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尊老爱幼格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优良家庭家风心得感悟1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优良家庭家风心得感悟2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优良家庭家风心得感悟3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家风也叫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道德要求。家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有着充分体现。
一、以全校大型活动为主导,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面对枯燥的规则,枯燥的说教,学生做任何事都不会有动力。让学生在规则和说教中养成各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那是件很难的事。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动,他们对各种活动感兴趣,所以只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才能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周一次正规的升国旗仪式,在升旗和唱国歌的过程中,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年年搞的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冬季趣味运会,学校日常的“值周检查四项评比”活动等;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并引导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感恩――我们在行动”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感恩;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
我校三年来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把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博大精髓的内容,如诗词,对联,成语,格言警句等编入德育校本教材中,并形成了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教育目标的体系。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绕口令》,三年级《诵古诗》,四年级《学成语》,五年级《学名言警句》,六年级《赏对联》,使全校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了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己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
学生每天的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学期都搞消防演练,紧急情况疏散演练活动,交通知识讲座,交通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了校园中的“注意安全,关爱生命”的警钟长鸣。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校搞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而且还引导学生逐步产生读书兴趣和善学习的习惯,更可喜的是,学生的读书习惯带动了家长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的文化素质,提升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
二、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少先队组织是学校的先进力量。这个组织的健康活动会带动整个校园的健康发展。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能够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每年举办的9.18关工委领导到校的讲座,加强了对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力度。使他们“勿忘国耻,爱国爱民”的情感更加强烈。
入队仪式,露一手系列活动,法制讲座,歌咏比赛、朗读、书画比赛,环保小卫士活动,为贫困生、残疾学生、生病学生捐活动,雏鹰争星活动等,对学生的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科学、爱学习、乐探究、爱生命、讲卫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爱劳动、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信、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习惯的养成,有着强化的作用。
三、以班级小型活动为辅助,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学会生存,塑造人格,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参加活动,从活动准备到活动正式开展,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要写、要说,而且还要做。整个过程,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得以表现、巩固、发展和调整。班级在配合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同时,搞一些小型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班级在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大型活动的开展时,班级中相对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两个活动就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还有班中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争做红花少年活动,争做“三文明学生”活动等,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彰显,其影响不亚于“人炸”给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由此,老龄问题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对老龄问题的各种策略。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人从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的角度进行探讨,有人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中国尊老文化的历史传统学术
中国有着丰富的尊老文化和悠久的敬老传统。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原始社会早期由于食物的缺乏以及迁徙生活的特点,导致人们按照孕妇—儿童、青少年、妇女—长老—成年男子—老人的顺序分配猎物,那时,杀死老人和赡养老人同样具有合理性。但是,自从原始社会晚期直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来,老年人都备受尊重。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进入磨制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人类婚姻形式进入对偶婚制,社会组织以氏族公社为主,老年人熟知氏族传统,而且集智慧与权威于一身,因而备受尊崇。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那是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就初步形成了尊老养老的传统。到了思想极其活跃丰富的春秋战国时期,养老文化更是以典籍和制度的形式呈现于世。特别是儒家思想更是以“孝”为先,倡导“孝、梯、忠、信、礼、义、廉、耻”,重亲情,张扬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从敬老称谓和养老制度中即可看出这一点。《礼记》中按不同的年龄段称谓老人,并给予对应的待遇:“六十曰奎,七十日老,八十、九十曰髦……百年日期颐。”(《礼记·曲礼上》)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子孝则家齐;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从养老制度角度来讲,《礼记·内则》里面提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可以由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警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对老年人的重视,在其他思想流派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墨子》从家庭伦理和人际和谐的角度提出父爱子,子爱父的兼相爱思想,通过分析“父自爱也不爱子,子自爱也不爱父”将导致的后果来倡导养老的重要性;《管子》从政府责任和社会稳定的视角提出国君出巡时要行九项惠政,其中第一就是安老,即凡国都要设掌老一职负责养老事宜。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尊老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梯,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弟子规》更是把“首孝梯,次谨记”放在了篇首。由此足可以看出尊老、养老、终老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种尊老、养老、终老的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华儿女的代际关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子女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开始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老年一代不仅传授给子女或孙子女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向他们灌输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这其中就包括以孝顺、报恩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伦理规范,这些观念随着个人成长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价值观中,成为不容置疑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绵延几千年,渐渐超越了养儿防老的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固有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尊奉“百事孝为先”的理念,真心实意地把养老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会心甘情愿地把赡养老人作为自己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使无法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使老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传统尊老文化何以存在几千年?它是如何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呢?
二、尊老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
人是文化性动物,人创造文化并通过文化重塑自己,而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存在的根基和规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隐藏在中国尊老敬老文化背后的规律和根基就是中国社会。因此,研究尊老文化必然要研究中国社会,以此分析尊老文化滋生的土壤,进而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人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特色的存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客观系统,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文化精神系统、交往系统以及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族发展等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知识的传授、道德的教化、技能的培养和规范的训练,进而从一个蒙昧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这就是说,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个体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升都是在后天逐步形成的,即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习成而性与成”。所以,尊老文化必然是在中国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中形成、发展、积淀、升华、传承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方面,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上,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即使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工业文明的雏形,也都是以小作坊为主,所以,家长不仅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产品分配中居支配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决定与服从的关系,这种经济基础中的家长制为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政治方面,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尤其是“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家长和国君在权力和地位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家庭中的论资排辈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以家为中心,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差距格局”,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圈子是以家为中心的,人们感受、认识、同化、创造社会的渠道都是通过代际传递和经验摸索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途径。
所以,老年人必然会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威。因为老年群体曾经作为客体接受过上一代人传递下来的关于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身又作为主体在从事社会劳动和生活活动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对世事和人情有着广泛的阅历和深刻的体会,对社会活动和劳动有着深厚的认知和较多的锻炼,具有全面的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在他们眼里,“人的生殖喂养,渔猎采集,他们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他们如何养育后代等等都不是基于自然,而是源于某种习惯和约定。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对此,黑格尔也曾颇为深刻地指出:“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老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裹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因此,他们往往易于以其“学富五车”和“老马识途”的威望和能力,按照自己获得知识的方式像接力赛一样地把习惯和约定传递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强烈遵从尊老、孝梯、不忘本的思想。所以说,中国的尊老传统和养老观念是以中国社会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根基的。
三、养老保障方式彰显了尊老思想的文化基因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现代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固有的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有优势,老年人的权威以及对老年人的重视渐渐弱化,尤其是随着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家庭养老的局限,进而探讨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很多人提出要走养老保障社会化之路,有人据此得出“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在衰落甚至在消失”的结论。那么,绵延了几千年的孝道传统是否真的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而终将被替代呢,
尊老文化在中国绵延不衰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有其现实必要性,这可以从当前的养老保障方式中体现出来。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养老方式,但无论哪个视角,从养老主体来看,都是包括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三个方面,无论哪种养老方式,都传递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
国家养老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国家养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时期,三代王都很重视养老,无论养于上库还是下库,东序还是西序,不同的老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政府养护。古代社会,国家对老人的敬养一直没有间断,其方式也较多,包括建养老院、赡养孤老,赐官予爵、提高地位,赏赐钱物、改善生活,颁授鸿杖、赋予特权,宽肴免刑、减役轻赋,举行仪式、礼敬老人。甚至有的官府试图通过免除赋役的方法来鼓励民众收养孤苦伶仃的老人,重建家庭,即对孤独老人,“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老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且彰显出政府重民利民的重要责任。这些思想今天已经被传承下来,实际上,当人们在研究政府责任和国家救助时,或者说,当人们研究三方共担的养老保障方式时,仍然是在延续传统的养老思想,现代社会甚至并没有超越古代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
对于社会化养老,也可以从《史记》中找到理论源头,所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正是提倡通过社会共担的渠道去养老。今天,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发展壮大,我们不难发现“养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家庭养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渊源,本文提及的“孝道”思想多数都是针对家庭养老而言的。今天,人们在提出家庭依赖型的社会支持网仍然是当前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时,无非是表达了中国的养老方式仍然离不开由近亲(包括子女等)构成的家庭纽带。虽然这种赡养支持网呈现出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但是,秉承“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理念,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和赡养老人的基本单位,仍是老年人幸福的伊甸园,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所以,一味地诱导老年人走出家庭,把老人完全推向社会也是不现实的。
诗。一提起《阿嫫尼惹》,人们想到的总是包办买卖婚姻、女儿失去自由、受尽折磨和男尊女卑。我认为
除了这些以外,她还是一部与汉族《女儿经》相类似的教育彝族妇女的教科书,是一本彝族妇女必读的书
籍。书中以典型的实例讲诉了《阿嫫尼惹》如何为人处事、尊老爱幼,如何勤劳治家、衣着打扮、待人接
物等等,从而追求自己美好人生。更主要的是《阿嫫尼惹》渐渐演绎成了今天的彝族哭嫁歌。
一、《阿嫫尼惹》其人
刚刚接触到《阿嫫尼惹》时,我认为她是千千万万个彝族妈妈女儿的代表。一切真善美都在女儿的身上得
以完整的体现了,一切人间的苦乐,妈妈的女儿也都经历了。后来才知道妈妈的女儿确有其人,她是四川
省凉山州普格县人,生活在普格的阿尼山下,是阿尼家族人,她漂亮、聪明、能干,很受邻里、前辈和同
伴的喜欢。只是因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说之言"不可抗拒,婚姻遭受极大的不幸,最后悲惨死去。
她的一生非常典型,人们为了牢记她,怀念她,赞颂她,把她的故事用她自己平时讲述的民间流传方式,
再把她精美的语言表述串联起来,自然形成了口口相传的今天我们读到的彝族著名的《阿嫫尼惹》。旧社
会父母的决定是不可抗拒的,女儿只能遵从,女儿不可能去指责父母的决定,所以只有采取诉苦、怀念、
回忆的方式来怪罪自己苦命,道出自己的悲惨命运。因此女儿的聪明才智就在诗的字里行间一一体现出来
,诗里运用了许多妈妈的女儿的经典语句,使一些经典的名句传唱至今,经久不衰。传说古时彝族妇女都
非常聪明,比如:兹咪阿吉、孜孜尼扎、阿依曲布、嘎莫阿妞、布阿诗嘎微等等,聪明过头,压倒了彝族
男性。为了制服彝族妇女们的智慧不超过男人,后来彝族男人们商量决定:给已婚生子的彝族妇女戴上一
个"金箍咒"-- 一个黑色的里面收起来的头帕。寓意收回她们的智慧,不让她们超过男人。彝语格言说:
女人只能"上上阁楼,走走屋檐下,"不让他们走得更远。彝语格言还说:"女人不处理俩家事,锅庄不能
做桥墩"。
二、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诗的开头:"妈妈的女儿哟!人说高山乐趣多,高山未必真快乐,在那绵绵山脉上,只有羊儿最快活。人
说草原乐趣多,草原未必真快乐,在那朗朗草原上,只有云雀最快活。人说世间快乐多,世上未必真快乐
, 蜂巢般的人世上,只有女人不快活。挺秀树木长林中,山火一来尽烧灼,清冽流水过山涧,条条乱石
来撞磕,翠绿芳草生原野,牲畜踩吃难久活,俊秀的姑娘在彝家,个个都要受折磨。"人世间仿佛一切都
很美好,其实这都是表面的。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没有不被风吹雨打的。说明人来到这个世界哪有不受苦
的?所以人世间也没有一个不受苦的女儿,也就是说女儿注定是要受苦的。这里说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受苦的人,只是世间的苦各有不同罢了。
这已经是我无数次阅读《阿嫫尼惹》了,我还是依然喜欢诗的前部分,从女儿出生到女儿出嫁,这段时间
女儿在父母身边快乐的生活,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可谓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具体说,《阿
嫫尼惹》的前部分叙述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到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姑娘,然后
嫁到婆家。整个过程充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演绎到今天就成了非常有名的彝家"哭家歌"。在女儿出
嫁时,以唱"哭嫁歌"的形式来回忆女儿的成长过程,回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女儿的思念之情。
《阿嫫尼惹》里大量运用了拟人句,排比句,不仅读来朗朗上口,也讲究押韵。还运用彝族最爱的最常用
的数词,比如"三"、"七"、"七十七"、"九"、"九十九"等,"祝福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黄生
生,女儿前程金灿灿,迎来邻里姨姨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七个是真言,摆出彩盔彩勺七十七,七十
是句口头禅,实说是七件,裹婴毡布九幅大,九幅是句口头禅,实有三幅宽,洗婴净水九满坛,九坛是句
口头禅,实在是三坛。" "妈妈的女儿哟,女儿出世第三天,打开九折围栅看,有只花腿大阉羊,出牧它
领头,收牧它压尾,宰来做顿剪发饭。祝福来日,女儿步履轻盈,羊儿步子矫键。九十九位邻居姨姨来道
喜,口说九十是习惯,九位是实言,九十九件彩盔彩勺摆满屋,九十又是习惯语,九件是实言"。女儿出
嫁告别家乡时,运用了很多拟人句,一方面采用这些写作手法也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常用的,另一方面这些
拟人句的运用表明女儿在家勤劳善良与万物结下深厚感情,所以体现出那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真正原因。"
妈妈的女儿哟!起身出内房,花针和丝线,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通过火塘边,纺锤和毛絮
,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经过房门口,仔猪和仔鸡,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路
过村巷头,马驹和牛犊,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
妈妈的女儿哟!走了一程又一程,走过席草坪,三百野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走过竹林
间,三百锦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走过青草地,三百云雀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
走过柏树坡,柏林黑森森,三百猿鹿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才了;走过红崖边,红崖明晃晃,三百
蜜蜂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加上各地形成的唱腔,容易记,所以口口相传至今。
三、彝族重男轻女是表面的
彝民族表面上好像重男轻女,实际上彝族是一个比较尊重妇女的民族。"妈妈的女儿"出生时,家里举办了
隆重的仪式来迎接女儿的到来;"妈妈的女儿哟!年份好的那一年,月份好的那一月,日子好的那一日,
女儿生下地。女儿出生这一天,宰了黄母鸡,舌根三软骨,平行倾一方;股骨四个眼,对称向四边(彝族
占卜吉凶法)。磨了黄荞麦,籽粒颗颗都饱绽,荞粉细细味香甜。祝福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
黄生生,女儿前程金灿灿。迎来邻里阿妈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七个确是真;摆出彩盔彩勺七十七,
七十是句口头禅,实说是七件,裹婴毡布九丈,九丈是句口头禅,三丈确实真;洗婴净水九满坛,九坛是
句口头禅,三坛确实真。"还举行了女儿初见天日的仪式:"妈妈的女儿哟!女儿出世第三天,打开九折围
栅看,有只花腿大阉羊,出牧它领头,收牧它压尾,宰来做顿剪发饭。祝福来日,女儿步履轻盈,羊儿步
子矫健。九十九位邻居阿妈来道喜,口说九十是习惯,九个确是真;九十九件彩盔彩钩摆满屋,九十又是
习惯语,九件是实言。庭院里,铺了一块竹帘,摆着肉和饭,妈妈抱着女,爸爸剪胎发,女儿初见天。"
现今彝族家孩子出生三天后,择吉日把孩子抱出家门,举行仪式,意思是告之天下,我家的孩子出生了!
彝家父母从小对待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在女儿出嫁告别家人时,聪明的女儿唱到:"妈妈的女儿
哟!女儿忧怨积在心:,忆从前,驹子犊子同圈养;驹子是财产,犊子成了零花钱。忆从前,绵羊山羊同
山放,绵羔是财产,山羔成了零花钱。忆从前,女和弟兄同生活,同穿一种衣,同吃一样饭,以为兄弟姐
妹都一般,哪知在今天,男孩才算本家人,女儿不过是外姓,父母轻女只重男。女儿并非是丛草里向外飞
出的一只鸟儿,女儿并非是从蕨地无根冒出的一片叶子。难道人间女儿最渺小?难道世上女儿最低贱?"
,为什么现在女儿就不能留下来?父母为什么这样狠心地对待女儿?父母说出了内心话:自古以来"我家
的女儿给他家做饭,他家的女儿为我家做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好比种子,"种子撒到地里,
庄稼一片黄澄澄,女儿嫁到婆家,婆家儿孙满堂"。把女儿嫁到了遥远的婆家,古时候交通不便,女儿很
难回娘家,所以彝族家把女儿比喻成天上的大雁非常珍贵的,一年只能回娘家一回,比喻成山间的布谷鸟
,一年才来一次,女儿成了两个家族的桥梁和纽带。
四、《阿嫫尼惹》和《女儿经》相类似
《女儿经》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里面自然少不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比如三
从四德,但排除那些糟糠,《女儿经》有些内容还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比如在为人、处事、治家等方面
,它提倡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讲究卫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举止得体、注意礼貌等等,
这些东西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当还是值得学习和提倡学习、借鉴《女儿经》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用典型的人物、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例子来说明事理,目的在于教育后人。《女儿经》是教育女儿长大后应
该怎样去做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
,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要小心,穿衣裳,旧如新,做茶饭,要
洁净,凡笑语,莫高声,人传话,不要听,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
,要小心。"而《阿嫫尼惹》里讲的是女儿的成长经历:"妈妈的女儿哟,长到七岁、八岁后,一顶破斗笠
,一件旧蓑衣,一条红童裙,一件烂毛衫。放牧跟在后,干活走在先,放猪的苦差呀,落在女儿肩。清晨
早早起,赶猪去草甸。可怜小女儿,奔跑不得闲。猪在草地放,女儿在草地玩。猪儿对女有情感,面对女
儿,细语喃喃,女儿对猪有情感,欣为是猪儿,起舞翩翩。响午以后,赶猪进林盘,林深失猪影,女儿捶
胸坐林边。黄昏以后,猪儿回到草地来,草地黑斑斑。女儿赶猪回了家,尽把苦情告妈妈,妈给女儿吃了
饭,得到母爱,女儿周身暖,感到慰籍,妈妈更心宽。妈妈的女儿哟,长到九岁、十岁后,红裙闪闪穿在
身,耳坠摇摇垂两肩,穿戴见利落,姿容显精干,女儿这时候,协理家务已娴熟。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
一、十二岁后,见人纺线她学纺,见人织布她学织,见人缝衣她学缝。事事勤奋学,件件都灵活。给爸跑
腿听使唤,给妈搭手任操劳。喜撵哥哥路,爱跟姐姐跑,朋友到家来,亲切有礼貌,宾客到家来,应对嘴
乖巧,女儿已有主心骨,无需双亲教。"阿嫫尼惹"从七、八岁起就放牧,开始劳作了,她不怕苦、不怕累
、不怕严寒、不怕酷暑。"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三、十四岁后,鸡鸣起床来,出门天没亮,不怕大雪漫
天飞,一天要打三背柴,不怕天冻冰凌响,一天要挖三次地,不怕暴雨泥泞深,一天要背三桶水,干活能
上坡,湿活能下田,锄头扛肩上,农活件件都熟练,针线随身带,女活技艺样样全。"见啥学啥,什么都
是她要学习的对象,只不过"妈妈的女儿"里这些都叙述得详细些。她把教育妇女的内容融入到女儿的实际
生活--放牧、耕作、手工等当中来写,省去了生硬的说教。所以大家如果不细细品读的话,也很难发现的
。"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七岁,穿着会打扮,伶俐会言谈,入门笑满面,出门容姿端,陪伴烟亲有礼貌
,亲戚中间美名传,"从小严父慈母的家教使女儿长成了一位落落大方,人见人爱的姑娘。《女儿经》里
,教育女儿出嫁后要做到:"出嫁俊,公姑敬,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政,"。
《阿嫫尼惹》和《女儿经》有区别,也有雷同。相同的是都是约束女子道德行为的教材。不同的是《阿嫫
尼惹》用活生生的故事,通过生活情景描写一个女子的成长历程,针对性强。《女儿经》从规范行为习惯
的角度提出女子的修生养性之诀,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
总之《阿嫫尼惹》是一本极好的彝族叙事长诗,是一本最好的教育训导书籍,文学爱好者学习它可以从中
学习许多有关彝族叙事诗的写作技巧,常人学习它可以领悟书中对自己教育儿女为人处世,尊老爱幼等方
面的好经验,可以借鉴其中的良好教育方法。为此,我建议每个爱好彝族文学及所有的彝族妇女,都来细
细品读一一下《阿嫫尼惹》,回味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不会彝文的朋友也可找来翻译版本,有的翻译版
初中毕业也是要写自我鉴定的,所以大家要提前准备好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整理了毕业生自我鉴定,希望大家来多多收藏哦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阅读三年的初中生活已匆匆逝去,回顾这三年,我的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德育方面,我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在智育方面,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在体美劳方面,我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及审美观;我每天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促成自己健康的体魄;我热爱劳动,打扫卫生绝不偷懒。但我也有不足之处,遇到难题没有克服它的决心。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取、热情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底涌起一阵迷惘,头脑泛起一缕悲伤:前路抵达何处?左路通向何地?右路指向何方?我该何去何从?哪里是我灵魂的故乡?……此时此刻,兴许最好的办法是回望再回望。
回望来路,留下的脚印有深的,有浅的,深深浅浅踏成一首歌,一首奋斗的歌;回望来路,留下的足音有高的,有低的,高高低低谱成一支曲,一支动听的曲。
回望过去,小学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初中的单纯幼稚、美丽憧憬,高中的欢乐与忧伤、执著与迷茫,都幻化成了人生的一道风景。回望过去,运动会上的青春激扬,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演讲赛上的热情奔放,皆凝固成了人生的永恒记忆。
一路风雨一路坡,一路荆棘一路河,一路血水一路汗,一路欢笑一路歌。我收获的是什么?是快乐的成长,是无悔的青春,是艰辛的执著,是幸福的硕果。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时时谨记团的教导,严格遵守团的章程,忠实履行团员义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我不是班级最好的,但我立志做最好的自己。生活中,我为人善良热忱,待人真诚友好,不撒谎,不骂人,不说粗话;工作中,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雷厉风行;学习上,我不屈不挠,顽强坚韧,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在家里,我孝敬父母,爱护哥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绝不依赖别人。
作为一名学生,当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多年来,我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虚心向同学请教,真诚请老师帮助。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我重视优势科目,不忽视弱势科目,尽心竭力把它们补起来。经过我的努力,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地理学科也有明显的起色,英语成绩更是突飞猛进。语文本是我热爱的学科,我课外除阅读了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外,还阅读了《时文选粹》《智慧背囊》《读者》《青年文摘》《视野(成功版)》《格言》等等图书。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品位。体育不是我的强项,可我通过它来磨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体质。我喜欢踢毽,做仰卧起坐。即使在高三巨大的压力下,紧张的氛围中,我也天天坚持,一天不拉。此外,我还爱画画,唱歌,做手工。
回望来路,回望过去,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有关于初中生毕业自我鉴定回望来路,留下的脚印有深的,有浅的,深深浅浅踏成一首歌,一首奋斗的歌;回望来路,留下的足音有高的,有低的,高高低低谱成一支曲,一支动听的曲。回望过去,小学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初中的单纯幼稚、美丽憧憬,高中的欢乐与忧伤、执著与迷茫,都幻化成了人生的一道风景。回望过去,运动会上的青春激扬,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演讲赛上的热情奔放,皆凝固成了人生的永恒记忆。回望来路,回望过去,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底涌起一阵迷惘,头脑泛起一缕悲伤:前路抵达何处?左路通向何地?右路指向何方?我该何去何从?哪里是我灵魂的故乡?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为自己的三年生活作出毕业自我鉴定,记录初中的点滴,为以后的生活指引方向。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时时谨记团的教导,严格遵守团的章程,忠实履行团员义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我不是班级最好的,但我立志做最好的自己。生活中,我为人善良热忱,待人真诚友好,不撒谎,不骂人,不说粗话;工作中,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雷厉风行;学习上,我不屈不挠,顽强坚韧,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在家里,我孝敬父母,爱护哥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绝不依赖别人。
作为一名学生,当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多年来,我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虚心向同学请教,真诚请老师帮助。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我重视优势科目,不忽视弱势科目,尽心竭力把它们补起来。经过我的努力,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地理学科也有明显的起色,英语成绩更是突飞猛进。语文本是我热爱的学科,我课外除阅读了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外,还阅读了《时文选粹》《智慧背囊》《读者》《青年文摘》《视野(成功版)》《格言》等等图书。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品位。体育不是我的强项,可我通过它来磨炼我的意志,增强我的体质。我喜欢踢毽,做仰卧起坐。即使在高三巨大的压力下,紧张的氛围中,我也天天坚持,一天不拉。此外,我还爱画画,唱歌,做手工。
一路风雨一路坡,一路荆棘一路河,一路血水一路汗,一路欢笑一路歌。我收获的是什么?是快乐的成长,是无悔的青春,是艰辛的执著,是幸福的硕果。在初中的三年中我过得积极而有乐趣,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爱国抱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的苏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彦,夏伟东.传统与选择[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每个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便于渗透德育。语文的“语”是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文”是汉族文字,是文学。“语文”这一概念本身就有极其鲜明的民族色彩,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感情。汉字是最独特、最美丽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汉字都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专家们精心筛选的,文质兼美,可以说是各类文体的典范。每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平,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文章涉及的人物、事件,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观点等等,都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课文的特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重点应该是美德教育,通过阅读、分析、写作等一系列的语文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美”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感悟人性美德的崇高,进而逐步沉淀为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美德教育呢?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粗浅做法。
1.制订目标和计划
认真钻研教材,从文本信息中寻找美德因素,明确美德教育目标,并制订美德教育计划。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都不难找到美德教育目标,如:《背影》――孝敬父母;《信客》――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老王》――纯朴善良,知恩图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求索创新;《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望岳》――立志勤学;《春望》――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美德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制订计划是为了使美德教育的进程更有条理性。制订目标与计划是实施美德教育的前提基础,也是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美德教育的关键一步。没有这一步,德育就可能变成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切入点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所用的方式是“渗透式”,把语文教学与美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的渗入如春风化雨,了无痕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德的熏陶。比如,我讲《背影》一文,在讲读最后一段的时候,我用苍凉缓慢的语调念出父亲信中的内容:“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用深情而又哀伤的语调念出作者的感受:“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在片刻的寂静之后,我话锋一转:“哪个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哪个孩子不怜爱自己的父亲?而我们的父母总有老去的一天,我们应该怎样来善待自己的父母?”这是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升起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
3.分清主次,合理调控
由于时间的限制,在语文教学中,德育不可能随意延伸,有的可以点到即止,有的可以适当展开讨论,有的可以开展大型专题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德教育也应该有主次侧重之分。一个学期,可以以一个德目为主,其他德目为辅。一个单元,也可以以一个德目为主,其他德目为辅,据此安排德育内容,学生所得的印象会更为深刻,德育就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每单元的文章都有一些共性,把握这些共性,就不难导出单元的主要德育目标。美德教育有主次,德育内容有详略,在实践中张弛有度,收发自如,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美德的种子一定能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4.运用多种方式渗透
4.1课堂聊天。德育本来是个很严肃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德育往往容易流于枯燥的说教,很难让学生乐于接受。在课堂上,如果以“聊天”的方式来切入德育话题,就有以下几点便利:一是让从语文教学到美德教育的过渡显得更自然;二是利于创设亲切、轻松、随和的教室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更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通过师生互动,德育内容更能深入人心。
4.2作业批语。学生很在乎老师给自己写的批语,所以,作业批语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平台。特别是作文的批语,教师除了在写作技巧上的点拨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作文涉及的德目做一些引导性的简短评论,让学生从中受益。有一个学生在《我的奶奶》一文的结尾中写道:“这么多年来,奶奶对我一直疼我,爱我,让我深深地感受了家庭的幸福和温暖。我真想对奶奶说――奶奶,我也爱你!”我就在评语中写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奶奶,最好能表现在言行上。建议:有机会帮奶奶做一件事吧。”后来这个学生为她的奶奶洗了一次脚,在谈起这件事时,她说,本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自己却“经受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因为她看见了奶奶的泪花,而惊觉自己为家人做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4.3专题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话题作文,大部分都涉及了思想品德因素,这表明了我国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语文与德育的密不可分。专题作文,就是根据德育目标和计划,结合语文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相关的话题作文,如近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有“孝敬父母”、“诚实守信”、“人贵有耻”、“团结友爱”、“自强不息”、“求索创新”、“感恩”、“宽容”、“谦虚”、“清廉”等。确立德育话题以后就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比如写“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一类的话题作文,先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关爱的感人细节,再从中挑选最感人的事例来展开具体细致的描述。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图书室搜集相关的美德故事,从中借鉴、模仿。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也是作文辅导的两个重要环节,绝对不可以马虎。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对美德的感悟程度,通过作文评语可以同学生交流德育信息(如上文所述)。作文讲评要舍得花时间,因为讲评时要面对全体同学归纳作文的得失,这正是发挥美德教育的绝佳机会。
5.多角度开展课外活动
5.1在平凡人物身上寻找美德。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身上总有一些闪光的地方,这在学习《老王》、《信客》一类文章时,学生已有所感悟,据此开展“在平凡人物身上寻找美德”的课外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对美德的感悟和理解,特别是在“感恩社会”、“团结友爱”、“严己宽人”、“自信乐观”等方面的美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5.2分类收集美德格言和美德故事,演讲美德故事。自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美德方面的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言简意赅,易记易诵,魅力无穷。收集格言警句,时常诵读,意义绝不限于在作文中为文章点缀润色,更重要的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言行,像警钟一样时时起到警醒惩戒作用。美德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一个生动的美德故事,比一百句抽象的说教还管用。但是,教师能讲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一个学生收集整理的故事也是有限的,把全班、乃至全校的同学都动员起来,效果便非同凡响。开展“美德故事演讲比赛”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以下步骤:让学生搜集美德故事;在班级中评选优秀美德故事;在班级中选拔优秀演讲选手;各班选手参加校级“美德故事演讲比赛”;最后是评奖表彰。“美德故事演讲比赛”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每个学期能开展一次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