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学生第一学期

小学学生第一学期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2: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学生第一学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学生第一学期

篇(1)

成都2017年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通知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直属(直管)学校: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7-2017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作如下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中学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定于2017年8月30-31日办理入学手续,进行入学教育,9月1日正式行课。2017年1月15日结束,1月16日开始放寒假,共计教学19周;第二学期定于2017年2月13日办理入学手续,2月14日正式行课,7月4日结束,7月5日开始放暑假,共计教学20周。

全日制中学全年共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包括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初中上课时间35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再增加2周)。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1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为2周,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安排实习或见习)。

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事特点,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2周时间内安排农忙假,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与劳动技术教育机动时间等统筹安排。

二、全日制小学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小学2017-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和放假,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与全日制中学相同,第二学期于2017年6月27日结束,6月28日正式放假。

三、工作要求

(一)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本教学时间安排,未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更改开学和放寒、暑假时间,学校调整课时安排一天以上应报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在正式放假前一周内安排。

(二)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省、市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不得挤占音、体、美、劳技、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增加教学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集体补课,组织高三学生补课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向家长和社会公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和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监督。

(三)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做好师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2017-2018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安排的通知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社会事业局,各区(市)县教育局,直属(直管)学校: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7-2018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时间作如下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中学全年共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假期(包括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全日制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定于2017年8月30-31日办理入学手续,进行入学教育,9月1日正式行课。2018年1月31日结束,2月1日开始放寒假,共计教学21周;第二学期定于2018年3月4日办理入学手续,3月5日正式行课,7月10日结束,7月11日开始放暑假,共计教学18周。

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研学旅行等);九年级上课时间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上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1周,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2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为2周,机动时间为2周(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自行安排实习或见习)。

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事特点,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2周时间内安排农忙假,具体办法由各区(市)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与劳动技术教育机动时间等统筹安排。

二、全日制小学学年时间安排

全日制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和放假,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与全日制中学相同,第二学期于2018年6月29日结束,6月30日正式放假。

三、工作要求

(一)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执行本教学时间安排,未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更改开学和放寒、暑假时间,学校调整课时安排一天以上应报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期末考试时间原则上在正式放假前一周内安排。

(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减少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时,不赶超进度,不增加难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要科学安排、科学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集体补课,组织高三学生补课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要向家长和社会公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三)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做好师生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此通知。

篇(2)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教学;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7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协调体育课和文化课的关系,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又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我们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小学5、6年级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历时三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和实验,就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与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1.实验观察的方法步骤

(1)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以及在下一节文化课中学生的体力、精力、注意力、情绪等情况。

(2)在观察学生体育课后文化课学习的精力和体力状况的基础上,把文化课学习分为三类:

A类: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心安神定、认真听讲、坐姿端正、身体无吃力表现。

B类: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尚能集中、思维不活跃、发言一般、上课后心神需经一定时间方能安定、听讲坐姿一般、身体有某种吃力的表现。

C类: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差、发言少、心神需经较长时间后才能安定、不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身体表现出比较疲劳。

(3)把文化课学习精力的定性分析资料与体育课体育课定量资料及时加以对比,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2.实验观察的结果

(1)在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之前,观察测定各类文化课与其之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对应关系,结果如下:

凡属A类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密度为41.12%(属中高等密度),平均心率为156.08次/分。

凡属C类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密度为46.22%(属高密度),平均心率均超过165次/分。

(2)通过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之后,各类文化课比重的变化。

A类文化课的比例由第一学期的55.86%增加到第二学期的59.15%和第三学期的63.26%。

C类文化课在第一学期占12.32%,经过反馈调控后,第二、三学期基本上防止了C类课的出现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体育课过大的运动负荷造成对文化课的不良不良影响的矛盾。

(3)实验后学生的体质的增长情况:通过三个学期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体质上有了明显的增强,三次体质测定的结果:实验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仰卧起坐(女)、50m跑、立定跳远、800m(女)跑、1000m(男)跑、引体向上、九项指标中,除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指标比2009年下降了2.18次外,其余的25个统计指标均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占27个统计指标的92.86%。

三次体质测定的九项指标与2008年全国、河南省其它学校的同龄组对应体质指标和2009年南阳市其它小学的同龄组相对应的体质指标的横断面比较,除11、12岁身高指标低于南阳市,11岁胸围指标低于河南省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

当然,学生体质的增强与学校体育设施和锻炼环境的改善,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正规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学校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抓好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在运动负荷上作了调整,但对学生体质的增强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实验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情况:实验后实验班5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功课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与同年级平行的二个班对比,各学期的期终考试和点评成绩均处同年级各班的前茅。6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功课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验后的三个学期,其它各门功课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3.建议

(1)凡属于抽象思维,精力不易集中的数学等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把运动密度控制在36%~42%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140~150次/分左右为宜。

(2)凡属形象思维,精力较易集中的语文等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把运动密度控制在40%~45%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左右为宜。

(3)如果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出发,需要安排更高密度和强度的体育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身体状况,由学校和体育教学部统筹安排,慎重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晓文: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文亮卢晓燕:体育教学中运动量过度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1期

[3]马向文: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7期

篇(3)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基本是两学期制。为克服传统两学期制学期时间过长的弊端,改变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曾试办暑期学校,但由于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后勤管理等原因被迫恢复两学期制。2004年,北京大学再次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随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5年前后,我国大学出现了第一次学期制改革热潮。目前,实施三学期制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及南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在我国,三学期制大都是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原有两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

南华大学在2015年8月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度,也是从原来的两学期制的20+20周,变为三学期制的19+4+19周制。详细来说,三个学期分为春季学期(19周)、夏季小学期(4周)、秋季学期(19周)三个学期,其中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对应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下半年学期,夏季小学期时长为4周,开始于8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夏季小学期结束后并不放假,立即接着秋季学期(9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三学期制实施后,春季学期基本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没有区别,但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比原来的下半年学期有所推迟,从9月下旬才开始上课。由于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实际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学期。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都有夏季小学期,分为夏季第一学期、夏季第二学期、夏季第三学期、夏季第四学期。夏季小学期开的课多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或讲座等。

一、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遇到的困境

1、制定三学期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从两学期到三学期制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更改和制定培养方案。每个学院的每一个系都需要更改三学期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三学期课表,这需要花费很多的工作量。但这些工作并非交由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是由每个系的任课教师自己完成,这样会有一些问题:一方面,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已经承受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非常繁忙,此时又得加班加点地进行培养方案和课表的制定,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由任课教师在百忙之中制定的课表,忙中有错,其成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

在三学期制度实施之前,学校各院系并没有讨论要实施三学期制,在学校教务部门突然通知各学院要实施三学期制后,各院系才开始讨论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表。从开始接到通知到最后的实施三学期制,实际上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各院系的三学期课表和培养方案大部分是在原来两学期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仍然比较草率。如在原来的两学期制里,实际已经有足够的实践课程,三学期制实施后,这些实践课程原封不动被调到夏季小学期了。以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例,夏季第一学期主要是实施军训,夏季第二学期是实施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及公共基础认知选修课程;夏季第三学期是一门选修课程;夏季第四学期是课程设计。其中军训是原来就有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课程设计都是原来两学期制度中调到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小学期的。

2、浪费教学资源

南华大学实施的三学期制中,在夏季小学期,任何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包括任课教师、后勤、行政、图书馆等。这样实施的目的是吸取部分高校的经验,因为在某些高校里,小学期里后勤跟不上,图书馆、行政等基本上不上班,引发许多矛盾。但是,当三学期下所有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后,很多没有课时的教职工既不上课,也没有其他任务,在整个夏季小学期处于闲的状态,这样实际上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3、教师对三学期制的不适应

教师在三学期制中,教师工资待遇等一切不变,但实际上一年要比两学期制多上两个星期的课。对于夏季小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三个学期制下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放假时间减少了,这样会减少了教师的科研时间以及个人生活的时间,会给教师造成一定压力。且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这样两个学期实际上是一个大学期,不但没有将原来两学期制时间过长的弊端去除,反而加长了学期时间,给教师带来很大的疲劳感和不适应。

4、学生管理问题

在三学期制下,对学生的管理上会比两学期更加困难。学生对三学期中的夏季小学期普遍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学期,这个学期只要去听听讲座,上一上实践课就可以了,考试或考察都很容易。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同时,学生逃课缺课严重。另外,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晚上不归寝的情况也比两学期严重,很多学生夜不归宿。更有甚者,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有些年级的学生在夏季小学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课,学生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上网,晚上出去逛街等。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和不少困难。

二、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带来的教学负面效果

1、课程量不够引发的问题

由于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比较仓促,统筹和规划不够,夏季小学期制开设的课程量不充足。由于课程安排不够,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天天玩游戏,白天出去逛街,晚上很多学生通宵外出,直至秋季学期开始才认真上课,给教学带来很大负面效果。这个问题是三学期制实施以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受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诟病,以至于在夏季小学期上到一半左右,教务处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系将本应该在秋季学期上课的部分课程,提前安排到夏季小学期开课,以补救夏季小学期部分学生无课可上的局面。

2、教师开课问题

夏季小学期涉及到要开新课,到底该开什么课,如何开,实际上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即使经过讨论后决定开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开这门新课用什么教材?教学大纲?课件的制作?如何授课?如何系统的将这门课讲好?这方面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另外,各院系教师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通知下,为了完成工作量勉强开课,教材、教案、教学计划皆不完善和成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对新开的课程审核或评估不够,这些新开的选修课基本上由各系讨论制定后立即使用。

另外,由于夏季小学期开的大部分是选修课,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也比两学期要差,课程教学随意性大。

3、考核宽松,学生学习态度差

由于夏季小学期选修课程集中出现在一块,大都不需要考试,或者对考试的要求比较低,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也比较差,这样造成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同样一门课程,如果课程设计放在两学期,学生能认真学习,放在三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差。

4、超长学期造成学习疲劳

对于课程比较满的学生来说,他们其实是比较疲劳的,因为夏季小学期结束后,中间没有休假,立即进入到第三学期。这样第二第三学期实际上是可以看做一个超长学期(19周+4周=23周)。另外,小学期上完课立刻考试,给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不多,学生必须快学快考,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够扎实。

上述是南华大学三学期制实行以来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当然,南华大学已经意识到刚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后造成的上述弊端,已经着手进行改进和改革。

三、总结

南华大学在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度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困难和缺点实际上在其他大学也出现过,如80年代的北京大学,国内一些相关高校也曾报道过类似情况。[2-4]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只看到三学期的优点,没有意识到三学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准备不充分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三学期制造成的。

表面上看,南华大学实施的是三学期制,但夏季小学期跟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基本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就是一个学期,这样它实际上还是两学期制,只不过由原来的20+20周的两学期制变成19+23周的两学期制,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不但没有将学期缩短,反而增加了学期的时间,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和不适,造成一些弊端,严重浪费教学资源。

篇(4)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60名学生,男33人,女27人,是个大班。针对毕业班的特点,即将要进入中学了,但是有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有不少男同学学习目的不是太明确,纪律松懈,行为习不够规范,需要我们班主任做大量思想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位,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心,大力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我班各方面的工作有新的突破。

三、新学期工作计划要点和措施:

1、要求学生严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针对班级一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习方面随随便便,导致期未考试成绩不好的,严格要求他们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平时多学、多问、多看、多做,向优秀生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同学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如歌咏、演讲和体育竞赛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争取在学校的各项竞赛中多获奖。

3、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看见教师能主动打招呼。在公共场合注意形象,不得损坏学校和班级的荣誉。

4、民主选拔班干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健全班委会,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必须带动全体同学学好每门功课,搞好各项活动。

5、做好弱势学生的工作。对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想办法帮助他们;对智力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使他们的学业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四、班级工作计划主要活动安排:

第1、2周 (9.1-9.11)

1、9月1日报名注册

3、检查暑假作业

4、做好常规教育,使学生能安下以来学习

5、进行小学礼仪教育

6、爱心捐款活动

7、校报、班报刊出

8、班干部选举和分工

第3、4周 (9.12-9.25)

1、推选三名同学为班级礼仪大使

2、期初家访和家长联系工作

3、推普周活动

3、老人节,为老年人做好事

第5、6周 (9.26-10.9)

1、参加校跳远竞赛

2、迎接校教学常规检查

第7、8周 (10.10-10.23)

1、评一评:我是小小推普员

2、班级演讲赛

3、班级歌咏会

第9、10周 (10.24-11.6)

1、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我学习,我快乐 ”主题班会

第11、12周 (11.7-11.20)

1、组队参加校运会

2、家长会

3、校“新道德、新风尚”演讲赛

4、班报刊出

第13、14周 (11.21-12.4)

1、朗读比赛

2、班级大合唱训练

第15、16周 (12.5-12.18)

1、六年级计算过关

2、校跳绳比赛

第17、18周 (12.19-1.1)

1、迎元旦主题班会

2、校报、班报刊出

第19、20周 (1.2-1.15)

1、复习迎考

2、检查总结本学期好人好事事例

第21、22周 (1.16-1.29)

1、期未考试,质量分析

2、学生各类评比

篇(5)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学一年级 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常有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最难教。究其原因,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知识准备少、学习习惯不到位,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但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学前培训的兴起,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日趋加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吃不下,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因此与早期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研究“一头热”的现象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在教学中做了探讨和研究。

1990年至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的关于幼小衔接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时间较早但涵盖范围较广、具有权威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作为“幼小过渡时期”,便于教育者在这一年中增强衔接意识,明确衔接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1]。根据此项研究,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处于“幼小过渡时期”。

2008年秋季起,上海市教委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学校综合活动两部分,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展开,以期使初入学的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本学期(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执教一年级2个班的数学,每班48人,正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班内学生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民办幼儿园,入学前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而我校所用教材又是注重思维训练的中科院实验教材浙教版《数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期初开展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在数学学科方面更多针对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常规训练,在后续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然而小学阶段又有着严格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因此做到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方面的顺利衔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对比

(一)教学内容对比。

对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有明确的分段要求,以“数的领域”相关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

我校所用一年级数学教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选取“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相关内容,按单元排列如下表。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数学学习内容除第四单元外,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已有所涉及。

(二)教学形式及教学目标对比。

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操作、游玩中渗透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味”较淡,教学方式比较自由灵活,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尽管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目标的达成要求比较低,主要以幼儿的体会、感知、了解为主,学不学会不作过高要求,因此幼儿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此外,近年来也有一些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的趋势,片面强调教学效果及学习结果,偏重机械记忆,针对读、写、算等数学技能进行大量训练,使一些幼儿虽然掌握了技能却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达成度要求,教学形式以讲解法、讨论法为主,教学活动中游戏色彩减弱,即便是动手操作也更强调学生在操作中的思维过程。在目标的达成度方面,对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基本达标。

(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有所涉及,两者重复较多,其实这不仅表现在“数与代数”领域,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具学科特点,但儿童对重复的内容往往不感兴趣,那么小学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教师究竟教什么?如何教?

2.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对幼儿目标达成度的要求不高,或者说从幼儿身心发展来看这些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因此这也导致了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数学知识基础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在教学时又该怎样处理呢?

基于此,我和组内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做好数学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意味着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数学意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数学学习以游戏为载体,其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对形式的兴趣,而不是数学内容本身。近年来由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加之一些家长盲目机械训练,使一些幼儿在入学前就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降低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我在暑假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访时,很多家长就说:“老师,我孩子的数学不是很好,10(或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大会,希望老师多教教他。”试想学前的孩子已经被自己的父母评价“数学不好”,那么他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还有多少兴趣可言呢?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但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多来自教材、教师的教法或为了提升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中的地位等外部动机[2],但外部动机常常不能持久,一旦达到目的动机就会下降。因此有趣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故事、动画等)固然重要,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外在形式转向数学知识本身,使其发现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其学习与探究的内部动机。《新课标(2011版)》也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即在学习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看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3]。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数学知识鲜活起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初入学的小学生由于自身水平所限,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很少,或者说比较单一与片面。开学第一天我问学生:“你知道数学课学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加、减、乘、除”或“数数”等基本的算术知识。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诸如“比较”、“度量”、“图形与位置”、“统计”等内容都与数学有关,即使计算也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这是初入学的幼儿所不能体会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双向联系与运用,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这么紧密,数学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认识了“立体图形”后,我们设计了小练习,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去寻找和辨认家里的物体形状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的几何图形,更让孩子的视角从课堂走向了课外,从较小的学具模型关注到较大的具象实物(一些孩子在学习几何图形时能辨认课上展示的教具学具,但对较大的物体如冰箱等却不能把握其形状),使他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也有联系,拉近其与数学的距离,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往往具有简洁、明确、强烈的规律性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从而激发其好奇的天性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学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4+5=5+4=9”这一形式后,结合书上的练习(见图1),我启发学生:“这里的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吗?”学生很快能口答出“1+6=6+1=2+5=5+2=3+4=4+3”,当看到这样的等式时,孩子们由于新奇感顿时兴奋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还能继续往下写吗?”有的孩子马上想到了“0+7”和“7+0”,此时教师再追问:“再往下写呢?”学生由兴奋转入了沉默。当教师将形式改为“-”时,大家顿时醒悟过来,个个举起了小手,最后当一条长长的等式“1+6=6+1=2+5=5+2=3+4=4+3=0+7=7+0=7-0=8-1=9-2=10-3=11-4=12-5”出现在黑板上时,教室里沸腾了。学生对这样的等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潜移默化中他们自发感受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规律性。两个班的孩子在写减法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按规律续写,连还未学的退位减法也根据规律写了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对等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数学真有趣。”

(二)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其思维深度。

之前的比较显示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与幼儿园在数学学习内容方面多有重复,但限于幼儿当时的思维发展水平未必对所接触到的数学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其理解大多是模糊的、表面的,很多知识与技能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和机械记忆而已。如一些孩子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看图列出正确的算式,说明其对加减法意义还未明确;有的孩子能背诵数的分与合,但在做加减法时仍要依靠扳手指解决,说明其对数的组成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及作用并不了解。但是在小学阶段,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觉得似曾相识或已经知道结果,从而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导致注意力下降,继而影响后续的新知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展示其原有的知识基础,同时适时补充、点拨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晰、深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所学内容中的思维深度,加强应用,进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高的数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深入挖掘内容的思考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如,在认识“1―9”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数概念,能手口一致地点数,顺数与倒数,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明了,说明他们在学前对这部分的知识已掌握得较好。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做了两个改动:其一深化对数字“1”的概念理解,并强化其作为单位“1”的意义;其二强调对物体数量的多元化表征,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对于“1可以用来表示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始时学生的回答较为单一,大多是“1个苹果、1支铅笔、1个人”等,具有如下特征:视角较微观,多为孩子身边视线所及的具体物体,只有个体而没有群体的概念。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于“1”的基数意义掌握得较好,但是比较狭隘。于是我们在教学时进行适当深化,将“1”的意义由形象向抽象、由单个向整体、由基数意义向序数意义拓展,通过图片观察、启发交流等,孩子渐渐发现:“1”还可以表示1个正方形(学过的图形)、1滴水(微观)、1片大海(宏观)、1个教室(空间)、1盆苹果(整体)、1排队伍(群体)、1阵风(无实体)、1个想法(抽象)、第1名(序数)……从而丰富了儿童对数的感知与体验。在其后的教学中,我们又用“几个1是几”这样的结构来深化“1”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材在认数环节已逐步建立“实物―符号―数”的认数结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意识,如“9只蜜蜂你可以用什么来表示?”(9个小圆点、9根小棒、数字9等),加强学生的多元表征能力,逐步渗透以形代物、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弱的板块,教师要注意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适时补充、加强指导,从而使孩子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如,在学习了加法意义后,教材并没有独立的课时学习10以内加法的算法(而是附在加法意义一课中以练习形式呈现),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一小部分孩子对10以内的加减已熟练掌握,但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计算很慢,有的孩子仅能靠扳手指完成,甚至个别孩子连扳手指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以外,与其身心发展水平也有关系。研究表明: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所要求的数抽象能力与入学前幼儿实际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数的组成与加减实质上是一种抽象水平上的数运算[3]。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补充一节10以内加法的算法课,引导孩子探索加法的算法,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的需要:对于会算的孩子来说为其提供多种解题策略,优化其自身算法,并使其了解到数学的解题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对于计算不熟练或扳手指的孩子来说,主要任务为学会一种较便捷的算法。在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2+5”的算法,学生提供的算法多种多样:①直接算,即已形成条件反射;②数数,经讨论后优化为从5往后数两个或在数射线上数;③想分与合:2和5合成7;④心里想小

的优势,课后扳手指的现象明显减少,计算熟练度与正确率有所提高,同时对接下来10以内的减法算法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本节课出乎我意料的是最后两种算法,由于计算简单及例题中“5”的特殊性,学生把之前学的量的多元表征直接应用到了计算中,这也体现了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性,同时给了其他孩子一个启示:原来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应用的。事实上,这节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明显提高。此外也给作为教师的我一个启迪:一年级孩子虽然年龄小、思维水平比较低,但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则学生同样能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水平与应用意识。

(三)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对数学知识方面,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在幼儿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关注程度都比较低,此外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内部思维外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能推动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初入学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是零碎的、简短的、形象的,如何使他们生活化的语言逐步转向精确的、严密的、科学性的数学语言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

首先,在语言表达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名词来表达某些数学现象。如刚入学时在表述方向、位置时,学生常用的是“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等指向不明确的词语,那么教师要及时介绍方位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并在平时的表述中不断强化、运用。又如在学习了加减法后,教材中常常有这样的练习(见图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学过的数学名词来表述规律,如:“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次减少1,和也每次减少1。”尽管一开始的起步有些艰难,但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与鼓励,学生还是可以顺利做到的,而当他能够流利表达的时候,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前进了一步。

其次,数学语言的训练也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如对于“1、2、3、4、5……”这样的递增现象来说,学生的语言表达由粗略到精确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耐心等待。刚开始认数时孩子会说:“我发现它们是顺着数的。”思维水平较高的孩子会说:“它们是从小到大的。”对这样的表达教师要表示允许,特别强调后一种表达并完善:“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到了加减法阶段,学生对数与数之间递增的数值感知更加清晰,他们会说“它们一个比一个大1”,或“每次增加1”,即使一些学困生对此不能表达,但他们也能对此类话语进行理解。这时教师要强化这样的表达:“它们从小到大排,每次增加1”,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日益精确。

最后,在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儿童语言的趣味性。如开学初用“数宝宝”来称呼数字,能给刚入学的幼儿带来亲切、趣味的感觉。又如“比轻重”一课中,在讲到三个物体的比较轻重时(见图3),由于里面涉及了不等量的传递性,加之语言表述过长:“小狗比小猴重,小猪比小狗重,因此小猪也比小狗重(这个结果学生往往不能表达到位),所以小猪最重、小狗最轻。”学生即使知道最终的结果也表达不清。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它们像在打比赛,小狗打败了小猴,小猪打败了小狗,那么小猪肯定能打败小猴。”虽然这样的表达不够精确,但形象化的语言使孩子们一下子豁然开朗。此时再让学生用比较的语言来说一说比的过程,就相对容易很多。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并不是说要摒弃儿童自己的说法,使之生硬地使用教师的框架套路,而是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表达更规范、更精确、更有数学味。

四、收获与反思

“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时,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方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是我们在探索研究中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促进学生的适应与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

一是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有了更好的把握。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认知基础更为关注,也常常通过口头调查、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等情况。

二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行为上的专业自觉。在实践中我们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来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与学习反应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应变能力与教学能力。

三是为数学学科方面做好幼小衔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策略。目前幼小衔接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衔接,或是围绕学生初入学的适应情况而展开,针对某一学科开展的研究比较少,我们的实践研究可以为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帮助。

同时反思我们的实践,还有以下需要在后续实践与研究中加以关注与改进之处:

其一,如何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平衡。在实践中我们希望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本身,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现象,习得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教材所要求的符号意识、函数思想等),从而增强数学意识;但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抽象的知识学习有时会发生困难,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其二,加强两个学段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幼小衔接的研究关乎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必须增进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研讨,研究才能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区项目领导小组.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J].教育科学研究,1994(5):23.

[2]冯维.小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

篇(6)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意义

所谓“前置作业”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布置,这类作业既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整体预习,让学生把握下一节课内容的主要脉络,也可以是对某些相关问题的思考;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小组的集体行为,通过互助学习来完成;或者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多种学习方式来进行,或上网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等,为学习新知识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起着“培育新知识第一条根”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原则

不是每门学科都需要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就不同学科层面应该是“体现学科特点”,但都指向“学的研究”。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容量应该是“少而精”,数学一般新授课和复习整理课比较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

三、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策略

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既然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指思维的开放。作业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好教”,而是为了“好学”。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后,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一个检查,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和在开展生本实验的第一学期,为了让学生的交流更有深度和实效性,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质量还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督促,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一定帮助和订正,同时对完成质量较高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可在全班提出表扬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到了高年级和生本实验的后期,教师就可采用抽查、小组长检查或小组交换检查的方式来检查评价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的质量。

篇(7)

案例一:《课前的学习准备》

课堂上,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一些有益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铃响了,但学生还是一片喧哗,于是我举行一个纸片“温馨提示:上课铃响,请肃静!”久而久之,不用举牌了。比如课前准备好课本、练习本、草稿本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仍然没有达到我所满意的程度。

每当我说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有学生把头埋在课桌里,慌忙的找着什么,一件小事情要完全做到竟然是这样的困难,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但这更让我明白了我的工作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改变现状的想法,于是一开学,我就把这样的要求提了出来:当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希望同学们都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天,总体上我是比较满意的,但我知道,问题不在于一天两天,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坚持,能够形成一种习惯。就拿准备草稿本来说,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往往喜欢在课本或者书桌上乱涂乱画,这样的现状让我不得不进行思考:学生的草稿本在哪里呢?学生为什么没有草稿本呢?

我决心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都有一本草稿本。拥有一本草稿本很简单,但要用好它,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课上课下,课里课外,老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的作业过程,反复训练学生的作业习惯,让草稿本成为学习数学的帮手,让好习惯成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这大概就是课堂教学细节之一吧,学习是一个生命的能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存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而这些细节往往又关乎到整个学习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细节的关注,比如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条理性,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规划意识,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现实中,这样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一是教师没有这样的培养意识,二是学生没有这样的培养训练。首先教师要对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之后,就进入到一种训练的过程,任何的习惯都离不开一种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为什么有一部分学生总能在老师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呢?

追述一下他的学习历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就已形成的习惯,对于那些没有形成这样习惯的学生,需要弥补的则是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星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也存在一个反复的问题,开始教师可以督促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让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来督促和提醒那些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每次上课或者下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从学习知识视角出发的课堂教学细节化思考实践

观察内容的指导

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页试一试中第一题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7+2=9,所以9-2=7,9-7=2。又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8页例1的小鸡直观图,可清楚地看出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2×4=8

8÷2=4

8÷4=2。

在“倍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2只羊和6只兔子,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兔子的只数中有3个2只,接着让学生摆学具,摆出3个2只,在观察中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

观察顺序的引导

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观察顺序,如:

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2页,看图统计,用实物图来表示一个数,它是从左到右:

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页,2的乘法口决,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决的规律。

观察方法的训练

观察的方法,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应用旧知,指导观察。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7只五角星,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几只五角星,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五角星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4个大五角星,3个小五角星,一共有几个五角星?

B.图内大五角星比小五角星多几个?

C.图内小五角星比大五角星少几个?

2.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这样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