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4: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精神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精神文化

篇(1)

今年,观山湖区举办了首届“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把旅游、文化与爱心公益结合起来。观山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天宝介绍,“本届旅游文化节的所有活动都由‘爱心公益’这条线串起来,通过爱心慈善、公益资助等主题活动,提升文化节的精神内涵,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首届“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从今年6月一直持续到8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活动。

6月29日,“爱心观山湖”欢乐嘉年华开启,以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商户开展的“全场1折起大型市民回馈活动”为主线,举办“10分心意,100万爱心”大型公益购物活动。活动期间,消费者每到购物现场签到一次,商贸城就定向公益捐款10分钱。

7月初举行首届“爱心观山湖”城市形象大使校园选拔赛;7月22日举行“2016世界超模进贵州清凉之旅观山湖文化旅游国际推广大使选拔赛”集结仪式及开幕式;7月23日至7月28日举行“爱的起点――2016观山湖集体婚礼”以及美食与旅游商品联展等。

8月19日至21日,将举办2016西南国际商贸城草地音乐节,三天时间,三场音乐会,包含JAZZ音乐、创意打击乐、民族特色创新表演、嘻哈专场等,为乐迷们奉上一道经典与流行共融的音乐大餐。

篇(2)

人类的酿酒迄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尤以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名酒璀璨。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首创了酒曲复式发酵的酿酒技艺,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我国在西域传入制酒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蒸馏制酒方法,从而创造了深受消费者喜爱并风靡至今的蒸馏白酒。

酒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密切相关,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酒在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它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的历史相融合。而酒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它不仅仅是一种食品饮料,还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所以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酒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酒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的文化史。

我国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的精神、酒神的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最初的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这种忘却生死、忘却暂时荣辱的绝对自由追求,就是我国酒文化真精神的精髓所在。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宣泄,是抛弃一切无谓、僵化的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获得生命极大的快乐。

在文学艺术的发展长河中,酒的精神无所不在。它对文学艺术家创作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由、艺术和美,三位一体。因酒而自由,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美。因醉酒或者一种微醺的状态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自古艺术家解脱束缚并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古今第一醉鬼、“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如此言道:“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这种自然的境界,就是酒文化精神在文人意识觉醒的魏晋时期最酣畅淋漓的行为体现。

传统文化、文人精神,与酒的精神有着特殊缘分。一方面,文化界人士大多嗜好酒。酒可以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赋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夸张手法。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每一页都散发着特有的酒精神。

西汉汉赋大家扬雄的《酒赋》,用诙谐的语言阐明了酒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此文虽只有聊聊百余字,却引发后人一连串的反思。曹植的《酒赋》、张载的《酃酒赋》,以至于明朝大文豪袁宏道的《觞政》,均认为文明饮酒很重要,喝酒不能是简单的买醉,而一定要喝出文化来。既要讲究适量饮酒、文明饮酒,还要感念先祖,兴寄情怀。很多脍炙人口的俊秀诗文,正是这样创作产生的。所以,酒文化在文学、文人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不仅在道家文化及其艺术创作中可以任意驰骋,在儒家思想行为和诗歌创作中也存在很大自由度。酒,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灵肉合一的自由创作状态,从而打破传统和世俗窠臼,实现艺术创造的再升华。

文人的诗酒情缘

从诗歌诞生的那天起,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建安诗人”、“竹林七贤”、盛唐李杜等伟大诗人的人生历程和诗歌作品,无不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浓郁酒香。

建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当属一代枭雄曹操,他在古诗体《短歌行》中著名的诗句流芳千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这几句诗,把魏晋时期文人在社会动荡历史背景下对于生死的忧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渴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是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身嗜酒。杜甫有首著名的诗歌《饮中八仙》,描写盛唐时期贺知章、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位因酒而名噪一时的名士,充分展现了酒在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催发作用。

李白自称酒仙,杜甫《饮中八仙》中盛赞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们今天看李白的诗歌,像《将进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等,恢弘的诗歌镜像中,诗人豪气干云的艺术形象几乎直接借助酒兴一气呵成。而《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闲情逸致,让酒的艺术形象又显得那么恬静、清丽、自然。

其实杜甫也是嗜酒如命,他因“性豪夜嗜酒”(《壮游诗》)的诗句而被郭沫若先生称为酒豪。而杜甫的《独酌成诗》更是大胆地自喻“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坦承酒对其诗歌创作“炼石补天”的神助作用。与李白豪放、清丽的诗歌艺术个性不同,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雄浑阔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诗歌风格差异的形成,完全归功于诗人和酒的关系。

郭沫若先生在统计了李白和杜甫现存诗歌当中直接谈到酒的部分后惊人地发现:李白诗歌当中直接出现“酒”字的占17%。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杜甫诗歌中直接提到“酒”字的,占了21%。假如没有酒,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一定少了很多韵味。

自古以来,因酒醉而做出传世诗歌佳作的例子,在诗歌史上随处可见。除曹操横槊赋诗《短歌行》,陶渊明、苏轼等人也都是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朦胧醉意中创作出千古绝唱。李杜的诗酒情结同样感染了宋代第一才子苏轼,他认为诗歌创作是“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尤其苏轼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我想如果没有酒,无论诗歌的意境还是其中的艺术形象,必然是干瘪、青涩而让人不忍卒读的。

“五四”以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也几乎没有不好酒的。比如鲁迅先生,倘若我们翻开他的日记,就可体会他对酒的热爱。鲁迅先生《自嘲》中有一联非常著名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此激昂的诗句,正是在郁达夫先生做东的酒席上,鲁迅酒喝到微醺之后创作出来的。而郁达夫,更是以好酒闻名。他“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的豪放吟咏,其浪漫和夸张的境界之高,气象之雄浑,直逼李白和杜甫。

不仅诗歌如此,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当中,酒的真精神更是无所不在。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脾气古怪,其字画非常难求。但当时人们都知道郑板桥喜好狗肉和美酒,于是求画者经常拿着狗肉和美酒诱其醉意朦胧,从而如愿得到字画。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用意,但是耐不住美酒诱惑,因此醉酒后常常借诗自嘲。他有这样一句诗:“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而郑板桥之前的历代书画家,嗜酒如命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吴道子作画前必要酣饮大醉,方可动笔;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则更是醉酒挥毫、一气呵成;杜甫《饮中八仙》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则是对张旭书法超凡脱俗、惊如天人的描摹;怀素在创作书法时,更是“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自叙帖》)

酒令与智慧

酒令是酒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对人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检验。没有满腹的诗书和机敏的睿智,难逃临场被逐的命运。

从酒令的起源来看,“曲水流觞”和“投壶”应当是酒令最为原始的行为方式。所谓“曲水流觞”,就是一群情投意合的高人雅士,在自然山水之间选择一段蜿蜒曲折的小溪,大家围坐两边,从上游放下一支酒杯,顺流而下,停到谁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违者罚酒。这种纵情山水的饮酒作乐行为,源自自然又还于自然,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而“投壶”则是起于春秋战国,兴于汉唐,至宋亡佚的一种饮酒游戏。先秦时期,武将宴饮往往以比试弓箭取乐,文臣认为射箭不雅,改为执箭投壶。后来“投壶”游戏逐渐传播开来,成为贵族宴饮娱乐一种流行的助兴方式。

可以说,传统文化把酒的文化运用到美妙和极致,百家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各种文化的内涵,无不出神入化地蕴涵于酒令当中,为饮酒赋予了优雅的书卷气和文化意蕴。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化的清新。

古代文人饮酒时追求的清雅意境,我们今天已无法再亲眼见识了。幸运的是,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我们尚可略见端倪。

篇(3)

班级文化形象是指班级整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在学校、教师、其它班级、家长、自己等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一个班级要想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展示自己的班级形象,使他人了解你、认可你,进而接受你。关注学校、班级、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总体印象,不能一味只追求班级学习分数,更不能以班级成绩的好坏来展示班级的水平。每个班级都应具有个性化的班级精神,具体借助班歌、班训、班徽等形式加以形象的表达。当学生唱响班歌、铭记班徽和每天以班训来要求自己的行动的同时就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一)制定《君子约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自我约束的成长才会不走弯路,不仅印证了向上的奋进,还呼应了班级口号:一步两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你我约定”最大的亮点是摈弃了生硬教条的加减分考核,以优美、含蓄、柔软的美言美句,温和的学生以导示: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要时刻想起:今天我做到了吗?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思想:学社是我家,美好靠大家。我的未来不是梦,创造辉煌靠行动。

(二)拟定班级文化名班级精神要内化到学生的心里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拟定班级文化名是基础。我班班级文化名是“六三学社”。意思是:“六”是指我们将在2016年初中毕业,契合我班的共同愿景;“三”是本班名;“学”是我们在诚善中学增长知识、见识、学识;“社”是指引领学生明白“在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让自己成长、成才、成人。

(三)设计班徽班徽构思、创作蕴含了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班级精神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方向,如我们班级设计的奔跑图案的班徽。具体形象意义:一个奔跑的“六”,一个追逐的“六”。“六”的头上为太阳,象征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梦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三笔构建的潇洒和飘逸身体,呈现我们是奔跑与永不放弃的三班,表达我们将坚持不懈的追逐梦想,追逐希望。整体一个“六”和一个“三”,一个追逐太阳的人,表现出我们2016级3班的无畏与坚强。具体文化寓意:美丽之徽是我们的内心表白,黄色着底绿色着干,头顶骄阳,追逐光明与希望,它将印证:“想”壮志凌云,“干”脚踏实地。它将跑向:青春的赛场,梦想的国度。奔跑的“六”,潇洒的“六”,做最真的我,做最真的你。成长伴随梦想,六三学社中49位同学的梦想已经汇聚在此,只有那些永不放弃,努力拼搏的人,才会与梦想前行。耀眼的红色,如火焰在燃烧,如血液在流淌,如太阳在散发光芒。预示着六三学社的每个成员带着理想在奔跑。

(四)自选班服服装是一种语言和符号

班服代表一个班级文化价值取向与班级努力方向。班服的选定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身份特点。既要照顾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又要力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我班自选班服事宜全由六三学社家委会亲手操办,自选班服经历征求意见、发动宣传、投票、合计、选材、定款式、量尺寸等环节,最终确定以学院风为主的五件套。男生五件套包括白衬衣、黄背心、藏青色外衣、卡其色外裤、黑浅红相间的领带。女生五件套包括白衬衣、黄背心、藏青色外衣、卡其色褶裙、浅黑红相间领结。这套班服整体给人以时尚、个性、向上、朝气的青春美。

(五)建立班级QQ群QQ群是班级学生交流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

以班级文化名作为QQ群名:六三学社。并将班训“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在公告栏内,让大家勤于学习、勤于生活。意思是,老天总会眷顾给勤劳的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临大事,必有静气,要心静和神静,只有静下心来,才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做到致远;其实“致”与“志向高远”的“志”为谐音,比喻我们六三学社的全体成员都具有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学生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学习、分享信息、凝聚友谊、传达祝福、展示自我等。

(六)改编班歌我班班歌由学生共同选定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学生由不会唱这首歌到记背唱这首歌。最后还在歌曲副歌结束部分加入班级和学生真实心声:我的未来不是梦,奋斗拼搏靠行动。总之,班级形象是班级整体素质与文明程度的总和表现,也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方式。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围绕班级精神开展活动,通过经常唱班歌,铭记班徽,学习班级文化、穿校服,使班级精神深刻的烙印于师生心中,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自豪感,进而产生愿意融入集体的意愿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当中。

二、培养注重班级舆论引导

(一)德育引领

声音一致班级文化的引领功能,实质是对进入班级的各种精神层面的观念、思想进行整合的过程。具体来说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价值观都可以启动班级价值观的形成。我班与学校、德育处呼声保持高度一致。遵从学校德育处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与任务,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交办任务。从不私自乱定小团伙、乱发与学校不一致的声音。这样的德育引领模式既可以让学生与班级发出的声音高度一致,并站在一定高度形成共同价值观。

(二)表彰先进

树立榜样学生对班级发展和学校建设起到贡献或者综合表现能力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不要吝啬表彰技巧,及时对学生进行表彰,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还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教师采用言语鼓励与姿态语鼓励相结合;采用精神表扬与物质鼓励相结合;采用教师颁奖与家长、学生、社会有识之士颁奖相结合;采用新媒体颁奖与传统媒体颁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肯定学生。对学生表彰的方式要多样、语气要真诚,不要有虚假或应付性的感觉。表彰反馈的语言应简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

(三)建立生生评价体系建立生生评价体系

既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不管哪种体系,都要遵从班级主流精神,即指那些被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对师生们的思想、心理与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班级精神。六三学社生生评价体系内容包含报恩、惜时、读书、锻炼、自主、环保、尊师、素养、友爱、责任等十大版块,由评价团队对被评价人提出建议,针对被评价人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三、营造和谐聚心的人际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韩愈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班级的制度文化的形成,要经过“树立——服从——同化——内化”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认识——磨合——冲击——影响——和谐。新时期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聆听者、倾诉者等综合型角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唤醒学生、解放自己、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舞台与平台,建立健康、聚心、和谐的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成长的师生关系。

(二)友爱的生生关系

初中生在这一年龄段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是生活的无目的、无方向性。尤其是在初二这一学年,接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刺激时,会有相应的反应:顺从或反对。从学习实践来看:反应以反对居多,而且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我校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子女,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或者自我张扬较为多见。我班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引领,即和同学交谈耐心倾听,与同学交往热情大方、谦虚谨慎,多角度欣赏同学,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打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

(三)双赢的家校关系

加强与家长联系,通过《诚善之桥》、校信通、电访、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研究教育学生的意见、措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升教育合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班级建设发展新跨越,在家长自愿与支持下,我班家委会由五名成员组成。让家长参与班级建设与发展、管理中来,请家长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例如,为了高质量完成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家委会派出家长代表何雨琦妈妈、杨欣怡爸爸到朝天门批发市场、小什字商贸城、溉澜溪等地,不顾高达40度的高温,给我们买来班级文化建设所需材料;如为了让家长更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班邀请了谢安妮妈妈、张晓敏爸爸等10位家长走进课堂,参加“班级开放日”活动;如家委会建言开展的“亲子共读名著”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进经典,远离低俗,让家长为孩子做好读书带头榜样作用;如家委会成员根据家长反应的学生不良姿态导致视力下降的现象,马上请学生彭梁欢妈妈给家长朋友和全班学生做了关于《远离近视健康成长》的报告,取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又如,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邬玉凤爸爸给全班同学做了一场《关注社会快乐学习》的讲座,让孩子们明白不仅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关注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与社会接轨的健全人;再如,结合我班发展实际,孩子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李霞爸爸、胡黎亮爸爸、罗允琪妈妈、陈秋灵爸爸等家长共同做了《习惯决定命运》、《找准方法缩小差距》、《认识自己做最棒的自己》等报告,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为了配合学校“诚善善为”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活动,谢安妮爸爸、王显燕妈妈、尹康平爸爸、邬玉凤爸爸、刘雨露妈妈、胡瑶妈妈、何玉琦爸爸就“孩子在六三学社成长”主题拍摄了微视频,为此次活动丰富了内容,提升了素养。

四、总结

篇(4)

关键词:精神文化;校园文化;陶冶;体验;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75-021基于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界说

单纯从伦理意义或政治目的上理解,可能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之中。一般理解上,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从生命角度阐述精神文化,在校园氛围中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用校园文化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才能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主要以物化形态——如高校的各种建筑装饰、环境布置与艺术设计、工艺用品等;物观形态:如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信息通报、报刊杂志等(以物质手段存在的观念意识形态与精神财富);活动形态:如高校的文艺活动、学术活动等(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心理与行为形态:教风以及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氛围、高校的集体舆论等(高校存在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依赖于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递与建设,高校在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精神财富和物化形态。

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地确立生命本体文化观。常常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而只是关心其外在文化形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精神、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只能走向制度文化依旧是传统的规范建设,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生命哲学视野中,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离开了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用“生命唤醒”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征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精神,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2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方式的特征,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高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大高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提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和重点,但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忽视了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感受,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体验者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教育文化对体验持更多的理解,而且需要对体验本身进行价值引导,高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体验-表达-理解"的三种生命过程,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综合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并发展教育的意义。

3教育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3.1 教育的生活世界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相反,还非常注重高校的文化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高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强调高校文化生活并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传统的文化观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要回到生命世界中。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中心。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生活世界的本质,还是日常生活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让课堂焕发生命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3.2 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心灵有关,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意义。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从心灵的视野看待高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文化和注重精神体验更容易让学生和德育老师达成良好的心理期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豁达、自信的心态。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教师们往往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教育管理形式并不常见,往往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更受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关注,这种教育管理形式可能比这些竞赛活动更重要,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实用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走进心灵,感受心灵,培育心灵,激活心灵力量,培育心灵根基。这项教育工作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意义无限。

篇(5)

1.1、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篮球精神文化是通过“言教”与“身教”两种教育方式的结合实现篮球文化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以篮球运动的本身体现出其最显著的体现身体素质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篮球文化本质特征去体现篮球所具有的传承精神以及净化自身心灵的不显著但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必须具有团体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纪律性才能够很好的开展,所以篮球运动的这种特点是对于高校学生培养团体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纪律性是意义重大的。

1.2、具有重要的激励性

在重要的篮球比赛中,例如我国国家篮球队在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状态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他们的优秀表现无疑对于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以及民族精神的发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长期的比赛活动或者是篮球运动中,高校篮球精神文化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为高校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面临着困难时拥有篮球精神文化的激励作用,通过内心的这种信念努力的克服各种挫折,因此可以说,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这种激励作用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之源,并且这种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动力是深渊持久的。

1.3、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渗透性就是指在篮球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以及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篮球精神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主体是学生,所以是与校园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与校园的整个文化风气是相互影响、互相贯通在一起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高效的篮球精神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渗透系统,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良好的精神文化风貌的形成与提高具有非常强的渗透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4、具有稳定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献而就的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的形成的。高校篮球精神文化也是如此,是高校的篮球文化思想、观念、氛围、发展现状以及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发展之后沉淀和优胜劣汰之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文化氛围与心理。这种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与氛围无疑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以及意识和行为具有巩固和规范的作用,同时这种稳定性是与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激励作用、渗透作用、教育作用是彼此贯通、不可分割的,可以满足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时与终身的需要。此外,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发展也是建立在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稳定性基础之上的。

2、高校篮球精神文化的功能

2.1、高校篮球精神文化对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

高校篮球精神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磨练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增进学生的凝聚力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篮球运动是两个队伍之间在体力、心理素质、智力之间的竞争,它的竞技性就决定了参赛者只有具有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这需要参与者必须在比赛之中表现出很好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对抗,更需要意志力的对抗;篮球比赛取得胜利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就是整个队伍的良好协作水平,即队员之间的合作能力,队员必须对整个的集体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这对于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高校篮球精神文化对塑造校园文化的作用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因此,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于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术活动的开展,体育活动尤其是篮球活动的开展更是必不可少的。篮球文化所体现出的这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于校园形成良好的风貌是非常重要的,会无形中使校园产生浓厚的进取氛围。进而影响学生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起良好的信念。

3、结束语

篇(6)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葛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逻辑序列中,“人文”当是与“天文”相对应的范畴。《周易》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是指天象的变化,可理解为自然;所谓“人文”是指文明,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创立。是以人之所以异于万物者为价值支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建构,表征着人类作为类存在对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人的世界的理性审视和现实关切,以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显现之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最初自觉。其精神实质则是强调个体修养的内向式超越以达致全社会人伦和谐为主要价值目标的“人道”。

    “人文主义”一词(德语hmnanismus)因温克尔曼、荷尔德林和席勒等人的倡导而在18世纪的德国首先出现并逐步流行,后被英译成hmnanism,用来指称人文主义者的一般思想倾向—人的美德、修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人文主义”是在“人学”与“神学”的对立中才获得了自己丰富的规定性:人居于世界和价值的中心,人以对自身的生存关切和对世俗生活的无限热情摆脱宗教神学的一元化专制侄桔,高扬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和尊严。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人文”或“人文主义”虽然共同表达了人类对人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这个人的世界的文化、理、意义与价值关切,但二者的蕴涵各有侧重。“人文主义”因特定的宗教神学背景所致,其复兴的“human-ism”不仅有传统“三艺”,“四艺”,的内容,更包含通才教育所需要的一切世俗文化,以与神学相对抗,确立人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而中国的“人文”处于弱宗教文化和强世俗文化背景中,它们俱为世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具有鲜明的人生哲学意蕴和自然科学特征。

    人文精神是“人文”或“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核和价值依托。从“人文”和“人文主义”的思想缘起与历史流变来看,人文精神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人文精神始终以人的关怀为主题,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格局和历史命运;其二,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特征和理想性指向,立足和反思“实然”并不断地追问“应然”,是人文精神的价值目标之所在;其三,人文精神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hism),其价值视域涵摄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

    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为中心,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从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以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为终极价值指向,从人之价值、意义、目的、权利、义务、责任、良心、道德诸角度追问和探寻个体完整人格、完美人性(即人之应当如何),追问和探询社会理想关系、理想状态(即社会之应当如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即世界之应当如何)的人类精神。

    二、人文精神的哲学意蕴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

    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人性中精神属性的体现。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为人所特有的普遍共同属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人文精神根植于人性之中,并随着人性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后,人的精神需求就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意义和价值,人不是物,不仅有本能,而且有尊严、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有创造。人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人文精神关心神性和物性统一的整体的人,既熏视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也重视社会发展和精神享受,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本质、价值、终极关怀和在世界之中的地位的根本看法和不懈追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人文世界及其建构和发展与世界观有紧密关系。世界观不同,人文追求和人文精神也不同。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当代精神的精华。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与愿望,保证人的幸福和发展。人文精神从而也就成为社会的经济运行、政治法律、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及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导向。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人贵于物,精神重于物质,突出不以物而奴役人的人道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代人文精神强调共利精神和双赢精神。共利精神是公益精神,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共利既提倡利他和共同利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又尊重个人正当权利的保护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培育个人的创造性,为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

    人文精神在文化的积淀、凝聚、孕育中形成,凝结成人们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同时,它又以人的精神品格铸造着人类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内在的灵魂。理性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也是人类文化中不朽的篇章。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属于知识论的范畴,真理是人类追求的第一个理想目标,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之一。“善”归于道德范畴,善是以真理为前提,是人的一种思想道德境界,善的极致之处就是爱。因此,善是主体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实现,是人性完善的境界。“美”具有艺术价值,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是人的最高理想境界。“无论谁要追求人生的理想,都必须认真考察支撑着真、善、美这些价值的爱。爱是使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动力。它们的价值表现在既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人际关系,给人以偷悦和享受;又能够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陶冶人的情操从而达到对外在自然和人性的超越。人类正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摆脱自身的局限,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以求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公民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是人性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体现着对人是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

    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人,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概言之,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人与输出,尤其是输人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匡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概言之,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于,公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

    从公民文化的内容来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号召人们反对狭隘和专制,提倡民主、法制和科学,实质就是要唤醒每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尊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唤醒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改变人的非理性状态,成为理性主宰自我的人。也就是用人文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以人为本,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有三层含义:在古希腊,人不是“自然物”,而是区别于植物、动物并高于它们的独特存在。人有智慧,有语言和思维,有技艺和发明才能。人从自然中凸现出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不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不是“赎罪”,而是获取幸福生活的过程。今天,人本精神意味着人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的附庸。人不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作为创造力的基础,人自身的自由发展成为人性中的核心理念。人性的本质要求外化为人文精神,它彰显着人性的精神诉求,追求着人性完善和人格的完美。

    在公民文化中,民本思想之民是指公民,是主体。现代民本思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确定了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界定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种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伦理。首先,民本思想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任何公民无论在社会关系还是在政治关系上都不存在依附关系,他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怀疑的权利,有理性判断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个人就能更充分地挖掘自己的能力,整个公民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其次,民本思想强调公民有权利和自由,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社会生活各方面法律化、制度化。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公民共同制定法律,用以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同时每个人必须遵守法律,不侵犯和剥夺他人的权利。每个人的行动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才能自由,离开法律就没有自由。

    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在公民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应构健不为外物所役使的主体精神。人的主体精神,确定人在外部宇宙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确立人的支配地位和价值,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主体意识,充分培养、发展和利用人的主体能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则,而且是人类主宰自己命运、不断求得发展所必须的环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丰厚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使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不断进步。可见,保持不为外物所奴役的主体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21世纪迈向成功之路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公民文化塑造赋有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就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转型而言,虽然以经济现代化为契机,但人文精神所体现的对个体现实生活的自亩、幸福权利的尊重与宽容,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关怀与尊重,对真善美的文化精神的追求,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人文情怀、主体意识与现代性人格。因此新时期人文精神的重点在于凸显个性,拓展能力,培养以德性为根本,以能力为基础的具有主体人格和实践智慧为特性的现代公民。

    以真善美为导向,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公民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与他人都是相互依赖的,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每一个公民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都应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对自身行为作出价值判断。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尽心尽力地去实施,凡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坚决地制止它。在这里也就产生了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善恶观念。一个不懂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会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作出种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因此,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是一个能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社会。公民社会培育的公民文化是以真善美为导向,并以此为价值标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的公民。

    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从而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已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最后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是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参与。

    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能力,而且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人自身诸种复杂而对立的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公民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

篇(7)

文化延承发展在民族的发展史中,后来者成为天然的承接者和创作者,使民族内在积淀深厚,内化而外散发成民族气质的根基。法兰克福书展上高歌繁荣多产的中国无力接过“文学强国”的盛名,更被斥为无法在当下文学作品中找出一本“可以说服千分之一的中国人的作品”。由此,文化的滥产低质不仅将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文学创作导向技术化与娱乐化的偏锋,由此造成文化荒,更使文化的长河断流,使得当代国人贫瘠待灌的精神旱地沙化为不折不扣的荒原。文化发展由厚度的积累滑向纯粹机械的面积铺展,让优质文化熏陶人心的景象在当下被提升为纯粹的神话物语,也衍生出精神上无家可归的国人们的黑色幽默和深层无奈。

更可悲的是,更多的成为或正在成为这样难民的国人忽视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这使得原本早已处在断层另一侧隔空相望的优质文化幻化成他们中心模糊含混的历史坐标。并不以此为忧的他们依旧踏入渐息的留,全盘吸纳“欧风美雨”,将本体置身于诸如麦当劳等无形涵盖欧美文化的符号的熏染之中,醉心于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世界文化,自然地认同并且照搬好莱坞影片的价值观。这一切将他们心灵的依托和给养一概抹杀。当代的年轻群体,对本体文化无感,实质即为可悲的精神流离失所者。因而,优质文化教养的缺乏,使得生命本体的思考升华困难重重,群体性的精神受难使得文化断层的下一次到来成为必然,并在行进中缩短周期,演化成为整个文化乃至民族的悲剧。

失却优质文化沃野的精神无法结出思想的硕果,依附物质世界而将文化的高度频降更无法使得本体走向升华与蜕变。而当人们惊觉自我心灵早已无枝可依时,在文化断层下的人们,业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