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9: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用品调研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9个展馆全部爆满, 吸引了1041家企业在体博会上展示最新产品、顶尖品牌和各类体验服务,实现了历史上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同时,体博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品质的不断加强,亮点的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企业意识到,体博会是进入中国市场和拓展国际市场极为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现场活动层次分明,公益、商务、表演互动相得益彰
在本届体博会上,主办方组织了高端论坛、商贸洽谈、公益捐赠、竞赛表演、培训互动等共5大类、27大项、50小项分门别类的活动,是有史以来举办活动最多、最集中、结构和内容最完整的一次。
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携手部分体育用品企业发起的“一路,我们同行”公益捐赠活动,紧扣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支持灾后重建的主题,借助体博会的平台,联合了14家参展企业向成都市及周边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112所中学和业余体校,捐赠了十多个类别、总价值464.923万元的体育器材,受益的灾区儿童及青少年近十万人。
2011体博会活动方面首次尝试体育与金融资本结合,举办了体育产业与资本论坛,其反响和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场馆行业高峰论坛等各类论坛一样,场场爆满,既体现出企业家解读相关政策、把握行业脉搏的客观需求和意识,也说明体博会承载着为企业发展搭建信息平台的重要责任。
此外,还在去年原有的活动基础上丰富了内容,例如网羽区打造了以羽毛球团体赛、穿线师大奖赛、网羽寻宝乐园为主的网羽运动嘉年华;户外体验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竞技类的攀岩比赛;健身区既有专业的健身管理高端论坛及课程也有精彩纷呈的健身比赛及表演,大大的提升了现场的氛围,观众、经销商参与的积极性及观赏性。
体博会组委会还利用开幕式舞台举办了一系列的表演赛,吸引了大批观众及爱好者观赏,专业活动与大众体验式、观赏性活动的结合,丰富了展会内容,提升了展会在当地的美誉度。从现场效果来看,具有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的活动较为聚拢人气。如健身、健美、瑜伽、肚皮舞比赛,体育模特大奖赛,全民健身大舞台,攀岩精英赛,羽毛球团体赛等。
专业观众组织有序,专业买家集体亮相
专业观众是体博会的另一条生命线。为了提升2011体博会专业观众的质量和数量,体博会组委会前期根据展区规划特点对观众类别进行了专业细分,锁定目标观众群,分类组团,邀请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万名专业买家观摩展会。
而专业观众的“集体亮相”可以说是此次体博会观众组织工作的一次突破。在前期对展商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委会首次组织了百货业、酒店业、教育系统以及境外采购团等专业观众团体与重点参展企业的商贸洽谈会,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洽谈会获得了业界积极的反响,很多参展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表示:“通过相关洽谈会,与潜在客户建立了联系,甚至直接达成合作意向。这是我们参加体博会最想实现的目标。”
在保证专业观众品质的前提下,组委会还通过在百货商场、大型体育用品卖场、品牌专卖店、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及高校张贴海报、发放赠票的方式,向广大成都市民宣传体博会,招募普通观众。
为了让体博会经销商和邀请到的各类采购团有影有声,能与展商对接交流,体博会组委会在展前费尽心思,最后决定首开展商与经销商见面会“先河”。事实证明,展商对这种类型的对接会非常欢迎,还在会后调研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本届基础上,这类见面会将在“回归”北京的2012体博会上得到继续,组委会将努力把这个活动做得更有深度和影响力。
展会结束后,体博会组委会也分别与活动的协办方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合作方对本次展会和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也为了下一届展会能够更好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在明年体博会中更好的招募百货类专业观众,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展会的功能性,为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初步提出了希望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联合做关于百货商场体育用品市场的调研,力争在明年体博会中拿出相关调研报告。
品牌形象全面强化,媒体资源高度整合
进一步强化体博会品牌形象、加大品牌传播力度是本届体博会的又一特点。组委会通过进一步强化并完善体博会视觉识别系统,不仅使得体博会的特色更加鲜明,视觉冲击力更强,也得到了众多展商、专业观众和媒体的认同,这也是体博会多年来不断深挖自身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所取得的成果。
为了确保体博会的品牌和新闻传播效果,组委会邀请了包括CCTV2、CCTV5、CCTV新闻频道、新华社、新浪体育等30多家中央级主流权威媒体到成都,全程跟踪报道体博会的盛况,并结合“十一五”收官和“十二五”开局,盘点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历程,宣传体博会和体育用品行业18年来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为与体博会同舟共济18年一路走来的体育用品企业定制了媒体回报服务与品牌传播策略,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真正构建起了体博会媒体传播的跨度、高度、广度和深度。
重服务、重管理、重细节的2011体博会
株洲桢仕杰贸易有限作为全国知名体育品牌“安踏”在湖南的商,多年经营,几经周折,从“安踏”品牌塑造,成长,壮大至近年的市场收缩调整,至今,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今年桢仕杰迎来了“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改革关键年。为配合公司做好薪酬体系的修订,以及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机制,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内部架构及岗位和本区域可对比企业进行数据收集,提交本年度的薪酬分析调研报告。
公司内部数据主要是通过整理20XX年人事薪酬数据、薪酬调整数据,以及通过走访业内同行与网络等途径,并对株洲政府20XX年公开公布---相近规模企业相似或相近岗位薪酬数据,通过对这些基础的数据分析处理形成此报告。
二、目的:
通过对公司内部这几年薪酬调整变化情况,和本区域市场上参比岗位的薪酬状况进行分析,力求本调查报告能透晰出调研各岗位的基本现金收入、月度总收入,年度收入,年度总收入,以及公司现有薪酬体系,岗位薪酬设置在行业内的整体水平等重要薪酬信息.
三、同行业企业年度费用数据对比:
3.1株洲桢仕杰贸易有限公司
(略)
3.2株洲依纯商贸有限公司
(略)
3.3株洲鸣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361度湖南分公司)
(略)
四、薪资组成
株洲桢仕杰贸易有限公司
本薪酬调查岗位薪资未包含福利项目
五、桢仕杰薪资情况、依纯、361度的情况比较:
六、岗位薪酬现状:
6.1现存问题
在20XX年薪酬体系中,公司在年度内修改达一次以上。该薪酬模式运行以来,逐渐呈现出了一些情况:
6.1.1.薪酬的激励效果难以体现;、
其一,受到行业本身的整体经营状况的影响,业务版块的薪酬标准普遍较低,且整体涨幅都较低于同行业内其他公司同岗位薪酬水平;
其二,自营区域与市场业务版块人员的业绩提成方案,达成率现实际运营状况有一定偏差,在在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中清晰知道难以达成目标。
其三,自营区域、市场业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未与实际业绩挂钩,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业绩与财富的对等;造成员工“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心理,不利于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
6.1.2、因20XX年在薪酬体系设定中系数的确定上缺乏硬性、可操作性的区分标准,导致各部门对基本薪酬构成与绩效—业务提成系数存在一定的误解与疑惑,且绩效---业务提成系数普遍偏低,直接导致了同地区内,薪酬与绩效系统之间的个人薪酬差距。
6.1.3以依纯商贸公司经理级的部门负责人的工资为例:
在同样岗位职责的两位员工,尽管系数相同,但两个人因为平台系数设定不同,而导致每月工资差距占到个人工资的%;对现有的团队稳定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随着行业市场收缩,市场占有率下降,业绩拓展几近于零,原属于拓展业务的岗位的市场业务团队也将逐步转入促进优质加盟商单店业绩工作中,其原平台系数一旦随之降低,将直接导致熟悉市场情况的人员流失;而若不降低系数,则将对原薪酬体系分配占比的冲击。
6.1.4、员工系数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20XX年月进行薪酬套改过程中,都是在原系数工资薪酬标准上,进行调整的;主观因素较大;
6.1.5、自营区域员工薪酬标准在各店铺所在地段、规模、管理中缺乏竞争优势,给补员招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6.1.6、与薪酬体系相辅相成的相关制度(奖惩、晋升、绩效考核制度等)未与薪酬制度对接与挂钩,直接影响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业绩与薪酬的关注。目前,各岗位在“加班费”、“工龄补助”、“通信补助”等方面形成统一规范与执行标准,实际执行情况与规范中的标准偏差很大。而这些薪酬之外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对员式的稳定作用。
6.1.7公司各具体岗位月工资标准表
七、20XX年度薪酬调整建议
7.1明确制订、改良平台系数与个人系数确定方案,或明确部门平台系数设定标准;
7.2从行业薪资水平出发,适当调整市场业务员工、终端员工的工资标准;从自营区域、市场业务区域的整体经营情况出发,设定管理层员工薪酬标准;
7.3针对不同岗位实行多样化的津贴补贴;
4、建立并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
5.2具体措施
5.2.1明确化:
一是明确薪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公司经营情况与部门平台系数之间的关系:在部门独立核算的前提下,应允许同样部门或店铺在不同经营状况下,同岗能有不同的薪资标准;
二是明确薪酬与能力之间的联系。个人综合能力与薪资高低的不同。可以从“设定样本”、“薪酬分布”的角度出发;
三是明确薪酬与业绩之间的联系。市场业务人员,尤其是客户经理、拓展专员、店铺管理人员的提成标准;
四是明确薪酬异动的标准。宽带制薪酬下,在同职级中,个人调薪的必需或必备的条件;
5.2.2。合理化:|
5.2.2.1目前员工调薪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进行事务性手续办理;部门负责人极少参与薪酬标准的调整工作,但是执行过程中,公司高层个人感性认定所产生的决定,直接否定了公司拟定并执行中的操作规范;形成了单个提出申请的与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对比与落差。因此建议提高部门负责人在薪酬调整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进薪酬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来,显得相当迫切。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的薪资调整建议可以自下而上进行。
5.2.3、多样化。
综合公司现有市场加盟商与自营区域终端市场情况,来推算出公司应该设立对应职能部门和岗位。建议公司考虑精简机构与岗位编制,对于部分合并的岗位,对于身兼多职或有特殊素质、特殊技能的员工,尤其是自营区域终端管理人员,应在薪酬的设计上留有余地,或设定“兼职”、“技能津贴”、“特别岗位津贴”等;以平衡员工工作重心,并提高员工自我激励自我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5.2.4、体系化。
5.2.4.1尽快制定并完善员工奖惩细则,创立“奖金池”;
以积极激励、相对稳定的为目的,并建立部门或区域内部的合理、有效的补充性做法。
[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极总部经济
一、县域经济发达的泉州模式
依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八县(区、市)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已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同福建省的其他地市(厦门除外)相比,泉州发达的县域经济在省内是独树一帜的。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首先从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2006年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2%,虽低于宁德市的83.3%,但宁德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泉州不在一个层次上,其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为12611元,而泉州的人均GDP为24847元;而与泉州处于同一层次的福州市,其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1%,比泉州少了31个百分点。其次,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泉州县域经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的60.2%,低于三明、宁德、南平,但同样的,这三地市依然不能与泉州相提并论,三地市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只及泉州的三分之二;可供比较的是福州,其财政收入比泉州多22亿,但来自县域的财政收入比重仅占28.5%,也比泉州低了31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泉州县域经济格局呈明显的两个阶梯结构。从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考察(表1),2006年,8个县域中,GDP列前4位的依次为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尤以晋江居首,其GDP与第二名的差距是241亿元;在人均GDP的比较中,列前4位的依次为石狮、晋江、惠安、泉港,其中石狮、晋江有更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第三的晋江与惠安之间的差距达7500元;在人均财政收入中,居于前四的分别为泉港、石狮、晋江、德化,但晋江与德化之间却相距1000多元。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出8个县域中,晋江、石狮处于第一梯队,其余的六县区基本划归第二梯队
虽然给泉州这8个县域区分层次,但并不会削弱其县域经济发达的特色,因为第二梯队的6个县域在国内、省内县域经济体系中所处位置不能说落后。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值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然后是工业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比重;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产值份额持续上升,并最终占有优势比重。比照泉州的县域经济,2006年,泉州8个县域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介于2.2%~11.9%之间,这与1960年代上半期的英法等国是极相似的。根据相关统计,1963年~1965年,英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4%、8.4%、11.2%。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泉州的各县域经济已达到那个时期英、法、日的水平。二是关于人均GDP的综合考察。2006年,全国(大陆部分)人均GDP为16084元,全省人均GDP为21471元。以此衡量,泉州8个县域中只有1个县域(安溪)低于全国水平,4个县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低于全省水平。即使是人均GDP最低的安溪,虽只有15016元,在全省59个县域中,也处于第二十七位的水平。
泉州县域经济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效应。泉州市已形成了包括石化、纺织、服装、制鞋、石材、水暖、包袋、茶叶等一批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且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可归为三个阶段: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政府扶持阶段。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一典型的例子。1980年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中,晋江村村有制鞋的手工作坊,或者自产自销,或者贴牌加工,初步形成自发性且粗放的鞋业产业集群;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行业“龙头”如“安踏”、“特步”等,并在这些“龙头”企业核心周围形成“环”型产业集群带,还引来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性支持,使产业群的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接着,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向一定区域空间集聚,通过共享当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基本上,泉州的每个县域都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使这些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属于富裕县域的晋江市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制伞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共聚集企业6300多家,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1978年晋江的GDP仅为1.45亿元,2006年达492.5亿元,年均增长11.9%,几乎是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以前是贫困县域的安溪,因地制宜,以茶养茶,把自己打造成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在全县人口107万人中,涉茶行业人员达7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茶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县的GDP就增加0.7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0.5个百分点。过去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几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县行列。
二、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尽管泉州培育出发达的县域经济,但综观各县域之间、包括与整个市区之间所构成的区域经济格局,显示的是一幅松散的没有某种纽带把各个县域联系起来而成为经济共同体的画面。经济增长中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大都在本县域内实现封闭的自我循环。从专业的角度,泉州的这种状况可称为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增长极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书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布代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常呈梯度结构状态。增长极理论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域,与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从而出现增长极。形式上增长极可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前者指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较大关联度,并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后者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资源产生吸引力而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增长极,从而迅速扩大极点的经济实力,形成极点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开始弱化,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回流,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初,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当增长极中生产要素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外部经济下降,甚至规模不经济时,极化效应将减弱,扩散效应将增强,表现为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考察泉州的增长极,有产业增长极而无区域增长极。也就是说,泉州各个县域的经济依靠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发展,但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能统驭这些县域的区域增长极——中心城市。泉州现辖四区中,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只有鲤城、丰泽两区。通过2006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比较(表2),可以看出,鲤城、丰泽两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功能是让人怀疑的。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