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1: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篇(1)

关键词:巴别尔;红色骑兵军;犀利;比喻;幽默;凝练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85-01

爱伦堡曾说,和阴郁的俄罗斯文学传统相比,色彩单调的革命文学就像老鹰或者秃鹫,而巴别尔就是彩色的热带鸟。国际文坛将他誉为“苏俄时代的莫泊桑”,这一评价已使他的声望超越了契诃夫和高尔基。《金蔷薇》的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巴别尔已经成了“一把文学标尺”。著名诗人巴格里茨基认为“巴别尔的一言一行,甚至是每一次心跳,都显示他是一个天纵其才的作家”。巴别尔首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特别兴趣的人,而这种感兴趣的程度足以令人震惊。他的艺术品质中总有一种东方气息,总有一种禅味。

一部《红色骑兵军》,写尽了征服者的狂放和被奴役者的高贵,但细思其味,尝到的却是家畜梦想恢复兽性的痛楚和尴尬。但很多人看它,用张爱玲的话讲,是“站着看,未及坐下”。作品写的这支骑兵军隶属于苏联,却迥异于苏联革命战争后涌现的很多骑兵小说,在这本书里,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并不多,很多是人物特写,沿途景物。他的写法相当随意,尤其比喻诡谲奇异,先声夺人。他的小说更像叙事诗歌,不是让你酣畅淋漓,就是让你愁肠百结。值得一提的是,巴别尔喜欢跳跃奔跑,爱动物,尤其爱马,他曾说:“相同的激情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在我们两人的眼中有如5月的草地,上边走着女人和马匹的草地”。他的日记也好,小说也好,还有种戎马倥偬的感觉。在巴别尔的作品中,女性个个都充满个性,有野性的冲,有坚韧的犟,面对残酷无比的现实,冷静如钢铁。当然也可能她们面对的世界不及男人所面对的暴烈和残酷,或者她们所面对的是另一种残酷。在《我的第一只鹅》中,当哥萨克书生不答应煮鹅吃而当面活活踩碎一只鹅的头。面对这样的暴力,纵然只是一个老太婆,她依然表达着自己的不屑,说了两遍“我宁可去上吊”来抗议,这女人只有这两句话,却是一个很闪亮的形象。还有《歌谣》,也是只用了很少几笔就写出一个老妇人对暴力的不屑。

巴别尔是天才的,他的描写精确直观,出神入化,所有的比喻都表现了其天才的特性。例如《我的第一只鹅》中所说的“月亮像廉价的耳环一样地挂在天空”,而在《意大利的太阳》中的“蓝幽幽的马路,好似从许许多多中喷出来的奶水,在我身旁流淌……在这个备受月亮乳汁折磨的夜里……桌上燃着一支驼背的蜡烛,不停地冒烟,这是幻想家们凶险的簧火。我坐在一旁打盹,睡意像一群猫那样围着我蹦跳。……这个终日愁肠百结的杀人者,把我好似粉红色棉絮般的想象撕成了碎片,将我拽到了一个思维健全的疯人的走廊上。”而且,他炽烈的笔下常常释放出这样雷霆万钧的句子:“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激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她的饼干有一股子耶稣受难十字架的气味。其中和有狡狯的汁水和梵蒂冈香气四溢的狂怒。”“美不胜收夜景映满了天幕。天幕上缀满了油灯一般大的星星……渐渐地,思绪像鸟儿一样飘飘忽忽地飞逝了……”这样的句子有谁能不欣赏呢?当李泽厚先生看到开篇《泅渡兹勃鲁契河》中的比喻――“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在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里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的头顶猎猎飘拂”时,就说非亲历过战争的人不能如此写,并立即想到的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样的比喻令人振奋,自然美更因为糅杂了杀气,不再是一张平面的画,有了深邃的感觉。

最后再以首篇《泅渡兹勃鲁契河》为例,有段写景:“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着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在窗外徜徉。” 这样的描写你不觉得骇异吗?而作者运用这样的比喻像运用“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的平稳;生与死,残忍与善良,月亮与人头就这样平静地共处着,没有夸张,没有煽情,连一点惊异都没有。显然,读者在这样的文字里可以看到,生活、战争、暴力和死亡,怎样转化成了诗、美和艺术;还可以看到,是什么使作者关切、不安、焦虑和快乐,什么激动了他的心灵并让他难以忘怀,什么引起了他的悲伤、绝望和思索。

参考文献:

[1]王蒙、王天兵.关于巴别尔的[J].书屋,2005(3).

篇(2)

关键词 意象派 巴勃罗・聂鲁达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1聂鲁达与“聂鲁达主义”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著名诗人,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围绕诗人一生的主题,用六字概括便是:爱情,诗歌,革命。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形式。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在这部早期的爱情诗集中,诗人将孤寂,忧伤,失落,绝望,但同样对爱情的渴望与热忱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早期风格的代表,他本人对于这本诗集甚是满意,曾在《回首话沧桑》中写道:“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一本令人痛苦的田园诗集,书里写的事青春期把我折磨得好苦的,还交织着我国南方那使人不知所措的大自然。”

聂鲁达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朴实无华,清新隽永的意象,自然真切的情感,无疑打破了当时唯美主义对于华丽辞藻的堆砌之感。他标志着诗人突破了现代主义的束缚,开创了拉美诗歌的发展。关于界定聂鲁达究竟是现实主义诗人,超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对此,《拉丁美洲文学史》中曾较为精准地做出过阐释:“至于聂鲁达的艺术风格,很难将他划入某一个流派。如果一定要说他属于什么主义,只能说他属于,聂鲁达主义。因为他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互相结合的产物。”

2意象派的兴起与发展

出现于1909年至1917年的意象派,作为20世纪早期的现代诗歌流派,曾由一系列著名的英美诗人发起了意象主义运动,将诗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其宗旨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练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融汇在诗作之中。19世纪后期的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结为一体,形成了新浪漫主义风格。意象派实质上市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生于20世纪初期的聂鲁达,恰逢受到了意象主义运动的影响,使得自己的诗作之中也充满了意象派的风格,尤其在1924年出版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中得以体现。这部作品是诗人聂鲁达在二十岁时完成的代表性作品,其中美丽的诗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诵。虽然当时诗人还只是个年近二十的小伙子,但笔端所呈现出来锐利锋芒,丝毫不逊色其他大家。其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便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使得诗句灵动而又形象。这本诗集代表了聂鲁达年轻时代,对于爱情的追索,将对爱的惶恐,渴望,忧郁,热忱与失落,相融于一体,笔尖缓缓流泻出一串复杂而又的情愫。

3《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中所体现的意象分析

3.1女人与自然

在《二十首情诗与一首绝望的歌》中,诗人喜欢⑴人的身体与自然相融合,为赋予了温柔的力量。由于幼时的经历, 从小与自然为伍,山间的花草树木,甲虫鸟兽,成为了聂鲁达儿时亲密的玩伴。所有美丽的自然景物,成为了他信手拈来的诗歌意象,营造出一种野蛮却又细腻,迷人而又哀愁的氛围。其中关于“女人是什么”“爱情为何物”这样的疑问,也成为了年轻的诗人在这部诗集当中不断追寻的主题。在这部作品中,象征着女人的意象有很多。比如,她是欢愉与安定的象征――“为了存活,我锻造你如一件武器,如我弓上之箭,如我弹弓上的石头”(第3首)能够给诗人带来抵挡孤寂的力量。有时,女人成为了生命的源泉――“一个苍白的蓝色民族,刚从你 / 那里生出,如是获得滋养”(第2首)。女人是在他灵魂中嗡嗡作响的“白色的蜜蜂”,让他因蜜而陶醉;女人是他“最后的缆索”,牵系着他最后的渴望,是他“荒地上最后的玫瑰”(第8首);女人是“风用发亮的叶子制成的东西”,是“在夜间群山后面,燃烧的白色百合”(第11首)。

对于诗人来说,女人是一个矛盾体,不仅能给他带来爱恋与甜蜜的回忆,同时也能携来无尽的哀愁。她是源头,是因果,是“梦之蝴蝶”,只能徜徉起舞在最美丽的梦境之中,而无法在现实捕捉。她也能化身为忧郁――她的到临如“露水滴在花冠”,她“像波浪一般,永远逃逸着”她“仿佛松树”一般在风中歌唱,有时又如“仿佛船的桅杆”,高高在上又静默无言,她是他的渴望,却也是他“无尽的苦恼”“游移不定的路”“流动着永恒渴望,继之以疲惫/ 继之以无穷苦痛的黑暗的河床”(第1首)。

3.2大海

聂鲁达被誉为是海的儿子,他的夫人玛蒂尔德曾这样说过:“诗人的一生,是不同寻常的航海者的一生,他在精神上是个航海者,大海对于他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他热爱大海,胜过一切。与其说他属于陆地,不如说他属于海洋。他永远向着欢乐,远航。”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大海”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意象。他将自己化身为一条“年轻的河流”“唱着歌向前奔流着”,大海对他来说是归宿,成为了终身追随的彼岸。

“大海”不仅成为了苦恋的化身,也象征着不灭的希望。在第七首情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遭遇船难的旅者,向爱人发出求救的讯号――“我朝着你那出神的眼睛送送红色的信号,像海水拍击着有灯塔的海岸。”海洋波涛汹涌,朝着远方奔流不息,昭示着苦难的过程中又孕育着不息的希望。正如诗人对于爱情的憧憬一般,期待与爱人的甜蜜,犹如永不停歇的大海――“有时清晨醒来,连我的心都变得潮湿。远方传来声响,又传来声响。这里是海港,这里我爱你。”

参考文献

篇(3)

法国摄影师纳达尔(Nadar)是19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他总是不断尝试摄影的各种可能性:他是第一个尝试人工布光来拍摄巴黎的下水道和墓地的人,也是他第一次为报纸上的人物访谈配上多幅访谈对象的照片。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一系列文化名人肖像,画家德拉克洛瓦、米勒、库尔贝、马奈,以及作家巴尔扎克、波德莱尔、乔治・桑、大仲马等都曾坐在他的镜头面前。1858年,纳达尔乘坐热气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中摄影,拍下了第一张航拍照片,以非凡的勇气和极具想象力的手法,开启了航拍领域的第一扇大门。 1900年 中国最早的航拍

中国最早的航拍照片,拍摄者并不是中国人。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为“纪念”这次出征,法军军官命令手下侦查部队的热气球在北京、天津两地升空拍摄,1902年,普雷森特上尉、卡梅尔上尉、迪舍尔上尉三人拍摄的272张照片汇集成册,在法国出版,名为《气球下的中国》(La Chine à terre et en ballon)。这些珍贵影像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它们记录下了当年饱经战火蹂躏的北京城,从中还可以看到20世纪初北京皇城西部及东交民巷的建筑布局,对考证北京的史地变迁有很大意义。

如今,普雷森特上尉拍摄的航拍照片的原版经拍卖回到中国,其中一张北海白塔的俯拍照片,曾在日本出版的《北清写真帖》中出现过,以前专家一直无法确定它的出处,这次拍卖让它的身世得以曝光。

飞机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航拍的主要乘载工具依然是热气球,一个重要原因是热气球飞行成本相对较低。有趣的是,最早的航拍热气球不能自行控制方向和起落,需要地面有人用绳子拖拽控制。 20世纪20年代 革命时代的诗意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新气象,给许多苏联年轻艺术家带来巨大的刺激和希望,其中一些人认为,他们义不容辞地负有创造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艺术风格的责任,而摄影这个年轻的视觉样式是一种在本质上最符合这一创新要求的同盟军。他们把摄影视为参与社会变革实验、改变人们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 Rodchenko)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罗德钦科在从事摄影之前是一个画家,他觉得摄影师从平视的角度观察到的世界太过平庸,不足以表达革命时代的高涨热情和视觉兴奋,而俯视、仰视、对角线视角可以表达一种全新感受。俯瞰是他常用的视角,这种打破常规的方式,将一种革命的热情转化为视觉的诗学。 美国 呈现大地的艺术

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是美国著名的大地艺术家。大地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一种,指的是利用大地的材料、在大地上创造关于大地的艺术,孕育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艺术家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

罗伯特・史密森用摄影来记录自己的艺术作品,他是一个悲观者,认为工业文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结果――“冰冷的玻璃盒、陈腐、空洞、冰冷”,主宰着美国的城市。他的代表作《螺旋形的防波堤》,是大地艺术最有名的作品。1970年,在美国犹他州大盐湖岸边,史密森用推土机把黑色玄武岩、石灰岩和泥土倒在盐湖红色的水中,建造了一个螺旋形的防波堤,这个庞然大物占地十英亩,长度加起来有500 多米,顶部宽约4.6米,螺旋中心离岸边46 米。从飞机上拍摄的照片来看,整个作品像是蛇一般缓慢地爬入粉红色的湖水中,充满神秘。1971年,由于湖水升起,这件作品已沉入水下5米。

1973年,史密森在英国进行创作,坐飞机考察地形时,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35岁。 澳大利亚 从天空看海洋

摄影师汤米・卡拉克(Tommy Clarke)从小在英国南部的海边长大,童年的每个假期几乎都在海滩度过。作为一名冲浪爱好者,他的作品很自然地关注到人与海洋的关系。2011年,住在澳大利亚的卡拉克开始尝试航拍。“我在邦迪海滩拍了很多风景,它美得让人窒息,但这些照片跟其他同行拍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我决定租一架可以让我打开门拍摄的观光直升机。”虽然第一次航拍就遇上了暴风雨,但最终的成片效果却很奇妙。他将其中一张照片发给澳大利亚的官方Facebook,一家英国电信企业发现后,立刻联系他购买,“距离第一次拍摄不到24小时,我有了第一笔航拍资金。”

与时下流行的无人机航拍不同,卡拉克是乘坐直升机或悬挂在小型飞机外寻找拍摄角度。这种方式看上去不如无人机先进便捷,但拍摄体验却是独一无二的。 德国 天价作品背后的社会学

作为德国杜塞尔多夫贝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为德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他的作品一般强调摄影的“客观性”而非摄影师的“主观性”,纳入其视野的往往是规模巨大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例如足球场、办公楼、证券交易所等,通过富于装饰性的画面处理,展示现代社会集体作业与生活方式对人的强制性控制。这些纷繁复杂、令人称奇的照片注入了社会学的因素,成功捕捉了20世纪后期经济和社会的本质。古斯基常用高空俯拍来展示这些恢宏的场面,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利用先进的数码技术进行后期制作。他1999年创作的作品《莱茵河Ⅱ》,在2011年11月8日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338500美元成交,刷新了当时摄影作品成交价格的记录。 法国 天花板下的日常

从天花板上俯瞰自己的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感觉?法国摄影师弗洛里安・博德农(Florian Beaudenon)推出作品集《瞬时生活》,以鸟瞰的视角拍摄人们日常生活的瞬间。这位摄影师是从一张模特的俯拍照中得到灵感:“她坐在沙发上,我看到一个凳子,就站上去从上面拍了一张。我很喜欢这张照片,于是想到可以拍一组这种角度的作品,就像趴在天花板上的小虫,每天从上面看着我们在下面做饭、睡觉……” 墨西哥 高速公路的启示

多米尼加摄影师亚历杭德罗・卡塔赫纳(Alejandro Cartagena)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组高速公路摄影作品,旨在探寻郊区发展对城市、居民以及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卡塔赫纳选择的是墨西哥蒙特雷的85号高速公路,蒙特雷是墨西哥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拉丁美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他通过拍摄一系列载人货车的俯瞰照片,呈现墨西哥发展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比如郊区远离城市中心给交通、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等。 Tips 无人机,玩起来

作为一种高精度、低成本、操作简便的遥感影像获取设备,无人机在测绘、灾害应急、地理监测、军事侦察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随着更为小巧和轻便的消费级无人机日益普及,求婚、遛狗、钓鱼、送外卖、拍野生动物……玩家们探索出了各种脑洞大开的无人机用法,即便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妨入手一台,换个视角看看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世界和生活。

对航拍新手来说,位居全球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前两名的大疆和Parrot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大疆是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军品牌,占据全球销售市场的70%,它定位于专业航拍的应用,从“精灵3”开始,一直遵循“到手即飞”的原则。新手可选大疆精灵Phantom 3和4。

Parrot是法国的民用级无人机巨头,是大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是全球消费类无人机市场的早期领先者之一,Parrot的价格低于大疆,入门可选Parrot生产的Bebop Drone、Bebop 2。 新手必读

事先查阅当地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有哪些公认的禁飞区,以及周围是否有敏感区域,例如军事区域、国境线、生态保护区、发电站变电站、高压线等。人流较大的区域,在未得到相关审批的情况下也应当尽量回避。空旷的野外是最佳选择。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

历史文化档案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历史的记录,也是整个档案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发展历史,扩大文化工作影响,加快现代文化建设和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及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考古学及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档案资料不断丰富,但这些档案资料有的还是原始的、零碎的,如何把这些档案资料有系统地予以研究、归类,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并为社会所利用,是当前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一)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中央和国务院曾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首次明确了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战略地位,强调“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史文化档案是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具有十分突出位置。余姚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近年来,市档案管理部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兴起历史文化档案编研热潮,目前编研历史文化档案已达100多种、200多册。

(二)历史文化编研工作是保护历史文化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历史文化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如余姚市档案馆、博物馆、五桂楼藏书楼收藏的“四先贤”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文稿和其它档案资料,包括现代从海内外收集的,绝大多数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直接提供原件,容易破损,影响档案质量和寿命,导致这部分档案不能对外开放。

而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使这些资料长久保存,又不影响它的开放利用。如王阳明的诗,目前分散在各种原始档案中,且都是孤本,不利于利用,于是近年编研出版了《王阳明诗集》,在内部发行,便于利用。

(三)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作用。余姚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档案资料十分丰富。余姚是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源地,曾是远古时期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秦时建县,明清时期形成的姚江文化,更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期间出现了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等杰出思想家,连同严子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余姚“四先贤”;抗战时期,作为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独特丰富多彩的革命文化。

这些历史文化档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规划编研出版《姚江文化丛书》,已陆续编研了二十余种档案资料,如《姚江传统建筑》《姚江文化史》《姚剧剧作选》《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姚江名人》《姚江风俗》等,对余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软件硬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姚江传统建筑》对于传统历史特色街区的设计和名人建筑的复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资料。

(四)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的编研成果具有存史、资政、文化功能外,其教化功能更为明显。通过编研,档案可以提高社会利用率,扩大公众认知度,很多档案材料还通过再编研、再创作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根据河姆渡遗址发掘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编研成《河姆渡遗址》,并根据这个编研材料设计了河姆渡遗址文化遗址展览,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浙东革命文化史料》《余姚文史资料・余姚解放四十周年专辑》等编研资料,在2015年4月革命老区梁弄镇重新复原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旧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如余姚姚剧团根据王阳明和严子陵的编研资料,撰写了《王阳明》《严子陵》剧作,在省内公演,王阳明的“真三不朽”,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被形象地展现出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被推荐为余姚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二、当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历史文化档案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当前档案资料馆藏的分散特点,但对于编研工作来讲,不利于综合开发利用。

余姚素有“东南名邑”之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但没有集中收集馆藏,分别散藏在市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党史办、政协办、梨洲文献馆、文化馆、图书馆及一些民间编研机构、学会、协会和个人收藏爱好者手中。这对编研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确定专题编研时,先要做大量协调工作,对各类分散的档案进行调查摸底,还要办理借阅手续等。

另外,由于各类收藏档案侧重面不同,还存在着档案的安全问题,这将给编研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二)档案编研的功利性。档案编研是一项十分严肃、十分严谨的工作,承担着“存史”的职责,真实性和严谨性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也是编研材料的价值所在。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着为编研而编研,为出书而出书的偏向,如为召开某某名人学术研讨会,为纪念某某名人几十周庆典活动,由于编研工作时间仓促,收集查阅资料有限,草草出书,同时又请名家题词,领导写序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影响了编研成果的质量。

(三)编研工作者知识的单一性。档案编研工作者一般是单位在编人员,他们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年龄普遍较大,对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要求档案编研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历史、社会、经济方面的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他们单一性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编研工作的发展。许多编研者不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查找和编研档案资料,也不懂外文,来查阅外籍人士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如日本人对王阳明的“心学”“良知”的研究非常系统,著有大量学术论文;朱舜水在反清复明失败后,东渡日本讲学多年,他的“实学”思想在日本有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丰富的档案材料,由于不懂日文,一些编研工作者只能望文兴叹。

(四)编研工作的重复性。由于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和编研工作的功利性,又导致了编研工作的重复性。如对余姚市革命文化史料,不同部门曾出现过多次编研活动,形成了多个编研材料,如《余姚革命文化史料选编》《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文化和学术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由于其真实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应有序开展,不宜重复编研,否则就会浪费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物力。

三、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新途径

(一)统一规划,增强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合力。由于历史文化档案收藏的分散性,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应由权威部门统一规划,还应根据文化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历史文化档案特色,统一编制编研计划,整合所有历史文化档案,整合编研人员力量,分阶段实施,提升编研材料的质量,扩大编研成果的影响力。

如余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制订了规划,由市政府出面协调,确定《姚江文化丛书》编研25册,分别由档案局、政协办、史志办、党史办、文化局等单位和部门落实,档案材料实现共享,该丛书已基本编研完毕,对档案的利用工作发挥了较大影响。

(二)精确选题,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和亮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其目的是如何让档案更好为社会利用,更好地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一定要注重选题,选题上既要坚持有创意,突出特色,又要注重实用。

近年来,余姚编研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除《姚江文化丛书》25册以外,还编研出了《认识黄宗羲》《河姆渡遗址》《余姚文史资料》(30多辑)、《余姚名人》,及反映抗战文化的《红色记忆》《古邑红旗扬》等,这些编研材料专题性强,有深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有利于促进余姚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在社会各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档案编研现代化工作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和需要已不满足于过去在档案室查阅复印一下资料的手工方式,数量大,时效性强,专题性和准确性要求提高,这也要求历史文化编研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编目检索技术、档案编研材料数字化处理手段,实现编研材料的网络化。编研材料的网络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档案室、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建档单位,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阅编研材料,以提升档案编研工作水平,提高档案编研材料的社会利用效率,更好地达到档案编研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目的。

(四)努力提高编研人素质,提升档案编研成果质量。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编研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确保档案安全,自觉遵守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求档案编研人员除了具备系统扎实的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地方文献知识脉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一定的外文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档案检索工具来吸纳中外档案材料,丰富历史文化档案编研材料,增强编研工作的实效性,提高编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世,利于后代的伟业,也是一项持久的建设工程。作为档案编研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克服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编研出更好、更多的历史文化档案材料,努力为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

篇(5)

小学生周记(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名言,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天,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一点。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学会了感恩,并且知道了孝敬长辈。就在这天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家里为长辈做一件孝心事。这天我早早得写完了作业,思考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到底该为长辈做什么呢?这时奶奶突然对我说:“午饭要延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我,非常失落。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我的脑际——为什么非要奶奶煮饭,我自己难道不可以吗?正好我可以让奶奶尝一下我的手艺。虽然我只会做蛋炒饭,但我认为只要付出真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克服。

说做就做,我急忙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还有剩饭,又从碗橱里拿了几个碗,再跑到放佐料的地方拿了油和盐。准备工作井然有序,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先在锅里放油,在等待着油煮开时,我们还可以把蛋敲开。油煮开了,我们就可以把调好的蛋倒下去,蛋煮好后,就可以炒饭了。炒饭很简单:先放少许油,再把饭倒下去炒,炒到快熟的时候放少许盐,就行了。最后把蛋和饭一起放入锅内,一直不停地翻炒!

饭很快就炒好了,我把它们盛到碗里,放在桌上后,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喊奶奶:“奶奶吃饭了吧,我好饿!”我并没有和奶奶说我已经煮好饭了,因为我想给她一个surprise。当奶奶来到厨房时,看到桌上的饭时,非常震惊,便问道:“这是你做的?”我笑嘻嘻的说道:“对啊,没事儿干,而且我肚子好饿啊,所以就做了。”奶奶听了非常开心,便说道:“我的孙女长大了嘛,都会做饭了!”我满怀信心地说:“那是当然!”中午,我们坐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谈笑风生。这天我们聊了许多。

做菜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蛋炒饭,蛋炒饭做起来看似很简单,但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油煮开后,把饭倒进去之际,油有可能会跳出来,所以很容易烫伤。洗碗啊,洗衣服。都不是一件件简单的事!

古今中外有多少关于尊老的诗句,“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诗句都是在告诉我们: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理解长辈们对我们的督促与批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谅解父母!

小学生周记(2)

今天下午,语文老师布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有关革命烈士诗词,以便加深对“就义诗”的理解。晚上我做完作业后便去打开电脑开关的电源,可是启动开关后,好长时间都无法显示屏幕的桌面,虽然主机的指示灯在不停地闪,就是无法运行,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心里有点着急。

我冷静了头脑,猜想一定是中毒了,平时听妈妈说电脑中毒可以用杀毒软件来清除病毒,因此我想亲自动手杀毒,于是我在电脑拖格里认真寻找杀毒软件,终于找到洪恩软件的“洪恩毒盾”将它放在主机的读盘器上,主机立即发出了启动杀毒的声音,经过大约二分钟就没有声音了,我便将这个软件从硬盘上退出来,接着我把电脑重新启动,很快频幕上就出现了电脑强行关机后的有关数据,大约过了三分钟电脑便进入正常程序,我在网上很快找到了革命烈士诗词,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首次杀毒成功内心非常兴奋啊!

通过这次“杀毒”,我体会到平时要注意防止电脑中毒,发生中毒以后要冷静分析、处理,杀毒软件一定要准备好、保管好,这样才不会误事,同时要注意多学习有关电脑的知识,出了问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小学生周记(3)

我喜欢炎热的夏日,在这酷暑难忍的夏天里能吃上一口清爽可口的西瓜想必是极好的。我喜欢炽热中的那份清凉,我喜欢那火热的太阳。

我喜欢在春风中轻抚那些可爱的小花,小草像一位大地设计家,一直在编制着大地小姐的新衣裳。我喜欢漫步在那点点的小雨滴中,那些灵巧的小雨滴似乎在亲吻我的脸庞。

我喜欢看那秋风拂过后,蝴蝶似得叶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在树林里、在山坡上,随处可见那美而凄凉的落叶。

我喜欢冬日的雪花,那么的白洁,那么的美丽。在我看来,犹如一个个雪白的小精灵,活泼而又乖巧。

我也喜欢幻想,喜欢幻想中的美好事物。我总是幻想成为一阵春风,能给世界万物带来春的讯息。

我还喜欢动物,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萌萌的狐狸,老实的小狗,可爱的小兔,以及聪明的猫咪。我也喜欢可爱的鼠类,松鼠、老鼠、仓鼠、地鼠、田鼠,我认为它们都同样的有趣。

我喜欢游戏,不管是手机里的还是生活中的。我喜欢搞笑的小咖秀,我喜欢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我喜欢生活,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中充满着这么多的喜欢!

小学生周记(4)

春天的校园花香四溢;夏天的校园绿树成荫;冬天的校园白雪皑皑。而我,就喜欢秋天的校园,这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一走进校园,啊!环境令人神清气爽,天空万里无云,一股丹桂的香味迎风飘来。环绕校园一周,我发现了一个小花坛。远远望去,像在欢迎我们进入校园。一走近看,花花草草,尽收眼底。红色的玫瑰花,金灿灿的,旁边还有几棵桂花树,仔细一看,桂花的四瓣花朵中间,长着像圆点似的花蕊。还有那迷人的香味,站在远处闻,那香味真是香飘十里,让我们心旷神怡。而花花草草也不例外:它们朵朵争奇斗艳,竟相开放,引来不少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停在花上,有的绕着花丛飞……这一景色真让人涌起愉悦之情。

篇(6)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美术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美术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美术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起步比较晚,更应赶上时代的需要,更深的挖掘多媒体教学的潜力。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多媒体是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美术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比如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波提切利的《春》,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再加上表现春天的轻音乐,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郁金香、银蕾花、水仙等鲜花,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遍地盛开。还比如,柯罗的《阵》,透明、银灰色的画面 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活跃的脉搏,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还有,在欣赏《梅杜萨之筏》时,先放一个当时社会背景的视频,再把这幅画放大展示给学生,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令人触目惊心.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败和黑暗,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当《蒙娜丽莎》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仿佛沉浸在恍惚之中,她那恬静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谜一般的微笑,分明感觉到画中的某种生命复活起来:她那高贵、纤细、美丽无比的手,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以及衣下流动着的曲线美,充满了惊人的力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神往的韵律。

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线条、音响、光等信号,产生立体感觉,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社会美、什么艺术美,开阔了视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实物或对景写生等方法,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更谈不上去抓住那些带有本质牲的东西。而幻灯片、视频(音频)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通过光色绚丽的画面,欢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事动到态特征,利用电教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 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为使学生充分感知,获得丰富的比较鲜明,稳定的表象,易理解掌握知识,开拓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篇(7)

海德堡地处浅丘,中间是静静流淌的莱茵河,河的两旁便是渐起的山丘,古堡就在山丘的高处,视线极为开阔,直面莱茵河和对面的大片山丘。这是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千年古堡,粗看上去应该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产物,从布满沧桑的墙体和已经老态龙钟的内饰,都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撼。

在这个古堡里,我看到了可以称作世界上最大的酒桶――卡尔・路德维希酒桶。它安放在城堡中心广场西边一座碉堡形的建筑中。酒桶卧放着, 高7 米有余,长约8米,站在地上仰视就像面对一座小山。

酒桶下端有阀门,是取酒的所在,但怎么把酒装进去呢?那就得爬到酒桶上面。可以从此桶的两边40 多级木楼梯上去,因为楼梯呈“S” 形直到顶部。

这么大的一个酒桶,城堡的主人应该是爱酒之人。但即使如此,就是全城堡的人都是酒仙, 天天喝得烂醉,也要喝上几年。因为这个酒桶可容纳葡萄酒20 多万升。

可以遥想,沉浸在这酒桶里的故事,一定也是很刺激很新鲜吧。

酒桶的右侧,通过一条不长的回廊,就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平台,估计这平台能同时容纳上百人游玩。平台的两个尽头是两处小亭,应该是士兵放哨的哨位了。

平台是一处极佳的留影之地,居高临下,可以鸟瞰大半个海德堡之城。天色灰暗,闪光灯在此起彼伏之中,我暗自惊叹古堡主人的眼光―― 这是一个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古堡已经占据着山上有利的地形,密不透风的城墙会拒敌之外, 正面开阔的空间尽在视野掌握之中。

繁忙,大多是一种蒸腾的消耗。海德堡早已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工业城市了。就文化景观而言, 择其要者,除了那个有着巨大酒桶的老城堡外, 就是海德堡大学了。

一个以气质取胜的城市,仿佛有着咒语般的力量,使最美的东西得以保全。海德堡是德国著名的浪漫之城,她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值得人们去宠爱。这里城市和大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互相补充, 互相熏陶,即使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然充满着青春的灵秀之气。

海德堡精神

海德堡大学紧邻莱茵河,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没有围墙,因此学生们弥散四周,处处可见,使这座城市又被称为大学之城,青春之城。海德堡大学距今已有600 年历史。其在校大学生人数占整个海德堡居民的三分之一。

抬头望去,一只头戴王冠、高擎宝剑的雄狮仿佛正在仰天愤怒嘶吼,耳边传来的却是轻柔的淙淙水声。这是海德堡老城,大学广场正中,著名的狮子泉。老城的各种游览观光活动多数以此为召集点,但在更久远的时代里,它是海德堡大学学生日常生活的地理中心。

站在狮子泉下,会读到一封信――

我温习听课笔记,读施特劳斯的《旧信仰和新信仰》。下午我们有时去爬爬山。晚上我们又在伊克拉特那里聚会,花上80 分尼吃一顿精美的晚餐,接着照旧去读洛策的《人类社会》,我们已经对它进行了最热烈的争论。

这是1882 年韦伯写的一封家信。我环首四顾, 试图回想134 年前,那个刚刚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来海德堡修习法律的18 岁少年马克斯・韦伯眼中的景物。

马克斯・韦伯是中国人熟悉的社会学家,海德堡大学是他的母校又是他从教的学校。他对古代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有着较深的研究。

建成于1844 年9 月18 日的17 处山顶墓地是继海德堡大学之后,海德堡另一个意义上的财富。如果想要了解海德堡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山顶墓地是保存完好的极佳的一处历史档案。因为那里埋葬着那个时代海德堡最有名望的一群人,包括实业家、政治家、艺术家,但绝大多数,还是与海德堡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者。

韦伯的墓地就在半山腰,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一直与这座他终生钟爱的城市厮守着。韦伯在全世界有无数崇拜者,所以他的墓地,也无疑成为人们拜会最多的一道景观。

也许不止这些,马克斯・韦伯在海德堡是一个永远在场的海德堡精神的灵魂人物。在海德堡, 这个他生活过的地方,马克斯・韦伯的身影从来没有消失过,

对于读书人而言,生活在海德堡,买书应该说是一大乐事,海德堡的书店自然也不少。这些鳞次栉比的书店,成为海德堡最独特的最有魅力的风景标志。据悉,在这座仅有13 万人的小城, 其上规模的书店就有28 家。

书店多了,竞争相对也就激烈,激烈的竞争无疑提高了书店的服务质量。据说每个书店都有一大批固定的购书者。所以德国人都喜欢把自己经常光顾的书店称为“我的书店”,这一现象十分有趣。

海德堡大学广场四周就有五六家书店,大多同样货品,同样的价格,你去哪家?此时此刻, 服务质量便占了上风。

不用说,这里的书店都是开架营业。如果对一本书犹豫不决,店主会给你出主意,“带回家去看看再说吧”,当你听到这样的话定是大感意外, 他们相信你不会因为一本书而断送了彼此再见的机会。有时候,一本厚书只有少数几页对你有用的话,店主会慨然同意你借回去复印,仅是一本书就能看出店主的豁达与大度。

阅读一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不单单是阅读一本书,就如同博尔赫斯曾言,阅读一本书最大的乐趣就是仿佛看到了自从成书之日起经过的全部岁月。也许,博尔赫斯所谈到的还不是阅读的极致,我们甚至可以说成是从书中描述的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所生活的日月开始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岁月。

对我来说,阅读尼古劳斯・桑巴特的《海德堡岁月》就是这样一种生动无比的体验。一本《海德堡岁月》是关于他一段青春的回忆录。回忆开始于1945 年,德国战败投降,从北部的汉堡到南方的慕尼黑,整个德国四处是残垣断瓦,缺衣少食……尼古劳斯・桑巴特幸运地躲避了被杀或被遣往西伯利亚战俘集中营的命运,以一名退役老兵的身份来到海德堡――静谧而灿烂的大学城, 开始他的学生生涯。

在《海德堡岁月》一书中,尼古劳斯・桑巴特曾半开玩笑地开出一张成为知识公民的基本条件列表:“1 万本书;3 打哲学体系;2000 种音乐作品;2 万件造型艺术作品;1 万条历史数据; 5000 本传记;20001 条自然科学知识。”

要获取这样的基本知识,大概要花20 年的时间,而且不只是记忆技巧的问题,还是如何有效工作的问题。以培养这种知识公民为宗旨的古典学院,与工业革命后帮助青年人做好职业准备的现代大学,根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尼古劳斯在《海德堡岁月》中所看重的不是他如何学习成长的变化历程,而是他一直都在思考的“海德堡精神”。在他看来,海德堡之所以能在战火中岿然屹立,毫发无损,而且能把一种学习、思考和理性的氛围传递给在那里生活的人正是有一种海德堡的精神暗流悄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

他甚至毫不掩饰地说,他对海德堡的爱是和人物及他们的命运相关,“其客体是非物质的、‘精神的’、是符合黑格尔世界精神的意义的”。

很大意义上讲,对于“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命题与诘问,并非仅仅是马克斯・韦伯和尼古劳斯・桑巴特这两个特例。其实,只要来到海德堡呆上几天,几月,几年……甚至一生,你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悟出这里不一样的气场,把自己放进去进行酝酿。由是,每一个人身上都会产生“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化学反应――这就是海德堡的神奇魅力。

哲学家之路

刚刚踏上进入海德堡的古桥,立即被一群业余乐手演奏的《梦幻曲》所吸引,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作,乐曲柔曼空灵,如泣如诉,宛如桥下的碧水轻轻流过。古桥南岸的桥头堡巍然屹立,与山头古堡遥相呼应。桥头竖立着两座高大的雕像,其中一座是智慧女神雅典娜。

古老而残缺的古堡坐落在城市后山上,据说从13 世纪开始修筑,历经7 个王朝。可惜数百年的风霜雨雪,天灾人祸,使它几乎沦为废墟,只有一座拱门完好无损。那是弗里德里希五世为了向来自英国的王后表达爱情,在她19 岁生日时, 派人一夜之间在古堡花园建起的一座大门,命名为伊丽莎白门,门上镌刻着一句献词:“献给最心爱的妻子伊丽莎白。”

四周的一片残垣断壁中,如今映入我眼帘的这座拱门,显得很孤独,但很坚强,大约是爱情的力量创造的奇迹吧。

海德堡的主街可谓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古往今来多少文化、科学、王室知名人士来此居住、逗留。漫步在主街上,可以看到许多镶在墙上的纪念铭牌,表示某位名人某年某月在此居住。这里每一栋房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流露出房主的品味。主街51 号,费里德里希楼前,有著名化学家、光谱分析发明者本森(1811-1899)的铜像,他曾在海德堡大学任了6 年教授。主街84 号,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妻子曾于1852 年-1868 年在此居住。主街160 号,音乐家舒曼于1829 年居住在这里,使他确定了自己一生的音乐道路。主街50 号,标志牌注明曾住过哲学家黑格尔(1817- 1818),他漫步过的道路,也是德国作家诗人赫德林和艾兴多夫经常散步、思考人生、探索哲理的地方,现称“哲学家之路”。

哲学家之路是一条很美的山间小路,正对着海德堡的老城区,中间隔着一条内卡河――德国的诗人之河,如银色曲线一样缓缓折向远方。

哲学家之路以一段窄窄的、不平整的柏油路开始,新旧沥青的颜色交替在一起,路两旁是红色的石墙,墙旁是几辆四人座的汽车,墙内是一

栋栋两层的小楼,不知什么人住在其中。红色的干石墙,是海德堡的标志。

在海德堡就不得不说人文、哲学,就像在巴黎左岸不得不谈读书一样,它们都是因为此而存在的。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小城虽然只有13 万人口,却有13 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平均每一万人之中就能诞生一位。这便是海德堡的力量。

从俾斯麦广场向北,就是跨越内卡河的西奥多- 休斯桥了,而哲学家之路就在河对岸的山上。小径的坡度很陡,要花上些力气才上得去,如果哲学家徒步而上,可分不出心思来思考。

再往上走,坡势平缓了,房屋也消失了,只有红色的干石还在,四处是绿树、野草和葡萄藤, 空气愈加清新,四周一切安静,可以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

在哲学家之路上散步的时候,我不禁想到那些曾经迷惑我的问题,比如爱情、死亡、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等等。

哲学家之路上,唯一留下名字的,是一位诗人。

一个僻静的角落,几枚熟透了的李子,在清晨的阳光中散发出淡淡的酒香,红砂岩的石碑上刻着荷尔德林的名字,还有几行诗:

灌木丛繁荣其上,直铺深谷,

背靠山丘或怀抱河滩,

蔓延你欢乐的小巷,

它们休憩在你芬芳宁静的花园之下

……

把心遗忘的地方

有人说海德堡是一个“路过之地”――由于地处南北交界,往北有马堡、柏林,往南有图宾根、弗赖堡,都是哲学重镇。作为历代大哲学家的必经之地,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都盛赞过海德堡的美丽,或者在这里停留过,他们与海德堡相互荣耀。

引人注目的是主街196 号,正对着圣灵大教堂,在市政府前的广场有一块纪念牌,纪念歌德1775 年从这里被魏玛国王招去的史实,这是歌德生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歌德曾经在这里为玛丽安娜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海德堡,是我把心遗忘的地方。那是1815 年秋天,66 岁的歌德从魏玛来到海德堡参观古画收藏,邂逅了犹太美女玛丽安娜,她气质高贵, 举止文雅,而且擅长诗歌和音乐。他俩一见钟情, 并且他们在精神上是极度地合拍,玛丽安娜甚至参与了歌德若干诗篇的创作,歌德亲切地称她为“活缪斯”。每逢傍晚,他俩便手挽手到古堡花园散步,他给她朗读自己的作品《塔索》中的片断, 并把玛丽安娜的名字用阿拉伯文字写在花园的沙地上……这样度过了两周美好的时光,歌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玛丽安娜。

从此,他俩再未见面,不过在此后歌德在世的17 年中,他们一直有书信来往,互相以诗歌表达思念之情。歌德把她的诗及自己的一部分作品, 收在1819 年出版的诗集中,以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00 年后,海德堡市政府在古堡花园建造了歌德纪念碑,碑的上端安放着歌德英俊的青铜头像,碑上镌刻着他的生卒年代。碑旁安置了一张饰有“爱情鸟”图像的石椅,石椅下方刻着玛丽安娜的诗句:“高墙开花之处,我找到了最爱的他。”

此时的耳畔仿佛响起歌德的轻喃:海德堡, 我将心遗失了……其实,何止是歌德,多少人把心里美好的部分都留给了海德堡。维克多・雨果也在这座小城留下了一句名言:“我来到这个城市10 天了……我是多么的不能自拔。”在这样一个轻易地就纠缠了情感的地方,好像每个人都会变成诗人,多少人在莱茵河畔汲取了创作灵感? 从而使这座小城成为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神殿。

在这里,国王曾经为了表达爱情而一夜之中修造起华丽辉煌的拱门。再加上山岗上那座曾经叱咤风云的城堡遗迹,使得整座城市渗透出一种浓郁得让人心醉的浪漫情怀。以至所有的旅行指南上都写着:“海德堡,歌德把心遗忘的地方。”

几百年来,有无数诗人、作家、画家对这里一见钟情,然后都像歌德一样“将心遗忘在海德堡”。这个德国最美丽的城市,让人感受到她洒脱不羁的浪漫。无怪乎歌德会在古桥畔惊叹:“我在这里所看见的,真是个美丽的新世界啊!”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诗人艾辛朵夫曾为海德堡做颂,韦伯索性住在海德堡完成他不朽的乐章……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小说也有个煽情的标题――在海德堡坠入情网。海德堡真的是一个适合坠入情网的城市。这里安静闲适,美丽的莱茵河静静地流过整个城市,无限的温柔。河上的老桥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山丘上的古堡沉着地俯瞰着这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城市已经有几百年了。

初访海德堡的感觉很奇怪,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仿佛我寻找这个城市已经很久了。

今天看来,在海德堡这样的城市有一座古堡和海德堡这样风格的大学,真是彼此的幸事。古堡那个密不透风的院子里,有几排长椅放着,我们正在建议可以站在长椅上,以古堡为背景,来一个集体合影时,在一旁卖纪念品的男主人很快上来阻止。原来这是专供河对面那些大学生毕业时来这儿留影用的,海德堡大学的毕业生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毕业时,都要来此与古堡合影。

在与古堡对话,勾通灵性之后,便带上这样一张极富特色的照片,然后再与学有所成的学业一道,踏上征程,奔赴心仪之地,若干年后再将照片掏出来,那心头泛起的滋味一定是回味无穷。

我不知道这种习俗与古堡的历史背景有没有关系,但我想这绝不会只把古堡当成一种风物而已。

一座城市填充了那么多靓丽的生命真是福分, 满街的活力使老墙古树全都抖擞起来。中心商业街也与校园连在一起,结果连一般市民也有了一种上学心态,而且永远不能毕业。一有空就喜欢浑身斯文、满脸新潮地坐在咖啡座上,这里的人们把大街当作了课堂。

难怪人们都说,在海德堡,说不清是大学包围了城市,还是城市包围了大学。

看到今天的海德堡大学,我忽然想起了一段历史,二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几乎把德国夷为平地,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海德堡作为唯一幸存者,未遭到任何轰炸,我们看到的那座古堡也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这,无疑与那座600 年历史的海德堡大学有关。据说,参与此次战争的将领,有些是此校的留学生,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是他们对母校的感情让这座城市幸免于难。

这真是一个惊心动魄且十分温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