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远程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远程小学语文研修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2: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远程小学语文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远程小学语文研修总结

篇(1)

根据《XX省2020年“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指南》和《XX市2020年国培工作计划》(无教职成〔2020〕1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主题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侧重于“教育信息化推进与实施策略(课堂教学应用)”和“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与使用(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备课、教学和研讨交流)”。

二、培训对象

我市乡村学校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所有教师

三、培训目标

依据教育部《送教下乡培训指南》,围绕年度培训主题,依托市级教师培训团队,整合区域外专家资源,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开展送教下乡培训。

送教下乡培训重在推动培训团队深入课堂、现场指导,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校本研修,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

四、培训形式

网络研修(16学时)、“送教+集中”(32学时)、校本研修(24学时)。

五、具体实施(2020年9月-2021年4月)

(一)网络研修:培训时间2020年10月-12月,委托XX市教育局指定的远程机构组织实施。

(二)送教下乡

2020年国培送教下乡培训覆盖全部乡村教师和所有学科,与全员培训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按照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组织实施。

1.主要学科(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送教以片区(全市共分为5个片区)为单位,小学科(音、体、美等)以市区为单位,整合全员培训完成。片区安排如下:

西

片:略

西南片:略

片:略

西北片:略

城周片:略

2.本年度送教下乡培训所有工作在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公室和各学科指导小组具体实施,总体安排如下:

(1)问题诊断:10月8日-10月25日,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公室组织6个小组(小学语文组、小学数学组、初中语文组、初中数学组、初中英语组及学前教育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至4次问题诊断工作。问题诊断结束后,向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办(以下简称项目办)提交诊断报告。项目办将组织学科专家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审核并形成最终报告。

(2)研课磨课:

11月-12月中旬,在问题诊断报告的基础上,紧扣本年度培训主题,项目办将分片开展研课磨课活动。各指导小组在研课磨课结束后向项目办提交一期培训简报。研课磨课的具体安排另文通知。

(3)成果展示:送教下乡成果展示活动将结合全员培训名师展示活动,于2021年3、4月份组织实施。

(4)总结提升:2021年4月份,开展优秀课例评选(论文和优质课评比,评比文件将于年底前出台)、进行培训总结、绩效考核评估、调研并制定下年度培训规划等活动。

(三)校本研修

为切实减轻基层教师的负担,提升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效,本学年度校本研修工作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上的个人学习平台,实行无纸化考核。考核内容共三项:

1.立足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以上课、听课和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每位参训学员将个人听课记录或参加主题研讨记录,拍成图片,以JPG格式上传,每人不少于8篇(次);

2.以基层学校为主体,要求各校对参训教师提交的听课记录或参加主题研讨记录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由基层学校教务部门在听课记录封面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再由教师个人拍照,以JPG格式上传;

篇(2)

一、全神贯注,抓住机会认真学习。

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全过程。本次培训我在网上学习的时间一直没有间断。聆听专家的谈话,与特级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语文教学的知识、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方面都获益匪浅。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校的同行们进行了探讨和讨论,同时按时认真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行们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在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特级教师近距离的对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大量的先进材料被我一一阅读,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也被我一一记录。我更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科学的方法会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有信心。

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培训中,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篇(3)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我有幸参加了平泉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经过培训,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本次培训,主讲老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次培训后,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丰富,才能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就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三、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

  四、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避免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表面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讲课的老师从理论的深度与亲生的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阐述,使自己收获很大,下面就从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学校管理的要素

  学校管理的要素有三个方面;人、财、物,管人是管理的主体核心,是各要素中居于首位的因素。财是办学的基本支持力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钱一定要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物是办学实施基础,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校长要管理好学校首要稳定人心,规范办学行为,管理上要讲求艺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二、课堂教学要求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解决过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重知识轻创新,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重教法轻学法,在课堂上要有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把课上成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三、要注重校本研训

  校本研训应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建立校本研训的奖励制度,建立评价监督机构,从组织型,自主型两个模式进行校本研训,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评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自主学习、自己反思,写心得体会,要通过教研活动,研究小问题真现象,要让教师写教育叙事、写日记教育教学真实的事情,提倡教师终身阅读,努力长舌书香校园。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因为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校长要增强教师的信息素质,让教师在其它学科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学校要不断充实资源库,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稳定性,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教师幸福的教学。

  我想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教育将会对校长提出更高的要求,会有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与创新,才能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知道了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清楚地意识到了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把此次学习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时代的紧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训做个总结。

  教育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享受了一顿高规格的“文化盛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等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触,使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班级成员的热议,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问题,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使我从中吸取了经验,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每次学习都是在下班后尽力排除家庭冲突进行的,虽然辛苦但是也让我获得了快乐。我知道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是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只有不断的吸取养料才能补充我们的所需,学生的所求。“国培”小学语文远程课程的学习,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学习的机会,给迷茫的我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虽说成绩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绩一点一点的上去,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在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鼓励。本次培训我的成绩是满分的,总学习时间接近55小时。所撰写的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贴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老师在班级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和小学语文作业均获得优秀。积极与同行们探讨各种教育教学。

  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使生命的礼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__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分二个阶段进行,为此,我要要感谢校领导和全体小语组同仁们给我这个培训学习的机会!感谢__教育学院教授与老师传授给了我很多宝贵知识与经验。

  今天,我就把这次到在__教育学院及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学校――福州市钱塘小学培训学习期间获得的一些收获与体会向大家作分享。时间有限,我把印像较深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为,之前我很难得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所以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学习活动,22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可这次培训活动却给我很大的收获和启发。

  骨干老师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特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上课、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22天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22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22天。我真的真的受益匪浅。22天来,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也开阔了眼界;还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这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应该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

  期间,我听了__省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专家的讲座,到福州市钱塘小学参加教学观摩与教研等实践活动。名师、专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绎,曾经让我是多么心潮澎湃,心潮涌动,精妙绝伦之处简直让我忘记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动。因为他们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敬业、乐教,如何做一个是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的教师。期间,我听了本省其它各地有关骨干教师的评课,交流发言,他们让我感受到我的压力,因为他们说得都很棒,很有水平。

  我一一听他们的发言,就他们非等闲之辈,我想:他们平时一定有经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我也体会到我们三明的教研普遍没有我省其它地方做得好。我还听说,__省的教研活动上不如浙江,下不如广东。因此,__省教育厅把__省教育学院确定为基础教育培训基地,欲为__省培养一大些名师、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师,__教育学院的工作重点也就从学历教育转变为为__省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也就是说将来我们中还会有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到__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目前学院已开设的培训有,小学语文、数学、综合、心理健康、电脑、思品等学科。

  培训期间,我的第一感觉是:城里老师的挺辛苦,但他们辛苦并快乐着!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篇(4)

【关键词】建构;课程资源;培训形式;成效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选取优势资源的学校。优势资源的产生除了客观因素外,师资资源仍是重中之重,农村师资严重地成了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只有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又快又稳地推进新课改全面发展。因为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基本素质,其意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农村教师已进入老年化阶段,观念严重滞后,课堂教学技能陈旧,导致生源严重流失。如何加强对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培训成了一大问题,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等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近三年来我校根据全县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打破墨守成规、死搬硬套的培训,创造性地举办了第一轮(三年)“祁门县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经过培训实践检验,已显培训效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省市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现就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谈点粗浅的看法。

1 充分调研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0年春季开学,我们重点调研了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和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调研采取座谈会与问卷形式进行,设计了《祁门县小学中老年基础知识和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调研提纲暨构建有效参与式培训问题征求单》、《祁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梳理出有效的建议和要求。

1.1 客观因素制约着村小教师难以实现“终身学习”。现在培训种类虽然很多,如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观摩学习等,但对村小教师而言仍是“春风难度玉门关”。因为村小教学点大多是一人一校或几人一校,由于经费问题,95%以上村小教学点没有开通网络,85%中心校也仅有几台办公电脑,远程培训形同虚设,上网学多数教师都是找同事或自己的子女上网挂,只为完成24学时任务;教师不能走出去培训学习,一走学校就关门;校本研修也仅停留表面上,如同萝卜炖萝卜的味道。

1.2 小学中老年教师的素质与观念制约着自身发展。这批教师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接受正规师范教育的凤毛麟角,基础知识的底子相对薄弱;几十年一直在农村教学,教学技能偏低;又加上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很难接受新观念,也很少主动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

根据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些实际情况,我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暑期把这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着重在基础知识与课堂技能两方面培训——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

2 根据教师需求,精心谋划培训课程资源

以往培训的课程通常是由培训者预设好的,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进度等,出现曲高和寡现象,教师抵触情绪重,培训效果差,如何有效设计培训课程资源呢?

2.1 采取由下到上的形式,集思广益设计课程资源。

我们从调研座谈会与问题单中梳理出教师想要培训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培训课程资源,采取了由下到上的课程设计思路。并要求我校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资源设计,然后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培训课程资源。

2.2 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完善培训课程资源。

邀请部分校长、教导任与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的教师对培训课程资源提出整改意见或提出见解,要求他们本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力求做到培训课程切合农村小学中老教师的需要。

2.3 召开授课教师备课会,让授课教师明白每一个课程设计的意图与所达到的培训效果。

三年培训中遴选了县内一线骨干教师31位担任授课教师,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都是学员身边的优秀骨干教师,缩短了授课教师与参训者的距离感,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资源设计是否科学、实用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成功与否。培训课程资源还要考虑可持续性延伸,我们采取动态方式设计,在知识建构上力求达到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2010年设计了《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小学低年级运算教学与经典案例》、《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养》等15门课,共计58课时;2011年设计了《观课议课的内涵与有效操作》、《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报务课堂教学》等12门课,40个学时;2012年设计了《教育的坚持与守望——为了山区的孩子同在蓝天下成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思维训练与方法指导》《复式班教师如何有效备课》《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等16门课程,40课时。

课程设计紧扣住小学低年级课程(1—3年级)、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课堂教学技能的改变与提升,贴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实际需求。

3 建构有效培训模式:小班化、参与式:案例引领+知识讲座或“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等模式

每年参加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的人数300左右,传统的培训模式是授课教师在上面夸夸其谈,下面是二三百教师座在一起,出现“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纷纷叫好,干起来没有门道,回头看有些胡闹”的培训现象。我们采取的是“小班化(50人一个班)、参与式”的模式。每年举行两期,每期同时开三个班,人手一册学习《参与录》,记录每天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反思心得。在培训过程我们不断吸取参训学员提出的建议,逐步完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2010年安排了每期8 天集中培训,每天3—4个专题培训,每天下午安排一节示范课,建构“案例引领+知识讲座”的模式;2011、2012年安排了每期6天集中培训,建构了“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的模式,积极倡导多元、交流、分享、包容、合作的培训、让独特视角与新颖观点的火花相碰,让教师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分享与交流中提升”。

另外,我们还借助《师训简报》、《祁门师训网》把培训者一些有价值的培训反思、培训感悟、培训收获一一刊登出来,让参训教师拥有成就感,分享收获的喜悦,从另一种形式上也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三年培训中出了6期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专刊。

4 管理促效果,培训显成效

面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的培训,我们提高了服务态度,加强人文管理,抓实培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班有专门的班主任负责,关心参训教师的身体、茶水供应、清理教室卫生,上下午实名签到,学员参与录的审阅等工作;班主任还要跟班听课,及时总结,搜集学员的反馈信息,及时整理出学员优秀的培训心得或体会,按时出刊《师训简报》。真诚服务态度打动学员,学员们更加自觉学习。同时班主任还要组织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就授课教师所讲的理论或所举的案例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似曾相似的感觉谈出了自己的感悟,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搞高了培训效度。

通过三年的参训教师的心得体会、培训反思、培训总结、交流发言、《参与录》和后期的“送课到校”的培训等这些,见证了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足迹:

①树立新课改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决定正确的行动。2010、2012年两次小学语文、数学《课标》解读,参训教师知道了小学低年级的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理解和把握了《课标》中关键词,如语文《课标》中“诵读”与“阅读”、“读读写写”与“读读背背”的区别,教与学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②提高了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了教师课堂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如程静芬老师的《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首先纠正了老教师的错误发音,讲解了发音技巧,教会了难以读准的拼音,其次讲解了拼音教学要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要有教学方法,要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胡育林老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运用独特的理论框架,构建讲座内容,用自己的经典案例讲解认图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掌握好图形教学的基本策略,给教师们指出了一条有效教学方法等等。

③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授课教师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学,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教法,注重学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师生参与过程。如曾勤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和谢彩云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即要让学生走近文本又要让学生走出文本,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认识等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教学案例典型,生动,能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案例都是来自授课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教师能看得到、摸得到、用得到,教师能活学活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去。如汪国女老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康琰琰老师的《如何有效运用农远资源服务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等讲座,生动的教学案例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感悟。

篇(5)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 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看了“学校课改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学校课改工作总结及计划

2.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3.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篇(6)

您对教育是怎样理解的?如何定义教育的本真?

■我在区教育局做了9年业务副局长,又在乡镇干了2年,在这期间听到了基层对教育的真实客观评价,我感觉到,教育的功利色彩依然很浓,教育亟需摒弃功利,回归本真。教育的功能是什么?不是让人获得更高的分数、更多的知识、更“贵”的文凭,而是对人内心的提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进,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都是教育在发生作用。不仅校长、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家长本身也是教师,社会上的人也对青少年产生着影响,教育无处不在。为人处世、生活习惯、人生态度、社会认知,方方面面都是教育。找到人的兴趣、特点、优势,确定未来适合从事的职业,促使其为社会做积极的贡献,这才是教育要实现的目的。单纯用分数衡量教育是片面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的,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才是适合的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做到以下两方面。

让教师做幸福的人。很多教师不幸福,教师社会压力大,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常常转化为教师的压力;教师心理压力大,教师们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教”,独生子女的娇纵任性脆弱,家庭教育不当,给教师的教育提出不小的挑战;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业务培训、理论提升、学生发展,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身体得不到休息,大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家,影响了家庭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遵守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让教师在8小时有效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强求教师加班加点,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社会的评价也不宜只关注考上“重点校”学生的数量,教师转化“问题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付出的心力更多,贡献更大,社会也应关注和予以肯定。

让学生做快乐的人。很多孩子享受不到快乐的童年。“好”的教育与“不好”的教育区别在哪儿?家长可能并不理解,有的家长从孩子两三岁起就“开发”孩子智能,孩子疲于奔命,想按照自己意愿玩儿一天都变得奢侈。在小学,大多“拼”的是语数外,甚或奥数,孩子们很累。这样可能会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一些老态龙钟的儿童,像被激素催熟的果实,打破了成长的自然规律。为此,我们应回到党的教育方针上,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去学科知识,更多的要让学生体验集体的荣誉感、社会的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沟通合作;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想象,这在单纯的文化课上是很难达到的,要为他们提供更广的渠道,去图书馆、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把文化课的评价功能弱化,给学生们动手的机会、思考的机会。要对基础教育进行反思,过去,教师们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过去已有的知识,学生会做题,但不会发明不会创造。课业压力大,最大的恶果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再有,应大量削减各种各样的评比,评比基本上都带有功利性,人们为了功利目的可能会做出不恰当的事,比如做假。不要再让各种功利行为损害教育的机体,蒙蔽了教育的本真。

您提到的这些问题很现实,也很有启发意义。教育的成功不是靠荣誉称号堆砌起来的,也不是靠宣传就能树立口碑,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做法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教育的公平均衡是全社会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北辰区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公平、均衡发展是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缩小校际差距的有效手段。我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两条主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就近入学,实现机会均等。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实施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个纳入”政策,将随迁子女入学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全区教育经费预算。学校为随迁子女创设了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入学、升学、学生管理、评优奖励、考试竞赛、文体活动、加入团队组织等方面与本市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在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享受奖优助困基金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面也给予同等待遇。同时,将三类残疾儿童全部列入招生计划。采取“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模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使其集教育、康复、矫正、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现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区特殊教育学校也于2012年通过天津市首批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验收。

改善办学条件,实现硬件均衡。近年来,全区先后改建、翻建、新建了50余所学校,所有农村学校实现操场无杂草、无扬尘、无积水,新建的现代化标准学校大都在农村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职员工倾斜。在教师教研津贴、班车补助、职称评聘、评优等方面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鼓励青年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近年来,北辰区涌现出的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均出自农村地区学校。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辰区积极确保小区级、居住区级配套教育资源的建设。

创新用人制度,确保师资均衡。自2008年起,北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对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每年考核一次,三年评定一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对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聘任制,分级负责、分层聘任、竞争上岗、按岗聘人,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潜能;三是在考核评定上实行绩效奖励制,推行“三个倾斜”政策,即,向名优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职员工倾斜。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及干部教师培训工程、人才引进工程,在教育发达国家建立教师境外培训基地,与河南、山东、浙江等省市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天津市教科院北辰分院和天津北方教师培训中心,引进全国知名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出台《边远农村教育三年帮扶行动计划》,对区内东、西部边远地区的19所中小学实施帮扶,优先安排优秀教师赴帮扶地区任教,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在师资培训中给予政策倾斜,如组织骨干教师及校长培训考察向农村学校倾斜,培训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评选优秀教师向农村教师倾斜等。还开展“优质校对口帮扶”,让优质校与薄弱校“结对子”,实现教师相互流动、共同组织教研、共享教学资源等。通过“结对子”,优质校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模式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被帮扶校,有效地促进了边远地区学校在办学思想、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缩小了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实施过程监控,促进优质均衡。制定《北辰区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要求各学校必须开齐开足课程,区督导室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评估结果不但计入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卫艺等单项工作考评,还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价。施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将全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督学责任区,并在责任区内划分若干小组,每组辖管3至6所学校,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督学责任区网络,使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行“在校时间、课程课时、家庭作业、集体补课、教辅资料、考试次数、招生秩序、择校择班”等八个方面的严格管控。推进“优质初中校建设”, 采取校际结对、对口帮扶的方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互联网技术也是解决基层中小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均衡的有效方法。我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资源班班通、笔记本电脑人人有、空中课堂全覆盖。所有中小学都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全区所有教室都通入网络,都安装电子白板;全区所有一线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学;全区各学校实现10兆光纤全覆盖,2013年下半学期,部分学校率先实现百兆光纤入校;全区6所学校建立了“自动录播教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时监控和同步传输,有助于教师分析自身教学问题,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日常办公等全部实现信息化,实现了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说到教育信息化,北辰区可说是走在了同类地区的前列,这方面有何新的进展?

■我区的教育信息化中心即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坐落于第四十七中学校园内,建筑面积5449.22平方米,设置教育信息化管理、教研、空中课堂、题库、督导等五个平台,形成技术应用与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中心。同时,北辰区区域教育云平台将投入使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学生、家长网络空间互动的教学模式将初步形成,教师、学生将充分享用教育信息化优质平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将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优质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届时,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将更加完善,将实现教育教学督导网络化、教研工作远程化、教育资源现代化、学科题库自动化、教育评价科学化,使北辰区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更加便于管理。云平台的投入使用,将会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课堂中带到自主学习中,向教师提问、讨论家庭作业等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区域教育云平台在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丰富教育资源超市,为构建北辰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有力的支持作用。在“十二五”末,北辰区将实现校园网络无线全覆盖。

天津市各区县都有针对师资培养的“三名”工程和本区特级教师评选等,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北辰区具有特色的师资培训工程。

■我想介绍一下我区的“三个工程”,即“全覆盖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工程首期于2011年启动,“全覆盖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每批培训周期为一年,“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每批培训周期为一年半,2015年结束。“三个工程”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的全体干部教师。

“全覆盖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是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计划,工作目标是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提升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在培训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考核与竞赛等形式,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建立手拉手联谊校,开展扎实有效的帮带培养活动,提高学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名校、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质资源的引领作用,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到边远学校交流、指导,边远学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定期到优质校跟班学习、观摩;实施菜单式培训,通过任务驱动,进一步提升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培养一批教师教育工作者,打造优秀培训者团队,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除进行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全员岗位培训、全员校本研修和班主任全员专项培训外,还开展教师特色专项培训。深入研究师资短缺学科、交叉学科、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新领域,以及边远地区和特定群体急需的专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满足先进教育区县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特色专项培训的管理办法。

“千名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100名区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使其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班集体建设、学校管理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论,形成教学特色、学生管理特色和办学风格;培养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班主任、一级校长,使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取得学科教学、学生教育、学校管理的创新成果,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发挥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300名区级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使其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经验,并在全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高效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培养600名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教学新秀、优秀青年干部,使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反思和总结经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实施通识类、学科类、拓展类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博客论坛、自主研修、阶段评估等方式进行研修学习,通过确定导师、本岗实践、挂职锻炼、境外培训、项目合作(借助天津北方教师培训中心、教育部信息技术实践基地、天津市教科院北辰分院等交流平台)、成果发表、阶段考核等方式进行深度培养,通过成果交流、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典型提高。

“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方式与“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大体相似,培训类型有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中层干部专题培训、机关干部业务培训等。实施此工程,促使年轻后备干部快速成长、适应工作;促使任职年限在3年以下的校级干部加快成长、胜任工作,并能够有效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经验;促使任职年限在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校级干部成为优秀校长,并取得学校管理的创新成果,在全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使任职年限在10年以上的校级干部成为专家型校长、学者型校长、名校长和教育家,并能以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针对学校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勇于改革创新,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策略和比较突出的管理特色,取得具有创新性、应用性和推广性的高水平学校管理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知名专家的首肯。

教育的优质、均衡、创新发展在北辰区的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体现,当前,特色发展也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您对特色发展如何理解?北辰区在特色校建设上有何举措?

■学校特色可以表现在地域、时限、人文、历史上,也可以表现在学科、管理等诸多方面。学校特色的形成一般具有以下标志:一是独到的办学思想基本形成,有理论依据,有个性特色,并在一定范围得到肯定和传播;二是形成体现办学思想的独特校风,并能给人带来深刻感受;三是办学思想已体现到学校管理的有关常规上,体现在办学的物质或精神成果上;四是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形成体现办学思想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素养。

学校特色形成的一般模式就有很多了,有“传统发扬式”:学校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辩证扬弃,使之再上新的台阶,成为更加鲜明的学校特色,例如第四十七中学的卓雅教育。这所学校是1954年杨连弟的父亲杨玉璞提议建立的市郊第一所中学,秉承杨连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增添时代元素,赋予新的内涵,同时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精神:君子应温文尔雅、气质高雅等,提出了“卓雅”教育。卓是卓越、卓识,是内在素质;雅是高雅、儒雅、文雅、典雅,是外在形象。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环境文化等。有“借题发挥式”:要求办学者具备追求特色的良好动机,否则就会对出现的机遇视而不见、错失良机,在机遇面前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充分开发机遇的潜能,把难得的机遇用足用好,例如瑞景小学的书法特色。有“弊端矫正式”:教育上的弊端一般比较隐蔽,不太为人重视,即使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因难以克服而积习相沿,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合理存在。如果针对弊端除弊兴利,常能收到意外效果。典型的例子是陶行知创建晓庄师范,针对弊端提出了“打破死的教育,创造活的教育;打破假的教育,创造真的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北辰区实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特色也属于此类。有“理想实施式”:从办学主体的主观的办学理想出发,通过办学实践使理想变为现实,例如北辰区华辰学校。有“困境奋起式”:例如集贤里小学科技特色的发展。在特色发展上,我区还有很多学校做得也不错,像普育学校、北仓小学、霍庄小学、宜兴埠三小,等等。希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都能在认真分析本校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特色。

链接:北辰教育亮点拾零

在全市率先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性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先后投资近1.3亿元,在全市首批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

满足残障儿童接受15年一体化教育的需求,将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纳入特殊教育学段,率先打造全市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

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在全市率先实行教学质量检测和教育质量评估试验;

着力打造“感恩励志”教育品牌,引导学生感恩回馈社会、励志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