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1: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

篇(1)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下消化道出血;人性化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574;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15-160-01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肠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引起小肠或大肠的肠壁发生炎症性疾病,是腹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常见并发症,其中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慢性下消化道出血更为多见,良好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60例放射性肠炎并下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3~81岁,平均56.4岁。全部病例符合放射性肠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0例,高中以下20例。通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人的症状能缓解而出院。

2 护理

2.1 尊重和理解病人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常见并发症,病人多伴不同程度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大便次数增多、下腹胀痛及贫血等症状为主。放射性治疗时间长,在治疗期或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病人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如何帮助病人正确面对放射治疗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接受长时间治疗的现实非常重要。通过关心病人、细心照顾病人、以亲切的语言表达对病人的关怀、理解和问候,使病人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同时应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争取做到对病人的尊重和理解,对病人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2.2 做好康复指导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服务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宣教。

2.3 健康教育方式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病人,人院时护士要迅速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抢救,给病人以心理安慰,从而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为以后的护患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待病情稳定后由当班护士采取一对一的方法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之后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放射性肠炎及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告知其饮食、休息的重要性,并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每2周举行1次集中教育,由护士长组织,科主任、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人及家属参加,地点在病区宣教室。由医护人员给病人讲解相关知识;也可由病人介绍自己的治疗经验,使学习者获取及分享知识,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及了解,以刺激其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出院前1~2d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病人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对病人未掌握的部分给予强化。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病因及诱因指导

下消化道出血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是放射性肠炎常见的并发症,予以患者说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时,应预见有便血可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出血活动期病人应嘱其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

3.2 心理及饮食指导

病人出现下消化道出血时对消化道出血及肠镜检查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此时护士应保持镇静,用温和的语言给病人以安慰。过重的心理负担和不良的精神刺激常成为消化道出血的复发因素,因此病人应保持心态平和,鼓励病人把担心的事情说出来以减轻焦虑程度。出血急性期病人绝对禁食,配合补液补充电解质,行营养支持治疗。无活动性出血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应选用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刺激性食物。不食生冷或易引起肠道敏感的食物,从而减轻肠道不适等。

4 体会

放射性肠炎多发生于放射治疗结束后6个月,近期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多能缓解。远期肠道反应常规口服或静脉给药效果不佳,病人治疗时间长、症状反复,如何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理解尊重病人,了解其紧张及恐惧的心理负担,以人性化护理,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和希望,配合饮食指导、药物治疗,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在护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给病^全方位的照顾和关怀。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以体贴的言语、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昆田,利国威,何智纯,等,中药灌肠预防放射性肠炎[J],癌症,1991,10(2):132

篇(2)

【关键词】 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神经外科患者多为危重病患者, 行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时间长, 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或多种心理障碍, 且生理功能显著性下降, 易发生各种护理不良事件。欲提升患者预后, 单通过改进治疗方案远远不够, 还需要有效的护理予以支持[1]。品管圈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强调以团体为单位, 发挥成员彼此互补作用, 制定多种质量控制方案, 全员参与, 持续性改进护理措施、提升护理作用。本院将品管圈护理模式深入到神经外科护理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总结相关经验,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共107例患者, 均于2012年1~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 此时间段本院尚未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2:45, 年龄14~72岁, 平均年龄(50.5±7.1)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3例、肿瘤47例、脑积水12例、其他5例。观察组共117例, 为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同类患者, 此时间段本院已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6:51, 年龄12~77岁, 平均年龄(52.5±6.8)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7例、肿瘤50例、脑积水1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案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 主要按医嘱开展护理, 配合开展基础心理护理、语言交流、行为指导等。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采取自荐及推荐方式, 募集共11名成员, 并以每月15号及30号为活动日, 开展为期1 h的品管圈活动;随后于活动期间开展头脑风暴, 列举出上一阶段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护士长挑选本次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鼓励全体成员分析其发生原因, 探究其解决方案;将获得的解决方案总结为具有实行性的项目, 由全体成员深入实行;下一阶段活动中对改进结果进行再分析, 探讨结果及不足。

1. 3 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率, 以评价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于患者出院时要求填写, 以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共出现7例护理不良事件:3例跌倒、2例不按医嘱用药、2例锐器划伤;12例并发症:7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共出现36例次护理不良事件:17例滑到或跌伤、8例不按嘱用药、4例锐器划伤、7例其他不良事件;41例并发症:31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顽固性呃逆、1例术后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 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疾病对患者影响极大, 如难以保证预后效果, 很可能使患者长远期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 单靠改进治疗方案虽具备一定的效果, 但考虑到医疗条件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 因此从护理入手提升预后, 更有价值。

早期对护理的改进多集中于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 针对性较弱, 而本院开展的品管圈护理模式, 则强调“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验证解决方案效果-改进解决方案”这一循环往复递进的过程[3, 4], 从最终成果上看, 显然已较为理想, 不仅能有效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且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本文的研究能够证实, 以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开展护理, 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静,田丽,李想, 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0(4):556-559.

[2] 黄潇湘.品管圈活动降低低年资护士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护理杂志, 2013(10):59-61.

[3] 杜天平,李莉,王治霞, 等.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8):943-945.

篇(3)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护理模式;早期重症型颅脑损伤;影响;护理对策

在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交通量的增长之下,由于车祸导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这就给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1]。近年来,我院对于此类患者采取了"综合救治与护理的措施",将高压氧、药物、早期康复、针对性护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在60例患者中,车祸伤28例,坠落伤23例,打击伤9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为8~73岁,平均年龄为(28.3±2.5)岁。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3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给与基础与专科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于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2名主治以上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与康复护理师共同组成护理小组,评估治疗时机、治疗压力与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高压氧治疗方式、康复计划等。具体护理要点如下:

1.2.2.1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是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最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使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治疗,排除患者气管内痰液,降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

做好入舱前准备工作:在患者进舱之前监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与瞳孔变化情况,对于有气管套管带气囊患者,将其中气体抽出,并注入生理盐水。此外,高压氧室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舱前要掌握好患者的病情,准备好急救物品与药品。安置好各类导管,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入舱前1h禁食[2]。

1.2.2.2出舱后护理 在患者出舱后,测量其生命体征,检查导管,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在胃管中注入100ml温开水,做好保暖工作。

1.2.2.3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好系统性的康复计划,对于运动功能明显受限的患者,在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将肢体维持在功能位,注意好关节的活动性。

1.2.2.4不良反应的预防 高压氧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气压伤、减压病、氧中毒与气栓症,为了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保证高压氧治疗的效果[3]。

1.3观察治疗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GC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χ2检验并以P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近年来,高压氧治疗方式已经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种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可以改善患者血氧含量,改善脑缺氧与微循环,可以对脑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程、病变位置、基础性、损伤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因此,此类患者的治疗情况就更加的复杂,为了提升治疗安全性,必须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好针对性的高压氧治疗方案[4]。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于早期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了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将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早期康复、专业护理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总而言之,对于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应该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同时,将护理工作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郭锦梅,李航,肖宏.高压氧综合护理模式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09(05):58-59.

[2]胡慧军,吕艳,张禹,等.高压氧综合救治颅脑损伤的治疗策略及转化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12,11(01):116-117.

篇(4)

一、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结合医院工作要求及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调整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护理部每月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下发到科室,使各科室护士长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及时安排部署各项护理工作,有效组织管理。

2、严格执行护士长例会制度。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安排工作重点,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对每月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各科护士长反馈;对护士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论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反馈给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全年病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4件。

3、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经过一年的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大效果,护理病历合格率由97%上升至100%。

4、根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全年各病区组织应急演练48项,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流程,增强意外发生时急救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5、加强新入职护士及实习生的岗位培训工作。全年新入职护士4人,接收实习生11人,对新入职、实习护士进行护理知识培训15次,示教护理操作11项,做到重点带领、重点监督、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二、优化护理服务内涵,落实个性化责任制护理       

1、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责任制整体护理。科室根据工作实际合理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加强薄弱环节管理,降低安全隐患;责任护士按照患者入院护理流程、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对每位新入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现存或潜在问题,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安全意外事件发生。  

2、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充分与临床结合,使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渗透在各项护理工作中,让患者得到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科室护士长每天督导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拾遗补漏,使基础护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不断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努力提高患者就医感受。护理人员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在操作中护士与患者主动沟通,给患者亲切感,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信任;科室每月、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应,听取患者意见及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全年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633份,满意度98.6%。儿科护士拒收红包2次,患者专门为护士赠送锦旗1面。

三、加强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选派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护理学会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全年共培训44人次;组织院内在职培训14次,683人次,培训率99.7%,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数据处理工具、伤口造口护理知识、成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心肺复苏术及海姆立克手法急救方法等,不断增进新知识,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及护士长管理能力。

2、参与科室护理查房9次,内容包括慢性脓胸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高血压、脑血管后遗症的护理;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右侧股骨颈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胫腓骨骨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房纤颤的护理等,了解、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协助解决患者实际问题。

3、理论考核169人次,操作考核13项,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及时完成补考,使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四、开展、巩固新技术

2017.12开展了输液港使用、维护技术;全年完成PICC穿刺5例,其中肿瘤化学治疗2例、静脉营养治疗1例、脑血管病患者2例。指导临床处理PICC导管堵塞6例(其中输液港堵管1例),静脉炎治疗2例,成功完成疑难拔管1例。让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输液治疗,同时提高患者住院治疗的满意度。

五、其他

1、“5.12”国际护士节护理部以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心肺复苏进万家精准健康工程”》的文件精神为契机,积极组建、培训护理志愿者服务队员,于5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南华公园进行以“心肺复苏进万家,健康覆盖你我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展示我院护士精神风貌,提高了人们应急救护和救助他人、奉献爱心的责任感,增强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2、为保障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根据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等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宏观调控,以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发挥其效能。全年应急调配78人次。

3、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医院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全年共抽调护士80余人次,累计约55个工作日。

六、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篇(5)

【关键词】学导式护理教学;查房;消化内科;临床实习

护理查房是实习护生在短暂的临床实习阶段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之一 ,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自2013年3月我科在护生整体护理查房中开展学导式教学法,通过“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基本结构优化人才智能的一类教与学型式、方法的理论体系,为护生提供一个“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模拟临床环境,“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实施整体护理查房过程中,要求护生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为目的,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全面护理,满足病人身心康复的需要。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它不仅培养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增进团队合作精神、护患关系,护理措施充分得到落实,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和护生满意度,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68名护生,其中女生

162名,男生6名,年龄20.05+±1.18岁,实习周期为4周。随机将护生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78人,选择消化内科查房病例为: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有机磷农药中毒,胰腺炎,肝癌等。两组年龄、性别、入科前实习时间和选择病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168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人采用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对照组78人沿用传统教学查房,两组查房各7次。护生实习期间每轮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查房时间为第三周周五下午,组织教学查房的指导老师为带教组长,主管护师或护士长。1.2.1 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

实验组90人采取学导式整体护理教学查房,要求查房始终紧密围绕病例进行。查房流程: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小结。由病区带教组长、主管护师或护士长主持,按护理教学大纲计划,提前1周选择具有专科特点、较典型病例,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查房前主持者确定护理查房病例和时间,并就此类病例查房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简单讲解,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然后每位护生再根据老师的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独立准备一份书面查房计划。查房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查房的目的(时间2-3分钟),带教组长提出查房病种、床号、姓名、交代查房的重点、难点、指出需注意的事宜。第二阶段入病房汇报(15-20分钟),带教组长问候患者,说明查房的目的,请求配合;1护生简单汇报病史;2护生进行护理评估查体;带教组长进行点评解答,在讲解的同时配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示教,练习等。第三阶段健康教育室讨论(20-30分钟):护生总结患者病史特点;围绕查房目的对病例展开讨论;医疗文书点评和指导;带教组长教学查房小结:总结本次教学查房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点评实习护生在教学查房中的表现;归纳护生在该病例中应掌握的内容;布置思考题,提供参考书供护生参考;宣布查房结束。

1.2.2 传统教学查房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选择病例的标准同上,主持护生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独立准备一份书面查房计划。查房时,由主持护生汇报,老师总结。

1.2.3评价方法

①两组护生均参加消化内科组织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操作包括静脉输液、心电监护、吸氧、灌肠、胃肠减压、生命体征监测等,随机抽查,6选1考核,统一考试形式,统一标准答案。②问卷调查护生情况,内容包括自学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启发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共5项。

2 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法。运用学导式教学法被认为是当前国内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向,通过以导促学,以学促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和临床教学质量。它是启发式和问题式教学法的一种实践形式,它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 提倡双边积极性,全面深化查房前、查房中、查房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是现代护理发展、培养创新护理人才的需要[2],我科近年来采取学导式教学整体护理查房,与传统的单一讲学,经验式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优点在于:①有利于护生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巩固;②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④有利于提高护生满意度;⑤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带教老师综合能力。

学导式整体护理查房既调动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传统整体护理查房更为理想的查房方法。但在查房的同时,老师要注意观察、调动每位护生参加整体护理查房护生的积极性,使每位护生都能参与到查房中来,知晓课本与实际间的差距、不完全性,明确护理的重点要点和预见性,这样才能达到查房教学的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学导式护理教学查房是一种新型科学、主动、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风险管理;普外科护理;应用效果;护理管理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增强,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医患纠纷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因护理干预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多,患者对医院及医生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严重阻碍了医生顺利开展治疗护理工作[1]。由于普外科病种比较复杂而且急症所占比例较大,病房患者较多,导致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较其他科室偏大,护理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很多纠纷都是由于处理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引发的。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的发展,临床护理管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预先识别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并针对此风险事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的目的[2]。现将我院普外科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20~76岁,平均(41.4±4.9)岁,其中22例胆囊炎,22例胰腺炎,22例腹膜炎,6例急性阑尾炎,20例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胃穿孔,5例肠梗阻。研究组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21~74岁,平均(42.6±5.5)岁,其中23例胆囊炎,21例胰腺炎,24例腹膜炎,5例急性阑尾炎,18例消化道出血,4例急性胃穿孔,5例肠梗阻。两组间一般资料及患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按时服药等。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①完善相关的护理制度。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要遵守严格的护理制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事件,在护理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遵守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有效。使医护人员的调配、手术过程中的流程、日常的护理工作、事后的处理等事项均可有序的展开,做到有章可循,使护理工作更加流畅,提高护理质量[3]。②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由资质和经验都丰富的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组成。通过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由组长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安全风险管理,监督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对其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正,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及时与患者沟通,改善医患关系[4]。③加强相关培训和管理。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和理论知识,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尤其是刚刚毕业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相关培训,缺乏相关的操作经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因为不熟悉操作技能,引发相应的护理风险事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同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成立督查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定期对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上失职的人员进行惩罚,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更好的改善护理质量[5]。④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成立相关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小组,对医院以往出现的医疗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发生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护理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从而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全面的识别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的判断及时正确的处理[6]。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脱落或移位、坠床或跌倒、感染以及留置针堵管或气泡注入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控评分情况[7]。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其中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项内容[8]。总满意=满意+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风险管理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篇(7)

【摘要】目的:探讨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针对我科特点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制定护理服务的计划,改革排班模式,改进护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人性化管理等举措。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理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quality care to improvepatient satisfaction

Sun Bo(Department of Endocr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Sihong , Jiangsu ,223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 and effect.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our department with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nursing services reform plan,scheduling model, improving nursing mode, optimize workflow, humanized management measures. Resul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rd round the standard rate, improv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Key words 】nursing theory; quality of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护理理论是护理实践中产生,并指导护理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有理可依,能更好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细致、专业的护理服务[1],2011年我科实行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以来,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由内分泌、血液、消化科组成的综合性科室,共有床位35张各级各类护理人员13人,床护比1:0.37,年龄20~39,工作年限1~20年;学历:本科1人,大专10人,中专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6人。

2方法

2.1 针对我科特点制定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服务计划

我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病种多,病情复杂,所需要的护理服务跨度大,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内分泌科老年病人较多,病人记性较差,并发症多,慢性病,病程长,专科知识缺乏,遵医行为差;而消化科急危重病人多,如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科病人由于化疗、置管、三系减少,预感性悲哀等,必须做好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心理支持等特点。我们采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护理理论指导,对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病人制定了按需护理的护理服务计划,并且要求病区每位护士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从病区环境、分工方式及排班模式的改进、职责制度完善、工作流程优化、人性化管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改进等各方面列出详细护理计划[2],每日护士长检查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每周总结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实施效果,并每月组织讨论优质护理进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2.2 改革排班模式

我科结合病人特点改革了排班模式,根据工作量高峰时段及病人的病情等因素,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甚至个性搭配,优势互补,午间及夜间采取双人值班确保患者安全[3]。在护理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按需排班,方法如下:①采取了小组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每组组长需工作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丰富,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过硬,善于交流沟通。②小组内成员新老搭配,层级分明,扁平化排班,由组长及高年资护士负责危重病人,低年资护士负责轻病人,并由高年资护士监督、指导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③我科实行APN班及部分功能制排班(轮流上办公班及治疗班)。④实行弹性排班,在早晚繁忙时段增加一名帮班。⑤同时兼顾人文关怀,对护士也实行按需排班,病区设立排班意见本,大家有要求及特殊情况,提前记在排班本上,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通过改革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实行24小时无缝隙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2.3 改变护理模式

用运美国护理学家莉迪亚・海尔的责任制护理学说及罗杰斯的整体人护理学说指导我们优质护理,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并用运纽曼的系统模式指导,把病人看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有机整体[4],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护理服务体系也不断改进,我们要用运各种护理理论指导我们进行护理实践。

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必须8小时在班24小时全面负责,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由一位护士担任整体护理全责,护士主动向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协调性、个体性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但是由于护士班次较多,不可能日夜守护着所负责的病人,因此要求我科护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责任护士必须在思想上加强负责精神,只要值班必须与所管的病人交流沟通,发现病人的问题及时解决,如本班次解决不了的向下班交接清楚,让病人感觉到有人管,有依靠,有安全感。②责任护士负责收集病人九知道等病情资料及制定护理计划,形成文字资料在科室备案,以便值班护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节省班班查阅病历的时间,并根据病情变化及异常检查结果及时修改病人备案资料。③责任护士及时检查护理计划执行情况,除本人8小时值班以外,其她值班护士有无及时完成护理措施。④责任护士在其它班次中也应了解本组病人情况,通过交接班及备案资料修改,还要与病人交流沟通,了解其连续过程,掌握和评价护理计划。落实责任制整体护使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提升。

2.4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不难发现很多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护士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更没有把病人的需要贯穿于流程中。在流程的规范、优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用运韩德森的护理本质学说指导:围绕整体人的十四项基本需求和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和发展的相关现象[4],把患者的需求贯穿于流程的始终,体现了卓越的护理内涵和个性化、具有专科特点的流程设计。合理规范、优化护理流程令患者得到深层次专业化服务,保证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考核有了依据,病区秩序井然,提升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2.5 人性化管理

2.5.1 人性化管理表现在对病人方面,我们用运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导:护士要努力发展护患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资源提供者、代言人、领导者和顾问,护士对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通过四个阶段确定人际关系:①定位阶段 患者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确定患者存在的问题,需要哪些帮助。②确定阶段 根据病情患者选择与护士之间的关系,依赖(生活不能自理)互相依赖(生活部分自理)独立性(生活完全自理)。③利用阶段 患者从护士为其提供的帮助中,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选择可利用的服务,如护士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患者由于爱与归属感的需求除了接受口腔护理外,拒绝接受洗脸、洗脚及会护理,他认为家人来做更能体现对他的关爱,那么我们要尊重患者的选择。④解决阶段 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会产生新的需求,或者问题解决,康复出院,我们继续为其提供复诊、访视、持续健康教育的需求,如糖尿病人教育,从院内发展到院外,发展到社区、家庭。通过这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如血液科2岁的小白血病人,从见到我们:“哭闹”到见到我们“要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2.5.2 人性化管理同时也表现在对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琼・华生超越个体人的护理理论指导护士必须尊重、关爱、照护自己,然后才能够尊重、关爱和照护他人,并有尊严地为他们治疗[4]。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从排班模式、护理模式、优化流程等无不体现人文关怀护理部对于本科的复合式排班予以支持,绩效激励机制也倾向于优质病区,人员配备上更是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加大了后勤支持力度:药房送药至病区,供应室下收下送,科室配备微波炉等物品,食堂供应免费午餐等,护理部及各质控组查房模式改变,以现场督导为主,使护士上班心情放松,再不见一见检查四处躲避的现象。

2.6 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

在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上我科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奥瑞姆的自护理论[4]指导优质护理落实,评估病人到底需要我们护士提供什么样的护理,如:昏迷病人所要提供的为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及相应的专科护理;神智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所要提供的为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护理(爱与归属感需要、尊重的需要);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需要协助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护理(爱与归属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奥瑞姆的部分补偿系统);生活完全自理的病人需要提供的护理是支持教育系统(奥瑞姆自护理论)。由此可见任何护理实践都离不开护理理论的指导,护理理论为我们优质护理服务指明了护理方向。

3 结果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

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科室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率。2010年1-7月份查房37次,达标32次,达标率达86.47%,2011年1-7月份查房50次,达标49次,达标率达98.00%,同期相比结果如下(见表1)

3.2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见表2)

对3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开展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前160例,满意的152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95%,开展后调查了140例,不满意仅1例,满意度达99.21%。开展前后满意度比较如下(表2)

4讨论

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让护士能够按需护理,从病人的角度看问题,强化了护士服务理念,强化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从“要我服务”转变到“我要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处理护患关系中遵循“有错在我”的原则,把“对”让给病人,不与病人论高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加强了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心,护士与病人交流沟通多了,护患关系融洽,患者成了护士的朋友,护士成了患者的亲人。通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优化护理流程,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工作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理论是我们护理实践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随时随地检验着我们护理工作是否偏离了轨道,更是“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芳,杨艳萍,蒋莉莉,等.军队疗养院优质护理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杂志,2011,11(6):404-406.

[2] 吴丽芬,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 护理管理杂志杂志,2011,11(6):411-413.

[3] 陈月英,李坤梅.护理排班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