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重大项目策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2012年重点项目谋划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是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全县高度重视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收官之年,抓好今年的项目谋划工作,既是全面超额完成“”经济社会主要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打好基础的必要举措。
(二)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是化政策机遇为发展动力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县恰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淮同城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种利好政策叠加的良好发展机遇期,政策效果的实现要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来完成,只有通过项目谋划,才能把多种利好政策转化为我县的发展动力。
(三)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是加快产业集群壮大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我县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电力电器、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但只有汽车配件产业被省里认定为产业集群,其他产业因集中度较低,规模效应小,在区域竞争中优势不明显,需要相对集中地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产业集中度,才能形成多个产业集群,扩大我县产业吸引力。
(四)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是对上争取资金和对外招商引资的基本要求。项目是投资的载体,谋划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延伸自身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适合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既有利于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扶持,又有利于招商引资,调优产业结构,创优发展环境,壮大经济总量,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重点内容
(一)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双凤开发区、北城核心区和各乡镇工业聚集区要以完善、提升工业区和城镇功能为重点,谋划一批路网、供排水、治污等相关配套项目。二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围绕高速公路和新桥机场连接线、合淮快速通道、县乡村路网完善等方面进行谋划。三是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一批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为重点的项目。
(二)工业方面。在谋划一批改造升级现有产业项目的同时,积极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新兴工业项目。一是以岗集汽配产业为基础,谋划一批汽配及关联产业项目,逐步向整车生产项目发展,打造“岗集汽配城”。二是以托管区八代线项目为契机,谋划一批上下游关联产业项目,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三是继续谋划一批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家电、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项目,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是积极谋划一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五是谋划一批铝电煤一体化、铝深加工、煤化工、电线电缆等项目,加快“合肥(长丰)新型重工业基地”建设以及吴山等工业聚集区的发展。六是以双凤拓展区为切入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全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三)农业产业化项目。依托合肥、淮南两市,谋划城市蔬菜供应基地项目,以“双20”为目标,扩大草莓、树莓、马铃薯、南冬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品牌化。谋划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项目。依托合肥、淮南两市和新桥机场、高速公路等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谋划一批物流中心、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现代餐饮服务业等三产项目和总部经济项目。围绕鸟岛、“一山五湖”等重点内容,谋划一批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等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打造合肥北部生态旅游休闲基地。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把长丰打造成合肥及周边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五)城镇改造项目。水湖、双墩、岗集等有条件的乡镇,可以结合旧城改造工作的推进,谋划一批城镇改造项目。
(六)民生项目。围绕教育、卫生、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民生类项目做好谋划,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的储备,实现民生工程的滚动发展,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七)其他项目。一是继续谋划一批土地整理项目,加快项目建设用地的置换。二是加快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治理等项目的谋划。三是做好长江淮河流域水源保护、水利工程、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项目的谋划。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县政府成立全县项目谋划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统一指导协调全县项目谋划工作的推进。各乡镇区和县直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制,确定专人分管,选拔精干力量具体推进本单位项目谋划工作,并报县发改委备案,便于日常工作联系。县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和听取责任单位项目谋划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通报项目谋划工作进度。
(二)建立机制,强化业务培训。根据各乡镇区的发展潜力、发展需要以及县直有关单位的职能,县政府下达年度项目谋划工作指导目标(另行发文),确保每年储备一定数量的项目源,保持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报批一批、洽谈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同时,将项目谋划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落实奖惩。加强对各单位项目谋划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精干的项目谋划队伍,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的质量和水平。
1、各乡镇街是区项目建设工作主体,推进项目是各乡镇街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成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积极策划项目,积极引进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区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及时跟踪,全力推进。
2、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全区项目建设的规划、立项、评审工作。一是组织编制“六大空间”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二是组织产业园区及重大项目的前期策划、评审工作;三是组织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协调市发改委,及时汇总上报重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四是协助区招商一局开展工作。
3、区项目办负责全区项目建设的推进和全区性赴外埠招商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牵头领办重大项目相关手续。一是及时掌握项目的引进情况;二是组织协调解决重大项目筹建中存在的注册、立项、用地、环评等前期主要工作难点问题;三是组织协调跟踪项目开工建设的全过程,确保项目按时竣工投产;四是及时汇总全区项目进展情况,并编制项目册,通报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4、各招商局负责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组织整理并掌握招商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建立项目背景资料数据库、存量资产数据库和重要投资商数据库;二是组织招商活动,编制、推介招商项目,积极洽谈、引进重大项目,确保项目签约注册。
区招商一局负责协调区各招商局和招商项目的汇总工作。重点负责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方向侧重于境外和国内确保完成年度招商任务;及时汇总全区储备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市有关部门,上报全区招商活动成果和招商项目推进情况。
区招商二局重点负责街道、组织编制工业招商资料,确保完成年度招商任务。
区招商三局重点负责街道组织编制三产业招商资料,确保完成年度招商任务。
5、满融经济区、航空经济区要积极做好区域内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工作。
6、区经济局负责全区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完成工业项目建设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协调市经委、市中小企业局,及时汇总上报全区引进国内企业(项目)、工业固投等任务完成情况,通报重大工业项目推进情况;协助区招商二局开展工作。
7、区商贸和旅游局负责全区重大服务业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引进服务业项目和旅游业项目,完成全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及时汇总并通报重大服务业项目进展情况;配合区招商三局开展工作。
8、区农林局负责全区重大农业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引进农业生产和农副业深加工项目,及时汇总并通报重大农业项目进展情况;配合区招商三局开展工作。
9、区建管局负责全区房地产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引进房地产项目,完成全区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及时汇总并通报房地产项目进展情况。
10、区外经贸局负责全区外资项目推进工作。组织境外招商活动,完成全区外经、外贸、外资年度任务,及时汇总并通报外资项目进展和调入外资等任务完成情况。
11、区统计局负责组织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工作,并积极协调市统计局,及时掌握和汇总全区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通报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情况。
12、涉及项目建设的区环保局、区行政审批大厅、规划和国土资源分局、工商分局等行政审批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建设推进工作。
13、区政府办负责对项目工作责任单位督查工作。组织项目工作调度会,组织检查并通报项目工作落实情况。
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
(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解决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须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20xx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安排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
(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大项目少,项目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我市占领赣西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发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
(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思考之二: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情,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办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计划导向的超前判断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计划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悉。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能力。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20xx年,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愿意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人才在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人才问题也会越来越紧迫。打造优秀人才聚集洼地,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将是一条增强大项目发展后劲,实现竞争制胜和推动大 项目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结构支撑性差,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缺少出色的项目运作者和管理者,导致项目用人选择的余地非常小,项目运作和管理水平下降。
(四)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机关及其公务员中仍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为民服务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一些部门谋划工作不从全市大局出发,履行职能围绕部门利益进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用权、轻服务”的问题,部门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不强。在审批方面主要表现在审批手续繁琐、缺少范本指导、审批流程不清晰和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在效能方面,部分服务窗口对审批事项受理后既不能“现场办理”,也无法“网上操作”,一些即刻就能办结完毕的事项,也要等到承诺时限期满;在执法方面,部分部门执法简单粗暴,收费标准不透明,为了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着法子以岗谋私、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损害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主要领导重招商环境,具体办事人员轻招商环境的“小鬼难缠”现象。
思考之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增长仍属投资主导型,重大项目在整个投资规模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市近期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集聚生产要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选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中心城区根据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确定钽铌、医药 、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为六大产业,总体上看,产业优势仍不突出,产业定位尚不清晰,缺少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要立足矿产特别是钽铌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建设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矿业企业,做强产业群,延长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锂电产业,把打造成为“亚洲锂都”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
(二)培养、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人才。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引导广大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程序,拓宽项目建设思路,切实提高抓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治理项目的能力,使之成为策划项目的高手,跑项目和争项目的能手,为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支链条、一个基地”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和专题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工作实效。同时,按照产业分工,组织专门的招商队伍。加大通过市场配置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采取创新机制激活一批、公开招聘引进一批、政策激励留住一批、加强培养造就一批、搭建平台用好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办法,着力解决项目策划、资本运作、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人才短缺问题。
(三)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一是加强银企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商会等为中介召开银企融资会,扩大企业贷款规模。金融部门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约束管理,收集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建立信贷诚信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金融健康发展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资本运作,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家摒弃排外思想,培养战略思维和眼光,强化与国际国内大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借助外力、谋求合作中化解资金瓶颈,实现做大做强。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发展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上海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上海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能力,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需要。
在既有南京路、淮海路、陆家嘴、徐家汇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外,近年来上海还大力加强了以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1]在这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建设项目,功能主要以交通枢纽、会展商务、商业办公、旅游娱乐等为主,建筑形态以体量极大的单一建筑或区域密度极高的建筑群为主。
例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对外交通枢纽,核心区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2]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作为会展综合体,核心区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47万平方米。[3][4]上海迪斯尼乐园(一期)作为我国至今投资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娱乐综合体,占地面积39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上海“环球港”项目作为目前中心城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仅6.6万平方米,但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
上述这些以各种“服务”经济为核心的重大建设项目,已经成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城市地标的重要手段,是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建筑、产业、交通等高度集聚的体现。
二、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主要交通问题梳理
根据现有经验,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后一般都具有极强客流吸引能力,尤其在周末、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日,客流吸引率可达0.5~1人/平方米,日客流量10万人次以上、甚至20万人次以上的现象比较常见。
大规模的客流集散,给周边道路、停车等配套交通组织管理,给轨道、公交、出租等各类公共交通安全运营,均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缺乏良好交通设施布局与交通组织情况下,项目周边很容易出现道路拥堵、停车紧张、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的现象,不仅影响项目的自身运营,而且对周边区域城市交通的影响也很大。此外,部分会展类型的建设项目,不仅要处理客流的需求,还面临布、撤展期间大规模货车的集散与临时停放问题,极端情况下还要同时处理大量人流、客货车流的进出、停放需求,交通组织与管理难度极大。相对项目自身巨额的投资、复杂的建筑,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面临的交通挑战,可能更加艰巨,解决代价更加高昂。
例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投入运行后,延安路高架—G50沪渝高速吸引了虹桥枢纽近60%的车流(9万~10万pcu/日),不仅导致延安路高架—G50高速高峰更加拥堵,而且影响了虹桥机场、高铁站旅客的快速集散,降低了虹桥枢纽的服务水平。上海“环球港”项目试营期间,众多开业优惠活动在周末日吸引人流量高达15万~20万人次,大量车辆集中到达不仅导致停车泊位非常紧张,而且造成周边地面道路异常拥堵,甚至影响了内环线金沙江路下匝道的正常通行,导致高架系统运行不畅。中国博览会综合体作为我国在建最大会展项目,在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各阶段,各方对未来会展交通的质疑与担心从未间断。
综合而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大项目在数十万客流的冲击下,各类交通设施的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的运营安排、道路交通的组织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可能造成极大的交通问题,甚至安全问题。
三、上海当前机制应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交通挑战的能力
(一)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
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多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品牌的国家战略性项目,例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博览会综合体、上海迪斯尼等项目,都是在上海政府强力推进与领导下开展建设的。
1.政府主导项目的交通研究过程
对于政府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基于科学决策的需要,在项目的策划、选址阶段,相关交通问题或多或少得到了研究和反馈。项目选址确定后,在项目的规划、立项、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交通问题都能得到系统的研究和解决。例如,无论是已经投入运营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还是建设之中的中国博览会综合体、上海迪斯尼等项目,在规划阶段都开展了综合交通规划,着力完善区域道路、轨道、枢纽等骨干交通体系。在设计阶段,都开展了交通组织设计与交通影响评价,落实细化停车、出入口等各类配套交通设施。在运营阶段,已经或即将开展各类交通运行保障研究,重点落实轨道、公交、出租等运营调度安排、各类场站组织管理、道路标志标识布设等工作。
2.政府主导项目交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表面上看,由政府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有着全面系统的交通研究工作,投入运营后理应有着理想的交通服务水平。但是,鉴于这类重大项目的战略意义实在过大,最终选址决策时交通因素往往需要让位于其他更重要的方面。所以,现有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最终选址从交通角度而言,并不都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便利的交通建设与管理空间,某些甚至将长期面临比较严重的交通隐患。
例如,中国博览会综合体项目临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区,特大型会展期间大规模的人流、车流对区域交通影响很大,交通评估结论并不支持现有选址方案。[5]但是,临近虹桥综合枢纽便于国际国内的联系,是上海在竞争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时相对北京、广州、天津等其他城市最重要的优势之一,自然相关项目建成后对区域交通的影响在选址决策阶段置于比较次要的位置。
(二)社会主导的重大项目
社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主要集中在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在项目性质上更接近当前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一般由各类资金雄厚的大型开发商投资开发。
相对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社会主导的重大项目多数用地略小,占地不超过9万平方米、一个单独街区,但建筑容积率更高,低的4~5、高的可达7~8,区域交通集聚程度更高。例如,上海“环球港”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容积率7.2;上海五角场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容积率5;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容积率4.5。
1.社会主导项目的交通研究过程
从现行土地开发建设程序来看,一块土地最终开发成功,主要经历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腾地、土地使用权拍卖、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开工建设、竣工运营等阶段。其中,大型建设项目的相关交通研究主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两个阶段中开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交通规划进行研究说明。根据上海相关规定,用于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商品房等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前,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提供各项规划要求及其附图。因此,项目所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在土地招标、拍卖之前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不仅须明确相关土地的开发边界、性质与规模,而且须明确所在区域道路、轨道等市政交通设施的规划。
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阶段主要开展交通影响评价。上海大型建设项目在申请开工前,一般要经历规划方案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查几个阶段,其中在初步设计阶段,开发商对项目各类业态、建筑规模、运营管理流程与模式等才能逐步明确。因此,多数项目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平行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对重点研究项目的各类出入口设置、各类停车位规模、布局、流线,以及对项目周边配套道路、公交站点、交叉口等提出建议,一方面指导初步设计成果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满足相关建设交通主管部门的审批需要。
2.社会主导项目交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法依据项目实际进行规划
按照现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土地招标、拍卖之前完成的,并且作为土地招标的前提予以实施。因此,由政府规划主管部门主导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可能也无法在规划阶段就针对实际建设项目,规划研究项目的交通特征、交通需求、配套设施,对于前述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更是无能为力。例如,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商业地块,实际建设中可能面临大型超市、大型餐饮、高端购物中心等业态,交通特征、交通需求、配套设施根本不一样。
(2)交通影响评价很难改善项目区域的交通设施
理论而言,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在全面系统地掌握项目定位、市场需求、功能规模、运营特征、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项目的交通人流、物流需求,交通运输的方式结构、高峰基地内外的各类设施需求及管理要求等内容,保障项目在实际运营后具备良好的交通服务。
实际上,交通影响评价仅能部分满足项目交通设施布局与设计研究需要,对于项目用地红线之外的交通改善建议一般不能及时得到落实。一方面,部分建设项目比较忽视市场调研、运营特征、管理模式的分析,导致项目交通需求分析不清楚。另一方面,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即使全面分析了项目市场需求、运营特征、交通需求、交通组织与设施建议,但是各种交通建议的落实则多数限制在项目红线范围内。[6]红线范围内,开发商多少能够根据交通影响评价建议完善项目设计。但是,红线范围外交通建议,包括配套道路与交叉口的改进、配套轨道公交的设置等,都已经超越开发商的能力范畴,而政府也很少因为单个项目主动去改进完善区域交通。因此,经常出现相关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后,大量交通集聚对区域交通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车辆进不来、出不去、周边道路严重拥堵、公交运力严重不足、人流大量积压等交通混乱现象在一些重大项目运营初期特别突出。
(3)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思路经常脱节
目前,除了全市重大交通规划的编制由建设交通主管部门与规划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区域通规划编制、审批与用地控制主要由规划主管部门通过编制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落实。有关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运行保障编制与审批则主要由建设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可见,重大建设项目基地内、外交通研究,项目前、后交通研究实际由不同主管部门负责推进与审查,导致经常出现项目前后、内外在交通研究思路上的脱节,项目周边交通设施规划不能满足实际交通运营组织的需要。
四、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交通工作改善的对策建议
(一)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注重交通工作
基于目前各类重大项目的建设程序考虑,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任一阶段交通工作的滞后,都很可能造成最终交通集散能力的不足、交通组织管理的混乱。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全过程”的思路,不同阶段注重解决不同的侧重点,而不是试图通过某一阶段的工作来解决所有的问题。[7]
在项目选址阶段,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社会主导的大型项目,都要充分评估周边现状交通设施及发展潜力能否满足项目未来全天候的需求。如果项目最终选址周边的交通能力不能满足项目需求,需要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对项目开发业态与规模控制、周边交通设施完善等方面做出合理平衡,并调整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项目设计阶段,主要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对各类具体设施的配置规模、设计指标、布局形态、进出流线、区域交通影响等进行研究,支持项目各项设计工作以及相关审批部门的需要。一般而言,对项目各类运营与交通特征认识随着设计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加深,设计工作(特别初步设计阶段)需要根据交通研究成果不断优化方案。
在项目建设运营阶段,如果项目施工影响到紧邻道路、轨道等交通,需要开展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在项目正式运营之前,要重点开展交通运行保障研究。重点落实配套公交(线路设置、运力投入、运营时间)、轨道(运力投入、运营时间)、出租车(上下客站点管理、蓄车区、高峰车辆调度)、停车库(出入组织、收费管理)、标志标识(车辆标志标识、人流标志标识)等各项设施与常规运营方案,以及相关应急方案。此外,部分重大项目越来越呈现“不夜城”趋势,对做好夜间、特别是轨道交通停运后的交通组织方案也要予以高度关注。
(二)完善控制详细规划中交通部分编制、修编与审查机制
对于社会投资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项目所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乃至更大范围的区域交通规划,一般较少及时优化调整,在当前阶段,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质量、与修编机制越来越重要。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不仅需要对快速路与进出匝道、主次干道、支路等各类道路系统、轨道公交车站、机非停车设施等交通设施进行规划,而且要明确这些交通设施所能承受的交通承载力。如果项目最终开发方案满足了土地招标过程中的各项规划要求,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基于实际开发方案测算的各类交通指标、交通特征、交通需求又明显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同,那么项目所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区域交通规划应针对性地完善优化。
此外,还要注意在区域规划、编制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规划的介入与制约力度,保障未来区域的交通总体承载力、交通设施规划、交通运营组织管理等的有效统一。
(三)注重不断提高各类重点产业交通需求特征研究水平
专业交通研究机构需要定期对各类建设项目跟踪调研,研究建设项目的运作流程、管理需求、融资模式、关键交通指标、常见交通问题与处理理念、方案等,提高政府、开发商、各类交通规划与研究机构对各种服务业建设项目交通特征、交通需求的认识,最大限度为项目的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依据。
对于具体建设项目的交通分析研究,要高度注重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预测不仅要预测项目产生的人车流量,还要预测各类交通设施的规模,为项目设施布局、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力争消除项目运营后各类交通瓶颈。
准确把握项目建设与配套交通在管理、投资等方面的界面也非常重要。项目红线范围内,配套交通设施都应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政府相关规划与规范要确定最低交通配套要求,以免开发商将所有交通配套推向项目基地外,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限制,使项目交通配套丧失弹性,导致各类项目交通配套过分统一与僵化,脱离实际运行需要。项目红线范围外,交通建设与管理需要由政府负责。对于一般建设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不需对区域交通进行针对性完善,但是对于重大项目,由于项目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显著的交通影响,必要时刻为保障项目与区域交通的平稳运行,政府还是需要针对项目主动开展相关交通完善工作。
五、结语
上海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展得越好,人车各类交通需求越大,项目及周边地区配套交通的要求就越高。基于“全过程”的理念,需在项目的策划、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针对项目实际情况,系统、连贯地开展各类交通研究并及时实施,才能保障未来项目内、外都具有比较好的交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武君.航空港规划[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交通影响评价[R].上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2012.
[3]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交通组织设计与交通影响评价[R].上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2012.
[4]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综合交通规划[R].上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2011.
[5]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选址交通分析决策建议[R].上海: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2011.
(一)13个招商引资载体单位。
(二)6个招商分局。北京招商分局、
(三)88个招商引资引荐单位。分两类进行考核:
第一类: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国资委)、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市招商局、市台办、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城投集团,共18个部门和单位。
第二类:市委办公室、市人大机关、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机关、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编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文明办、市接待办、市委党校、市委党史室、市档案局、日报社、市教育局、市民委(宗教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审计局、市外事办、市粮食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市容局、市人防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物价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供销社、市地志办、市地震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招管局、市重点局、市征管局、市广播电视台、市市立医疗集团、市大桥办、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气象局、市烟草公司、市邮政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市无线电管理处、市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文联、市侨联、市社科联、市残联、供电公司、石油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共70个部门和单位。
(四)8个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安全生产监管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二、考核内容
(一)载体单位考核内容及占比权重。
1.载体单位当年实际到位内外资金数(权重为60%)。
2.当年引进的重大项目数(签订合同),在合同完整年度引进的重大项目开工(开业)率(权重为25%)。
3.当年引进的主导产业项目数(签订合同),在合同完整年度引进主导产业项目开工(开业)率(权重为10%)。
4.相关资料的报送及活动开展情况(权重为5%)。
(二)招商分局考核内容及占比权重。
1.成功引荐6个项目签订合同(至少有1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且当年实际到位资金累计不少于2亿元(权重为80%)。
2.收集并提供有价值的招商引资项目线索,全年要求达36条以上。提供的项目线索有明确的投资意向、具体的项目内容、投资者对项目的具体要求等,并提供详细的投资者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联系电话等资料。所有线索需及时报市招商局登记备案(权重为10%)。
3.完成市委、市政府指定的专题招商活动,负责整个活动的筹备和安排(权重为10%)。
(三)招商引资引荐单位。
成功引荐符合确认标准的项目个数。其中,第一类单位考核要求为2个项目,第二类单位考核要求为1个项目。
引荐项目的认定标准为(引荐单位需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旅游类、商业地产类项目,要求项目合同投资额达1.5亿元以上,且项目已开工(其中旅游类、商业地产类项目合同投资额不包括住宅房地产投资额)。
2.工业类项目,要求项目合同投资额达1亿元以上,且项目已开工。
3.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或其全资子公司投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项目、文化产业项目、现代农业类项目,要求项目合同投资额达5000万元以上,且项目已开工。
4.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业项目及现代物流项目,要求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以上,且项目已营业。
5.软件和服务外包、游戏动漫项目,要求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以上,且自建的项目已开工,非自建的项目已营业。
6.商贸服务类项目,要求注册资本达3000万元以上,且项目已开工或营业。
7.向本系统上级部门计划外争取的无偿资金,当年实际到账资金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考核时按1个项目计算。
三、考核机构
成立市招商引资考核工作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招商局具体承办,市委督查室、市政务督查和目标办、市效能办、市财政局参加,负责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工作。
四、确认原则
(一)项目开工是指生产经营用房地基出地面;采用租赁房屋方式的,要求已进入装修或设备安装阶段。
(二)项目注册地与实施地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实施地为准计算到位资金数、主导产业、重大项目任务。属其他载体单位引荐的,实际到位资金数各按50%计算。
(三)引荐项目凭“两单”确认。即在引荐项目时,由引荐单位填报“引荐项目初始登记备案单”,载体单位加盖公章后报市招商局备案。引荐成功后,由载体单位填报“引荐项目确认单”,加盖公章后报市招商局备案。
(四)招商引资引荐单位、招商分局的引荐项目不能重复确认。
(五)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以项目合同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准;项目注册资本以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营业执照为准。
(六)外币按资金到位时国家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计算。
(七)载体主导产业。铁基新材料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各载体单位其他主导产业原则上按全市招商引资单位主导产业要求执行(另行发文制定)。
(八)重大项目认定标准和项目开工率的确认,另行制定细则。
五、考核程序
(一)材料报送。
各考核对象每月招商引资情况于当月25日前报送,每年招商引资情况于当年12月25日前报送。
上述各类资料均应附相关凭证和证明材料,按时报送市招商局。
(二)项目审查。
1.材料审查。市招商局负责审核相关材料,并提出初审意见,报考核工作组进行核定。
2.现场查勘。考核工作组到项目现场,查勘项目开工(营业)建设情况,抽查率不低于20%;对重大项目现场查勘率为100%。
(三)综合评审。
对招商引资载体单位、驻外联络处和引荐单位的综合评审采取百分制,按不同的权重进行量化打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细则。
(四)研究决定。
考核工作组根据综合评审情况,提出表彰、奖励建议,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
六、奖项设置、奖励原则及奖金来源
(一)载体单位奖项设置。
将共13个招商引资载体单位划分为县、区、开发园区、新区4类进行考核,每一类载体单位根据考核综合得分,评选出第一名为一等奖,其他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为二等奖。
(二)招商分局奖项设置。
根据招商分局综合得分,评选出一等奖若干名,其他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为二等奖。
(三)招商引资引荐单位奖项设置。
根据引荐单位综合得分,评选出若干个“招商引资贡献奖”和“招商引资完成任务奖”。
(四)设重大项目引荐奖。
1.对各载体单位成功推荐重大项目落户其他载体单位并注册开工的;
2.各部门和各单位成功引荐重大项目落户载体单位并注册开工的;
3.个人(含市外人员)成功引荐重大项目落户载体单位并注册开工的。
经认定后,每年评选出“重大项目引荐奖”。
(五)设招商引资优秀策划奖。
奖励对象为成功落户我市的重大项目优秀策划个人、集体和咨询小组。
各载体单位、招商分局和引荐单位,须完成当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方可参加评先评优。上述奖项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可以空缺。
奖励额度、奖金分配及奖金来源另行制定细则。
(六)设招商引资优秀个人奖若干名。
七、其他
(一)市招商引资考核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透明操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开展考核工作。对考核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有关规定追究主要责任人及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对在考核中弄虚作假的被考核单位,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该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
一、职能调整
(一)划出职能
1、全县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归口国有转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指导和服务职能。
2、对供电公司和用电企业的行政执法职能。
3、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内设的事业单位**县停撤企业办公室的行政职能。
4、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内设的事业单位**县培训中心的行政职能。
(二)划入职能
1、原县环保局承担的拟定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职能。
2、原县体改办承担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职能。
(三)转变职能
1、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把宏观管理的重点转到搞好重大项目布局、防止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上来。进一步缩小投资审批范围,对企业使用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非重大项目和非限制类项目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对必须经行政审批的投资项目,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投资审批责任制。
2、强化区域经济调节中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和稳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工作。加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切实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强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制订和督促实施。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研究制订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方式、结构调整和人口控制、劳动就业等调控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全县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
(二)做好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平衡以及经济结构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搞好生产力布局和资源开发、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引导和促进全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负责国民经济运行的预测、监测和发展趋势分析,综合运用投资、财税、信贷、价格、地方储备等经济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对全县经济的调节机制,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
(四)负责全县经济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投融资、计划、价格、招投标等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编制和实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审批或转报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招投标工作。
(五)负责编制全社会建设资金平衡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骨干项目;组织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工作。
(六)负责牵头制订全县产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策划产业结构方案,并有效组织实施。
(七)负责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审批或转报,负责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工代赈项目的审批、转报和组织实施;协调农业农村经济和以工代赈的重大问题。
(八)研究分析市场的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平衡。监控价格总体水平和重要基础性产品价格。指导和监督重要商品的订货、储备、轮换和投放,利用价格杠杆等手段引导和调控市场。
(九)研究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布局和重大政策,制订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负责全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协作的有关工作。
(十一)指导本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二)负责管理和指导县物价局、县安监局、县企业发展局、县濑溪河整治公司工作,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实施。
(十三)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设4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综合规划科(挂**县重大项目稽查办公室牌子)、固定资产投资科(挂**县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牌子)、体制改革科。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为12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正副科长职数7名,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2名。纪检监察干部按县委有关规定配备。
五、其他事项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下发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管理办法》、《2013年度全区行政服务集中办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区行政服务中心咨询台管理制度》、《区行政服务中心投诉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学考评体系。二是创新督查模式。中心与经济发展环境办、纪委派驻六组联合,每周对进驻大厅的窗口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日常出勤、业务办理、着装言行、物品摆放等展现工作风貌的各个方面,检查结果列入全区行政服务集中办理工作考核成绩,并对违纪情况进行通报。三是继续开展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在行政服务大厅各窗口推行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对重点项目、大项目、急办项目实行预约服务登记制。上半年各窗口共开展预约服务307件,延时服务583件。四是坚持实行公开服务制。通过电子显示屏、印制项目告知单和服务指南、制作示范样本等各种载体,将窗口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承诺时限等服务内容予以公开,上半年共公开各类事项300余项。五是加强对进驻中介机构的管理。中心制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对中介机构的进入、窗口执业人员的管理及退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目前中心共进驻11家中介机构,能办理各类中介服务事项26项。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建设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按照“以人为本,服务无境”的理念,中心在全区率先建设并推行服务标准化体系,服务标准化体系共包括服务工作标准体系、服务管理标准体系、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三大体系,中心决策层标准、管理层标准、一般人员工作标准等17个子体系,254项具体服务标准。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推行建设,实现了服务质量的目标化、服务方法的规范化、服务过程的程序化,做到了凡事设立有依据、办理有期限、服务有规范、事后受监督,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少数部门出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二是推进重大项目代办及绿色通道服务。修订完善《区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细则》、《区行政服务中心代办、导办服务制度》制度,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提供绿色通道、代办服务,确保重大、重点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工,上半年共对12家企业提供了绿色通道服务,完成代办项目17件,帮助导办16次。三是积极创新审批思路,探索“模拟审批”工作。根据全区《关于以“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改进问责手段”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3月中旬到浙江省海盐县学习了“模拟审批”管理模式。考察结束后,区行政服务中心配合区发展环境办,在中心设立模拟审批办公室,并配齐模拟审批所需办公设备,积极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做好模拟审批工作。目前,科尔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系列催化剂生产项目“模拟审批”进展顺利。四是建设并启用法律自助服务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法律咨询、法律自助功能,在一楼和二楼办公大厅分别设立了法律自助服务区,配备了宽带电脑、法律读本及其他自助设施,为办事企业、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法律依据、各类收费事项的收费依据的查询。法律自助服务区目前有法律读本43册,可查询的法律法规150余篇,各类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和收费依据500余条。
(三)以“三集中、三到位”工作为总抓手,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一是努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区行政服务中心加大检查力度,对全区52个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进行督查,共统计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共计33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67项,向一个科室集中151项,占总数的90.42%,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119项,占总数的71.26%,向电子平台集中155项,占总数的92.81%。非行政许可事项80项,向一个科室集中64项,占总数的81.25%;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44项,占总数的55%,向电子平台集中66项,占总数的82.5%。行政服务事项30项,向一个科室集中30项,占总数的100%,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27项,占总数的90%,向电子平台集中9项,占总数的30%。为进一步提高集中办公的能力,经研究中心与区环境办每月底对具体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的“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列入全区行政服务集中办理工作考核。随着“三集中、三到位”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相关部门、单位职能归并率由60%提升到93.36%,项目进驻率由50%提升到81.98%,项目平均提速率由65%提升到84%。目前,中心共进驻部门单位45个,工作人员170余名,能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00余项。二是大力推行电子监察及网上审批系统。将各窗口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使用情况列入日常考核,并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对各窗口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督,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认真督促整改;充分利用全区的电子监察及网上审批系统,开展网上登记业务,上半年共登记各类事项1500余件;依托电子监察及网上审批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咨询、预约、预审服务,上半年共答复网上咨询36件,受理网上预约79件,预审47件。三是做好综合窗口的设置运行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集中办公能力,不断方便办事群众,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区行政服务中心制定并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管理办法》,将业务量少、业务办理具有阶段性,暂时不宜在中心设立常驻窗口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办理。目前,全区共有22个部门单位的60项审批服务事项进入综合窗口办理,自综合窗口设立以来,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43项。综合窗口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部门单位审批事项少、办件量小、人手紧张的问题,优化了行政资源,为提速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认真组织安排,做好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下派帮扶工作。区行政服务中心指派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帮扶所包村,认真制定了帮扶工作制度和帮扶计划,在春节和“七一”期间,对东兴村的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共发放慰问金8000余元。二是做好“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活动。制定具体活动方案,与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责任书,要求广大干部职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节约工作。三是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文明城市测评各项要求,积极与民宗局沟通,在中心设立民宗局服务窗口,同时抽调业务熟练、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进驻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提供各类咨询和事项办理服务;做好公共场所的卫生及公共设施的管理;按照要求建设道德讲堂,并积极开展各类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工作的道德思想水平;在中心总服务台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点,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导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四是做好党建及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按照区直机关工委要求,加强对党员活动室和机关文化的建设,聘请专业策划公司对全部的机关文化和党的建设进行策划制作,同时在服务大厅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服务岗”“争创文明服务标兵”活动。五是做好办公楼工程的扫尾工作。抢抓目前有利时机,积极协调施工队伍,做好广场绿化及办公楼内扫尾工作,进一步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整体形象。同时,积极运作资金,按照融资协议做好工程的还款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个别部门、单位对行政服务集中办理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
个别进驻单位领导对服务窗口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少数部门单位至今未入驻、部分入驻单位对其单位窗口的项目进驻、人员选派、设施配备、窗口办件工作消极应付,有些事项存在两头办理、多头办理现象,窗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影响服务大厅整体外在形象。
(二)网上审批系统的使用存在一定困难。
主要体现在部分部门、单位在办理事项时,必须使用内部的业务系统,大部分业务系统都是使用专线,不与互联网连接,无法实现数据的转换和传输,许多先进地区也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导致专网和我区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使用冲突,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二次录入的问题,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中心将不断完善和出台新的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制度管理体系,使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为服务大厅的规范运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二)继续推进重大项目联审联办、项目代办及绿色通道服务。
进一步完善联审联办、重大项目代办、绿色通道制度,对我区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同时以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流程再造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审批超时默许制、缺席默认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压缩流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确保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承诺时限进一步压缩。
(三)认真做好电子监察及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督查工作。
按照日常督查要求,对各窗口电子监察及网上审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成绩列入日常考核,重点加大对办件的录入、办理、办结情况的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