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专教育论文

中专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专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专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69-02

高职高专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形势和生产力水平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高职高专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高职高专教育要突出实用性,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为培养重点。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情的差异,在高职高专,科研工作显得高不可攀,望尘莫及。不重视科研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的发展,制约了高职高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笔者拟分析高职高专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高专教师科研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提升高职高专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构想。

高职高专教师科研

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是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高等性、职业性,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要根据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使学生读书期间就能顺利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为毕业后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这就需要高职高专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游刃有余,培养出高质量的高职人才。

是高职高专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职高专教师的“双师”素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高专教师要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雄厚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开发研究能力,要能结合生产和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科研素质是高职高专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精神、形成自我专业特色的内在动力。

是高职高专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就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还就诸如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示范性院校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要求。所有改革都离不开教师,但目前高职高专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欠理想。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学要有所创新外,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样至关重要。“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钱伟长院士的这句话是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精辟论述。高职高专教育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教学、科研“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教学改革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高职高专教师科研现状及问题

科研意识不强 大多数高职高专教师认为,科研是普通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高专院校是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即可,科研工作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没必要搞科研。对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大多数高职高专教师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错误地认为那是企业和行业的事,与高职高专院校相隔甚远。

科研目的不明确 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科研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职称晋升而申报课题或撰写论文,职称晋升结束后就不再搞科研,从而导致有的教授或副教授多年没有科研成果。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促进科研把科研成果与教师考评挂钩,部分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而被动进行科研。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研本身的内在动力,也无法体现科研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从而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科研成果等级偏低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从中专改制而来,其教师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由于原来的中专学校对科研要求不高,教师对科研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有一定的欠缺。另外,大部分教师受外语水平的限制,难以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科研动态。部分教师缺乏综合研究能力,不完全具备包括研究方案设计、资料收集和处理、调查研究和提炼研究结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研究素质。基于此,很多高职高专教师尽管力所能及地进行科研,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但科研成果等级总的看是偏低的。

科研条件不理想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科研课题申报、科研工作条件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尽管部分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方面有兴趣和激情,但要取得较好的成果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另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经费就少,有限的资金已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教师很难获得科研经费的大幅度支持。加之校际、校企、校政等合作交流的渠道不畅通,教师很少进行社会实践或到企业一线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而高职高专科研主要应以实践应用和实践开发为主,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科研团队合作少 很多高职高专教师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科研。部分教师由于科研能力较强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不熟悉科研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组建科研团队,在科研的过程中摸索时间长,效果不理想。

科研精力不够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的调整充实和新专业的开设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可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加大了高职高专教师的工作难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职业适应的难度,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职业压力。同时,由于高职高专发展速度快,高职高专院校专职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比例很高,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上“两头抓”,而高职高专学生难管是公认的事实,并且由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专职教师少,课程任务重,高职高专教师负担沉重,从事科研的精力也随之减少。

提升高职高专教师

科研能力的途径探索

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 高职高专院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形成特色,创出品牌。科研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教师不搞科研,就无法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与最新技术,就无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高职高专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能不断摄取知识,自我更新、独立钻研、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方法进行指导。因此,从高职高专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来看,高职高专教师要提升科研能力必须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一方面,要加强科研的主动意识,有敢于尝试的勇气,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的研究与申报,积极主动地到生产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别人科研成功的经验,通过积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完善制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高专院校很缺乏名家、大师级的科研领军人物。因此,在科研队伍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团队作用,高度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争取走“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道路,把重点放在对校内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上,依靠自身力量,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科研实际的自主创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高职高专教师的科研能力。

因地制宜,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 高职高专院校学术氛围不浓、科研条件不理想是客观事实,短期内也不可能彻底改变。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尽量改善科研条件。如,可以通过积极寻求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科研条件申报项目、从事科研活动;也可以通过校际、校企、校政合作等各种渠道参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各种研究工作。这些都可以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突破科研条件困境的途径。

立足实际,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高职高专教师进行科研时大多数注重思辨研究,不注重与基础教育和相关行业密切联系的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教师科研个体化和分散化导致很多科研选题层次不高,理论思辨多,实践研究少,导致成果实际应用或成果转化不理想。同时,大多数科研不注重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识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缺乏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其结果是,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及科研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突出。因此,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引导教师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入手,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参考文献:

[1]肖晓莺,张稳根,蒙生木.论高职教师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2]李胜利.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3]谭荣波.提高师专教师队伍科研素质的几点设想[J].广西高教研究,1999(3).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社会转型期

[作者简介]刘彦臻(1964-),女,湖南攸县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广西柳州545002)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67-0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从计划经济和农业经济社会逐渐向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就是指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变迁。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教育随社会转型而变革。因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考虑教师的发展。高职教师在这个价值多元与变化急剧的社会中,面临着价值观的选择与更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师需要的变化和特性必须给予重视,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投身于高职教育事业的热情,发挥广大教师的才智,适应社会转型,谋求学生、教师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心理学概念,主要指某种动机产生的原因。当人的动机被激发后,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对行为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为期望和目标而努力。从管理学视角看,激励指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它对人的行为产生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并且将行为导向目标。通俗地说,激励是指通过了解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内在动机,使其向预期目标前行的心理活动过程。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是对教师劳动价值的尊重,也是培养高职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有效的激励能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强大动力。如果不能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就会产生一系列激励缺位、激励错位、激励失误等问题,引发教师的不满和抵触情绪,造成学校内部动力损失,导致管理成本加大。

二、社会转型期高职教师的需要分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各层次需要相互依赖、彼此共存。一般说来,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由于高层次需要的产生而结束,只是对行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需要得到满足的人才会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有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教师对个人专业发展有比较强烈的需求。87%的教师表示“对专业发展充满热情,希望通过学习得到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尤为强烈;78%的受访教师认为影响自己进一步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为“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67%的教师认为“教学负担过重”制约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49%)、“激励措施不到位”(42%)。还有42%的受访教师希望通过“脱产进修、挂职获取专业发展。

可见,高职教师的需要特点鲜明,教师迫切需要个人专业发展。高职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尽快掌握教学规律,在教学上得到学生、同事和领导的认同和赞许,也渴望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在学院或企业有所影响。教师的工作还存在尊重的必要性。教师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自己受人尊重,自己的劳动得到理解和尊重。教师需要也具有差异性。不同教师对同一需要的迫切程度不一,同一教师处于不通年龄段,其需求倾向不同。另外不同专业和性别的教师的需要也会有也有较大差别。我国高职多由中专升级转制而来,半数以上的教师经历了中职、中专教师进修、企业挂职和自学的转型过程,基本达到高职要求。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高职师资结构、水平和配置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必须积极行动,深化从思想上到行为上的转型,管理部门同时也要关注社会转型引发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心态和需要层次产生的巨大变化,尽力稳定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和创造性,顺应高职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三、社会转型期高职教师的激励措施

1.目标激励。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高职内涵建设要求的提高加速了教育理念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对高职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使师资水平达到学院和社会要求,学院应向教师提出与学院共同发展的目标。有了共同目标,才有总体目标的实现。要引导高职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个人目标,如为社会服务项目达多少项,进入企业挂职实践多长时间,掌握哪些专业技术,每年发表多少数量的教改论文,在特定时段内争取成为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等。另外还需要采取目标分解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可行而又合理的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总目标。

2.发展激励。对一个具有长远发展设想和战略眼光的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处于转型期的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从战略发展角度指导教师调节专业发展目标,力求与国家高职发展方向和学院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为教师发展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多种发展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创造力得到发挥。如定期进行短、中期培训,资助高级学历进修,提供出国留学、考察访问、企业挂职等机会。教师通过这些途径了解企业、行业,掌握新技术,结识新朋友,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学院逐步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形成学院发展的强劲动力。

3.成就激励。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认为,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还有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教师对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很强烈,提高这两方面的满足水平将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教育工作本身的创造性优势,使得通过工作满足教师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成为可能,高职管理部门要力求使教师工作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安排工作要与教师的能力相匹配,使他们的工作成果得到正强化,这样他们才能更长久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取得更高的成就。此外,让教师多一些工作上的自,会使他们感到工作富有活力和挑战性,并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从而产生高亢的工作热情。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基本需要的同时,还要积极创设条件,引导教师高层次的追求,如评选“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措施对教师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派送外出培训进修、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职称评定等也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能满足教师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利于形成强大的集体向心力和凝聚力。

4.参与激励。教师历来是社会的优秀群体,社会责任感强、知识丰富、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高职管理者应真诚邀请教师参与与之相关的决策和学校发展计划的拟订和讨论,并与教师就计划的目的、可行性、时间进度等进行充分的沟通,所有的教师共同承担完成计划的任务。全体教师参与激励,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相结合的良性激励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5.关怀激励。关怀有多种形式,有代表性的方式包括:第一,关爱。高职院校管理者要以多种形式与教师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个人发展、生活和家庭,实施人文关怀,为困难教师排忧解难等举措都能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进而能安心工作,焕发工作热情。第二,支持。积极上进的教师,在教学中总能主动革新,当然对学校的条件会有更高的需要,在这些方面学校应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第三,信任。每个教师的特点和能力都不一样,管理者要尽可能了解他们,并以此为依据安排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要鼓励和信任他们的工作。第四,指导。有些教师刚进入高职院校时,对自己和本职工作认识模糊,更不能做到长远规划。这时学院有关部门应组织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这些教师认真分析自身条件,指导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尽快融入学院建设中。

6.竞争激励。教师一般都好胜心强,不甘落后,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能激发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学习交流、教学基本功竞赛、专业技术比武等形式可让每个教师都有显露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开展“课堂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演讲比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均可以激励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7.薪酬激励。工资是获得最低生活标准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都较低,把工资作为教师的一种激励因素,是可行的,但给予他们的薪水和奖金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金钱只有当预期得到的报酬与目前个人收入相比差距较大时,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对结构工资宏观上的指导与管理,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变保健因素为激励因素。

8.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激励对榜样者自己和其他教师都有激励效应。通过表彰宣传、适当奖励、提高地位、组织学习等措施来彰显领导者和优秀教师的先进行为的影响和价值,激发高职学院教师敬慕榜样的心情,增加学习榜样的动力,从而激发其他教师的工作动机,调动他们学习、工作、创新的积极性。

教师队伍的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各方面的工作,直接作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充分了解和分析教师的需要,做到全员激励、适时激励、按需激励、个性化激励,并将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08-31.

[2]徐应娜.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11).

[3]任宗哲.试论管理过程中的激励要素[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

[4](美)黑尔里格尔,斯洛克姆,伍德曼.组织行为学[M].俞文钊,丁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周彬,吴志宏,谢旭红.教师需要与教师激励的现状及相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