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08:02: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据库系统原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属性;码;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445-01
1 引言
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等核心内容。其中还包括分布式数据库、物理数据库设计、数据挖掘、信息存储与信息检查、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信息与多媒体系统、数字图书馆等选修内容。关系数据库理论与设计是整个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核心中的核心内容。根据笔者近二十年对数据库课程的讲授经验,从关系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研究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方法。
2 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注重学科联系
数据库是研究数据处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原理及其它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的学科。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中,用到离散数学的理论;在研究数据的物理组织时,用到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在研究事务的并发时,用到操作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用到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讲授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时,用到计算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科的交叉性,突出了数据库课程在整个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大部分学校在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前开设了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课程,它属于原理的应用部分,是关系数据库的产品之一。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要结合理论讲清Visual Foxpro6.0应用了数据库的哪些原理。如数据表来源于规范化理论或者模式分解理论,Visual Foxpro6.0讲的数据表、记录、字段(数据项)和原理中讲的关系、元组、属性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名称等。
3 注重基本概念教学,为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3.1 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掌握好基本概念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数据库中的有些概念贯穿在课程的始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关系、元组、实体、属性、事务、完整性约束等。有的概念联系比较紧密,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概念的掌握有较大帮助。如实体和属性的概念,实体是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它们之间有必然的区别,但是也有一定的关系。实体和属性不是绝对的,如果属性需要进一步描述,则属性就作为实体,反之如果实体不需要再进一步描述,则实体也可以作为另一实体的属性。如在考虑学生管理数据库时,政治面貌如果只考虑现在的情况(党员、团员等),则政治面貌就是学生实体的属性,但是如果考虑学生何时入团、何时入党,则政治面貌就是一个实体。再如事务和程序的概念等都有较强的联系。
3.2 掌握概念定义的前提和层次性
数据库中的概念由渐入深,随着课程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一些基本概念也更加具体和完善。例如在课程中,有四个地方都定义了码,在介绍概念模型时,码定义为: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在研究关系模型时,码定义为: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给出了码的粗略描述,没有实质性的量化定义。而在关系数据库中,讲授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时,码定义为:若关系中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中一个为主码。在讲授规范化理论时,学习了函数依赖后,利用函数依赖的概念定义码为:设K为R中的属性或者属性组合,若KU则K为R的候选码。若候选码多于一个,则选定其中的一个为主码。从理论上来说,这四个概念都是正确的,但一个比一个更具体、更严密、更准确。
同样在对函数依赖讲授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在关系数据理论中函数依赖定义为: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者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为了便于Armstrong公理的证明,对函数依赖又给出了定量的描述。定义为: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t和s是r的任意两个元组,X、Y是U的子集,若对于任意一个t[X]=s[X],必然有t[Y]=s[Y],则称X函数确定Y或者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教师要讲清楚对同一概念为什么这样处理,这些概念层层的描述有什么好处。掌握了同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便于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1 注重动手能力,搞好课程实验
学习数据库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结合所学的数据库语言搞好每一章的课程实验,以便验证所学理论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授SQL语言时,让学生建立一个数据库,并结合所学内容做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实际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SQL语言的应用环境。在讲授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时,利用实际系统让学生对系统做数据控制。提高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2 加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是为了指导数据库实践,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部分单元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掌握数据库课程。课程设计是数据库中必不可少的,我采取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每5-6名同学一组,为每组同学拟定一个题目,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深入图书馆、学生管理部门或者企业进行系统调查,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出数据流图,编写数据字典,然后进行概念结构设计,从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中提炼出E-R图,再进行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维护的设计。让每一位同学明确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使每一组同学进行上机调试,使所有功能进行程序实现,最后让同学们进行设计答辩。
通过课程设计和设计答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丰富了课程实践,掌握了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也对今后其它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书写打下了基础,收到较好的效果。
4.3 扩展学生思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由于课本的出版周期长,更新也较慢,也由于课本编写的一些要求,所以课本上有些内容是陈旧的,对有些问题也不可能全面的介绍,有些新知识也很难溶入到教材中。我在讲授课程时,除了给学生有意补充新知识外,又给学生开设了“数据库中的空值问题”、“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目前数据库的研究方向”、“数据库的查询优化问题”等专题讲座。扩充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 结语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所以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学更加丰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035-02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到现在几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工农业生产、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作为培养数据库应用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院校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然而一些高等院校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完备性,缺乏学习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又多以低端数据库系统平台为基础,如SQL Server, Access等,对大型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的管理和应用涉及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教学改革方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认为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与实际脱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原理是其基础,设计和应用是提高,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教学的基本情况如下:
1)教师重点偏向理论教学,很少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技术,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适应企业对数据库应用人才的需要。
2)教师重点偏向流行数据库开发工具的使用,忽视甚至放弃原理的教学,造成学生对具体开发工的操作能力突出,但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高等院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数据库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既理解原理、具有扎实功底,又善于灵活运用、富于创新。
1.2 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
1.3 教学实践有悖工程化原则
现代企业数据库应用基本上是工程化的合作开发,其基本特征是按软件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组织,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方法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早建立起工程化的概念,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一条原则,但考察目前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到,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之外,从课后作业、上机实践到课程设计,几乎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理被动地来完成这些任务的,缺乏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合作开发一个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毕业后也不能迅速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要求。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
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采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日趋流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同时好的课件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对课件的过分依赖也给课程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当学生长时间注视投影时,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由于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加快了演示的节奏,缺乏教与学的友好交互,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合理的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长补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措施
2.1 优化教学内容,完备知识体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强化基础训练,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应用软件工程原则,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了解数据库当前的研究发展状况,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在实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应从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涵盖如下教学内容:1)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等,这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们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开发起着指导作用。2)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原则、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等。3)应用开发包括 IBM DB2数据库系统、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C/S(B/S)构架的应用。
2.2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综合使用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促进知识的加深和迁移。
2.2.1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下练习,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案例。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加快学生对抽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等。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即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使其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该方法主要用在实验教学当中。
2.2.2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调研报告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使学生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并注意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灌输式教学,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因材施教,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个体化,针对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解决好因材施教问题。
2.3 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并具体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教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中的上机实验、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要合理。1)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明确的有利于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验题目,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2)上机时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程的后期需要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训练,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4 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用能力考核方式要灵活一些,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为了避免在分组的实验、设计任务中,有的同学不积极参与,可采用随机抽查个人的方法来考核小组成绩,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5 强化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程教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在开课的前一个学期期末,任课老师集中讨论、确定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开课前两周内,大家对备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求任课老师要互相听课,以取长补短,并不定期的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从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讨论,不断探索,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3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并已付诸实施。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我们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作新的探索,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5(11):31-32.
[4] 翟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3-114.
关键词:数据管理 数据库技术 发展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一般公认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这期间,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它工作还没展开。硬件方面:还没出现可直接存取数据的存储设备,主要依靠磁带、卡片和纸带来读写程序和数据。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还没产生,也无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主要依靠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由于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人工管理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
①数据不保存。计算时数据与程序一起输入内存,运算处理后将结果数据输出,随着计算任务的完成,数据空间随着程序空间一起被释放。
②数据服务应用。数据处于从属地位,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应用)。数据与程序不独立。
③数据组织依靠人工。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等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安排。
二、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也开始大量用于信息管理。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问题成为紧迫的需要。硬件方面出现了磁盘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产生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这一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以下特点:
①数据可长期积存。对数据的维护与使用提供了可能。
②文件形式多样化。有索引文件、链表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等。但文件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之间的联系要通过程序构造。
③数据相对独立。数据可被多个程序重复使用。
④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随着数据管理规模的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系统显露出以下三个不足:
①数据冗余。由于文件之间气管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数据),势必会造成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同时存储。
②数据不一致。由于存在数据冗余,在对数据进行更新操作时,就要通盘考虑,稍不谨慎,就可能造成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③数据联系弱。数据文件相对独立,要通过程序来构造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仅对文件系统及功能加以扩充已不能满足需要。其时,计算机硬件、软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硬件方面:磁盘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大容量、高速存取磁盘相继推出,且成本下降。软件方面: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都为数据库技术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标志性三大事件为:
⑴1968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推出了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系统,该系统支持的是层次结构数据模型。
⑵1969年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Base Task Group)公布了若干报告(称为DBTG报告),提出了网状结构数据模型。
⑶1970年起,IBM的研究员E·F·Codd发表一系列论文,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概括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采用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和数据之间的联系,且这种联系通过存取路径(指针)来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由于数据不再面向某一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因而数据冗余明显降低,实现了数据共享。
②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体系结构分成用户逻辑结构(外模式)、整体逻辑结构(概念模式)、物理结构(内模式)三级。数据物理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用户逻辑结构及应用程序,即达成数据的物理独立。而整体逻辑结构改变,不影响用户逻辑结构,以达成数据的逻辑独立。
③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口。用户可以使用查询语言或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来操作数据库。
④提供完善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完整:
■ 并发控制:确保多用户同时存取数据时的数据完整性。
■ 数据库恢复:有意或无意造成部分或全部数据破坏后能恢复到某一已知正确状态。
■ 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 数据安全性: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
四、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标志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Distributed DataBases System)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ODBS(Object-Oriented DataBases System)的出现。
①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是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的产物,其基本特征:一是异地节点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互连;二是数据的物理分布性和逻辑整体性;三是本地自治与全局应用相结合。
②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面向对象的数据技术是传统集中式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的产物,其特点为:一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完整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能表达数据之间的复杂联系,如嵌套与递归;二是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除此之外,数据库技术与其它新兴技术的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领域如:
并行数据库;主动数据库;知识库;多媒体数据库;模糊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
有理由相信,数据库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它会朝着支持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广泛的应用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升,曹红苹.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离散数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16)03-0038-03
任何一门学科在其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计算机科学在其研究过程中也需要借助数学工具,这个数学工具即是离散数学。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本身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人工智能”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但是,离散数学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特别丰富且又各自独立,概念和定理特别多,内容极其抽象。这些特点对教与学两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针对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将该课程当成一门纯粹的数学课进行讲授的话,学生会很难理解课程内容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容易导致学生接受困难、兴趣低。因此,如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便是一个关键问题。
1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及问题
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IEEE/ACM的CC2001课程体系别强调了这一点。它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离散数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离散结构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其处理对象的状及其变换的有效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关的许多领域都要用到离散结构中的概念,从而使得离散数学在专业课中有着广泛应用。(2)离散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掌握正确的学科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离散数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离散系统的状态、关系和变化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形式化描述语言,也是进行数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工具。(3)学习离散数学有利于能力培养。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离散数学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偏重理论,很少注重理论与计算机应用问题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将离散数学当成一门纯粹的数学课,不能发现与体会到该课程内容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作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一书中明确建议,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引入较多实例,介绍相关理论、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讲解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学科应用,特别将后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当前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无论从学科的本质特点,还是学生的学习掌握方面都是有积极作用。
2计算机应用案例融入离散数学教学的探索
2.1关系数据库与离散数学
在离散数学课程中,集合论中的关系代数和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两部分内容一般在整个课程的前半部分。对于大一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基础还很薄弱,甚至还没有“入门”。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进行理论讲授,会使得很多同学感到迷茫,甚至产生对本专业的厌恶。然而,这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中有重要应用。关系理论是现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对关系性质及其运算的了解,将极大地有利于学生对关系数据库中的范式理论以及各类数据操作的理解。因此,作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先用20分钟左右时间简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知识背景,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发展历程、典型应用等,并落脚于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关系数据模型。强调在关系数据库中,基本数据结构是关系,也就是二维表。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就是对若干张二维表进行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实现这些操作称为数据子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以关系代数和谓词逻辑为数学基础。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然后在讲授这部分理论过程中,适时地融入关系数据库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有关理论。比如,数据子语言相当于一种代数结构,而这种代数结构的研究对象是n元有序组的集合,一共有五种操作,包括投影、选择、笛卡尔乘积、并和差运算。这些运算都是封闭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代数系统,称为关系代数。由此可见,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子语言的研究就归纳为对关系代数的研究,这样就建立了关系代数与数据子语言之间的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再举几个实际的数据库查询例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关系数据库实例讲解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图示法的应用。我们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坚持“能够用图示介绍的,绝不用文字介绍”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从感官上认识到关系数据库的最基本知识与原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3张简单的关系表作为示例,分为是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学号、姓名、系别和年龄4个属性,记为S(SNO,SN,SD,SAGE)、课程信息表,包括课程号和课程名2个属性,记为C(CNO,CN)以及学生选课表,包括学号、课程号和成绩3个属性,记为SC(SNO,CNO,G)。这3张关系表的信息是学生们特别熟悉的,因而容易理解。例如,当我们需要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查询年龄大于19岁的学生信息,用关系代数语言即可表达为σSAGE>19(S),查询结果如图1所示。再比如,当我们需要查询学生的姓名和系别时,用关系代数语言表达为πSN,SD(S),查询结果如图2所示。总之,通过这些简单但具体的应用,让学生对关系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2.2计算机网络与离散数学
图论是离散数学中重要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都会归结为图结构的建模及求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图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在通常的教材及教学中,往往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作为引入,说明图论问题的来源。但作者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仅以这个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图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典型实例有:个体之间的关系、航班安排、程序调用、文件存储结构、代码设计、通信网络、路由分配、决策与博弈等。通过这些实际案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图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图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建模能力。这里,我们仅以计算机网络中。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校园wifi建设的完善,几乎每位同学每时每刻都处于联网状态。然而,在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学生都还不清楚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因此,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内容与图论知识适时恰当地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整个因特网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图结构,每位同学的每部手机就是这张图的一个节点。上网的过程就是不同节点之间信息传输的过程,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即图结构)这么复杂,如何保证信息正确到达对方节点?”“如何找到一条最好的路径来进行传输?”等问题。从而可以自然地将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选择与图论中的最优路径算法结合起来。在讲授过程中,再结合一些动画进行演示。作者发现,可以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与学习兴趣。
2.3其他方面
为了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除了将较多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案例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尝试:(1)在第一次课上对离散数学课程进行较详细的引导性介绍。主要包括它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历史,计算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早期阶段中的一些典型人物与事件。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及把握。(2)保证一定的课后习题量。仅仅依赖课堂的听讲不能真正理解有关知识点,尤其是对于数学类的课程。离散数学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共64学时。每节课都有大量的知识点,因此,每次课后都有一定量的课后作业。为了及时批改与讲评,需要配备1名研究生助教。(3)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研究。例如用图模型网络流、最优调度等实际应用问题。研究成果以书面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提交。
3结语
离散数学课程的内容是极其抽象的,这是数学类课程的本质特点。实践证明,正是它的抽象性,才会带来巨大的应用。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一开始便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确实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注重不同专业课程之间有机联系,通过计算机实际应用案例来引导相关抽象概念的学习。实践证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廖瑞华,魏大宽.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100-103.
[2]张顺淼.应用型本科高校离散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8):82-85.
[3]赵青杉,孟国艳.关于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65-68.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数据库技术,高职,教学改革,项目导入
1 引言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 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在各领域的应用,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开发方法,具备利用数据库工具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应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利用信息,打下基础。以往的教学通常采用“理论十实验+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起来入门难、目标不明确、不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
而受课时的限制, 教学讲授基本理论占去太多课时, 应用和操作不足。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填鸭式教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学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践基本上属于被动模仿式实验, 学生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完成实验, 查看实验结果, 只满足于验证相关理论。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传授方法使学生很难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不高。
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利用“项目导入”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按项目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论文,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起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到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项目导入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整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2 课程改革思路
树立以“实践、综合和应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关于关系运算符号表示形式、规范化处理的算法等知识点的讲解是通过实例来引导的论文开题报告。
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尽量营造探究性学习、协同学习等学习环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采取现代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法、现代启发式法等;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行为引导式法、小组协作法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环境,多搞些实践活动,有条件时模拟实际项目开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是指教师根据阶段教学要求设计一个项目,根据当前项目设计并提出一系列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想边学边练,最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的项目要求具有技术典型、内容全面、思路科学、结合实际,这样的项目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性,然后再通过任务将项目完成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该方法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精神。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将实验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分解, 设计成具体的任务, 明确每项任务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技能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1 导入项目、分解任务
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它强调从需求分析、数据搜集、数据整理、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参与。这是一个大的项目,它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随着学习进程分步完成。 如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成绩管理需要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管理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等功能;需要打印报表教育教学论文,如:成绩单,选课表,所以还得设置打印功能;如果该系统规定专人负责,需要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体现保密性等。经过系统的分析,可以设计出一个基本功能框架。随着任务分析的深入,整个系统功能不断完善,结构不断清晰。这实际上是将教学内容拆分为一个个的“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
任务可以是教师设计的具体的任务,也可以是教师提出任务目标,由学生设计的任务。例如: 关于T-SQL 查询的实验就可以提出这样的任务: 通过实验掌握T-SQL 语言实现数据查询的功能, 要求用T-SQL 语句实现对论坛数据库中的信息查询。查询的要求由学生们自己提出, 教师进行筛选, 得出具体任务。对于这样的任务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师通过对各种查询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查询要求所表达的语意的方法,进而转化为正确的语句格式,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3.2分组设计、教师指导及评价
根据以上任务问题,分组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教师虽然之前已做过实例示范,但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分阶段进行讨论、交流、归纳相应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使掌握慢的同学能跟上进度,营造协作学习的环境,促进共同提高。分组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广开言路、积极思考、创新思维、协同学习等,最终形成各自结果。
比如讲解概念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知识点E-R模型设计,先选取一些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题目,将具体设计任务分配给各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后,由各组代表讲解设计的模型,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设计成效,接着一定要指出各组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此过程一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监督、解答疑点、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不应过多地评价设计的对错和优劣,但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实现任务的方法。同时记录学生上机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解决问题使用到的技术和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和互评, 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教育教学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3.3课程考核
目前数据库课程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学校期末考试为主,同时有的数据库课程教学后,让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学生过分重视考试环节,在实践方面重视不够。有必要探索校内考核与用人单位考核要求相一致的机制,加大学生学习的过程监控,把平时课外作业,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模拟面试中的表现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都作为过程考核内容,着重考核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和信息分辩能力。
提高课程设计在考核中所占比例,课程设计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摘要求,包括评分标准;在老师指导下对学生分组,确定小组长和选定小组题目;设计结束后推选一名同学讲解自己的课程设计,并回答老师的提问;由老师评出课程设计的成绩,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30%。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笔试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语言细节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则可以通过平时的上机实践和综合实验的情况反映出来,所以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方结合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是一门基于SQL Server2005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的细心引导和严格要求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博览群书,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项目开发、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美,于翔.“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
[2]喻勇,王群,刘向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水运,2008,8(12).
[3]陈芳.对《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6).
[4]周丽娟.数据库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J].高教论坛,2009,1(1).
[5]王淑霞,沈慧娟.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
[6]宫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 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8).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数据库课程教学的三个能力目标,提出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长效机制的三段论,总结了提高学生数据库实践技能的三要素,建立以数据库为中心的课程群概念,从师资、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三个角度对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引言
编程能力、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思想是现代软件类人才所必需的三大技能,在高校培养软件类人才的课程体系中,数据库课程(名称或有差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传统的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内容不合理[1]教学方法陈旧[2]教学资料单一等问题[3],从数据库课程教学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入手,在传统的数据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探索并结合实践,试图找出一个适用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教学的新方法
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团队丰富的教学和项目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招聘信息中的职位要求和企业实地调研,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在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三种能力,梯序为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如索引、缓冲池、数据库容灾等;二、实际业务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如数据字典、e-r抽取、触发器、数据库安全等;三、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与各种开发语言相结合的mis等,这三种能力目标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综合知识一个比一个要多、要深入,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使得数据库课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备讲解数据库课程本身的知识点体系,同时还需要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纳和综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吸纳课程外的专业知识。
三、保证教学效果的课程教学三段论
通过对03级~05级这三界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包括论文和系统)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做系统的时候数据库设计不太理想,如:e-r图不完善、数据库表设计的随意性、数据库没优化、数据库安全性考虑不充分,甚至个别学生数据库物理设计、逻辑设计等步骤混淆的糟糕情况,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不容忽视:学生在大二学的数据库,等到大四再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之前学的知识点忘记得差不多了,甚至,这些现象也出现在一些当时数据库课程学习时比较好的一些同学身上。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能让学生在长达两年的时间跨度中能巩固和强化数据库技能,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三段论,并在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做了相应的设置:第一阶段:数据库理论、设计和维护等理论和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阶段,也就是课程学习阶段,时间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践技能安排在实验课,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懂数据库到能根据案例进行设计的设计,重点在于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的掌握。第二阶段:数据库专项训练,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末,时间一周,地点实验室,以项目小组形式,在这一阶段,将数据库设计与学生所掌握的某一编程语言进行综合以开发应用系统,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以及数据库与编程语言的结合。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期末,时间一周,地点实验室,项目小组形式,根据实际题目,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开发、部署等全流程,使得学生参与到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去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开发功能。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环环相扣,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拓展。通过这三个阶段训练,基本能确保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四、提高学生数据库技能的三个基本点
上述的三段论提供了保持据库教学效果长效机制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数据库技能是在这三个阶段中进行学习、掌握、巩固和应用的,要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注意如下三点:
1.案例是基础。案例是学生从不懂数据库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的一个基础,案例最好简单、易学,但同时要具备系统性,数据库课程的案例要贯穿第一阶段的课程教学,包括需求介绍、数据库设计、建库、建表和sql练习和实践以及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安全和和数据库性能维护等专项技能案例,同时案例也要体现第二阶段的综合训练,案例最好就有行业典型性。
2.指导教师是关键。虽然案例很重要,但指导老师是关键,同样一个案例,如果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就能很快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重点以及难点,并能根据自身的经验给予恰当的学生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能给予学生关于课本外、甚至课程外的补充知识的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使得学生能尽快地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的技能,我们在主讲教师的选择上全部安排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教师担任。
3.第三课堂为必修。要想很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光靠课程本身的教学和前述的3段论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其他知识的补充,如常用的辅助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win)、高级网络编程言语、最新的web技术如ajax、以及流行的一些成熟的框架(如java ssh),工作流(如:jbpm)等,而这些在软件公司最常用,但课程教学又几乎不可能全部教授的知识,就需要同学们在第三课堂也就是自学时间自己去参考学习,第三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需要其自觉、主动去学习[4],但重要的是第三课程的学习更需要指导老师指明学习方向和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自学更具目的、少走弯路,这进一步凸显指导老师的重要性。
五、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模块设置
要想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建设一个相关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在知识点上或承前启后,或相互补充,总之它们成为一个系统,课程群的授课形式分为两种:必修课如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选修课如javaee应用开发、asp.net应该开发。必修课为主干课,重点偏向单向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必修课的有效补充,选修课偏向综合应用类型,让学生依据其兴趣和爱好进行选取,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数据库技能掌握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潮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巢湖学院学报,2010,(6).
[2]叶霞,李俊山,韦素媛.《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小结[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
关键词:医疗设备;RFID;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24;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4-0017-04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早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信息化发展给医疗行业带来诸多便捷,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临床诊疗效率,给群众就医带来诸多便利之处。
医疗设备早已成为患者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因为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将各种医疗设备效益最大化,已经受到各级医院的广泛重视。如今医疗设备管理已从手工登记发展为数字化管理,目前大部分医院在设备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技术,仅有小部分医院利用RFID技术对设备进行管理。
1 RFID概述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从雷达技术发展而来,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空间电磁耦合进行通讯,所以无需直接接触就能获取数据,也无需像条码识别轮流扫描才能获得信息。
在RFID系统中,被识别的对象上必须通过粘贴、挂配或植入等方式安装相应RFID标签,当标签进入RFID读写器读取范围内时,读写器通过无线方式同标签建立通讯链路,标签将自身数据发送给读写器,读写器接收数据后传输给计算机系统进行下一步处理。
1.1 RFID系统组成
RFID系统是由标签、读写器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1],见图1。
标签又称标签、应答器、射频卡等,它是整个系统中识别信息的载体,它通过天线电路同读写器进行射频载波信号传输。
读写器以射频载波的方式向标签传输能量和查询信号,获取并处理标签传来的数据,完成与系统之间的通信。
数据管理系统从读写器获得信息后,将其有效的整合起来,提供所需的管理和服务。
1.2 RFID技术工作原理
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识e工作的,根据射频耦合方式不同分为电感耦合和反向散射耦合。
电感耦合利用电磁感应定律以空间磁场的方式进行耦合[2]。这种方式采用的标签几乎都是无源的,主要工作频率为13.56 MHz和小于135 KHz的频段,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 cm,这种方式具有干扰小的特点。
反向散射耦合利用雷达工作原理,当电磁波遇到空间物体时,由物体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通过物体散射至各方向,散射能量中有一小部分反射至雷达被其接收 [3]。这种方式适用高频RFID系统,工作频率分别有433 MHz、915 MHz、2.45 GHz和5.8 GHz[4],识别距离大于1 m,典型作用距离为3~10 m。它具有功率大、传输距离远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传输距离较远干扰大、成本较高的缺点。
1.3 RFID技术数据传输方式
在RFID系统中根据通信距离的远近和工作频率的高低,将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分为两种: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1.4 RFID防碰撞技术
当有多读写器和多标签共存的情况时数据之间会相互干扰,目前常用的解决数据干扰的方法有四种:空分多路法、频分多路法、码分多路法、时分多路法[5]。
目前绝大部分医疗设备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技术,故对条形码和RFID这两种技术主要特点进行对比,见表1。
通过表1的对比,可以明显发现RFID技术仅在前期成本方面较条形码技术偏高,RFID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医疗设备管理中成功应用。例如对高温高压消毒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如果在消毒完成打包结束后要对包内的设备进行清点就必须拆包,采用RFID技术无需拆包就可以通过读取挂配了耐高温高压材料封装的标签进行清点,这就避免了设备的污染和重复操作。对RFID技术加以合理利用势必会改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提高医疗事业信息化程度。
2系统总体设计
2.1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及系统设计目标
随着医疗设备不断的向大型化、高精化方向发展,因此开发相对独立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缓解医院信息系统压力,完善设备管理的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对设备的管理还是工作人员将实物和清单逐件确认后,把信息录入系统,管理者通过系统可以看到使用情况,利用系统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这种方法依然存在人工管理的众多环节,因此可以利用RFID技术无屏障读写、多目标识别、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改进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减少人工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率。
另一方面,目前现有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大多数只提供对固定资产和卫生材料使用和报废的管理,对设备的购置、维保等方面信息管理不够重视[6],所以在本系统的研究中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让决策层能更及时、直观、全面的看到全局情况,使医疗设备管理能够跟上医疗行业高速发展的脚步,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7]。
2.2系统架构模式
目前主流的软件架构模式为C/S和B/S两种,随着各种跨平台开发软件的成熟,系统开发难度和资金都能很好的控制,因此选择B/S结构进行系统开发。
2.3 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把用户对系统功能的要求转换为具体的需求规格说明,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后才能确定适合用户的功能模块等[8],经过对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分析得到如下六项功能需求:①系统管理员的功能需求;②设备管理部门领导的功能需求;③临床科室领导的功能需求;④设备管理员的功能需求;⑤临床科室人员的功能需求;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功能需求.
2.4系统功能及模块设计
通过对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RFID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要实现设备申购采购管理、设备验收信息管理、设备使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维保管理、防盗报警功能这六项主要功能,其功能结构,见图2。
在设备或耗材入库时将标签通过粘贴、悬挂等方式附着在设备上,在后续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只需通过阅读器将各类信息直接读取至系统内即可,无需人工清点、录入。
3系统数据库设计
3.1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根据对应用系统具体数据的研究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是软件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9]。由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信息不仅涉及到设备本身的信息,还牵涉到很多其他信息,因此信息量大、数据类型复杂、相关性强,因此在设计数据库之前明确应用目的,切合实际需求出发。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描述的是问题域中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10]。结合对医疗设备管理的需求分析内容,利用数据库概念设计常用的实体-联系模型(E-R图)对本系统的数据库概念进行设计,见图3。
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是将E-R图进行转换,成为与数据模型符合的逻辑结构。利用PowerDesigner[11]软件得到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图,见图4。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及逻辑结构设计,为设计数据库表提供基础。
4 结论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通过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后展开的,由于RFID技术能够较好的利用到医疗设备管理中,虽然现阶段在国内医疗机构还未能大规模的推广,但这种技术的优越性决定了其未来巨大的市场。
本文针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工作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将医疗设备管理过程当中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了模块化分解。不仅将RFID技术加入医疗设备仓储管理之中,还在设备申购、审批、合同信息管理和设备验收方面进行了信息化处理,将过去不受重视的设备维保信息管理加入到系统中。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保障了信息更安全的保存。
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来说只有不断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进,才能让整个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从而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作需求,才能更好的为医疗设备管理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建国.智能RFID标签芯片理论与实现[D].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0:11-13.
[2] Klaus Finkenzelle著,陈大才编译.射频识别(RFID)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孙雪凤.RFID天线场强的测试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理工大学,2011.
[4] 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0-43.
[5] 王福昌,熊兆飞.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7-268.
[6] 任凯,顾慧,沈炜.全过程医疗物资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17):4-5.
[7] 康东,石喜勤,李勇鹏.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与典型应用开发案例[M].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08.434.
[8] Roger S.Pressman著,人杰译.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5-89.
[9] 王珊,陈红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