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明专利申请书

发明专利申请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2: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发明专利申请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发明专利申请书

篇(1)

一、申请发明专利 ,应当提交发明专利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摘要,有附图的应同时提交附图及摘要附图。申请文件应当一式两份。

二、本表应使用国家公布的中文简化汉字填写,表中文字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为黑色。外国人姓名、名称、地名无统一译文时,应同时在请求书英文信息表中注明原文。

三、本表中方格供填表人选择使用,若有方格后所述内容的,应在方格内作标记。

四、本表中所有地址栏,国内地址应写明省(直辖市、自治区或者特别行政区)、市(县)、区(乡)、街道、门牌号码及邮政编码。外国人地址应写明国别、州(市、县)。

五、申请人请求减缓申请费,必须在提交申请文件的同时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有关证明文件。

六、填表说明

1.本表第1、2、3、4、5、21 栏由专利局填写。

2.本表第6、13 栏发明名称应简单明确,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

3.本表第7栏发明人应当是自然人。发明人有两个以上的应先自左向右、再自上而下依次填写。

4.本表第8栏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填写单位全称,并与公章中单位名称一致。申请人是个人的,应填写本人真实姓名,不得写笔名或其他非正式的姓名。申请人为多个,又未委托专利 机构,除在请求书中另有声明以外,以请求书中指明的第一申请人为代表人。第一申请人是单位的,应填写单位代码;第一申请人是个人的,应填写个人身份证号码。

5.本表第9栏,未委托专利机构的,指定的联系人是专利局送交各种通知书的收件人;请求书中未指明联系人的,第一申请人为收件人;申请人有两个以上(含两个)时,请求书中另有声明指定非第一申请人为代表人的,收件人为该代表人。

6.申请人指定非第一申请人为代表人时,应在第10栏指明被确定的代表人。

代表人的权利:除直接涉及共有 权利的手续外,代表人有权办理在专利局的各种事务。

7.本表第11栏,应填写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的专利机构名称并注明注册代码。专利机构指定的人不得超过两人,同时注明《专利人工作证》的证书号码。

8.申请人提出分案申请时,还应填写本表第12栏。

9.申请涉及生物材料的发明专利,还应当填写本表第14栏,并提交生物材料样品保藏证明和存活证明。

10.申请人要求外国或者本国优先权 的,还应填写本表第15栏。

11.申请人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的,还应填写本表第16栏,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提交证明文件。

12.申请人要求保密处理的,应填写本表第17栏。

13.申请人应当按实际提交的文件名称、份数、页数及权利要求项数正确填写本表第18、19栏。请求书按A4纸型计算页数。专利局将按实收的文件数量逐项核实。

14.申请人委托专利机构的,本表第20栏应盖机构公章。申请人未委托专利机构的,本表第20栏应由全体申请人签字或盖章;申请人为单位的,应盖单位公章。二份请求书中的申请人或专利机构的签字或盖章不得为复印件。

15.发明人、申请人、要求优先权声明的内容本表填写不下时,应使用专利局统一制定的附页续写

发明专利申请流程

发明专利申请的流程:撰写申请文件——递交——受理、缴纳申请费——初审公布进入实际审查——补正——授权——缴纳登年印费、颁发授权书。

1、申请文件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各一式两份。

2、向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

3、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迹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图及图片未用绘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请文件不齐备的;或者请求书中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及地址不详的;或专利申请类别不明确或无法确定的,以及外国单位和个人未经涉外专利机构直接寄来的专利申请不予受理。

受理通过之后,申请人向专利局缴纳发明专利申请费。

4、发明专利申请从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起进入公布阶段,如果申请人没有提出提前公开的请求,要等到申请日起满18个月才进入公开准备程序。如果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开的,则申请立即进入公开准备程序。

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在实审期间将对专利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专利法规定的其它实质性条件进行全面审查。

5、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授权条件的或者存在各种缺陷的,将通知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逾期不答复的,申请被视为撤回,经多次答复申请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驳回。发明专利申请只允许在提出实审请求时和收到专利局发出的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主动修改。

篇(2)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受托方(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甲方就项目名称为 (暂拟名称)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委托乙方专利申请工作,现就工作中有关事项责,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

1)甲方委托乙方专利申报事项;

2)甲方应无保留地向专利人陈述该项专利申请案的真实情况,提供详细的技术交底书、相关附图和有关的资料及证明(包括经全体申请人盖章或签字的委托书);或甲方的技术人员向人详细介绍申请项目的技术内容,并交付必要的文字资料和图式。

3) 甲方的专利申请不应有弄虚作假或假冒他人技术等不正当行为,经发现和证实后,甲方应承担一切责任,乙方有权终止合同,所收费不与退还。

4)在专利申请审批期间发生发明人、申请人权利纠纷时,应按专利法及相关规定先自行协商或经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因此而发生的专利审批时限的延误、终止,甲方自行承担责任。

5)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可解除与乙方的关系,所缴费不与退还。

6)甲方应派专人与乙方联系及交接有关文件,如有人员或通讯地址变更应及时通知乙方;

否则,造成文件转寄受阻或延误期限,甲方自行承担责任。

7)甲方应在接到乙方有关专利申请书面通知后,应在该书面通知所述期限内及时给乙方进一步作业的书面指示;否则,有此造成的失误,有乙方承担责任。

8)如因甲方过错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所收费用不与退还。

9)甲方同意按双方约定的费标准支付费,官费部分按中国专利局标准支付给乙方,由乙方代缴。

10)甲方授权乙方全权处理申请从始至取得专利证书阶段中的事宜。

11)甲方未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应自收到催款通知之日起三日内缴清全部费用,在此期限仍未缴清费用,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甲方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二、乙方职责

1) 乙方同意接受甲方有关专利申请事项的委托,为甲方提供专利服务。

2) 乙方对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具体见双方签定的保密协议。

3) 乙方指派相对稳定的专业对口的人专门负责甲方的专利申报项目。

4) 乙方的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在甲方提供资料内容完整的情况下,外观专利申请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递件;新型专利申请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递件;发明专利申请在10个工作日完成递件(甲方核稿件时间,技术讨论时间不计在内)。

5)乙方的申请案件,在递交申请文件前,须经甲方确认后再提交。

6)乙方对已申报处在审查过程中的申请案有关事宜可以全权处理,但要及时向甲方征求意见及通告处理意见。因乙方工作失误,专利申请的权利丧失,可弥补的,乙方应义务弥补;如不可弥补,乙方退回该申请案的费,由此产生的损失,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7)乙方在完成递件后,应将申请文件副本及请款单及时交与甲方;专利局文件应及时转交甲方,交接必须有记录。

8)乙方应自收到政府机构下达的与甲方有关的所有官方文件之日起一周内将文件转寄给甲方。

9)在本合同终止时,乙方应将现有与甲方原委托业务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复印件、图表等)交还甲方。

10)乙方未履行应负义务,应与收到甲方责令改正的通知之日起五日内予以改正,乙方在此期限内整改不符合甲方要求,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应自合同解除之日起三日内退还已收取乙方的费用,逾期按银行利率付息。

三、双方约定费用标准及支付方式

1)费用标准:

实用新型申请费¥1500元/件;

发明申请费¥3300元/件;

外观申请费¥1000元/件;

实用新型及发明申请的超权项费为¥200元/项;

检索费0元;

其中:超权项为超过10个权利要求后的项数。

除上述缴费用标准外,如涉及其它服务项目费用原则上按双方议定标准执行。

涉及专利局官方费用的缴纳,按照有关政府文件执行。

2)支付方式:

甲方在收到乙方转来的申请文件(包括受理通知书)及缴款通知并核查无误后,应按在三天内

支付费用;专利申请获专利局授权后,甲方按上述“申请费”标准再向乙方支付20%的费,即300元,由甲方在接到授权通知后三日内支付。

专利年费、登记费、印刷费、印花税等甲方应依照国家专利局的通知缴纳。

四、其它事宜

1) 乙方同意帮组甲方办理专利申请费用的政府资助退费手续。

2)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定补充协议。如在合同期间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双方同意提交法院解决。

3) 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 本合同自双方签章之日生效,至专利申请获中国专利局授权通知、或因甲方原因造成视撤或被驳回之日终止。

甲方 乙方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专利 申请

1.导言

目前,我国对专利越来越重视,但专利的申请往往集中在企、事业单位或则个人申请,大学生对专利存在“三少”:了解少,申请少,授权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大国,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开展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的活动将是势在必行。国家以及各省的“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是我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成果竞技与交流的一场盛会,每年有近1500多个科技项目参与比赛,其中第六届大赛期间科技成果转让成交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但是,在历届大赛活动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的发明创造的作品申请了发明专利,他们的成果获得了专家的认可,一些项目转让获得成功。许多大学生的参赛作品许多都极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但多数大学生缺乏专利知识,没有申请发明专利,没有让智慧成果变成经济效益。

2.大学生申请专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社会对大学生的创造认可度不高

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对于产品的模仿能力极高,但一直没有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一直以来,大到企事业单位,还是小到社会个人,都认为创造能力,特别是对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技术都是常年从事技术工作人员、企业员工甚至是大学的教师,不可能来自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所想的和所创造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缺陷较多。所以,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申请的专利认可度不大。这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打击大学生发明创造积极性。实际上,对于普通人的所需所用,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技术产品,仅仅是质量、外形或个别功能的区别。

2.2 高校对大学生专利申请没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体制一直以应试性教育为主,同时高校的直属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体系也倾向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所以一般大学积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加大关注力度。而对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更多地作为学校考核标准上,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这样也影响大学生的创造热情,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2.3大学生专利意识淡薄

现在各级政府也定期开展大学生挑战杯或者各式各样的大学生创造竞赛,对大学生创造能力有较好地促进作用。同时各种大赛的举行涌现出很多创造性的成果,但是由于这些大学生专利意识十分淡薄,基本上没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很多大学生做科研项目或科技竞赛,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竞赛而作,不注意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同时由于大学生专利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大学生每年有许多科技成果因没有专利保护,而通过、辅助研究、学术研讨、公开使用等方式而向社会公开出去,知识产权的流失令人触目惊心。

2.4鼓励大学生专利申请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大学不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管理和运行方面都较有经验,制度保障措施也较为完善。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多年来一直忽视对大学生专利申请等方面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较少的学校制定大学生专利申请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或者这些办法仅仅是在对学校教师的奖励政策中一笔带过。对这些政策,没有几个大学生能看到或者回去好好研究,同时由于政策宣传不得力,大学生一般认为这些政策和制度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这让学校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和奖励政策都流于形式。

3.促进高校大学生专利申请的建议

3.1重视大学生专利工作,规范大学生专利管理制度

加强学生专利管理工作,完善各项专利管理制度,尤其是要结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定相关的专利激励政策。首先,对于大学生的专利成果,应大力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特别是设立高校大学生专利奖励办法,奖励办法。学校应该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类的专项基金项目,大学生所有申请费等基本费用可以从学校专项基金费中给予报销资助,从而在经费上保证了学生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其次将大学生专利申请,知识创新等成果与大学生的评定奖学金、毕业和工作推荐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鼓励大学生积极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的积极性。第三,大学生专利转化后,学校应保障大学生所应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该经济效益分发给专利权人。

3.2增强大学生专利基础知识教育以及专利申请的了解

首先,学校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开设有利于知识创新、有利于发明创造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如开设知识产权法、发明创造学、经济法等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2]要让大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了解申请专利的过程,知道如何去撰写专利申请书等等。其次,一个大学生当他申请过发明专利后,让他们认识到:申请专利是创造发明的总结,它说明自己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所申请专利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并有独到之处。实际上,申请专利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不苛刻,发明创造也并非如一些人所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和深不可测,只要你具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观察,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加上有一个经济的头脑,获得“一项含有意想不到效果的、具有实用经济价值的发明专利”就并不困难。

3.3加强大学生专利意识

专利申请文件必须符合技术上的逻辑关系和技术原理及法律规定的格式和要求[3],学校和专利事务所在帮助大学生申请专利时须十分细致而严谨,大学生也必须了解专利申请知识。在大学生申请专利前,学校可以请教专利人,自主地学习和教授大学生专利方面的知识,学会查阅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一个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库,大学生在研究前的文献调研阶段要利用专利知识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可以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已有的先进技术,把握当前的科研新动向,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找新的构想,“可以从中学习前人智慧,启迪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判断、检验自己的发明构想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少走弯路,节约经费,缩短研究开发周期”[4]。

3.4加强高校大学生专利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首先,为了促进大学生专利申请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需成立常驻专利服务机构。例如沈阳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专利工作室,对大学生专利申请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学院又分别成立各学院专利工作室。专利工作室有专门人员和固定活动场地,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大学生专利申请和创新服务。其次,提高专利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做好大学生专利申请工作,学校最好与专业的专利公司进行合作,每年定期安排时间组织大学生进行专利申报前的培训和指导,并就具体典型的专利申报案例进行讲解,提高了大学生专利申请的成功率,也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专利申请的信心。

目前,我国经济已达到发展瓶颈,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中国内需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具有重新获利的社会体,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必将能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陈黄祥.论大学生参与发明和申请专利.大众科技.2008年第1期

[2]陈翔.重视大学生专利工作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知识产权.2009年第6期

篇(4)

关键词:新技术企业;技术专利;外部资源整合

如何整合外部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们既严重缺乏资源同时又急需大量资源来度过短暂的青春期①。但由于新企业的内在质量始终是一个存在很多争议的问题,因此外部资源持有者向新企业投资资本、时间或其他资源的决策必然是在关于新企业生存概率和财务前景的大量不确定性下做出的[1]。更为严峻的是,创业者和资源持有者之间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新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以至于只有创业者本人掌握关于新企业拥有较好内在质量的信息[2],因为他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最清楚其创意和机会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因此,资源持有者不愿将其宝贵资源投入到新企业中。对于那些试图商业化尚未经历市场考验的新技术的新企业而言,跨越与资源持有者之间的信息鸿沟显得更加迫切。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是一个成本高昂且不确定的过程,通常需要第三方的资源支持和协助。然而,识别孕育中的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和商业前景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外部人士而言[3]。虽然一些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者修补”(entrepreneurialbricolage)②重新组合手头资源来达到目的,但绝大部分创业者,即使是那些从事修补的创业者,在创建新企业时都会面临从外部资源持有者那里整合资源来启动新企业成长的必要[4].

先前研究认识到了上述困境,考察了能够影响外部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的质量和利润潜力做出有利判断的大量机制,包括创始人的能力和承诺、新企业的组织专业化程度、与利害关系者的关系质量以及与享有声誉的第三方机构的联系,如合作伙伴、风险投资家和投资银行家等[4]。Stuart等[1]指出,“由于新企业的内在质量通常不能直接观测,评估者必须根据一些与新企业内在质量共变(co-vary)的可观测属性来进行评估。外部资源持有者通常也是根据新企业的可观测组织特征来估计它们取得成功的概率,进而评估它们的投资价值。”由于技术专利传达了这样一个事实:新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因此技术专利作为一种可观测的组织特征很可能会提高投资者对新企业的内在质量的感知。本研究将新技术企业的质量视为受其拥有的技术专利影响的归属物[3],认为专利可以影响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质量的感知,考察了资源持有者对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决策如何受到技术专利的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关系的情境依赖因素.

1 理论回顾

虽然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他们对创业者识别到的机会的吸引力的评价,但金融学、经济社会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创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大量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投资者对新企业的价值评估并使得资源持有者和新企业之间的契约过程变得极为复杂[5].

1.1 新技术企业资源整合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由于新企业面临大量的新进入缺陷(liabilityofnewness)并且缺乏外部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价其质量的信用记录,因此针对新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某些类型的组织中被放大了,尤其是那些追求新技术商业化的新企业[6].

新技术企业所要开发的机会具有两个独特特征[7].

首先,机会通常是短暂易逝的,发现了机会的创业者必须在信息传达到其他人那里之前或者被技术上更加先进的机会替代之前开发机会。先前研究已经表明,那些发现机会的创业者一般缺少快速开发机会所必需的资源,如果能够获得外部资源持有者的支持,这些机会可以加快开发。然而,技术机会的第二个特征使得资源的外部整合极为困难,即创业者对机会真正价值的感知是不同于他人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持有者很难评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因此不愿意做出投资决策.

雪上加霜的是,新技术企业通常比其它类型的新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资助早期阶段的研发项目,而收入和利润只能等到未来才能获得。而且,新技术本身就是高度不确定的:尚未建立的市场可能会遭遇不可预期的变化、率先开发的技术经常比它们引发的其他企业做出的技术改进更容易失败,以及不可预期的缺陷使得以前承诺的研发项目偏离轨道。因此,新技术企业的质量、试图开发的潜在市场机会的规模以及企业在技术孵化早期阶段所需的投资数量和时间长短很难进行事前评估[5]。由于这些原因,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在新企业群体中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整合资源对于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研究强调了能够帮助创业者整合资源的大量启动条件和创业活动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创业团队的质量、资金、地点和竞争条件、商业计划技术关联企业和机构的声誉等[4]。但迄今为止,关于外部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者如何依靠个人的社会资本来应对上述挑战。社会资本方法强调了创业者与潜在资源持有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对于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8]。通常,社会资本的水平决定了哪个创业者会出现在风险投资家的面谈邀请函上[9]。大量证据已经表明,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创业者的成功。特别是,高社会资本可以使创业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他人的合作和信任。例如,Hsu对149家初创阶段的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显示,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创业团队将会获得较高的风险投资家价值评估。Shane和Stuart利用1980-1996年间成立来开发MIT发明的134家企业的生命史的数据,通过事件史分析表明,那些与风险投资家拥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创业者更可能得到风险投资并且更不易失败.

但是,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只是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历史成就,为资源持有者提供的是不太精确和相关的信息[10]。例如,创业者与其他机构的连带关系可以揭示他们本人在先前的情境中表现如何,但那个情境可能涉及不同的市场、技术和组织挑战。类似,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不会给新企业带来多少合法性,因为这种合法性来自于个人而不是组织层面.

因此,即使当创业者拥有较高社会资本时,资源持有者也会对新企业的质量和合法性表现出担忧。考虑到创业者社会资本对于降低新企业不确定性以及提供合法性的局限性,资源持有者可能会将其投资决策基于新企业创建以来取得的组织成就。不同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新企业的组织成就预示着新企业在解决最初面临的市场、技术和组织挑战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由于这种组织成就很容易观察到、难以伪造并表明新企业很可能是高质量的,因此资源持有者更乐意在投资决策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10]。例如,Rao考察了1895年到1912年间美国汽车产业的“认证竞赛”,发现新企业在“认证竞赛”中获胜的累积性次数为其产品和能力“出具了证明书”。同样,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在整合资源时会向投资者重点介绍他们已经荣获的国家、省部级奖励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1.2 技术专利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由于新企业的短暂历史无法使它们在传统的绩效指标上积累长期的信用记录,因此一些创业者试图通过强调企业初步的或临时实现的成就来进行补偿,如进入测试阶段的技术、技术的突破性程度或者拥有专利的数量。其实,对高科技行业的新企业来说,一个最重要的组织成就可能就是取得的专利数量,这不仅是因为专利持有者拥有可以产生利润的发明的所有权,而且因为这意味着新企业的潜在技术能力的深度:拥有很多专利的企业更可能拥有高质量的科学和工程人员[1]。在那些创新是重要的竞争基础的产业中,企业拥有很多专利意味着创造未来技术轨道并利用外部科学进步的能力[11]。资源基础观也认为,技术能力决定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基,包括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为它们都是有价值和难以模仿的。很明显,在高科技企业中,特别是新技术企业,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允许新企业单独商业化新技术开发成果、捕捉市场机会并形成与既有企业的差异化,由专利法保护的知识产权预示着价值创造.

按照Hsu和Ziedonis[3]的观点,技术专利非常符合Spence对信号的最初概念化:获得成本很高,并且提供了识别和分类新企业创新能力的质量的一种机制。甚至尚未批准的专利申请也会构成这样一种信号,因为专利申请的准备工作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和时间:专利申请人必须遵循严格的指南和要求,以极其结构化的方式将技术信息编纂成一个文档[12]。然而,关于技术专利与资源整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并且主要基于新企业发展后期的资源整合活动,即面向公众权益市场的IPO[3]。例如,Deeds等[13]考察了专利申请对于生物技术企业IPO的影响,发现新企业在IPO之前都会大肆宣传其获批的专利以及正在申请的专利,但实证结果却显示专利申请对于新企业的市场价值只有非常小的影响甚至没有显著影响。Heeley等[14]的实证研究则显示,在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产业,技术专利提高了公众投资者对新企业的价值评估,但在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没有发现类似现象。最近,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专利对于新企业发展初期阶段的资源整合的影响。例如,Mann和Sager调查了专利与融资轮数、融资总额、后期阶段融资等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正向相关关系。Hsu和Ziedonis[3]针对半导体产业新企业的研究发现,专利申请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处于创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新企业质量的感知.

Hsu[15]认为,如果专利申请活动能使新企业在更加优惠的条款上获得外部资源支持或帮助它们收集优先获得杰出风险投资家的“外部财务服务”的通道,那么新技术商业化的征程将变得更加快速和富有成效。但是,我们对于专利是否有助于新企业在初期阶段的资源整合以及这种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还了解的很少。通过考察专利对新企业资源整合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特定情境下的效应,本文可以帮助新企业获得资源整合的新工具.

2 研究假设

质量信号可以广泛地定义为能够改变观察者对不可观测的变量的概率分布的信息[4],而专利恰好可以扮演新技术企业质量信号的角色。首先,专利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法律权利来防止他人在专利所宣称的领域内模仿其技术。专利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量越多,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工艺侵犯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导致其他企业进行模仿的技术空间也就会较小。结果,投资者会对新企业独享新技术利润的潜力充满信心。例如,Shane的研究已经证实,创业者所掌握的新技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越广,就越容易吸引外部投资.

其次,作为专利申请的一部分,申请者需要透露与技术发明相关的细节,因此需要将新发明的运作原理的信息编纂成书面文件。由于每项专利都包括对一个技术问题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的详细解释[16],因此它意味着拥有专利的新企业已经清楚阐述了研发项目的潜在有用性和商业可行性,所以已经申请了专利的新企业要比那些没有申请专利的新企业在创业机会的潜力价值上具有较低的清楚阐述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降低在新企业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关于机会的知识将会是缄默性的[7]。而且,专利还保护企业的缄默性知识免遭机会主义伙伴的盗用———率先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将会被授予专利,并获得排除其他人制作或使用发明的权利[16].

最后,专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了有关新企业具备成功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和研发实力的信息。例如,Long[17]发现,专利组合能够传达企业正在进行的系列研究以及研究的进展速度。专利数量越多,说明新企业的研发进展正在有序进行并且成效卓越,提高了投资者感知到的新企业技术可信度。此外,大量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已经证实,新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成为吸引大型企业与之建立联盟关系的重要预测指标,而这种联盟关系也会改善投资者对新企业的质量感知.

虽然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所有专利都具有同等价值。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个类型,其中发明专利是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也是唯一具有与国际意义上专利可比性资格的专利。外观设计在国外很少称为专利,实用新型这个专利种类很多国家也不设立,与发明专利没有可比性。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专利2,089,286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分别为364,451件、988,264件和736,571件,在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为17.4%、47.3%和35.3%。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发明专利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H1:新技术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与外部资源整合效果正相关.

从上述讨论可知,当资源持有者无法掌握关于新企业的足够信息来做出关于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独立判断时,会依靠新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所释放出的信号效应,但专利的信号效应会随着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水平而变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投资者并不拥有足够的新企业信息来做出一个关于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独立决策时,他会依靠其他与质量可能共变的变量,如技术专利的数量。结果,当存在大量关于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时,技术专利的数量对于新企业质量评估具有强大的影响.

但是,当投资者对自己基于新企业先前的财务记录来评估新企业的质量充满信心时,就没有必要基于其发明专利的数量来推测其质量,因此技术专利的数量对资源整合就没有什么影响[1]。简单来说,技术专利的信号效应对于外部资源整合的影响是情境依赖的:对新企业质量感知的不确定性越高,发明专利数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越大.

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这样的简单事实:新企业只拥有很短的信用记录,因此不可能存在可观测的财务记录用于质量评估的任务。换句话说,资源提供者用来评估新企业质量的理想信息是不可观测的,除非等到创业者已经获得了资源、建立了一个发挥机能的组织并开始生产产品[5]。在创建初期阶段,新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产品开发的巨大技术不确定性和需求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由于资源持有者在评估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时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专利产生的质量信号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新企业发展后期阶段,已经开始进入正规运营,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也开始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可能有其他投资机构介入了对其的投资,因此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较低,发明专利对新企业质量的影响就会降低.

H2:随着投资者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发明专利数量对外部资源整合效果的影响逐步降低.

3 数据和变量

3.1 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分析了一个独特的数据文档,即2006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申请书,内容包括企业成立时的基本信息、发展历程、产品技术、市场竞争等。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根据Lerner和Hsu的研究,我国的创新基金属于公共风险投资项目,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私人风险投资。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重点支持技术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初创期企业,目的是扶持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①。由于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因此创新基金成为众多新技术企业看重的资源整合手段。同时,创新基金资助力度相对较大,每个项目在20~200万元之间,因此对于那些资源匮乏的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资源来源.

2006年天津市申报创新基金的企业总数达278家,剔除掉那些严重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共有229家企业的创新项目最终进入到技术审查和评审程序。在这些申报企业中,成立时间从1991年到2006年不等,虽然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但平均年龄为3.13年(见表1),表明绝大部分成立时间不长。此外,由于创新基金支持的是技术创新项目,对于这些创立时间不长的企业而言,创新项目实际上就是企业主要的技术资产,因此创新项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等同新企业本身。我们最终的数据还包括天津市科委公布的创新基金评审结果以及与部分创业者的深度访谈.

3.2 变量测度

外部资源整合。我们将新技术企业能否获得天津市创新基金资助作为测度新企业资源整合的指标。这是一个虚拟变量,1代表企业获得了创新基金资助,0代表没有获得资助。目前,西方很多主流创业研究将能否获得风险投资以及能否IPO作为测度新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考虑到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现状以及创业企业上市的难度,因此能否整合到公共风险投资是考量我国新企业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专利。我们用新企业在申请创新基金时已经获批的技术专利数量来测度新企业的技术专利,其中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类。在创新基金申请书中,三种类型专利的数量是一个必填项.

不确定性。根据Stuart等的研究,我们利用新企业的年龄来测度关于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年龄越小,表明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越早,这时的信用记录非常少,所以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最高.

与先前研究一致,根据年龄大小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年龄7年,均设置为虚拟变量.

控制变量。考虑到不同产业内的企业对资源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如医疗设备企业平均所需的启动资金显然会高于软件企业,同时不同产业在资源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吸引力,我们选择将产业类型作为重要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三大类:软件、医疗以及化工产业,均作为虚拟变量考虑。此外,文献已经证明先前经验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变量对于资源整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将其纳入到了控制变量中,分为创业经验和工作经验两种,均为虚拟变量,“1”代表拥有先前的创业经验和工作经验.

表1、表2分别给出了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相关系数矩阵。从表1可以看到,能够获得天津市创新基金支持的企业占本研究总样本数的38%。从表2来看,发明专利的数量与新企业能否得到创新基金资助显著相关.

4 结果与讨论

表3是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的结果,共包括3个模型.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编号变量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1资源整合010.380.492发明专利数量0150.541.343实用新型专利数量060.691.114外观设计专利数量020.030.235创业者先前管理经验010.990.116创业者先前创业经验010.260.447新企业年龄083.132.34表2 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编号123456711.0020.16**1.003-0.010.021.004-0.070.010.18**1.0050.01-0.07-0.11-0.43***1.0060.01-0.06-0.030.040.071.007-0.010.010.10-0.010.09-0.20**1.00

注:*表示P

注:*表示P

模型2加入了三种类型专利的数量,但只有发明专利在统计上是正向显著的(β=0.287,P

模型3加入了发明专利与新企业质量不确定性的交互项。本文假定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决定了发明专利对资源持有者关于新企业质量感知的影响程度。由于资源整合效果是年龄依赖的,因此我们加入了发明专利与企业年龄的交互项来考察发明专利对资源整合的影响如何随组织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年龄

5 结论及启示

本文认为,技术专利是释放新企业优异内在质量这一信号的一种重要因素。但是,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新企业的战略联盟和担保机构相比,专利作为新企业质量信号的角色尚未在现有研究中得到系统性的检验。此外,根据Hsu和Ziedonis[3]的研究,先前关于技术专利与资源整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新企业后期阶段的IPO。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在新企业初期发展阶段技术专利对整合生存和成长所必需的外部资源的影响.

统计分析显示,在不确定环境中,技术专利是资源持有者评估新企业的重要依据,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质量的评估,可以帮助新企业整合到外部资源。由此可见,在那些影响投资者对新技术企业质量判断的因素中,新企业获批的发明专利的数量是非常关键的,是新企业整合外部资源能力强弱的关键决定因素。总体来看,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了发明专利对于新企业资源整合效果的强大影响。而且,在将产业分布、年龄分布和创业者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后,技术专利的影响仍就存在。因此,对新技术企业而言,拥有技术专利的优势是极为重要的.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利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内容,专利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国家专利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科技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高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江苏地方高校专利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但与部属高校相比,无论是在专利的申请数,还是在专利的授权数等方面,差距都非常的明显。因此,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做好专利策略创新,将创新贯穿于专利工作的每一环节,逐渐建立起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1985年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直接创办的一所本科院校。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一所有实力、有水平、有特色、有地位的地方高校。学校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本文以淮海工学院专利工作为视角,探讨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为地方高校专利工作提供对策。

1 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构建的概念,就是地方高校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专利制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学校现有的专利策略进行调整,并逐渐构建专利从申请、管理、保护到实施等方面的策略创新体系,获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大高校专利对地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地方高校专利策创新体系:

1.1 专利激励策略创新

目前,江苏省财政厅出台了《江苏省省级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出台了《连云港市专利资助办法》,淮海工学院出台了《淮海工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激励政策。以发明专利为例,连云港市申请资助3000元,授权后市资助1000元,省级资助3000元,淮海工学院奖励15000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专利制度的本质,容易产生一系列异化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技政策,对专利激励策略进行创新。

1.2 专利申请准备策略创新

地方高校科技人员在科研工作中,专利意识薄弱,在取得科研成果后,不是首先申请专利保护,而是、成果鉴定、报奖等,导致自身知识产权流失;还有部分教师对专利申请中创造性要求理解不够,对成果创新点定位不准确,导致不去申请专利或不被授权。淮海工学院出台了《淮海工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办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专利准备策略,重视专利工作,在专利申请前进行专利文献及相关文献的搜索,并将专利工作贯穿于科技项目研发全过程。

1.3 专利申请技术的市场化评估策略创新

专利申请技术的市场化评估策略创新是整个专利策略的基础,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主要评估成果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否需要申请专利、申请专利类型、选择申请时机等。并非所有的成果都适合申请专利,有时在申请专利前,可以向一些合作企业咨询。确认可以申请专利的,才委托相关的机构进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在淮海工学院,大部分专利没有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评估,这也是地方高校专利转化率低的直接原因。

1.4 专利实施策略创新

目前常见的高校专利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自行实施策略,即高校将专利评估作价入股,独立创办或者与他人合办科技型公司;二是专利实施许可策略,即高校以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企业支付使用费后,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其专利。但地方高校多不具备专利自行实施的条件,例如淮海工学院目前没有校办企业,所采用的专利实施许可策略也不够灵活,主要在等企业自己找上门,致使专利实施率一直较低。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大力推进专利实施策略的创新。

1.5 高校科研人员业绩评价体系创新

目前淮海工学院,还是主要将专利授权数量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科研奖励和学术水平的体现,可以考虑专利技术转移量作为发明人科研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对科研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出,也需要建立长期跟踪评估机制,避免只看量,而不看后续技术转移价值的情况发生。

2 构建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的对策

2.1 强化专利意识,提高专利地位

地方高校要始终将专利工作摆在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地位,把构建地方高校专利策略创新体系作为学校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和科技工作人员的专利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专利法和专利知识,组织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专利保护的自觉性、针对性、积极性,提高专利管理水平。

2.2 把握专利实质,完善专利激励政策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和成果奖励等政策中体现专利成果与论著、鉴定成果、获奖成果同等重要的地位。把握专利实质,紧密联系市场需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关专利权的入股、利润分配制度和专利申请基金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进行发明的积极性,促进专利工作稳步加速发展。

2.3 健全地方高校专利服务体系,建立专利管理机构

随着高校专利申请量的不断增长,专利管理工作量必然增大,地方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如专利管理办公室,建立一支有专职或兼职的专利人组成的专利服务队伍,负责学校专利的申请、管理、保护和实施。在申请立项阶段加强专利文献收集、检索和利用,设定好申请书中保护范围,在项目攻关和技术过程中跟踪国内外专利申请、授权过程,在项目验收时对科技成果进行专利化评估,将符合条件的成果及时申请专利。

2.4 运用专利实施策略,推动专利转化

搭建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资助、企业的资金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和实验设备,促使专利转化。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例如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办产业;建立大学科技园,积极探索科技发展风险投资机制,营造专利技术转移和孵化高科技企业的平台;高校许可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有偿使用专利,围绕核心专利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专利技术。

【参考文献】

[1]向萍.高校专利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2]符颖.试论高校专利的可持续性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3]胡侠,宋禾.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法学论丛,2007(6).

篇(6)

一、支持范围

“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专项”支持企业对从国内外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重点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再创新。

二、申报条件

申请专项资金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企业条件

1.基本要求:企业在*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中方控股;

2.人员要求:员工人数不低于5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有优秀的管理团队、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3.经营业绩:年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净资产不低于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企业年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额的3%以上;

4.财务要求:财务管理规范,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状况良好;

5.知识产权要求: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拥有一项以上的自主知识产权;

6.对获得过本专项支持企业的要求:获得过本专项支持的企业,待项目验收后方可继续申报。

(二)申报项目条件

1.项目技术为引进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无产权纠纷;项目实施后应能够促进相关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

2.项目属于软件、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农业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

3.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比达到1:1以上;

4.项目实施后,核心技术能形成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新的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的技术标准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用;

5.项目产业化前景好,项目实施后应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使企业竞争能力有大幅度提升,能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6.每家企业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三、支持方式与额度

(一)支持方式:本专项采取无偿资助的方式,对申报企业进行择优支持。

(二)支持额度:每家企业资助额度不超过80万元。

四、申报与受理

(一)申报时间和地点

本专项实行集中申报、集中受理。*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受*市科委委托负责受理专项项目申请。

申报时间:20*年4月25日—5月30日

地址:*市海淀区苏州街甲49号三楼专项管理部

咨询电话:*

(二)申报程序

1.网上申报。浏览*市科委网站*、*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或*市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网站*的政府专区下载填写项目申报书,并在*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注册,登陆后进行网上申报。

2.报送书面材料。经*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上审核确认后,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在申报截止日内,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报送*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三)申报材料

1.《*市科委“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专项”项目申报书(20*年度)》,同时报电子版;

2.附件

(1)项目可行性报告,同时报电子版;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书等复印件;

(3)是"*市专利示范单位"或"*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的企业须提供相应证书复印件;

(4)近两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如有审计报告请提供),并加盖企业财务章;

(5)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复印件);

(6)企业标准管理制度及牵头或参与研制技术标准的有关证明材料;

(7)企业近三年获得政府资助的相关证明;

(8)项目引进知识产权或技术的合同(属于从国外引进的,要有中文对照)、财务凭证、引进技术的专利证书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引进的知识产权或技术属于多个所有权人时,要出具其他所有权人同意实施转让许可的相关证明;

(9)与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或专利申请受理通知复印件等);相关的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明或标准建议书、申请书、立项书、标准文稿等;

(10)二次开发属于产学研联合开发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的,需提供有关的合作协议书或意向书;

(11)其它相关资料:企业资质证明、获奖证明、行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或技术的检测证明等。

(四)装订

申报材料按A4纸张打印,其中《*市科委“企业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专项”项目申报书(20*年度)》独立装订,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其他附件热压装订成册。以上材料一式七份,均应加盖单位公章。

(五)情况查询

篇(7)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药品侵权 专利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3-0138-02

我国医药领域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时间较短,经验较少,加入WTO后,医药行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尽快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水平,保护好自己的产品专利权,合理规避跨国公司的药品专利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流通领域的药品商业企业,同样有药品专利的管理问题。

1 药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药品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近年层出不穷,如“利君”、“神奇”、“前列康”等注册商标权案,主要集中在知名注册商标的仿冒上,大部分具有主观故意。还有些案例,如东莞万成与天士力的“养血清脑颗粒”发明专利权案,又如天方药业与美国默沙东的“非那雄胺”专利诉讼案,反映的是产品专利技术的纠纷。

医药领域发生的药品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这种情况迫使医药企业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否则就有可能面临被停止注册或被诉侵权的危险,使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作为药品流通领域的企业,也应当学会鉴别真伪,加强专利药品的审核管理,把好产品知识产权关。

2 上海市对商业单位加强专利管理的工作要求

为推进上海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商业单位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本市专利药品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本市开展“商业系统专利试点单位”工作的意见》三个文件,形成试点工作的制度规范。这些文件指出:“商业流通领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商业诚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越来越为广大商业企业所重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引导本市一些有基础的商业企业先行一步,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符合上海世界级城市商业企业形象的专利保护和管理工作体系,发挥示范作用,由点及面,逐步向全市商业系统推广。”

3 我公司开展药品专利管理的工作情况

早在2006年,本公司荣幸地成为上海市专利保护试点单位。我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之一,日常经营的品种就多达3 000余种,经常会涉及到专利、商标方面的问题。自2004年启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以来,我公司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不断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把保护的范围从专利扩大到了商标和著作权,并从制度保障、日常管理监督等方面来落实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3.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公司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度”和“专利商品质量管理制度”。在这两个管理制度中,明确了从产品的资料审核到进货验收各岗位的责任,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细化到各相关的流程制度上。

3.2对药品专利和商标的审核及动态管理

应加强专利和注册商标商品的首营审核,把好产品知识产权关。对于标有专利标记或专利号的商品,在首营审核时主要审核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方式的规范性,要求供货方提供专利证书或者专利登记簿副本,同时要求其提供最近一年缴纳专利年费的收据。对于注册商标商品,在首营审核时要求供货方提供“商标注册证”或合法、有效的“商标注册证”影印件,并审核以下相关项目:1)商标注册的有效期;2)商品包装上标注的企业名称、地址应与商标所有人名称、地址一致;3)商品包装上标注的商标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应与注册证上的商标文字、图形或其组合一致;4)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应在核准注册的商品范围内;5)商品商标属许可使用的,应查验被许可人提供的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备案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或合法、有效的合同副本复印件。以上信息核对、核准无误后,将专利、商标等商品信息输入ERP系统,并将此相关资料复印并归档整理。

在对专利商品和药品商标的动态管理中,公司每年在与相关专利权的专利申请日前15天通知供货方提供当年缴纳专利年费的收据影印件并备案,对供货企业商标注册证、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或授权证明)以及企业营业执照的有效期进行动态管理,对上述证明文件3个月内即将失效的,应当及时提醒供货企业准备有效的证明文件重新备案。

3.3在供货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条款

在与供货方签订合同时,将知识产权的相关要求写入合同中,与供货方订立以下条款:1)要求供货方对提供的知识产权商品发生权利变更(延续、转让、放弃、失效)的,应当及时向商品质量检验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主动更换商品上相应的权利标记;2)将有关知识产权侵权免责条款写入合同中,如在合同中增加“如果商业单位因销售由供货方提供的商品而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的,由供货方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条款。这样的约定确保了进货渠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也保证了公司知识产权条款在公司各项协议和合同中的完整性。我公司还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对质量协议进行论证,做到严格把关。

3.4对公司所拥有商标的管理

对于公司所拥有的商标如华氏商标等,按照《商标法》进行管理。公司商标的转让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向商标局备案并签订相关协议。对于到期的商标,到商标局申请商标续展注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