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5:01: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服装质检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反思及道歉
6月1日,经该公司前台服务电话转接,本刊记者联系到质检部张女士。张女士告诉记者,此事可以找公司品牌部负责人余总监,并且告知余的联系方式。记者随即联系到该公司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余总监,于是记者得到了余总监的如下回应:
对于检测结果,“我们感到非常诧异,在接到通知后,立刻委托中纺标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对此批次服饰进行检验,结果检出pH值为6.6,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由于检测结果与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阿杰邦尼公司致函浙江省质量技术检测院(国家质检总局抽查时委托的检测机构),对此次抽检结果提出了异议。余总监说:“该院以书面形式答复了我们,说他们的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很高,所以我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结果。”余总监显得很无奈。
“为什么不要求国家质检总局进行复检呢?”记者问道。
余总监坦言:“pH值是一个很难控制的指标,服装脱水情况不一,就会导致pH值不同,也很难保证委托机构在检验上会出现一些误差。而且此次只是被判定为‘轻度’超标,所以我们只能说很遗憾。”
随后,余总监也承认:“此款童装的pH值不合格,主要问题可能出在工作人员对相关规定的不了解。”据余总监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对这批服装做出了整改,通过重新洗涤的方式,使产品符合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技术安全规范》,这一点请消费者放心。同时,公司已经在产品质量把关和检测技术人员方面做了调整、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如加强对工厂人员服装质量依据标准和检测规范的培训。
“公司今后会按照国家最严格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质量把控。我作为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最高负责人,保证企业会维护品牌形象,严把质量关,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品质感。”
企业的辩解之词
余总监回应媒体时,对此次抽查过程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一是检测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公司面料的检测所依据的是GB 18401,然而此次抽检所依据标准为FZ/T 81004—2003(国家关于连衣裙、裙套的推荐性指标),此标准比国标严格很多。二是抽检程序不公平。“最让我痛苦的是,我们公司是以生产针织面料为主的,为什么检测机构非要抽检我们的梭织面料?”余总监表示不解,他认为“这对我们公司很不公平。”三是“此次所抽检抽服装是在工厂后处理还没做完,就被送去检验的”。
记者问道:“抽检一般是从企业的成品仓库中抽取样品的,后处理还没做完的服装怎么会被送去检验呢?”
面对记者追问,余总监坦言:“这是我们操作上的一个错误,工厂人员不懂得服装质量抽检规范和标准,将后处理还没做完的服装包装送去检验。”
检验机构有说法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每年会定期对童装进行监督抽查或专项抽查。今年3月份,质检总局部署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统一安排了7家检验机构,组织和实施这次监督抽查工作。
为了弄清此次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细则,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纤维检验局专家周硕。
周硕对记者反映的企业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国家质检总局133号令《国家质检总局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规定了从抽查方案制定到后期处理的整个流程。服装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从抽样方法、抽样标准、执行标准到所要查企业的名单等,都要提前报送质检总局,而不会随机抽取。规定按150%的比例报送企业名单,对大中小型企业的抽查都有严格的比例规定,比例为1∶1∶3。只有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制定的方案范围内的企业实施监督抽查工作。
据悉,2013年的监督抽查工作制定了《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此规范则更加细化了总局133号令对抽查各个环节的要求,以保证各检验机构按照统一规范实施监督抽查工作。
服装质量监督所依据标准一般参考两个方面,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企业的明示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必查项目,而对于产品明示标准的抽查会有一些重点项目,一般为平时监督抽查容易出现问题或是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项目。当然,针对童装还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比如服装上的纽扣、拉链等。
“一般,当两个标准发生冲突时,要按较为严格的标准去判定抽检结果。”周硕解释道,“阿杰邦尼生产所依据的是国标,但其服装吊牌上明示标准为FZ/T 81004—2003,这种情况下,检测机构会根据其吊牌的明示标准来判定检测结果。”
说到企业对标准有异议的原因,周硕依据工作经验推测:“一方面,部分企业不了解标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以为符合国标就不管其他了,这主要是企业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企业只对服装原料进行了检测,而对成品服装没有自检,服装出现质量问题后成为推卸责任的说辞。”
“在企业后处理还没有做完的情况下对其服装进行抽查,此次抽检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周硕解释说,因为所有监督抽查都是在企业的成品仓库中按规定进行抽样。对所抽查企业工厂门口、仓库门口、样品外包装等都会拍照,整个抽查过程都有照片留档,并且,抽查必须是在抽样人员、检测人员和被抽查企业代表同时在场时进行。
他还介绍,如果哪家企业对抽检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抽检结构通知后的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由抽查机构提供相应产品的监督抽查照片及资料。
对于余总监提出的第二个疑问,周硕说:“这个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无论是以针织还是梭织面料为主,企业既然生产了,就应该接受监督抽查。比如在此次监督抽查中发现有些以生产成人装为主的企业,也生产了少量的童装,这些企业照样要接受监督抽查。因为如前面我所提到的,首先,企业名单不是随便制定的,是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去执行的。不能因为企业生产的量少而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1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调研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工作,并就进一步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加快规范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工作,召集国家标准委等单位进行座谈。
刘平均指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做好认证业务的同时,积极服务总局质量工作,大局意识强,值得肯定。他强调,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是《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重大措施之一,也是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主要举措。这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尤其是在总局相关部门、地方质检两局和CQC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成效明显。当前要重点做好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的规范化管理,要尽快研究提出培训内容框架,应该以质量内容为主,但也离不开检验、计量、认证、进出口检验、特种设备等基础工作,包括条、代码。要尽快把培训教材统一起来,培训教材的内容首先要有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制度,其次是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实践、方法,再就是相关方面的知识,必须考虑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制度等。(来源:中国质量报)
我国纺织业先进标准达到1509项
11月8日,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纺织行业质量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先进标准达到1509项。报告分析说,行业中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有38个,201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每年11万,比2005年增长0.1倍。2012年纺织行业质量奖的申报企业数量数据显示,申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3.67%,新产品产值率50%,利润率8.87%,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原动力,服装行业生产线总量已经接近2000条,设备更新率超过60%,20年以内的设备现在基本上占全行业的主流,且近10年的新设备也已经超过50%。通过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超过53%,基本上都实施了相关管理系统,采购订单时间从过去的50%下降到12%,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来源:中国质量报)
我国将建立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机制
11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京主持视频讲座指出,要尽快建立一套政府服务、企业自主、科研支撑的系统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机制。
针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趋势呈现的新特点,魏传忠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一是要进一步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创新质量安全发展机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他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部委之间的协调沟通,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形成共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合力;以WTO/TBT/SPS咨询通报点为依托,密切跟踪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的新动向,通过组织评议、预警信息、举办培训,为企业提供全面、权威、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提升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检测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检测实验室国际互认,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权威、及时的公共检测服务。(来源:中国纺织报)
中国鞋企赢得欧盟反倾销官司有示范作用
针对欧盟高等法院终审判定中国鞋企奥康在抗辩欧盟反倾销官司中胜诉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1月20日表示,案件起到了示范作用,提振了中国企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沈丹阳表示,欧盟法院判决裁定欧委会在反倾销调查中没有给予中国企业公平待遇,同时警示欧委会在市场经济待遇的法律适用以及其他条款的适用上要严格依法公正行使其行政权力,而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他表示,随着中国外贸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贸易摩擦未来难以避免。对此,商务部一方面,坚决反对一切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对中国产品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另一方面,将继续在世贸规则体系内运用法律手段,坚决维护国家和中国产业的合法权益。(来源:中国质量报)
徐水波总工视察国家棉花标准样品研制基地建设
11月13日,中纤局徐水波总工一行到德州市纤检所视察国家棉花标准样品研制基地建设,德州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苗晓钢陪同。国家棉花标准研制基地作为鲁北质检中心一期工程于2010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7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建设,代表了德州市纤维检验所可以开发研制国产校准样品并全面实现校准棉样的国产化。目前,德州市纤检所技术人员已从省内、天津、新疆等地初步选取7种符合标准制作要求的标准样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以确保样品的物理值准确有效。
徐水波了解了基地建设面积、质量把关情况以及棉花标准研制工作开展等情况,对基地的软硬件建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国家棉花标准样品研制基地建成对我国公证检验、纺织业、农业、棉花科研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州纤检所一定要发挥固有的优势,加快进度,提高速度,摆脱进口,继续推进棉花标准样品国产化进度,增强我国标准样品研制工作的国际影响力。(来源:中纤局)
宁夏纤检局查扣256床“黑心棉”被褥
11月15日,宁夏纤检局执法人员按照质检总局等六部门关于《严厉打击“黑心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对银川批发销售劳保、床上用品较集中的宁夏商都、银川商城、东环批发市场、北环批发市场等场所销售的絮棉制品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中发现宁夏商都两家商户的销售人员正将摆放在门口的被褥往店内搬,见到执法人员的到来,他们显得很不自然,准备关门歇业。执法人员随即对这批被褥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些被子面料粗劣、做工粗糙,拆开可看见填充物为黑色、杂色或漂白的化纤、短绒、线头,搬动时有灰尘、毛屑泛起,且该批产品既没有非生活用品标志,也没按规定缝制特定的红色和绿色标识,以便消费者辨别,执法人员依据《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当场对256床“黑心棉”被褥进行了扣押。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来源:宁夏纤检局)
广州纤检院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和扩项评审
8月24日至26日,广州市纤检院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复评审+扩项评审,成功扩项137项,涉及标准172个,变更标准150个,新增实验室授权签字人1人。目前,该院执行检测的标准达1566个,实验室授权签字人15人,检测内容涵盖纤维、纱线、纺织品及服装、皮革及毛皮制品、鞋类、土工布、玩具及儿童用品、羽绒、饰品及服装附件、染料及助剂、塑料制品、纸制品、医用品、水质分析等14个领域。本次成功扩项将使该院的检测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来源:广州市纤检院)
鹤壁市纤检所对全市羽绒服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进入秋冬季节,羽绒服生产销售都进入旺季。鹤壁市纤检所抓住有利时机,对全市的羽绒服生产加工及销售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实地查看了企业的生产场地及相关原辅材料仓库,向生产企业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讲解并提出相关质量要求,要求各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羽绒服标准加工生产,要求销售商家一定要严把进货关,让全市人民穿得放心,穿得舒心。(来源:鹤壁市纤检所)
枣庄市纤检站对工矿单位职工公寓床上用品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为加大对絮棉制品监管力度,维护职工健康权益,近日,枣庄市纤检站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部分大中型工矿单位公寓内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床上用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各单位在经营中提供给职工使用的棉被、棉褥和枕头等絮棉制品。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各单位在公寓絮棉制品的采购、储存和发放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现场提出了整改建议,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执法人员对部分单位公寓中提供给职工使用的棉被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积极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维护了工矿单位的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来源:枣庄市纤检站)
陕西省安康市纤维检验所开展纤维制品大检查
11月1日至9日,陕西省安康市纤维检验所对全市范围内的医院、商场、酒店、幼儿园等单位开展了一次纤维制品大检查,并进行了随机抽样、送检,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此次检查,该所专门抽调精干、得力人员,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依法对汉滨、汉阴、旬阳、石泉等县区的医院、商场、酒店、幼儿园等纤维制品使用、销售大户开展了检查。检查发现,大部分单位使用、销售的棉被、床单、浴巾、服装等纤维制品质量基本合格,但也有极少数单位涉嫌违反有关规定。对这部分单位,执法人员进行了抽样、送检,根据最终检验结论再做处理。该所还给上述单位转发了《安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集团购买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导其严把进货质量关。 (来源:安康市纤维检验所)
广州市纤检院科技项目获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近日,广州市纤检院申报的科技项目“耐高温聚酰亚胺超细纤维气体过滤材料的制备及过滤性能评价研究”获2012年度质检总局科技计划(质量技术监督领域)项目立项。钢铁、冶金、热电、水泥和垃圾焚烧等工业领域排放的废气温度高且含有大量的烟尘颗粒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该项目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由聚酰亚胺超细纤维组成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在耐高温性能方面和细小颗粒物的滤除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可有效过滤工业领域排放的高温废气,是治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理想过滤材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项目还将对用于高温废气烟尘治理的气体过滤材料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有效推动我国过滤材料评价体系的建立。 (来源:广州市纤检院)
上海纤检所开门审理质量违法案件
2012年11月12日下午,上海纤检所对上海某公司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的垫被案召开行政案件开门审案会,特邀上海市府法制办、徐汇法院法官、上海质监局副总工程师、法规处、上海市稽查总队等有关专家和静安区人大代表、行风监督员参加。
本次会议由上海纤检所所长陆林华主持。会上,案件承办人员介绍了案情,预审员介绍了案件预审情况。专家就该案法律的正确适用、货值金额的计算、不合格产品的收回更换、处罚的自由裁量等焦点问题展开认真讨论,对一些在执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个性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办案思路。通过此次开门审案,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质监工作、理解质监工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提高该所行政执法水平和公信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对该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再次监督把关,更为该所执法人员理清办案思路,开拓眼界,提高办案水平创造了条件。(来源:上海纤检所)
湖北省纤检局主持召开全省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座谈会
11月12日,湖北省纤检局在武汉主持召开全省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座谈会,湖北省质监局副局长黄爱国到会指导并讲话,来自湖北省内外近百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销售企业的110多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省政府门户网、荆楚网等省内主流媒体对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座谈会通报了湖北省2011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的相关情况,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商百货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中商广场购物中心、武汉子岩服饰有限公司、荆州山叶服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落实企业的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狠抓产品质量促进发展的经验。湖北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纺织工业协会、省质监局等相关处室的领导作了发言,通报了相关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研讨了全面提升我省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对策。 (来源:湖北省纤检局)
2012年9月,据《济南时报》记者调查,济南市民丛先生为妻子在H&M济南专卖店购买了两件背心,经济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发现,纤维含量与标识不符,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事后,济南工商部门又联合质监部门抽查H&M在济南的专卖店,抽检了4个批次的10多件服装,结果有3个批次不合格。事实上,自2011年,H&M多次爆出质量问题,各地质监部门多次对此进行通报。
消费者:两种成分含量均偏差6.4%
8月31日,丛先生带着背心、发票和检验报告等找到《济南时报》记者。《济南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两件背心分别为红色和黑色,上面都挂着标签,显示产地是柬埔寨,等级为合格品,执行标准为FZ/T 810007—2003,面料纤维成分为90%的锦纶和10%的弹性纤维。
在检验报告“纤维净干含量”一项中,检验结果为锦纶83.6%,氨纶(弹性纤维)16.4%,与标签上标明的锦纶90%和弹性纤维10%均偏差6.4%。而根据我国《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含有两种及以上的纤维时,除了许可不标注的纤维外,在标签上标明的每一种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5%。按照该标准计算,这款女士背心的锦纶和弹性纤维含量偏差均超出了规定允差范围,属于标识不符合要求。
广州友谊商店营运部副部长庄庆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50条,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 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如果H&M在质检报告的法定复检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就视为默认,质检局会按照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消费者公开检测报告讨说法
9月21日下午5点,丛先生来到H&M济南专卖店门口,从背包里掏出一幅海报,用相机三脚架支起来,并穿上一件白色T恤, 上面有手写的字迹。海报一面写着H&M产品被检测不合格的经过,另一面写着“买H&M服装,小心得皮肤病”几个字,T恤的背面还写着“H&M卖假货”,正面写着“要求H&M登报道歉”等字样。丛先生将海报支在两个入口之间的橱窗前,向过往市民展示。其间,从H&M店内走出一名店员,不断在丛先生周围徘徊,想要劝阻,但最终没有开口。
顾客检测报告被抢,警方介入调查
然而,丛先生并没有顺利展示下去。“一下就蹿出来俩人把东西抢走了,我都没反应过来。”丛先生描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当晚7点左右,突然从他旁边冲出来两个人,夺过丛先生的海报架和包就跑进了H&M店内。
据丛先生称,由于事发突然,等他追过去时俩人已跑出去10多米,在H&M店内就“消失了”。他说,自己只记得两个人都穿着黑色的短袖T恤,年龄在30岁以下,都为男性。“包里有不合格服装的检测报告和购物小票,还有几百元现金。”丛先生表示,他的相机三脚架是花1000多元买的,也被抢走了。没能追上抢夺者,丛先生立即拨打了110报警。警方随后调取了商场和H&M专卖店的监控记录,准备通过视频寻找抢夺者,却发现这个时间段的录像“失踪了”。
“H&M专卖店说硬盘坏了,所以没存下来,而商场的监控有录像,但唯独只缺事发那段时间的。”丛先生说。负责办理本案件的振兴街派出所民警黄先生证实了他的说法。
H&M称不认识抢夺者,需总部处理
“他们过来先抢海报,然后才抢我的包,如果只是普通的抢劫财物者,应该不会对海报感兴趣。”丛先生认为,抢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冲着写着H&M产品不合格的海报去的,是为了不让他继续“展示”。
民警黄先生说,他们在调查时询问了H&M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不认识抢夺者。他说,目前他们正在对 H&M员工进行仔细询问,试图从调查找到作案者。根据法律规定,丛先生被抢物品价值超过1000元,此案属于刑事案件。对于丛先生要求道歉和向全国消费者赔偿一事,H&M专卖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衣物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而且他们无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海总部处理。
H&M不告诉你的事
在快时尚品牌中,H&M使用的策略是“快速+低成本”。它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尽力降低时间成本,快速更新的廉价服装能够成功地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它最擅长“快速”和“低成本”平衡。H&M推出新品的速度很快,它有两套系统来保证供货的迅速。一套是主要管控亚洲、非洲生产的高效供应链,下单较早,生产期略长,但成本足够低;另一套是主要管控欧洲生产的快速反应供应链,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当季新品。
快速消费的需求促使H&M的生产加工过程也十分快速,服装做工难免粗糙,这让H&M遇到过不少质量麻烦。这也是快时尚品牌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对H&M而言,会“忙中出错”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没有自己的工厂,完全依靠代工厂,有时候无法实现对这些工厂的完全控制。快速上架的需求也可能让它的质检环节、流程变得仓促,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一些生产工厂只把部分合格布料拿去送检,大批不合格产品则会流入市场。“会有生产厂家用少数好产品蒙混过关的状况,H&M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做工粗糙,如拼接、缝线和色牢度不合格等,但是几乎从来没出现过甲醛含量过高造成对人体皮肤产生毒性伤害的问题。”一位H&M的职员说。
对此,纺织品标准业内人士王建平表示,快时尚品牌本身非高端,货量大、周期短,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上市有的不过两周时间,在质量控制上可能存在疏漏。随着近年来此类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并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以及监管部门抽查力度的加强,快时尚服装质量问题也频频被曝出。
专家建议:购买服装可看检测报告
“我从商场买了一双鞋,还没穿多久就开胶了,想问一下这算不算产品质量问题?”
“这件衣服买回来掉色特别严重,可以找商场退换货吗?”
这是消费者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向山西省纤检局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而工作人员则针对具体情况或给予回答,或安排产品检验,或出具质量问题证明。记者也有了疑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消费者前来咨询?
局长任磊对记者说:“现在山西省消费者协会遇到服装鞋帽类的消费纠纷,也建议消费者先来我们的投诉举报中心做免费鉴定。而且全省的超市和商场,都以我们的鉴定作为仲裁结果。”
这些年,山西省纤维检验局不仅成立投诉科为山西人民搭建了一个维权的平台,还在服务和监管中有力助推了纤维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追溯历史,从60年前开始
“现在的山西是天然纤维产量小省,在14个产棉省份里面排名靠后,但以前山西的棉花产量及纺织服装行业是很强的。”任磊介绍道。
早在1953年,山西省纤维检验机构就作为河北纤检的分支机构成立了,主要任务是棉花检验和棉花标准研究。1987年由纤检所改为纤维检验局。1999年拥有了皮革制品检验实验室,2010年购置了劳动防护用品检验设备,从2012年开始,重点提升实验室的检测环境,现有检测设备260台(套)。
山西省在历史上也曾是我国的产棉大省,早在清朝末年,山西就发展出了现代纺织工业,领先于周边省份。当时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也很多。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山西都是我国的产棉大省,山西纺织服装行业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但90年代初,山西更加侧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确定了“以煤为基”的九大支柱多元发展战略,而纺织服装行业排除在九大支柱之外。从那时起,山西棉花产量总体开始下滑,纺织厂也越来越少。
党支部书记张明回忆说:“现在山西省的国营纺织服装厂已全部消失,除一家军工厂外都是民营企业。目前山西省棉花年产量约8万吨,生丝年产量300吨左右。”
生产企业少,无法与广东等沿海省份比;棉花产量小,无法与新疆等大省区比,在这样的现状下,山西省纤检局如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呢?
经过调研,山西省纤检局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为指引,积极面对纤维检验工作的新形势,深入剖析新问题,观念上求新、管理上求细、技术上求精、安全上求严,坚持关注民生,高效履职,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开创了自己的一套工作路径和方法。
面对新局面,从观念创新开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下,要力争主动,就要从新的观念开始。”山西省纤检局的班子充分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适应改革形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发挥作用,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来巩固自身地位,在改革中力争主动。
山西省纤检局兼具行政监督和检验检测双重职能。对此,他们同时在两个方面布局。首先在行政执法方面,要树立纤检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证数据准确性、执法严肃性。做到有为必有据,有为必有序,有为必有责,有为必有果,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
其次在检验检测方面,时刻体现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抽样工作的公正性、检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而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西纤检局强化纤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明确了以质量为中心、做服务大文章的思路,并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山西局通过“三个坚持”来强化服务:一是围绕山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为提高棉花、茧丝、絮用纤维制品等纤维质量及其竞争力,规范生产和经销企业的质量行为,坚持为企业服务。二是坚持从繁荣和规范市场、满足市场对纺织皮革制品检验服务的需求出发,坚持为市场服务。三是为促进纤维产业发展,适应新原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形势,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坚持为科技和标准化服务。
实践新举措,从服务民生开始
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后,山西省纤检局随即在创新发展方面大胆尝试,大胆实践。
这些措施,总结起来讲就是精细合作、精准作为,最后落实到为民服务。树立精细合作的意识,就是加强同相关各部门的互动沟通,建立质量监管共享机制和联动机制。
在纤维质量管理工作中,山西纤检局加强了同各政府部门的配合,及时通报棉花、茧丝质量工作信息,主动反馈企业状况,为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在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及床上用品质量监管工作中严把产品质量关,成为全国较早在这些领域开展监管合作的省份。
树立精准作为的意识,体现在积极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服务。山西纤检局提出了“进企入市搞培训、现场指导解难题、质量分析找问题、改进管理保质量”的帮扶措施。
“进企入市搞培训”就是深入企业开展检验技术和标准等免费培训服务,提供最新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进入商场开展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知识培训,讲解商品鉴别及维护保养常识。
“现场指导解难题”就是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工艺和质检状况,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检验条件;定点定人到商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商品质量信息,对存在的标识、外观等质量问题随时指导经销人员纠正或下柜,对消费者的投诉或咨询现场给予解决。
“质量分析找问题”则是和生产及经销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产商品质量信息,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
“改进管理保质量”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查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改进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为消费者的诉求开辟绿色通道,这或许是山西纤检局比较独特的做法。2004年该局成立了投诉举报中心,免费受理消费者投诉,为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诉求提供帮助。
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一万多起,这一为民服务窗口和平台,不仅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得到群众的称赞和欢迎,也得到了商家和社会的认可。不但太原市民会通过这一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山西其他地市的消费者也会慕名而来。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山西省纤检局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投入,现在的山西省纤检局已具备了开展棉花、毛绒、茧丝、化纤及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救灾用物品等9大类261种产品的检测能力,同时实验室还拥有纤维和纺织皮革制品标准文献和图书资料上万份。
这些举措不仅为山西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山西省纤检局还能够通过投诉情况对山西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能力。
提升竞争力,从科研能力开始
树立了正确的新观念,实施了相应的举措后,山西省纤检局还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满足市场和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山西省纤检局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纤检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局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该局从实验室建设、设备改造、业务拓展、质量管理多方面推进,不断提高硬实力。一是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中,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积极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二是加强检验装备的改造,先后投资600余万元购置实验室设备;三是结合山西产业发展,成立了“山西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拓了劳动防护用品检测业务,服务山西安全发展;四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加强内部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机构验收”及“实验室认可”资质和证书,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五是建设新的纤维检验检测基地。新基地规划面积近7000平方米,年底主体工程将完成,等建成入驻后,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科技兴检,人才强检”,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重要,硬件到位的同时,山西省纤检局在人才培训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为了推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每年坚持有计划地开展10余次不同规模、形式多样、内容贴合工作实际的内部培训。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拔技术专业对口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弥补检验岗位对技术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充实人才队伍,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储备力量。还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企业开展学术交流等多层次的合作,带动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和奖励政策,大力倡导科研之风,创造人人争学技术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支持科研工作,我们在去年制定了一套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每年拿出2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及奖励基金。凡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奖励5000元、省级项目奖励2000元,项目完成后再分别予以奖励。除此之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任磊介绍说。
仅2014年该局就有2项地方标准批准,3项地方标准通过审查,2项行业标准通过立项审查,5项地方标准完成制修订起草工作,在国家和地方专业刊物发表专业文章共16篇。
履行监管职责,从落实措施开始
“为了严格风险防控,我们局一直强调‘严’字当头,提出了‘四强化四落实’的监管措施,这就确保了消费品生产加工等环节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和重大舆论热点问题。”张明说。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职责。按照分区域分片监管的原则,由分管领导负责把11个地市及所辖县区的监管责任落实到相应科室,再由科室分配到小组,定岗定人,保证监督工作不缺位,不留死角。
在岗位职责落实后,紧接着就是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督责任。全局职工牢固树立了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做到履职有位,依法监管,守土有责。
2013年,山西省纤检局完成各类棉花公证检验19万吨,生丝公证检验193批;完成纺织皮革制品定期监督检验6715批,监督抽查890批次,同比增长23.6%;全年接待消费者投诉1360起,开展各类培训780人次;组织集团采购验货125万件,受理委托检验1618批,同比增长11.8%。监督领域涉及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销企业、酒店宾馆浴业,学校幼儿园、民政救灾、煤矿、电力、化工、水泥企业、建筑工地等,监督产品包括棉花、茧丝、纺织品、服装、皮鞋、皮包、床上用品、安全帽、防护鞋九大类产商品,监督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强化舆情监测,落实应急预案,该局还建立了网络媒体查询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查询网络媒体的信息,做到对舆情反映案件和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并且建立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做到科学防范,妥善应对。
该局加强同山西省教育厅、民政厅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高校学生床上用品、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及救灾衣被的全程质量监管,完善供货企业质量信息和电子档案,落实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系统数据收集和报告责任。同时继续开展中小学校服的质量监督和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培训。做到了强化部门联合,落实把关责任。
展望未来,从做好现在开始
未来是要展望,但做不好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2013年,该局共组织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5530吨,完成2012年度国储棉入库公检任务11万吨。在出入库公检工作中,山西省纤检局与其他检验机构密切配合,与库方主动协调沟通,向中纤局及时请示汇报,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该局还根据山西省质监局的安排承担了全省纺织皮革制品、劳动用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仅2013年,就抽检了890批次,定期监督检验全面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涉及多个领域100多个品种。监督检查各类企业1510家,抽检6715批次。
改革之年,山西省纤检局的领导班子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质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结束和不再开展流通领域定期监督检查工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测机构实施整合等新情况下,他们已经开始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一是认真分析国家政策走向,早预判,早准备;二是高标准履行好国家赋予纤检机构的职能;三是加大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力度;四是力争得到上级部门及较多相关部门的支持;五是坚持不懈练内功,打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积淀发展资本。
关键词:筹建;省级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服务
上蔡县在原有基础之上, 延伸了产业链,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鞋、服装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突出产业特色,积极承接制现代化鞋类企业的产业转移,并建立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此来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1、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是制鞋大国,四大产业集群也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内地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而蓬勃发展。目前,广东、福建、浙江的一带的制鞋企业纷纷到内地发展,上蔡县借助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招引制鞋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上蔡县制鞋服装服饰及配套企业发展到28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主要产品鞋类有皮鞋、运动鞋、旅游鞋、布鞋等数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东欧、中非、拉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县的主导产业。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支持制鞋业的发展,上蔡县高标准建成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以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提供优质的检测服务,同时上蔡县产业集聚区被河南省皮革协会授予“河南省制鞋产业基地”称号。
2、产品质量状况
鞋商品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量大面广的日用消费品,历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据以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及各省相关部门通报的鞋类产品质量监测情况来看,成人鞋检测项目不合格中标识占所有不合格当中27.3%,感官占21.9%,剥离强度7.1%,成鞋耐折性26.8%,成鞋的鞋跟硬度2.4%,勾心硬度29.5%,勾心钢度20.9%,勾心长度下限值41.9%,色牢度48.6%,鞋跟结合力3.6%。其中“剥离强度” 和“耐折性能”是鞋类商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历年消费者投诉最多的质量问题。剥离强度指是鞋帮与鞋底的粘着牢度,如剥离强度不合格则消费者穿着后容易出现开胶的现象。“耐折性能”指标考核成鞋鞋底是否容易断裂、帮面材料是否容易出现裂面、裂浆和帮底屈挠部位是否容易开胶,常表现为鞋底断裂、帮面开裂或帮底屈挠部位开胶等。有的鞋不耐磨,穿一穿鞋底就磨烂了,这是耐磨性能不好,还有一个就是钢勾心,对于跟高20且跟口8毫米以上的鞋是要求装钢勾心的,它是鞋的脊梁,钢勾心不好,这双鞋会有很多问题,不仅不稳定不安全,而且穿着也会不舒服。还有脱色,我们很多很高端的鞋如果穿浅色袜子,然后袜子就会被染色,还存在着假皮、鞋底打滑、鞋面掉漆、饰物脱落、做工不够精细甲醛等等问题。鞋类产品质量的优劣影响到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需求已由过去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舒适,安全,美观的时尚型。
3、建立省级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必要性
目前入驻我县产业园的鞋服企业虽然很多,但有些企业为他人品牌代加工,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县内自创品牌的鞋类极少数,品牌缺少现象较为严重,打造强势品牌已经成为我县鞋类产业的当务之急。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将受到来至全球各地同类企业的竞争,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研发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缺乏专项资金进行检测研发建设,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不利于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标准化的生产,从而制约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现阶段,得标准者得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显现,标准决定着市场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标准也是一种游戏规则。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市场竞争标准先行的特征尤为突出。高水平的质量检验机构关系到我县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形象的提升,对平安崛起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之后,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检测服务,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检测研发成本,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还可以协助政府行政部门有效监测和监督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政府宏观调控和鞋类制品的质量监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助力上蔡鞋类制造业发展,加快上蔡县工业化进程。通过产品检验业务的开展带动我县其他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质量兴县”“质量兴省”战略工作的进程。
4、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保障鞋类产品质检中心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目前鞋类产品已成为上蔡县的重点发展行业。为进一步提升鞋类产业发展层次,上蔡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划建设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4年,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检中心项目建设写入年度县政府十项重点工作。在中心项目申报、筹建过程,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多次主动到省局、市局汇报中心建设设想,并多方做工作加快中心筹建步伐。在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立项之初,县政府就成立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邀请有关专家为中心筹建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对实验室规划设计、实验室环境条件、检测项目设置、检测设备配备和人员配备等方案进行技术审查,组织编制和审查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经过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和详尽调研,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促使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筹建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5、坚持科学规划,切实做好河南省鞋类产品质检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编制
为科学规划中心建设方案,我们组织上蔡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技术人员,对全县鞋类产品行业进行摸底、调查、统计,确立高起点、高水准地建设鞋类产品省级质检中心。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我们将中心建设定位为:集鞋类产品检验、实验、科研、标准、认证和服务于一体的研究型质量检验机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上蔡县举行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可行性考察论证会。与会专家现场考察了鞋类生产企业,听取了上蔡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省级鞋类产品质检中心的情况汇报,讨论了我局的筹建省级鞋类质检中心可行性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一致同意开展筹建工作。按照要求,我们着手准备筹建工作。首先,组织人员对省内、国内鞋类产品技术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水平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同类机构的技术能力;其次,进一步明确省级质检中心名称及所对应的产品范围,并详细论证计划开展按省内及省外先进标准检验的项目;第三,明确检验项目后,在对国际及国内先进标准进行检索、研究的基础上,在满足检验需要前提下适当超前,确立了中心计划购置的主要关键设备,编制了《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装备购置方案》,该方案经过论证后,完成了招标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向计量院申请了检定。同时科学编制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作为中心的指导性文件。中心现有检测室面积800平方米,专业技术人员6名,其他人员10人,拥有各类检测设备49台/套,其中有电脑系统控制拉力强度试验机、电脑止滑试验机、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的ISQ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ICAP76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当前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大型高端精密仪器。目前可开展:游离甲醛含量、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偶氮染料、五氯苯酚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鞋类产品的耐折性能、耐磨性能、剥离强度、鞋跟硬度、鞋跟结合力、帮带拉出强度、勾心抗弯刚度、勾心硬度、感官质量、衬里和内垫磨擦色牢度、鞋帮拉出强度、鞋跟硬度、底墙与帮面剥离强度、帮底剥离强度、外底与外中底粘着强度、外底(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磨耗量、硬度、厚度)、围条与帮面粘附强度等项目的检测。已具备对26类鞋类产品的全项检验能力,实验环境及设施、仪器设备、技术水平和方法应用均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是独立于鞋类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贸易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可承担和参与相关产品的标准、方法的制订、修订工作。
“李维斯牛仔裤已经是第二次在比较试验中测出质量不合格,去年的试验结果中,其存在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的专员何民两次参与李维斯牛仔裤比较试验工作,他对记者说。
拒绝采访有“奇方”
记者查到李维斯中国区总——利惠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的总机号码,于是开始了若干天、若干次数的与总机对话。
第一次:记者拨通该总机,说明身份及采访意图后,接听的小姐告诉记者:“公司需要实名制转接,否则不知道该接通谁,因为不清楚谁负责此事。”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
第二次:如何越过“实名制”这道门槛呢?根据通常情况,服装质量问题一般由企业质检部门负责。记者再次拨通该总机,请求转接公司质检部门,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我们这边是实名制的,你得告诉我具体姓名。”
“贵公司质检部门没有办公电话吗?”
“没有!”接听人回答。“有没有负责媒体的相关部门?”回答是:“没有。我们只有领导的个人联系方式,但需要实名制转接。”
记者提出请转接公司负责相关领导,但依然被“实名制”挡住脚步。无奈,记者只能挂断电话。
第三次:两天后,记者还想碰碰运气,用手机再次拨通该总机,接电话的依然是上次与记者对话的那位小姐。可能是听出了记者的声音,她没等记者多说,就以实名制转接方式再次挂断电话。
第n次:记者连续几天多次与该“总机”沟通,但工作人员每次都以“实名制转接”作答。记者倍感无奈,只得在网络上搜索李维斯的相关信息,希望找到其相关负责人姓名。
5天后,记者查阅到:2012年11月,李维斯服装被绿色和平组织检验出含有毒化学物质后,其营销部张雅惠就此事做了回应:“目前正在积极了解中,内部会在讨论后统一做出回应。”
终于找到了一个“实名”,于是记者再次拨通已经很熟悉的总机号码。“你好,请帮我转接一下张雅惠。”大约一分钟后,总机小姐回答:“我这边查不到这个人。”记者提示:“去年12月份,张雅惠就贵公司牛仔裤有毒问题接受过媒体采访,怎么就没有这个人呢?”接听小姐说:“我也不知道,我们这边查不到,也许已经离职了,我们公司最近有好多人离职。”
记者只好换个角度:“那你能否告诉我贵公司的传真号,我发一份《采访提纲》过去,希望你转交相关领导。”对方断然说:“传真机坏了。”记者不甘心,“我们不知道贵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姓名,那就麻烦你转告相关领导,贵公司这样‘阻挡’,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接受采访吗?”对方表示:“我会转告领导。”
第二天,记者打电话最后确认该公司对本刊采访的态度。这次接电话的是另一位工作人员,在记者说明身份和大致意思后,接听人员说:“我知道你是谁了,我们已经汇报过领导了,领导说不接受采访。”
至此,采访虽然无果而终,但约访对象也算有了明确答复。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周。
“虱子多了不痒”?
记者查阅李维斯牛仔裤的质量问题,发现已经不是第一次、而是多次“上黑榜”了。从含有致癌物质和甲醛含量超标到色牢度不达标,“上黑榜”次数可谓频繁。从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到有毒……国内消费者历来将李维斯的成功比作一段传奇,但现在这个被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如此频现“质量门”则更具“传奇”色彩。
何民介绍说,对于此次李维斯出现的质量问题,“他们连复检要求都没提过”。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李维斯被查质量问题”进行网页搜索,结果中诸如“有毒”、“致癌”、“甲醛超标”等关键词便立刻出现在眼前,而关于李维斯牛仔裤耐干摩擦色牢度、水洗色牢度等问题的网页更是“一串串”。不妨列举几个来源于正规媒体的报道:
2012年3月15日,辽宁省消费者协会向社会通报了针对牛仔裤、毛针织品、啤酒瓶开展的商品比较试验结果,知名品牌LEVI’S(李维斯)和JACK&JONES(杰克·琼斯)的牛仔裤被检出甲醛超标。
2012年11月22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据21日外媒报道,总部设在荷兰的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公布的最新调查中发现,全球有20个时尚服饰品牌,被该组织验出有毒化学物质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其中包含李维斯、ZARA、乔治阿玛尼等知名国际品牌。除含有NPE与邻苯二甲酸酯外,ZARA与李维斯这两个国际品牌中的两款服装又被验出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
2011年8月3日《武汉晚报》报道称,据《羊城晚报》报道,当年第二季度,广州市工商局对广州市流通领域休闲服装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结果显示,LEVI’S、利惠、JESSIE等众多知名品牌休闲服装都被检测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pH值、色牢度、纤维成分含量、纰裂程度等。
每次被查处的质量问题多有不同,但被曝光后经销商或生产厂家“缄默不语”的态度却基本一致。只有2012年被绿色和平组织检验出含有毒化学物质后,其营销部张雅惠做过一次轻描淡写的回应:“目前正在积极了解中,内部会在讨论后统一做出回应。”此后有无回应,记者不得而知。
如此傲慢所为何?
“消协做的是比较试验,本来是想告诉消费者市场上同类产品中哪个更好,但没想到很多国外大品牌连最基本的国家标准都没达到,消协反而成为了质量曝光平台。”何民颇感慨地说,“我觉得企业更应该‘要脸’,注重名声。”
李维斯屡上“黑榜”,却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大肆叫卖,有消费者盲目消费和产业链监管不完善等因素的作用,但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不能无视出现的质量问题。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大学生,问他们是否穿李维斯品牌牛仔裤,在选择时更看重什么。大多数人给了相似的回答。某大学女生雅雅说:“我姐夫只穿李维斯牛仔裤,其实也就是到了那个消费层次,觉得李维斯是名牌,就去买了。”网友金浩回答:“选择李维斯的原因就是款式好看。”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装从原料采购到出厂销售,中间众多环节仅凭企业自觉,监管部门无法面面俱到。从服装检测看,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保证服装质量的合格性,企业送检和质检部门抽检。然而,质检部门所抽样品只是凤毛麟角,企业更不可能把有问题的检验报告送往质检部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只能靠自觉来保持产品质量。从生产环节看,像李维斯这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外品牌,其经销商一般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委托工厂按照其要求进行生产。从整个产业链看,像利惠这样的经销公司,从源头上的原材料市场采购环节到终端销售环节,每一环都需要与其他厂家合作。每一环节中质量的把控主要靠企业自身的抽检。然而抽检量大小关系到成本的高低,企业为了扩大利润空间,也不愿加大自身抽检量,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原料供应商或者加工工厂钻空子。
产业用“十二五”规划10月出台
记者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了解到,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大约在今年10月份正式出台。目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规划的跨部门征求意见,亟待以此配合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产业用纺织品跨行业、跨领域的特征非常明显,它涵盖高温过滤、医卫防护、土工合成材料、特殊装饰、农业、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交通运输、建筑等多个产业,是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近年来,产业用纺织品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被作为衡量国家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由于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起步较晚,其产业基础、技术水平等相比服装、家用纺织品具有差距,与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和应用程度对比更有差距。因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表示,为做强做大纺织工业和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配合编制产业用规划,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部门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之一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视。(来源:中国纺织报)
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8月17日至19日,国家标准委组织召开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听取各部门、行业和地方对标准化“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副主任孙晓康、孙波,总工程师于欣丽出席会议。来自65个部门、行业、中央企业,19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代表以及部分管理学专家和标准化专家参加了座谈。陈钢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发言,并感谢多年来各部门、行业、地方对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支持。陈钢指出,“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标准化工作必须树立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做到统筹全局,规划长远,目标实际,措施有效,切实发挥标准化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来源:质检总局)
邯郸市纤检所开展杜绝“黑心棉”进校园活动
8月31日,邯郸市纤检所利用新生报到入学的时机在河北工程大学校园内开展了以“关爱学子健康 杜绝黑心棉进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从近几年新生自购生活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检查情况来看,一些学生购置的物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填充物为禁用原料,属于劣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俗称“黑心棉”。其价格低廉,主要来自于校园周边的小店铺和集贸市场,给学生健康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在活动中,该所工作人员利用劣质絮用纤维制品的样品向广大学生家长及师生讲解了劣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危害和鉴别常识。在工程大学活动现场查获不合格絮用纤维制品200余件,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受到了广大新生和家长一致好评。(来源:邯郸市纤检所)
国家质检总局在广州召开质量工作座谈会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广州召开质量工作座谈会上,来自深圳、青岛等12个市(区)分管质量工作的副市长积极谈感想、提建议,献言献策。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出席并讲话,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参加。
刘平均强调,走建设质量强国之路,说到底要依靠地方抓落实。在加快健全质量责任和诚信体系方面,要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在加快建立质量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预防、预警作为维护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加快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方面,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和重要敏感进出口商品,进一步严格准入条件,抬高准入门槛。在加快强化质检技术支撑体系方面,保障质量安全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以数据说话,凭技术执法。在加快建立质量评价激励机制方面,鼓励各地政府颁发质量奖、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推动地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来源:中国质量报)
以标准为抓手,维护公用纺织产品质量安全
9月5日,地方标准《公用纺织产品通用技术安全要求》项目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会在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召开。与会人员围绕标准的新增内容及现今市场状况展开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所长赵贺春、总工程师甘亚雯参加了会议,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林科公司与天卫医用装具公司出席会议。该项目由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牵头负责,几个月来,项目组利用周六、周日按照试验方案积累了大量数据,取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地方标准《公用纺织产品通用技术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新增撕破性能、白度指标等耐用性指标,并对新产品和再用产品分别制定物理性能指标,有效地规范公用纺织品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据悉,项目组将向天津市辖区内各行业共40余企业征集修订意见,进一步细化、完善该地方标准。(来源: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广州市纤检院五个院内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广州市纤检院召开院内科技攻关项目验收会议,《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测定的干扰研究》等5个院内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验收,项目总体均为满意。院内科研项目的开展,有力地提高了该院检测技术服务水平,同时也成为该院科研技术人才培养的“磨刀石”。
今年以来,广州市纤检院紧紧围绕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的“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等技术问题,加大院内科研攻关项目的研发力度。此次通过验收的5个科研项目结果,在为该院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研发提供前期研究的同时,对实际检测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如项目《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测定的干扰研究》找出了重金属测定中干扰试验的各种原因,并总结了最佳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来源: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
上海纤检所对该市高校学生床上用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上海纤检所对本市高校自行采购的学生床上用品、企业进校设摊销售产品及学校周边超市销售的学生床上用品开展执法检查。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6所高校开展了执法检查。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这6所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情况尚可,大多数高校床上用品的供应商都能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同时,执法人员抽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提供给学生的床上用品三件套、棉胎、垫被共3批,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再作进一步处理。(来源:上海纤检所)
福建省纤检局积极开展“质量月”工程师进企业活动
9月初,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派出技术骨干从三个方面帮扶企业提升质量意识和加强质量管理水平。一是解读质量知识。针对区域重点产品和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产品,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认可准则为重点,加强对检验标准、政策法规等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二是帮扶企业分析问题。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帮助企业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改进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完善检验条件,提高检验水平,规范企业自检行为,严把原料采购关和产品出厂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三是开展免费培训服务。与地市质监局合作开展免费企业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政策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三个方面。
截至目前,福建省纤检局先后派出技术专家赴361°、鸿星尔克、九牧王、丽惠商业(上海)有限公司(levi’s)等4家省内外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来源:福建省纤检局)
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捣毁一“黑心棉”加工窝点
9月5日上午,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按照自治区质量月活动部署,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成功一举捣毁一隐匿在我市城乡接合部的“黑心棉”加工窝点。在行动之初,局长孙恩刚同志曾多次召集检验中心和一线执法人员开会,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工作方案,经过多次摸查暗访,在掌握了大量违法事实的基础上,决定将该窝点一举予以捣毁。
9月5日上午由分管局长及局执法、检验、市场监督等科室8人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在内蒙古电视台记者的陪同见证下将位于玉泉区辛辛板和小黑河交界处的一正在生产加工“黑心棉”棉被的黑窝点一举捣毁。当场将用于制作“黑心棉”的工业废料和制假造假设备梳棉机、绗缝机各一台依法予以查封,责令制假造假人员随时听候处理。( 来源:内蒙古纤维检验局)
行业・市场
福建将打造10个超千亿产业集群
近日,从福建省政府获悉,福建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五区十园”的空间布局,深度对接台湾产业,打造福州光电显示、福州金属深加工、长乐纺织等10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位于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台商投资区将成为未来闽台产业深度对接的核心地带。未来5年,福建省计划在深化闽台产业对接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央企、台资、民营和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福州光电显示、福州金属深加工、长乐纺织、湄洲湾石化、泉州体育用品、泉州纺织服装、厦门计算及通信、厦门光电、漳州金属深加工、漳州古雷石化等10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全国首家国家级产业用纺织品检测室落户无锡
记者近日获悉,“国家产业用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已正式落户无锡,这在全国尚属首家,也是继生丝、生态纺织品、汽车内饰件之后我市拥有的第四个纺织品国家级实验室,将有效提升纺织生产加工技术、创新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从国检部门提供的信息表明,目前我市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增长较快,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且国内外市场对产业用纺织品需求十分强劲,而此前该行业专业检测在全国也是空白。
据介绍,新落户的国家级实验室将重点围绕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水利、建设设施和体育娱乐五大方面,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国家级实验室将于2013年全面建成投用。(来源:无锡日报)
SGS即将举办“纺织服装化学物质管控”系列研讨会
近日,绿色和平组织了一系列名为“时尚之毒”的调查报告,让数家知名服装品牌卷入了“涉毒”风波,一时间纺织服装行业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安全性能、顺应国内外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法律法规要求,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检测、检验、鉴定和认证机构――SGS近期将在亚太地区举办一系列的巡回研讨会,除了关注NPE在纺织服装工业中的使用现状,还将针对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化学物质管控提出解决方案。
此次巡回研讨会将于9月下旬至10月期间在内地及港澳台等多地举行,详细信息及参与方式可联系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来源:本刊)
江苏省吴江面料出口基地升为国家级基地
近日,商务部确定了中国首批59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江苏省吴江面料出口基地榜上有名,成为全省3个入选基地之一。纺织面料是吴江的传统支柱产业,盛泽镇则是吴江纺织面料产业的主要集聚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江苏省吴江面料出口基地目前已拥有纺织企业2400多家,贸易商行6000多家,实现年产220万吨涤纶长丝与桑蚕丝、80亿米化纤织物和真丝绸的生产能力。据悉,该市将以创建国家级出口基地为契机,重点实行市场推广、业态提升、品牌振兴、丝绸文化等五大战略,将面料出口基地打造成吴江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来源:香港商报)
天津纺织研发高精细像锦织造技术
日前,从天津纺织集团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数码高精细像锦织造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纺织领域,可通过机器织出各种画作。目前运用该技术制作的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市场。记者看到,天津纺织集团技术人员根据客户需要,提前三天把一幅图画在电脑上设计出来,十几分钟就能在机器上织出仿真画,看上去就像照片一样清晰。使用该技术织就的画作比传统衣物的纤维更细,表现色彩层次更丰富,风格更细腻,精细程度是“十字绣”的20倍。
据悉,由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且拥有专利的新型像锦织造技术,可通过纺织织物逼真再现彩色照片和绘画原作风貌,该技术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海西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获国家扶持
记者9月18日从仓山区获悉,由福建财茂集团公司承建的“海西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近日获得国家发改委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29万元。
海西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福建财茂集团现有科技平台而建设,将为入驻财茂纺织服装城的百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信息共享、融资担保、职业培训、质量检测等全方位服务,建成后将成为全市首家综合性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来源:福州日报)
溢达投资20亿元重组桂林银海
9月5日,香港溢达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溢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承债式重组桂林银海集团签约仪式在桂林举行。经过双方一年多的努力,溢达集团与银海集团终于达成重组共识。溢达集团重组银海集团后,将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桂林九美桥和苏桥工业园建设集集团总部经济、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为一体的新产业基地。在保持原有职工队伍稳定和纱厂正常运转基础上,争取在2至3年内将银海建设成为一个8万至10万锭规模的现代化特种纺纱厂,产品以高端混纺和功能产品为主。(来源:中国纺织报)
咸阳纺织工业园规划论证会举行
9月1日,由陕西省工信厅和咸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规划论证会在国贸大酒店举行。纺织规划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就园区发展提出科学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论证会上,纺织规划专家与咸阳市纺织企业代表一起,就纺织企业改制搬迁与东部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对接,发挥院校科研优势,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体制创新、人才储备,探索资金筹措和产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来源:中国纺织报)
认证・预警
输台纺织品有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