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3: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宽容的议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所有的议论文都提出观点,然后运用不同根据,通过不同方法,对观点进行证明,这就是论证。论证,是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
议论文都提出要证明的观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论题。从形式逻辑学来看,论题,是被证明的判断,也叫论断、论点。从总体来看,多数议论文的论题都出现在文章开头部分,出现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议论文,开门见山亮出论题。冯骥才的《警惕自我糟蹋文化》(2010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在文章开头,干净利落地摆出了论题:一种文化上的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这种方式出现论题,明快、醒目。
有的议论文,通过名言警句引出论题。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2012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开头部分引用了晏子的话语:“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从中自然引出了文章论题: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这种方式出现论题,其根基,有哲理,有文采。
有的议论文,通过事实导出论题。路勇的《出书应有底线》(201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通过客观事实自然导出论题。文章写道:“今天,出版市场是空前繁荣了,出书是空前的方便了,但是能够留之后世的‘大书’却少了,感情苍白,面目可憎,无思想无洞见的垃圾作品越来越多。”从上述事实,文章自然导出论题:出书也是该有底线的。这种方式出现论题,有事实根据,有现实依托。
论题提出之后,要进行证明,要证明,必须有根据,证明论题的根据,叫论据。为了证明论题,常常要摆事实,说理由,打比方,这样一来,就有了习惯上所说的事实论据、理由论据和比喻论据。
通过摆事实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事实论据。艾斐的《文化有什么“用”》(2012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为了证明文化之用用于有重大作用的精神建构的论题,用、大庆创业、航天人对飞天梦的不断追索、汶川人在地震后的坚韧重生无不是精神力量在起重要作用的事实予以论证。其论据,习惯上叫事实论据。
通过讲理由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理由论据。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的论题是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为了证明这一论题,文章写道:“既然‘人无完人’,那么用人,就少不了宽容这一条。”文章用上述理由论证了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的论题,其论据,习惯上叫理由论据。
通过打比方证明论题,其论证的根据,习惯上叫比喻论据。周奉真的《接地气才有生气》(201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为了论证“干部要深入群众”这一论题用了比喻论据“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其论据,习惯上叫比喻论据。
有了证明论题的根据――论据,还要自觉地理解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方式,即用什么推理方法来证明论题。由于用了不同的推理方法,因而有了不同的论证方法。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等。
列举一个个事实,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出一般道理,用这种推理方法证明论题,叫归纳论证。柳斌杰的《灾难也是大学校》(2008年6月5日《人民日报》),通篇是归纳论证。论题是灾难也是大学校。论题提出后,列举出“5・12”大地震后的一个个具体事实:党学会了临危不惧,快速决策;政府学会了科学应急,果断指挥;军队学会了非战争使命的快速反应;人民学会了关爱他人,热爱生命……最后得出归纳推理结论:灾难变成了大学校。以此论证了论题。
从一般道理推出个别事实,用这种推理方法证明论题,叫演绎论证。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为了论证论题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不少地方用了演绎论证,如用了“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训。其演绎推理式可以书写为:“人至察则无徒(人过分挑剔别人,要成为孤家寡人)”;不要“无徒”,因此,不要“人至察”。其推理结论与论题相一致,因此,论题获得论证。
从事物的相同、相似之处推出它们在别的地方也有相同、相似之处,用这种推理方法论证论题,叫类比论证。隋星的《接好“地气”才能更有“底气”》(2011年3月8日《人民日报》)引用了同志用种子比做党员干部的比喻。其类比思路是:党员干部与种子有相似之处,种子依靠土地,党员干部依靠群众,依靠基层,于是推出新的认识:种子遇到土地就扎根、开花,党员干部也会像种子那样,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开花,即留得住,创建事业。以此,论证了要论证的论题:党员干部下基层要留得住。
由此可见,论证,就要提出论证的观点――论题,然后用论证的根据――论据,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对论题进行证明。这就是论证,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
议论文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什么?论证道理,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新判断证明要证明的判断,也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已知道理证明要证明的道理。这就是议论文表现的基本内容。
那么什么是道理呢?道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什么是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或事物的主要性质。如人有种种性质,人能说话,能思维,能用生产工具从事劳动活动,能团结互助,能尊老爱幼,等等,其中人能说话,能思维,能用生产工具从事劳动活动,为人的基本属性,或人的主要性质。由此,构成了人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抓住事物的本质与他人进行交流。如,李明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是好学生。
什么是规律?规律是现象间的必然联系。必然联系,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联系,即现象间的普遍联系。列宁说:“必然性=‘存在的一般性’(存在中的普遍性)。”(《列宁全集》第38卷,291页)如,摩擦生热。摩擦是一个现象,生热又是一个现象,两者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必然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揭示事物的规律。如,勤奋学习,推动学习成绩提高。
所有的议论文都提出论题,有的议论文没有直接提出论题,但在论证过程中可以看出论题,否则,就成为无的放矢的滥议论了。论题,通常都具有本质性意义或规律性意义,因此,具有道理意义。论题提出之后,要进行证明,其实是通过不同推理方法来证明论题,而推理本身都具有本质性意义或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
朱晓驰的《细节为何决定成败》(201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的论题是:细节决定事业成败。这一论题本身揭示了是否注重细节与决定事业成败的内在联系,这具有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接着文章运用各种推理对这一道理进行论证。文章运用了归纳推理:日本汽车企业把精细化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中去,取得巨大成功。我国的海尔公司大力倡导“抓细节,无缺陷”的生产经营理念,成为家电制造巨头。可见注重细节,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了演绎推理:引用了老子的话语:“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其演绎推理式可以书写如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要成就大事业,因此,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演绎推理的一种。文章运用了类比推理:引用了荀子的话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事物的细节,与小步、细流是不同的,但有相似之处:都是细小的东西;它们还应有相似之处:既然小步能至千里,细流能成江河,因此,重视细节也就应该成就大事业。这些推理的结论与论题相一致,因此,论题获得证明。这些推理本身都具有规律性意义,因而具有道理意义。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就是用各种推理获得的已知道理证明要证明的道理。这就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表现内容:呈现道理。
下面结合潘教授的观点,谈谈我对当下议论文教学的反思与探讨。
一、对议论文“要素”的反思与探讨:理论性、逻辑性、概括性
潘教授认为议论文“三要素”提炼不当,那么议论文写作的“要素”究竟是什么呢?议论文的知识体系究竟是什么呢?
记得2002年韩雪屏先生在《语文建设》上发表了《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一文后,就引出了对语文知识问题的大讨论。十年过去了,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厘清中小学语文课程需要的知识有哪些,对议论文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停滞的地步,尽管其中也有许多人作出了探索,出现了议论文的能力训练体系、思维训练体系、目标分类体系、议论文写作范式等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与实验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对于议论文写作知识的研究还没有本质上的突破。
那么议论文的“要素”是什么呢?从文体特征和写作的基本要求看,记叙文在于以情动人,使人感动;说明文在于以知启人,使人明白;应用文在于以事告人,使人知晓:而议论文是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应该是议论文的基本要素,结合高朝俊教授及相关专家的观点,从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看,议论文的“要素”可作如下概括:
(一)理论性。议论文又称说理文,强调文章要说出的是“理”,即要有理论性的观点,也强调文章要竭尽力量说道理,即要以理服人。议论文要从个别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的观点才有高度,道理才具有普遍性,才能令人信服。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说:“罗列一般的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把握事实,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
(二)逻辑性。议论文要发议论和说道理,它所遵循的是思维的逻辑性、完整性、严密性、条理性,以及推论的合理性、证伪的科学性。在论述过程中,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工具,以概念、判断、推理、比较、分类、分析、概括、综合等手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概括性。一是对内容的概括性,即要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二是语言的概括性,即要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将具体事例、现象等抽象化,而不是作生动的描述。
我以为从内容、思维、语言等方面提炼出议论文的基本要素,易于被老师接受、学生理解,易于在写作中运用。
二、对议论文写作目的的反思与探讨:负责的态度、理性的精神、求真与求善
潘教授认为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求真”,我认为这是议论文写作的较高目标。结合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具体情况,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目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写作的要求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精神。”2000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议论文写作的要求是:“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两者都强调了“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以为“负责的态度”是议论文写作中“求真”的基本要求。
到了高中阶段,中学生基本完成了心理上的“断乳期”,身心发展已经渐趋成熟,参与社会日渐广泛深入,他们对社会、自然、人生、自我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但由于高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这些思考和认识又有许多不足,如他们的观点常常情绪化,许多观点不切实际、偏激,因此引导学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在高中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朱光潜先生认为写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如果存心说谎,那是入手就走错了路,他愈写就愈入迷,离文学愈远。许多人在文学上不能有所成就,大半都误在入手就养成了说谎的习惯。”我们看到当下学生在作文中迎合教师、迎合评分标准、迎合政治、迎合时势,说假说、空话,就是不敢说真话,这哪里是什么“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呢?
我认为在议论文写作时应特别强调学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养成发表观点时不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网络时代,“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更是对一个公民和网民的基本要求。
王栋生先生认为:“写作要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需要我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生写作要有社会性,我们固然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社会的重大主题,但更要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一步步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里强调“写作要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是以“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为基础的。
(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莱辛有句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写作要达到“求真”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我认为理性精神就是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视野、平等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还有实事求是、质疑探讨、真诚合作等,而这种理性精神在当下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常常被忽视。
而国外在议论文教学中都十分关注理性精神。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9~12年级)对议论文的要求有:“预想读者可能出现的误解、偏见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德国的高中课程标准强调:“能以说理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及“能表达反驳性论据,并能有效地用于议论”。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的课程标准则强调“欣赏他人思想和表达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看出,“反驳性论据”“欣赏他人思想”等,都是理性精神的表现,也说明国外议论文教学非常强调理性精神。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上,无论是学生写作前的指导,还是写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探讨,或是写作后的讲评,都可以通过作文案例,来具体分析学生是否有情绪化、非理性的表达,如果有,努力更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理性的精神,并用理性的精神战胜个人甚至一个群体的非理性的情绪,这样才能加深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才能逐步走向对真理的认识。
(三)议论文写作“求真”也要“求善”
潘教授强调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求真”,我觉得求真之外,还要“求善”。
议论文中的“求善”,就是以一颗善良之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看待社会人生,是对弱者的同情、对强权的批判、对文明的倡导、对愚昧的针砭、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恶丑的鞭挞,等等。
作文如做人,于漪强调“要作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能失缺的”。她说:“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身上更吸引人的不是其他,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伟大的悲天悯人的气度和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热情与热爱,像杜甫和列夫·托尔斯泰等。而现在的学生如果家里的屋子破了,能自己动手修缮已经很不错了,恐怕很难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不可能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和为理想而舍弃一切的豪情。”我想于漪老师所强调的“做人”“精神”“人文精神”“悲天悯人的气度”“热情与热爱”其实就是人的一颗善心。
在学生作文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宽容,例如看待“小悦悦事件”。不是任由学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见死不救,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和当下公民的素质,设身处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选择,宽容他们的不足,同时再引出自己对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希望他们有正确的选择与行动,希望网民及社会舆论有正确的导向。这样的表达,才是有一颗“善心”的表现。
三、对“材料意识缺乏”的反思与探讨:积累有价值的素材并适当加工
潘新和教授认为“‘材料’意识,可谓议论体式写作的首要意识”,确实如此。积累材料固然重要,但是积累什么样的材料更重要。我以为有思想价值、有说服力的材料才是有价值的素材。
议论文是要表达作者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批判、纠正别人错误的观点与思想的。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有没有独到、深刻的“意”是区分文章高下的重要方面。只有运用有思想价值的材料,才能有效地帮助作者表达思想,所以积累的材料必须具有思想价值。
议论文写作的目标之一就是以理服人,论据有说服力是首要的要求。那些有影响的事件、公开的数据、经典的名言等可以看成有说服力的素材。
要让素材变成有价值的论据,还要学会加工材料。有价值的材料如同一块璞玉,如果不加工,其价值就不能提升。所谓加工材料,不仅是要除去与观点无关的内容,还要通过分析,凸显材料的思想价值,强化其针对性,从而提升其说服力。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对材料的加工意识的重要性。
材料:《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一切贵在开始”的角度加工材料:“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从“毫末”“累土”“足下”开始的。不自“毫末”,何来“合抱”?不起“累土”,哪来“九层”?不始“足下”,何以“千里”?可见,一切贵在“始”。
从“成功贵在积累”的角度加工材料:“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的。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可见,成功贵在“积累”。
这样的加工就是以多元的眼光来加工材料,使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加强说服力。
四、对“思想方法片面”的反思与探讨: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
潘教授认为学生思想方法片面的原因是“‘议论文三要素’的着眼点是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而不是矛盾”。这是原因之一,但我认为学生思想方法片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品质的低下。
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在整个写作中,写作与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我认为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思维的多样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一个问题要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认识更全面、更透彻。如“小悦悦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受害者本人小悦悦看,受害者能否得到及时救助,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安危;从小悦悦的父母看,监护小孩子,来不得半点马虎;从十六个旁观者看,救助他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难;从社会的角度看,当下的社会为什么人们不敢做好人,为什么不敢去救助他人,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这样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形成对“小悦事件”的全面认识。
二是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从特殊性看到普遍性,从现象揭示本质。还以“小悦悦事件”为例,透过十六个路人的冷漠,可以发现社会的冷漠。追问为什么,会发现当前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准出现了较大的滑坡。继续追问,会发现:一是当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二是做好事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再追问,会发现社会缺少“好人”的保障机制,做好人的成本太高,好人一旦受到诬陷,只能流血又流泪,这样一来,人们与其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通过追问,便会把握出现这一事件的原因:社会机制、公民教育、民族劣根性……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是要形成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二是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素养;三是改造民族的劣根性,弘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民族文化。这样,经过反复的追问,就形成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是思维的批判性。我以为要有一种质疑精神和否定精神,对问题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辩证全面地认识。如2011年江苏高考题“拒绝平庸”,如果全盘肯定,就是要拒绝平庸,人要成为优秀的人;如果全盘否定,不拒绝平庸,似乎是强调做一个平庸的人也是好的。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偏颇,只有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平庸”问题,才可以发现,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是人的一种理想追求,如不能实现理想,做一个平庸的好人也未尝不可,正如古人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用辩证的眼光看这个问题,拒绝平庸,但不是拒绝平凡;拒绝平庸,但不是拒绝平常,人可以平凡、平常,但不能庸俗。思维中如果有了批判性,认识问题会更全面、辩证,甚至会出现新知,产生真知灼见。
五、对具体分析欠缺的反思与探讨:多一点哲学思维
潘教授认为学生不会具体分析,导致说理的贫乏,这确实指出了当下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实际问题。我以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分析时要运用哲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请看这样一个议论文片段:
当翁帆选择了杨振宁,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当万科老总王石为赈灾捐款数额不大之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当范美忠老师说出地震时自己先跑,未救学生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如果学生仅仅写到这里,就是现象的罗列,就是就事论事,看似有气势,而实际上没有说服力。)可是有谁规定,28岁不能嫁给82岁?有谁规定,自愿捐款,数额必须达到一个定量?有谁规定,教师不能懦弱胆怯害怕死亡,而必须成为舍生忘死的英雄?(这段文字就包含了几种哲学思想:对立与统一、相对与绝对、现象与本质。)我们羡慕郎情妾意,可是忘年之爱也未为不可;我们尊敬慈善大义,可是捐款也该以自愿为前提;我们崇敬救人英雄,可是救己的凡人也不算可耻(运用了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关系来进行推理。)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不”,但请不要轻易地说“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表达自我,你再冷静想一想,再决定,是“可以”,还是“不”
当我们自觉地运用了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就能发现问题的矛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全面深刻地论述问题,就会显露思想的锋芒。
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结合议论文写作,这里的“正确的思想认识”涉及写作目的和思想方法;“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涉及材料意识;“相当的思维能力”涉及具体分析。如果再加上合理的议论文知识,我们就有可能解决当下议论文“三要素”所带来的弊害。
仅以此向潘新和教授请教,并愿抛砖引玉。
注释:
[1]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
[2]高朝俊、邹昭华《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写作漫谈之一》,《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7年第3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9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朱光潜《谈文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77-278页。
[6]丁帆、杨九俊主编《高中语文》(必修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0-41页。
[7](8][9]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98、226、359页。
[10]吴弘《学生作文严重“缺钙”——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近日剖析教学弊病》,《青年报——学生导刊》2000年11月12日。
议论文写作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破题”上。不同的议论文,观点解读的内容与方式不一。议论文讲究“破题”,然后再呈现观点。“破题”一般在作文之首,是最吸引老师的地方。中高考作文中,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要讲究艺术性,而最大的艺术便在“破题”上,要把“破题”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眼球”给吸引住。对于我们常写的故事材料来说,论点往往就是起于材料中的一个词或者感受时想到的一个词。当我们基于材料生成这个词语时,一定要非常珍惜。举例来说: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的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誉的人。“外公偷菜”的故事,考生阅读后生成了这样一些词语:宽恕、宽容、自尊、改过、智慧、艺术等。在论点的呈现上,我们怎样走向艺术性?一位同学这样起笔“:邻居真让人意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恕’———谅解、同情、理解,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宽’———宽厚、宽怀。那‘两棵菜’,才真正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宽恕’;外公的变化,才真正让我明白了‘宽恕’的力量。”显然,这位同学对“宽恕”的理解,就非常“珍惜”。他不只是从材料中简单地看到了“宽恕”这个词,他还看到了其中的“宽”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行文时把“宽恕”拆分为“恕+宽”,然后通过解释词语的方式呈现观点,这就是新颖的、艺术的观点呈现。议论写作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这里。再如对于“谦虚”这个词来说,当我们把“谦虚”拆分为“谦+虚”,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谦”的内涵———谦逊、逊让、恭顺、放低姿态,就会看到“虚”的内涵———虚心、虚怀、空旷、辽阔、恭敬。有了“谦”的态度,有了“虚”的空间,这“谦虚”便是巨大的接纳、容纳的态度与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谦虚”才会使人充实、饱满、进步。我在阅卷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议论文就是词语解释与分析的艺术。考生的许多阐述多方论证,目的就是弄清一个词语的意思,弄清一个词语的精神内涵。或者反过来说,就是围绕一个词语在思考道理、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所以,学生一番努力,就是为了搞懂一个词语的存在状态,就像人的存在一样———或者漂泊,或者停留,或者呐喊,或者静寂。
论证过程中,观点的论证是讲究领域性的。也就是说,中高考议论文的写作都是在某个领域中展开论证的,范围不要太大。一旦大了,审美性、艺术性就下降了。古人讲究“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崇尚“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美,更主张“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因此,让议论的领域更小一些,让论证的思路更曲折一些,论证的艺术性就会慢慢地显现了。从曲折艺术上看,议论文似乎不存在环境、情节艺术,但换一种思路看,议论的领域、思路的设计其实与记叙环境、情节设计艺术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议论领域、议论思路也讲究“曲径通幽”。我们看下面这个材料作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用中了题为“青蒿素:中国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在演讲的最后,她说:“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一位考生的观点生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模拟考试中,阅读这个材料之后,他产生的感受是“谦虚”“进取”“向上“”境界”等。最终,他以“谦虚”为关键词生成这样的感受:“谦虚使人进步,使人更上一层楼。”当他弄清了“更上一层楼”中的理趣内涵以后,他认为,要“更上一层楼”,谦虚是基础,而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多多少少有谦虚的品质。于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当然屠呦呦的这个材料还可以从词语解释入手,可以从引用名言入手,可以从引用事例入手,可以从道理分析入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关键是要看清楚这个材料里的道理。屠呦呦为什么引用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一方面是表达自己要“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也是激励青年人“更上一层楼”。这样才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从这个层面看“,谦虚”就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子。而“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则是贴切的立意。观点的提出还是为了更好地展开艺术性的论证。写作的过程就是从道理与事例上组织证明,让“读者信服”———“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但是要放在哪个领域证明?议论文是要讲究论证的艺术性,而决定论证艺术恰当与否是由材料说了算的。当“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这个观点提出以后,这位考生选择在文学艺术领域开展论证,用文学艺术上的杰出人物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事实上,这是聪明的设计,因为即使“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是正确的观点,也只是在某一领域内可以证明它是对的,而在另一领域这个观点很有可能就不是十分正确的。因此,所谓的证明,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来证明。也就是说,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材料选择领域也是这样。
论证层次的厚度与方法的丰富,影响着议论艺术的评判。因此,我们追求有层次的论证,我们讲究有方法变化的论证。当我们把“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放在文学艺术领域论证,我们可以开展所谓的“死亡论证”,即放眼历史领域,放眼历史上的文学人物,来思考“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合理性、普遍性。在“死亡论证”中,我们可以选择下面的例子:唐代白居易、现代。他们身上都有“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因子———白居易写诗常问老妪的事例,可以证明与他的诗歌水平的提升有关联;写词请教柳亚子的事例和他的谦虚名言,也可以建构“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关联。之后,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文学领域中的故去的名人,组织开展正面论证,回答为什么“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要选择“死亡论证”?因为故去的名人已盖棺定论了,他们的事迹经过历史的洗涤,更加经典,更有说服力。当然“社会论证”也非常重要。所谓“社会论证”,就是用当下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来论证,以增强社会现实性,开阔论证的视野。事实上,对于“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的论证来说,如果只开展“死亡论证”这一层次的论证,还是比较单调的,论证思路没有什么曲折性、层次性。有时,我们需要“社会论证”,比如从反面思考一下“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寻找一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反面的事例、教训来证明“谦虚使人进步”的可信性。这样的“社会论证”,就使得论证视野更加开阔。比如,我们从当下作家、艺术家的“不谦虚”“太张扬”“太功利“”自我推销”方面寻找社会材料以反面排比的方式呈现事例,然后紧扣论点分析论证,这样与“死亡论证”上下对比,视野就比较开阔,论证思路就有了所谓的“纵深”。在开展“社会论证”时要注意材料与中心观点的相似性。围绕“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一位同学用“克星”———台湾歌手黄安的例子论证。他这样写道:黄安因多次举报“”分子而被台湾音乐工作者杨缅因反质疑为“”分子、“卧底”。杨缅因说《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就是“”思考。而黄安丝毫不谦虚地反驳:那写过“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李白也是“”分子咯?荒谬!可见,谦虚也要讲究场合。这里作者列举黄安反击杨缅因的例子来“辩证”论证“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有些“沾不上边”。“谦虚使人更上一层楼”需要的是如何凭借“谦虚”便“更上一层楼”来论证,而不是仅仅点到了“丝毫不谦虚”这个短语就能论证的。
二选一
(1)以“孝敬父母”为话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做人从______开始”。
要求:请从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作文,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等等,要求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析
今年青岛市中考作文题选题贴近考生生活,旨在挖掘考生对日常生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感情。“孝敬父母”这类反映生活家庭琐事的题材,看似简单,实际上把握起来比较难。据了解,今年大多数考生选择了“做人从 开始”,而离考生平日生活最近的“孝敬父母”题材却鲜有人写。如果考生平时缺乏对父母的关怀或爱的体验和观察,就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容易流于形式,写成简单的“流水账”。“做人从开始”这个题目范围比较大,但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领悟。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只要考生在记忆中有某件事情触动了自己,在这里都可以表现出来。不过写这个题目,关键也要有细腻的感情,“做人”是一个大事,而此处要写的事情,越小越好。倘若考生泛泛而谈,也不容易出彩。当然若能把今年的两个中考作文题来了个“二合一”,写成“做人从孝敬父母开始”,也是不错的。
写作点拨
审视近几年考生作文现状,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仍存在一些误区:
一、材料不充实。(1)无“材”可用。考生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榨”不足八百字;即使满足字数要求,也是胡拼乱凑,言之无物,内容空泛。(2)材料角度单一:有人物事件,无名言警句;有中国事例,无外国事例;有古代事例,无现代事例;有正面事例,无反面事例。材料角度单一,势必削弱文章的说服力或感染力。
二、材料不贴切。(1)不注意紧扣中心选材,所选材料与中心不甚吻合;(2)不注意材料合理取舍,材料详略处置不当,材料与中心若即若离。材料不贴切,乃选材之大忌!
三、材料不典型。(1)无病。有些考生肚里空空如也,临场只得胡编乱造,诸如我有个邻居如何如何,我有个同学怎样怎样;(2)材料低幼化。有些考生作文选材不外乎与儿时小伙伴钓龙虾、捉迷藏之类,与小学生作文无异,令人啼笑皆非!
四、材料不新鲜。
有些考生总喜欢拿“老掉牙”的材料说事:讲“爱国”即屈原,讲“执着”即司马迁,讲“忧民”即杜甫;讲“勤奋”即爱因斯坦,讲“好奇心”即牛顿,讲“自强不息”即海伦?凯勒……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但材料大撞车,自然就不新鲜,也极易让阅卷者产生“审美疲劳”,从而降低作文等级。
五、材料不概括。
议论文举例论证时,有些考生对材料不加取舍和概括,一则材料差不多占了文章三分之一的篇幅,过于冗长,有损议论文文体特征。
六、材料不分析。
有些考生作文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砌,缺乏对材料作必要的分析点化,材料与材料无必然联系,材料与观点相互脱节。
七、材料组织无序。有些考生作文虽然材料丰富,但材料组织缺乏合理的时空顺序,妨碍文章的逻辑性,导致杂乱无序。
针对上述误区,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上需注意以下两点:
一、拓宽作文素材积累渠道
(一)关注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斯涅克语),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考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考生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感悟身边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可通过参观、访问、旅游以及浏览报刊、网络、电视等),把握时代主旋律,让自己的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彰显鲜明的个性风采。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苏北有位考生机智地将选材定格在自己曾经经历的麦收生活上,抒写自己独特的真情实感。这篇近乎满分的佳作,赢得作文阅卷组负责人何永康先生的高度赞誉:这是关注自己个性化生活的极好明证!还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二)重视阅读。阅读是考生开拓知识视野,促进精神成长的有效途径。
1.重视课本阅读。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教材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信息,是考生作文素材的“天然粮仓”。聪明的考生,应该善于挖掘自己脚下的“金矿”,丰富其写作资源。以语文教材(苏教版)为例:(1)可以挖掘课本中的名人事迹、重大事件。如文天祥挣脱元军羁押,九死一生,回归南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史铁生身残志坚,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卓有建树;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和平集会上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激情演讲,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喊出了时代最强音;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于众目睽睽之下下跪致歉,令人动容!……这些名人事迹感人至深,一旦作为典型材料用到作文中去,就会对读者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2)可以挖掘课本中的真情实感。如柯灵在《乡土情结》中对故土的眷恋,孙犁在《亡人逸事》中对含辛茹苦的妻子的深情悼念,杨绛在《老王》中人与人之间的纯朴宽容……将这些真挚的情感恰到好处地渗透进考场作文,定能拨动阅卷者的心弦,激起强烈的共鸣!(3)可以挖掘课本中的名言警句。就“先贤忧国忧民”而言,我们就能捕捉到以下素材: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凝聚着先贤思想智慧的名言警句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作文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往往会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二、严守作文素材的运用规则
规则之一:材料必须充实。记叙文(可以在主题统帅下写几件事,写成复杂记叙文)行文要讲究尺水兴波,要有典型的细节描写;议论文既要有事实论据(最好正反结合),也要有理论论据(哲学原理、名言警句)。材料充实能更好地表现主题、更有力地论证观点,当然也容易满足作文字数要求。
规则之二:材料必须贴切。材料贴切是作文成功的基本条件。(1)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高考优秀作文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避免题材“撞车”,至少有三条途径:(1)择取富有时代气息、时代精神的典型材料;(2)同一素材从不同角度审视,可能平中见奇,常中见新;(3)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容易凸显文章个性:记叙容易流露真情实感,议论容易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规则之五:材料必须概括。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其主要表达方式为议论,因此文中举例必须具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抓住材料关键点(何人何事)进行概括叙述,切忌细节描写!对于记叙文中的素材,也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做到详略得当,杜绝面面俱到。
规则之六:材料必须分析。应试作文不同于平时训练,要让阅卷者在极短时间内意识到考生作文表现什么主题,论证什么观点,为此,记叙文就必须“画龙点睛”,议论文就必须对材料进行恰当分析,让材料与观点之间产生必然联系,从而有效地论证观点。材料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意义分析法等等。
那么,怎样通过讲道理,扼住议论文的灵魂呢?
一、阐述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
文章是学生自己笔耕的结果。因此谈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的见解和对题目的理解尤为可贵。以青岛十七中2012级张开冉的《直面挫折》为例,文章的道理论证就很有见地。他在开头说:“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条路上你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有困难,有失败,更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挫折在里面。”这句话是对于人生的感悟,人生不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遭遇挫折,这有普适性,一定会获得读者的首肯。然后作者接着阐述:“人们在受到打击伤害失败和挫折时,会很自然的灰心,心绪低落。然而这一时不佳的情绪它真得可以左右你的信念吗?不是,失落的情绪可以被调整,因为人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直面挫折的方法,从而变得安然,像山一样坚定博大。”
这是第一层论述,先从情绪上阐述,挫折引起的失落的情绪是可以被我们克服的。克服了情绪以后怎么办呢?作者上升到第二个层面,把人放到生存环境里谈,直面挫折不仅需要同生存环境抗争还需要和解,这是可贵的:“当一个人在逆境中,不管几多沉浮,几多磨难,仍能将自己的灵魂置于高处与命运抗争或与命运和解,相视一笑,前怨尽消,重新踏上征途,直至成功,这才是真的可贵。”
前两个层面不足以把道理说透彻,作者再一次把直面挫折上升到生命的角度,谈在生命中遇到挫折怎么办:“生命是一条汹涌无声的河流,波澜起伏,其中潜藏着无数的暗礁和凌厉的漩涡。当你面对这些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是随着漩涡沉入河底还是奋勇向前成就千古美名?其实这些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间,是向前还是后退,是成功还是失败?其中全取决你自己,从来怨不得他人。”
最后以回扣论点结尾:“善于面对挫折,善于承受,方成大器。”
这段论述,没有引证,也没有喻证,完全是学生个人的见解,却让阅卷老师感到如同面对面听该生条分缕析一样,感受到层层深入的逻辑之美。近几年高考作文一直在强调学生的真情实感,此文的说理部分,就以娓娓道来的逻辑推理,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二、运用近义词比较,在比较中张显说理的力度
对于一个论点来说,界定核心词的概念很重要。核心词也会有很多相类的近义词。虽然它们看似接近,但是其中细小的差别恰恰就是核心词的独特性所在。比如“诚信”,除了有“诚实”的含义外,还有“守信”的含义。这就与单纯的诚实不同。还可以将这两个词比较一下。“包容”在概念上很容易等同于宽容。二者在概念上的确有交叉之处,比如有容乃大,与人为善,冤家宜解不宜结,化干戈为玉帛等等。但是“包容”在外延上明显还有宽容达不到的地方。比如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与博大的文化胸襟,这些恐怕只有包容能够诠释。下面这个文段就把“繁荣”与“繁盛”进行了一个比较。
繁华不是繁盛。繁华犹如烟花,以它那热烈而不可遏止的美,在广阔无边的黑色绒布下兀自盛开,无数闪亮的色彩交相辉映,烟火从爆开的中心向四周迅速地消退,朵朵烟花此起彼伏,乍一看,煞是热闹,但是在这浮华的热闹背后是什么?是孤寂,是在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中一闪而过的孤寂,因为当最后一缕烟花消散于黑暗中,夜一下子又恢复了宁静,宁静得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而繁盛则更像是星星,在热闹的天空中他们一言不语,但当心归于平静之时,无意当中的一个抬头将让你由衷地发出惊叹,原来静谧无言的星星此刻竟是如此之繁盛,此刻,在空虚的心灵世界中他们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精神的脊梁,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星星是比太阳更为灿烂的永恒。
这样一比较,繁荣背后的虚空和繁盛之后的灿烂无声就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概念上也界定得很清楚。
三、运用比喻进行说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深刻的道理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先秦古人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孟子、老子都长于通过讲寓言故事,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其中。现代文也可以这样做。以习作《留点空白》为例:
养一盆花,时间久了,拨开一看,根茎竟长满了花盆,再也分辨不出它本来的样子,也缺少美感;参天古木,在自然广阔的环境中,根叶发达,延向四面八方。根雕的艺术,尽见其中。原来,不留一道缝隙是不妥的。
留一道缝隙,将山与山留出一道缝隙,即为河,隔河观望才美;留一道缝隙,将天与地留出一条缝隙,即为人间,人间才有情。
这个文段写得摇曳生姿。作者用养花、根雕说理,生动形象地让读者领会了留点空白的必要性,以及留点空白的艺术性。
比喻最大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在语言交流艺术中,过于深奥的道理如果借助于比喻,特别是来自大自然的智慧,可以轻松地让读者了然于胸,可谓四两拨千斤。在席慕容的散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我有一个发现,在这些荷叶间,要出水面到某一个高度才肯打开的叶子才能多吸收阳光,才是好叶子。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的叶子,实在令人心疼。颜色原来是嫩绿的,但是在低矮的角落得不到阳光的命运之下,终于逐渐变得苍黄。细细弱弱的根株和叶片,与另外那些长得高大健壮粗厚肥润的叶子相较,像是侏儒又像是浮萍,甚至还不如浮萍的青翠。忽然感觉到,在人生的境界里,恐怕也会有这种相差吧。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柢的陶醉毕竟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这句话旨在提醒人们要学会爱惜。爱惜什么呢?芳心只是一个比喻,要想找到爱惜的对象需要从“芳心”的本体出发。本体可能是才华,世上有些人,有过早的展露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但正像古人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太早的少年得志未必是有利于一生的好事,所以人生需要爱惜才华,厚积薄发。还有什么?大概是成就感吧。年轻人都在奋斗,谁不想早日收获硕果呢?但是追得太急,不知道留一道缝隙,不懂得成功的大厦需要厚重牢固的基石,那成功即使到来又能持续多久呢?所以人生还需要爱惜成功的欲望,不能操之过急,还要忍住寂寞,不懈的奋斗。当然还有情感,在青涩的时代早早开花结果的情感,如果不学会适时留住,爱惜美好的朦胧美,结出的只能是苦果。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追求着和谐: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敬业乐群,这是社会的和谐;同学友爱,路人相助,这是人际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个人成长需要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于是和谐便被看作是一种极致,一种完美。
近年来,“和谐”一词在报刊、电台频频亮相,成了点击率较高的词汇,“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因而,学生很容易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角度来组织材料,但这样选材,角度大而空,学生离这样的政治生活距离较远,写出来必定空洞无物,我们只有学会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从小角度切入,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去构思,才能言之有物,具体生动。
一、议论类文的构思指导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力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拟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先揭示和谐的含义,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多个领域和谐的具体表现,如解题中所说,然后揭示和谐的重要性,最后谈如何达到和谐,例如和谐的前提有尊重、平等、法制等。
2、先从反面举例,然后揭示不和谐的危害,指出和谐的重要。
3、正反对比着写,可以在阐释和谐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后果等方面对照着写。
二、记叙类文的构思指导
首先确定所要表达的范围,如家庭、社会、人与自然等,截取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铺叙成文。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记叙类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结构的精巧设置、细节刻画的运用和语言的形象生动。
根据文题提供的材料,题材可以涉及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一)写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作者可以写自然界的动物之间、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动物之间的“和谐”,如动物世界中小熊、小猫、小狗之间的友好交往;植物之间的“和谐”,如植物园中树木、小草、花儿之间的相互映衬;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如牛羊与草原、小鸟与森林、游鱼与河流等的相互依存。
文章可以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采用动化剧本的形式,把动植物虚化成人,通过动植物之间的对话、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自然界需要和谐,和谐让万物变得美好。
(二)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如“妈妈”与“奶奶”之间的和睦相处,“爸爸”的善解人意,妥善处理与外公、外婆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体现的融融亲情,通过生活中真实、具体的典型事例,运用生动的描写方法,表现“和谐”的可贵。
(2)学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如“老师”与“我们”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气氛,这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又能表现新型师生关系。还可以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矛盾的化解、友好交往等,写“我们”两名尖子学生因相互嫉妒产生纠纷,影响了各自的进步,也破坏了班级的荣誉。惨痛的教训,让“我”感到和睦相处,才是唯一的出路,对大家都有利,于是,上演了一段“将相和”。
(3)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如陌生人对“我”的错误或过失行为的谅解、宽容,让“我”恐惧的心变得温暖,或“我”热心帮助陌生人感到快乐,或邻里之间的相互体谅、互相帮助、和睦相处,还可以表现对和平的渴望,渴望台湾早日回归,渴望世界没有战争,渴望伊拉克的同龄人像我们一样,能够平安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可运用书信体或庭审记录体,采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把内容写充实。当然,也可以写想象文,写太空人与人类和谐相处,相互学习、借鉴、互补,共谋发展。但这类社会类话题,取材的范围大,内容离学生生活远,学生很容易写得空洞,说大话套话,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得力。这类题材学生在写作中要慎重选择,尽量不涉及。
(三)写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方面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