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3: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篇(1)

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走访、调查、调研、分析、研讨、修改、修订,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下面就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内容,对照实验稿课标的总体变化与特点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及认识。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修订版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更加全面、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等综合人文素养。

二、对基本理念顺序和表述的调整,更加体现英语的学科特点及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实验稿课标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经过10年课改的实践发现,这些排比句式的理念内容适用于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学科,而对于英语学科本身来说,针对性不够强,学科特点不是很明确。而修订版课标则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理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每一条都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和诠释,突出了英语的学科特点,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特有规律,反映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修改文字表述,使之更加科学、精准

修订版课标对实验稿课标中的一些不够准确、科学的表述经过反复推敲、研讨,进行了修改,从而使语言表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精练。如,对学习策略概念的表述,实验稿课标表述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修订版课标修改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同时对英语学习策略包括的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概念的表述也做了修改。又如,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策略目标“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学习英语”中的“学生英汉词典”改为“工具书”;将实验稿课标中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改为“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将“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斜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等等。

四、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修订版课标较实验稿课标,降低了语言教学的难度,这个难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的减少。比如,实验稿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要学习700个单词;修订版课标要求:二级(小学阶段)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同时还要求:可根据不同地方的教育条件水平自行调整,并在附录的词汇表中只列出了600~700个单词中的423个小学阶段必学的单词。

降低难度在具体的分级目标中也有体现。如,实验稿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又如,实验稿课标一级说唱标准要求: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修订版课标则降低难度要求: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此外,修订版课标附录中的话题以及功能意念项目较实验稿课标也进行了调整或缩减,从而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如,功能意念项目表中的态度(Attitudes)一栏中,去掉了原有的两项:责备和抱怨(blame and complaint),冷淡(Indifference)。

五、目标更系统、清晰,对教师教学更具指导性

修订版课标在对原有五维目标微调的基础上,特别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提出具体的分级要求,使每一项分级目标之间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形成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符合学生外语学习阶段发展规律的梯度能力递增指标。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词汇量、语法项目目标进行了明确设定,在附录的词汇表中明确给出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423个二级核心单词。在语法的问题上,明确规定了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范围,避免了一线教师由于实验稿课标未明确说明语法教学而造成的完全忽视语法教学或者盲目地把语法讲得过细、过深等极端的做法,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

六、方法更具体、实用,体现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上。修订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结合参加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老师、修订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课程标准以及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

在评价建议部分,较实验稿课标,修订版课标特别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这为广大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评价方向、意义及策略。

同时,修订版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评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除了八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和小学的评价建议外,还专门用一条来说明小学的评价:“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选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从而规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评价行为,使得小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系统更为科学、合理,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评价更加有效。

另外,在附录中增加了课堂教学实例和评价方法与案例,评析也更加具体详尽。修订版课标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更符合我国多数地区的教学实际,其指导性也明显增强。

此外,实验稿课标附录的技能教学参考表没有小学、初中之分,内容则更偏重于初中。而修订版课标则增加了一至二级(小学阶段)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技能教学目的、基本技能、主要教学活动举例等方面的教学参考建议,教师看起来一目了然,易于把握,从而对小学技能教学的指导更加具体、明确。

七、倡导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其他教学法

实验稿课标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修订稿课标则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即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除了任务型教学法外,也鼓励教师们开动脑筋、学习钻研其他一些好的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法。

八、照顾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强按需处理的灵活性

修订版课标延续实验稿课标采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篇(2)

1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进程

1.1小学英语课程在1978年以前的发展情况

通过相关文献和调查得知,在1912、1915、1916、1962年小学英语课程曾被官方提过,但都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因为当时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在1962年,曾有一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文中明确提议在四或五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习英语,而且英语教师必须有专业的语言能力,强调在小学后学习外语的延续性,但并未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1.2小学英语课程在1978年~2001年的发展情况

1978年,我国的教学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改变,比如在小学课程中,要求英语科目的开设。在小学课程大纲中关于英语科目的开设包含小学和中学两个方面,而且还具体陈述了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还有不同学段的课时和内容。大纲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学,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152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136个课时的英语教学。1980年,教育部颁发的文件中要求设立两个英语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小学三年级至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课程体系和中学一年级至中学三年级的英语课程体系,并强调要进行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语音的教学。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1978年和1980年两份文件大纲的要求与实际教学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也没有得以完全实施。在1982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性的外语教学工作会议,在颁布的文件中,强调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师资条件的中学可以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没有小学英语的课程,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在高一才开设英语课程,而且也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课时。在1982年~2001年这个时期,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的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所以推动了小学英语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了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于1991年了一本小学英语教材编撰指南,提供很多学校多种小学英语教材。大概有30多个直辖市、自治区、省均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有1000万以上的学生进行学习。

1.32001年后的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后,教育课程又有了新的改革,在小学课程中明确设立英语科目。2001年,小学英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县市学校都已经逐步开设。2002年小学英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村镇学校都已经逐步开设。而且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教学情况,小学英语课程都有不同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于英语教学设定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王小玲,2008)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学习策略、情感态度、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等。《课程标准》把语言能力划分成9个等级,第一级和第二级是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标准。但是《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等级的划分仍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而定。比如一些学校在三年级才进行英语教学,那么四年级的学生就必须达到第一级的语言能力标准,六年级的学生就必须达到第二级的语言能力标准。而部分地区在小学无法进行英语教学,那么对这些学生而言就没有英语能力等级的划分。而一些师资条件比较优异的学校在一年级就进行了英语教学,那么对于这些学生就要求使用更高的英语能力标准。新课改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灵活性变更。其中小学英语课程被划分成三个管理层级,即国家级课程、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国家级课程要求学校完成既定的英语教育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任务;地方性课程由地方教育部门结合当地教学需求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安排;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增加教学内容。纵观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进程,在发达地区,小学英语课程已经全面开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有些地区因为师资不足,限制了其英语课程的发展。我国仍然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使全国范围的小学英语课程发展均衡。

2小学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

我国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已达十多年。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英语教学的课时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校或学生都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课时要求,而且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课时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调查显示,比较落后的边远的农村地区小学最多能进行一周两节的英语教学,而在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学生每周可以进行5~6节的英语教学。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中,小学生有2.84个小时的平均英语教学课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只开设了2个小时的英语教学,甚至有些学校只开设1个小时的英语教学,但少数学校每周有6个小时的英语教学,每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数量是47.01位。①

3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反思和讨论

基于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本文认为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严格把关小学英语教材的出版

随着我国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英语教材至今为止大概有30多种可供选用。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不同教材版本的优势劣势都已有所体现,因此教育部需要科学地准确地评价这些教材。对于教材的内容、编写方法、编写思路等方面,教育部应该严格把关。要选择教学效果更佳的教材并尽量材的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3.2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聘用制度

现在经过英语教学训练的人才已经逐渐增多,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得到满足,但是还需要健全小学英语教师的聘用制度,更重视候选人的英语教学潜质和英语教学能力及发展能力,对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知识有更高的要求。

3.3监督在职教师教学,总结教学经验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相关教育部门或学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教学的监督,明确指出在职教学的问题,并督促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而在职教师也应该主动地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避免更多的教学问题,汲取好的教学经验,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如今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已经普及。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其实在进入小学英语课程前,在小学教育阶段前即幼儿园阶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教学,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进入小学英语课程中可以更快地掌握其教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其英语能力。

4结语

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开设和管理小学英语课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政府有责任提高公民的英语能力,让人们适应社会的竞争,提高自身的能力。本文具体分析了在教学改革发展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情况,阐述了小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反思.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教好小学英语的重要条件,因为他们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是维系小学英语成功的枢纽,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英语教学的效果。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不能过分利用物质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课程标准》向广大教师所提出的一个要求,这个要求的重要程度也不容忽视。利用物质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是,如果激励手段仅局限于这堂课奖桔子,下堂课奖汽球,再下次奖橡皮等等,学生对英语课肯定是盼之又盼,得奖品成了学生学英语的目标。其实,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其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师过频的奖物方法容易使学生养成追求物质的不健康心理。而且,借班上课的教师以物激趣的方法,还会给原任老师带来诸多不利。

对策:真正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内涵,琢磨教法,使学生体会和享受精神上学英语所带来的快乐,发自内心的成功与快乐。

老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

二、不要过于追求英语课堂华丽的表象,忽视了英语课堂的本质――让学生得到发展

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是围绕着教材转.的确,如今的很多小学英语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很是丰富多彩,花样儿特多,多媒体也不再是“皇家”的特权,频频搬进课堂,显示了教师一定的设计水平和教学水平。但是,一堂课后,听者总无法产生品茶之后所有的淡中有香的滋味,倒是想说:真累,总算完了。我想说,教师费尽心机,设计如此多的活动是否值得?一堂同样适用于一年级小朋友的英语课设计是否对教材定位合理?

对策:活动固然重要,但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让学生尽玩些变形不离本的游戏。教师可否变通一下教材,把教材定位得稍高些。记得有专家这样说:“教师要求学生10分,学生可能掌握7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7分,学生可能掌握5分”。我们的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师不能被困在教材这个牢笼里,而应适当拓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分级目标,这就给教师们提供了选择教材、驾驭教材的机遇,我们就要抓住这份机遇。

三、重交流,不要让对答如流的英语对话一直处于无信息传递的假交际上

英语课上,教师指着手上的书问:“What’sthis?”学生齐声回答:“It’sabook。”教师表示赞许之后,又指着远处的门问:“What’sthat?”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这是复习环节的一个片断。这样的现象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已是不足为奇。二组对话有个明显的共同点:没有信息差,明知故问,属于假交际,对学生大脑的刺激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会限制思维的发展。

对策:《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换句话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维。会思维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意大利着名导演――罗思特・马西里尼曾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再没有比思考更快乐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小孩在英语课中感到快乐,让他们感觉到思考的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将会深层而持久。学生在思考中同时还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我学会思考了,我学会学习了。”

四、要面向全体,不管是多是少,有人举手就好――不注重学生的参与面和和参与实效性

小学英语开设的校际间的条件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班额的大小。小班化英语教学为先进的有能力的学校所看好。但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大班额还是个比较现实的特点。而一个专职的小学英语教师要负责的有近二百个学生,甚至更多。在英语课堂上,一方面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两极分化已有所体现。对此,教师采取的态度是:不管是多是少,是坏是好,有人举手就是好。这种不积极的态度将导致两极分化更加明显,这样就有悖于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对策:《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具备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关心爱护所教的每个学生,尤其关注后进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应默默地承诺,让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发展。

五、丰富的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中介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

一、农村小学英语课在设置上存在随意性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要保证每周至少四次教学活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英语课被随意占用,课时无法保障,学生每周一般只有两次接触英语的机会,而且每次仅四十分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是不科学的,这不利于语言的再现与记忆;同时,如此稀疏的英语课,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一部分学生过早地出现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低下。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负荷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师资配备,但小学英语教师还是普遍缺乏。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小学。在这里,一个教师要带四个班的课,周课时量都在20节以上,而且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超负荷的工作量致使多数教师忙于应付上课,很难有充足的精力与热情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三、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农村的学生大多内向、羞怯,在语言学习上不是很积极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因教材内容的增多和教学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在逐渐地降低,继而出现畏难情绪,导致了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

四、教材的问题

教材是英语课程的核心部分,它既是教学的媒介。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人教《英语》教材。本套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材新颖,接近生活。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本套教材却有不适宜之处。其具体表现在词汇量大而且重复率低,生活化的主题与农村学生尚有一线距离;同时教材涉及到的语法知识点过多,而小学阶段不会把语法讲解作为重点。所以,在使用这套教材时,教师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活动为主,注意创设生活化的语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重形式,轻内容。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但忽略了教学内容。2.重乐轻教。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游戏的新颖有趣,致使设计的教学活动华而不实。3.重听说,轻读写。许多小学英语教师不知道怎样安排听、说与读、写的关系,致使课堂环节安排不合理。面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学校全面统筹,保障英语教学顺利实施。学校应提高对英语教学工作的认识,保障英语课的教学时间,合理统筹,安排好英语教师的兼课情况,确保他们将全部精力与热情投入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于英语教学的硬件投入,保障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语境,来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运用,这就需要学校多为教师配备一些教学资源,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兴趣。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是解决小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困难,,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知识魅力吸引学生;对于学差生,教师要多给予帮助,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英语带给他们的乐趣,并且慢慢地爱上英语。第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灵活运用教材。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教师只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己的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结构系统化、科学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教学活动、教材编排顺序进行适当调整。第四,加强教研教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师的素养,是保证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而教研、教改等各项活动无疑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多组织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教学评比和观摩活动,教师会在活动中成长,其课堂教学的水平也会迅速提高;多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评比和教改经验介绍,促使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将新的理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此类活动都能激发、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第五,积极构建课外英语学习平台,提高课堂实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只有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实效。众所周知,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说会的。合适的语言交际平台,才能让学生展现自我,不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各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构建课外英语学习平台,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对语言学习充满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发展语言能力,为他们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伊纲,陈静.《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春洞.《英语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经过对学生的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大纲所定的标准,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连英文26个字母都没有全部认识。而对于音标等知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英语水平的不理想,使得他们对于英语的态度是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因此,在初一阶段,如何做好小学和中学的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两大问题

1.丧失学习兴趣

在小学里,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学生们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进入初中后,他们又从零开始,继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授课内容上缺乏新鲜感,一部分后进生由于缺乏信心仍旧跟不上进度,这样使教师难以把握好教学进度,易导致整个班级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或因起点太低,或因知识的重复,多数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2.两极分化严重

由于教学方法差异、教学内容的部分重复等一些原因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随之出现了良莠不齐、高低悬殊的现象,由此使初一教师更加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深度以及授课方式的针对性,一直处于一种困惑的工作状态中。

二、导致问题出现的几个原因

1.小学师资力量有限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组成也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小学英语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不具备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准确的发音。另一方面,这些教师没有详细地接触过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教学方法的差异与教法衔接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迥异。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精力都放在提高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到了初中之后,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领会、掌握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也是严格按照此目的来实施的,在听说读写上对学生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因此从认为英语学习仅是好玩有趣到负有一种沉重责任的学习目的,势必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不适应症。

3.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体制上,所有学校都是采取单一的书面测试,“书呆子”现象难以避免,这就让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在农村中,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来改变这个困境呢?

三、如何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1.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师资队伍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有合格的教师才能有合格的教育。广大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师的选拔上,应该从严要求,选拔高质量的人才,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2.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为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一方面,小学六年级教师应为学生的初中学习做好铺垫工作,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接近初一阶段,解决初一阶段学生英语单词拼写和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3.注重学法的衔接,加强学法指导和监控

教师应使学生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吃苦耐劳的毅力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大声地跟读,有声有色的表演,大胆地提出疑惑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等。在他们如何预习、复习、听课、作业、考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强调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引导他们重视读、看、听、写,这些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单词记不牢,遗忘快,教师应指导科学记忆法。

篇(6)

《牛津小学英语》是根据我国现阶段正在施行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教育教学理念所制定,是符合我国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特点的一套科学的小学英语教材。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新教材内容的解读缺乏深度,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被忽视,传统的语篇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新教材的实际教学意义没有被深度挖掘。

1.课堂教学与教材联系不紧密,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存在。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本着新课标教学原则,开设多种教学模块,一方面就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课程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学中多个教学模块的引导,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缺乏对教学与教材整体性的把握,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课堂教学有效性低迷。

2.学生分层教学理念缺失,教材内容解读偏颇。所谓分层教学理念,就是将不同学习理解阶段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方法的引导,消除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利用到课堂45分钟教学时间,达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对《牛津小学英语》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以往的教学经验,片面地以为教学就是课堂上的“一张嘴,一支笔”,完全忽略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教材内容解读产生偏颇,致使其很难把握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现象严重。

3.问题设计梯度不均,教材激发式内涵曲解。课堂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与掌握,进行提问启发式教学是许多教师习惯运用的教学模式。提问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完成一堂有效教学课程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反馈信息,使提问启发式教学模式缺乏梯度性、科学性,提问环节涉及的概括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滥用,课堂教学陷入呆板枯燥的境地。

二、合理优化教材教学思想,转变新教材教学方式

1.强调教材教学多元化,发挥模块教学作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不同的英语教学情境,主要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在校学习、体育文娱等多个模块话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学习。教学内容方面,学生通过三年的英语日常课堂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一些习惯用语与固定搭配;单词学习数量合理,1000多个单词完全融于日常英语学习之中,学生学习更具合理性;每单元的互动英文歌曲聆听,感受异域文化。多元化教学能够将教材中涉及的每一个模块意义发挥到极致。

2.拉长教材教学周期,有利于开展“双基”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共八册,适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课程。该教材的特点在于能够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情景化,从学生自主性学习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与爱好,让课堂充满活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学生尚处于活泼好动的儿童时期,对新事物的学习程度有待加强,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学之初就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即拉长英语教学的周期,以强化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基础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7)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情境和对话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的各项目标要求。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小学英语教学思路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思路。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一般还是强调刺激――反应,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常规的教学思路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灌输的对象。

运用网络课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间的交流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英语的常规教学,学生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学生的学习交流一般都是在课后与放学后的时间内,教师教会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外资料,这样学生既增强了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查阅中也使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

我们将“一百易e”网络课件安装在服务器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通过访问校园网站,可共享该课件资源。该课件提供了多个学习生活场景,如:In the park,On a farm,My home,Near the beach,In the zoo等。学生如果点击“My home”按钮,就进入“家庭”的场景,家庭的场景呈现在眼前,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玩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只要学生用鼠标随意点击人物,相应的单词和音标就会出现在屏幕中,读音会通过耳机传出。学生可以一边看着单词和音标,一边听着标准读音来自学单词。同时,如果你选择了对话原文按钮,屏幕上就会自动出现中英对照的对话原文以供参考。学生不仅能逐句跟读,而且还能扮演不同角色做配音练习。网络课件的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有利于提高对话教学的实效,使学生在掌握更多词汇的基础上,更灵活地运用对话。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有如下认识。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兴趣第一。正如英语中说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时才愿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能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