好名,不妨在写评语时将计就计,从以上名字中的“雅、圣、豪、峥”着手,在评语中风趣地将自己的良苦用心写进去,这样的评语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

三、冠用特定美称,增长语言的魅力

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的能力、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体育兴趣浓厚,有的酷爱文艺,有的聪明好动,有的深沉内向,有的醉心于解数学难题,也有的沉湎于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为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其特长,我对一些表现突出、有一定专长的学生冠于特定的称谓。

如我班就涌现了一批“人才”:数学小博士虞志鹏、小诸葛吴舒阳、小书法家顾芯宁、体育明星宗晨阳、大作家张阅、哲学家凌宇飞……这些学生,为我给他们冠上的美称而感到光荣与自豪,又为无愧于这个美称而不断努力着。想必无论岁月流逝多久,这些美誉将始终留在他们的心田,激励他们为此而奋斗。

四、引用名言警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给学生写评语,主要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使评语更富有感染力,更好地鼓舞和鞭策学生,可将一些哲理性强、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融会于评语之中,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拉起学生走出困扰情感的沼泽。

如我班一位姓付的女生,她学习基础差,一心想取得好成绩,可又不够勤奋刻苦。我在写评语时摘抄了一句“伟大的成就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才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的名言送给她。她读了很激动,还把这句名言工工整整地抄好,贴在自己的房间里,时刻激励自己发奋学习,不断进步。

又如我班一位姓黄的男生,他的父母离异了,其母带着他和弟弟生活很艰难,只要他稍有差错,招来的就是挖苦、嘲讽、责骂与狠打,日子一久,他就变得自卑和消极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评语中开导鼓励,如“伟人都是从刀山火海中闯过来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等,这些评语伴随他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

我给学生撰写评语而精心挑选名言警句时,我深深感到:每一句名言警句都饱含激情地表达出了我对学生的愿望。我相信,这些名言警句都将成为一盏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指引他们好好做人,做个好好的人!

五、用心抒写对联,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名言警句能给学生以启发,催人奋进,这不仅因为它们含义深刻,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文字本身简练而富于艺术美。我想,作为班主任不妨就学生特点大胆尝试抒写对联,实行每人两句话,即一副对联,融褒奖、警示、激励和祝愿于一体。事实上,这些美丽的对联式评语也能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如我给我班班长就拟了如下褒奖式对联评语。

“刻苦学习知难而上一丝不苟,全力拼搏不折不挠全校扬名。”

给学习委员拟了激励式对联评语。

“勤学苦练有望滴水穿石,奋勇拼搏坚信铁杵成针。”

也有对部分特殊学生写特别关爱式对联评语。

“守纪团结希虚怀若谷,刻苦勤奋望惜时如金。”“勤奋学习贵在锲而不舍,刻苦磨炼重在持之以恒。”

这些评语,虽然短小,但是字字含情,句句寓理,学生看后反复吟诵,自是爱不释手。

教育是爱的事业。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上述五种写评语的方法,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深沉的爱,都源于教师对学生在成长路上越走越好的一种期盼。虽然班主任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但它换来的是学生的喜悦和进步,培养他们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进而做到自尊、自爱、自强,不断完善自我个人修养,成为具有完美健全人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郭冰. 学生操行评语改革的现代性解读[J]. 教育科学研究,2012(08):41-45.

[2]陈锦才. 如何写好学生操行评语[J].班主任,2011(06):22-24.

[3]党霞.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写好学生操行评语[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7):59.

[4]牛新林. 让操行评语成为班主任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J]. 时代教育,2013(10):164.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评价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一、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评价的文献综述

重庆市巴县中学教师郭荣在其论文《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评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引导广大学生,按照国家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学生品德的优劣程度,行为表现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发挥诊断功能;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起行为动机,进而发挥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席家焕在其论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价》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个体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虽然中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千发万别,但不是虚无漂缈.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或量化的。冯建军在其论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量化方法探讨》一文指出,所谓思想品德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思想品德评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一向采用等级记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四等表示,这种方法虽容易区分学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实行,但划分时标准很难把握,且有点粗略。粉碎“”后,适应高考的需要,实行了品德操行评定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品德考查,只写评语,不分等级,利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也曾对中学教育和高招选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只用语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定性描述,往往是写得模糊、抽象、笼统,难以区分学生品德存在的差异,不利于比较。近几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操行评语多是只写优点,不写缺点,使得招生工作者根本无法择优。

二、 “人本”评价与“绩本”评价

(一)对“绩本”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第,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的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这种只重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思想好、品行正、求上进,他们也可能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甚至学习动机、态度和习惯上的种种问题。

(二)“人本主义”对评价的意义

关于人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兴起的教育人本论,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我国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于一体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提高。

(三)全面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需要的,但是,中学生品德评价更应当是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作全面的评估。评价中要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发展原则和个性化发展原则。

三、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德测评指标的设计问题

科学的品德测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从目前的品德测评工作的实践来看,指标体系的设计质量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便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为了求得指标的可操作性,将指标体系设置得过分细致和具体,甚至出现了包含几十条指标的庞大指标体系。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其过大过重的工作量而不被人们所欢迎和接受。但如果指标过于笼统、抽象,人们无法通过指标去获得有关应测评对象的思想品德特征的信息,那么,测评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兼顾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品德测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品德测评的量化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品德测评,普遍喜欢实行量化。科学而又合理的量化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克服品德测评过程的许多主观臆断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品德测评的效率与效果;有助于德育管理与德育研究;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

“量化”是否能全面、真实、精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量化”实际上只重视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分,并不注意行为过程,因此有些学生的行为不是出于对品德测评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是一种表面行为。这样就导致学生品德得分的多少与他们的实际水平挂不上钩。

(三)思想品德测评方法实践可行性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测评中,人们总是刻意追求它在理论上的完善性和方法上的先进性。如目前有关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模糊数学或其他先进计量手段的测评方法。虽然它们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中小学教师却不愿接受或难以接受,主要是计算操作繁琐,不便人们使用。

因此,如何使思想品德评价更具针对性,能科学而准确地确定学生发展的水平,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

(四)评价目标不够明确,评价的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

目前的思想品德评价过程中却存在着评价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弄清楚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仅仅将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部分。中学阶段,包括入党、评优、高考升学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考察。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学校为了升学率和荣誉,往往就会将这种品德评价活动给"利益化"。这种评价目标的扭曲势必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德育工作的质量。

(五)评价的方法和主体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的问题

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只重视定性评价或者只重视定量评价。不可否认这两种手段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单独使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却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定性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对于被评价者的思想品德有个整体、宏观的认识。缺点是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们品德发展的历程。

四、针对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思想品德测评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学生道德的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仍然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对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测评进行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1、不断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

针对测评标准、内容的不确定,我们认为应该保留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的内容,将其他非道德教育的内容放入其他相应的测评之中。比如,以一般人们常用的品德检测与评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为例,品德分为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内容。但真正属于学生道德发展范畴的并不多。法纪观念中的学法、守法和用法,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品质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习惯,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对这些内容的评价不应在道德评价中进行。只有比如家庭道德心、社会公德心等内容才是道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也才是品德测评的主要内容。让思想品德测评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是品德测评发挥作用的基础。

2、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

在整个道德评价过程中,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活动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首先存在一个依据的问题。"究竟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出台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政策。第二,不同时期社会需要。

依据问题解决后,还有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怎样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思想品德评价标准。这里,有两点必须要坚持,既要考虑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完整性又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在评价标准中还存在一个评价指标权重的问题。在如此数量繁多,关系复杂的评价指标中,究竟应该怎样对每一个具体指标内容设置分值,协调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分值分配,这都是需要仔细探讨的。

3、推动品德评价的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

现今学校大多采用评语评价法,等第评价法等或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如果只片面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就难免会使评价过程带有主观性,评价的结果缺乏科学性。总结国内外对于品德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中国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现状,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其多元化的进程,在现实都具有它们各自的可行性。

这种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以班主任为代表的教师仍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其次,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十分重要。再次,中学生自己既是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最后,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家长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

(二)建立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

动静态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测评方法不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静态特征是在测评中易被发现、容易进行测量的。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历史地进行测评。在测评中,常常进行的是相同年龄段学生的横向比较,忽视了每个学生自身的动态发展。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教育者应该珍惜的。如果不能在测评结果中及时地反映出来,就容易错失道德进步的关键期。考虑到学生面对分数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反应,有的学校抛弃了分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的5成长册6,教师和学生共同将道德成长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学生脱离了分数,放下了包袱,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也在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自觉地思考道德问题,不断地反省、提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现代学校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考虑建立个人纵向测评与群体横向测评相结合的测评模式。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发展状况,更能了解同辈群体的状况。不单有自省而且有比较。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评语中要指出学生的优点、需要努力的方向,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改变测评结果的不恰当使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注重自身修养,是一种发自个体内心的对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是对自己道德的提升的渴望。使中小学生的品德测评结果成为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认识,才是品德测评结果超越性、非功利性的使用之法。如果我们的测评的结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多少提高,是如何达到这一提高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道德教育中的优缺点,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行政措施帮助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道路上来,这样我们的品德测评才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道德教育任重道远,改善中小学品德测评更是迫在眉睫。我们呼唤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品德测评,改进我们的品德测评工作。

(四)重视品德评价结果的反馈

既然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德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那么仅仅获得评价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将它们反馈给每位学生也就是众多评价对象身上才算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整个评价过程才算完整,评价才能发挥它的引导和激励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在评价活动的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这一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7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

[4]祝佳佳:《中学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2012.5

篇(5)

一个国家的语言,它承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底蕴。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作品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所以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堂。下面我就本学期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制定目标和计划

在开学初,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教材信息中挖掘德育因素,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并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都不难找到德育教育目标。以语文实验版七年级下册为例:《的少年时代》——立大志,苦修身;《骆驼寻宝记》——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地毯下的尘土》——诚实勤劳,纯朴善良;《爱莲说》《陋室铭》——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强项令》《包拯》——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春望》——热爱国家,忧国忧民……德育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所以,制定目标和计划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成功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的一步。可以说,没有这一步,德育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选准切入点,正确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所用的方式是“渗透式”,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使德育教育如春风细雨般“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比如,我在讲《骆驼寻宝记》一文时,引导学生总结出骆驼所寻到的宝“不是使自己养尊处优的宝,而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变沙漠为绿洲的宝”的时候,我话锋一转:“骆驼所寻的宝是把沙漠变为绿洲的宝,对我们而言,我们的宝是什么?”顿时,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知识、时间;有的说是亲情友情爱情;有的说是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这时候班上有个调皮的学生叫朱万定,他在下面大声喊:“是金钱!”广大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因势利导:“对,金钱也是我们的宝,但必须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拥有金钱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怎样去驾驭金钱,驾驭好了是我们的宝,驾驭不好则将是祸水!此外,还要必须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这是根据课文创设的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走出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渗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是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主要组织者,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本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为本地人物立传》中,时值清明节前夕,我组织班上的学生为本地革命烈士彭懋桂烈士扫墓。在烈士陵园里,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墓碑上的碑文,向当地的老人了解英雄的日常琐事,并一一做好记录。回去之后通过核实整理,让他们写下《彭懋桂烈士传》。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从小知道感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四、寓德于写,在作文中“渗入”

作文与做人密不可分,“吾手写吾心”,在作文中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这对他们的一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有“灵魂”,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以德育教育为主体的作文要注意三点:首先,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大纲》中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学校、社会、生活)的素材。通过写学生生活的素材,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其次,作文立意要真诚。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作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真诚,通过作文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他们在作文中真正认识自己,从而渗透德育教育。最后,作文评语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作文评语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的协作欲望。

篇(6)

语言是一种艺术,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语言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1.思想品德课堂需要“美”的语言

美的课堂语言既可以将学生融入一种意境,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有真切的情景体验,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陶冶学生的心灵;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

2.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评价语言

除了课堂教学语言,课堂评价语言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着学生更长远的发展。不论是批评的语言还是鼓励的语言,都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手段。

a.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批评语言

在课堂上肯定有学生表现不如老师所期望的时候,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既要保证教学效果,又要及时对某些学生指出问题,这是需要用心去对待的。初中的孩子逐渐进入叛逆期,自尊心也比较强,所以处理不好的话,要么就是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要么就是对学生造成无意的伤害。教师批评的语言也是一种艺术,批评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改正不好的地方,不一定就非得言辞激烈、言语强硬,温和的语言也同样能达到效果,而且有时候效果会更好,也避免了与学生发生直接的矛盾。

b.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表扬语言

课堂批评对于及时纠正一个学生的错误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表扬同样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课堂积极性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表扬也应该注意评价语言的质量,也要做到真诚、坦率。如:虽然学生答对了可是声音非常小,如果只是笼统表扬,或者直接指出学生声音太小,实际就跟之前说的负面语言评价相类似。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得好极了,所以下次你可以自信地大声地告诉大家,好吗”这样既真诚地表扬了学生,也指出了不足。

其次,建构“美化教育课堂”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进行美化教育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

2.要求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

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的思想品德教师更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游戏”教学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师是极大一种极大挑战,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篇(7)

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不断积累经验的机会,每一次写工作总结都是一次反思总结的机会。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请笑纳!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一、成绩分析:

本年级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在教学工作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各类目标和任务达到的程度

本册三个单元共10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二)积极、愉快地生活

1、团团圆圆过中秋;

2、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洁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四)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本册的教材编排中,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新课程的改革与实验,赋予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更加生动而美丽的生命色彩,然而要演绎这美丽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2、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对学生进行以表扬为主的鼓励性评价,做到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生活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四、下学期的教学设想

1、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社会公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教育学生。

2、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和其他职业不同,我们教育的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沟通,势在必行。

3、加强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一线教师要踊跃担负起教改前沿突破的重担,新理念下的教师要有“个人学习促成长”的思想,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把教学研究工作做好,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关于本学科方面的文章,结合海岛教学条件,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当研究型的教师。

5、和家长做好联系,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2在这一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

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3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 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三、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4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们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山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5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学期,我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