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2: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篇(1)

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他的母亲比父亲小20岁,且自幼对他十分溺爱,这或许是他“恋母情结”理论的根源。

催眠术:1885年,原本在医学院从事基础科研工作的弗洛伊德为筹款迎娶未婚妻玛莎,赴巴黎向催眠术创始人让・马丁・沙可学习这项实用性较强的技术,以便回国后开设自己的私人诊所。这幅油画反应了沙可授课时的场景,将“被压抑的性本能”作为女性心理疾病的头号原因,正是传承自沙可的观点。

精神分析: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弗洛伊德意识到催眠术并非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于是转向自由联想疗法。图为著名的“弗洛伊德沙发”,来访者就是躺在这个沙发上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主张医生不应打断患者的自由联想,据传很多次他都在治疗时患者的长篇大论中睡着了。

美国之行:1909年,弗洛伊德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之邀,进行了生平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美国之旅。在美国他受到了令他颇感意外的热烈欢迎,他10年前出版却无人问津的《梦的解析》一书立刻被抢购一空。这固然说明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吸引力,但也跟以霍尔为首的美国教育界的政治诉求不无关系。图为弗洛伊德访美照片,前排左起依次为弗洛伊德、霍尔、荣格。

篇(2)

相信很多喜欢心理学的人都对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有所了解,但我也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才知道,我们所了解的“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这样的概念,居然也是他通过这本书首次提出来的。

当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应该多读书。我们平时所认为读了多少书,真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当读的越多,了解越多,才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识海洋的浩瀚。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关于做梦的三个来源解释。有一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的,就是梦是属于神明的指示,是属于超自然的范畴,于是也就有了很多解梦的说法。另外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所说的,是人们精力过剩所产生的一种没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关于这一点,因为有些梦实在是不能单纯地用无意义去解释,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而第三个解释就是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欲望通过改头换面显现出来的精神活动,是有意义的,同时可以通过解析梦境来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篇(3)

美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引入美学研究中,认为美的对象一定是带有“性”的特质。“虽然精神分析学很少谈到‘美’,但美导源于性感的范围看来是完全确实的。对美的爱也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抑制性的情感的完整实例,‘美’和‘吸引力’首先是性的对象的特质。”可见能否作为美的对象最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引起人们的性冲动,人的性的冲动属于感性体验的范畴。也即是美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源自于人的内心,把审美和艺术置于无意识的性力之内是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而美的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美的对象的可变性

具有性吸引力的对象比如人物、自然景观等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丧失吸引力或者因为其它因素而遭到破坏。当这些美的对象消失了之后美还会存在吗?

弗洛伊德在《论非永恒性》中给出了答案,“自然与艺术的一切魅力,外部世界给我们感官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真会化为乌有吗?不,不可能。相信一切魅力会消失殆尽,这或许太无意义,亵渎神明。……一旦对象被毁灭,或者我们失去了对象,那么我们的爱本能就会面临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它可以寻求另一对象来作为补偿,或者暂时退回到自我中去。”他把美永恒存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性力的永恒存在,美的对象的毁灭不仅不能使美消失还会使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审美物象的价值

弗洛伊德把美感同混为一谈,他认为能引起的事物就是美的对象。而且认为审美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生活的幸福首要的就是去追求美的愉悦。……作为生活的一种目的,审美态度虽然很少能防范痛苦的威胁,但却能做出大量的补偿。” 这样的审美就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目的性就是人对的满足。

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我们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那里可以找到答案:“弗洛伊德派的文艺观还是要纳到‘享乐派美学’里去,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朱光潜认为,跟美感是有关系的。美的对象一定能引起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人的事物都是美的,而且在审美中一旦认识到美的对象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从审美体验中脱离出来,变成是纯粹的享乐。这一点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有失偏颇的地方。

美和艺术

弗洛伊德的审美观告诉我们:美和艺术不过是被压抑的性本能的欲望的满足,也可以说是的满足。他认为梦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是心理愿望的满足,艺术家的欲望促使他去创作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包含着这种欲望展现给欣赏者,引起观者同样的欲望满足,从而产生审美。他指出:“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幸福(相当突然地)产生于被压抑的那些重要的满足。”审美的作用就是要获得这种欲望的满足,“美的享受有一种独特的令人微醉的感觉;美没有显而易见的用途,也没有明确的文化上的必要性。但是,文明不能缺少它。美学所要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事物本能被人们感觉为美;但是,它不能解释美的本质和根源,而且,正像时常出现的情况一样,这种失败被夸张而空洞的浩瀚辞藻所掩盖。”为了实现通过满足得到幸福的目的,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升华”的概念,并说;“升华是一条出路,这条出路能够满足‘自我’欲望,而又不使‘自我’感到压抑。”

艺术与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欲望,他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愿望的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艺术家是被强烈的本能欲望所驱使的、渴望得到满足但却没有满足途径,只好用幻想来发泄的一群人。同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禀赋”可以将幻想通过作品变为现实。第二,他们又有一种神秘的本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们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

总结

篇(4)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潜意识 被抛弃 心理

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弗兰肯斯坦》是她在十九岁时创作的哥特式小说,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潮,并让她名声大噪。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生命科学家用人工创造出一个生命并从此使自己的余生染上了强烈的恐惧色彩,甚至间接地使他的亲朋好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精神分析法是由是奥地利医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开创的,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虽是一套医学理论,但对整个心理科学和西方文学思潮均具有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和文学都在从事探索人类心灵的工作,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学家可以说是黑暗中的兄弟。因而,精神分析的开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之一。本文试图从潜意识理论出发分析人物在孩童时代形成的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及这种心理对日后生活造成的影响。

一.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弗洛伊德说:“我们发现我们有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另一种是被压抑的是不能成为有意识的。这种对心理动力学的洞察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术语和描述,我们称之为前意识,而把潜意识一词留给那种被压抑的动力学上的潜意识。我们有了三个术语,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1987)意识是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服从现实原则。潜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它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室,服从愉快原则。前意识系统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的边缘部分,包括良心和个人理想,起检查者的作用。如果将其比喻成冰山,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潜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巨大无比的主体部分。可见,无意识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是意识不到的部分,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董建新,1995)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真正地精神现实,人的梦是潜意识的反映,也是错综的精神活动的体现。所以通过梦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的洞察人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早期特别是童年生活中的心理内容,一般是指被压抑了的、破坏性的、创伤性的心理经验。个体早期还没有健全的心理, 对各种强烈的刺激、恐惧、喜悦、哀伤、惊吓、暴力、压抑、屈辱等经历不能完全理解,只能极不情愿地被迫接受, 这些往事深埋于心底的潜意识中, 影响他日后的言行。

二.《弗兰肯斯坦》的精神分析解读

虽然精神分析直到二十世纪才成为文学批判的,但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不能通过精神分析进行解读的。本篇论文仅就被抛弃的恐惧对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怪物以及作者玛丽・雪莱进行心理解读。

1.弗兰肯斯坦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肯斯坦被抛弃。自从五岁那年母亲领养了伊丽莎白之后,所有的人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她身上,新成员的加入一下子夺去了他头上的皇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对此都会产生被抛弃的心理,虽然这种受到压抑的心理未必能在童年得到体现,但是是确实存在的,并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这种被抛弃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梦境来解读,在造成一个新生命后,他在睡梦中梦见了伊丽莎白,并将她拥入怀中,继而又觉得搂着的是自己死去的母亲。根据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理论,我们知道梦是经过改装的,梦中的死亡预兆了伊丽莎白的遭遇。对表妹的爱和他潜意识中被抛弃的心理之间的矛盾一直充斥着他的生活,并通过一系列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在新婚的夜晚,他的意识告诉他怪物要加害于他,豪无意识地忽略了怪物对自己未婚妻的安危可能造成的威胁。人无意识的行为和想法都受到潜意识的引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他幼年时由于父母收养伊丽莎白而给他的心灵带来被抛弃心理的积郁。

2.怪物的被抛弃心理分析

弗兰克斯坦赋予了怪物新生命,可以说就是他的父亲。怪物其实就是被放大了的弗兰肯斯坦,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藏在他心中最深层的感受。

怪物从一出生便遭到“父亲”的遗弃,他本性仁慈善良,但因生的丑陋无比而不被人类接受;他坚持行善,但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毒打与驱逐;他渴望融入社会,但却屡屡被拒之门外。所有这些不幸――被“父亲”遗弃,被人类唾弃,被朋友抛弃的遭遇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这才使他万念俱灰,萌生了报复“父亲”的念头。

从一出生便遭到其创造者的遗弃,孤零零地生存在世间,由此产生的恐惧成为他的心理活动的核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默默地守护德拉西一家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接纳的经历。在来到德拉西的住所之前,怪物只要出现在人的面前便会受到各种攻击,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偶然地躲到了德拉西住所旁的小棚里,这个简陋的小棚变成了他的栖身之地,由于之前的遭遇,造成了怪物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感,他不敢再出现人的面前,默默地帮助这家人,并渐渐地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心中积压的被抛弃的恐惧感使他只能以默默无闻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爱,默默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夜间为菲利克斯砍柴,在雪天为他们扫除积雪等等。后来在菲利克斯为萨菲上课的同时,怪物也获取了知识,但是知识的增加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苦楚。“知识的增长只能是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这个被人遗弃的可怜虫是多么不幸。”可见,怪物时时刻刻都在被遗弃的痛苦感受中煎熬。

他极其真切地渴望和这家可爱的人相识,虽然他很真挚地诉说对他们的爱,见到的依旧是冷酷的收场。就在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再做出解释时,德拉西一家已经彻底地离开了他的世界。一次又有一次地遭受抛弃最终促使怪物做出一系列极端的行动。

3.玛丽・雪莱被抛弃心理分析

仔细品读玛丽・雪莱,我们也会发现她的人生同样是被悲剧色彩所笼罩。小玛丽在出生后不久,母亲便与世长辞,继而父亲再婚,然而作为政界名人的父亲不能给予她过多的关照,继母又偏心与自己的亲生孩子。玛丽的家中常常会有诗人、作家和思想登门造访,和父亲进行交谈,而她的继母想尽办法不让她见到这些人,当大诗人柯勒律治来到她家朗诵诗作《古舟子咏》时, 玛丽只得藏在一个沙发背后偷听(钟世文,1980)。被抛弃的心理便潜进一颗幼小的心灵。十六岁时,邂逅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深受自由恋爱思想熏陶的玛丽在父亲的反对下和雪莱私奔。在她发现自己怀孕时,请求父亲的帮助,但其父亲却拒绝伸出援助之手。玛丽的第一个孩子夭折,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后生下第二个孩子,取名威廉。小说中第一个遭到怪物杀害的人物也叫威廉,从中可以看出玛丽・雪莱是如何将被抛弃的感受寄托到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创作于1818年,当时的玛丽仅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暂且不说其后丈夫溺水身亡,三个孩子相继夭折的遭遇,单就这十八年间的生活经历,我们便可以发现她被抛弃心理的丰富来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探究人物的心灵世界,精神分析不失为最佳选择。此篇论文通过深入人物的早期经历,探究了被抛弃心理的形成,以及如何被写进潜意识从而影响其一生。但这影响也因人而异,在弗兰肯斯坦身上体现为隐性的报复心理,在怪物身上是显性的报复心理,而在伊丽莎白身上则是感恩,儿时的被抛弃经历使她万分感激养父母对她的抚养与关爱,将家庭的责任独揽一身。此外,怪物的被抛弃心理是弗兰肯斯坦心理的写照,小说中呈现的被抛弃心理又是作者玛丽・雪莱心理的写照,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和作用[J].现代哲学,1995(4).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青闰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4]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希区柯克;诺兰;悬疑片;《盗梦空间》

一、希区柯克和诺兰电影概述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电影导演,他最擅长的就是拍摄惊悚悬疑片,他最先开创了“悬念”的艺术风格,将观众带入到影片的情节中去,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刻画,使“希区柯克”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他本身,还代表了一种经典的电影拍摄手法。在他之后,很多电影导演都试图去追随希区柯克的风格去拍摄电影,但是仍然无法超越他所取得的成就。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是英国著名的电影导演、编剧及制片人,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提名,他与希区柯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出生在英国,接受了英国式的教育和生活理念,之后又都去了美国生活,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他最擅长的也是悬疑片,他们两个都对传统电影的拍摄方式进行了突破性的改进,但是诺兰的拍摄手法又不同于希区柯克的“悬念”艺术风格,开创了诺兰自己的悬疑片特色。2011年,诺兰凭借电影《盗梦空间》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在内的多个奖项的提名。

二、以希区柯克悬疑片为基础分析电影《盗梦空间》悬念开放式结构特征

电影《盗梦空间》讲述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多姆・柯布是一个通过进入别人梦境中去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信息的特工,一次执行任务失败之后被别人利用,带领着他的盗梦团队潜入他人梦境窃取机密并改变梦境的故事。影片情节充满了悬念,使观众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被称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这部电影尽管也是悬疑片,但是又不同于希区柯克悬疑片的拍摄手法,诺兰在希区柯克悬疑片的基础上做了突破和创新,架构了一个悬念开放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刻画人物性格和悬念剧情展开

希区柯克非常善于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去刻画人物性格和展开剧情,他的每部影片中几乎都会将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入到人物性格中去,比如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梦的解析、童年创伤经历等。他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制造影片的悬念,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影片特效去制造惊悚效果。比如电影《精神病患者》中的男主人公之所以去杀人,是因为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他的意识中分裂成他和母亲两个人,而他认为他的母亲无法接受任何一个与他相爱的女人,于是他去杀人。电影《玛尔妮》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去盗窃不是因为贪财,而是由于童年遭受犯并失手将凶手杀死,导致她性格严重扭曲。希区柯克将每部影片中的犯罪动机都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去解释,通过精神分析学理论去制造悬念,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诺兰也喜欢在电影中加入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内容去展开情节,但是他与希区柯克对精神分析学理论的运用不同。希区柯克擅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去制造悬念,进而解释人物的性格和犯罪动机,但是诺兰喜欢将精神分析学理论运用到每个情节的展开。电影《盗梦空间》的情节就是围绕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这个理论来展开的,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层层分析并运用到整个故事情节中,环环相扣,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既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又要在对剧情的理解过程中层层推理,将观众与影片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新的悬疑片结构模式。电影中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梦中梦”理论。按照精神分析学理论,梦境中的现实是跳跃式的,当梦中的事件由于阻抗太强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没有按照内心要求或者欲望进行时,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新的梦而形成梦中梦。在《盗梦空间》中,诺兰设置了四层梦境的套层结构,环环相扣,将情节逐渐推向了。主人公柯布为了完成任务,最初设计了三层梦境,但是按照诺兰对剧情的设计,三层梦境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了,因为梦境层数越多,人的意识就越混乱。进入梦境中的人要服用大剂量的安眠药,然后通过在梦境中逐层唤醒逐层返回到现实中来。但是如果在梦境中死去,将无法回到上一层梦境中来,只能进入“迷失域”中。诺兰按照“梦中梦”理论设计了四层梦境和一个“迷失域”,让整个剧情充满了悬念,带着观众进入一种全新的电影结构模式中去。

2.超现实主义的建筑。在一般人的梦境中经常会出现在现实中无法存在的建筑和环境,人在自己的梦中被自己所设的环境所困,按照梦的解析理论,这是由于人潜意识被困在某种境界中造成的。在《盗梦空间》中,诺兰也做了同样的设计,比如没有尽头的彭罗斯楼梯,但是他这种设计又不同于梦的解析理论,而是为了防止走进梦境中的人走到梦境的边缘。

3.人物性格特征的隐喻表达。影片中每个与主人公柯布有关的角色都是他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诺兰通过这样的设计去展现柯布性格的复杂与矛盾。比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柯布的两个孩子,但是镜头一直展现的是两个孩子的背影,直到影片最后才出现了两个孩子的面孔。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分析,这两个孩子代表了柯布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一直希望去找寻到孩子,并可以看到孩子的样子,表示他非常想探寻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而柯布的妻子,一直出现在柯布梦境中的这个人,在他的每次行动中都加以破坏导致行动失败,则代表着柯布固执、守旧、矛盾的一面,每次行动中,正是因为他这样的矛盾性格才导致行动失败。在影片最后,柯布终于战胜了妻子的破坏,完成行动,展现了他战胜自我的一面。

(二)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模式

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善于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模式,这样的结构按照观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方式展开情节,通过在剧情中设置一个个悬念将电影逐步推向。希区柯克的经典电影《电话谋杀案》运用的就是典型的线性叙事结构,男主人公汤姆因为妻子出轨雇用了杀手去杀死妻子,并将杀人的细节对杀手做了详细的安排,但是妻子对这一切并不知情,这样就增加了悬念,观众随着情节的展开对妻子的安危焦急担忧。但是影片在这时将情节进行了逆转,丈夫汤姆的表突然停了,导致他没有准时通知杀手开始行动,妻子却意外杀死了小偷,一下子电影又出现了新的悬念,观众也由最初对妻子的担心转为好奇汤姆面对这样的变化会做出如何反应。汤姆制造了妻子杀人的假现场,妻子被法庭判为死刑,希区柯克通过这样一个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将影片推向了。他的这种线性叙事结构的悬疑片模式被之后的电影导演广泛学习和应用,但是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用后,观众就失去了对这种模式悬疑片的新鲜感,造成了观众的审美倦怠。

诺兰的电影打破了希区柯克线性叙事结构的传统悬疑片模式,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模式。在他的电影中打破了单一的时间向度和顺序,故事情节的展开由人物的心理结构和逻辑顺序替代了传统悬疑片的时间、事件逻辑顺序。运用心理叙事线索强化电影的非理性方面而削弱电影的戏剧化和逻辑性,多条线索的设计将故事情节推向。诺兰导演的多部影片都是运用了这种非线性叙事的结构模式,在影片中设置多条线索展开情节,设置悬念,并取得了观众广泛的好评。影片《盗梦空间》通过三层梦境设置了三条情节线索,三层梦境彼此联系却又有着各自的环境和人物特征。第一层梦境里,在出租车内商议如何将被盗梦对象费舍尔劫持;第二层梦境里,又将情节设置在宾馆内,设法让费舍尔进入第三层梦境中;在第三层梦境里,医院里,费舍尔的父亲在临终遗嘱中让费舍尔分割公司,植入思想的任务完成。在三层梦境中,出现了层层阻碍阻拦柯布盗梦团队的盗梦任务,这种阻碍将观众带入一个个悬念之中,并且让柯布的妻子在梦境中将费舍尔杀死阻碍最后任务的完成,然后筑梦师又制造了更为危险的第四层梦境,并且继续在第四层梦境中设置悬念,柯布的妻子要求用柯布来换费舍尔,费舍尔回到了第三层梦境中,完成了最初的盗梦任务。但是柯布陷入“潜意识”的危机中,最后柯布终于带斋藤走出了梦境,本以为电影会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但是诺兰在影片的最后又设置了一个未解的悬念,让观众带着疑惑从电影中走出来。

(三)悬念开放式的结局

希区柯克的电影虽然在悬念设计和情节安排上有很多的突破和创新,悬疑内容贯穿了全片,但是希区柯克的电影仍然受好莱坞电影模式影响,在影片的结尾处都会设置成闭合式的结局。闭合式结局是指“如果一个表达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的故事回答了故事讲述过程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并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情感”,这种结构模式被称为闭合式结局。希区柯克的悬疑片中一般是先将接下来要面临的危险告知观众,然后在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一个个悬念,让观众在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中饱受惊悚和煎熬,但是电影会将每一个悬念都对观众做出解释,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这与当时的好莱坞电影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当时的好莱坞电影受到了“海斯法典”的影响,影片的叙事策略一定要呈现出圆满的结局,这既可以使电影顺利通过审查,又满足了观众对大团圆结局的期待。

随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电影观众由之前的平民阶层慢慢过渡到中产阶级,对电影的内容和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闭合式电影结局逐渐被后现代风格的叙事结构取代。在诺兰的电影中就采用了与希区柯克完全不同的结局方式,他的电影一般都有一个开放式的结构体系。比如他的电影《记忆碎片》里面设置了几个谜题,全片都围绕男主人公为妻子之死而报仇展开,但是影片直到结束也没有告知观众究竟谁才是杀死他妻子的真凶,观众仅仅通过电影中给出的若干信息碎片去拼接谜底。

这种悬念开放式叙事结构是诺兰惯用的一种手法,在其他电影中也较多地采用了这种开放式结局。比如《盗梦空间》中同样也设置了很多悬念,但是影片并没有逐一对这些悬念做出解答。尤其是影片结尾,柯布和他的盗梦团队完成了盗梦任务,柯布将斋藤带回到现实中来,他自己也回家并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孩子,并且镜头拉向了孩子,让观众终于看到了两个孩子的面孔。观众在这个时候本以为故事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出现了影片开始那个代表在梦境中的陀螺仍然在旋转着,这是否意味着柯布仍然在梦境中。影片以这种的谜题作为结束,这种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更多的猜测和思考空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追随着一个个悬念并带着这些悬念进入了影片部分,但是整部影片在结束之后仍然留有悬念,这非常类似于中国国画中的“留白”,正是这种“留白”,才让人意犹未尽。

三、结语

希区柯克和诺兰作为不同时期的优秀悬疑片导演,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特色。诺兰对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做了较好的继承,并加入了很多新的创作理念。在人物性格和悬念设置上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依据,并通过非线性叙事结构模式和悬念开放式的结局,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模式进行了突破和创新,电影《盗梦空间》就是最好的体现,这种突破和创新也值得今后的电影创作者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明扬.梦境之上如何再造梦境――浅谈电影《盗梦空间》的创新与守旧[J].文艺评论,2011(02).

[2] 马青青.论电影《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J].新闻世界,2011(07).

[3] 李城.心理叙事的影像建构――电影《盗梦空间》解读[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01).

篇(6)

【关键词】杜丽娘;梦;发生前提;睡前幻像;潜意识回归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08-03

对于《牡丹亭》的研究,古代文学研究者大多集中于研究“情与礼”、“矛盾与冲突”、“戏剧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者,大多研究止于“显祖于《牡丹亭》的升华作用”、“梦意向的初探”等方面,而笔者意图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牡丹亭》做出补充,以完善该方面的研究。

一、梦之所起

杜丽娘做梦是众所周知的,但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前提下做的梦?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杜丽娘是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得到满足于是寻求到梦中去满足,梦由内心冲突引起,而精神分析学则偏向于梦由欲望引起。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将梦的来源分为四支。根据《牡丹亭》创作的内容来看,杜丽娘的梦是在花园中伤春自怜所做,故杜丽娘的梦应属第二分支――内部感觉刺激。在这类梦中,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中涉及了对于此类梦发生的前提准备。

在做梦的前一个阶段,约翰内斯・米勒将其称为“幻视现象”。在即将入睡时,这些景象通常非常生动并且变化迅速,它们容易产生,特别在某些人有产生的习惯。在杜丽娘做梦的前期,她原本是和丫鬟春香在花园中赏花,园中春光无限的美景不由让丽娘心生感慨。而后,《惊梦》一折中原文写到: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1]

可以看出,春香在杜丽娘做梦前是已经离开了的,而这就为杜丽娘做梦提供了契机。当发现丫鬟春香不在,丽娘低首沉吟,身子乏困,置于石桌旁,自隐而眠。暂不讨论丽娘是否有上述所说“幻视现象”的产生习惯,因为我们无从得知,但很显然的是,杜丽娘符合“幻视现象”的产生,她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被动性,使紧张的注意力而放松,并且这种嗜睡的状态片刻即可,再加之丽娘发出自怜自惜的感叹,这就更好的为入梦做准备。

布达赫解释沉睡心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时认为:“睡眠只能在心灵不受感觉刺激启动的情况下产生……但是睡眠实际的先决条件并不是感觉刺激的消失,就像心灵对它们毫无兴趣那样。”[2]一些感觉印象对于保持心灵的宁静是必须的,而在描述心理学上也同样告诉我们,心灵处于睡眠状态是梦的形成的主要决定性条件。在后人改编《牡丹亭》为戏剧当中,白先勇先生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梦的场景制作特意做了昏暗的处理,这也是入梦的前提在舞台上的展现。

在唤得春香未果后,杜丽娘低首沉吟:“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1]这是杜丽娘在自言自语下所发出的感慨。这同时也是内心潜意识的一种透露,但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中认为在清醒状态下,前意识的稽查作用很强,潜意识几乎很难达到意识层面。很显然,杜丽娘的潜意识在此时已潜入意识层面,而“密约偷期”这个词特指相爱的男女秘密相会,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不被允许的。那为什么“前意识”会放松警惕呢?重要的缘由就在于杜丽娘已暂时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或是封建父权的桎梏,而且自己的贴身丫鬟春香也暂时离开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前意识放松了稽查的作用,使得杜丽娘脱口而出代表潜意识的话语。

综上所述来看,杜丽娘在做梦之前具有预睡现象,并出现了“幻视现象”,睡眠状态降低了杜丽娘内心前意识稽查作用的力量,杜丽娘的梦才得以形成展开。

二、灵囿而深

对于“梦中”,学界的探究大多围绕“梦满足的正是丽娘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进行讨论,可是为什么梦会发生在花园中?而为什么梦中会出现花园之景?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界并未做过多详细的描述。

首先,在弗洛伊德看来,与外部世界相脱离似乎就被认定是决定梦生活的最显著的因素,而这一观点也被布达赫所印证是对的。自古以来,花园一直被看作是春的话语,弗洛伊德认为风景代表女性生殖器,小山和岩石则代表着男性的生殖器,而花园中的花卉则象征女性的童贞[3]。

借丫鬟春香之口对于花园的描述:“景致么,有亭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1],在这段描述中,“绕”字符合江南园林中含蓄隐晦、引而不发、显而不露的特点,而又得流觞曲水,水在江南园林中属贵,也有一定的用意。沈复曾论及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4]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而《牡丹亭》亦是通过这有限的空间衍生出无限的梦。对于花园的态度,陈最良说:“但如常,着甚春伤,要甚春游,你游春归怎把心儿放”。他感于未出阁的小姐游花园违背如常,可能会导致心乱神迷,而杜母则认为花园是“空冷无人处”,隐藏着“花妖木客”。从这里可以看出,春香口中的花园与杜母、陈最良口中的花园相差甚大的,而通过这一对比,可以看出杜丽娘所游花园是与外部世界相脱离的,而这种脱离感,造成了杜母以及陈最良的焦虑。

其次,弗洛伊德还认为睡前幻觉在本身的内容上与梦景象是一致的,而在前面一部分已经介绍了杜丽娘隐眠于花园中,故眼前之景尽是花草之物,在即将入睡的幻觉中眼前也是花草之物在“漂浮”。所以,从这两点看完全可以证明梦为什么会发生在花园而不是其他脱离实际的外景。

而对于“花园”价值的探讨,美国学者艾梅兰在《竞争的话语》中写道:“《牡丹亭》把花园奉橥砥诘酃的情的图释系列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牡丹亭》中的花园赋予文学作品中的花园以一种新的结构和意识形态含义。《牡丹亭》中的花园是一个情的实实在在的舞台,是主人公情感自我的一种建筑上的翻版:其墙内的一切皆有一种寓指情的修辞能力,在美学的构建中,花园与它的主人形成一种共生关系。”[5]花园内外,杜丽娘形成了一种分裂,在花园外,她是一个有身份有修养,按照封建伦理和男权社会的需求来塑造的女性,而在花园外的她,则是舒展身心、有支配恋爱权利的花园主人。所以,花园成为了自然与情感的空间,同时被赋予了与体制既相联又对立的关系。

一般学者将牡丹亭中的人物划分为三个等级――核心人物杜丽娘,主要人物柳梦梅、陈最良、杜宝,次要人物春香、杨婆等。而对于柳梦梅这个梦中出现的人物,尚无学者在精神分析学领域作详细的探讨。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准确地说柳梦梅是杜丽娘的本我,是对林丽娘内心的真实写照。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的后期理论中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其中“本我不受逻辑、理性等一切外在因素的约束,仅受自然规律即生理规律的支配,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而‘自我’意识机构部分,处在本我与超我之间,总是清醒地正视现实,遵循‘现实原则’,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进行控制和压抑,从而挽救他免遭灭亡”。[6]

柳梦梅是从杜丽娘灵魂深处跳出来的一个虚拟躯体,是其封闭自恋式的产物。可以说,杜丽娘在整个“白日梦”的状态下,表现的是其自我人格对于青春的渴望。“青春的渴望”是一种形而上的说法,在梦中无法表达,于是“自我”采取形而下的表达方式,那便是对于“”的一种追求,将“本我”凝缩成“柳梦梅”。在梦中,杜丽娘与柳梦梅“密约偷期”,这正是她的潜意识所渴望的。此时的杜丽娘处于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时而清醒,时而迷茫,张淑香对于杜丽娘的“梦中之旅”曾做过探讨:“杜丽娘的花园寻梦之旅,对她幽闭的生命,是一个负载过度的极端体验,同时带来释放与窒息。”[7]杜丽娘作为人的实体性已经被情感的超异性所代替,汤显祖将这种超异性处理为一种道家学派中“阴魂”的状态。超我“既置自我于积威之下,乃临之以最严格的道德标准”,即被道德教义严格规范化了的自我,将本性埋没,呈现为一种人的理想状态,超我的层次正是杜丽娘不断追求信仰所要完美化的高度。所以,杜丽娘的内心挣扎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梦中的抗争。

三、生死同归

前人对于《牡丹亭》结尾处理的探讨大多涉及弗洛伊德将“艺术家等同于精神症患者,将艺术创作看作是潜意识愿望的满足”的文学艺术理论观。

对于梦的回归处理,笔者将其看作一种“潜意识回归”,对于“为什么杜丽娘不直接在第一次梦后就慕春而死、慕情而亡?”“为什么再次寻梦却未果?”等诸多诘问作了探讨。在弗洛伊德看来,最近的欲望受到压抑,由于受到潜意识的强化而获得新生。这个欲望沿着思想过程必经的正常道路,奋力前行,通过前意识而冲向意识。但其碰到稽查作用,在这关键时刻,它采取化装方法,因为欲望对最近材料的移情已为此铺平了道路。直到此时,它走上了变成强迫性观念或妄想这类事物的道路――正在变成由移情作用强化了以及由于稽查作用而在自己的表达上化了装的一种思想。[3]在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杜丽娘潜意识的愿望由于在做完梦后得到一定满足,于是她再次渴望,而渴求欲望已变成强迫性的观念,这也正是移情作用所强化的,所以,杜丽娘才会想再次“寻梦”。潜意识欲望总是保持活跃,并且只要有一定程度的兴奋来利用它们,它们就能表示出那些经常能通过的途径,不可毁灭性是潜意识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虽然成为了一种强迫性的观念,但是它要再向前进就受到了前意识的睡眠状态的阻挠,于是,梦的过程走向了回归,返向知觉,这也是杜丽娘再次寻梦而未果的原因。

“回归”并非是一件坏事。如果潜意识一直自行其是,就会产生一种原本是属于愉快性质的感情,但是在“压抑”过程发生后就会变得不愉快。压制的目的及结果就是要防止这种痛苦的释放,而这种压制延伸到了潜意识的观念内容之中,因为痛苦可能源于这种内容。如果来自前意识的精力一旦停止,潜意识兴奋所释放的一种情感就可能会有危险,即只能体验像焦虑一样的痛苦感情了。所以说,杜丽娘之所以没有把梦做下去,就是遵循了“梦的回归作用”这一原则。而在《牡丹亭》中,汤老将回归的处理置于《惊梦》一折。对于《惊梦》一折,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看“惊”为重点:

【下】〔旦作惊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痴睡介〕〔老旦上〕”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他裙钗上,花鸟绣双双。孩儿,孩儿,你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老旦〕孩儿怎的来?[1]

从这段原文中,可以看出,杜丽娘正与柳生在合欢花园,尽享其乐,但由于杜母的出现,导致“美梦”惊醒。当梦中惊醒,就会形成一种焦虑,从而迫使梦的终止,加之杜母责备杜丽娘,于是,丽娘再次压制力比多,但同时又伴随着焦虑的产生,这在现代人体现为一种精神病症的存在,而对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来说,汤显祖将其处理为了“暮色而亡”。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其中包含了“肉体”。杜丽娘的力比多显然被现实原则教育的过程压抑,而退化产生了一种“自恋”行为。对于“自恋”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是一种力比多的分配方式,是成年人常将用于对外界性对象的所有转移与自身的一种倒错。在对象力比多发展史中,许多性本能一开始都是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满足(类似于所说的自),这种自的能力乃是以现实原则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发生退化为基础的,这样自变成了力比多分配的自恋阶段的性活动。[3]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奈何”良辰美景,却不知“赏心”孰家院,杜丽娘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她的这种自我爱怜是幻想异性对自己怜爱的投影,是一种渴望,并且在《寻梦》和《惊梦》这两折中,自恋加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理由。轻纱擦拭明镜,花笔淡淡扑粉,你的俏影着实令人品评一番,红樱绿柳方可渲染你那轻盈薄雾般的美。眉梢,黛青淡扫;双眼,秋波幻妙;鬓发,温润如山。杜丽娘如此之美,但春香却认为与画中人儿不同,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杜丽娘描绘的不单单是本人的真实面貌,在此基础上还增添了自己心中的本我。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新的人格学说是一个中心理,并且由威廉・伊迪克所著的《编剧心理学》中将人格理论运用到了电影中的创作人物手法。前人运用精神分析学中的人格理论对杜丽娘作了一定的研究,将其分为了花园外的“自我”、花园内的“本我”以及回归现实的“超我”,但是如果将其深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个逐渐递进、向前发展的关系。有趣的是,《牡丹亭》中杜丽娘向前发展的关系层是“自我”―“本我”―“超我”。但在诸多电影(例如:《霹雳先锋》)中发展的关系层是“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的位置与“自我”的位置发生调换,但为什么还说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趋势呢?我们都知道“本我”一定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而“自我”一定是按照“现实原则”行事。既然含义尚未改变,那么改变的便是创作背景。

再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其虽与当时的“封建父权社会”相违背,但在现时的“法治社会”来看,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追求,与现时的婚姻价值观、女性意识相符合,故其转变是由“自我”向“本我”的转变。那么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便可分析其人格发展。作为“自我”,此时杜丽娘的形象是一个官宦家庭的独生女,其条件好,享受优等教育,静静地等待着由父母主宰的配亲。当其在“游园惊梦”自我意识觉醒后,她的自我价值追求发生了变化,由父母灌输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意识变为了“自主追求、选择爱情”的女性意识。而到了最后敢于反抗父亲,对于父亲的不相认自嘲地说出:“无媒而嫁,保亲的是母丧门,送亲的是女夜叉”,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突破,到达了一种“超我”的境界。汤老在三种不同的人格状态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但始终是向前发展的。

对于另一个人物“柳梦梅”来说,其人格状态也有了从“自我”―“超我”的转变,在开始的几折中,他的人格状态属于“自我”,是一个现实世界封建大夫的平庸人物,其仅限于“色、欲、礼”层面,未达到为情爱而思考生命价值的心性层面,其兴趣在于追求功名,例如三十六出《婚走》丽娘复活后的急于求欢。而到“翁婿冲突”(“骇变”―“圆驾”)这个情节上,其转变成捍卫理想的斗士、忠贞于爱情、不畏官宦,敢于对杜宝说出“这是阴阳配合正理”的自嘲话语。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牡丹亭》的影响甚大,不光在于汤显祖在“升华”的作用下创造了文本,更在于对杜丽娘“梦前发生”、“梦中出现”、“梦后回归”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笔者所作的探讨同时也象征着对于研究《牡丹亭》的理论体系向前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徐朔方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以下标识脚注[1]皆引用于此)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孙名之,顾凯华,冯华英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46.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53.(以下标识脚注[3]皆引用于此)

[4]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M].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27(10).

[5]艾梅兰.竞争的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76.

[6]威廉・尹迪克.编剧心理学[M].井迎兆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16-19.

[7]张淑香.杜丽娘在花园――一个时间的地点(华玮主编《汤显祖与牡丹亭》)[J].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史研究所,2005:262.

作者简介:

柳 谦,男,山西晋中人,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影视美学、戏剧艺术;

篇(7)

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认识自我的崭新大门。他认为,我们日常感知到的自我只是整体意识的冰山一角,而那些未经修饰的真正内心所想、所欲才是冰山的绝大部分,深藏水下。通往潜意识、增进自我认识,弗洛伊德提供了“三面镜子”。

口误。人们在意识层面根据法律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行事说话,但心不在焉或紧张时,意识放松了戒备,潜意识深处的内心真实声音便趁机跳了出来。如某位领导主持会议,在宣布会议开幕时,却出现了把开幕说成闭幕的口误,这极有可能恰恰是他内心抗拒会议的真实态度。平时,对于自己比较在意的口误,不妨再仔细分析分析,或许能够刷新对自我的认识。

童年回忆。童年阴影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一些人沉浸于某些陈年情结而不自觉。精神分析经典影片《爱德华大夫》中,男主人公童年时因滑梯意外,导致弟弟死亡,为减轻痛苦与内疚,这一段往事被他深深压抑在潜意识中。此后,由于这种“犯罪情结”作祟,男主人公在生活中对各种类似“滑梯”的白色竖条纹物品都感到莫名恐惧。最后,他通过回忆起童年事故现场,解开了特定恐惧的谜底,才获得解脱。回忆童年,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心理症结所在。可以尝试在完全放松、不设任何主题的情况下,在脑海中自由浮现童年经历。对那些记忆特别深刻、难忘的事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对现在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更深领悟,也有助于抚平早年留下的心理创伤。

梦。在一定程度上,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的变相满足。透过某些梦境,人们可以了解内心的需要与情绪。小女孩娇娇常梦见弟弟做坏事受惩罚、放声大哭或走失,结合父母重男轻女的养育方式,这很可能反映了娇娇内心的妒忌乃至远离弟弟的愿望。在更多情况下,梦境中欲望并不是可直接理解的,欲望可能通过多重“包装”变成匪夷所思的梦。这时候,对梦的解析就需要相应的心理技术了。如果感觉状态不佳,且总是受到特定梦境的困扰,可以尝试求助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