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校园论文

数字校园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2 19:13: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校园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字校园论文

篇(1)

关键词数字校园;负载平衡;Web集群;创建

1引言

数字化校园网上依托Web技术开设的许多功能,使得Web服务器不仅需要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而且要对不同的请求作出快速响应。因此,加重了Web服务器负荷,导致其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可采用创建Web集群的具体解决方案。

2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数字化校园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方便地出去。它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能否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基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各种服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网络基本服务、数据仓库、各类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组织管理、学校社区服务、教学活动、公共服务、学术研究等,从而将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实现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

3数字化校园中的Web集群

3.1集群的概念

集群(Clustering)广义来说,集群就是相互独立的一些系统的集会。它们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这些系统按某种结构进行高速互联,这样所构成的一个计算机组叫集群[1]。构成集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系统的可用性和规模的可扩展性。在集群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承担相应的子任务,因而服务器的个数将与工作效率呈正比例增长。对程序员和用户来说,集群系统就是一个整体的并行系统[2]。

3.2负载平衡

负载平衡(LoadBalancing)是指在一个Web集群中的多台服务器之间均衡地分配客户请求。一般地,负载平衡能增加系统吞吐率,而同时保持较低的响应时间。通过使用嵌入到Windows2000Server中的NetworkLoadBalancing,主机能够检测每一个来访的IP报文,只有符合接收条件的才接收它。每个NetworkLoadBalancing主机可以指定它将处理的报文百分比。作为一个选项,报文也可以平等地在所有的主机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一个主机故障,则负载平衡机制就会在剩余的主机之间重新分配报文。

3.3Web集群

Web集群是由任意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一种Web站点。当设计者创建Web集群时,可以选择三层Web体系结构(由Web服务器程序,COM+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组成)。三层体系结构的优点是设计者可以将以下的各层次任务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而不是将它们都结合在一台服务器上(如图1)。

图1

使用若干台低成本服务器,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大量的客户请求,而不会产生任何不必要的延时。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共享负载对于院校用户支持重量级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处理行政事务,访问数据库,支持学校Intranet以及执行其它重要的日常活动。

4Web集群在数字化校园中的负载平衡特性

NetworkLoadBalancing和ClusterService可以增强任何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将它们分组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方法,用来将后端数据库和事务系统与基于Web的前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供给用户所需的可伸缩性、客户要求的高可用性。下面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图2),并给出如何将它们集成到一个三层配置中的实例。

NetworkLoadBalancing平衡那些主要由入站TCP/IP通信产生的负载。管理员可以在第一层上建立LoadBalancing,并且在集群的Web服务器上平衡站点的访问。ClusterService是管理员对那些要求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服务进行分组的理想选择,这些数据库服务可以是MicrosoftSQLServer7.0或其它数据敏感应用。管理员可以在第三层上建立ClusterService,以完成诸如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任务。

5在数字化校园中创建Web集群

通过将这两个负载平衡的特性结合起来,这些特性将是三层体系结构应用程序的理想支持。例如,如果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如图3),则可以建立如下的集群。

在多台服务器上建立前端、用户界面(UI)层,使用NetworkLoadBalancing以平衡和分配客户TCP/IP连接。当通信量增加时,升级已有的集群或者添加计算机到配置中。这样就保证站点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处理访问请求。

使用ClusterService,以便为应用程序和三层应用程序的数据服务层提供结点故障接管功能。这将创建一个可靠的平台用于数据库、消息和类似的应用服务。

下面将举例说明如何创建Web集群服务器。

5.1硬件需求

为了建立用于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设计者需要利用WebApplicationStressTool(该工具允许设计者模拟测试站点上具有几千个用户负载的情况)来确定实际需要多少台Web服务器来满足一个特定的应用。在测试了单台服务器之后,设计者可能会发现服务器CPU的利用率特别高,而高速缓存命中率很低,并且在队列服务器中还留有许多请求。与SystemMonitor工具相结合,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台单一的Web服务器的负载极限。Web服务器的主要瓶颈在于HTTP层,为了打破该瓶颈,设计者应该增加Web服务器。例如,可以添加三台Web服务器以组成Web集群的第一层。

5.2创建第一层

随着三个新Web服务器的加入,设计者现在必须通过运行NetworkLoadBalancing来平衡这四个服务器间的请求负载。四台服务器从客户角度来看只是一台服务器。因为设计者只分配一个IP地址给一个集群中的三台服务器,因此管理集群十分容易。通过配置一台DNS服务器,设计者可以使用IP地址192.168.18.10建立。该IP地址代表了集群中的所有主机(此时为三台服务器)。

通过这种配置,设计者可以将站点拓扑结构由一台Web服务器改变为四台。现在可以使用WebApplicationStressTool再次测试应用程序,将会看到性能立即得到了改善。接下来,再次测试集群,但这次要使用几千个用户进行模拟,确认站点消耗的资源远小于单台计算机运行IIS5所消耗的资源。如果应用程序需要更高的可用性,则可以添加更多的主机,最多为32台。

通过建立一台开发服务器(例如),设计者可以在此服务器上内容和测试其应用程序,而后能够将所有的授权和开发移交给服务器。设计者在开发服务器()上安装了FrontPageServerExtensions后,用户就可以使用FrontPage连接到一台开发服务器,写入内容以及创建应用程序,而不用将应用程序引入到Web产品服务器上。

一旦数据已准备好用于产品,则使用SiteServer3.0的ContentDeployment特性将数据从阶段服务器复制到Web服务器产品上。在四台Web服务器间必须相同复制的单元是Web内容。当设计者需要复制数据时,ContentDeployment将很容易地实现该过程,从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当站点规模增长时,需要为每台服务器设置一个独立的日志文件。如果四台服务器在同一个Web集群中,则必须分析四个单独的日志文件,可以预先地将所有日志导入到一个源中来帮助简化任务。SiteServerUsageAnalyst给设计者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将这些文件导入到一个源中,而后设计者可以生成定制报告来表示Web站点上的所有通信量。

设计者添加了服务器、创建了开发服务器并且简化了日志后,就将会注意到站点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处理增加的复杂性和应用程序数量,设计者就需要创建其它层,以便维持Web站点的有效性和性能。

5.3创建第二层

当ASP应用程序与Windows2000组件一起相结合运行时,站点很快会变得更为复杂。ASP应用程序可以被认为是将表示层连接到应用和数据服务层的中介。ASP提供了一种丰富而强有力的开发环境。但如果真的要增加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应考虑添加COM+组件。

使用ASP应用程序调用一个包含用户业务逻辑的组件,该组件驻留在第二层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上。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可以简单地是一个Windows2000Server,它主要为组件提供处理器功能。

至此,驻留在第一层Web服务器上的ASP应用程序调用第二层应用程序服务器来处理业务逻辑。该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会请求组件从位于第三层的后端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5.4创建第三层

为了在第三层获得高可用性,设计者需要安装ClusterService。为了存储所有组成第三层的后端数据,大多数企业级用户都需要一台高端对称多处理(SymmetricMultiProcessing,SMP)服务器(例如,一个8个处理器的SMP,带有4GB的RAM),以运行SQLServer7.0等大型关系数据库。ClusterService可以处理任务紧急的数据库管理、文件和Intranet数据共享、消息机制以及通用业务应用程序。

最好再添加一台服务器用于故障处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台高端Windows2000Server。

综合起来,这两台服务器为访问请求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并且简化了管理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任务。ClusterService不仅允许设计者将两台服务器连接到一个集群中(如图4),而且也可以自动地检测并恢复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故障。另外,它可以巧妙地处理服务器操作的工作负载,使管理员在不必关闭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维护规划。

图4

如果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故障(但服务器没有故障),则ClusterService将试图重启同一服务器上的该应用程序。如果仍然失败,则ClusterService将该应用程序的资源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并且在该服务器上重启该应用程序。

6总结

由于用户的应用程序需要很高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性能,因此设计者需要创建一个三层Web体系结构,并且对每个层次使用具有高可用性的Microsoft技术。而后使用WebApplicationStressTool测试单台服务器并实现它。为了获得更高的可用性,则需要创建Web集群。一般情况下,可以算出三台服务器已经足够了。而后安装NetworkLoadBalancing,并且这三台服务器实质上被看作一台服务器。接下来,设计者应该添加第四台Web服务器作为开发阶段服务器,以便用户可以内容到该服务器上。为了复制已开发的内容,设计者在阶段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产品上应使用SiteServer3.0的ContentDeployment特性。为了增强第二层的性能,设计者要添加一个COM+应用程序,并且使用来自第一层的ASP应用程序来调用来自第二层的预编译组件。另外,这些第二层组件会调用第三层数据服务。运行SQL7.0的一个高端SMP服务器组成了系统的第三层。为了获得高的可用性,设计者应添加ClusterService来确保系统是一个具有容错能力的故障接管系统。这种拓扑结构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尽管存在可预见的故障(例如服务停止或硬件升级)或者不可预见的故障(例如硬件故障或软件完整性丢失)。

论文不仅分析了集群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网中的负载平衡特性,而且给出了其高性能应用的具体实现框架。Web集群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地提高学校的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完成吞吐量大的科学计算和商业数据运算。Web集群技术随着服务器硬件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将会在可用性、高可靠性和系统冗余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凯.《集群计算》.计算机世界,2001-02

[2]LinuxClusteringwithCSM&GPFS,IBMRedbooks,http:///

[3]Microsoft公司.《Win2000DirectoryServices基础结构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5

篇(2)

个性化的校园空间具有复杂和多元的诸多特点,随着时代以及城市的日益发展向着多意义、多功能、多核心的方向深化,因此,建设个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具有追切的现实意义。校园中的各教学空间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在此之前都会聘请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团队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按使用功能分教学区域、活动区域、生活区域、实践区域等不同的区域,使师生在校园空间中合理、有序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对于单个空间而言,现代化的教学对教学空间的要求更高,比如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大剧场等公共空间,就需要对空间进行一些隔音等的处理,并配置音响、灯光甚至特殊的立面效果的处理,达到满足该空间使用所需的必备条件。

1、AUTOCAD软件空间设计表现

AUTOCAD软件作为室内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方式,在这个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为方案的如期完成以及创意的展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整个方案设计的过程中,AUTOCAD软件是运用最多的,从前期平面规划的布置到每个立面的装饰,从节点大样图的分析到各物体尺寸的敲定,都离不开AUTOCAD软件的运用,主要是AUTOCAD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灵活,绘制的图纸按实物一比一绘制,同时方便进行修改等优点。相比居住空间而言,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方案的绘制除了对常规的空间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吊顶图、水电布置图等进行绘制外,还需要对各个材料的交界处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大样节点图的绘制、说明。AUTOCAD软件在不同的设计过程中的要求以及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我们一般会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分阶段的设计,一般我们把设计阶段分为文字内容、形象表达、技术表达、设计认定四个步骤。在形象表达过程中需要设计完成的是平面布局图、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设计模型等四方面的内容。技术表达主要是进行施工图的绘制,主要完成造型平面、顶面、剖面三视图,标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要求,写明装饰材料的规格,明确工程要求达到的质量以及空间、材料之间组合的色彩关系。这是管道墙的立面图,主要表示的是各种规格的管道的排列走向示意,对于图中的一些施工部分进行了尺寸的标注,并通过图层颜色的设置,使整个画面非常安静、整洁、规范,对于委托方以及施工工人都能方便的查看。

2、 3DSMAX软件空间设计表现方

案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效果图的绘制,在电脑技术还未普及的年代,效果图的绘制都是通过手绘效果来实现的,用马克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工具进行绘制,效果很好,这类效果图更多的还是一件艺术品,因为是绘画艺术的综合使用。但这种手绘绘制的效果图由于耗时多,成本也就大幅上升,另外由于是手绘表现,所以对于空间尺寸的把握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在透视问题上肯定存在误差,所以在信息技术普及的现代,手绘效果图慢慢的已经淡出了装饰市场,只是在一些方案的前期设计中运用比较多。3DSMAX软件作为一款三维建模的软件,在今年被广泛的应用在室内设计的效果图表现中, 由于制作成本低廉、周期短、完全按AUTOCAD图纸中的尺寸绘制等有点被得到广泛认可。本案例是采用的V-Ray渲染器插件,3DSMAX软件也自带渲染功能,但V-Ray渲染器插件目前做的比较成熟,在表现室内场景上面有它的优势,效果好同时渲染时间短,所以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

3 、PHOTOSHOP软件空间设计表现

篇(3)

基于4G网络的特点,广大师生会在未来感受到全面的4G信息化应用服务。例如校园的自习教室查询与图书馆的图书的借阅将会更加方便快捷;可以使用手机参加课堂教学;及时对患病师生进行远程医疗,移动救护车会诊;在课余生活中减少看全高清与直播赛事的缓冲;娱乐时玩耍大型高清游戏反应更快等等。未来的4G通信网络技术会给广大师生带来通畅无阻的沟通自由,智能与个性将成为未来4G应用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些广泛的应用之中,高校4G通信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独占鳌头。

1.1利用4G技术开发移动图书馆多媒体资源

浏览网站已经成为当代师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但由于以往的3G网络资费较高,数据传输慢等多方面的因素很多师生仅仅能够访问文字信息。图书馆与其他媒介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就被极大地浪费,很多对学习有用的资源没有被高效地利用。基于此种现象,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4G网络技术将图书馆内部的多媒体资料上传到WAP网站,供给广大师生下载和在线浏览,让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被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1.2开展面向4G师生用户的信息推送服务

随着科技的越发完善与人性化,推送服务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定期把管内的文献资源变动情况(例如新书预告,馆藏文献的新增与注销,数据库更新等)、将要举办的讲座或者一些企业的宣讲等信息以电子信息的方式推送到师生的移动终端上。加强图书馆与师生的良性互动,使师生更充分地把图书馆利用起来。

1.3利用4G的可视通话业务开展图书馆咨询服务

通常,图书馆咨询业务是读者到图书馆与工作人员直接进行交流。这极大的限制了师生读者的咨询量,降低了办事效率。而利用4G的可视通话业务开展图书馆咨询服务,可以使咨询过程变得方便快捷灵活又直观生动准确,把远距离的交谈效果转化为面对面交谈的效果,减少了出现传统文字信息咨询理解不当的局面,节省了师生读者往返图书馆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1.4建立4G应用平台的手机图书馆联盟

手机图书馆联盟基于手机信息绑定与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良好的解决师生身份信息的识别与认证,有关文献的查阅,控制超支借阅费用等一些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各大高校图书馆将各自的4G平台连接起来,形成4G图书馆联盟体系,制定统一的使用原则与标准,服务于更多的读者。联盟体系可以全面有效的使用图书馆馆藏资源,节省人力资源建设及人员服务费用,更有利于管理的统一化。

1.5基于手持设备平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手持设备平台资源是指可以全文浏览与检索下载的移动图书馆系统。其既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检索,又可以摆脱地理与物理的限制,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覆盖更广,更有利于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个性化的定制与便捷性的浏览信息已经成为手持设备平台最大的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手持设备平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会在高校更广泛的推广开来。

1.6利用4G设备对馆藏图书进行定位查找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多,结构复杂,师生读者查找不便而且费时的问题。基于此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利用4G设备可以轻松实现馆藏图书的定位查找。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制定书目位置信息数据库,4G校园用户检索请求发出后,快速制定一套路线图与所在的具置,包括楼层,藏室,架位,架层,等相关信息,反馈回手机终端上。极大地节省了不熟悉图书馆结构的师生读者宝贵的时间。

2结语

篇(4)

关键词:医学院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整合

现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新教学楼、新教室的不断扩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学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办公应用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依赖越来越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需要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实现统一的管理。

一、数字化校园的涵义及意义

在传统观念中数字化校园一直被认为只是由一个一卡通系统和多个应用系统组成,例如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等。但由于各个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保存格式以及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都不一致,并且各系统由于开发商的不同很难做到统一的接口,系统间通讯困难,对于整个校园来讲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大量冗余、错误的信息,因此这样的“数字化校园”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而数字化校园真正的涵义是指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各种通讯手段对学校里各种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教学资源管理以及对人事、财务、后勤等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等。数字化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它是一个基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虚拟校园,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得到延伸[1]。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虚拟化的校园,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学校的跨地域业务得到有效开展,对学校建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多层次的管理方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其次,数字化校园以网络通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信息,使学校教工把一些查询、统计、计算等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数字化校园成功解决了学校“信息孤岛”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实施,能把学校里各个分散的系统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数据的重复检索、录入。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里面的人员信息不需要重新录入,可以直接从人事处数据库中调用,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数字化”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in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报告中首次提到的,他提出了数字化地球的概念,此后,“数字化”名词在全球流行开来,各行各业如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名词接二连三被提出。

近年来,校园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国外,英国信息教育技术走在前列。1998年1月英国启动了全国学习网,利用网络的高速优势把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等网站连为一体,为网络教育开辟了途径。2002年,英国全国学习网的网络连接所有家庭、社区、学校、医院、社会服务以及大众媒体转播系统、单位,基本能满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内大学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在90年代初,建成校园网并通过CERNET建设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大学总数不过10所左右。到1999年,已经有500余所大学建设了结构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2002年,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共同启动了亚洲地区第一个国际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对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进行研究。

现阶段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以医学专业为主,信息化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二是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三是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没有建立网上自动办公系统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医学院校数字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适合学校校情的数字化校园模型,即“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应用系统”的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校内教学、管理、科研的全面信息化、网络化。免费论文,整合。

1.统一平台是指一个高性能的、负载均衡的、可扩展易维护的、高安全的应用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平台。其中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公共数据平台三大基础平台。

2.统一门户是指要建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能提供信息共享并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高效稳定的门户中心。

3.多应用系统指为满足各种教学、管理、科研等日常业务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信息化软件、工具等,如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从统一的数据库平台调用数据,共享规范标准格式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接口程序。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标准建设,集成现有的应用系统,在新需求下开发新的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校园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最终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信息化环境,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免费论文,整合。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校内所有信息化资源(包括各种应用系统、数据库资源、认证系统等)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互相紧扣,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确保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医学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几项特色项目,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医院、虚拟手术台等。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和IDC数据中心建设,是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的基本保证,为数字校园提供最底层的网络、硬件支持。

(1)基础网络平台、弱电系统

(2)IDC数据中心

IDC数据中心是由一系列的硬件、软件、相关网络组成的整体,它作为全校数据流转与交换的中心,主要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等硬件设备和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数据汇聚设备。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在数字化校园中,各个系统之间经常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但对于同一个用户来说,如果不同的系统都要不同的登录信息,并且要重复登录,这就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系统加重了负担。而所谓的统一身份认证就是对校内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为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奠定基础。

目前高校身份认证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目前校内各个系统都是分散管理,因此就难以统一管理用户的账号,这就难免会对一些账号信息进行重复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免费论文,整合。

(2)账号的使用没有落实到实名,一个账号存在多人使用的现象,在出现安全事故时难以明确责任,因此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免费论文,整合。

(3)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认证模式和规范不同,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也不同,不便于全校的安全管理。免费论文,整合。

(4)一个用户如要使用多个应用系统,就必须记忆多套账号信息,并需重复登录,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变[2]。免费论文,整合。

3、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主要有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系统、学工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精品课程等。

(1)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校内各系统连接的枢纽。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为基础,集成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终端,以IC卡为载体实现校园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成以后,将取代以前校内的各种卡证(如借书证、饭卡、工作证、学生证等),真正实现校内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卡通”。

(2)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存储,并通过网络向广大读者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源的虚拟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共享各地信息资源。

(3)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主要有教务管理系统,它管理的对象主要有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管理人员信息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如教室、多媒体等)。而它主要实现的功能有: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教学测评等[3]。

篇(5)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应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210096-02

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光纤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使人类的信息资源实现了高度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交流的模式,也为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技术与远程交互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继而在传统校园网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校园”的概念。

本论文对数字化校园的适用性、拓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可运营性、可管理型进行综合研究。数字化校园主要由四大系统组成:基础网络系统、校园应用系统、一卡通系统、安全防护系统。

1 基础网络系统

搭建校园网的硬件平台,基础网络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没有基础网络做为依托,应用系统就像空中楼阁。基础网络以硬件集成为主,发展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与应用环境,包括:传输系统、行政电话交换系统、安全存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

1.1 传输系统

整个校园能否达到数字化以及数字化程度能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网络基础以及可扩展性。光传送网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中的基础,校园内光纤铺设到楼,楼内网线到使用终端,采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实现整个校园无缝网络覆盖。采用目前技术领先的三网融合技术组成全IP的传送网。[1]

全IP的传送网络技术先进,可扩展行很强,目前通信行业的主流就是IP化,实现全IP的传送网,想要增加任何终端和应用系统,可直接接入。节省大量投资,尤其是节省后面的应用层面系统投资。

1.2 行政交换电话系统

采用国际先进的下一代通信技术软交换技术才组建校园的行政交换电话系统。软件换系统全部采用IP信号,可以直接接入IP传送网,无需像普通的电话交换系统还需要铺设电话的线缆。这套系统可扩展性非常强,而且任何需求只需要改动软件就可以实现,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

1.3 安全存储系统

安全管理是数字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前提。在数字校园中,所有的数据、应用都在网上,保证它们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职责。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防范和存储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必须保证数据的保密性,防止对数据的非授权访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破坏、不丢失、或不被未经授权的恶意或偶然的修改;保证数据和应用的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并且系统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完全地恢复。

1.4 网络管理系统

一个良好的数据中心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如何将数据中心内的各种应用和平台有效地进行整合和管理,从而实现对数据中心的高效便捷的运营管理成为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数据中心的设备众多,包括了数据设备、安全设备、应用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等,因此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管理,通过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中心的运营管理水平,使得整个系统可以更好的服务,并防止很多意外的问题发生。

2 校园应用系统

校园应用系统以应用软件集成为主,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应用、全面建设各种MIS、OA系统、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全面的网络社区服务等等,从而形成一流的、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教学资源、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手段和后勤服务,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最终实现校园内无纸化办公。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1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本科生教务系统中提供了教学计划、课程、注册、收费、选课、排课、学籍、成绩、毕业资格审查、系级查询等10个子系统;在研究生教务管理中提供了培养方案、课程、注册、收费、选课、排课、学籍、成绩、毕业资格审查、系级查询、学位管理等11个子系统。

2.2 科研管理系统

科研管理系统建立科研处-系科研-教师的数据沟通渠道,教师申请项目、填报表等项工作在网上进行,系主任在网上审查,科技处与主管校长在网上审批,使科研管理在网上进行。

2.3 设备资产管理系统

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为校系各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利用网络共同进行实验室数据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简化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目标。系统能够为WWW用户提供各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并对大型仪器设备等信息提供查询功能。此外,一些重要的管理数据统计结果及获奖成果以主页的方式,供各级管理部门查阅。

2.4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校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事信息的交换功能,建立以教师个人为核心的人员信息系统,来自教师的信息如论文、兼职、教学、学位、科研项目等由教师个人维护,基层单位审查,建立个人信息库,作为职能部门的管理的参考信息。

2.5 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将各项基金管理工作统一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平台之上,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经费查询、通用基金管理(代交税金、退休基金、个人公积金)、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

2.6 外事管理系统

外事管理系统建立教师与外事办公室的沟通渠道,利用现代化办公环境,简化办事程序。

3 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络作为基础,网上应用系统作为依托,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的牵头环节,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数字校园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电子身份管理系统,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相对应的电子身份,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电子身份访问数字校园中有权访问的任何系统。[2]

一卡通系统包含一下功能:一卡通管理中心、消费管理子系统、自助服务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机房管理子系统、图书馆管理子系统、水控管理子系统、电控管理子系统、金融服务子系统。通过采用校园一卡通的解决方案,可以全面实现校园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所有子功能系统在一个完善的平台上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共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具备以下的优势:系统易维护性高、系统可扩展性强、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4 安全防护系统

这里的安全防护系统就是通过安装先进的安防设备,运用先进的安防管理系统,将整个校园建成真正的平安校园。整个安全防护系统分为三个部分:

1)视频监控:在校园内所有的重要位值都要安装上视频监控探头,最理想情况下,整个校园都可以实现视频监控。

2)红外防护:通过传感器,红外防护可以实现虚拟墙、入侵检测、遗留报警等功能。

① 虚拟墙:将虚拟墙设置在物体上,如墙壁,草坪边缘,河流等等。系统会在有物体对该虚拟墙入侵,穿越,或接触的时候发出警报。此事件图像或短时间视频将被拍摄下来。在学校周边设立电子围墙,在重要的实验室上或者大楼安装传感器。一但有发生没有经过允许的行为发生,就会在监控中心发出报警。

② 入侵检测:系统能感应到特殊区域内侵入物体的突然出现,并且采取即时的警报。比如可疑人物突然出现于严格禁止进入的安防区域,如博物馆,图书馆管理员室,校长办公室或其他一些重要地方。

③ 智能车牌识别:在出入校园的门口,实现进出车辆识别,是学校的车辆可以自由进出,当不是系统内设置好的车牌号码,出入口的电动栏杆,就不会自动放行。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入校园的车辆,防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

3)智能安防一体化平台:这个平台是整个安防系统的大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各个点的监控探头和传感器,进行管理和信号的分析。智能安防一体化平台,主要有大屏幕和软件系统组成。屏幕上显示整个校园的三维地图,任何一点发生报警地图上报警点就会显示红色,然后系统会自动将报警点的视频以小画面方式显示。比如实验室的玻璃被打碎了,监控中心的三维地图实验室玻璃就会变红色,系统同时会将对着实验室玻璃的监控探头画面切换出来,让管理人员清晰的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意外还是有人进入。为管理人员做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教育行业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提高各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优化教学、学习、生活的过程,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数字化校园工程是学校提升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项闪飞,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J].2010.6.

[2]陈志华,江苏电信数字校园平台建设规划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J].2008.10.

篇(6)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

 

所谓“一卡通”,是指以一卡为信息载体适用于校园管理和消费的网络系统。在学校内,凡是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身份识别的地方均采用卡来实现。通过将学校各个系统连为一体,动态地掌握持卡人的情况,替代校园传统日常生活所需的学生证、图书证、就餐卡、医疗证、教师工作证等证件和现金交易,实现了餐饮消费、证件、考勤等功能的智能化和电子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改善,校园数字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卡通”逐步深入学校,并在学校的管理、资源和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一卡通”在校园管理建设中的作用

1.1提高生活与学习的便利

在没有实施校园“一卡通”之前,学生每天需随身携带日常学习生活需要的饭卡、上机卡、图书证、学生证、储蓄卡等证件,不仅携带不便,还会经常丢失。而现在,学生手持一张卡就可以在校园内方便快捷地完成就餐、购物等各种校内消费,还可以实现图书借阅、上机、出入门禁、医疗、自助洗衣、用水用电、自助复印、考试管理、学籍注册、学费缴纳等若干活动,大大提高和改善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

1.2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一卡通”在方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提升了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采用“一卡通”系统能够极大地改善学校依靠传统人工和手工大量作业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堵塞和管理漏洞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各部门管理信息的全面有效整合,为有效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创造了平台。

1.3节约管理与支出的成本

使用“一卡通”不仅提升学生管理效率,还使得一些棘手的管理问题变得简单,有效地节约管理与支出的成本。第一,防止恶意拖欠学费。论文格式。通过严格审查学生基本情况 (属贫困生和临时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费的除外), 针对恶意不交学费的学生,控制好该卡每学年投人使用的第一关,不交学费就无法进行学籍注册、成绩登录以及其他活动。第二,节约日常水电费用。通过“一卡通”来控制,可以节约大笔水电费用,没有“一卡通”的人就不能在学校的澡堂洗澡。据了解部分高校在使用“一卡通”之后,不仅节约了水电资源,而且还有收益。第三,节约人员提高效率。论文格式。“一卡通”一卡多用以及数据共享的特点,免除诸如在办理图书馆借书证、考试证、食堂就餐卡等证件的补发工作,节约了人员编制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办证工本费。论文格式。第四,减少和杜绝“小金库”。使用校园卡的电子支付功能,可以使校园内的现金流量大大减少。这样不使规范了校内收费管理,而且还杜绝可能发生的经办人员挪用公款的漏洞,从而使各个服务机构的收入透明。

1.4增加合作与经营的收入

由于校园“一卡通”具有电子支付功能,校方可以通过招商或与多家运营商进行合作,学校可以通过收取对商户的经营和管理费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便利和优惠,如餐厅、超市、商店、电信服务、洗衣店、复印社、书店、礼品店等都是可以合作对象。这样不仅校内食堂、体育场馆、机房、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增加了消费收人,还培养了学生在校内消费的习惯,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将提供有偿服务机构的账户资金集中起来,有利于学校调度这些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5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

对于学生手持的校园卡可以与银行卡通过系统平台与银行后台对接,实现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卡对校园卡进行圈存。这样,一方面可以免除学生在存取现金时的不便,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实现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动,使得学校的管理显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校园“一卡通”系统,随时查询自己的子女在学校资金使用的详细情况,有效掌握子女消费动态,从而及时通过异地补存款以及纠正子女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

2.“一卡通”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成熟,校园数字化建设日益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建设已成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首要的、全新的管理模式。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一卡应用技术的成熟也为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提供了保障,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其功能覆盖了学生管理、教学、科研、后勤及校园生活等各方面领域,是将校园综合管理以及金融服务融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系统。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3.关于“一卡通”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和建设,使高校的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管理的时代,提高了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在应用和建设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统筹规划工程和拓展应用功能

和建设其他大型信息平台一样,校园一卡通的工程建设应做到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和规范管理。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论证,制定出“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还要考虑相关资金的投入以及目前学校相关管理系统现状,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上实行分期实现和逐步到位。院校要将工作需求作为出发点,实现“一卡通”系统校园本土化,对系统的使用功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考虑部门工作实施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针对软件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并彻底解决,以期系统更加符合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目标。

3.2选择合适模式和加强沟通协作

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和应用有多种模式,如开发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网络建设模式、用卡模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人比较和研究的,如在开发模式上,就有“校银企”和“银校合作”两种模式选择,前者分别对银行和集成商招标,受银行限制不大,后者一般先对银行进行招标,再由中标银行选择集成商开发;再如网络建设模式和用卡模式,有的院校会专门铺设“一卡通”专网,而有的则利用校园网,使用专用网可使系统运行可靠和更安全,易操作易维护,且方便保证数据完整性,但专用网络铺设成本相对较高;在用卡上又有些学校采用“物理分离,逻辑统一”(即银行卡与校园卡物理上分开,但逻辑上统一且有机结合),有些实现“一卡合并”(银行金融卡和校园IC卡合二为一)。两种方案又是各有利弊,各种模式的选择都需要学校进行深入斟酌,都需要和银行以及集成商之间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处理好学校与银行和集成商的关系。

3.3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强行政统一

“一卡通”的正常运营需要严格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工作岗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建立“一卡通”中心管理体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加强行政的统一协调,理顺各项操作规范要求和建立执行制度。同时,适度考虑学校有关部门的利益,适当调整学校原有政策和制度,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期减少校园“一卡通”建设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对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情况,相关责任人要做好监普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总结经验。

3.4规范数字信息和确保稳定安全

“一卡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身份识别,因此必须保证每张卡信息对应的唯一性和准确性,规范各子系统使用部门的相关数字信息。由于信息是校内多部门之间共同使用,特别是第三方软件的接入,因此要对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十分严格,按照金融级的安全标准,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来建立信息源。另外,校园“一卡通”系统规模较大,网络接点多,因此对“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网络安全问题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和信息安全,确保师生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失和工作、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3.5统一品牌形象和营造社会效应

“一卡通”各个系统运行流程设计体现出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章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体系。这种刚性化管理特征打破了传统的人工处理事务的主观因素,为优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学校可将自身品牌形象要素充分渗透到学校各个部门以至每位师生员工行为当中,使其在长期熏陶感染下行为得到规范,素质不断提高,也促使高校能够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学校对外可以更加地吸引生源、社会资金、优秀师资甚至获得政府的政策倾斜,从而增强办学资源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对内可以增强师生员工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提升和优化,从而营造出更大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校园“一卡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逐步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是促进管理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高校数字化生活的重要媒介。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而且也会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和科学决策水平,成为学校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志。这就需要我们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从而将高校的管理水平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春雁,朱文英.2004-2005校园卡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下)[J].教育信息化,2005,(5).

[2]杨子云,罗洪泽.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金卡工程,2007,(1).

[3]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

[4]王学敏.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2).

篇(7)

关键词:有效 利用 数字图书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81-02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国内外数字资源的突飞猛进发展,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也越来越多,可供师生访问的资源日渐增多,但是数据库资源的知识产权和版权等因素使得相当部分数字资源使用范围有限,只能在校园网内部访问,不能对外网开放。电大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主要运用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手段和多种教学媒介,构建全民多样化终身学习型社会。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开放大学及电大系统的师生,但他们多数是在职在岗的成人,学习的地方相对分散,到校园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极为不便,也因此形成了开放大学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特殊性。为了满足电大系统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便捷地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提供远程访问服务。

2 远程访问数字图书馆

本文所讨论的远程访问是校外访问,就是指非校园网用户突破校内IP地址的物理限制使用学校购买的数字化数据库资源。目前远程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有传统服务器技术、VPN技术、Athens项目、PKI技术、Shibbloeth项目、EZproxy技术等[1]。VPN技术实现远程访问已经普遍应用并逐步完善,尤其在远程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应用更为广泛。新兴的 SSL VPN 技术非常适合移动用户的远程接入访问,该技术集传统数据网络的安全、快速及共享数据库的低成本且简单易行等优点特点,可以为外部网提供虚拟连接,从而成为高校图书馆为所有非校园网的师生提供资源共享的最理想的方案[2]。

3 VPN概述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网络新技术,在公用网络上通过加密、认证、封装以及密钥交换技术,建立单位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虚拟访问的连接方式。VPN具有传输数据安全可靠,连接方便灵活,可完全控制,成本低等特点[3]。

SSL VPN是采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来实现远程接入的一种新型VPN技术。SSL协议是基于WEB的安全协议,使用SSL 协议进行认证和数据加密的VPN就可以免于安装客户端。相对于传统的VPN而言,SSL VPN具有部署简单,无客户端,维护成本低,网络适应强等特点[4]。

4 应用VPN技术访问数字图书馆的方法

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远程访问数字图书馆,甚至很多教师都不会合理利用网上数字资源。开放大学图书馆由于涉及数据库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使用范围有限,在校园网内使用没有限制,但校外只允许属于电大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合法的用户,提供VPN技术,用户在登录后,需要安装VPN控件,才能正常的打开文献资源列表。一般情况下,VPN系统会自动检测电脑系统,并引导安装VPN插件,也可以在网站下载插件安装包进行安装。因此要求我们提供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身份的确认。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写毕业论文或教师做课题研究的时候,抱怨找不到资源,找到的资源不完整或者下载需付费,下面简单介绍校外如何访问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4.1 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介绍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为开放大学及全国电大系统提供一站式、扁平化服务,其中电子图书书目数据达340多万种、电子图书全文达234万种、学术文献7000多万篇、社科数字期刊2800多种,名师讲座88624集,基本实现数字文献资源全学科覆盖[5]。主要涵盖:(1)开放文献资源列表,提供中央电大图书馆提供的常用电子文献资源列表;(2)读者论坛帮助BBS(beta),是开放数图论坛读者帮助模块,在此可以反馈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图书改进建议;(3)数字图书馆学习空间,以图书馆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提供教师自建课程的Moodle教学平台;(4)电大在线・我的工作室,提供在线教学辅导的全部信息;(5)开放大学讲坛,由中央电大图书馆主办的学术讲座平台,汇集名师名家,深入讲解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提供最全的视频资料信息;(6)全国电大图书馆通讯,是图书馆服务与交流电子期刊,提供了最新的电大图书馆工作动态,介绍电大图书馆新引进的和推荐的文献信息资源等;(7)社会化应用及交流网站等服务。

4.2 安装VPN控件

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http://)通过VPN的方式对开放教育学生以及电大系统教职工提供授权访问服务。打开页面“插件”(如上图),下载“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远程访问控件”,即VPN控件,在安装过程中关闭防火墙和IE安全控(上接81页)

件软件,并将图书馆网站的链接地址添加到IE信任列表,Windows Vista用户在安装控件时请关闭UAC,Windows 7用户在安装控件时请对IE点击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再打开安装页面。安装VPN控件后,这个插件要求必须使用IE浏览器进行访问,IE浏览器的版本最低为6.0。

4.3 登陆访问资源列表

点击“开放数图”,学生用电大在线学生证号进行登录,教师用电大在线用户名进行登录,通过点击开放文献资源列表标签,在进入过程中检查身份的合法性及访问资源的安全性,检查完毕进入应用列表,包括CNKI、维普、万方、超星、龙源、读秀等数据库,涵盖了最新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

4.4 文献检索

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打开CNKI(国开镜像版),期刊包括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词典、统计数据、专利、标准等内容,通过全文、主题、篇名、关键字、摘要、文献来源等方式输入关键字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打开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进行阅读、下载。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电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文献检索的方法和途径直接决定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科研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内数字资源应用培训,从数字图书馆平台访问、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教职工掌握数字文献资源的使用,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效益,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文丰,黄淑敏.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资源校外访问方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146.

[2]付凯东.SSL VPN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7-3):107.

[3]百度百科:虚拟专用网络[EB/OL].http:///view/480950.htm?fromId=19735.

[4]百度百科:SSL VPN介绍[EB/OL].http:///view/708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