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护论文

医护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护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护论文

篇(1)

摘要:总结我院内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男10例,女5例)的临床护理经验,提出了如下护理重点。①隔离:发现病人立即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直至腮肿完全消退后1周。②卧床休息:发热者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肿痛者卧床至肿痛完全消失。③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之流质或软食,避免酸味坚硬固体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④口腔卫生:勤用淡盐水或1∶3甘草银花液漱口。⑤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腮肿程度、舌苔、脉象、、神志等变化。⑥中药宜温服,高热者偏凉服。⑦腮肿、肿痛者均可用青黛散等外敷以辅助治疗。

关键词:痄腮;护理;体会

痄腮是由风温时毒所致的外感时行病。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本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其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多见,发病率较高,一般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痄腮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表现轻度的恶寒发热、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精神不振,舌质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温毒在表;重者表现壮热、烦躁、口渴引饮,伴有头痛或呕吐、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咽红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为热毒蕴结;严重者可出现邪毒内陷心肝和邪毒引睾窜腹的变证。

1临床资料

在我院内科收治的15例痄腮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6.5岁,最大者30岁。其中出现邪毒扰心者1例;出现肿痛者3例。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隔离及预防

发现病人,及时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直至腮肿消退后1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其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1)用板蓝根15~30g水煎服或板蓝根冲剂冲服,连服3~5d。(2)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使潜伏期患者减轻发病症状)。因痄腮患者症状开始出现前数日即开始排出病毒,至患者出现症状时,密切接触者可能已经被传染而处于潜伏期,而此时又因照顾病人比较劳累,所以一旦被感染则症状多较重,此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该15例病人中有2例年龄较大的女性病人就因为照顾患有痄腮的孩子而被传染,病情较重,其中1例出现邪毒扰心之变证。

2.1.2注意休息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肿痛者卧床休息至肿痛完全消失。3例肿痛患者中1例因腮肿消退、发热轻、肿痛也不甚重,又临近考试,怕耽误复习考试,不听劝告,边上学边治疗,致病程迁延数十日不见好转,直至考试结束后卧床治疗10日方愈。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对该病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性,以免患者不注意休息而致病程迁延,影响发育甚至影响成年后的生育。

2.1.3注意口腔卫生

嘱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勤用淡盐水或1∶3的甘草银花液漱口。

2.1.4清淡饮食

告诉病人饮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吃流质或软食,忌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酸味食物,以免刺激腮腺使疼痛加重。如一位并发心肌炎的患者因接诊护土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家属给患者吃醋调凉拌菜,致患者腮痛加重,病人误以为进食咀嚼所致,而对进食产生畏惧心理,后经反复解释做工作,才使病人打消顾虑,正常进食。

2.1.5密切观察患者体征

勤观察病人腮腺肿痛的程度、体温、舌苔、脉象、神志、等变化,如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项强、甚则昏迷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同抢救。

2.2临证护理

2.2.1高热的护理

高热病人可行物理降温,嘱病人多饮水。

2.2.2腮腺局部的护理

腮腺肿胀处可用青黛散以醋调外敷,或新鲜的仙人掌去刺剖开,以切开面或捣泥外敷,外敷范围应大于腮腺肿大的范围。

2.2.3的护理

肿痛时,除卧床休息外,应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局部以青黛膏外敷或青黛散以蛋清调外敷。

2.2.4服药方法

中药宜温服,高热者偏凉服。

篇(2)

糖尿病足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要截肢,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可以降低致残率,因此本病的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将本院2003年1月以来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39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35~73岁(平均57.2岁)。糖尿病病程1~22年;25例仅表现为下肢感觉减退、麻木、发凉、疼痛,12例足溃疡表浅,3例溃疡深至骨质,2例趾坏疽严重;合并感染1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感觉异常者无一例发生足溃疡,足溃疡表浅者全部愈合,深度溃疡治愈2例、好转1例,坏疽2例中1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无截肢致残病例。

1.2治疗方法

(1)严格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使血糖控制在餐前7~8mmol/L、餐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2)控制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12例,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大肠埃希氏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变形杆菌(1例)及混合感染(2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3)改善血液循环:选用前列腺素E1(PGE1)、654-2或脉络宁每日静脉滴注,同时应用中药。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中属“脱疽”范畴,在肢体缺血未出现坏疽时辨证多属阴伤气耗、阴寒下注、阻滞经脉所致,治以益气阴、温经祛寒,选用制川乌3~6g(先煎)、北细辛2g、生黄芪15g、北沙参15g、独活6g、桂枝5g、苏木10g、地龙10g、枳壳10g、生姜皮10g,1剂/d,水煎服。若肢体皮色紫红或有色素沉着,治以活血化瘀为主,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若肢体缺血合并感染出现肿胀疼痛时,治以清热祛湿为主,选用土茯苓30g、米仁根60g、忍冬藤30g、生甘草10g、白藓皮10g、菝葜30g、紫花地丁30g、玉米须30g、垂盆草30g、地耳草15g,1剂/d,水煎服。(4)改善末稍神经功能障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可缓解神经痛。

2护理措施

2.1情志护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缺血或外周神经病变,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皮肤一旦破损或有感染则经久难愈,加上糖尿病本身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医疗负担重,患者情绪往往比较消极、焦虑,进而加重肢体局部缺血,影响愈合。祖国医学认为,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血和,为此要注意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经常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中医认为以正言劝导法,言之以其善,“疾虽久,犹可毕也”。治疗上尽量为患者精打细算,减轻经济负担。

2.2饮食调护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平衡。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食,原则上是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1/3[1],忌烟酒,避免饱餐。食物以低脂、低热为主,古医经早有“膏粱之变”之说。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全身情况较差,而创面修复又需要足够的营养,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此外,根据患者体质指导其适当进食猪胰、玉米须、山药、豇豆、豌豆、茭白、苦瓜、葫芦、蚕蛹、洋葱、菠菜根等降糖止渴的食物。

2.3运动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三大治疗方法之一。糖尿病足患者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对足的保护,要选择合适的鞋,运动后要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有足畸形或足肿胀的患者以散步为宜,不宜做较剧烈的运动;运动后出现下肢疼痛,不要再坚持运动;对足部有开放性病变的,有坏疽、急性溃疡合并感染的,应卧床休息,不宜行走。

2.4局部皮肤护理

每日检查足部,观察皮肤情况,注意有无水泡、肿胀、擦伤及皮肤的色泽、温度,有无感觉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和弹性。无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皮肤易发生感染,要尽量保护其足部免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伤害。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睡前用38℃左右温水浸泡双脚15~20min,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仔细地观察双足,对有足癣感染者,则用有抗真菌、护肤作用的一枝黄花30g、土大黄30g、白芨15g、生甘草10g,每日1剂渍洗;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要穿软而宽松的棉袜、棉鞋;对于足部皮肤易干燥者,可涂上一层薄的油脂;避免脚边放置电暖器、热水袋等;禁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指导家属学会正确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不要随意修剪脚上的鸡眼或结痂。已有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糖尿病足皮肤溃疡形成后,采用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之功效的三黄洗剂(生大黄、生黄柏、生黄芩各30g加水3000ml煎20min)浸泡患足,38℃左右,每次20~30min,然后局部用红外线照射,距离30-50cm,每次15min。对于溃疡较深,脓液及坏死组织较多的患者,行切开引流或清创,用分步蚕食法清除坏死组织,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三黄洗剂浸泡、红外线照射,再选用双黄连、赛胃安、维生素E等交替涂敷创面。对于恢复期创面,肉芽新鲜脓液较少时,泡足后,用中药生肌玉红膏外敷,以助生肌收口。

2.5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时间为发病后10~15年,若血糖控制欠佳,病史3~5年即可发生[2]。因此要让患者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觉地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注重饮食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足部的保养及护理,因此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糖尿病一般知识教育外,还应重点包括糖尿病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足部评估、足部护理及自我保健等[3]。科学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适当运动、出院指导,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并预防糖尿病足的感染[4]。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5]。

【参考文献】

1李清华,李清江,蒋文,等.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33.

2李仕明.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

3王珩.老年Ⅱ型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中国疗养医学,2005,14(1):52~53.

篇(3)

黄柏灌肠剂药物组成:败酱草30g,青黛20g。金银花50g,黄柏30g,丹参40g,地榆炭40g,诃子30g,由我院煎药室浓煎取汁约100mL灌入无菌输液瓶内制成黄柏灌肠剂。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0d为1个疗程,间隔2d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护士备好灌肠用物至患者床前,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关好门窗,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嘱患者排空二便,取左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2],以利于药液与直肠黏膜充分接触,臀下垫油布和治疗巾。灌肠液预热至39~41℃,药液的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容易导致直肠刺激不利于灌肠液的保留,影响直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将中药灌肠液摇匀,用一次性吸痰管(14号)代替肛管与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前端涂少量石蜡油,排尽管腔内空气之后,插入20cm,操作轻柔,插入结肠,可避免肛管对直肠的刺激[3]。如插入有阻力,让患者深呼吸或用指腹在肛周轻轻按摩,待括约肌放松后再插入。采用点滴式滴入法,40~60滴/min缓慢滴入,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有排便感,让其深呼吸放松腹肌,减慢滴速,必要时停止滴入。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4]。灌肠后嘱患者平卧位,臀下垫小枕抬高臀部10cm,至少保留药液2h,最好保留6h以上,以提高疗效。灌肠过程中注意保持床单位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保持环境整洁舒适。

2艾灸的护理

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穴,温和灸法每穴艾灸5min,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间隔2d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护士首先向患者解释艾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嘱患者取仰卧位,将艾条(河南省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生产,艾绒等级:甲等,艾条直径:约10mm)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灸,以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艾灸5min,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对于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护士将示、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在施灸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烧伤皮肤、衣被。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休息。

3体会

慢性直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病位在脾、胃和直肠,病机为脾胃气虚,运化升清失职,湿邪郁滞大肠,日久化热,血气相搏,脉络受伤导致气血凝滞,瘀血阻络。黄柏灌肠剂中败酱草、青黛、金银花、黄柏活血解毒;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地榆炭凉血,止血,解毒散热;诃子涩肠止泻。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泻生肌之功。运用黄柏灌肠剂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直肠黏膜,便于吸收,且作用迅速。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起到温通经络、补气活血作用,改善微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中脘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可以治疗腹痛、泄泻等症;天枢可除湿化浊,活血化瘀;关元调补下焦,固本培元;足三里为温肾助阳、调理脾胃之要穴。

篇(4)

1.1对照组接受泌尿外科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常规备皮,并告知病人禁饮、禁食的时间,手术当日清晨给予术前用药以及常规清洁灌肠。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给予预防性并发症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持续性膀胱冲洗。

1.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情志护理。应参考病人个体情况积极与病人沟通交流,通过深入交谈来疏导其心理状态,缓解其紧张或焦虑情绪,逐步恢复心理状态至最佳,以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应选择直观易懂的视听材料以及各类宣传画来展示手术的意义与必要性,并告知病人在术前和术后的各类注意事项,讲解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将一些有效而简单的自我放松技巧传授给病人,例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静默以及意象性放松等等。②术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术后可取4℃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冲洗速度以及冲洗量,避免出现膀胱痉挛;若病人出血量较多则应中止灌洗并准备电凝止血;告知病人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可给予麻仁丸服用。③腹胀、排便护理。艾灸神阙、中脘穴,或以理气散外敷、场效应低频治疗下腹部等方法改善肠蠕动,以预防便秘。④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以中频脉冲气压联合穴位贴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涌泉穴,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⑤睡眠护理。使用耳穴压豆改善睡眠,通常以每个耳朵贴肝俞、心俞、肾俞、内分泌、交感神经、神门穴。⑥辨证施膳。对于属膀胱湿热证的病人可多食薏米粥,取糯米和薏仁米熬粥,加入冰糖即可服食;属肾阳衰惫证的病人可多食黄芪山药粥,取薏苡仁、山药以及黄芪熬粥服食;属肝气瘀滞证的病人可多摄入茄子、菠菜、瓜蒌以及丝瓜等。⑦尿频、尿失禁的护理。在术后2d~3d嘱病人进行收缩腹肌、臀肌和括约肌锻炼,同时加用针灸或理疗等。尿失禁或尿频现象一般在术后1周~2周内可缓解[3]。

2观察指标

分别在术前1d、手术当日以及术后第3天时观察两组病人心率以及血压变化,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估两组病人焦虑状态,统计两组住院平均时长、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男性老年群体中,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对于男性老年病人生命质量以及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以及尿潴留。一旦病人过度劳累,或者气候变化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均会引发急性尿潴留。对于前列腺增生病人而言,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诸多治疗方案中的金标准。随着临床对该术式的不断应用和深入研究,采用中医方案护理TURVP围术期病人成为临床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篇(5)

1.1患儿

从患者方面来说,由于儿童病情复杂多变,且容易反复,造成护理工作繁重,有时没有时间来及时、仔细的解答家属的问题,就会使患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不满和误解;患儿由于自制能力较差,在进行各项检查,尤其是带有创始性的检查时因为疼痛不能很好的配合;患儿因为年龄小、自身认知能力差、不能正确地诉说自己的症状,加上儿科病情变化快,以至于不能对病情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应对。

1.2患儿家属

随着人们认识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孩子很是娇贵,一旦生病,全家人都紧张。特别是当患儿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是危险的时候,一旦医护人员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发泄到医护人员的身上。

1.3护理人员风险因素的来源

总的来说还是出自于我们医护人员本身,总结下来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压力过大。由于患儿年龄小且重视度高,一旦出现失误,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就难以接受,往往会引起矛盾纠纷。这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操作时的水平。

(2)服务意识不足。极少数的护士在面对患儿时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爱心,又因超负荷工作,精力不足对家长解释工作不到位,这就大大增加了风险的发生。

(3)法制观念淡薄。护理记录不真实,护理记录不完整,护理记录依赖医嘱性强,一旦发生纠纷,这些现象都会使护理人员处于不利的位置。

1.4在医院管理方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实施抢救用品准备不全、医疗仪器发生故障未及时维修、新仪器的使用不当等原因而耽误治疗,以及缺乏人性化的病房管理,这些都可以引起纠纷。此外,没有落实到位的规章制度,不能保证护理工作地有序进行,护理质量也会深受影响,在产生纠纷的时候不能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

2应对风险的干预措施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

医院应该专门组织医护人员集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增强法制意识,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护理工作,这是杜绝护理纠纷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要谨慎从事技术操作,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

(2)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儿科的患者都是特殊的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增强要积极、细致、全面地为患儿及家长服务的意识只有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患儿,才能在医疗服务的行为过程中取得病人的信任,杜绝矛盾及纠纷的发生。

(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技能

提高自身的能力是防范医疗风险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地参加一些临床技能培训班、护患沟通技巧学习班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多学习一些关于儿科常见疾病的知识,熟悉各种疾病特点,掌握护理的原则和重点,可以帮助我们在临床中熟练的处理与运用。对新引进的先进仪器设备,不但要会熟练地掌握如何使用,还应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尽量避免因为盲目操作给患儿带来痛苦或者损伤。

(4)掌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对患儿在患病期间在心理上所发生的变化特点也要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以便于找准合理的护理方式,还要洞悉家属的心理活动规律,从他们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才能在工作的时候得到患儿及家长的认可。例如在患儿入院后,护士们就要尽可能及早向家长说明病情的特点,对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加以说明,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医疗护理处置更应首先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才能得到其配合进行操作,这样也才能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及矛盾。

3总结

篇(6)

【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每天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担负着重大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护理人员素质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分析

1.1职业道德、思想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护理人员每天面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担负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任务,有着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不遵循医德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疏忽大意,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害。常常表现为:责任心不强、观察患者不细致、病情记录不详细、不及时汇报病情、延误病情、查对不严格、不坚守岗位、、有章不循、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制度或技术操作常规、交接班不认真、服务态度差、缺少同情心等,这些都极易造成护理不安全,引发护患纠纷。

1.2业务素质

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患者病种各异,病情多样复杂,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实施准确的护理。一些护士由于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护理技术水平不高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错误,观察不到位,对潜在并发症预见不足,不能及时判断处理,均可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额外增加患者痛苦,引发护理纠纷。有些护士缺乏沟通的艺术和技巧,护理过程中态度生硬,造成护患间沟通不良,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1.3法律意识

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如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没有注意遮盖患者的隐私部位或随意议论患者的隐私;漏记、错记临床护理记录单;在做护理、治疗前未充分做好解释工作,征得患者同意,这些都可能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为医疗护理纠纷埋下隐患。可见在护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都会隐含了法律的问题,护士若对护理行为缺乏足够的法律认识,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权利,就可能引起护理纠纷。

1.4身体、心理素质

发生护理安全事故除了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法律意识不强的因素有关外,还与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很多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个体,多重角色的担任及超负荷的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有畏难情绪。造成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一旦不能很好地应对,即严重影响护理安全。

二、对策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及服务态度欠佳而引起的。医院要利用报告会、政治学习、观看电影、录像等各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道德信念和慎独精神,增加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业爱岗,认真负责,工作严谨、细致,对患者关爱、同情和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不出差错。

2.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护理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熟悉各项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并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制定正确的护理对策与措施。因此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护理管理工作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新知识、新观念、新动态,强化“三基”训练和考核,可通过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竞赛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积极性。对新毕业的护士要加强岗前培训,实行专人带教,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和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3加强护理安全性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应注意与规章制度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护理安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法制学习,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心,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还要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即使发生了纠纷,处理时才会从容不迫,有理有节。

2.4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职业压力

护理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国际护士会将2006年护士节的主题确定为“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内涵在于强调临床护士的数量配置及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康复,强调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解决临床护士的短缺和护士超负荷工作问题。护理人员编制、配备应以满足临床需要、保证病人安全为前提。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和素质,并注意结合学历、职称、年资及实际能力等综合能力,对护士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层次使用护士,倡导弹性排班,定期为护士进行体检,为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避免超负荷的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疲劳、疾病的发生。

护士职业压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一些医院引入员工援助计划(EAP)服务,对护士进行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护士职业压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适应性,使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医院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护士的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动态,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行为、心理的辅导和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和心理素质,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学会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稳定的情绪和轻松的心态面对病人,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49.

[2]阎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

[3]邓健,李成琳.从潜在性护理法律问题看护理管理法制化[J].现代护理,2001,7(2):59.

篇(7)

1.1研究的内容

1995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发表了《健康新视野》重要文献,明确指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必须将侧重点从疾病本身转向导致疾病本身的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方面来;未来的卫生干预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健康状况为中心,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是未来年代的两个核心概念。我科在门诊输液病人中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在践行WHO提出的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两个内容。

1.2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2.1对象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到我科输液的确定的5个病的其中1066名患者按编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532人,双号为研究组534人,并且调查对象必须是14岁以上,排除意识存在障碍者、语言表达困难者。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性别、学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对照组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晓率是67.2%,不知晓率是32.8%;研究组的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晓率95.1%,不知晓率是4.9%。

1.2.2评判标准

以患者能说出宣教内容的30%以上为知晓,30%以下为不知晓。

1.2.3方法

1.2.3.1准备阶段

科室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会,确定病种制定确定病种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和中医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进行考试、考核全员掌握按程序进行工作(方法见后)。

1.2.3.2实施阶段

(1)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方法。

(2)研究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即:了解病情收取针剂按编号(双号)分组法介绍等候地点配液核对、了解病情、输液调节滴数、告知输液相关注意事项介绍输液组数和所用药物名称、作用按规范的内容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和进行辨证施护巡视、加液时再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和辨证施护输液完毕、拔针、指导时再进行宣教。

2研究的技术路线、引进技术、创新技术

2.1技术路线确定病种制定确定病种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和中医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进行考试、考核全员掌握按程序进行工作(方法见前)两组进行对照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

2.2引进技术研究过程中主要引进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穴位按摩法、刮痧法、全身药浴法、湿敷法、贴药法、药熨法、拔火罐法等技术。

2.3创新技术

(1)门诊输液病人在输液这一短时间内,同样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使其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2)在门诊输液病人中,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祖国医学即中医特色的优势,使教育对象根据中医原理,建立较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临证施护”的能力。

(3)在门诊输液病人中,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改变了输液室护士只机械地执行打针、配液功能。

(4)在门诊输液病人中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促进了输液室护士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使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又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护士对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3研究结果

3.1结果通过8个月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得出结论,研究组患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9%。

3.2通过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加强了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患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临证施护”的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使我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