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消防检测报告

消防检测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1: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消防检测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消防检测报告

篇(1)

关键词:机房 消防 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针对机房的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先要简述机房消防设施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全,体积更小,设备更加贵重。由于设备昂贵,一旦发生火灾,其损失比10-20年前同样程度的火灾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难以挽回。

考虑到机房的重要性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机房基本都安装有消防报警联动系统和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保护机房的消防安全,预防和及时发现并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的必备措施。

虽然能过检测验收后,已具有了一定的可靠性,但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管理或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一些运行不正常的现象,如不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将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对机房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一、消防设施的项目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3)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4)水喷淋系统;

5)室内外消防栓系统;

6)消防供水系统;

7)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8)防烟排烟与系统;

9)防火门及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10)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1)防火器材;

12)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疏散门。

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日常查看火灾报警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警报装置的外观和运行状态;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CRT图形显示器的运行状态。

2)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日常查看报警控制器的显示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置故障和火灾报警;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火警和故障报警功能及其自检、消音、复位等功能。

3)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一次系统模拟联动试验,检测联动控制和显示功能,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试验情况。

2、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1)日常查看探测器和显示器运行状态;用监控管理软件检查远程联网各分支系统的运行状态。

2)每年至少对每个探测器的采样管和采样孔进行一次清洗作业,并填写《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测试记录》记录检测情况。

3、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1)日常检查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容器、选择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阀驱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系统部件外观有无机械损伤、锈蚀和镀层脱落,如存在缺陷,应及时更换。检查电磁阀与控制阀的连接导线是否完好,端子是否松动或脱落。

2)每年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两次全面检测和联动试验。在各防护区进行探测器模拟烟温报警联动,检查气体灭火系统自动和手动控制启、停的可靠性,报警及延时的准确性和各报警控制装置、电磁阀动作的灵活性以及消防控制室的反馈信号显示功能等,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日常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状态和使用环境,重点检查系统组件包括各类阀门、报警阀组、喷头、管道、供水设施等设备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渗漏,系统工作环境或保护对象是否正常等;检查喷淋泵控制柜的控制方式是否为自动运行方式;检查末端试水装置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每年至少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试验,检测从供水管道至系统组件的全部功能,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5、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1) 日常查看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标志,对被圈占、埋压、损坏、挪用的设备,一经发现及时恢复。

2)每年检查各消火栓的出水情况,确保正常水压状态,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6、消防供水系统

1)日常查看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渗漏,启闭位置是否正常。消防水泵、稳压泵、增压泵、气压水罐、管网控制阀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每月检查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位,发现水位不足时及时补充;检查各类常开、常闭阀门的启闭状态是否正常,每台消防水泵应每隔1~2周进行一次运转试验,检查消防水泵的运行情况,并填写《消防设施定期维护表》记录检查情况,同时每年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7、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

1) 日常查看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外观,每周完成对全部设备的查看,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记录查看情况。

2) 每年通过报警联动对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功能和安全性检查,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8、防烟排烟系统

1)日常查看机械防、排烟系统组件有无损坏、锈蚀的现象,正压送风口、机械排烟风口及其现场手动开启装置是否被遮挡,每两个月完成对全部设备的查看,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记录查看情况。。

2)每年进行模拟报警试验,启动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开启正压送风口和排烟风口,关闭空调和防火阀,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9、防火门及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1)日常查看防火门、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是否处于正常的开启或闭合状态,外观是否完好,及时清除上述设备附近影响其正常关闭和开启的障碍物。

2)每年通过报警联动,检查电动防火门的开启或关闭功能、防火卷帘门的升降功能以及动作信号的反馈显示,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0、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日常查看消防电梯的紧急按钮外观;查看消防电话主机、座机和电话插孔以及对讲机外观有无拆卸、改动、破损和脱落;查看应急广播功放、音源及扬声器外观是否完好,接线有无松动、破损和脱落。

2)每年通过报警联动,检查电梯迫降功能和消防广播自动切换功能;对消防通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通话检测,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1、消防器材

1)日常查看灭火器的数量和位置有无改变,其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标牌是否清晰。

2)每年应委托专业维修单位对所有灭火器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测,查看是否存在灭火剂失效、超出规定使用年限的情况,并张贴检测标志,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2、疏散通道

日常查看疏散通道(含疏散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无阻挡物。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表一)记录查看情况。

三、维修保养表格的填写

1、表格名称如下:

1)《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

2)《消防设施定期维护表》

3)《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

上述中3个表格均可在《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中查到。

2、维修保养表格的填写要求:

1)按照维护计划和相关的各项维护操作规章制度实施维护保养;

2)详细填写有关的维护表格,做好维护纪录;

3)维护保养完毕后,会同机房主管人员进行维护验收,

4)并由参加验收的人员在表格上签字,并通知消防监控中心恢复系统的运行;

结束语:从事机房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的人员,应当通过消防行来特有工种职业技术鉴定,持有技师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维修人员在进入机房工作时,需严格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未经批准和许可的情况下,绝对不准私自操作机房设备,从管理和技术上确保对机房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的能力,以保障机房的安全。

篇(2)

为切实抓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常委、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街道、园区分管领导、区消防大队大队长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在区消防大队下设专项整治办公室。各街道、园区应制定整治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同时设联络员一名(报送至专项整治办公室),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整治范围、内容

(一)整治范围

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建筑物。

(二)整治内容

1、消防审批情况:建筑物是否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2、建筑情况:建筑实际使用性质与消防审核及验收要求是否一致;外墙及屋顶是否采用可燃性夹心彩钢板

3、钢结构防火涂装情况:钢结构防火涂装使用的防火涂料是否符合要求,钢结构防火涂装的施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合格的检测报告等。对经过审核的在建和经过验收的钢结构建筑物,应逐一核查防火涂料检测报告、施工及监理记录、中介检测机构检测报告。

4、消防设施情况:建筑物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及消防控制室设备是否按要求设置、运行是否正常,灭火器材配备是否符合规定。

5、安全管理情况: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消防管理制度是否落实。

6、灭火救援条件:消防车道是否畅通,消防水源是否有保证。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排查摸底阶段

(二)集中检查整治阶段

第一阶段为集中整治阶段,第二阶段为治理阶段,。各街道、园区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要认真梳理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够当场改正的,责令隐患单位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整改的,告知区消防大队,由消防大队及时下发法律文书,由各街道、园区和消防大队一起督促单位落实整改方案、整改责任和整改资金,制定应急预案,限期进行整改。对擅自变更使用性质的,由消防大队依法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消防大队要加大在建钢结构建筑物的施工现场检查力度,对现场使用的防火涂料进行抽检,对防火涂料涂刷的施工记录仔细核查,发现问题应当场责令改正;对新验收项目,要严格采用目测、涂层测厚、燃烧试验等方法进行防火涂料的复验,对发现耐火时间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依法责令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对中介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要依法严厉查处,确保新验收项目不遗留火灾隐患。

(三)督查总结阶段

区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各街道、园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对各辖区内10%以上的钢结构建筑、2个以上新验收项目进行核查。对检查发现整治不到位的,将责令其重新组织排查整治。消防大队要认真总结,及时归纳专项整治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把好建审、验收源头关口,建立钢结构建筑的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梳理,确保统计完整齐全。各街道、园区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排查统计工作,仔细梳理辖区内所有钢结构建筑物,认真填写《钢结构建筑情况统计表》和《钢结构建筑检查记录表》,确保辖区内钢结构建筑底数清、情况明。将《钢结构建筑情况统计表》报专项整治办公室。

篇(3)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检测体系;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96

0引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增多,建筑行业作为人口的载体,其质量要求就必须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都将依赖于地基基础质量,所以现阶段对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就成为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公司要想提升市场的占有份额,就必须提高工程的质量,对地基基础检测高度重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检测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改变公司发展的现状,更好的进军市场,提高份额。

1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概述

地基基A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最为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对整个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范围

地基检测前要先区分地基的不同,地基的不同使得检查工作分为复合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和自然地基基础检测工作。

复合地基是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地貌,需要人力才能处理的特殊地基,比如软土地基就属于复合地基,想要保证复合地基的质量,加强这种地基的承重能力和受力面积,就必须要求施工建设团队通过预制管桩、填石等恰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复合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施工。对于自然地基基础的检测,相对简单,因为自然地基有着天然承重的优势,能够在其地基上直接建设相关的工程,只需检测人员在确定了解岩石的情况下,对土层承受能力和其稳定性进行检测。

1.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意义

地基基础检测的精准测量结果,能够对施工单位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帮助了解,并且制定出应对措施,此外还能了解到建筑地基的质量。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检测结果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团队工作情况和施工效率。所以建筑公司要根据检测结果相关数据为基础来针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够保障工程的有效进行,为其工程建设的科学、高效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使得建筑行业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更好地发展。

2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分析

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很多严重的文艺,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阻碍公司的发展,产生瓶颈。必须及时有效的认识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2.1检测部门管理体系松散

我国的现状使得建筑公司在地基基础检测时并非一致,缺乏统一的专业体系和资质认证,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检测结果就会存在误差,而有的检测公司只注重其工作效益,不安流程,检测结果不精准,导致后期施工问题重重。另外有的检测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源,将未填写的检测报表出售出去,不仅让检测结果不准确,也对整个工程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不仅降低了工程质量还对双方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在检测人员开展地基基础检测时,为了赶进度,工程与检测环节交叉进行。这种情况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十分不负责。甚至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形成危害,出现人员死伤。

2.3地基基础检测单位过多市场混乱

地基检测单位过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或许更大的利润空间,检测公司之间就会不正当竞争,为了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多客源就出现降低检测质量等方式来或许更多的机会,这必然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忧患。显然这些方法能够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持续发展下去,最终将会影响地基基础检测市场的正常发展,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的隐患。另外检测机构与建筑公司相互不信任,协作度不高,使得监测工作进程缓慢,建筑施工团队不配合检测,检测结果也就会出现不稳定性。

2.4地基基础检测报告不规范

在地基基础检测完毕后,检测单位会依据检测的结果出示检测报告。而这份报告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检测报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进行撰写,不能对照已经过期的检测标准,否则会影响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另外部门检测人员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对检测报告要保证高度的严谨性。现在我国在实践相关工程时,遇到复杂地质时,许多检测报告在绘制的时候就直接跳过或者使用接近的数据代替,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太低,是的工程的后续很难进行开展,拉低了整体工程的社会效益带来。

2.5检测设备落后,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地基检测时,基础设备不完善,尤其是在进行复杂地基检测作业时,由于难度较高,对检测设备就提出一定的要求,检测设备要求先进化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严谨、准确性。另一方面是我国地基基础检测的对相关人员是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在遇到高科技设备检测时,许多从业人员对设备不熟悉,就会直接跳过检测,所以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切实的检测技术,对高科技的新设备就有一定的认知和操作实践性,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撰写出标准和严谨的检测报告。

3针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的问题实施具体措施

3.1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对建筑工程的检测市场标准化的管控,严打不正当竞争,促进市场的和谐发展。对于恶意竞争的检测公司一定要严厉处罚并吊销其检验资格。另外公司需要对从业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明确的合同条例,使得检测公司与建筑公司能够相互信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3.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由于相关单位赶进度把工程环节与检测经常一并进行,导致检测人员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建筑挝辉诩忧渴┕は殖〉陌踩措施时,就必须注重检测工程的独立性。另外检测单对相关检测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要进行整体的培训,增强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检测公司在优化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规范相关的操作,把各个职责划分到位,从而构建起合理的安全体系。

3.3规范技术要求

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基和能够更精准的检测数据,新的技术与设备都随之被应用,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对新设备有相关的了解,并且掌握使用技术,按照规范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结果。

3.4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处理复杂地基时人力起主要作用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必须达到要求,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检测环节的精准,后续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可以先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开始,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还要联系实际加强相关人员的实践性,了解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学会高科技检测仪器的使用,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才能加强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另外在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必须加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学会专业术语,倚着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为前提进行检测报告的撰写。

4结语

地基基础检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检验地基的稳定程度,其结果还能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要想保证建筑的质量,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开展,工程要在依据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在进行施工,还要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制定方案解决。另外我国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地基基础检测体系,对不合格的检测公司严厉打击。检测公司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制定规范的地基基础检测的标准。我国带动建筑行业要想蓬勃发展必须要以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为基础,只有工程建筑的质量提高了,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进而保证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立,况凯骞.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案例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2):143145.

篇(4)

【关键词】消防设施;检测管理;科学发展

一、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消防设施检测重要性

(一)消防设施检测是消防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消防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实施监督、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技术监管、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检测、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内控等几方面组成。他们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承担的责任是法定的、相辅相承的。而消防设施检测体现的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检测数量的多少和具体数据是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所规定的,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质量行为。多年来,南京地区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经过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公安消防机关强有力的监督措施,稳中有升。取得如此的成绩,除了建设者的辛勤工作外,包括消防检测在内的一系列强制质量保证体系的切实履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消防设施检测作为工程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出具大量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就无法体现优良的工程质量。

(二)消防设施检测是消防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的必要手段

随着建筑工程的大型化,以及新型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应用,过去那种凭经验老套路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传统做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2009年5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第三十四条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由此可见,消防设施检测在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如竣工消防验收中,缺少消防检测这一环节,必失去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埋下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危及民生安全。而使用先进仪器设备对工程使用的消防材料及设备功能进行的检测,就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运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把关,防止把不合格的消防材料和有瑕疵的劣质产品用于消防工程,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三)消防设施检测是消防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

公安部颁布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 503-2004及江苏省地方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验规程》DB32/186—1998的颁布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消防质量验收对检测数据重视不够、质量指标量化不全面的状况,强化了消防工程质量验收中的消防检测手段和内容,增加了验收的科技含量,尤其是省标中对涉及关键安全及使用功能的重要项目,必须进行全数检测的要求更为突显。随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细化实施,今后,凡涉及消防工程的质量验收,无一不需通过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提供大量科学、公正、准确数据的检测报告,包括用于消防工程的各类消防材料、消防设备、产品的质量和工程实物状况特征进行的描述和判定。消防设施检测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综上,我们不难悟出,消防设施检测不仅仅是科学的测试手段,也是控制消防工程施工质量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消防设施检测就没有建筑的消防安全,这就是消防安全发展的前瞻。必须从法律责任上加以明确, 切实把消防设施检测的各个环节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依法规范消防设施检测,以人为本、聚才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对消防设施检测都作出了规定。

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于2012年5月颁布了《江苏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检测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遵循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业准则,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活动,对检测质量终身负责,并自觉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

“ 检测机构应当设1-2名技术负责人,对检测技术服务实施全过程管理及质量监督,并对检测结论作最终审查确认。技术负责人应当由取得执业资格,且具有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的执业人员担任。”

“ 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执业资格,且具有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的执业人员担任。”

“检测机构进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应当通过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出具真实、规范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当分别由现场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检测机构印章。”

《规定》的出台,为规范消防设施检测奠定了法律基础,有据可依。

(二)实施“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是规范和提升消防检测技术服务行业人才技术含量的重要举措。

2012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社会消防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正式建立。这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一大创新,根据统计,我国目前社会上从事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大概在20万人,这个数字离社会实际需求相差很远,而且从业人员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职业地位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执业能力缺乏评价,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制约了社会消防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影响了社会消防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说,这次建立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就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也是通过法律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对社会消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标志着我国消防工程领域关键岗位准入制度的实施。所以,就迫切需要我们单位尽快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来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提升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三、用科学发展思路,促进消防检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行业的改革和规范已迫在眉睫。如何适应改革,在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这是当前检测行业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必须应对的一件大事 。

首先,要认清形势。江苏省建筑消防设施自成立检测机构以来,特别是2002年取消行政审批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机构健全、人员齐备、设备配套的消防设施检测体系,为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消防检测机构急需规范的改革步伐已在议事日程,这是一项政策性强、关乎民生、且有序的市场准入,个人认为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检测机构的社会化,即运用市场的手段,有效的配置检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检测业务的市场化,即由过去的检测市场的封闭走向竞争和开放,平等、公开;三是检测监督管理的法制化,执法将更加透明、程序化,依照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的要求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改革形势的艰巨和任务难点看,一方面,随着消防工程检测在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逐步提高,发展前景看好;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其次,要正视存在的差距。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制定了检测工作《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检测方案等,还明确了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及工作程序,制度化了检测流程,确保了检测工作有章可循。但目前的检测水平、能力等综合实力与先进实验室相比,确有不小差距,从业人员知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高技术人员不足,只有奋起直追,才能赶上时代要求,否则必落伍。

第三,强化素质,增强实力。检测业务走向市场后,要依靠自身的信誉来支持,依靠自身实力来展示。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证软硬件设施的有效投入,提高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实现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全方位的增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顺应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以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实力,迎接消防检测改革的到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消防;消防设施;消防系统

1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概述

经过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发展变化,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主体己经从最早的半政府职能的团体组织,演变为纯粹的自负盈亏的社会企业,承担着为新竣工建筑的消防设施检测和老建筑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测任务,成为我国消防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发生,及时扑救初期火灾的有效措施。确保各类消防设施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安装、调试;确保各类消防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达到其设计要求,满足其使用功育琶。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实质是第三方技术确认,一栋建筑,尤其是按照规范设置了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在施工完毕后,建筑及其附属的各项水、电、气及智能系统都相继完工,“达到”竣工标准后,人们应当通过一定形式和手段来检验该建筑和各项系统是否真的都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建筑消防设施也应当受到检验。而因为建筑消防设施属于建筑防灾系统,有别于其他系统,不能通过日常使用来发现是否存在缺陷而及时返工、弥补缺陷;而且其他系统即便存在一定缺陷仅仅妨碍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还可以适度忍受,而建筑消防系统如果不达标,一旦建筑因为各种偶然原因发生火灾,将影响人们的灭火救灾工作,在不能有效发挥其防、灭火、疏散等功能时可能直接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验十分必要,而根据目前科学认识的发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是这种检验的最有效的方式。正因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此之强,建筑消防设施一旦检测不到位未及时发现竣工阶段的问题,难以像供水、供电等系统一样通过日常使用来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必须由施工方和建设方等有关单位以外的第三方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检测,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公正,及时指出发现的问题,为评价建筑是否达到消防竣工验收标准而提供依据。

2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内容及工具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范围主要是需要第三方技术确认的各个建筑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分隔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疏散疏导系统等等,对这些系统的具体检测方法和工具,主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如检测电子报警系统,应先确定系统类型、检测比例,模拟吹烟,收到信号反馈,模拟故障,报警优先,同时报警数量等等,适当评价测试这些内容的原因。对消防水系统,要测试水量(供水与蓄水)、水压、同时出水量最大流量,最高、低点的压力等。

消防设施检测主要使用下列专用设备:发烟器、声级计、照度计、卷尺、秒表、水压表、风速仪、微压计、接地电阻仪、兆欧表(可以分别简短介绍功能,并评价检测用途)。此外,还应增加风压仪、水流量计及普通的皮尺(测量水箱体积、报警按钮高度)等设备。

检测中使用的检测仪器必须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定期检定合格,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权威性。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上岗证最初由公安消防机构颁发,目前已经完全市场化,但检测人员仍应严格按消防规范及操作规程精心检测,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实施必须由建筑的建设单位主动提出并配合检测单位才能顺利地完成,就像病人看病或者健康人体检必须主动并配合医生或医疗机构一样。建设单位在提出检测前应适当考察各个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企业的实力、信誉、技术能力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水平,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检测企业。因为己经完全市场化,检测企业发展也存在良芳不齐的现象,一些水平较高的企业能够通过检测及时协助建设或施工单位发现存在的问题甚至提出改进建议,而部分水平较差的企业可能难以发现存在问题,导致建筑表面上通过检测而在验收阶段又发现许多问题,延误了工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建设单位在选定协作的检测单位后,应按照检测企业的要求,向检测企业提供有关的建筑和设施图纸和技术资料,并与检测企业安排商定检测日期。

检测前,受检单位(即:建设单位)应组织好各受检系统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情况介绍,便于检测人员全面了解系统的情况。检测中,受检单位必须指派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场,协助配合检测人员工作,及时沟通一些图纸和资料不能反映的技术细节和解决一些因工程现场难以预料的特殊情况,同时也可起到监督检测人员工作的目的,使检测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检测工作结束,一般情况下,检测企业主管人员会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测情况,对有争议的项目,可决定当时复检。检测结束后,检测企业人员与受检的建设单位负责人都应现场在原始数据上签字认可,留作原始证据。检测企业人员离开检测现场,回到检测企业办公场所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各系统检测的原始记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编写《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按照目前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范围与内容,一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完全合格后,并不能表明该建筑达到了建筑消防验收合格标准。因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仅仅针对建筑己经安装设置的各个消防系统的外观和功能进行检测,而在哪些部位应设置哪些消防系统,应设置什么规模的系统等内容,及建筑的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间距、车道、扑救立面,内外防火分隔、疏散距离、宽度与级别和一些内装修等内容都无法通过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来判定是否合格。因此说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合格仅仅是建筑消防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只能说明该建筑己经达到消防验收的基本条件。该建筑是否满足建筑消防竣工验收的要求,还应经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公安消防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等政府部门监督下依法组织必要的验收程序,取得相应法律文件才算验收合格。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除险加固工程,竣工检测,质量控制

1工程情况介绍

林州市自2009年开始,集中对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截止到2015年底完成4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6年完成1座,顺利完成了林州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后质量检测是工程竣工验收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对如何组织完成竣工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2竣工质量检测方案

2.1检测方案编制依据

林州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质量检测方案编制重要依据:国家和行业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国家标准及水利水电行业相关标准;工程承包合同认定的其它标准和文件;批准的设计文件;根据各工程特点制定的特殊、非常规检测项目的质量检测标准以及其它特定要求。

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林州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质量检测方案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应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程》DL/T5144-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数据统计处理与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4883T-2008;《河南省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实施办法(试行)》。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规程适用的先后顺序为:水利行业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优先于其他行业标准,涉及公路、铁路项目优先依据相关其他行业标准。作为业主方,应对检测单位的检测规范进行查清、检测方法与规范比对核实、检测工作量比对验收规程检测比率。

2.3主要的单项检测控制方法

外观质量检测:使用裂缝对比卡、尺量以及目测等对混凝土外观质量情况开展检查,质量检测的结果分析评价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以及《河南省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实施办法(试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构件以及结构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一般采用钻芯法或回弹法,这两种均属于现场检测要分别遵照对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钻芯法检测要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中第7.7条“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的规定进行检测,如果按照单个构件进行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个数≥3,对于比较小的构件钻芯个数可取2个。回弹法要依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的规定进行检测,每1构件或结构的测区数≥10个,对于某一方向尺寸≤4.50m,且另一方向尺寸≤0.30m的构件,进行检测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调整减少,但不能少于5个。碳化深度:进行碳化深度检测,要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检测操作时先用电锤钻出检测孔,然后联合使用毛刷和气囊清除孔内各类粉末。用干净棉签沾取酚酞酒精试剂进行涂刷,用碳化深度检测尺测孔变色深度,得出该部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浆砌石砌筑质量检测:浆砌石砌筑质量除外观平整度、厚度以外,主要依照砂浆强度进行评定。砂浆质量现场检测中又分为贯入法和回弹法。依照林州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特点使用贯入法更具有代表性,贯入法依据是《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砂浆回弹法可在砂浆砌筑方量较小的工程中运用,其检测依据是《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混凝土构建,一项重要评定指标就是钢筋保护层厚度,竣工质量检测可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即超声波检测。检测现场使用钢筋保护层测定仪,在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扫测,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使用可擦洗的记号笔标识钢筋位置。后用量尺测量出钢筋间距。检测结果的分析评定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试行)》中,表1.5-3《混凝土钢筋工序质量评定表》的条款进行。实体厚度:采用开挖法或钻芯法对浆砌石、干砌石厚度及混凝土厚度进行检测。

3现场开展竣工质量检测

3.1人员核查

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业主方应发挥好组织作用,在检测单位进驻现场前,应通知质量监督方、监理方、施工方,并约定现场检测开展时间,业主方、质量监督方、监理方、现场管理方、施工方各派出至少一名代表对检测公司的检测行为进行见证,对现场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异议以便及时化解。业主方首先应对检测方案与检测人员、检测设备进行核对,核查是否存在人员不一致、无证上岗、设备不齐全、设备不在校准周期等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叫停检测并通知业主方负责人,由业主方发函至检测单位做出整改。

3.2抽样检测质量控制

抽样前应有抽样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抽样应根据工程完工情况确定抽样项目、标准和方法、时间、地点、抽样量、代表性、频次,保证工程的完工质量检测按计划顺利开展。抽样实施方案应运用适当的统计技术考虑抽样时遇见突发性困难采取的应对措施。现场抽样要求:①抽样应确保科学、公正,样品量应足够、样品应完好,具有代表性,并符合标准要求。②样品的抽取,当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时,应按标准规定的方法抽取;当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时,可以按设计要求或有效合同商定的抽样方法抽取。③设计和合同都没有规定的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抽样方法。④无论检测单位采用什么方法均应告知业主方并取得业主方同意。

3.3原始记录

对检测单位现场书写的检测原始记录,业主方应要求施工、监理见证人员现场确认,同时业主方派出人员也对原始记录进行留存(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可同时逐页复印)。

3.4检测报告刊发

检测单位虽具有服务性,但其工作应是独立、客观、公正,作为业主方只能监督其工作,但不能干涉检测结果。业主方应在正常周期内加强与检测单位沟通,督促其正式刊发检测报告,以便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对于个别专业性强的单项检测可以组织专家会审,以保证检测报告真实有效,同时提升业主单位人员业务水平。竣工质量检测报告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检测项目名称(合同名称)、质量检测单位、检测类别、检测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数量、检测依据、检测地点、检测环境、抽样工程名称与部位、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检测内容、检测结果及结论、对有关检测事项的说明;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2人)、报告编写人、校核人、批准人签字,检测单位盖章等。3.5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对于土方压实度及相对密度,按相关规程规范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当轻便动力触探检测不合格时,应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当环刀法、灌砂法、相对密度检测不合格时,应进行双倍取样复检,复检不合格时才能判定其不合格)时,建议该部分工程提高取样频次,按照规范规定,评定该部分工程是否合格。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按相关规程规范判定检测结果不合格(当回弹法检测不合格时,应采用钻芯法或回弹超声综合法进行检测;当钻芯法、回弹超声综合法检测不合格时,应进行双倍取样复检,复检不合格时才能判定其不合格)时,建议进行密实性检测,结合密实性检测成果作为最终评定依据。

3.6安全生产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实施“安全是保障”的生产组织原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严格按规定着装,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纪律。严格工地现场用电管理。用电线路、机电设备安装和使用应符合有关规定。车辆严格遵守交法规,服从指挥,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要求检测单位建立消防制度,对于发电机等用电用油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现场配备灭火器。

4结语

篇(7)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加固;方法

0.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惠州市鹅岭南路48号,地下室范围内共有五栋单体建筑,分别为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五号楼。功能方面,首层室外板面为园林绿化、消防通道及停车场;地下一层为超市及停车场;地下二层为人防、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室建筑面积9354m2,负一层层高5.2m,负二层层高3.5m,地下室底板板底标高为-9.0m。因2011年6月17日该地区发生暴雨,导致地下室裙房部分底板拱起,部分混凝土构件开裂。

1.检测情况

惠州市泰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东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对惠州市天鹅苑地下室停车场进行检测并出具了《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和损伤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结论如下:该楼地下室部分负二层柱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及损伤,损伤的负二层柱集中在地下室裙楼部分。现场检查存在明显的剪切裂缝及混凝土酥裂的负二层柱共计23条,裂缝最大宽度为3.0mm;存在明显损伤或剪切裂缝的负一层梁共计13条,裂缝最大宽度为1.0mm。裙房部分负二层底板存在不同程度的起拱变形及裂缝,负一层及负二层填充墙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明显裂缝。

2.原设计概况

2.1工程地质及原地基基础设计情况

天鹅芳地下室位于惠州市鹅岭南路48号,该工程地下水位埋深为 0.20-6.50米左右,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地地貌类型为剥蚀残丘,场地稳定性好,地基等级为二级;由工程地质柱状图可知1-2米以下为中风化岩,部分微风化岩外露。

本工程原基础采用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基础嵌入持力层内不少于500mm,持力层局部较深处采用人工挖孔桩(墩)基础。

2.2原地下室地板、地梁设计概况

原地下室采用主次梁板结构型式,裙房地下室柱距为8m,次梁采用十字型式布置。主梁截面尺寸为250×750mm,次梁为250×700mm,裙房地下室底板跨度为4m,底板厚为300mm,底板、地梁混凝土强度均为C30。

3.事故分析

地下室因水浮力造成结构整体上浮、地下室底板局部隆起,进而造成上部结构梁、板、柱产生大量裂缝;产生这次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抗浮设计水位过低。地下水位是随机变化的,不但与地下水本身天然变幅、地层赋存条件以及气候变化、降水多寡等自然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地下水开采、水资源利用、水库蓄洪泄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因此,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应根据区域和整个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或地下水埋藏条件来综合决定。

(2)整栋结构完全没有考虑抗浮设计。因本工程用天然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基底为不透水土层,深基坑支护采用止水帷幕或桩、锚、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完全忽略水浮力的影响。一旦暴雨来临,地表水全流入基坑,形成“脚盆”效应,即基坑成为 “大脚盆”,地下室成为“小脚盆”。

4.加固施工方法

4.1地下室底板面新增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1)凿除板面原有的批荡及装饰面层,将板面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实部位,楼板面全部凿毛。

(2)清除板面的浮碴、尘土,用清水将板面冲洗干净,浇水养护12小时。

(3)在板面均匀涂刷界面处理剂。

(4)按图纸要求在板面弹线定位面筋位置,铺设板面负筋并绑扎,需植筋的位置预先进行植筋。

(5)板面浮渣应先清理干净,后浇细石砼面厚度(除个别低洼处外),平均厚度50-60mm,最大厚度不得大于60mm。

(6)浇注混凝土,养护:按图纸要求的厚度浇注混凝土面层,振捣密实,表面找平,面层养护至少七天。后浇细石砼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事后养护应采取措施,防止失水开裂。

4.2梁、板、柱混凝土裂缝处理

4.2.1裂缝封闭处理施工工艺(适用于宽度

(1)铲除裂缝施工部位楼板表面装饰面层、批荡,将裂缝两侧清理干净。

(2)用钢丝刷清除表面松散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清洗裂缝,自然风干后再用脱脂棉蘸丙酮清洗裂缝。

(3)用纯环氧基液涂刷裂缝表面。

(4)配制环氧树脂胶泥,涂刷两遍环氧树脂胶泥进行表面封闭。

(5)胶泥经2~3天后固化,裂缝封闭结束。

4.2.2裂缝化学灌浆施工工艺(适用于宽度>0.3mm的裂缝)

(1)将裂缝两侧表面的浮灰、粉尘及污染物彻底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刷洗。

(2)设置灌浆嘴:在板面裂缝一侧沿裂缝每隔30cm~40cm设置一个灌浆嘴,灌浆嘴底盘周边均匀刮抹改性环氧树脂胶泥裂缝封闭层。

(3)封闭裂缝:在裂缝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改性环氧树脂浆液,作为结合层,然后再刮抹一层约3mm厚5cm宽的改性环氧树脂胶泥裂缝封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