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现状

如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把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娱乐休闲的阵地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可对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定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带来了人们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社会关系的改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得较为活跃;在商务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网购比率达43.1%,使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比率分别达40.1%和38.9%。[1]

1.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

综合现行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来看,目前,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生活方式、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网络政治生活方式等[2]。

1.2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1.2.1大学生学习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合作、完成网络课件等。如:依托微博、博客、BBS、通讯群等网络平台接受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老师,选择课程,接受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及提交作业,共享学习教案,搜索学习资源,等等。

1.2.2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交友、网络虚拟社区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博客、交友网站,多渠道、多方式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空间。网络交友主要包括休闲交友、商务交友和婚恋交友、社区交友、网络求职等。

1.2.3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进行音乐欣赏、观看影视、开展网络游戏等。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娱乐休闲活动方式,其中,网络游戏是目前大学生网络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1.2.4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网络购物、网上交换、网上出售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商店、网络商场、网络商城层出不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在大学校园逐渐流行起来。

1.3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除了具有网络生活方式本身的特点,还具有网络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网络生活态度多样性、网络生活方式差异性等特点。

2.不合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

2.1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对网络生活方式的认识、把握不及时、不透彻。

网络的发展太快,很多高校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了解不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都不大了解。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选择网络生活方式,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心理障碍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2.2“90后”大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性格、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从而陷入网络生活,养成不合理的网络生活方式。

2.3大学生本身对网络的把握认识不够科学。

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网络依赖性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盲目崇尚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偏激心理”和好奇心理,更容易受到网络传播中不良信息的蛊惑和感染。另外,大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他们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网络不良信息,难免会对道德发展不完善、自我约束力弱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4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网络环境复杂难辨。

一方面,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由于网络生活具有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陷,因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也会焦虑与不安,生活习惯混乱。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生活习惯除了受网络虚拟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必然也受到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如: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大学生移情于网络生活、社会中各种陋习散布到网络让大学生难以驾驭。

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外部环境等都是构成大学生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只有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2)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的机制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在现实的高校网络生活中,“网络党校”、“网络德育”甚至“网络恋爱”、“网络婚姻”等新形式和新现象的背后,都有网络自组织的影子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不仅来自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新的观念和设计,使得人们的现实活动具有网络化、发散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它的独立性、非主流性和虚拟性。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和德育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还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也不愿意接受来自校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和行政管理体系的限制。很难就此断定,大学生群体从网络自组织这种新技术的冲击中受到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因为网络自组织的独立性和非主流性、虚拟性,因应了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即自我意识增强、情感发展和现实关怀发散化的特点,其出现和迅速发展,具有必然性。90后大学生价值趋向多元化、主体意识增强,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的重要体现和影响所至。正是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特点,即越来越“90”后和“地方化”,这成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生性的代际机制。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寻找个案作为突破口,引出具有线性甚至面上规律和特点的结论,并通过其他类似个案加以验证。我们注意到一个名为“啦啦队”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该组织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几个学生骨干组成,其宗旨是“我们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成员大多是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边缘化人员,而满足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化消费和兴趣满足,颇有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在路上”一代人的某些作风和气质。由于这个组织的消极性,引起了相关部门和教师、管理者的高度注意并加以引导,但从目前来看,效果有限,其具体的介入方式和手段尚有待探索和检验。(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力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在作用性质上可以分为情感性影响力和非情感性影响力。熊小斌和高勇强在《非正式组织分类管理研究》中,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与组织成员的个人影响力的大小、领导力强弱、组织成员数量多少以及组织凝聚力强弱等四个方面挂钩。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网络化形式,或者网络化的非正式组织,这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基于大学生群体逐渐以90后为主流,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构成及其表达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1.虚拟现实。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虚拟性与网络的虚拟性一脉相承。大学生网络自主且局限于网络空间之中,是线上的活动,而与现实的生活系统和社会性的他组织不发生相互作用。在组织内部活动形式上,自组织成员一般以匿名、化名的形式出现在组织中,参与话题讨论和相关活动,名字本身并无特定意义,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声音”或者简单的数字和符号,交流中使用的用语极其富有“网络制造”意味,与一般的生活化用语和社会交往中的礼节性用语有很大的距离。总的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与现实社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间性”,即隔阂,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活动更难以预料和控制。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明显的“他组织”的痕迹,即基本都由个别核心人物发起、延揽和组织其他相关人员基于共同的兴趣或者需要、外在的机缘等条件自发形成,并且同一网络自组织用户之间的关系的退化也比较常见,如网络聊天的好友列表就时常有增加和删减的现象,并且还有一个“黑名单”功能,网络博客会暂停、更新或关闭,QQ空间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而这些操作基本都是自发的、偶然的,其发生过程以及结果都是网民自发参与的活动,外部监管和引导难以进入。2.情感性影响力。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于情感性因素,如老乡、同学、班集体、学生会等。情感性因素始终是维系自组织运行以及组织成员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的是成员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自然生成的情感关系,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排外性,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具有的情感性影响力对实现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目标、增强高校自身的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即它们对组织成员起到督促和鞭策的作用,使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中的“他律”与“自律”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高校大学生人群板块化、分裂化,甚至形成某种程度的对立。根据一个发生于邻校的事件,我们试图说明这一点。东莞地区某高校,其学生管理部门为了促使学生早睡早起,在新生中实行晚上定点停电关灯制度,这一措施实施之初便遭到了来自学生方面的抵触和对抗。事后调查发现,最先发起抵触活动的,恰好就是通过网络自组织而形成的地域性同乡会。而在另一个学校,曾经发生来自某一地区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自组织发起针对具体教师的“打小报告”活动,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3.理性说服力。贯穿于各种类型的网络自组织的内在机制,源于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理性说服力以及对理想、价值和情感的需求和满足。但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由于这两条基本原则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发展。而相反,网络自组织的产生催化、膨胀了理性说服力以及各种的需求和满足。首先,贯穿于信息咨询型网络自组织的是理性说服力的“被需要”。这是当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最常用也是最隐蔽的一种影响力技巧,因为网络自组织往往使用所谓的“事实”、数据和逻辑论据去调用、整合信息,试图说服成员接受某个想法或者企图,从而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达成某种目标,这种理性说服力突破了纯情感类型互动所带来的盲动性,并是使得向上影响和向下影响或者平级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了一个“客观”、“公正”、“亲和”的效果,这是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其次,网络自组织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型模式,自然不能拒绝情感、目标在其中的动力机制作用。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以“同乡会Q群”为典型,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激发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成员的认同和承诺。而在“兴趣探求型”自组织中,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建议或请求,与成员的需求、理想和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成员的热情和投入,组织者试图使成员感到他们自身要求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给予他们机会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理想、价值和情感是维系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核心原则。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其根本功能是重新塑造人,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比之前年代的人们信息收集更方便、人际交往更频繁。可以说,在大学生群体生活中,网络自组织可以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转换成信息的精神形态,而且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被转换为统一的意识。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局性认识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基本属于经验性的积累和发挥,没有从人本和大学精神的高度以及系统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进行管理和引导。在我们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在浏览QQ空间和微博写作、回复留言等操作的时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于富于现实体验感的线下生活如上课、社会考察、实验室训练等活动则兴趣淡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引,需要从全局的、和谐的、人本的模式和操作程序。但是从具体效果来看,目前的工作仍然是局部的、临时的、应付性的。(二)重视程度不够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理解有所偏差。由于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工具理性”的辐射,部分高校较为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首先品质、人文素养方面重视不够,只是将其看作是辅的东西。进入网络时代,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忽视进一步表现为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忽视,更多的时候,是将网络看作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简单地看做是学生课余的“私人空间”,看不到其中存在着进行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极大张力。在许多高校的网站和各二级学院的网站上,很难看到反映有关网络生活德育方面的内容。从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方法改进、硬件保障等方面来看,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基本上处于政出多门、队伍分散、无处着力的局面,也无法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学生处、团委、系部以及思政教师都具有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与权限。然而这些部门却都只是从或者理论、或者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工作,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形成相互抵消、互相拆台的局面。(三)网络自组织的分散发展具有客观的“不可管理”性质相对于平面媒体和门户网站来说,网络自组织的信息传递具有更明显的“不可管理性”,未经过滤和把关的社会因素和群体言论在其中流传极快。受到从众心理和集体规范的导向,大学生用户群体极容易接收这些新闻和信息,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被称为“病毒式”的信息传递。即任何信息,或者新闻,经过网络自组织的反复传递和宣传,可以逐渐确立自身的所谓“形象”和“信用”,使之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可信性和说服力,而形成集体的无意识。更有甚者,这种有害的集体无意识,带有深刻的“去理性化”特征。最近几年流行于网络自组织中间的部分话语体系,例如“因为爱所以爱”,“死了都要爱”,“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非理性语言通过网络自组织的散播,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非常消极而范围广泛的影响,极大地冲击了现实的德育课程效果,使得90后大学生的行为在很多方面越来越表现出“感性化”特征。按照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全国500多所高校建起了校园网,许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德育网站,甚至在一些院校中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队伍和机构,网络这个平台已逐渐成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新载体和新舞台,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但是必须看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生和发展必将给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以及任课教师、辅导员,都要高度认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做好规划和设计,努力协调和保障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地管理好、引导好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运行和发展,指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特色生活和兴趣爱好开放有吸引力的网络自组织,协调组织好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加以指导和管理,保障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李林洪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

篇(3)

1.网龄、上网时间。从网龄来看,超过60%的学生其网龄在2—5年这个区间段上,网龄在1年以下的学生比例最小,另外还有23.8%的学生其网龄在5年以上,并且学生上网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其中有近2%的学生在小学以前就开始使用网络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仍有近15%学生是在进入大学后才使用网络,这也许是与师范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有关。从此图表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普及,学生网龄低龄化将成为社会大趋势。从上网时间来看,上网时间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平均每周上网10—20小时,占到总人数的42.9%,其次是每周平均上网在20—30小时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8.6%。虽然每周平均上网时间在30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只有近10%,但是在调查访谈这部分群体学生时发现,其中不乏平均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的学生,显然这部分学生已经沉溺于网络,应引起高度关注。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也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上网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P<0.01),低年级的上网时间低于高年级上网时间;不同性别的学生上网时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P<0.01),男生上网时间明显高于女生;而专业不同的学生在上网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163,P>0.01),这说明文科、理科和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在上网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2.上网内容。从我们的调查可知,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方式仍然以娱乐为主,占上网主要内容的近50%,另外较大的一部分是包括制作课件、备课、查资料等方式的学习。这也反映了作为一名师范生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才能胜任教师职业的要求。另外有近20%的学生以上网打游戏作为网络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一群体在上网时间和上网程度上都比普通学生更高,因此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和教师应对这一群体加以引导,避免造成网络成瘾,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对网络生活方式的评价。在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评价的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通过8个问题对被访者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5个尺度进行测量,从对被访者的问卷结果统计中,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积极的网络评价仍占主导因素。其中“网络使人与人沟通更加便利”总体同意率达到92.2%,其余依次是“丰富文化娱乐生活”总体同意率达到88.5%、“共享社会信息资源”总体同意率为85.7%,“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总体同意率为79.2%。第二,消极的网络评价普遍较低。其中相对同意率最高的是“沉溺网络”,总体同意率为61.8%,其余依次是“空虚孤独感增强”总体同意率为50.6%、“网络信息泛滥,难以甄别”总体同意率为42.3%、“导致实践能力减弱”总体同意率为40.1%。第三,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师范院校大学生对网络生活方式大多数予以积极的评价,而对其消极评价较低,特别是对“网络垃圾的甄别”和“实践能力减弱”的总体同意率都未达到被调查总体人数的一半,所以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对网络生活方式负面影响的警惕性特别重要。

二、网络生活下培养健康养成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三观”教育,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的基础教育人才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整个民族下一代的培养,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也尤为重要。从我们的调查可知,在网络生活方式下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难以甄别,因此我们要增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开设红色网站,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特别是在世界和社会的敏感事件时期,高校应利用现代网络方式,通过学生QQ群、网络论坛、微博、飞信、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况,适时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管理组织能力。从以上的调查可知,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娱乐,并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到空虚和孤独。试想一个整天自闭于虚幻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怎么能从事好基础教育工作。因此,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开展与师范专业相结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是将学生从虚拟的网络生活中吸引到现实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增强师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结合,例如社区义务支教活动、学生展演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角色感和存在感,学生还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师范技能,为师范生实习和就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另外,在开展各种师范特色的活动中,也应利用好网络这一有效手段,比如在线直播、网上讨论、微博互动等,不仅使学生接受到网络生活中的正面、真实的信息,也将创新教育理念和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从而摆脱因孤独空虚而导致的沉溺网络的现象。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也日益严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日益重要。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及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的知识,也是其必备条件之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和大学生现代网络方式、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相结合,搭建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心理健康网络论坛等各种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师范院校大学生熟知并能初步掌握的一门知识。另外,利用网络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摆脱了传统面对面咨询的某些弊端,学生的隐私可以更加受到保护,也可以避免某些尴尬的问题和场景。有了心理健康的网络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线咨询,在网络交流中疏导自己的情绪,使学生能方便地掌握好自己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当然,这不仅需要高校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更要有一批既懂得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又懂得网络技术的人才。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亲切感和便利性,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纪律管理

篇(4)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各个领域。而如今的网络生活也已俨然成为了当今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上网比例都普遍高于百分之九十。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心理、道德修养与情感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技术的河流中,虽然网络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新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掌握最新的动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利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益处时,也同时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危害。通过调查研究,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大学生对于其网络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观,致使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严重,例如:有接近20%的人对网络上的性内容或者各种传闻有兴趣;大概30%的人对黑客感兴趣并且表示崇拜并且多于40%的人还表示如果有机会将对黑客的行为进行试验。网络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而网络文明的重大工程也早已在全国各地开展,来宣传网络的文明。但是人有人认为网络是自由的、是隐蔽私密的,所以出现了各个BBS论坛上的相互谩骂以及各种人身攻击事件的出现;还有部分大学生专门在网络上传播散布有害的信息或浏览黄色不健康的网站等来寻求刺激;更有极少数的人在网络上谎话连篇、弄虚作假,来骗取不义之财。

1.高校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育者缺乏对网络道德特点的研究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它的出现也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现阶段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却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缺乏对网络道德特点的研究。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在接触网络等新生事物时,接受能力、掌握能力会比一些老教师要强的多。大部分教育者没有意识到网络会发展的这么迅速,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其实作为网络道德它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道德、一种多元开放型的道德。

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网络道德不可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1.2作为教育者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性的认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现阶段网络已经深入人心,它已介入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网络社会”的到来,反映最强烈的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活跃,也善于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身在高校,站在讲台的教师,接受新事物反而不是很强烈,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对操作电脑等没什么兴趣可言,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性的认识。这也是近些年高校一直招聘引进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的原因所在。在“网络社会”,如何对在校的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研究的课题。如果作为教育者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就不可能真正的去帮助学生解决在网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谈不上教育任务的充分实现。所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同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加强对网络道德客观性认识。

2.大学生网络教育的对策

2.1发挥网络道德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第一,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它对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网络品格”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高校要积极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培养,通过有效的途径,把网络道德作为重要的内容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现在很多学校根据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美国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求学生接受有关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的学习和短期培训,并顺利通过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

第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第三,切实发挥科技的助推作用。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好过我们的教师。学校要要发挥网络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依靠高科技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2构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文化

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并不是互联网的普及的错。事情都有两面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网络视一种科技、一种生产力,并没有真正的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跳出唯知识技术的窠臼,要担起挽救网络道德危机的使命。高校的网络教育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学校必须要把教育理念提升到文化层面,也就是说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慢慢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在教育的内容方面,网络教育要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2.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

大学生应具备自我的监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面前不屈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监控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特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讨论、网络教育等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兰英.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5.

[3]蒋灵达.试论当前时期的网络道德建设[J].高教研究,2006,4.

篇(5)

摘要:网络现在已然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交往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诚然,网络给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了方便,但是却又有不少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这样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健康障碍,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本文将针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思考并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健康

一、 网络时代:

1.网络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1世纪是个网络的新世纪,网络如今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全世界各种信息,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交易,极大方便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

2.网络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网络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工作学习更加方便快捷,极大提高的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了生产力,相应也推动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能否认,当今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但这些负面效应却也是的的确确真实存在的。比如,价值取向上,重个人轻他人而弱化伦理道德规范。交往方式上:虚拟化、隐秘性使人际关系慢慢疏远和淡化。消费方式上,个性化、奢侈性而主体性被无限削弱。同样,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生力军,而又处于时代的最前沿,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理,导致迷恋网络进而被网上不良信息诱导导致违法犯罪的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1.校园里的网络文化:

相当今,“网络文化”已然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最新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调查,目前来说,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力、心态、道德等几个方面。“网络文化”不论是内容还是就其形式来说,都不同于之前的所有文化,并且网络文化还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效应。网络生活中的糟粕文化对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网络犯罪。所以有一些学者专家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继活字印刷、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的发明之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2.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

目前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犯罪动机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是好奇心理和表现欲望强烈,二是爱慕虚荣,贪图钱财。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与社会上的人交流不多,再加上好奇心重,很容易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网络骗局,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所吸引从而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导致违法犯罪。而大学生通常是二十多岁年龄阶层的人群,可以说是年轻气盛,虚荣心强,表现欲望强,为了不劳而获,或者是单纯为了取乐,很容易做出一些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就比如,有很多大学生制造计算机网络病毒目的并不是为了报复社会,或是想扰乱社会,不合法的侵入、盗取他人的账号或者虚拟的财物,大多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实力,满足虚荣心,却不是以单纯的窃取财物为目的。他们这样做甚至只是想要向其他人表现自己高超的计算机水平。所以,好奇心理和表现欲望强烈是当代大学生实施网络犯罪的很大诱因。再者,有一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经济实力和家庭状况才能让自己在同学、异性或者是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得到证明,他们之间会进行盲目的攀比。而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创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又在少数,他们没有过多的经济来源。因此,这样因为生贪图钱财,不惜铤而走险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就时有发生。另外,内心挫败,寻求刺激和宣泄,法律意识以及道德意识上的淡化或者人格发展不健全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3.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杜绝大学生网络犯罪。诚然,网络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网络文化也给校园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正确对待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不像某些人所归因的教育失败、世风颓废那么严重,它只是网络时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作为学校应该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应该正视时代的挑战,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竞赛上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摒弃不道德、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家庭方面应该转变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明确网络的意义和作用,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温暖,同高校一同督促学生健康文明上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的文体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大学生广泛的爱好和兴趣。通过行政和法律、技术等手段正本清源,凸现网络的有利的价值,强化社会管理者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作用以及法制化和制度化的保障作用。各大高校应该也有必要适当的引导大学生建立他们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人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网络时代下现实中人与人间的交往方式。外界的引导和监督都需要围绕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来展开,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让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才是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医疗机构的努力,也不能单纯通过监管网络运营、治理网吧的手段,更不能仅仅进行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应该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各个必要因素的力量,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还有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看待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才能全面预防并进而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给大学生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参考资料:

[1] 施今.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引导[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于波.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7

篇(6)

关键词:网络生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对于是非、优劣、荣辱的判断尺度将决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但由于大学生年龄以及阅历的限制,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不具备自我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如果引导与教育不当,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良信息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可以很简单随意的玷污大学生原本稚嫩纯洁的心灵。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大学校园恐怖暴力、大学生自杀等负面新闻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已经不足为奇。网络技术的发达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校园生活蒙上阴影。因此,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如何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价值观教育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

1、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负面影响的归因分析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还是积极的,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网络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由很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 大学生自身原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主要是内因,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到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观点出发,虽然当前网络世界充斥着很多不良因素,但是如果大学生自身能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即使外界环境再不利,自身也能够有效的抵抗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很好的利用网络来提高自身素质,吸取网络生活中的精华。正是由于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决定了网络生活对于他们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当前很多大学生并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踏入大学生活后,学生们需要经过一段的适应过程,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都处于不断改变的环节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第二,如今的大学生崇尚个性,但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纵观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强调自我、表现自我、追求自我的心理特点,渴望在学校内各种活动中展示个人风采。这种做法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把握不好一个度,过分的张扬个性,唯我独尊,甚至于到了一种自负的境界。而且这种严重自我欣赏的心理往往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满足,转换为消极心态,更加渴望通过自我发泄等方式来得到内心的满足。网络生活就成为了他们理想的场所,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大学生可以完全充分的按照自我意识去改造社会,设计自己的未来生活,长此以往陷入网络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无法回归现实世界。

第三,个人理想、信念以及发展目标缺失。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在困难时期继续面对生活的动力。很多大学生在挤出高考的独木桥之后,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但是当他们一走进真正的大学生活时,往往无法达到他们的理想目标。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很多大学生难以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不再主动地去调整个人态度去面对大学生活。此外,大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阶段,有些学生习惯了高中学校管教式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大学教育,从而导致他们大学学习无从下手。这时网络就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大学生活最方便的途径。

(2)网络媒体的原因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的网络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不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网络信息绝对是当前最佳的信息传播媒介。我国高校也非常重视网络在校园内的发展,学生在宿舍内基本可以实现实时上网。而且现在网络在登录限制上基本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大学生可以凭借个人喜好随意的浏览丰富的网络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游戏任意的发泄和放松。这种极度自由的网络生活,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仿佛这才是他们所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网络高度的自由和便捷性,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喜欢上虚拟的网络生活,长时间遨游其中,势必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

(3)学校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管理工作是约束学生校园生活的关键。这里所指的约束并不是说严格管教,不准学生上网。是要针对一些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和处罚措施。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在校园里只要不出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学校一般不会去开除或者处分学生的,即使给了一些处分,到毕业时参加清处分的课程就行了。从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他们眼里如同虚设,屡屡犯错又不会受到严格惩罚。虽然说这种学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负面示范作用就会在校园内不断的放大,这对于“三观”尚不稳定的大学生而言,极容易被效仿。此外,很多老师对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关注度不够,总认为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出现上网问题经过几次教育不起作用之后,就视而不见,直至学生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之后,给予相应的处罚作罢,后期也不会在跟踪调查该学生是否已经改邪归正。这种仅仅依靠心智尚不成熟学生自控能力,来教育学生的做法显然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

(4) 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基本上可以说孩子想要什么买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近网络评论非常多的李某某案件,就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虽然说这起案件的主人翁不是因为网络而出现的问题,但这也值得惊醒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现在有些高校严禁大一的学生使用电脑,就是为了能够利用大一的时间作为缓冲,让学生有一定自控能力之后再更多的接触网络生活。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配合学校的这种制度,在上学之前就已经给学生把一切电子产品配备齐全。学生到学校之后还要背着检查玩电脑,逆反心理让他们难以理解学校的这种“变态”制度,促使他们对网络越发的感兴趣。

(5) 社会的原因

现在我国的网络监管技术以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网络世界各种不良信息自由传输。大学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尽情的放纵自己,超越自己,体验各种成就所带来的。加上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多元文化渗透,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的向往网络虚拟世界的生活。

2、 网络生活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

网络生活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主导价值观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不断修正和完善的阶段,学校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长期的、高效的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

(1) 强调说服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意志力是大学生面对各种诱惑的重要品质,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意志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特别是当前网络监管技术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提高学生个人的自律能力,才能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化和传统社会化的有效对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逐渐的把网络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在校园内大力宣传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预先告诫大学生如何判断网络上所传播信息的优弊端,提高大学生上网的法制、责任、自律及安全意识。组织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实际案例来警示学生不要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要依赖于网络生活,不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不在网络上传播散步谣言,自觉抵制、暴力的信息。

(2) 利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加强教育与引导

众所周知,高校的引导和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既然网络生活对于学生吸引力这么强,那么高校完全可以直接利用网络环境来对学生实施引导和教育。首先,高校网站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服务性。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传播优势专业的特色文化,向在校学生展示更多的校园优秀文化,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学校优势专业的建设中;其次,尝试利用网络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在网站上开办特色讲坛、专家讲座、新闻时事分析、体育赛事转播等等,提高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还可以在网站上开办实时在线心理咨询室,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的情感变化,让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找到心灵的慰藉。

(3) 丰富校园文化,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学校在利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教育时,也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均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是经过长期沉淀下来的传统风气,它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进去。而且在当前多元文化泛滥的时代,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当今的大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能够从网络环境中正确的良莠分辨。学校一定要适时适当的开展广泛而多样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从网络生活之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上更多的事、人、物,促进思想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周洪亮,史甲庆 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23)

[2]张鸿燕 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梅萍等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网络行为 网络认知

(一)前言

在愈演愈烈的网络浪潮中,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他们是否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在做些什么,以及他们对网络的态度等等无疑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但在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专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不多,与此相关的就是关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网络教育,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等几方面的研究。例如: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王育珊在《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一文中介绍了作者理解的信息素质的内涵;靳淑伟在《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的,网络以数字化、高速化、全球化、交互性、开放性、可检索性、多媒体性及容量大的特性风靡全球,说网络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兼具利弊的“双刃剑”。

但是,这些文献资料都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来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朋友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194名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

1.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社会生活介入度。通过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受网络影响的程度,也就是了解网络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介入度是高还是低。

(1)网龄。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将近50%的同学是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网络的,推算一下,也就是2000年-2003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互联网在我国加速发展的阶段。应该说与汉族学生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几乎没什么差别,不像当初预想的那样,这可能与我们的被访者多数来自县市地区,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有关。但也有将近30%的同学是在上大学以后才开始接触网络的,这或多或少让我们为以这部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到担忧,希望他们能抓住机会,补上网络这堂课。

(2)上网频率。

在网络使用频率上,每周上网一次的人数最多,为85人,占总数的44.5%,每周上两三次的41人,占总数的21.5%,而每天上网和每学期只上四五次的均为7人,占总数的3.7%,因此大致可以说,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上网频率都维持在每周一次或两三次的正常范围内,每天都上网,少数民族大学生几乎沉溺于网络的和很少上网、几乎与网络隔绝的只占极小的一部分。

(3)上网持续时间。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果:每次上网持续2―4小时的学生占到了52.6%,总数为101人,每次上网持续1―2小时的占了26.0%,为50人,这151人每次上网时间在1―4小时内,占总数的78.6%,应该说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很好的克制自己,理性的利用网络,而另外41人每次上网时间则超过了4小时甚至达到6小时以上,显然这多少会让人产生沉溺于网络的嫌疑,况且对健康不利。

(4)平均每月上网花费。

关于上网的花费,经调查:每月花费10―30元的占的比重最大,为42.2%,而每月花费50―100元的占8.3%,花费100元以上的只占2.1%,这大概可以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一般不会因为上网花费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5)上网地点。

关于上网地点,194名有效被访者中,有127人则经常在校外网吧上网,占总数的65.5%,在学校机房上网的有60人,占30.9%。之所以选择在校外网吧上网的人数会超过在学校机房上网的人数,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学校机房一般网速较慢,而且校外网吧服务周到也很吸引人,如代买午饭等。另外还有1人是经常在宿舍上网,有6人在家上网,这说明,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拥有个人电脑的只占极少数。

2.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他们利用互联网在做些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在诱发他们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呢?

(1)是否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博客等

调查显示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博客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占了二分之一强,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有能力而且有兴趣利用网络做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了。

(2)各种网络行为或动机。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被选择最多的依次为收看或下载电影或音乐,查资料,聊天交友,分别为146人,134人,113人,分别占总数的22.7%,20.9%,17.6%,其余依次为:收发邮件,看新闻,玩网络游戏,更新自己的博客,网上购物,参加虚拟社区活动。分别为85人,74人,42人,38人,7人,3人,分别占总数的13.2%,11.5%,6.5%,5.9%,1.1%,0.5%。这说明,通过上网看电影,听音乐,聊天交友等活动来娱乐休闲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动机,当然利用网络查资料以辅助学习也是他们其他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有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令人欣慰的是,只有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玩网络游戏,这说明沉溺于网游的现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多见。另外,利用互联网参加虚拟社区活动和网上购物等较前卫时尚活动的人极少,共有10个人选择了这两项。

3.网络认知。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的基本认知,我采用李克特量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五个尺度,通过六个问题对被访者的网络认知及态度进行测量。从被访者的回答中,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的积极影响的题项同意程度普遍很高。其中对“网络方便沟通”的总体同意率高达91.8%,其余依次为:对“网络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的总体同意率为89.2%,对“网络促进社会资源共享”的总体同意率为88.2%。

(2)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的消极影响的题项同意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对“网络让人变得孤独不适应社会”的同意率最低,仅为43.3%,对“网络导致垃圾信息泛滥”的同意率为59.3%,对“网络会使人沉溺于其中影响学习”的同意率相对较高一些,为78.9%。

(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针对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的影响,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作积极评价,除了对“沉溺于网络会影响学习”的同意率较高外,对“网络会导致垃圾信息泛滥”和“网络让人变得孤独不适应社会”的同意率都不高。互联网的崛起,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范式,互联网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警惕性还不高。

(四)结果分析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介入度,网络行为,以及网络认知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151人每次上网时间在1-4小时内,占总数的78.6%,应该说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理性的利用网络,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上网频率都维持在每周一次或两三次的正常范围内,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天都上网,几乎沉溺于网络的和很少上网、几乎与网络隔绝的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可以说网络成瘾的现象并不严重。

其次,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搜集学习资料,占总数的20.9%,排第二位,不可否认,网络以其高容量和高效率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很多同学的得力助手。但是更多的同学喜欢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这些占到了总数的46.8%,网络娱乐无疑成为同学们课外网络生活的主题曲,同学们普遍认为上网聊天可以任意倾吐心里的感受,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甚至找到感情的寄托。但沉迷于网络势必减少同学正常的学习时间,这不但不利于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好在,从上一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的网络生活介入度还是处在正常范围内的,但我们也不应该放松警惕,给予适当指导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针对网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的影响,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作积极评价,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警惕性还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及网络素养教育,使网络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2】王育珊,《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云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1卷第6期2004年11月

【3】 王海明,任娟娟,黄少华,《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4期2005年7月

【4】陈一梅,《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信息素质培养的思考》,《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年第2期

【5】靳淑伟,《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职业技 术》 2006年12月

【6】 杜萍,何月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之策略研究》《职业技术》2006年6月总第52期

【7】黄少华,《网络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