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程序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程序管理
招投标是项目从无形转换为有形的关键环节,是缩小不确定性和剔除不利因素的过程,而程序管理则是招投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因素。
一、加强资格审查程序的管理
资格审查是招标人进行项目招标时在施工经验、管理人员、机械设备、财务能力及社会信誉等方面对投标人的综合评判,按审查时间节点分为资格预审和预审后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在投标前对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判,合格者参加竞标,不合格者被淘汰。通过资格预审,招标人可以筛除那些信誉度不高、承担项目能力不强的潜在投标人,可节约社会成本,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易滋生腐败,如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对特定投标人“量体裁衣”,设定过高门槛(如过高的资质、保证金及业绩要求等),设定招标人综合考察分,由于分值设定的不合理,哪怕企业综合素质再好,往往招标人综合考察分的多少决定了企业资审是否入围。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定标前由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判,资格审查标准招标文件中事先明确,因开标前投标企业名称和数量均处于未知状态,资格后审最大的优点在于防止招标人的人为行为和遏制企业围标串标、哄抬标价行为。
为遏制招投标腐败行为,防止围标串标,2007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一律实行预审后审。为配合资格后审制度的实施,防止串通投标,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取消报名环节,即各投标企业在开标前不需要进行任何投标报名,并实行网上下载标书、自行踏勘、网上答疑等,直接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递交投标书,原则上在开标前投标企业信息无从知晓。在资格审查方面取消优选制,实行符合性评审原则即资格符合者均可入围。同时我市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如建立了吉安市人民政府网、吉安建设招标投标网、吉安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并实行电子标书和计算机辅助评标,减少了企业投标成本,减少了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加大了公开透明度。通过四年的实践,资格后审得到广泛认可,且为围标串标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
二、加强招标控制价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前,建设项目的承发包未强制实行招标制,在具体建设项目承发包中较多实行单家或多家议标,也有实行奖励发包,在工程造价方面往往缺乏管理,不确定因素偏多,有的项目边施工边谈价,有的项目竣工验收了还未确定承包价,如俗话说的“打死狗谈价钱”,扯皮现象较多。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出台后,我国建设工程强制实行招投标制,为有效控制造价,招标时多使用设置标底价形式,且规定在标底价一定范围内为有效报价,反之为无效报价,所以标底价的编制和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标底价的多少也成了投标企业最关心的课题,投标企业为入选,为获得中标权,想尽一切办法去弄标底,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腐败案例,到头来是 “工程上去了,干部倒下了”。2005年起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量变价不变,该制度的实施对规范工程造价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上,2007年我市实行招标控制价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两种现象:私营投资项目业主为了减少相关规费的缴纳,招标控制价过低,往往将外墙装饰、电梯、消防等工程不纳入造价,且材料单价、取费等均过低,导致企业低于成本竞争,工程质量无法保证;部分国有投资项目业主与投标企业串通,为了让企业合理合法的获得更高利润,招标控制价过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遏止该现象,2007年我市率先实行招标控制价审查制度,招标人或中介机构编制工程预算价后,相关行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其造价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审查后的价格作为控制价进入招标投标程序,并公布招标控制价、分部分项工程价及主要材料价格。通过对招标控制价的管理,对企业如何合理报价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评标办法的管理
评标办法是招标文件最重要的条款,投标报价的多少直接决定企业能否中标。企业为获得高额利润,不平衡报价法运用最多,结果是企业若实现了目标则政府吃亏,反之企业若吃亏了则两手一摊不干了,造成工程无法如期完成,如我市一案例,竹子5/根,报价为280元/根,某乔木50000元/棵,报价为3000元/棵,施工中调整设计取消竹子改为种某乔木,光这部分企业就损失300多万元,企业一看不干了要求调整,为了项目顺利进展,结果按实际价格进行调整。
2007年我市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规定凡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必须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进行评标,该办法对节约资金、控制政府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0年我市首次采用报价承诺法。即招标人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预算价,工程预算价经相关部门审定后作为招标控制价。招标人给定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及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并同时在招标控制价的基础上提出期望要约合理低价,投标人在阅读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后,针对招标人提出的要约合理低价进行承诺。即投标时投标人只需对招标人提出的价格进行要约承诺即可,若投标企业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且报价均进行了承诺,则按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中标企业。这种评标办法企业不需要另行编制复杂的报价清单,不需要再为如何让利、如何取费,主材价如何设定而费尽心思,为企业减少了大量投标成本,也为合同的顺利履行有促进作用,得到广泛投标企业的好评。
四、加强后续监管程序的管理
对预中标人的后续管理主要包括中标公示、实地考察、不良行为公布和标后监管等管理措施。
1、中标公示。工程评标工作结束,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功能,将预中标人的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资质、施工业绩、建造师及主要管理人员信息等在相关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2、实地考察。在投标过程中虚假业绩、虚假证书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较为普遍,因此项目在定标前招标人应组织人员对预中标人进行实地考察,复核投标人投标资料的真伪性,达到诚实守信的投标准则。
3、不良行为公布。建立招招投标不良行为记录网络公示平台,对弄虚作假的投标行为坚决予以公布,做到不隐瞒、不包庇。
4、标后监管。中标后为防止企业挂靠现象,对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抽查,对建造师、主要管理人员的到场、工程资金的使用、工程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检查。
五、加强创新管理理念
法律、法规、规章通常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条款,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因操作细则未达到一定深度,有时难以把握,所以在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应善于和勇于创新。
1、县、乡工程数量多但投资额小如村级公路项目,建设资金往往按照“三个三分之一”方式筹集即国家补助、当地政府补贴和村民自筹相结合,我市大部分县规定投资额在20万元或30万元以上项目就必须进行招标,程序多、时间长、费用高,因项目规模过小,投标成本又高,企业中标后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类似规模较小项目建议可采用“捆绑招标”方式集中招标,即多个小项目捆绑起来同时发包给一家单位,可节约招投标成本、节省招标时间。
2、施工招标时投标人的数量相对较多,但勘察、监理、检测、招标等服务性招标时,投标人数量较少,流标的可能性较高,而政府工程时间要求紧、任务重,类似服务项目招标建议可采用入库方式,即首先按不同专业类别进行入库招标,各专业分别确定一定数量的服务企业,入库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6个月左右),具体项目招标时只需从相关专业入库企业中随机抽取确定。
3、一些专业性较单一的建设项目如土石方工程、基坑开挖工程、平整场地工程、沟渠修建工程等,此类项目施工难度小,技术含量低,但其工期短、回报快、利润高,类似项目建议可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即设定招标控制价后按谁低谁中的原则。如我市在新白鹭洲中学、新一中等四所学校土石方工程招标中采用了此方法,节约资金1008万元。
关键词: μC/OS-II;驱动设备管理;串口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649-02
1 引言
uC/OS-II 是一个简单、高效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被应用到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目前,它支持 x86、ARM、PowerPC、MIPS 等众多体系结构,并有上百个商业应用实例,其稳定性和可用性是经过实践验证的。uC/OS-II仅仅是操作系统内核,没有象其它嵌入式操作系统一样提供了文件系统管理和驱动设备管理部分,所以对于在uC/OS-II操作系统下开发应用程序的人员来说,应用程序是直接调用设备的底层函数,这就需要开发应用程序的人员能够比较了解底层的细节,一旦硬件设备较多,需要访问硬件设备的应用程序较多,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要自己解决驱动程序的管理问题就比较麻烦。而拥有了驱动设备管理模块,驱动程序的安装可交给底层开发人员来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就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函数来访问底层,同时也方便多个设备驱动程序的统一管理。
2 驱动设备管理模块的设计
驱动设备管理模块相当于操作系统和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的桥梁,一方面底层的相关函数在执行的时候可能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另一方面,上层应用程序是通过操作系统来获取对底层设备的信息和对其操作的权力,在设计中,建立了驱动设备列表和驱动程序描述表来实现上述两个主要功能。下面对这两个表作详细介绍:
驱动设备列表是一个双向链表,驱动设备列表的大小是动态的,因此可以任意向其中添加新设备,应用程序通过设备来访问驱动设备列表,来找到该设备在驱动程序描述表对应的索引号,再从驱动程序描述表里面找到该设备的底层操作函数。链表设备的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dlnode{
struct dlnode *next;
struct dlnode *previous;
unsigned short drvNum;
DEV_HDR *head;
} DL_NODE;
驱动设备列表程序中提供了3个主要功能函数供底层开发人员和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使用
(1)添加设备 dlladd(unsigned char drvName )
此函数向链表中添加新的节点,与此同时也会向操作系统申请操作该设备的需要的信号量的资源,以及存储数据所用的缓冲区,申请缓冲区的大小是由该设备的特性所决定,这个可以由底层设计人员在设备加入函数中设定。
(2)卸载设备 dlldelect(unsigned char drvName )
当开发人员决定卸载这个设备的时候就调用此函数,它在链表中删除这个设备对应得节点,并且释放该设备申请的各种资源。
(3)查找unsigned short dllGet(UNIT8 drvName)
这个函数主要是提供给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使用,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来说通过设备名来查找设备索引号。
驱动程序描述表主要是存储驱动程序底层函数的入口点,它不同于驱动设备列表,结构上来说它不是动态的,它向操作系统申请了固定的空间来存储这个表,故这个表的大小由底层开发人员根据可能需要的最多的设备数量来设定,整个表由多个结构体DRV_ENTRY组成,表的定义为DRV_ENTRY DrvTable[MAX_DEV];每个设备都是以结构体DRV_ENTRY的形式在表中存储,如果一个设备对应DrvTable中的第i成员DrvTable[i] ,那么I 就是它的索引号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char drvName;
unsigned char in_use;
FUNCPTR de_open ;
FUNCPTR de_close ;
FUNCPTR de_read ;
FUNCPTR de_write ;
FUNCPTR de_ioctrl ;/ *de_open,……de_ioctrl就是该设备对应的不同底层函数的入口*/
}DRV_ENTRY ;
驱动程序描述表的主要功能是应用程序根据设备索引号来找到该表中对应的设备,并且找到该设备的底层函数入口,该设备的底层函数入口是在设备安装到表里的时候加入的,用户调用该安装程序传入实参来安装各种设备的驱动程序,设备安装函数如下:
unsigned char DrvInstall
(unsigned char i, FUNCPTR popen, FUNCPTR pclose,FUNCPTR pread, FUNCPTR pwrite, FUNCPTRpioctrl) // 传入的参数为底层函数
{ unsigned char *err;
unsigned char i ;
DRV_ENTRY *pDrvEntry= NULL;
OSSemPend (pdevtable_event, WAIT_FOREVER, err);/*此信号量在添加设备函数 dllall中定义并初始化*/
if(*err == OS_NO_ERR)
return(FALSE);
else{
pDrvEntry = &DrvTable[i];//查找与索引号对应的设备
pDrvEntry->in_use = TURE;
pDrvEntry->de_open = popen; // 将底层函数的入口放在表中pDrvEntry->de_close= pclose;
pDrvEntry->de_read = pread;
pDrvEntry->de_write = pwrite;
pDrvEntry->de_ioctrl = pioctrl;
OSSemPost (pdevtable_event); // 释放该信号量
if(*pDrvEntry != NULL)
return(FALSE);
else
return(TRUE);} }
除了设备安装函数之外,还有设备删除,显示设备信息等函数,它们都是对驱动程序描述表的操作,结构和设备安装函数类似。
3 驱动设备管理功能的具体应用
3.1 串口驱动程序简介
串行通信是两个设备之间的一种通讯标准,两个设备通过收、发数据信号线线进行全双工数据通讯,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慢。串口驱动程序主要是对设备的串行接口进行控制,使其能够通过串行接口与通讯另一方进行数据交换,它的分5个主要部分组成:串行接口的初始化,串行接口的关闭,读取串行接口的数据,向串行接口发送数据,串行接口的通讯参数设定,这5个部分的功能就对应open,close ,red ,write ,ctrl这5个底层通用接口函数,在NEC PD78F0376 平台下分别UART_init,UART_close,UART_read,UART_SendChar,UART_ctrl。其中UART_read为读取串行接口的数据操作,它的具体结构如下:
void UART_read(unsigned char *p)
{while(buffer.status != RX_FULL);
//检查缓冲区标志位,看是否已经满
DI(); //进入临界区
memcpy(p, buffer.buffer,UART_BUFFERSIZE);
//接收缓冲区数据
EI();//退出临界区
prx_uart = buffer.buffer;
//重新将接收缓冲区数据的指针移到缓冲区开始的位置
}UART_read为向串行接口发送数据,它的具体结构如下
UART_SendChar (unsigned char *ucData){
TXB6 = *ucData;//将要传输的数据写入到发送寄存器
while(!STIF6); //等待传输标志位指示传输完成
STIF6=0;//清零传输标志位
3.2 将串口驱动程序加入操作系统中
这个部分由底层开发人员完成,它的主要工作有:初始化驱动设备列表,在驱动设备列表中加入一个名叫UART的设备 dlladd(UART ),在这个函数在申请系统资源的同时,返回该设备地索引号,并将在驱动程序描述表中该设备的结构体inuse状态置为TURE,该设备在驱动设备列表和驱动程序描述表中已经建立,执行DrvInstall(UART ,UART_init,UART_close,UART_read,UART_SendChar,UART_ctrl),这个步骤是将串口驱动程序函数的入口加入到驱动程序描述表中,最后要将串口接收的中断服务程序加入到操作系统中去。
3.3 应用程序通过设备驱动程序管理模块访问设备
应用程序需要知道要访问的设备的设备名,访问串口设备执行dllGet(UART),该函数返回该设备在驱动程序描述表中的索引号I,根据索引号执行DrvFind(I),该函数返回驱动程序描述表与该设备对应的设备入口结构体drventry;在这个结构体中就有该设备的底层函数入口,要执行设备相应的操作如打开,调用Drvopen (drventry)即可,这对应用程序开发者来说是较为方便的
4 结语
文章给出的设备驱动程序管理模块其作用是为上层控制设备驱动程序带来方便,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的开发环境,仅要求在μC/OS-II操作系统下,具有通用性,实际的底层开发人员还需要根据硬件环境的不同自己编写open,close ,red ,write ,ctrl等底层操作函数。
参考文献:
[1]周启平,张扬. VxWorks下设备驱动程序及BSP开发指南[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任哲.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原理及应用[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Jean J.Labrosse,邵贝贝译.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第2版).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刘乐善,叶济忠,叶永坚.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原理及应用.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孙涵芳 Intel 16位单片机[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J. Glenn Brookshear. Computer Science: An Overview, Sixth Edition,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关键词:矿用设备;程序管理;标准使用;预知
一、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煤矿系统维修沿用设备定期修理制度,带有很大盲目性。设备有无故障、故障部位、故障程度难以准确把握。另外,由于良好部位的反复拆卸,机械性能往往不理想,甚至低于检修前,而且没有必要的超前维修,带来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鉴于此,必须转变观念,采用设备程序管理、标准使用体系。
二、设备高效运行的两个环节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技术组织、经济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将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相结合,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做到经济高效地使用设备。
设备状态检测避免了机械设备的突发故障,从而避免了被迫停机而影响生产。状态检测分析为预知机械设备的维修期提供了可靠依据,即可做到有必要时才进行维修。
三、程序管理、标准使用体系构成
为克服以往设备管理的弊端和不足,必须探索形成一套科学的程序管理、标准使用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一套覆盖全矿的“设备生命档案”系统,包括设备出厂信息及各单位的设备使用情况和周转情况。根据使用情况合理地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其次,提高设备预防维修水平,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提倡主动维护,以成本管理为纽带提高设备综合效益。
四、分体系主要内容
矿用设备的生命管理,煤矿企业对设备维护多采用传统的计划、定期维修。而这种方式带有很大盲目性,设备有无故障,故障类型、故障部位,故障程度难以准确把握。另外,由于良好部位反复拆卸,机械性能往往不理想,甚至低于检修前,而且没有必要的超前维修,带来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针对此种情况,我公司建立“设备生命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设备的维修历史。
矿井设备健康使用,提高设备预防维修水平,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故障诊断仪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设备的维护由计划、定期检修走向状态、预知检修变为现实,使机械设备的维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革命。状态监测避免了机械设备的突发故障,从而避免了因被迫停机而影响生产;机械状态分析为预知机械设备的维修期提供了可靠依据,即可做到测量表明有必要时才进行维修。使我们能够及时准备维修部件,安排维修计划,克服了定期维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备性能的下降;完善的诊断能力可为我们准确指出故障类型和故障部位,使检修简捷易行,大大缩短了维修工期;完善的设备管理软件,又可使企业设备管理自动化。
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采用诊断技术,保障设备运行状态稳定。设备诊断技术是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的重要手段。实行设备的精密诊断工作将是设备程序管理、标准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倡主动维护,通过磨损检测、振动检测、温度测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提倡主动维护,实现控制设备磨损,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目的,从而减少故障维修、日常维修。
以成本管理为纽带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对设备投产前的管理。设计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对投产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推行运行维护与前期设计、投资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就可解决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投资的问题,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本增效。控制设备停机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关键,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努力降低设备停机时间,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传统设备管理的以“修”为主过渡到以“管”为主。运行管理要以创造最大效益为出发点,设备的修理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为此,设备修理制度要通过不断优化,就相应延长修理周期。近年来,华恒公司通过认真调查与统计分析,科学地制定设备管理的全面预算计划,并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做到先算后干。对预算外的项目和费用严格监控,层层把关,同时认真进行实际分析,有效地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降低了成本。
设备管理,提倡综合管理和主动维护创新。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华恒公司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狠抓管理手段的创新。通过认真总结和研究几年来设备管理工作的得失,明确提出了设备管理的思路:全员参与、强化管理、开拓创新、确保完好。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强化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在搞好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带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强化设备工作环境管理,设备的密封、、工作介质以及周围环境等,都属于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工作环境良好是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状态的重要保证,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造就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随着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要涉及许多新技术,所以对管,用、养、修设备的人才必须加紧重点培养。
关键词:燃气项目;建设组织;程序管理;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88-02
城市燃气项目在其工程建设和前期组织中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组织建设,既可节省时间又可顺利而不留后患地完成较大的工程量。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长输管线的投产运行,城市天然气项目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项目在资金、进度、工程质量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保证在政府的要求下,在预期内完成工程投资建设,同时发挥投资效益,项目的组织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城市燃气项目的建设过程大致分为:(1)项目的立项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可研报告的评审,立项等;(2)工程的初步勘察、设计及施工图设计;(3)工程实施阶段;包括对主要设备、管材、管件等的招投标,对施工队伍的招投标及资质审查;(4)对设备的采购实施;(5)地方政府手续的办理,包括规划红线图的审批、施工许可证和征地手续的办理工作。
一、项目立项工作
在市场调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通过企业的评审阶段后,由项目建设单位自己或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研报告的可行性要通过项目实施地的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论证,在通过论证后方可报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立项,在项目通过立项后,要进行相应的安全、环境评审。项目的可研工作除按规定要求外,一般应包括:对实施项目的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市场需求,资源供应渠道,主要客户分布情况,消费要求,财务可行性分析,风险提示及对策。
二、项目的实施及准备工作
工程的初步设计是项目准备实施的第一步工作,在初步设计初期要由专业的管线设计人员对项目实地进行勘察,主要勘踏管线的走向及地质情况。在项目实施地范围内要优选路径,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以节约资金,优先建设有用气意向的企业单位的供气管道为目标,然后进行整体管网建设规划,在得到地方规划部门的同意后,完成初步设计,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工程实施前期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对工程安装设备、管材、管件和附属材料进行招投标工作,招标工作可公开或邀请投标。
施工队伍的招标工作,可以按照以上办法进行,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资质审查,选择乙级以上资质的队伍施工。
监理公司的选择同以上办法,但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各工种进行确定监理人员的数量,应机动灵活的使用监理人员。
四、设备及材料的采办
工程设备及材料进行招投标确定后,由于一些设备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订货工作应提前进行,所需时间要多于施工图出图以后至开工时间,物资订购要在初步设计批复后,品种规格不会变动时才能进行。有些主要设备及管材要派专门的专业监理人员到生产厂家进行监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般在设备及管材生产工序完成后,监造人员方可返回,这样既可保证设备及管材的质量,又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设备及管材的采办工作,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手续的办理
为了不造成在施工中出现停工、窝工、违反施工管理现象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要保证各项施工手续办理齐全,主要有征地手续、赔偿手续、地方协调工作。包括规划部门对施工图的审查、管线红线图的批复手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施工许可手续,消防施工图的审查等。
六、施工阶段
施工工作由工程部门负责实施,由工程部经理领导、组织实施,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由于管道建设和站场的建设需占用土地,并经过不同的区域、路段、河道、公路等,因此,必须与上述管道经过的地方管理部门办理审批、赔偿手续,由于工作量大、面广,故而要由专人负责统一协调、商谈办理,直到项目完工为止。
2.施工部署及进度、质量控制。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管道路由的规划、公路、河道等有关设施主管部门的报批以及拆迁、赔偿工作等都必须按要求提前进行完成。
项目的进度应进行分解,在站场建设中可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解,并且可按季、月、日分解为时间目标。在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可分为周会,月会,工程进度会,协调会等。对出现工程进度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计划,同时要进行未来预测进度计划,对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预先调控。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材料质量控制,主要为撬装设备的阀门和计量设备,管材的材质等主要部件,对主要生产环节要安排进行监造。施工过程中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得安装使用。(2)工程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指导下,管道建设要重点控制对口和焊接质量,钢管焊接要严格执行《管道施工验收规范》及设计技术规范,要执行无损检测探伤。PE管焊接必须确保电容、热熔焊机的电压、电流及焊接温度的正确设定。未经过监理的同意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关键词:接口程序;HIS系统;统计系统;ODBC;资源共享;节约资源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Health Statistics System and the HIS System Interface Program Development
Liu Ying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Tianjin30017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data preparation,the program principles of these two parts of the interface program.Data sharing,to maximize use of existing data,saving human resources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computer system.Can play a role in the existing data resources,conser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replacing manual operation,the input from the tedious work of liberation,to focus on studying business,an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hospital,all the staff of our computer room responsibility task.
Keywords:Interface program;HIS system;Statistical system;ODBC;
Resource sharing;Saving resources
一、程序的重要性
我院自2002年底开始上病案首页录入程序,当时是国内首家医院推广由病区医生录入病案首页内容,病案室进行调阅和查询。其他医院都由病案室来完成这两项工作,既容易出错又造成了重复劳动,因为医生手写病案首页和出院卡片后,病案又按照首页内容录入到程序中去。由此取消了医生手写病案首页的工作,用程序来打印病案首页既美观又简便,但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取消手写出院卡片。随着程序的不断完善,出院卡片逐步被取代,可是卫生局系统统一的统计程序是单机版程序,则需统计人员收取医生手工填写的出院卡片后再将卡片上的内容录入到统计程序中去,既浪费人力和物力又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为此,经计算机室和众邦公司及卫生局统计部门三方努力开发了接口程序使得统计程序能从HIS程序中获取数据信息,从而取消出院卡片。
二、程序的原理
(一)建立接口(ODBC)[1][2]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 Open Services 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对SQL语言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
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不依赖任何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FoxPro、Access,MYSQL还是Oracle数据库,均可用ODBC API进行访问。由此可见,ODBC的最大优点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
(二)一个完整的ODBC由下列几个部件组成
1.应用程序。ODBC管理器。该程序位于Windows 95控制面板的32位ODBC内,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安装的ODBC驱动程序和管理数据源。
驱动程序管理器。驱动程序管理器包含在ODBC32.DLL中,对用户是透明的。其任务是管理ODBC驱动程序,是ODBC中最重要的部件。
2.ODBC API。ODBC 驱动程序。是一些DLL,提供了ODBC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数据源。数据源包含了数据库位置和数据库类型等信息,实际上是一种数据连接的抽象。
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图所示:
应用程序要访问一个数据库,首先必须用ODBC管理器注册一个数据源,管理器根据数据源提供的数据库位置、数据库类型及ODBC驱动程序等信息,建立起ODBC与具体数据库的联系。这样,只要应用程序将数据源名提供给ODBC,ODBC就能建立起与相应数据库的连接。
在ODBC中,ODBC API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必须通过驱动程序管理器与数据库交换信息。驱动程序管理器负责将应用程序对ODBC API的调用传递给正确的驱动程序,而驱动程序在执行完相应的操作后,将结果通过驱动程序管理器返回给应用程序。
在访问ODBC数据源时需要ODBC驱动程序的支持。用Visual C++ 5.0安装程序可以安装SQL Server、 Access、 Paradox、 dBase、 FoxPro、 Excel、 Oracle 和Microsoft Text等驱动程序.在缺省情况下,VC5.0只会安装SQL Server、Access、FoxPro和dBase的驱动程序。如果用户需要安装别的驱动程序,则需要重新运行VC 5.0的安装程序并选择所需的驱动程序。
综上所述,数据资源共享,能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节省人力资源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大优势。能使已有的数据资源发挥作用,节约人力资源,取代手工操作,从繁琐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在钻研业务上,为医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计算机室全体人员责无旁贷的任务。能使我们的应用程序更加得心应手,统计数据对我们医院管理有所帮助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俊伟.史创明等编著 SQL Server 2000中文版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瓮正科编著.Visual FoxPro 6数据库开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数控加工 网络DNC系统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28-01
1.概述
随着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互融合,DNC技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外延。DNC已从一种自动传输方法,逐渐演变成一种生产现场信息集成与管理平台1。利用计算机、通讯等技术把加工设备与控制计算机集成起来,实现加工设备的集成控制管理、加工设备间以及加工设备与计算机间的信息交换。基于DNC的数据传输机制开展系统建设与应用,可实现对加工设备运行过程的严格管理与规范控制。
本文对数控加工网络DNC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介绍。预期达到:(1)实时掌握现场数控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利用DNC系统集中处理和统计分析。(2)实时监控数控设备的运行情况。(3)工艺人员在系统内编制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的流程评审、版本控制、权限控制及仿真校对管理。4)通过内网快速传输,将系统内的加工程序下发至相关数控设备,提高工件程序的准备性,缩短操作工人的准备时间。
2.企业使用系统前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公司产能和产量的不断攀升,公司的数控设备数量快速增长,并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数控机床集群。这些变化促使现场需要编制大量的数控加工程序管理,与此同时,这些加工程序的管理与数控设备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严重影响了数控设备优势的发挥。
(1)现场的零件加工程序有的工艺人员编制,有的是操作工编制,程序存放不统一,修改记录不及时,且未进行版本控制管理,程序出现错误的机率非常大。
(2)有些零件加工经常需要在线加工,但由于已有的传输或者不满足在线加工的可靠性,或者没有此功能,严重地影响了机床功能地发挥。
(3)由于机床通讯不畅通,多途径(电脑、U盘等)传输数控程序。电脑一对一传输,消费人力资源,降低效率,且易增加出错风险。
(4)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要掌握现场数控设备运行情况,需亲自下现场,且整个现场的数控设备无法得到实时地在线监控。
(5)如果现场机床出现问题,需操作工人电话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导致异常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
3.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数据流控制原理
3.1 系统的业务功能
系统的业务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数控程序管理、机床通讯管理、检测采集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及系统管理五大部分。
3.2 系统数据流控制原理
系统内数控程序、机床信息的数据流传递如图2所示,数控程序在系统内进行流程评审、版本、仿真校对及权限管理,并存放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库,通过集线器、单串口服务器等设置传送至数控机床。同时,系统服务器内采集的机床生产信息、运行信息、报警信息,通过触摸式查询一体机和LED大屏幕进行展示。
4 系统应用实施案例
4.1 系统应用方案
为了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DNC系统采用了公司统一管理模式,将DNC服务器放在公司信息中心,所有生产车间的数控程序及其相关的文件集中放在DNC服务器上,在生产车间、工艺技术部、设备部门分别安装DNC客户机。
首先,程序管理系统采用流程化管理,程序数据存放于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库内,使得研发部门、工艺技术部、车间工艺人员间使用的数控程序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统一集中管理。其次,它的传输距离不受限制。网络DNC的一个特点就是工厂网络能通到哪里机床就可接到哪里,完全遵循以太网标准。机床与以太网之间增加串口转换器,这样能将串行做得较短,以避免串行通讯15米的距离限制。生产车间距离信息中心服务器布线距离超过五百米,借助公司厂房原有的网络和新加的厂房内双绞线布线,26台数控设备均接入了系统,实现了远程通讯。最后,实时监控所有数控设备的运行信息。方案是采用数控机床的RS232接口进行系统通讯连接,将每台数控机床单独安装一个信号数据采集器并连在系统上,可采集机床的报警信息和零件加工信息,存放于系统服务器数据库内,通过DNC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4.2 系统应用标准
在系统应用前期,公司基于工作流程进行业务逻辑关系梳理与优化,并建立了系统的实施标准,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数据标准和流程标准。通过系统实施标准的制定,确保了系统的成功应用。
4.3 系统应用效果
(1)机床通讯模块,大大缩短了操作工人生产准备时间达到15%以上。
(2)程序管理模块,数控加工程序管理更加规范(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版本控制),操作更加简便,数据存储更加可靠。
(3)监测采集模块和统计分析模块,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共同使用,在统计分析模块中得到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故障相关数据报表,使接入的设备生产加工效率一目了然,增加了生产过程中设备使用环节的透明性。
5 结束语
建立数控加工网络DNC系统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数控管理模式,使机床通讯效率大大提高,程序管理逐步系统化、标准化。由于工作流程的系统化、标准化使各类人员得到合理配置,避免了人员的推诿扯皮,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程序传输的高效性、准确性,大大减少了数控机床的待机时间,降低了零件的废品率,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也为其它数控加工信息在生产现场的应用与管理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局域网 补丁 管理流程 管理工具
前言:众所周知,每一款软件都存在一些潜在的漏洞或者缺陷,这些软件的漏洞和缺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被人们发现。而软件的开发者或者软件的厂商为了使这些漏洞和缺陷不至于影响到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所以针对软件中的这些漏洞和缺陷专门地开发一个针对该软件的安全修补程序,在这些修补程序中包含了解决软件漏洞和缺陷的代码,如果用户安装针对该软件的安全修补程序,那么即可修补上软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1.修补程序的管理流程
要在局域网中完成一个成功的修补程序管理,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人员、技术、流程。作为人员来说,必须对对修补程序的管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具备足够的技术,对各种自动化的安全修补程序的工具进行操作,根据网络的环境对其进行功能上的调整,让它的功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最后还必须制定出一个很完善的流程,来支持整个安全修补程序分发的过程。
而修补程序管理的流程又分为了四个步骤,评估识别规划部署,而这四个步骤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对局域网中的资产情况以及系统数量做一个评估,然后进入识别阶段,这里的识别指的是对安全修补程序的识别。第三步要实现一个规划的过程,主要任务是把所需要的修补程序作相应测试,并且对可以部署的修补程序作一个批准。在完成规划之后,自然进入了最后一部――部署阶段,需要把所有的安全修补程序分发到局域网的每台系统中,在分发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应急的相应程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解决。最后必须检查一下部署情况,在完成这些步骤以后,又将回到这个不断循环的流程。
2.修补程序的管理工具
目前微软提供给了用户三种修补程序管理工具,分别是Windows Update、SUS(Software Update Service)、SMS(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而由于功能的不同它们所使用的网络环境也各不相同,下面文章将着重讨论一下WindowsUpdate和SUS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2.1 使用Windows Update管理修补程序
根据网络的环境来说WindowsUpdate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以及小型的局域网中所提供的一种安全修补程序的管理工具。WindowsUpdate其实是一个网站,这个网站主要提供对Windows系统以及Office软件的更新服务。而在WindowsUpdate中提供了两种访问方式供用户下载安全修补程序。这两种方式分别是:用户发起访问方式和自动更新方式。
2.1.1 用户发起访问方式
用户发起访问,需要用户使用IE浏览器手动的访问到WindowsUpdate这个网站,当访问到Windows Update网站之后,网站中的客户代码将自动的对客户的系统做一个扫描更新,以发现用户系统中到底缺少哪些补丁,然后会在页面中给出一个列表,让用户去选择需要安装的修补程序。确定之后,下载这些补丁,而操作系统就会自动检查这些补丁的数字签名,以确定这些补丁的来源是否来自微软,这样系统会自动地帮助用户完成一个识别修补程序的过程。当用户安装完补丁之后,WindowsUpdate还会自动的记录用户安装的一个修补程序的历史,在用户下次访问Windows Update网站的时候,可以从页面左边一栏中“查看历史记录”查看到这台系统曾经安装过的修补程序的历史记录。
2.1.2 自动更新方式
自动更新方式不需要用户手动访问WindowsUpdate网站,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忘记更新修补程序。自动更新方式只需要用户配置好系统当中的WindowsUpdate组件,那么每隔17到22小时,Windows Update组件会自动到网站中去查找最新的修补程序,并下载安装到用户系统当中。当然用户也可以自己指定一个时间段,让Windows Update组件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去访问,并且下载完成之后,用户可以指定是自动安装还是给出安装提示。最后自动安装程序仍然会统计系统安装修补程序的历史记录。
2.2 使用SUS管理局域网补丁
虽然Windows Update自动更新程序能够非常方便用户检测、安装修补程序,但是它同样拥有很多局限性。例如不利于管理员对修补程序做集中的管理。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在一个规模稍大的局域网中,如果管理用组策略指派了所有的客户机在同一时间内到Internet中去访问WindowsUpdate检查更新,那么这个局域网中的服务器可能会在这个时间之内不堪负荷。因为同一时间内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将同时对访问WindowsUpdate检查更新,并且还要接受Windows Update网站对局域网中所有主机的更新扫描,这对局域网的带宽消耗非常的大,所以Windows Update不适合在规模稍大的局域网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