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内科论文

护理内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4 15:10: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内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护理内科论文

篇(1)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回收16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168例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满意137例(81.5%),不满意31例(18.5%)。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患者的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技巧10例(犯.3%),护理技术不足5例(16.1%),服务态度不良5例(16.1%),偶有护理差错4例(1.29%),医疗费用高4例(12.9%)及患者与家属自身因素3例(9.7%)。

2讨论

2.1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在社区内科护理中,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护理技能不足、服务态度不良等问题,有些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因此,应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护理人员基本的业务能力与理论知识加强培训,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定时开展沟通技能培训,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剖析,做到换位思考,充分为患者考虑。

2.2加强护患沟通

现阶段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在治疗过程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常有强烈的求真欲望。因其缺少医疗护理相关知识,若治疗结果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患者及家属易怀疑护理人员或对其进行指责,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目的、可取得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33公开收费标准本次调查显示,医疗费用问题是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其入院时首先说明大概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对收费标准有明确的概念,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时为其提供详细的治疗费用明细表。新仪器、新药品与新技术的使用可发挥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易导致其心态失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说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若治疗中需要使用贵重药物,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有疑问时给予明确、耐心的解释。

3结语

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患者1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心内科防治指南的心内科病标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9±5.6)岁;对照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1±7.3)岁。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内科疾病是长期慢性的疾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一些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取患者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安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配合治疗。

1.2.2健康知识教育

对患者予以相关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座谈会及讲座、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讲解心内科的相关知识,如与环境的关系,心脏功能运行的机制及防控措施,心内科的临床常见症状,并且分析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病情产生的影响。

1.2.3运动指导护理

给予患者适当的运动指导,告知患者适当合理的运动会对心脏功能带来获益,并且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频率及强度等,如慢跑、游泳、气功、太极等,嘱咐患者每天坚持运动30min,以期间无明显的不适感、中等强度以下为宜,若患者在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若停止后仍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1.2.4用药的护理

给予患者临床用药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用药方案,选用适当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与联合治疗等方式的治疗。了解并掌握药物的名称、剂量、服用时间及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用药,嘱咐患者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坚持服药,按时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

1.3疗效标准显效

病情稳定,无明显并发症;有效:病情相对稳定,偶见心悸胸闷,均可自愈;无效:较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

总有效率干预组为78.9%,对照组为5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7.70,P<0.05)。

3体会

篇(3)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是按照医嘱和护理基本要求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主要有制定管理制度、护理培训、加强沟通、安全教育等。护理效果评价:在患儿病情康复后让患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并且结合患儿病情恢复的情况综合评价护理的效果。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并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3.8%,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3%,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

引起儿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上儿内科护理的难度,风险管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提升其护理的技能,还需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调整护理管理制度,从而使得护理更加安全。护理风险因素:

①患儿的自身因素:由于患儿的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疾病发作得快,患儿对于自己的感受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医护人员,使得医生的确诊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另外,患儿的自理能力差,没有很好的医嘱遵从性,会增加护理风险,加上家属的疏忽等,非常容易发生跌伤等意外情况,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②社会因素:现阶段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属对于护理的期望值与护理人员达到的护理程度存在明显的落差,一旦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不到位,就会引起家属对于护理的极大不满,从而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

③现阶段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必要的监督体系,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存在着随意性,在病例记录时出现错误等,为医患纠纷留下了隐患。

篇(4)

基础护理管理主要包括[3]:患者因疾病易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与患者交流病情变化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防护知识和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悲观、消极情绪。保证患者居住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更换衣物,保证患者皮肤清洁,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餐后进行口腔护理。定时对房间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先兆症状做出准确判断,评价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呼吸机使用情况及意识情况。护理人员需定时进行肺部听诊,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插管和气管切开辅助呼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特别需要加强半夜的巡视,避免哮喘患者发作带来的危险。患者表现出缺氧症状时,需及时给予吸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氧的流速和流量。抢救物品准备充分,出现危急情况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理人员需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配伍禁忌。用药时应了解清楚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呼吸科危重患者需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异物,吸氧次数和吸氧时间保证合理、有效,避免吸氧过程中对患者黏膜造成损害。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仪器参数的变化。气道湿化时保证吸入温度与患者体温接近。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易出现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对此需加强营养,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可采取鼻饲流食。

2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χ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实施基础护理管理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施基础护理管理后,患者呼吸道阻塞、肺不张、过度通气、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1。2.2实施基础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基础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管理前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3.1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不足[4]。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病情严重,对基础护理要求较高,但院方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不足,片面认为患者家属护理的责任较多,院方未在日常护理中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监管工作执行不到位,引发基础护理工作不到位,护理效果不理想,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呼吸内科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肺不张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因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影响了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因对抢救技术不熟练,导致救治时间延误。因缺乏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鼓励,导致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3)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缺少对护理流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相应规范,护理操作往往不到位。因缺乏责任制度,导致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难以保证护理质量。由于护理工作多注重治疗,则忽视了对用药效果的观察[5]。加之绩效考勤制度缺少人性化,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4)患者因素。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由于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意识较差,不能积极配合治疗;部分患者因病情恶化,易出现消极不安情绪,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在治疗中仪器的干扰、环境的嘈杂均会使患者产生抵抗情绪。患者病情和每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别,也对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影响。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出现皮肤破损和压疮,部分患者由于无力会出现摔倒和坠床的情况。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3.2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基础护理管理的对策

篇(5)

1.1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

1.1.1构筑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为确保健康教育护理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需以实际行动博得所有患者的信任,这便需要从患者入院之初,仔细完整地了解其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以此作为相互沟通的突破口。在进行临床谈话时,要用柔和的语调、清晰地发音,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在谈话的初始阶段,护理员工可略去健康教育的有关要点,主要以护患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熟悉为主[2]。在健康教育活动的后续阶段,可牢记护理重点,分主次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述,并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赢得其认同。例如,灵活地通过动作、图片、神态及表情等形式,特别对于口语表达有障碍的病患,图片及文字无疑具有更理想的效果。

1.1.2加大疾病保健常识的宣讲力度神经内科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或对治疗护理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大都来源于对自身疾病的不明确性。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各异,职业及人生阅历更是截然不同,因此,对于疾病的认知及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度相差甚远[3]。基于此,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内心需求及认知程度,详细地讲解疾病的病理、治疗方案、护理手段及自我调整方法等,并以临床护理中成功的案例,激发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培养自我预防意识,使之深切地意识到个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均对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重新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态度,并朝着康复的方向迈进。

1.1.3亲属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为数不少的内科患者的生活均依靠亲属的关照,从这个角度看,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亲属的辅教育不可或缺。需提升患者亲属的疾病知识及操作能力,特别在患者出院前,要对接受辅助护理任务的患者家属予以相应的考核[4]。

1.1.4出院指导患者准备出院时,需提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休养及饮食方面的要求,并指导患者坚持功能性锻炼,发放健康调查卡片,其内容主要有:患者姓名、家庭地址、病症类型、主管医护人员、出院后的提醒事项、病房联系方式等。

1.2疗效指标出院时对比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行问卷调查,共设置50题,每道题2分,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在及格以上的评分中,≥90分为优秀[5]。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掌握程度为“优秀”的43例,占86.0%,对照组“优秀”32例,占64.0%;观察组有47例对教育效果满意,占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例74.0%,观察组病患在对病症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对病症掌握度)=3.825;χ2(满意度)=3.175,P<0.05]。

3讨论

篇(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男41例,女49例,病例年龄范围在13~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0.7±1.8)岁。其中肺炎23例,哮喘21例,肺栓塞26例,支气管炎20例。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护理人员共计28名,年龄范围19~36岁,平均(28.7±2.9)岁;本科9名,大专13名,中专6名。

1.2方法

1.2.1建立护理小组

在入选的30名护士中通过公开竞聘选出3名责任组长。责任组长尽量选择学历较高、护龄较长、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理论知识扎实、护理技术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沟通技巧的护士。然后再经专业培训进修,最终定岗定责。遵循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根据其余护士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及操作技能,在护士长指导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将其分为护理学员、辅助护士和责任护士。责任护士由呼吸内科中经科室严格考核的中年护士担任;辅助护士则原则上为经考核合格的低年龄低资历护士;护理学员原则上应为新护士。同时,根据各科室床位数及疾病特征,整体上将病90例患者分为3个小组,每组30例患者,由3名责任组长分别带领三个护理小组负责。

1.2.2区分岗位职责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1.2.2.1责任组长

责任组长整体负责整个小组的排班、管理及优质护理项目的完成质量。责任组长需固定上班时间,落实小组责任制,保护临床的治疗、护理,及时处理危急重症。排班上应改变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推行APN排班,减少护士交班次数。责任组长每天提前15分钟到达病房,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及护士能力对小组内护理状况进行分管。

1.2.2.2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及护理学员

责任护士应在责任组长监督下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抢救工作负责;辅助护士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用药及配置输液负责,并在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抢救危重症患者;护理学员则对本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负责。

1.3观察标准

分别在责任整体护理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在干预前后护士长对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状况分别进行责任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比较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于责任整体护理干预前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90份,回收90份;干预后发放90后,回收90份。问卷要求患者对整体护理体验感受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个标准,本研究定义满意率为排除不满意者的比重。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前,非常满意35例,满意33例,一般8例,不满意14例,满意率为84.44%;干预后,非常满意47例,满意32例,一般7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95.56%。干预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小组成员考核评分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前后护士长对于入选护士的护理分别评分考核,干预前平均评分为(76.2±5.1)分,干预后平均评分达到(92.2±4.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7)

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Teaching)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萨(A.L.Brown&A.S.Palincsar)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善学生阅读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研究中,对于交互式教学的定义与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交互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病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法相比,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在知识、思维和情感方面进行综合交流,使教与学相互呼应、相互启发,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2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的开展

2.1遵从临床实践规律,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教师与教材的交互内科护理学教学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内科基础理论和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上。由于学生很少接触临床,只具备相应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不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致理论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脱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树立整体护理理念,有必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典型病例导入新课,围绕病例,以发现患者健康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为主线,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把内科护理学知识、护理人文、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护理操作技术等有机融合,按照护理程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传授科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沟通能力,使其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同时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2.2打破“师传生受”、“师问生答”的传统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实现了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互动,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不仅需要听课或是简单回答一些问题,还必须作为主体参与到病例讨论中来,在眼、耳、手、口多种感觉器官的密切配合下,积极参与教学。而教师通过PBL和任务驱动教学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指导。

2.3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实现学生与教材的交互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课前发放学案,预设问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获取大量知识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和思维空间。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案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取舍、挑选、重组,从而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与教材的有效交互,使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4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内科护理学开设于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临床专业课程有着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护理操作技能较为感兴趣。因此,他们较重视专业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塑性强,对未来的职业无限憧憬。故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病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分析病例,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共同探究来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实施整体护理,实现了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3讨论

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职业态度、科学基础、临床技能和群体保健、沟通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依据学案,通过预习,针对预设的问题、任务,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实现了与教材的交互,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学生带着疑问参与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3.2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所谓临床思维能力,实际上指的是合理分析、处理临床所见的各种症状,以便有效地实施治疗的能力。针对护理专业,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护士根据护理程序,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健康资料,包括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等,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及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内科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很强,临床应用广泛,故受到师生的重视。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一些原因,内科护理学教学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也是以记忆知识点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但学生总有一天要从教室走入临床,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因此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通过问题设置、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评判总结等方式,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将重心转移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培养了学生求疑、实证、严谨和理性的临床思维。

3.3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护理人际沟通能力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与人相处的学问在人类所有的学问中应该是排在前面的,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它是成就一个人的“顺风船”。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患者,现代护理理念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学生扮演护士、患者,体验不同角色内心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了不同的言行在患者心理上引起的不同感受,体会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了解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学会了换位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4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能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学习,并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发表观点,便会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与教材的交互、与教师的交互、与同学的交互,课前查阅资料,积极思考,课中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下,通过自我探索、小组学习、相互讨论,分析病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评价、总结,从而融会贯通新旧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活跃了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5开展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素质是群体或社会对扮演教师这一特定角色必须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医护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传播者———临床护理教师,其素质状况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以病例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的开展,不但要求教师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还要求其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学知识、临床护理学知识,且熟悉并掌握目前临床新进展、新技术及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精深的方向发展。这就促使内科护理学教师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容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课堂教学,控制教学节奏,以渊博的知识、高深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指导和帮助学生,并通过师生良性互动产生新知、巩固旧知,从而掌握技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