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2023-03-13 11:19: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学现状;有效性;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高考命题的不断完善,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高三教师的重视,怎样的高三化学课堂才是有效课堂,通过哪些策略才能提高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一个高三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目前普通高中高三化学教学现状及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高三化学教学现状
江苏省在目前高考方案的影响下,在学生层面,由于化学难度相对生物、地理而言较大,故普通高中选修化学的学生较少,而且化学水平较以前也有较大的降低,对化学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学习化学流于形式。
在学校层面,学校周课时安排也大幅度减少,课后安排给化学的时间几乎没有。高一、高二正常的新课教学就已经难以完成,造成学生基础较差,在高三更缺少系统的复习和训练。
学生在变,学习化学的氛围在变,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再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显然行不通了。所以教师也要变、要创新,变复习思路,教学顺序,课堂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高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效的高三化学复习效率。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够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一位知识渊博的化学老师不但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现代化学飞速发展,很多高考化学试题也来源于当前最前沿的化学研究文献,所以化学老师不能满足已有的知识,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与前沿化学理论接轨。
一位优秀的高三化学老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也要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应试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构建合理的复习框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高三复习教学的前提是制订合理、周密的复习计划。应对目前各普通高中化学的时间较少,学生在课后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必须全面研究,细致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往年的基础上大胆整合,合理增删,重新制订新的复习计划,确保高三复习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出现“烂尾工程”。首先从大的方向上,应确定是按三轮复习(一轮基础,二轮专题,三轮综合模拟)还是把模拟卷穿插在一轮与二轮之间。其次,对于一轮复习应细化至每一章节准备多少课时,二轮复习,每一专题花多少课时。每一章节课时多少的安排,既要根据内容的多少,也要根据学生基础合理安排。
一轮复习的框架可以按教材来构建。如按“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实验化学)”的顺序。也可以按内容为主线,将各模块的内容整合。如按照物质的量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三、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今对高三化学课堂最大的困惑是时间,对化学学科时间压缩后就必然对化学课堂的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平时的摸索与实践,笔者觉得“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性。
高三化学“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考考纲,将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问题串,课堂教学紧紧围绕问题串展开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串的设计,教师备课充分,问题紧凑,课堂容量得到扩展。学生思维活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的复习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链:①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所用的电极和电极反应。②当溶液中存在多种可能的放电离子时,如何放电?放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③电极不变,将氯化钠溶液改为氯化铜溶液。④铜为阳极,铁为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⑤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氯化铜溶液为电解质。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链,用一节课的时间将电解原理、电解规律、电极反应式、电解原理的应用都复习了一遍,做到了高效的课堂。
四、注重反馈,查缺补漏
高三化学的复习教学是在高一高二基础上的综合,拓展与深入,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也是一个缧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高三复习教学时多反复,多变式,多迁移,通过多途径的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复习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每次错误率较高的习题收集起来,经过改编组成题库让学生二次训练,二次讲解,再二次收集整理改编进行三次训练、讲解。通过这样几次反馈,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
四中高三化学备课组
高三第二学期是最艰辛的一学期,当然从高考结果看也是收获的一学期。本学期备课组4位化学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比较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一、制订阶段复习计划
《考试大纲》是高考试题的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第一轮复习主要分四边个阶段:第一段先复习化学实验;第二段完成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原理之后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第三段则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复习《物质结构》;第四段复习《有机化学》。在前三段的复习中穿插《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的相关章节内容,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阶段,2月下旬—4月中旬设置专题,构建网络,强化考点,培养综合能力。重点进行专题练习和课堂限时练习,每周一套综合练习,每节进行课前15分钟限时训练,主要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阶段,4月下旬—5月下旬套题训练,巩固应用,总结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每天保证40分钟的练习量。
第四轮复习:高速冲刺阶段,5月下旬到高考前进行休整调适,自主整理,处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考前安排专家讲座和授课教师的最后一讲。
在复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如下两点: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彻底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训练。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容量适中、密度合理、节奏明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理念,把这些理念贯穿到高三的教学和复习中去。
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一个“理解——应用——创新”逐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来巩固积累知识,知识的积累过程是能力的形成过程,知识积累的过程包含理解过程。因此在复习中必须凸现理解的程度,理解程度层次越高,形成的能力就越强,就能应用自如。
2.认真执行集体备课
认真研讨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准确把握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近五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特别是理综高考试题的化学部分试题,对比研究其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可能的生长点。在第一轮复习中务必要强化基础、淡化热点,全面、深入复习。如果仅仅抓住热点不放而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梳理,就会在面的方面失去更多的分。精选习题,认真批改和讲评,即习题的讲评一定要讲清来龙去脉、延伸拓展、举一反三,关键要讲清思路、以点带面、分层推进、逐步提高。
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做高考复习的主人
在高三复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是化学备课组几位老师的共识,因为高考是学生的高考。复习开始,我们就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课前的预习,因为复习的时间较短,每节课的基本知识较多,如果对要复习的内容没有基本的了解,听课时收效就不会太大,基础差的学生更可能听不懂。
(2)强调听课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三上学期,要求学生一定要跟老师走。老师上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例题是经过各位老师精心筛选的,针对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课堂例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等要领会。
(3)做好典型错例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周将化学辅导时间交给学生整理错题。
(4)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复习节奏。在学期初,化学备课组就将本学期和各阶段的复习和练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段时间要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三、做好模拟考试分析并对下一阶段做计划
2月对“合肥一模’考试情况做了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作好计划。
4月对“合肥二模”考试情况作了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作好计划
5 月对“合肥三模”考试情况作了分析。
四、考前专家讲座和最后一讲加强解题和考前指导
根据对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及2021年的高考命题可能会体现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重点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1.关注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就有关图像、图表等信息的获取能力设计了两个专题进行复习和解法指导。
2.注意开放性题目的应对措施。
3.注意探究性题目的应对措施。
4.真实性问题的分解与解决,解答综合性题目。
5.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性题目。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本学期本人继续初三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新课将在3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的再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 ,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再研究化学教学大纲 ,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 .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 .做到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 .立足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 .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 .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 ,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 .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 .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 .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总复习中要重视 信息反馈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 。我们通常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 检验 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
2 .提高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我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我所教的学生初中化学的升考都取得较好成绩。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法研究和发挥效益。
2、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试题,结合历年来湖南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如对比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因此在我校暑期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当中我与其他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全部获得优异成绩。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因此在12月我省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我与备课组老师仔细研究,并准备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我校以《名师导学》)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因此我与同备课组老师基本每周都精心准备了一张周练卷;每单元准备了单元过关测试卷。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积极沟通,因材施教
本期我所教班级中学生情况参次不齐,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在备课中我不但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更是认真备学生,积极在课前、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发展及思想情绪,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意创设不同的情境,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2、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与方法的辅导,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
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五、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多年从事高三化学教学,结合当今高考作了一些尝试。简单总结为:归纳积累,构建有序知识结构;体验探究,感悟科学思想方法;关注细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超越自我,发扬高三拼搏精神。
一、善待课本,狠抓四基,钻研考试说明
课本是高考的“根”,考试说明是高考的“脉”。课本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和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型难易比例”与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势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充分认识课本是根本,考试说明是依据,资料是补充。抛开书本,热衷于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课本、钻课本,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切实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情感,注重效果与结果,关注过程与方法。
二、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绝不赶进度,实行章节过关与双周考制度,不过关绝不放过,积小胜为大胜。加强集体备课,有统一的预案和根据不同学情所形成的各有特色的个案。基本上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章节过关测试不过夜,及时总结评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第一轮复习既全面不漏,更突出重点,还适时穿插小专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这些高考重现率为100%的内容,复习时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
三、讲透原理,总结规律,注重思路方法
化学原理如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等是中学化学的理论基础,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与方法。总结规律与方法,使深题巧解,浅题速解。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十字交叉法求得比值意义的确定。守恒法中主要物质或元素的选取;差量法中差量数值的计算技巧等。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试题,总结积累方法,将平常学生做错的典型题目和对其有启发性的题目集中在一个本子上,称为好题集,经常回顾和充实好题集可以启发思维。对于计算题,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教会学生情景想象,贯通过程,对于边计算边贯通的试题,计算一定要准,否则会“岔道”或贯不通。
四、情景想象,加强练习,重视实验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都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高考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在复习中应侧重于常用仪器的特点、使用、画法,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设计、分析、评价。重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实验结果的处理与误差分析。学会比较,见物质想性质、见仪器想用法,从实验原理的领会,仪器的选择、查漏与装配,气密性检验与补救,药品的装加,物质的制取,除杂净化,物质的收集,性质的验证,尾气及废物处理,仪器的拆卸与清洗,误差分析,到得出结论。思维要严密有序,从“怎么做”到“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应适当关注开放性实验试题。开放性试题具备条件的不完备或可选择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以及思维的不约束性。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种模式去解决问题。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如化学实验中一个实验多种现象及描述技巧,一个实验现象多种原因及分析思路,一种仪器多种用途及使用范围,一种用途多种装置及装置特点,一种物质多种制法及反应原理,一组物质多种鉴别方法及相互比较,等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历年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但由于学生学化学对基础操作重视不够,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或操作中不细心观摩、认真思考,故实验能力差。教师应强化课本上所有的实验,包括演示、分组、选做的实验和习题等,给学生尽量多的实践机会,总结答题技巧,平时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作动手做实验来对待。
五、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适时反思纠错
教师复习时要把握重点,对于高考传统题目,重现率高的题目,反复强化,注重训练,让学生一看到它们心中就高兴――又稳得了几分。对于难点一定要突破,总结思维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一见心中不怕,从容下手,轻松解题,得足该得、能得的分数。教师应让学生扫除盲点,强化弱点,走出“基础的东西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外,还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纠错。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对差错作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补救。
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知识、自我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教师应要求学生解完难题要反思: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简洁,过程是否合理、正确,是否还可以再优化,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更要多下功夫,要一题多得,使知识得到不断弥补和完善,体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技巧与快乐,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
每章节复习完应及时反思。本章节主要研究哪些问题,重难点是什么,典型计算可能出在哪儿,有哪些一般或特殊的解题方法,与以前或以后的哪些知识有联系,等等。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反思,融合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孤立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要求学生每次考试后要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作好考后分析,认真填写失分统计表,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还有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教师应重视反思纠错,不断完善、充实和利用好题集,要求学生将感触最深的错题与好题摘录在好题笔记本上,对差错作深入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疑点、盲点。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在复习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绝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错后不纠,屡错不改”的情况。
六、培优补弱,因材施教,找、盯、促边缘生
边缘生就是促一促就能上本科,松一松就是专科的学生。经过几次考试以后,教师应画出圈,找准学生,针对该生弱科,责任到人,特别是课堂上应多给予关注,他们不懂、不清楚的问题绝不放过;对他们的作业、讲义、试卷尽量面批;多找他们谈心、交流,多了解他们知识薄弱的地方,及时加强;同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再现,而是通过复习在内容上要达到知识的完善与深入;在结构上要达到知识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在思维品质上要达到严密性、有序性、发散性;在意志品质上要达到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