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影城工作总结

影城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影城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影城工作总结

篇(1)

一、多快好省地搞好基建工作。

今年3月我们基建班子成立之初,现有场地仅仅签订了租赁协议,整个影城的布局也只停留在设想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从图纸设计、上报立项到选择队伍、采购材料以及最终的开工建设、审批开业等一系列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任重道远。为了按时完成公司制定的目标,我们几位同志以工地为家,放弃了绝大部分的休息时间,日夜坚守在基建现场,在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即完成了电影城的基建任务。具体来说,我们主要做到了“多、快、好、省”这四点。

1、多。四个月的基建工程期内,我们几位同志分工合作,联系杭州设计院不下数十次,接触各路施工队伍十余支、牵头召开施工协调会议近十次,自主采购原材料8大件总价值超过百万元,整理申报工程建设及完工开业等涉及七个政府主管部门的材料百余份等等,其工作任务之多是不言而喻的。

2、快。电影城基建工作最主要的矛盾是任务重而时间紧,为了给工程建设多节约一秒钟,我们在做任何事中都体现了快节奏的原则。确定内部装修施工单位用快速高效的议标方法,从制订方案到最终确定只花了12天时间;开协调会要快刀斩乱麻,直奔工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马上拿出方案并付诸行动;跑主管部门要快进快出,用最短的时间拿出最理想的结果;甚至连走路、吃饭也要快,那样才能为工作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整个基建工作才能按局领导的要求提前完成。

3、好。任何建设工程质量永远是第一,更何况电影城从设计之初即定位在国内一流的水平。因此不仅影城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是最好的,最关键是从工程开工之日起,我们就紧紧盯住工程质量不放松,大到电器线路是否按图施工、地面墙面是否平整光洁、顶面管线是否达到标高要求,小到钢筋水泥是否符合规格等,我们都做到现场把关、有错即改,决不放过任何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电影城的工程质量可以达到优良以上。

4、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如何节约工程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是核心问题。电影城基建装饰工程预算造价372.9万元,经过局、公司领导同意,我们采用了分块包工、大件自购的方法,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同各施工单位协商定价的方式,实际造价仅为199万元,为国家、集体节约资金超过173.9万元。

在整个基建过程中,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把关,多次参与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时解决最难最关键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工程进度,为我们全体参与基建工作的同志作出了表率。应该说,电影城顺利的建成开业,凝聚了公司领导和我们基建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是公司继鲁迅电影城后自主投资建设的最大亮点。

篇(2)

 

摘要:万达电影历经十数年的发展,已成为电影院线行业龙头。但这艘“影业巨轮”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受着各种行业浪潮的冲击,不断调整船舵,寻找新的航向。本文将从宏观视角扫描万达电影所处行业的特点,对万达电影近年来的战略转型思路进行剖析,浅析其变革脉络。

 

关键词:万达电影 面临危局 战略转型 探索路径 

 

一、万达电影的发展历程

万达电影的前身——万达院线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大连万达集团,于2017年正式更名为万达电影。

万达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2010年,万达电影旗下影城总数达到71家,银幕达到共600块,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院线。2012年,万达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AMC公司,万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占有全球行业10%左右的市场份额,当年万达院线国内年度累计票房突破20亿大关,成为中国第一条年度票房突破20亿元的院线。2015年,万达电影在深圳登陆A股,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

目前,万达电影形成了影院投资建设、院线电影发行、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等多业态发展模式。万达电影在中国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超过180个城市拥有直营影院516家,4571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262块,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万达电影营业收入132亿元、其中票房收入、市场份额、观影人次,均连续九年位列全国第一。

二、万达电影的危局

尽管万达电影依然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院线行业的龙头地位,但随着电影市场总体环境的变化,万达电影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外市场拓展遇阻

2012年,万达以31亿美元并购的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在经历了2013年到2016年的扭亏为盈后,由于AMC在2016年、2017年接连并购了欧典院线、北欧院线和卡麦克院线三大欧美院线公司,交易和管理费用上涨,以及票价降低,利息和租金上涨等原因,AMC增收不增利。根据AMC近期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由于运营费用大幅增长,公司2017财年在营收增长将近六成的情况下未能盈利,未审计的净亏损高达4.87亿美元。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万达曾经引以为傲的海外资产正在变为负担。特别是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的美国传奇影业,虽然带来了《魔兽》《长城》等大片,但没有为万达电影板块带来提振,反而成为万达电影与万达影视重组的负担,目前已成为被剥离重组标的。

2、国内板块增速放缓

在国内院线板块,万达电影的营收的增速也在减缓。根据万达电影公布 2017 年度经营简报显示,2017 年营业收入 132 亿元,同比增长 18%。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是49%,2016年是40%。从2016年的业绩年报可以看到,当年的营收高增长得益于万达院线在自建影城及并购影城力度,新增影城109家,银幕1007块,增速达39%。虽然,2017 年,万达院线新增影城115 家,银幕 1005 块,但是增速已经在渐缓,分别为 28.7%和28.3%。

除了依靠增加银幕的规模增加收入,非票房收入更是核心竞争力。除了依靠上座率,把观影的客流变成流量,赢得广告收入、会员收入等也是院线所努力的方向。相比票房收入的放缓,万达院线的非票房收入在2017年为 51 亿元,占营业收入 39%,同比增长 31%。这样得益于万达电影先后与博纳、CGV 等影投签订合作协议,获取合作方影城广告渠道资源。但是,高毛利率的非票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3、轻资产战略带来的转型阵痛

在万达集团2017年的工作总结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已经不再把“快速持续做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万达集团的整体“轻资产”战略转型。万达影城在中国并不都是开在万达广场,有一半左右开在非万达物业里。除了数量的增加,衡量影院竞争力的数据则更要看单银幕的收入。以2016年为例,万达影城的单银幕票房为198.3万元,超过行业近一倍。这主要得益于万达院线渠道优势,自建影院单银幕盈利能力强。但有数据显示,到2017年,其单银幕产出增速低于市场增幅。这与万达不断进行的轻资产化有关,影院所依靠的“地利”红利正逐渐消失。

  4、全产业链业务发展遇阻

一方面要面临院线收入增速放缓,一方面在内容制作一直是万达电影版图中比较薄弱的一块,万达电影体系在内容制作上缺乏上游产业链支撑,一直没有补齐短板。2009年成立万达影视传媒后,万达致力于打通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发展到2015年,万达影视迎来了巅峰,当年凭借《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滚蛋吧,肿瘤君》、《寻龙诀》的大获成功,万达影视全年累计票房61.5亿元,收入5.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80%,同比增长36.1%,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国内民企第一。但到了2016年,几位核心高管离开万达后,万达影视后续的发展进入到乏善可陈的境地。在2016年、2017年,万达影视的表现平平。数据显示,万达影视2016年主出品的电影总票房只有18亿,位列所有公司第20位;五洲发行主发行的影片票房不到10亿,排名第12位。尤其是在当年暑期,万达主导的几部电影的总票房仅为1亿元左右,和一年前的夏天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2017年全年,万达影视全年主出品影片票房50亿,排名第8。早先定档2016年放映的《唐人街探案2》,延期到2018年春节档,虽然票房收入过33亿,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万达电影在内容制作上匮乏的现状。

 

三、万达电影积极探索转型路径

1、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深度联动

2018年2月,万达集团公告,阿里巴巴集团、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出资46.8亿元、文投控股出资31.2亿元,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万达集团仍为万达电影控股股东,持有48.09%的股份。

阿里入股万达电影后,将为阿里巴巴的文化娱乐产品和万达拥有的电影消费场景之间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此外,万达电影在网络院线、影剧联动、影游联动等方面均有布局,这些将为阿里巴巴大文娱业务板块创造了深度联动的可能性。

2、卖更多的“爆米花”,做大非票房业务

在万达电影2017年简报中,营业收入中非票房(包括影院食品、电影衍生品、会员费等以观众为消费主体的卖品)的部分已经占到了39%,同比增长 31%。而在2015年的年报中,万达电影甚至没有公布这项收入的占比。此前万达电影高层人士曾表示,希望万达院线的非票房收入达到50%。万达电影近年大力推动非票房收入,正是出于希望对营收、利润的快速提升。在增长逐渐乏力的局势下,高达50%的电影衍生品利润、高达80%的爆米花零售利润显得更加诱人。万达电影计划未来三到五年将在保障终端市场份额不下降、影院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着重发展广告业务、授权与衍生商品等非票业务,做大收入规模,优化业务结构。

3、着眼线上,推出时光网络院线

 2016年,万达电影全资并购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媒体及电商服务平台——时光网,解锁万达电影生态圈的线上平台领域。对万达电影来说,这是其作为一家传统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向一个平台型、科技型、生态型公司进一步转型的关键布局。万达院线与时光网开展全方位的资源及业务整合,完成线上线下资源与平台的打通融合,为电影片商以及品牌客户开拓以上亿精准目标用户为基础的一站式营销宣传解决方案。

所谓的时光网络院线,就是基于双方优质的用户,万达院线与时光网资源互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将拓宽观影场景,探索电影互联网发行新模式。未来所有的院线电影都可以在网络院线上发挥余热,并可能跟院线一样,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优质的网络大电影也可以直接走入万达电影院线,网络与院线的融合水到渠成。说白了就是“网络大电影的付费模式”。

这背后的逻辑是:虽然线下影院的收入增速放缓,但线上网络的布局则刚刚开始。未来,万达院线跟时光网将通过线上线下资源与平台的打通融合、无缝链接,在电影整合营销领域共同发力,为片商和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宣传营销及解决方案服务。

4、与万达影视重组,实现影剧联动、影游联动。

2017年7月,万达电影停牌收购万达文化集团子公司“万达影视”,资产重组后万达电影整正式拥有了完全上下游产业链的影视公司,在院线行业纵向整合的过程中,万达电影作为绝对龙头优势明显,其所打造的电影生态圈已初现其形。

游戏方面,万达早有布局,2017年4月,万达电影揭晓了旗下十三款全年游戏发行计划,强调自己布局各类型IP游戏孵化,打造游戏产业链。这十三款游戏IP涵盖了影视、动漫、体育等多个方面,包括《射雕英雄传》、《秦时明月》、《悬空城》等。

万达电影与万达影视的并购整合有利于构建电影IP全产业链生态圈,意义重大。从国际经验看,影视公司被大集团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万达影视出品的电影中如《唐人街探案》系列、《寻龙诀》等都有良好的票房及口碑,已初步具备孵化原创系列IP的能力,同时万达影视旗下电视剧和游戏发行业务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万达电影收购整合有利于拓展电影产业链上游,同时横向扩张到电视剧、游戏领域,对IP资源的全方位开发有重要意义,有潜力成为下一个“迪士尼”。

四、万达电影转型面临的难点

面对如此多的转型思路,万达电影是否能重回高速增长?目前来看,万达电影在各个方面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

1、引入战略投资者。本次引入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并不是万达电影在战略合作方面首次尝试。2016年,万达曾斥资230亿元美元收购了传奇影业,意欲提升万达在全球电影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但在不久前最新重组方案中,传奇影业已经被剥离,万达电影称原因系经营管理模式不同。由此可见,万达电影在与新的行业优势资源合作整合方面经验不足,仍有企业经营模式壁垒存在。

2、非票房收入情况。2017年万达电影营收中非票房占比已达39%,远远高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北美发达市场的水平(35%左右)。卖饮料、爆米花、手办、会员等传统非票业务终究会有一个天花板体量,以目前实际统计来看,万达电影可能已非常接近,未来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3、时光网络院线。这是万达电影从2016年到2018年一直在强调的线上项目。2017年万达电影就曾公开表示“年内会推出”,但至今难产。主要的原因在于涉及到太多的视频技术、版权问题、盈利模式问题,这类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APP就能解决,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规划。然而,即使时光网络院线在2019年前上线,其处境也不容乐观,它将直面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正面竞争,而这三者已牢牢占据着网络电影超过80%的市场份额,留给时光网络院线的机会和空间并不大。

4、与万达影视的资产重组。在停牌长达16个月之后,万达电影于2018年11月迎来复牌大跌,与此同时,万达电影与万达影视的新重组方案也与公众见面新方案显示,万达电影拟以106.51亿元的对价收购万达影视的96.8262%的股权。值得关注的是,106亿的重组对价相比较于早前372亿元来说已下调了266亿,标的估值缩水近70%。收购万达影视,可以说是万达电影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全球第一电影生活生态圈战略的重要一环,重组完成后公司将达成“渠道+内容”模式,成为一家生态型公司。

而从万达电影自身来说,有很好的渠道和平台,需要做的是把内容和渠道进行整合,这条路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