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5:13: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结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统计与大数据系按照教务处“2021届毕业生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相关事宜通知”,结合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21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6部分:
一、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详见附件1)
二、 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具体安排
论文辅导时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
具体安排:
工作安排
具体内容
具体要求
截止时间
选题
确定论文题目
根据自己的专业、结合实习情况,以项目为基础选择论文题目,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
2021年1月1日
提纲
构思论文结构、拟订论文提纲
结合企业实践内容确定论文结构列出提纲。
2021年2月1日
写作与批改
初稿
按照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主动与论文指导老师联系审核与批改。
2021年3月1日
二稿
按照论文指导老师的要求反复修改、完善、补充。
2021年4月1日
定稿
达到论文基本要求,定稿电子版发给论文指导老师。
2021年4月10日
交稿
打印提交
双面打印,毕业返校时以班级为单位提交。
2021年6月
三、 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姓名
职称
邮箱
电话
方党生
副教授
2541790217@qq.com
2541790217
15136166829
杨冬梅
讲师
339097597@qq.com
339097597
18625779090
李春花
讲师
19772728@qq.com
19772728
18638793098
魏瑶
讲师
43665723@qq.com
43665723
15838313791
马杰
高级讲师
Hnhymj@126.com
13838067063
杜旭阳
助理讲师
604696049@qq.com
604696049
17396370961
高艳云
副教授
37742562@qq.com
37742562
13939020929
钱钰
讲师
397019111@qq.com
397019111
15093132377
梁慧丹
助理讲师
1620280267@qq.com
1620280267
15188395423
秦航琪
助理讲师
1191084277@qq.com
1191084277
15670930099
范迪
助理讲师
1261810070@qq.com
1261810070
18339270887
四、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1)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2) 大数据对市场调查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影响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方法研究
4) 大数据在房屋租赁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6)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下的应用
7) 大数据时代下线上餐饮变革
8) 大数据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9)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影响
10)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11) 基于大数据小微金融
12) 大数据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
13) 大数据在用户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14) 基于大数据的会员价值分析
15) 大数据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1)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
2)物联网技术对智能家居的应用
3) 物联网技术对智能物流监管的应用
4)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5)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
6) 物联网技术在校园安全的应用
7)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8)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9)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10)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的应用
11)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1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停车场系统的应用
13)物联网技术在安保行业的应用
14)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行业的应用
1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宿舍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统计与分析专业
1) 某企业竞争力调查分析
2) 浅谈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3) 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 地区竞争力初步分析
5)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证问题研究
6)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7) 对某市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分析
8) 消费者购买动机调查分析
9) 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
10) 某产品销售预测
11) 某产品销售统计分析
12) 某产品竞争力分析
13)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14) 大数据发展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15) 郑州租房状况分析
五、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要求(详见附件2)
六、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模板(详见附件3)
附件1:2021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分配表
附件2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格式及规范要求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的规格要求如下:
(一)开本
A4白纸(210mm×297mm)
(二)装订
长边左侧装订
(三)全文编置
1.页码
全文页码自正文起编列,正文与附录可连续编码。页码以阿拉伯数字左右加圆点标示,置页边下脚中间。
2.边距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规范为:天头25mm;地脚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述边距的允许误差均为±1mm。
3.行字间距
正文至附录的行字间距按5mm设置;字间距为1mm,或由Word自动默认。
(四)编排构成
1.前置部分
(1)封面设置
第一排:“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华文行楷一号字,居中排列,第一排前空两行(三号字);
第二排:“毕业论文(设计)”,黑体一号字,居中排列;
第三排:“ 级 专业 班”,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二排空二行(三号字);
第四排:“题目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题目”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三排空六行(三号字);
第五排:“姓名 学号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姓名“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六排:“指导教师 职称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七排:“系别 ”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六排空两行(三号字)。
第八排:“ 年 月 日”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七排空两行(三号字)。
(2)声明
本人必须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学生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要求学生本人签名。
(3)内容提要
第二页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集中提炼和说明。提要中应阐明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依据,并指出创新之处。内容提要以300-500字为宜。其中“内容提要”为黑体三号字,每字间空一格,居中排列。“内容提要”下空一行编排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按照中文文章格式排列,使用宋体四号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揭示文献主体信息的词汇。关键词在内容提要之后空一行设置。其中“关键词”三字用黑体三号字与“内容提要”对应居中排列,而后另起行设置关键词3-5个,用宋体四号字。各词汇间不用标点符号分隔,空一格汉字字符。
(4)目录页
“目录”二字用三号加黑宋居中排列,字间空三格;“目录”下空一行排全文的主要标题,用四号仿宋体。对目录中的每一个标题都要标注页码。
2.正文部分
一部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一般应由以下要素构成:论文正文文字;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1)正文文字
论文(设计)的正文文字在署名后空一行排列,用四号仿宋字体打印。
(2)结论
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总结;该设计的结论、优点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3)注释
注释是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文字说明。注释的内容置于与当前页主题文字的分线以下,以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示,左空二格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著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参考文献”四个字用三号黑体字左顶格标示。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之后空一行排列,其顺序与主体文字中的序号编排相对应,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参考文献要列出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并标明序号。在论文中引用所列的参考文献时,只要在方括号内注明所列文献的序号即可。
(5)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3000~5000字。
附件3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级 专业 班
题 目
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系 别
20 年 月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内 容 提 要
××××××××××××××××××××××××××××××××××××××××××××××××××××××××××××××××××××××××××××××××××××××××××××××××××××××××××××××××××××××××××××××××××××××××××××××××××××××××××××××××××××××××××××××××××××××××××××××××××××××××××××××××××××××××××××××××××××××××××××××××××××××××××××××××××××××××××××××××××××××××××××××××××××××××××××××××××××××××××××××××××××
关键词 :××××× ××××× ××××× ×××××
目 录 1 前言 1
1.1 1
1.2 1
1.3 4
1.4 4
2 5
2.1 5
2.2 5
2.2.1 5
2.2.2 6
2.3 7
3 8
3.1 9
3.2 10
4 11
4.1 12
4.1.1 13
4.1.2 14
4.1.3 15
4.1.4 18
4.1.5 20
5 结论 22
5.1 结论 23
5.2 问题与不足 26
5.3 未来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1 ×××××××××××××××× 1.1 ×××××××××× ××××××××××××××××××××××××××××××××××××××××××××××××××××××××××××××××××××××××××××××××××××××××××××××××××××××××××××××××××××××××××××××××××××××××××××××××××××××××××××××××××××××××××××××××××××××××××××××××××××××××
1.2 ×××××××××××××××× 1.2.1 ×××××××× ××××××××××××××××××××××××××××××××××××××××××××××××××××××××××××××××××××××××××××××××××××××××××××××××××××××××××××××××××××××××××××××××××××××××××××××××××××××××××××××××××××××××××××××××××××××××××××××××××××××××××××××××××××××××××××××××××××××××××××××××××××××××××××××××××××××××××××××××××××××××××××××××××××××××××××××××××××××××××××××
参考文献 [1] 江正荣编.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高大钊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
[8] 赵玉良.房屋地基基础变形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5(2)
[9] 袁迎曙,贾福萍,蔡跃.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3)
[10] A. Castel, R. Francois, G.Arligui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Part 2: Bond andNotch Effects[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00, (3)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论文(设计)指导评语
建议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
20 年 月 日
论文(设计)答辩评语
论文成绩 答辩组组长
20 年 月 日
答 辩 组 成 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结论与讨论出现数据轰炸现象
这里解释一下数据轰炸现象指的是将可以合并的表格仍以拆分形式展示,研究结果都是用大量的表格堆砌出来的。此外,以表格形式显示原始数据,而不是处理的数据。
第二,结论与讨论出现矛盾现象
矛盾现象指的是讨论与数据资料不对应。从实证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让读者产生做不做研究、得到什么结果都无所谓的感觉,这样是不行的。
第三,结论与讨论出现空虚现象
缺乏实验调查的思想,凭借主观推测,空虚,自满,缺乏调查,实验数据支持和全面,实实在在的证据的实证支持,二者本质上就有差别。
第四,结论与讨论没有创新
如果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大,毫无创新,会大大降低毕业论文的可读性。此外,在显示和讨论数据图表时,仅进行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却不能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这也是致命的问题。
第五,结论与讨论没用概括性的语言
关键词:建筑装修工程项目;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process evaluation is a complex analysis work, need to consider various factors,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 a qualitative deviation degree based on actual project activities and forecast analysis provides the basis, basic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and the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esign, and other units of the relevant experts audi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rrel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using the AHP steps to build the hierarchical model and determine the weights, according to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23.3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装修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对建筑装修工程项目过程中成本控制进行了后评价研究工作,并通过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达到节约投资成本,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后评价方法
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一般综合评价法和模糊分析评价法。一般综合评价法包括对比分析法、LFA和成功度分析法;模糊分析评价法包括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论文选用模糊分析评价法进行过程后评价研究,使对策建议更加客观、可行。
2.1后评价方法综述
2.1.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项目进行后评价时可以运用的一种基本分析评价方法,通过调查搜集项目整个过程的相关资料,对比项目计划所确定的工期、投资、质量等目标,分析原因、评价结果、作出分析反馈、提出相应的建议。项目后评价的对比分析包括前后对比分析(before and after)和有无对比分析(with and without)。
2.1.2逻辑框架分析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在设计、计划和评价中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LFA是将项目的几个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从计划目标到实现目标的效果对比用框图表示的过程。LFA主要是从投入、产出、具体目标、影响效果四个层面来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华瑶运用LFA对电网建设项目、戴志运用LFA对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研究。对LFA的基本模式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后运用到过程后评价的评价结论中。
2.1.3成功度分析法
成功度分析法也称为打分法,是对项目实施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成功度一般分为五个等级,成败程度的衡量标准如表2-3所示。在具体操作时,每一位专家都需要填写表格进行总结。
2.1.4 AHP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解析递阶过程)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层次权重解析法。AHP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大系统的有利工具,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绕AH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方法上有对传统AHP的完善,包括标度系统研究、保序性研究、排序方法研究、一致性研究等;对扩展AHP的研究,如提出的模糊AHP(Fuzyz AHP,简称FAHP,分为基于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和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两种)和网络AHP(Net AHP,简称NHP)。于晓敏运用可拓层次分析进行后评价研究。
2.1.5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评价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是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扎德)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合Fuzzy Se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广泛运用于资源系统分析、产业结构研究、城市规划、招标评价、成本控制、教育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常留红运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孙长海运用模糊熵权、李新建运用模糊数学、王首绪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对项目进行评价。
对比分析法中的前后对比法是项目实际效果与计划效果相关指标的对比,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运用前后对比法分析各指标因素变化的原因,普遍用于项目的计划、实施、决策等项目过程后评价中,但是,简单的前后对比得出的效果结论缺乏科学性对比分析法中的有无对比法是指在项目周期内,有此项目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五次项目相关实际值或者可能产生的预测值相对成效。运用有无对比法分析项目自身产生的影响和项目以外产生的影响,普遍运用于项目的影响后评价和效益后评价中,不适合于过程后评价。
LFA能够对计划目标、对比达到目标的途径和结果之间进行十分清晰的分析对比,结合指标的层次性与相关性,之后设立一张对比表填写相应的内容。这样,能够直观体现设计者的意图,明确描述后评价相关内容,适合于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LFA主要表示的是项目的目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现已成为国内进行项目的可持续性后评价和项目成败原因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功度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成功度评价报告来体现的,成功度评价报告是根据指标相关重要性与成功度相结合得到项目成功度指标,然后制定成功度评价表,填入相应的内容,分析得出结论作为成功度评价报告。它是建立在逻辑框架分析的目标实现程度和效益分析的效益后评价结论基础上,主要运用于项目效益后评价中。
传统的对比法、LFA、成功度法等三种方法无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对缺乏合理的因素对比和数据分析,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度。
论文运用的AHP是利用排序的原理和模糊数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确定表示每个层次的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通过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无量纲化将定性问题与定量问题统一起来使其具有系统性,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AHP主要是用来确定项目指标的指标权重。
2.2后评价研究方法选取
后评价的方法很多,各种评价方法适应的条件也不相同,所以,选用适合的后评价方法是进行后评价工作关键的步骤。论文选取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成本控制过程后评价过程方法。
2.2.1选取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标准规范分类指标,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评价结果起着关键作用,AHP就是一种简单实用、分析多级指标的评价,论文运用AHP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2.2.2 AHP步骤
第一步,建立多递阶层次结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各因素,将系统分析归结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综合相对重要性系数的确定,即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
3 项目后评价方法在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中各阶段的运用
3.1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的控制
众所周知,在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后的评价分析过程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投资阶段的成本控制,所谓的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投资阶段就是指决定和选择投资行为方案的整个过程,在进行建筑装修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中,我们通常都认为这是进行投资机会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工作就是要对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区、选用设备、生产布置以及生产工艺、项目建设的标准等等来进行确定。而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已经分为了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主要是对于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拟建的技术、效益以及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建设的单位要委托设计单位以及勘察设计单位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笔者认为,对于投资的估算并不是估算的越低就越好,投资估算需要我们根据十分可靠数据的资料并且要采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细致合理计算得出来的,只有这样得出来的建筑装修项目投资估算成本才是可靠、合理的。
3.2建筑装修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
在建筑装修工程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影响同样是很大的,仅次于建筑装修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中,我们通过价值工程以及限额设计这两个方面来选择和确定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再通过对该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审查和初步设计的概算,使其进行费用的控制,我们可以将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进行充分的利用,掌握提高工程、降低造价,如果功能没有变化,那么,造价就会减低,如果将造价适当的提升,那么就会将功能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在限额设计中进行过程后的评价效益的评价,最后选择出最佳的建筑装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
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主要由项目的工程成本控制、建筑装修工程定额、建筑装修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设计说明、设计施工图纸以及建筑装修工程项目一览表等相关规定所组成的,因此,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图不算一定不能够突破建筑装修过工程设计的概算。进行建筑装修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工作主要的方法包括:推广标准设计以及采用优秀的建筑装修工程设计标准、应用建筑装修工程方法和原理来进行设计目标关系的协调工作、通过应用技术经济来分析和确定建筑装修工程成本影响的因素进而提出将成本进行控制和降低的措施、完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设计和优化等等。
3.3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
如果我们从建筑装修工程项目进行实施整个过程来看,建筑装修工程设计阶段以及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重点,所谓的建筑装修工程施工阶段是一个投资活动物化的过程,已经成为了真正大量投资的支出阶段,在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建筑装修工程自身发生了洽商的变更、相关建设单位索赔违约、相关监理单位随意进行签证以及建筑装修企业自身疏于审核等等原因,都直接造成了建筑装修工程在施工阶段中的成本控制不能够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所以,笔者认为,在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实现建筑装修工程价值最为主要和关键的阶段,因此,不管是任何一方提出任何变更,都要求必须要出示书面来将变更的原因说明,提供设计的图纸、影响建筑装修工程费用计算书以及增减工程量的计算书等等。在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阶段中,进行成本控制这一个任务要求我们通过对建筑装修工程进行付款控制、建筑装修工程的变更费用控制,要求我们必须要将对于工程造价能够节约的潜力进行挖掘,并且要将费用的索赔处理好,以便能够真正的做好建筑装修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3.4建筑装修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成本的控制
建筑装修工程项目中,竣工结算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是建立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基础之上的,要求我们将变更洽商和预算进行很好的结合,再将承包人员已经上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结算材料作为主要的依据,双方将协议书里面所约定合同的极端以及专用的条款约定合同价款调整的内容,来进行建筑装修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工作。
4结语
目前这种将建筑装修工程项目的效益后评价和过程后评价相结合的成本控制过程后评价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在综合项目效益后评价和过程后评价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建筑装修工程项目实例,对建筑装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后评价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1] 李学东.现阶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浅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2)
[2] 杨娟.浅析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J]. 太原科技. 2009(11)
[3] 赵克欣.建筑施工项目成本虚高的原因和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23)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博士论文,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按照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并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按照预期的质量要求得以实施。博士论文,房屋建筑。[1]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到房屋的居住,而且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开发单位的发展。材料质量、房屋设计、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管理制度、地形地质等都会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探索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确保房屋建筑项目质量。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1、质量是居民工作生活的保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满足居民越来越高的消费生活需求,房屋建筑行业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生活和居住水平。
2、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①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效益的基础
取得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首要目标。各种各样的经济效益途径,必须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房屋建筑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同,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够得到业主的认同,才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保障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取得优良的质量,才能保证企业竞争力,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③质量是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发展的综合体现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因此,我们因不断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形成以质量竞争为主,在质量的保障前提下,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博士论文,房屋建筑。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质量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克服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借鉴国外和先进企业的经验,并大力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因此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的旧体制,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建筑市场管理混乱,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2]
2、施工企业和人员法律意识、质量观念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地方性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有强制性规定,但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质量观念单薄,没有尽到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缩短工期,违反了质量管理中的操作规范,造成房屋质量下降。
3、施工人员素质低以及材料、机械设备落后
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质量安全意识低、技术素质低等问题。并且在实际房屋建筑施工时,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缺少系统培训。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了房屋质量。
4、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监督控制不严格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施工企业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等几个方面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机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并确保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博士论文,房屋建筑。[4]ISO9000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是一个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贯彻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融合ISO14000 环境标准以及ISO18000安全标准。
(二)提高施工企业和人员法律意识、质量观念以及技能
施工人员必须树立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以及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观念。并且为员工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专业水平的培训,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材料管理、引进新型施工技术
材料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必须全方位控制材料质量。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和质量检验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的监控,同时加强材料的堆放与保管,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引进先进、适用的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应用先进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统计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四)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博士论文,房屋建筑。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博士论文,房屋建筑。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5]为了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必须建立监督机构机制,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查处各种违规行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三、结论
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健全质量管理科学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施工企业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操作的全过程中,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明.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5.
[2]黄杰敏.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09,8(26):p12-13.
[3]王磊,于杰.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p239.
[4]孙红波.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0:p73.
[5]武宪军.深入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J].科技资讯,2009,28:p132-133.
关键词:基坑工程;综合楼;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检测加固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基坑工程愈来愈复杂,开挖面积及深度越来越大,如福州的新世纪大厦,其基坑开挖深度达24m,上海的港汇广场,开挖面积约50000m2[1];但是,基坑工程导致周边建筑物异常的事故时有发生;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土体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临近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其发生倾斜,构件开裂破坏,影响安全使用[2]。本文以重庆市某工程实例为背景,研究了基坑开挖及降水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了房屋异常的内因与外因,对该工程提出了加固方案。
一 工程地质概况
1.1 工程概况
重庆市某综合楼属于混合结构,底部三层框架,上部为八层砌体住宅结构,如图1.1所示。地基持力层采用粉质粘土层,建筑基础为两阶交叉肋梁筏板基础。
临近拟建项目的基坑与综合楼的平面关系如图1.2所示。该项目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该区域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进行大面积基坑开挖后,抽取了大量地下水。基坑开挖后,毗邻房屋墙体、楼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且裂缝在不断的加宽和出现新裂缝。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得知,建设场区的岩土层由上至下为:
杂填土(Q4ml):杂色。由灰渣碎块石、建筑垃圾等物混填而成,稍湿。
粉质粘土(Q4al):土层中含粉细砂粒及岩屑碎片,系冲积成因,呈可塑状态。
该区上覆土层为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其厚度很大(26.00m~28.00m)而强度不是很高,用粉质粘土层作基础持力层[3]。
二 建筑物的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2.1 构件裂缝
2.1.1 车库地面裂缝
检测记录该综合楼地下车库地面裂缝(如图 2.1所示),发现裂缝均呈横向分布特征,朝向基坑区域裂缝较为密集,裂缝分布区域地基有较为严重的欠密实现象,裂缝由地基塌陷拉裂而成。
2.1.2 混凝土墙体、砌体结构砖墙裂缝
在理论上,框架结构填充墙不受力,当框架填充墙上产生裂缝时,究其原因是由框架梁、柱产生整体变形导致框架节点区域出现塑性铰,填充墙受到挤压引起开裂破坏。墙面上一般产生“之”字型裂缝和分叉形树枝状裂缝[4],从力学角度分析,由主拉应力大于抵抗开裂的墙体强度所致,框架填充墙裂缝如图 2.4所示。
支撑整栋房屋的下部地基会发生压缩变形,当地基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矩,就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产生附加应力。当这些附加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2.2 地基探测
本次雷达波法检测采用美国地球物理公司(GSSI)的SIR-2000型地质雷达,对该综合楼的地下室及其地基进行检测。重点检测该建筑筏板及地基梁受损情况,地基土密实、挡墙后填土脱空、富水情况等。
结论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5]。
2.3 倾斜现象
根据该建筑的裂缝规律等情况,推测该建筑可能有倾斜情况发生,故使用全站仪(蔡司C20A型)对该建筑的部分外墙角点进行了垂直度检测。
检测发现,靠近基坑一侧外墙转角上部砖砌体26m高度范围的墙体倾斜量最大为54mm,见表 2.1。
自身建筑物地基存在软弱层,局部充水较为严重外,临近项目大面积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周边建筑地基的土体应力、含水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从而使得该综合楼的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发生倾斜。
三 加固方案
在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综合楼加固设计思路。对该综合楼进行加固时,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增强基础抵抗变形的能力,提高整体刚度;然后,针对综合楼底部框架空间刚度变化不均匀,加固框架结构;对于上部砌体结构,依据裂缝出现位置及严重程度,采用圈梁及构造柱加固,加强砌体结构整体稳定性。
3.1 地基加固
地基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悬孔桩加固方法[6],由于筏板下部地基土富水,上阶筏板下地基土的部密实现象对上部建筑的影响更大,故主要对该建筑两个端部上阶筏板下部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强其密实度,减小端部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3.2 框架加固
由于综合楼底部框架结构的刚度不均匀性,适当增设剪力墙[7],对部分纵向框架增设腹杆,把框架变为桁架,以增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纵向整体性。
3.3 砌体加固[8]
对上部砌体结构,部分增设构造柱和纵向水平拉梁,特别是原有拉裂现象区域和薄弱区域,以增强上部建筑的纵向整体性;对砌体结构部分预制板支座有错动的增加支座宽度。
四 结论
本文以重庆市某既有综合楼工程为例,对其房屋进行了异常检测鉴定,分析了裂缝及房屋倾斜的成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综合楼平面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差,检测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虽然采取筏板基础处理,但主次地基梁交界区域欠密实。
2)临近拟建新项目工程大面积基坑开挖,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地基的土体应力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筏板基础的整体性优点未能充分发挥。
3)通过对底部框架结构、上部砌体结构及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投入使用至今三年,尚未发现房屋裂缝和倾斜等异常现象,说明加固处理效果佳。
参考文献
[1]敖斌.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
[2]李进军,王卫东,邸国恩等.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附加变形影响的分析[J],岩土力学,2007(28):623-62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胡春英.黏土地基膨胀导致桩身倾斜引起结构裂缝分析[J],山西建筑,201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