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2: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园线上实习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习工作要有目标。不仅领导要知道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个人更要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要来份总结了。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请笑纳!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11 关于教育的思考
在这次宝贵的见习实践之后,我的脑海中始终存现着关于“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差别”的教育问题思考。
是的,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而言:理论上讲,在幼儿园中,老师始终都是幼儿的伙伴,应该从幼儿心底建立起最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师幼互动,提倡以平行模式的方式去发展幼儿……而事实,能做到这样预设吗?答案当然是“不能”。当这样一个骨感的词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的心里真的是无法平静——老师如果以成人的角色去束缚幼儿某些行为,他们会胆小怕事,甚至是毁灭了一些在幼儿实质上是有益的发展,只是成人并不觉得符合常理的事情;而又如果老师以不是成人的角色去与幼儿接触时,他们却会肆无忌惮,以至于发展的人格达不到理想化,这样的结果又是什么?那如果综合的运用与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来想,利与弊的交汇……请铭记:环境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身,而幼儿期也何尝不是如此!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所举的例子之一,其实,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相信,还往往不止这些,这还是需要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我们去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内化,不断充实……
2 如何做好实习生
系里安排的见习每学期都有一次,时间不论是长还是短,我们每次都会很珍惜,当然,难免会有些激动在心。
还记得第一次去见习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和幼儿打招呼,何谈交往与观察了,我只知道和幼儿一起玩耍便是我那时觉得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老师们高兴吗?现在看来,我们的确是影响到了她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按照幼儿的发展规律,她们会“人来疯“,而面对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时,现在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更好也是首要的任务之一。如何做好实习生变成了内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
与幼儿亲近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有助于互动与沟通,那么过于与幼儿亲近有利吗?以至于他,他们上课时也会看着你怎么办……这些是对孩子的“爱:吗?
从老师的出发角度来想,我们的“到来“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影响,那么,明知这样,学会把一些影响降到最小化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可以勤劳些,可以配合些,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运用些,还可以……
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实习生,从内心给自己充电,学会成长,争取做到双丰收!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2转眼间两周的保育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第一次亲密接触了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也总结出一些经验。
先谈谈如何创设幼儿感到温暖、宽松、愉快的环境。大部分的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情绪易紧张,不稳定。幼儿教育学提出: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如何使幼儿情绪稳定,在幼儿园里如在家里一样,从不愿意去幼儿园到喜欢去幼儿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充满爱和亲密的关系幼儿在家里是“小皇帝”,刚到幼儿园,一种强烈的失宠感会使他们无所适从,易哭,老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心理,用、关切去对待每个孩子,使幼儿感到温暖,来园站在门口,主动招呼幼儿,接待幼儿,说声:“×你早!”“×你好!”并轻声问:“你喜欢什么?”按幼儿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对喜欢独坐的幼儿,先与其一起玩,然后慢慢引导用语言启发,逐渐使他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游戏,对个别喜欢独揽玩具的幼儿,老师注意正面引导,让他明白“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的道理。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对原活动时间安排紧凑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安排为几个大环节,如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等,由于老师在组织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教师本身的宽松情绪去感染
幼儿,让他们在宽松的环节中进行了各项活动。
3、根据季节和幼儿年龄特点布置室内环境整洁、美观、富有情趣性的氛围是幼儿生活所必需的,老师用各种色彩,在墙面上画上神态逼真、色彩鲜艳的“小猫钓鱼”、“龟兔赛跑”等;
墙的四周放置大型绒娃娃、绒动物,让幼儿抱抱、亲亲;用碎布料拼做成的各式“奇妙的口袋”挂在墙上,里面放着:“小卡片”、“小图书”、“小玩具”等,便于幼儿自取自放,让幼儿看看、识识、讲讲,既利于语言发展,又美化环境,幼儿不仅能看到,而且能摸到,我们还创设了自然角,如:种植花生、黄豆、绿豆等,让孩子观察植物发芽、生长;在鱼缸了养小蝌蚪、热带鱼;在户外饲养小白兔、小鸡等,让幼儿户外散步时去观察、欣赏,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4、提供丰富的教玩具摆弄玩具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玩具的摆弄,可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了各种幼儿喜欢的玩具,如“游戏盒”、“小鸭游水”等,并采用各种可利用的废旧物,例如:易拉罐、喜乐瓶、各种碎布料、自制玩具,供幼儿选择。在游戏中,幼儿想玩什么就去玩什么。不加任何限制,老师只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再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和口语表达能力。早锻炼中,准备小毛巾,便于幼儿活动出汗时随时洗擦;提供自由饮水条件,幼儿可随时拿到自己喝;午睡时,为小便的孩子准备拖鞋,冬天为盗汗多汗的幼儿睡前胸背上先垫上一块小毛巾,醒来拿掉,减少感冒患病率;教师做的晴纶棉衣裤、棉背心、彩色小棉垫,便于幼儿冬天户外
活动用。
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因为年龄小,对成人的依恋感强,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培养先小便后洗手时,教师边念儿歌边师范:“先小便,后洗手,擦擦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搓一搓,搓好小手洗洗手,一二三,四五六,小手洗干净,洗好小手擦干手,手心手背擦擦干。”让孩子边模仿边念,在模仿中理解,学会正确洗手方法,经过培养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大大加强。如:会自己搬椅子就坐,会独立吃完自己的饭菜放好碗,会用小毛巾擦脸,洗手不弄湿衣服等。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3一周的保育实习结束了,不舍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回想着这一周的点点滴滴,让人难以忘怀。在这一周里让我收获了很多,前几次虽然也去幼儿园实习过,但是那几次我们都只是一日见习,所以整整切切的让我感受最深,收获最真是这一次的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因为这一次我们是保教实习,所以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保育员的工作。也让我知道保育员虽然不为小朋友们上课,但是他也是在每个幼儿班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要在幼儿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慢跑,如果热了,要主动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回教室时,要记住告诉幼儿在外边玩耍时有细菌,提醒幼儿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打上肥皂消毒杀菌,而且水龙头不要放太大,以免弄湿衣服;喝水时,要排队,不要拥挤,并且不能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要遵守习惯,提醒幼儿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挑食,不吃剩饭,要安静就餐,不随意扭动,以免把饭菜弄洒,烧到自己;在睡觉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盖好被褥,安静睡觉,睡觉时不讲话……这些都是保育员要做的,可见保育员的重要性。
在这次的实习中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的责任的重大。在这期间,也让我增长了见识,是那些孩子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弥补缺口;是那些孩子让我产生了做幼儿老师的欲望;也是那些孩子给我指明了方向,给了我学习的欲望,给了我最真的收获!在以后的学习日子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加油!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4时光匆匆我在保育战线上已经工作了多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进步。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我主要是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务,以下我谈谈工作心得体会: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我以园部下达的任务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坐到和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和保育水平,平时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的前提,我是用心诠释着“爱”,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了,才会去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虽然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新手,但是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在家园共建方面,我们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一定要家长的配合。平时,我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情况,家长都感觉非常温暖。我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建议。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保育方面的内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并向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讨一些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家园关系。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使自己成为德育、教育、保育都优秀的教师。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模板5转眼间,我已经在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7天的保育实习,回顾这几天的经历,虽然有些累但很充实、快乐。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并且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基本情况介绍
因为第一次深入幼儿园工作,所以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工作情绪,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保育实习工作。虽然经验不足有些小细节都考虑不周全但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之下我学到了很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可以说是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保育教师一日工作程序规范自己。每天来到班级先开窗通风,做好毛巾、茶杯的消毒工作,清扫室内外卫生,协助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晨间锻炼,之后做好幼儿的洗手工作并分发点心。快到午餐时间我会先抹桌子再发放餐具,然后组织幼儿洗手帮助老师一同分饭菜,对于吃饭较慢的小朋友或体弱儿我也会鼓励他们大口大口吃饭。每到14:30就是幼儿起床的时间了,除了帮助有困难的幼儿穿衣、叠被,还会检查他们是否穿戴整齐。活动时幼儿会主动邀请我和他们一起游戏,他们会把今天看到的有趣的事用很天真的话语叙述给我听,每每看到他们微笑的样子我也会感到很满足。
关键词:幼师学员教学能力珠心算
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来,重视“智力开发”的教育提高到创造教育的高度上来,而在“珠心算”的教学中,由于它的神奇功能在幼儿的创造力的开发中起着优化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长将目光瞄准了珠心算。做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本者一直以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及探究,在实践中作了认真的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目前幼师学员珠心算能力的现状与分析
(1)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能力是时代和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重视“智力开发”的教育提高到创造教育的高度上来,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在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发展迅猛。在国内各省、市及港、澳、台普遍开展,也都在小学及幼儿教育中引进了珠心算。在国外,许多国家,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加拿大、美国、汤加等学习珠心算之风势头强劲。在东南亚掀起了“珠心算热”,方兴未艾,2002年10月,在北京成立了世界珠心算联合会,标志着珠心算事业进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阶段。
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然而幼师珠心算教学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对居于特殊地位的幼师学员进行珠心算能力的培养不足。幼师教育的传统模式是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轻教育课程的学习;而且学校很少开设珠心算课程,即使开设也只涉及珠心算中的工具使用,学好珠心算的目的也只是狭窄地被理解成是幼师学员——未来幼儿教师知道珠心算课,学校并未从开发幼儿智力的发展角度为幼师学员提供应有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也没把珠心算教学与幼师学员的一项职业能力——珠心算的教育能力联系起来。而作为幼师学员不仅应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等知识,还要有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其中珠心算教育能力甚为关键。幼师学员不具备珠心算教育能力,就不能保证幼儿计算能力的培养教育,就不可能圆满完成幼儿园计算教育任务,她也就不能算是位合格的幼师学员。目前全社会对幼儿园颇多微词,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2)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能力是开发幼儿智力及实施幼儿园计算教育的需要。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希望子女赢在起跑线上,寄希望于幼儿的早期教育。大量实践证明,珠心算具有很强的启智功能、教育功能和计算功能。被称为“开发幼儿智力的金钥匙”。
幼儿在计算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
2、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
从目前我国幼儿计算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看到,使各级幼儿园明确幼儿计算能力的培养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计算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有必要对幼儿教师进行珠心算教学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使他们能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
二、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取得《珠心算专业合格证书》的约占总人数的10%左右。而且由于许多幼儿教师在校学习时,对幼儿珠心算知识学的少且较为肤浅,缺乏扎实的珠心算教学知识,因而时常对幼儿珠心算的教育感到手足无措、困惑苍白。既不能对幼儿出现的心算方面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幼儿珠心算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防。据调查,幼师学员普遍存在由于珠心算教学能力欠缺,对幼儿的智力开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能力十分薄弱,而幼师又肩负着未来幼儿园的幼儿教育问题,提高幼师学员珠心算从教能力,直接关乎到未来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为幼儿智力、思维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幼师学员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对“你认为幼儿教师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主要应包括哪些环节?”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150名,其中无效问卷5份)也通过对几所珠心算教育开展较早学校的幼儿教师的访谈,结果同样表明,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一要加强理论学习,二要通过实践锻炼。为此,我把幼师珠心算能力培养方法归纳成以下两方面:
(1)以讲授为主的方法。
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教育实践环节,但它同样离不开幼儿珠心算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是在对珠心算教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珠心算教学知识技能在幼师学员主体内部的系统化、概括化。幼师学员只有系统、完整地掌握幼儿珠心算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形成幼儿珠心算教学能力。而珠心算教学理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系统的讲授,因此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是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的一种基本方法。讲授式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并辅以其他一些方式系统地把幼儿珠心算教育及能力培养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幼师学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作用主要是为幼师学员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幼师专业学校可通过开设珠心算教育的必修课或活动课等向幼师学员传授幼儿珠心算教育知识,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势,把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的培养融进这门学科的讲授中。但多年来,幼师珠心算教学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问题,因而难以指导幼师学员今后的幼儿珠心算教育实践。随着珠心算教育逐渐受重视,学校教师需重视在珠心算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对幼师学员渗透一定的幼儿生理及心理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使珠心算知识讲授与心理教育同步进行。
另外需注意的是,讲授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讲、幼师学员听,珠心算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的信息沟通,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同样如此。因此教师在讲授中还可辅以其他方式,如穿插演练、讨论等,也可运用各种形象直观手段如算盘、录相、幻灯等,让幼师学员观摩有针对性的、典型的幼儿珠心算教学教师的教例,使他们对幼儿珠心算教学的具体操作有较清晰的感性认识。
(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强调行为训练,珠心算教学能力只有在珠心算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如果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说教,或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不是让幼师学员亲身体验、感悟、训练、实践,那是收不到实效的。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同样道理,珠心算教学能力主要是靠实践教育来培养。因此,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培养幼师学员珠心算教学能力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提高兴趣法、形象教学法、循序渐进法、分组训练法、社会实践法等。
其中社会实践法主要是指幼师学员通过幼儿园见习、实习等方式来培养与提高自己的珠心算教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我在教学中,一是利用假期让学员到幼儿园见习,二是利用定点定向实习,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学完全部理论后进行的,然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陶行知先生教诲人们:“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都会用”。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珠算文化,探索珠心算教育的规律,正是为了充分利用人生之宝,早期挖掘人生宝贵资源振兴中华,造福全人类。关于我国幼师学员珠心算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始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2>《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
关键词: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前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
为适应时展之需要,2010年国家将学前教育正式纳入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提到重要议程。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目的是在研究儿童发展规律、学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其他从事儿童工作的人员[2]。这一专业十分注重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结合,同时也注重教学方面与研究方面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在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中都颇受重视,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所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很大差别。开放教育以远程教育、业余学习为主,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学生多且覆盖范围很广,均来自不同地域,而且是年龄差别比较大的成人对象[3],也就是说,开放教育培养对象主要是以在职的成人学生为主体,所以学生在基础学历层次上呈现多元化特征,即高中、专科和本科学历并存。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本身的工作岗位息息相关,因此大多数开放教育的学生本身也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高职教育为全日制教育、以面授教学为主,培养对象是通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基础学历层次一般都为高中或者中专,且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4]。在宏观培养目标上,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都聚焦于面向教学、管理和服务一线,造就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5]。正如爱因斯坦曾强调的“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6],即使学生在德育、智能、身体、审美、心理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但具体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所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将社会中在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相关教育技能进一步提升,将其培养成为学前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关的学前教育技能,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在社区、幼儿园、家政等各种儿童教育场所工作的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刚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高中生或者中专生,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重点学习掌握学前教育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7],高职教育更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学生掌握弹、唱、跳、说、画、做六项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能力。所以在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具体培养过程中,需尊重规律、区别对待,具体规划出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但无论如何,开放和高职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是将培养学生有道德、有素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等基本人文特质作为首要条件,将技能培训和实践应用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而且两者在教育实习实施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强化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这就使得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二、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不管是开放教育还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都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且规定着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和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同时要求具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两者课程体系的内容,都要求具有完整且合理性,要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得到专业训练,从而获得系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教育的课程系统是通过提供一个课程集合,按照一定的专业规则,指定统设和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并指定相应学分和先行课程条件等约束信息,从而形成对这些课程进行有序、关联学习的课程体系设置。开放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实践为重,理论够用”为基本原则,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通识课、专业/职业延展课和综合实践等基本模块。高职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遵循了高等教育常规知识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和综合实践五大模块。两者所开设的课程模块详见表1所示。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模块明显不同,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模块设置了个人理财、实用法律基础、塑造良好的性格等43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通识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选择性更加广泛,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知识、艺术等品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某开放大学与某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开设了基础综合实践课程(军训、就业教育、实践拓展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全日制的高职教育相匹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开放教育均是在职学生,所以这些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同时注重学生英语与计算机水平的提升,但是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开放教育主要是让远程教育学生了解开放大学的概况,熟悉远程教育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学习。从表1中可看出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职业核心课程均设置了必修与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多种多样,学生选择范围更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成人远程教育特色。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均是各高职院校所设置好的,关于专业课程学生没有选择性。开放教育针对学生主要是在职成人的特点,不仅在拓展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幼师资格证书考试所需的课程,还开设了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延伸课程,更深层次地注重成人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高职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或者中专生,所以注重的是职业技能的提高,开设的均是学生走向教育工作岗位以后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课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都针对各自的教学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关的专业课程,虽然两者之间差别较大,但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语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受到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8]。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的目的,旨在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的对策探求
通过前文对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对比分析可见,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又具有独立性和互补性。开放教育的优势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以高水平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管理软件作为运行支撑;高职教育的优势主要是依托高质量的职业技能课程、实验实训设施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经过总结分析可看出,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开放教育具备的“开放性”优势能够较好地弥补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反过来高职教育所具备的“职业性”优势又能帮助开放教育克服不足得到持续发展,两者之间良好的互补性使得两者的融合发展将会成为现实更好的选择。其欠缺在于,两者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都未考虑学生自身现有工作和未来就业的需求问题,在开设的课程实践实训方面与理论方面存在脱节现象。所以,应秉持科学有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及未来就业的前提下,对现有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促使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拓展课程设置上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更大限度的发展。具体说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的对策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将职业技能性方面的课程置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地位
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就具有较明确的实践应用性指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与专业对应的岗位素质要求、能力需求相适应。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都应当着眼于以技能性方面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专业的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规范以及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为导向,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和特征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基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将教学实习纳入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中
教学实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既可使实习者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又可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检验乃至创新所学的理论。让学生切实通过实地体验、调查和研究,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运作情况,亲身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进程,使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应让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分量,与学前教育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导师制”,使实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中扎实知识、学以致用。
3.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要着力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的线上教学资源,有效实施开放在线学习,形成规范而又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有学者提出建构从职业到学业再到职业的远程素质教育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从塔基到塔顶依次由远程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政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六大维度构成[9]。这一构想值得借鉴。
4.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本篇在设计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上做了较大的革新,参照了国外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
(1)加大精简高校机关人员的力度,形成一支高效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办公队伍,加强高校行政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同时还要剥离高校系科部分重复设置的行政机构,学校(或校区)要按职能设立各机构,如教材中心、资料中心、复印中心、实验中心、公共学科教学中心等,系科不再设立公共课教研室,也不设立资料室、复印室、工会等机构。有限度地压缩行政与教辅人员,各类人员的总量至少在现有基础上压缩掉三分之二。其方法是可以在校内转岗、待岗、下岗、流动,在此期间学校只负担其档案工资,或者一次性清退,转由社会保障局承担;对接近退休年龄在五年内的,实行校内退休;对达到退休年龄的,及时办理退休。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政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教学、科研工作制,充分实行教学、科研双肩挑的做法,改变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毛病,要制定措施,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上来。要充分重视在教学一线上的教师,淡化官僚思想,给优秀教师以更多的晋升机会,提拔优秀教师为中高级行政领导,要为其配备专业办公副职,使其将主要精力依然放在教学科研上来。
(2)按“大学+师范”模式构建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开放化,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培养模式。将原师范大学进行机构重组,学科型学院只承担学科专业教育,将原有分散在这些学院的师范教育资源进行剥离和重组,以教育科学学院牵头整合这些教育资源,组建教师教育学院,承担现代教师教育专业的“第二专业”教育,该专业学习在本科教育末尾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完成。教学计划分成三个学习阶段:通识教育阶段、学科专业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教育阶段。既要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又要增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师范教育的专业性由过去单一型学科专业转向了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双任型专业取向。
(3)师范非师范并轨招生,前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选择,结合个人意愿与教师的建议选择是否进入师范学习阶段。完成师范教育的学生,在教育机构实习一年后成为“初任型”教师;具有相关学历要求的教师或相关专业要求的应届本科生经过硕士入学考试筛选,进入研究生教育,经过2~3年学习,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或“课程与学科教学论”学科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后基本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工作,在教育机构实习一年后成为“职业型”教师。
小教大专学历教育应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取消“初中起点,学制五年”[1]的小教大专培养模式,因为初中起点要想真正达到大专学历所要求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也无法与职后继续教育相衔接。我国现有的大专学历教师教育是为培养中学教师服务的,不适合培养小学教师,应对现在的大专课程做一个全新的调整,方法是:按“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小教培养模式,前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课和专业课,2年之后进行一次选择,从理科类、文科类、艺体类大专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进入师范教育,完成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小教本科与小教大专教育模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应更多地强化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培养教育家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学教师教育可以效仿医学本科专业延长至5年,这样可以延长第一阶段的学科专业教育。也就是说,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若在2.5年以后作出是否进入师范教育的选择时,只能成为小学教师,学制4年;若在3.5年以后作出是否进入师范教育的选择时,可以成为中学教师,学制5年。
(4)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确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基准,对教师教育机构课程的具体设置留有余地,可以委托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认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基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学科专业教育课程领域、教师教育课程领域。每一领域都由相应的必修科目与选修课科目构成,每一领域都有相应的学分要求。
打破单一的课程体系,按照多样化、板块化、系列化设置课程。其中,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三大板块将分别独立地进行整体建设。通识教育重点突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融和贯通以及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科专业课程分成两大模块:一大模块是大学科的基础课程,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第二大模块是学科专业主干课程,要体现“高、新、精”,几门学科主干课程水平与综合大学看齐。体现师范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重新规划,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专业”。该板块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该板块也分成两大课程模块:一块是适合“初任型”教师学习的课程模块;一块是“职业型”教师的课程模块,要在初任教师课程的基础上,侧重对知识的重新构建与反思,注重培养“第二专业”的创新研究能力与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原有课程的重复。
(5)考虑运用行政手段在中小学校建立稳定的“高师实践基地”,各中小学互相竞争“高师实践基地”名额,基地挂牌成立,政策上给予此类中小学校合理的经济补偿与社会荣誉。加强两种“基地”联合办学的理念,形成“以学校为基地”(school-based education)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
(6)改变师范生毕业后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做法,师范生毕业后均要到一线学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实习一年,同时在母校安排一名理论指导教师。实习期间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待遇,可以担任一门课程(与师范毕业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教学,教学进度可适当落后于指导教师的进度,以便能在听完指导教师的教学后再给学生上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上课的质量,师范毕业生听课时要做好听课笔记,指导教师也应该有相应的听课课时要求。一年之后,由毕业生原所在高校组织教学理论与技能答辩,答辩委员会应该有相关专业的基础教育的一线专家教师参加,应要求被答辩人说课、情境问题辩论、教育理论知识考查,检查答辩人的听课记录和备课笔记等,答辩合格者才能按国家《教师法》相关要求发给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书,并给指导教师相应的工作报酬,也可以考虑和指导教师的晋级挂钩,不合格者可以重新选择导师,重复上述过程。答辩经费可以向毕业生收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考虑财政帮扶的办法。
(7)规范教师资格证的管理制度。首先,中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证,应按教授学科进行划分,申请者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且只能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按照目前中学所授课程做一一对应的设置,如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高中语文教师资格等。小学按文科、理科和艺体三类划分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不做划分。其次,教师聘任的层级与科目严格按照教师资格证上的记载操作,对于符合学历要求的教师想跨级任教,需要参加相应的学科专业课考试(由教师教育基地统一组织),且须重新申请教师资格证。再次,随着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学科知识的发展,要制定相应的资格证书有效期,建立教师资格的注册登记制度。规定每5年的注册登记制度,申请注册者不但要有教学岗位经历要求和年度工作考核称职以上记录,还应有在职进修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的要求。
(8)教师教育基地应该由单纯职前教育的机构,向终身教育的机构转变。依靠区域教育行政机构,建立教师个人档案袋,将教师的职后培训情况纳入个人档案统一管理,完善教师终身教育的他律管理体制。针对中国目前没有区分教师资格等级的特点,可以将培训与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挂钩。建立针对不同学历、不同资历、不同专业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课程之间要相互衔接,并体现时代性、先进性,鼓励培训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可以考虑建立省级与省市级教师职后培训基地,基地挂牌成立,出台师资培训基地的申报、审核与监督机制,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制,实行学分制;建立针对不同学历和资历的教师的培训计划,教师在本次晋级后与下一个晋级之间要有一个总体的课程规划,可以效仿学历教育进行。对培训理论知识可以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教育教学技能可以定期组织专家组现场观摩进行考核,师德、师品以及管理能力等以所在工作单位(学校)的三名以上的专家型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鉴定为主。
(9)加强对基地资质的考核与评估,它包括两种涵义,一是指对“高师教育基地”的考核与评估;二是指对“基地”内的所有高师教育机构的考核与评估。在此,我们采用后者的广义的涵义。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认证由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组织实施,对基地内的其他非基地教师教育机构由各省教育厅和当地教育局组织实施,或委托教师教育基地对基地内的其他教师教育机构实施认证。认证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方面:教师教育方案和规划、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标准与规划、学生素质、教学与管理等。对上述六个基本方面应该制定详细的指标体系,对基地的考核与评估标准除了要达到一般教师教育机构的标准外,还要突出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创新的成效、科研水平及其应用的程度等。实施评估的机构,须经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证和批准,并事先公布评价方案与评价手段。注重合格评价与选优评价的结合,评价与诊断相结合,旨在推动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提高其办学质量。
上述是对教师教育基地主要职能运作机制的构思,也是对传统教师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粗浅探讨,其中包括了不少行政配套管理与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瑞典学者胡森教授在总结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指出:“教育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须成为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一部分。因为教育与社会是一个内外联系的系统,教育的一点改革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之中,不可能离开教育和社会的大背景孤立地进行,定然要与社会系统中的多个主体发生联系。”[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