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专业考核方案

专业考核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专业考核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专业考核方案

篇(1)

一、目的和意义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4)受理、调查并处理个人申诉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5)认真总结,如实填写有关表格,并按时上报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材料。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部署。每年12月份由局职称办安排当年全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时间及具体要求。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8.总结上报和公布考核结果。单位要对年度考核认真总结,按要求填写《考核结果统计表》及《年度考核审核备案花名册》,按时将总结报告、表格和相关材料上报局职称办。局职称办审核后的结果要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通报。

经局审核后,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公示,时间为一周。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4.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解聘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或不聘专业技术职务至少一年以上。年度考核等次不称职,当年及低聘、不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不能计入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任职年限(即任职年限延长二年)。并在低聘或不聘期间进行考察,若年度考核仍为不称职者,取消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4.科研获奖或授予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人员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

篇(2)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绩效考核 设计 实施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随着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越来越觉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如何做好企业绩效考核,是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点。

一、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分析

1.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更新阶段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首先是规模上越来越大;其次是都面临着二次创业的问题;第三,有的民营企业即将进行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资产传承,只有加强企业管理,理清关系,才可以实现新老一代对资产管理的顺利过渡。

2.绩效考核是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提升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做好企业的绩效考核,民营企业必须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对企业的目标进行梳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加强。而且只有这些工作做好了,企业才可以推行绩效考核。所以,绩效考核是促进民营企业加强管理的主要内容。

3.绩效考核是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途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人员越来越多,单纯地靠经验管理已经是管不过来了。要靠制度来管理就必须制定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必须有专业人员做工作:一是靠专业人员来制定方案,二是要靠专业人员来执行方案,三是靠专业人员修改方案完善方案。

二、中小民营企业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必要条件

中小民营企业有效推行绩效考核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这些条件满足,才有可能有效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1.企业经营状况稳定,市场状况稳定。企业只有有了足够的经营利润支持才可以推行绩效考核,否则无法从根本上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实施绩效考核也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目的。单纯地从“企业政治”角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给员工画饼充饥,无法推行绩效考核。

2.企业必须拥有完备的、科学的组织结构。中小民营企业有效实施绩效考核,要求企业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架构。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一般都是以良好的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如果结构混乱,绩效考核方案就无法制定。

3.财务管理健全,是落实绩效考核方案的保证。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由于业务简单而没有配备专业的、高水平的财务人员,到了一定阶段才发现管不过来了,而管不过来最为直接的感觉一是人管不过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没有专业水准的财务管理人员将直接影响中小民营企业推行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

4.人力资源部自身建设健全。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案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制定的考核方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适应企业的实际,这就要求企业有专业的人员及时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实际情况,在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微调。

三、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面临的主要难点

1.企业所有者对实施绩效考核认识的误区。想实施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又怕公司乱了,以至于虎头蛇尾。害怕新的方案影响到了某些关键人员稳定的时候,还是优柔寡断,不敢强制推行新的办法。看重眼前利益是老板不积极推进新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的根本原因。

2.企业文化对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变革的抵触。公司里没有形成创新的文化,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害怕绩效考核的推行影响自身的利益。其实绩效考核对员工也好,对公司也好都是有利的,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但是实践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关键人物总是要阻碍绩效考核方案的推行。

3.企业战略或者企业经营状况对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影响。民营企业最大的优点是经营灵活,企业战略要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比较大的,比如企业突然遇到了资金困难,或者遇到了市场疲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绝对会受到直接的冲击。在企业发生战略转变时必须要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调整。

4.缺少专业绩效考核设计人员是企业无法很好实施绩效考核方案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高级专业人力资源人员的缺乏,很多企业聘用外脑帮助企业设计方案,但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考核的深入程度不能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并且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外脑由于没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公司的各个细节,所以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有时也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四、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1.考核体系是员工努力的依据。考核体系制定出来后,要使员工知道怎么努力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绩效,拿到更高的薪酬;怎么做将受到考核方案的惩罚,绩效奖金拿得少。公司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就要围绕着这个目标以及其分目标来设计。

2.考核体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公司经常变动考核方案,一方面容易使员工感觉公司政策朝令夕改;另一方面经常变动容易使员工不知道努力的“公式”,影响公司关键目标的实现。

3.考核体系要体现灵活性。薪酬体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能太“死”,比如,市场形势特别好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销售员工的提成基数,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这个基数。要基本保持员工收入的稳定。对于一些库存商品,可以季节性地制定激励办法,促进库存产品的销售,以降低企业库存。

4.绩效考核体系要“合法”。劳动法对企业用工很严格,在企业的薪酬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法律的影响。比如在设计试用期人员的薪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最低工资的限制;考虑劳动法对新员工试用期的规定。

5.绩效考核体系要因公司而异。薪酬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的效益。有时集团公司下属有很多不同业务的公司,公司内部有很多部门。薪酬体系的设计不要一刀切,要根据各个公司的业务,各个公司业务的市场薪酬、利润状况来确定。

6.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体系与一般员工有所区别。高级员工的考核体系要与企业整体效益结合起来,将平时收入与年末收入结合起来,平时不要把总经理们喂饱,要留一点到年末。但是考核的公式一定要交给总经理。一般员工的考核放在平时,做得好立即可以得到奖励。

7.绩效考核方案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降低考核成本。有的公司的考核体系十分细致,很复杂。到月末,年末对员工按照考核方案考核时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工作量非常大,这样是不利于薪酬体系的推广与应用的。

8.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要围绕公司的核心业务。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就是为了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因此考核方案的设计前一定要搞清楚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实现核心业务目标的步骤是什么,只有这样制定的考核方案才会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以上8个原则不是相对孤立的,在设计考核方案时要全面考虑,不要顾此失彼。

五、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操作的十大要点

1.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很多公司虽然盈利点比较好,业务利润率也很高,但是结构混乱,责任不明。再者由于中小公司往往一个萝卜不是一个坑,而是两个甚至三个以上的坑,所以结构就更加复杂。组织结构问题解决不了,绩效考核体系就无法建立,即使建立也无法持久运行。

2.解决老的薪酬办法与新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之间交圈的问题。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在采用绩效考核方案之前其实也有自己的考核方案,只是考核的内容不科学。在公司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方案前的设计阶段,一定要了解清楚老的方案。新方案要吸收其中优秀的因素,同时也不能立即完全摒弃其中的不科学的成分。

3.完善必要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财务人员问题。与公司绩效考核方案执行最为关键的两个部门是人力资源部与财务部。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好后,要在实践中完善,这些工作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去做。绩效考核方案一般都以财务数据为基础,比如计划的数据、结果的数据,收入的历史资料,利润的行业水平等,都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来做。

4.老板自己的思想问题靠自己解决。很多老板只注重业务工作,嘴上注重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但是态度不明朗。或者老板也支持开展绩效考核,但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对公司的绩效考核总是提出一些不专业并且不利于绩效考核的观点,阻碍绩效考核在企业的推行。

5.公司发展历史遗留的不利于绩效考核的问题不可小视。要解决好老的员工尤其是功臣们怎么执行绩效考核方案问题,因为他们多数觉得自己功劳最大。有的公司在创业阶段给了公司所谓的股份,发展起来后,利润很高了,老板就觉得按照原来的股份给他们继续发奖金拿得太多了。

6.加大推行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宣传力度。在制定新的绩效考核之前,一定要先行在公司内部广为宣传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性,重点是中高层要达成共识。其次进行试算。所谓的试算就是拿过去的业绩套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看员工试算后的收入与原来的收入的比较。试算的结果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正常的,需要对新的方案进行调整。

7.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要自上而下的制定。在公司全面推行绩效考核,要自上而下的进行。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总经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总经理的考核指标明确了,我们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案。最后再确定基层员工的绩效考核方案。

8.绩效考核方案每年都要做适当的微调。绩效考核方案的改进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绩效考核方案,即使再科学的方案,在一个公司很适用,但是到了另外的公司可能是一个很糟糕的制度。我们制定好绩效考核方案并实施后,要在一定阶段进行调整。在一个公司绩效考核方案的推广面积要逐步实施,不要面面俱到。

9.绩效考核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支撑。绩效考核的制定与实施一定要以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其他版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不是割裂开来的。要想使绩效考核更加深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10.绩效考核KPI的设计要随着企业的发展或战略调整而更新。在一个公司管理比较落后阶段,KPI最好以经济指标为主,主要包括净利润、费用、收入等为最关键的指标,其他指标为辅助指标,关键指标的权重要占70%以上;其中利润为最最关键的指标。随着绩效管理的推进,可以逐步增加其他涉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再将利润等关键指标的考核权重下降。

六、绩效考核方案实施的三大步骤

1.先引进。每个企业都有执行了很多年的所谓的考核方案,所以对一个公司根深蒂固的东西进行改革会冲击该公司某些人的利益,甚至是心理。为了在公司推行科学的方案,一定要将原有方案套到我们的方案里面,那怕之前的东西不科学,不太好,但已经深入人心。这样确保了公司的业务不因为绩效考核新方案执行造成的动荡。

2.再优化。对于引进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深入人心后,要一点一点地对原来方案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优化。首先优化的是企业利益最核心的部位,比如销售、生产,最后才是行政、财务,以及一些管理岗位。当然这个优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篇(3)

关键词:企业分工 考核方式 改革 分层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主要是为电子行业与企业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是动手能力强,到岗后能通过短暂培训就成为生产线上的技术主力军。目前我们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从行业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以项目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手段,编写以企业研发生产技术资料为基础的教材等等多环节共同发展,教学考核作为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环节,其改革迫在眉睫。

1.当前常采用的考核方式及其弊端

1.1 形式过于单一,没有体现课程的特点

笔试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考核方式,笔试的内容过于依附于教材,主要是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理论的理解能力。由于考核的内容多来自教材和课堂笔记,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采取作弊来通过考试。为了兼顾到平时成绩,笔试与平时成绩共同考核的办法也常被采用,虽然考虑到平时的表现,但是依旧不能提供一个公平的考核平台。

1.2 考核内容取材范围狭窄

选取实验或实训项目为考核内容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常采用的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多来自课堂实验或实训中的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内容。考核过程虽然可以避免作弊带来的不公平性,但是由于选材范围狭窄,不能全面考虑到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抽取题目的随机性也势必影响到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1.3 生源素质因素未在考核方案中体现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广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采用一刀切的考核方案,缺乏对学生素质层次的考虑,违背了应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多样化的考核方案,全面考虑到各个素质层学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电子信息专业高职教育考核方式改革的初步探索

2.1 电子信息专业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在企业中承担起项目中的某一部分任务,因此需要建立起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动手能力为基础,采取以总结性,鉴定性,以及兼顾到平时表现的形成性等考核手段综合评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考核方案的制定以电子信息专业涉及到的行业标准为基础,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将职业能力融合到考核方案中,并综合考虑学生素质的层次。

2.2 结合电子行业企业分工制定不同岗位的考核方案

电子信息行业的职业标准反映了职业发展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这些标准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职业的影响,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知识水平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标准反应了电子信息行业对相关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因此制定的考核方案需要充分体现技能要求。

电子信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包含电子设计工程师,板级设计工程师,单片机开发与应用工程师,仪器仪表工程师,电子结构与工艺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电子CAD绘图员等职业。课程设置是根据这些岗位的上岗标准为基础,课程的考核内容也应以岗位标准为中心。电子设计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电子产品的整机设计与制作,此职业岗位包含项目管理岗位,硬件岗位,软件岗位,测试岗位以及技术文员。不同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也不相同,项目管理岗位需要准确理解产品的需求,并且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与模块分配。硬件岗位根据需求设计和测试硬件电路,软件岗位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和调试软件部分;测试岗位则是对整机的功能进行测试,确定是否达到需求;技术文员主要负责对工程资料的归档和整理。

在一个项目考核组中,模拟电子行业企业岗位分工,每位学生可主动选择岗位。各岗位的技能要求不同,针对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硬件设计工程师要求具备焊接技能,会测试和使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具备对电子设备的故障判断 维修技能,会进行电子产品制造和装配,会测试和使用常用传感器等技能。硬件设计岗位的考核要以技能要求为内容。软件设计岗位,测试岗位,技术文员等岗位也应根据各自的技能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

2.3根据学生的素质制定分层次考核方案

根据岗位分工的考核方案模拟了电子行业企业中项目组的岗位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被考核对象的层次,例如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相对于技术文档整理和整机测试而言难度较大,对被考核对象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整个项目组中其工作占了主导地位,在制定考核标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分层次考核。分层次考核不仅仅是针对岗位职位的技能需求,还需要对不同的项目给予等级评价。分层次考核的目的是在公平,公正的考核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分层次考核的关键点在于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这将是下一步深化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

高职教育考核制度的改革能促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规范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使得考核作为教学管理中重要一个环节发挥其反馈和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游韬.高职院校考试形式的改革 [J] .今日科苑,2009,(22).

[2] 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 [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

篇(4)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海 200437)

摘要:“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标准开发入手,研究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探索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以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为例,阐述了“双证融通”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88-03

为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作为首批“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的五个专业之一,于2012年7月启动了试点学校专业改革。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肩负起了“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学团队打破传统思路,开发了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确定了以三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教育培训模式,共开设了5门“双证融通”课程。“继电控制电路装调”就是5门课程之一,教学改革经历了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课程考核方案编制以及教学试点、考核试点等过程。

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综述

“双证融通”的基础是继续深化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 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主张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为实现“双证融通”奠定了重要的课程改革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明确其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对应关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内容完全融入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双证融通”的框架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来自多方面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适应当前的工作任务,还要能适应未来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与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双证融通”应当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在完成教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育内容中。

“双证融通”实现的前提是师资与实训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开发不仅要强化课程体系设计,更要突出对教学实施条件的规范,以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完全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要求。要从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角度,安排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并加强实训实验条件建设,确保“双证融通”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为实现“双证融通”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实施与评价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以及其评价结果与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双证融通”应突出对“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两个关键环节的开发,开发主体应由学校教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等共同组成。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开发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开发是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双证融通”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内容的一致性,其开发均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因此,课程标准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融合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关键环节。在一门课的课程标准中应明确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实施建议等问题。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继电控制、电工工艺、电气安全等领域的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获得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的一门“双证融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兼顾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使其具有通过维修电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体现终身发展目标。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设置课程的依据、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内容安排、活动设计思路、课时安排说明以及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等。“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为主线,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用典型电气元件、电气设备作载体,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检修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树立安全文明的电工作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爱岗敬业、合作进取的职业素质,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建议课程学时为128课时。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学习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的职业能力,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能识读、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等继电控制线路;能分析、排除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典型继电控制线路的常见故障;能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学生要学习什么,描述的主要是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了推进阶段性、模块化技能考核方式,课程内容划分尽量采取相互独立的项目、模块形式。“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5个项目(如图1所示),每个项目下设模块,共计20个模块。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应学习到什么程度,是一种表现标准,具体描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应掌握的程度,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实施建议即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课程概况、教师任职条件、实训教学条件与授课计划等内容构成。“双证融通”课程教师任职条件包括:任课教师应稳定,教师变更应获得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批准;任课教师必须持有高级工以上且与融通证书相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训(实验)装备条件应在技术水平与数量上均能满足“双证融通”课程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

授课计划是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整体安排,是从教学实施角度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授课计划是体现“双证融通”课程实施程度的关键性文本。为了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应当制定“双证融通”课程的授课计划。“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授课计划针对课程性质、授课时段、编制说明、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授课计划包括43课次,共计128学时的授课内容,根据每课次的授课内容编制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方法,并分配了每次课的学时数。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考核方案是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考核方案开发要求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为基础,并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进行拓展,形成能准确、完整地评价学生对一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方案。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笔试方式,由学校组织考核;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与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职业素质成绩与现场实际操作成绩的比例为2∶8。其中,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由学校教师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允许考生考两次,以成绩较好的一次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一门“双证融通”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合格,可认为该门课程合格。理论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按学校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在下一轮相同课程的操作技能考核中安排一次补考,或参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指导下,我校2012级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已通过“电器电装和线路敷设”、“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两门“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成绩已登录在市社保中心专门开设的“双证融通”课程网站上。

参考文献:

[1]李昆益.高职创业式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2(8):46-47.

[2]吴兴华.开放教育“双证融通”院校鉴定研究[J].成人教育,2013(3):26-29.

篇(5)

关键词:绩效工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80-01

把从2009年1月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根据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绩效工资的分配要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以体现教师个人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绩效工资改革实施近三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也相应提高,这对于教师自觉提升职业道德、端正从业态度、提高专业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实施绩效工资是以绩效考核评价为主要方式的奖惩性评价。有研究认为,对教师的奖惩性评价会阻碍教师专业发展。[1]从绩效工资实施以来的状况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滞。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

1.分配方案制定程序问题。为了保证学校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做到公平合理、民主科学,各级人事、教育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分配方案必须要吸收教师代表参与制定,必须经学校教代会或教师大会审议通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教师在方案制定上的话语权缺失,往往行政决定取代了教师意志,还有“一些学校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表面上是征询所有老师的意见共同制定的,但实际上却是走过场。与此同时,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也产生了一个多数人对少数人集体暴力的现象。”[2]

2.教师思想认识问题。由于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按照教职工人数和岗位工资等级标准划拨到学校的,因此多数教师认为这部分工资也属于自己,应该要拿回来,否则就吃亏了。而事实上由于班主任津贴、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等支出部分都要从中列支,所以一般工作量的教职工是根本拿不回来“自己那部分”的,从而形成了教师的一种“委屈”心态。此外,绩效工资以奖金形式肯定教师的工作,容易使教师对教师的职责产生错误认识,造成所有工作、学习任务都要讲报酬、谈条件,师德缺失的现象。

3.分配标准问题。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上位标准,学校确定的行政管理各岗位标准、语数外等传统意义上的主学科标准、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的标准、班主任岗位标准等,往往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行政岗位标准过高、主学科岗位标准与“小学科”之间差距过大等,对教师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配标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平均主义倾向,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专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教师的工作量分配标准等同于一般普通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4.评价指标问题。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无法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而绩效工资的发放又需要一个明确的指标,这就使得任何一个绩效工资方案都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有的学校单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教师的工作实效,与教育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应试教育弊病有增无减。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单一,多以教师个人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评比活动获得名次为指标,忽视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性评价,例如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参与校本研修等。

5.考核管理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学校自上而下的考核为主,缺乏教师之间的互评、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考核结果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教师缺少申诉渠道,考核的公正性、全面性无法保证。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学校发展的基础。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3]因此要把绩效考核这种奖惩性评价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利用好绩效工资这个管理杠杆,优化教师队伍管理,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第一,吸收教师参与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和考核。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职工的认识,使之能认识到实施绩效工资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育发展,不是吃大锅饭。方案制定过程要有教职工代表全程参与,方案出台之前要在教职工中充分讨论、酝酿,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因同工不同酬而挫伤教师积极性的现象。最好的绩效评估是将各类评估者的意见综合起来,全方位地进行评估。[4]考核结果及时公示,教职工有便利的申诉渠道。

第二,考核方案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学校要对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任务加大考核权重,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自身专业发展中。如,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检查,备、听课检查,校本培训过程性检查、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检查等;再如,提高教师教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师德考核奖惩标准以及校内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工作岗位绩效标准等。

第三,合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科学全面的考核方案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学校应认真研究考核结果,结合教师成长记录袋建设,从发展性角度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一步优化学习培训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四,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学校不应过分夸大绩效工资的奖惩作用,尤其在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方面,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特征,善于运用人文关怀、授予荣誉、搭建成功平台、给予学习培训机会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工作责任感,增强教师主动发展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贾汇亮.教师评价:绩效考核基础上的专业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5).

[2]何凤秋,刘美玲.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跟踪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2).

篇(6)

关键词:全站仪测量技术 阶段性技能考核 考核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3

1 引言

高职高专专业课程的传统考核方案通常采用单一的期末理论考试方式。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主要通过期末一次性理论考试成绩来体现。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们已经知道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在学生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太大会带来很多问题。《全站仪测量技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技能,课程实践教学比例相当大,因此,针对本课程我们制定了“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和综合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考试方案,近年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2 实施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的必要性

所谓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是指在《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应的技能操作项目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技能考核。通过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可以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考查我院工程测量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掌握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及时地调整学习方法、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等,以便于更好地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我院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全站仪测量技术》主要在主讲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传授专业技能,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操,完成一个个学期项目及企业项目的方式来开展,以达到躬学结合、践教合一的目的。

3 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项目设计

3.1 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项目的设计

在《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阶段性操作技能考核评价,要求我们主讲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结合课程长期教学的经验及课程性质,我们将本课程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共分成全站仪基本操作、基本功能测量、三维坐标测量、施工放样测量、悬高测量、对边测量、交会测量、面积测量共八个操作项目。

3.2 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成绩的评定特点

第一,完整性。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其内容涵盖本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教学项目。第二,实践性。《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过程中必然侧重于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第三,独立性。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技能考核过程中,设置一些相对独立的操作项目,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的能力。第四,协调性。工程测量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相互协作,因此,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必然要对学生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进行考核。第五,客观性。主讲教师给出的成绩应该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减少教师工作量的措施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批次进行考核。《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本身实践教学比例达到70%左右,因此,可在每次实践教学过程中,先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新的技能进行练习和学习,然后在每组中对学习能力强、新技能掌握快的学生先进行考核,然后由该通过考核的同学对本组其他成员进行指导,并由各组组长负责对其他成员进行考核评分。

第二,学长检查打分制。建立学长打分的机制,从本专业高年级学长中抽调个别成绩优异的同学组成考核组,既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学习交流互促的机会。这对被考核的低年级学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鞭策。

4 综合理论考核的必要性

综合理论考核是以规定的理论教学目标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考核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杜绝某些阶段性技能考核方式中不易监控的作弊行为。所以,阶段性考核不能完全取代综合理论考核,综合理论考核应该作为阶段性技能考核的重要补充。在我们的考核方案中,采取了阶段性技能考核占总成绩50%,综合理论考核占总成绩50%的考核方式。

5 新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

我院《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新的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方案实施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 有利于健全教学过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与综合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适应了《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的要求,促进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项目操作技能的学习,改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积极督促学生对《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项目操作技能的实践操作学习,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5.2 评价客观、公正

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的引入,要求教师针对每个操作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态度、完成质量等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更具说服力。

5.3 教学效果改变明显

我们通过企业调研得出结论:采用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全站仪测量技术》课程实操项目专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维护、全站仪的应用等操作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6 结束语

传统的考核方案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标准,项目操作技能阶段性考核与综合理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案,是我们不断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组织管理,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信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谢利苹.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

[2]张竞超.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

篇(7)

关键词:美术设计;技能考核

笔者认为,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下改革美术设计专业的技能考核方式方法,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考、教、学相结合,努力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设计技能水平高的美术设计人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一、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的现状

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美术设计专业技能。透视我校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的现状,可以看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美术设计专业的技能考核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主观性大。

由于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由专业任课教师把握,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专业课作业上,专业课的作业成绩就是专业技能成绩,而专业课作业的评价主要由专业任课教师说了算。在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中,由于每个专业任课教师的兴趣爱好、对学生个人表现的好恶、对专业课作业艺术性的评价等的不同,导致了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的主观性大,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的评定比较随意,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不能很好地如实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学生不重视专业技能考核。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认为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学生的专业学习优劣往往通过专业考试来进行,考试评价成绩体现一切。而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说了算,主观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学生们认为只要投任课教师所好就能取得专业技能好成绩,从而不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不重视专业技能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

(三)学校不能准确把握专业技能考核的情况。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各个专业有各个专业的特点,教学要求各不相同,专业技能考核也各不相同。学校领导由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的局限,很难很好地理解各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技能考核中,由于美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不能用一张试卷、一份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优劣,学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由任课教师给予评价,导致学校不能准确地把握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的情况,也就不能准确地监控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专业任课教师教学随意性大。

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由专业任课教师随意给予评价,学校又不能准确地监控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一些责任心不强的专业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上就比较随便,上课马马虎虎,心情好时就给学生讲授多些专业知识,心情不好时甚至不讲课,由学生自己做作业,教学随意性很大。学校领导很难发现并给予批评教育,从而导致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

二、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的实施

我校从2008年起每学年用一个周的时间进行各专业技能考核,由学校教务科负责统筹组织实施,称为技能考核周,美术设计专业的技能考核也在这一周时间完成。为了保证美术设计专业的技能考核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的原则。

在推行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前必须先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此,我校领导组织全体美术专业教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认为要改变美术设计专业现行的专业考试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实行专业技能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专业技能考核,每位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由三位美术专业教师担任评委进行评定,专业任课教师不参与考核评分,在学分制下每通过一科专业技能考核给予记两个学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给学生颁发专业基本功考核等级证书,各项专业基本功考核成绩列入证书内容,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不合格不给予毕业。通过实行专业技能考核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技巧,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率,从而贯切落实“修处事美德,习一技之长”的校训,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

(二)制定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的方案。

在学校确定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的原则以后,就要制定详细的专业技能考核方案,使专业技能考核具有可实操性。经过深入的研讨,我们认为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应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的专业科目技能考核;二是确定每个科目的专业技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三是确定每个科目的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和考核时间;四是确定每个科目的专业技能考核的程序和评价方式。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制定好以后,应将方案分发给每个专业班班主任和每位专业任课教师,要求每位专业任课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科目的专业技能考核内容和要求,并培养和训练好每一个学生,要求每个专业班班主任要向全班同学宣讲专业技能考核的方案,让每一个学生对专业技能考核都有充分的了解。

(三)完善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的过程。

在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之前,我们先向每位专业任课教师和每个学生告知考核的科目、内容、要求、方式和时间,要求他们做好专业训练,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在专业技能考核进行时,我们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考核科目的内容,由三位美术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任课教师不参与该科目的考核过程。整个专业技能考核过程由美术专业带头人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学校教务科派人全程监督检查。专业技能考核结束后,立即公布学生的考核成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技能考核成绩存放进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每个考核项目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给予颁发证书,并将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给予张贴展示,以资表扬,也给其他学生一个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美术设计专业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改革,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处理好认识问题。

学校对美术设计专业推行专业技能考核的改革、实行在学校层面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就必然对专业任课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定的压力,有个别师生可能会一时难以接受。因此,美术设计专业要实行专业技能考核的改革就必须取得全体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学校领导可以召开全校师生会议,阐明各专业实行专业技能考核改革的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全校师生对专业技能考核的改革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大力支持专业技能考核的改革,努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切实打好专业基本功,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注意处理好考核过程问题。

美术设计专业实行专业技能考核要涉及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评价标准等问题,如在对学生进行电脑美术设计的考核时,有的专业教师对电脑美术设计不太懂则不宜担任评委。因此,学校要严密地组织美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技能考核的改革。学校在实行专业技能考核时要求美术专业带头人制定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方案,教务科要统筹挑选好各考核科目的专业评委老师,要派人全程监督考核过程,以保证专业技能考核的顺利进行。

(三)注意处理好考核后问题。

美术设计专业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后,要注意处理好考核后的一些问题。如专业技能考核结束后,学校应该尽快公布学生的考核成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出的一、二、三等奖奖项,学校应该尽快在学生大会上给予颁发证书和奖励,应该尽快将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给予张贴展示,以给其他学生一个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教务科应该组织班主任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存放进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参加下一届的专业技能考核,否则不给予频发毕业证书,做到奖罚分明。

四、美术设计专业技能考核改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