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班级管理实务论文

小学班级管理实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4 09:09: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班级管理实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班级管理实务论文

篇(1)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适应;学校教育;社会工作;角色

一、导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作为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适应是这一阶段的重大转折。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生活环境、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往往使得学生在入学初面对一系列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幼小衔接工作重点很大程度就在于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一年级学生适应小学学校生活。

二、学校入学适应教育开展的现状

1、样本说明:

本文中提及到的小学是一所福建省省属重点的百年老校。该校学生规模较庞大,2012级秋季一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学生规模在60人左右,学生总人数为363人。该校十分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并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入学适应教育措施。

2、该校入学适应教育开展现状:

(1)班集体的形成。

师大附小一年级新生总人数为363人,学校一向重视班集体的组建。班集体的形成主要依据是:一是性别比例,学校根据男女新生的人数构成情况,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学生;二是家庭背景,师大附小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部队及企业等家庭子女,学校对多元化的家庭背景按照比例均衡分配;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学校在入学前组织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根据面谈,学校平均分配语言表达能力强与相对较弱的学生。按照以上三个方面来均衡分配学生,组建一年级班集体,体现学校从一年级抓教育的科学规划。

(2)开学前的报到会和家长会。

师大附小高度重视家庭在入学适应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借助入学报到日和家长会的契机,开启家校入学教育的新工作。首先,召开班级家长集体班会。在各班教室由班主任主持,向家长详细介绍新生入学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包括接送时间、请假制度、家校联络平台、班级管理、学科要求及习惯培养等。此次班会为家长提供明确的家校入学工作信息与操作指南,为有序开展一年级教学教育奠定基础。其次,召开年级家长会。由段长主持,校长发言的家长会主要向家长介绍新生总体情况、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三大支柱,重视家校的教育合力,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

(3)入学适应第一课。

师大附小一年级开学之初,没有立即进入课程教学环节,而是开展三天常规教育。三天的常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课堂集体的基本行为规范训练、排队训练、熟悉校园环境等。根据观察和老师访谈,常规教育采用示范、重复训练、走出教室实地识记等多样化方式,使一年级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熟知行为规范。例如一社工观察记录,“班主任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带领同学们校园各个地方,并一一告之他们老师办公室、卫生间、医务室、垃圾堆放点、大操场等具置。”“每次放学铃响,班主任要求学生迅速整理好书包,摆好桌椅并及时检查清理周围的垃圾,而后排成有序的队列。班主任这三天都强调放路队的队伍排列,也一直强调闭上小嘴巴,保持安静。若班级吵闹,班主任则要求学生返回位置做好,重新排队。这样的重复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4)班级管理及教学方式。

通过长期观察,学校老师采取了诸多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教学方式。第一,利用各种小印章奖励鼓励学生的良好表现;例如印有“你真棒”的笑脸小印章、印有“大拇指”的小印章等。通过观察发现每位老师随身携带小印章,通过发放小印章肯定在班集体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第二,朗朗上口的互动口令的运用;老师们常常运用互动口令,贴近孩子的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和趣味性,在集体秩序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如课前准备时,很多班级都用“(师)请你跟我这样坐,(生)我就跟你这样坐”的口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回课堂;还有课堂中的“(师)小嘴巴,(生)闭起来。(师)小眼睛,(生)看过来。(师)小耳朵,(生)仔细听”等口令,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调整课堂秩序。第三,生动丰富的教学设计;根据随班听课观察,老师们常常借助辅助教具或课堂游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例如语文老师在教授拼音时,灵活运用“拼音卡片”,以邀请式的口吻提问学生,“请你送拼音宝宝回家”,在趣味的情境里让学生们辨识拼音。再如,老师们组织“开火车”课堂游戏,以个别、列、小组或性别分开等形式提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师)火车火车哪里开,(生)火车火车这里开”,这样,老师就可以指定一列或一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游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重复记忆,同时集中班级注意力,也活跃班级气氛。

三、学校入学适应教育开展的困境

1、现有的学校工作局面,不能进一步兼顾到学生入学适应的均衡发展。

从上述描述与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现有的入学适应教育,体现了对集体生活、学习适应的强调重视,相比之下,对学生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关注却显得较为薄弱。而这些内容的适应,在学校现有工作格局下,很难对此做出有效回应。因此,学校入学适应教育要能有进一步的优化并获得均衡发展,就必须兼顾到学生个体上的差别,对这些差异性亦能做出针对性的回应。

2、对入学适应方面中“弱势”群关注不足。

针对入学适应,我们说的“弱势”,是指开学一段时间后仍不能有良好适应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多数同学已经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时,也还会时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适应表现。比如注意力极易涣散、情绪低落、与同伴交往方式不恰当、在课堂上时常干扰老师及同学、学业上吃力困难等。而这部分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目前大多情况下是由班主任和家长自发承担了。现阶段针对这批潜在入学适应不良学生的专门跟进与甄别工作仍处于空白。

3、班主任工作繁重,得到的专门协助有限,难有效跟进个体发展。

相关研究者证明,班级环境和学生感知到的教师行为与学生入学适应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而这些因素很多时候都承担在了班主任身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校一年级班主任常常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即便是班主任们对个别需要长期重点关注学生做到敏感察觉,并做了一定的跟进工作,但在大班规模和教学任务要求下,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做专门的跟进工作。

四、社会工作对学校入学适应教育的介入――基于社会工作者可能的角色建构

然而,对许多国家和地区而言,学生工作的开展,包括班主任工作,是受到高度重视的。比如在台湾,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的,他们被视为是“学生辅导团队”中的重要一环,并区别于教学工作。而班主任(导师)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不是“孤军奋战”的,而是有跨专业团队从旁协助的。在班主任需要协助时,如对特殊生的跟进、工作出现倦怠、压力过大时,他们都可以从团队中获得情感、知识或方法方面的专门、专业协助。

社会工作作为学生辅导工作中的一种专业力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扮演着多种角色,并发挥出不同方面的作用,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中亦如此。它既可以是学校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者,如去总结学校现有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开展的经验与不足;也可以是进一步优化入学适应教育的实务工作者,如去进一步跟进与评估那些潜在适应不良的学生,通过专业服务的提供使得他们也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尽可能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也可以是开展相应的入学适应项目,服务于学生、家庭和学校,提高入学适应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具体说来,可能扮演的角色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支持者:

面对困境中的服务对象,这种角色下,社会工作者主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让服务对象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愿意和他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在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因学生表现而着急焦虑、因家长不理解而委屈心酸的班主任;也可以是个性胆怯被欺负、紧张焦虑、与同伴缺少互动的学生;还可以是因学生入学表现而情绪焦虑、忧心忡忡、茫然失措的学生家长。

2、治疗者或辅导者:

从功能上看,社会工作者是以“治疗”为取向。面对困境中的服务对象,这种角色下,社会工作会通过直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服务。可以是针对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做个别的校内或家庭跟进与辅导;也可以是针对入学适应不良的学生群开展团队辅导。

3、沟通协调者:

当学生和学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调解者”予以介入。此外,还可以是作为一般“中间人”的协调角色。可以是去协助家庭了解学校教育并补充学校对学生家庭教育的了解;也可以是家校沟通平台的组织者,比如,通过邀请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参加活动来实现增进家校的沟通与理解。

4、行政者:

在行政角色中,社会工作者不直接面对服务对象,而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人员激励和管理等间接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在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中,作为行政角色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是去承担学生入学适应的项目管理者,比如项目策划撰写与跟进、项目实施的组织和协调、项目进程的监督和管理等;也可以是整合学校和家庭资源,将学校内的各个部门和学生家长都有效纳入到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的工作中来。

5、研究者:

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包括相关的文献资料、评估实务工作成效、判断某具体项目的优点与不足等。在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中,作为研究者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是开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现状的调查活动;也可以是根据调查结果,去对那些在调查问卷中呈现出“不良”的学生做进一步的筛选,如通过访谈班主任、面谈学生本人、访谈家长等方式去探索原因、甄别需要进一步跟进的个案或学生群;还可以是评估和反思学校现有的入学适应教育开展方式,并把这些成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公众,为进一步提升入学适应教育提供建议和思路。

6、教育者:

在小学的入学适应教育中,社会工作者也还可以借鉴学校教师的做法,充分利用起班级课堂。比如,可以开设促进学生入学适应为主题的“社工课堂”,用课堂的形式,向学生们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与知识、协助学生获得并实践新的行为方式和技巧;也可以向困惑的家长提供入学适应方面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春芸,企业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情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林佩君,学校社会工作师和教师专业合作历程之研究―以台北县为例[D].,2006.

[3]张玮,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白波燕,小学生入学适应及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2)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有效教学行为;初任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28-02

教育是立国之本,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关于教育质量的问题与争议也越来越多,如何在不断发展与扩张的历程中让教育质量不落伍是当今教育界相当关注的问题。

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于1977首先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之后又不断改进了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而自从教育活动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弄清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现况以及了解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为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相关政策、学校管理与发展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良策。笔者以北京市海淀区作为研究环境,以该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讨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再试图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

一、教师自我效能的意涵

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不同学者对于教师自我效能感定义的认知有着明显的共同之处。首先,教师自我效能感描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程度。其次,教师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概念,这种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影响结果是要能使得学生的有效学习,能让教师的对自己的自信心和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可以看出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于自己教学能力的主观判断与感受,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自信程度。

2.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孙志麟(1991)指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包含个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一般教师自我效能感两个层面(引自陈艺分,2011)。Ashton,Webb,&Dota(1982)将教师自我效能感分为三个向度,即个人效能(personal efficacy)、教学效能(teaching efficacy)及个人教学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引自黄玉凤,2002)。可见,人们一般将影响教师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特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内部因素,主要指教师主观因素,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内在因素包括性别、职称、学历、应对方式、调节能力等。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

1.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通过参阅并统整对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和认识,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定义。

有学者从数学中最优化理论的角度思考有效教学行为的意义。黎齐(2010)指出有效教学行为可以表达成学生学习收获与教师教学投人之间的比值。刘书增(2013)指出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就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授课内容、促进学生发展所采取的多样化的教学行为的总和。

综合来看,有效教学行为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自身专业技能,拟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运用一连串多样且适当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行为。

2.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对于判断有效教学行为的依据或者指标,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台湾学者张世忠(2000)以美国学者波立(Borich,1988)的归纳做修正,认为共有六项教师行为可以作为分析有效教学之依据,分述如下:

(1)教学的明确性(clarity):指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

(2)教学的多样性(variety):指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活泼多样。

(3)教学的任务取向(task-orientation)。

(4)投入教学的程度(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5)成功的班级经营(success class management)。

(6)师生互动关系(mutual interaction)。

刘志慧、罗生全(2013)将有效教学行为分为教学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班级管理等五个维度。

综合以上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甚至欧美等各个不同地区学者对于评判有效教学行为内涵的描述,可以看出有效教学行为的指标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计划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技术与方法、善用教学评量、班级经营与管理。

三、如何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

1.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建议:

(1)提供多元在职进修渠道。有研究发现,不同学历背景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上有显著差异,学历较高的中小学教师在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行政机关若能提供中小学教师各种在职进修渠道,增加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机会,对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定会有帮助。

北京市海淀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具有优厚的教师进修条件。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若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这样的资源与环境,以提供更多的教师进修机会,将会为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

(2)建立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系统。教学年资较浅的教师即初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表现均不如资深教师,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应建立起专门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系统,这个系统既可以包括资深教师和同侪的专业辅导支持,也可以包括与其他行政人员、相关社区人员的合作式对话,以及初任教师自我省思与反馈。这个系统能从多个角度了解并支持初任教师,以期使得初任教师获得快速的专业成长。

(3)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教师专业研习活动进行辅导支持。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跨校的中小学教师研习活动方面参与的人员组成较为单一,基本上均为中小学在校教师,若能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教师专业研习活动进行辅导支持,一方面,在高校从事教育相关研究的人员可藉由这样的合作活动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获得更专业的指导,提升自身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2.对学校行政的建议:

(1)鼓励教师进修。教师的进修活动需要获得任职学校单位的大力支持。学校若能鼓励并协助在校任职教师参与进修,将能够提升个别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表现,并能在一定时段后,使得整个学校的教师群体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获得提升,创造良好的学校教学专业环境,获得整体效应。

(2)建立针对初任教师的辅导与成长活动。学校对初任教师的辅导支持和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任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可以组织由校内资深优秀教师带领初任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与实作,给予鼓励支持和全面关怀,切实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使得初任教师在心理上与专业行为上均快速成长。

(3)创造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社区环境。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对自身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来自所处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学校可以从创造健康和谐的教师工作环境角度出发,改善学校教学氛围,帮助建立教师之间友善、愉快、合作、互助式的相处模式和氛围,从而减少阻碍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外来因素。

3.对教师的建议:

(1)系统规划并积极参与进修活动。进修活动最关键的是需要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进修活动的意义,厘清参与进修活动的目的和方式,积极争取并系统规划适合自己的自我专业成长计划,以期获得合适的进修机会。

(2)重视经验分享与传承。教师之间若能经常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充分分享教学经验,无疑是对于所有教师都非常有益的事情。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自己分享一个经验,得到的将是多个经验。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高,透过专业对话和经验分享,初任教师可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来自资深教师的鼓励,增加自我效能感。

(3)教学归因。教师在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行为时所采用的归因方式不同,有的会将效果不佳的原因归结于学生或外在环境等,这些教师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影响学生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建立信心,努力克服外在负向因素,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聚集着全国几乎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在该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研究海淀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树立典范、建立标准。

教学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分别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代表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这两种表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从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意涵认知出发,给出了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的建议。建议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无论是教育行政相关部门、教育学专家、学校管理人员、行政人员还是教师本身,皆宜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学路径方式、相互协作,合力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有效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车尾艳.国外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内涵、问题域及主要结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

[2]刘书增.初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以上海F中学教师为个案[Z].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刘志慧,罗生全.高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4]陈艺分.高雄市国民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有效教学行为之研究(未出版硕士论文)[D].台南大学,台南县,2011.

篇(3)

一、前言

顺德区教育局近十年来,凭着经济优势,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过我们深知,硬件只是为教育信息化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用好这些设施,发挥网络化教学优势,开展信息化课堂教改实验?各学科的老师如何承担整合课程的教学任务?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能否发挥优势,为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呢?

我们镇积极承担基于天空网络教室系统的信息技术课题资源库建设研究,我镇全部中小学都参与了信息技术资源库建设,但是,若要将资源库有效应用于教学,并将此模式向其它学科推广,则要求我们对资源库的有效性应用进一步深化研究。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能全面开展行动研究,则能在自己的学校或教室中,研究立即的、实际的情境,加以检讨、反省,就能改进教学,推动教育信息化。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进行一个探讨。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是教师结合其他人员的参与或协助,基于合作、平等、反省和批判等精神,使用质性或量化研究方法,以改善教学质素为目的,探究教学系统发展和变革的历程。

行动研究大体分两种类型: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型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市区系统)范围内进行的联合行动研究。

传统上,研究被视为大学教授、学者或专家的工作,与教师无关,教师只传授别人的知识,不必也没有能力作研究。但是在今天,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落实新课标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探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促进专业发展,落实新课标精神。

三、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行动研究是培养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好方法

事实上,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风气已盛行,许多教师撰写论文,进行研究;许多教师参与各类研究团体,参与研究过程,或依各自的兴趣和关心,作非正式的研究。但我们的研究对象多是别人,而非自己的教学实际;研究场所多是在电脑中心或实验室,而非自己的电脑教室。因此,研究结果大多是概括化的结论,对自己电脑室的教学改革并没有多大帮助。

新课程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课程本身的研究,而更应该注重对自我的探索过程,自我探索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我们不太愿意面对自我中自己不满意的部分,而往往这些部分才是有意义变化的催化剂。日有所思,日有所得,只有当我们面对自我中的这些方面时,变化才成为可能,而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来使我们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理论得以检验和理论化的过程,这样,知识、实践和发展就不再是分离的了。行动研究者在与同事和学生的合作中,常常是在不断的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结果的循环中形成并检验有关他们工作的理论的。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教师

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结果的消费者。故教育行动研究又被称为“教师的研究”,是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生要“研究性学习”,教师要“研究性工作”。

(2)研究的起点──来自于教师自身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惑和想法。同时校外专家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唤醒和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3)研究的目的──改进和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管理行为,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专业的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

(4)研究者与专家的关系──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校外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专题性和技术性的咨询和指导,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是在“信息对等”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增强教师自信、自尊和自立的能力。

(5)研究过程──包含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和评估与反思四个循环往复的阶段。

总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和探究活动,进行积极的反思,深入实际,参与实际工作,并与同事相互协作,把研究和实践联合起来。这样,研究者可以从“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从只负责“发现知识”到负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促进课程发展,还可使教师改进其行动和工作。

因此,课程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和课程合作开发者为提高实践而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Mckernan,1996)它更关注于改善人类行为和反应的质量而不是构建行动理论。

四、行动研究的实施

1.行动研究与正式研究之比较

行动研究

正式研究

研究人员

1. 实务工作者担任,学者专家提供协助

2. 注重人员民主参与和合作协商

学术研究者为主,其他人员协助施测或提供资料

研究者知能

基本程度或有限研究知能,经验少或无

具有相当程度研究知能,经验多

研究目的

1. 提升实务运作品质

2. 获得促进实务运作的知能

1. 发展或检验理论,解释或预测事件

2. 产生可普遍适用的知能

研究问题

为改进实务问题,因实务中察觉或实务需要而衍生

和验证或发展理论有关,多衍生自文献花阅览或省思

文献探讨

多阅览可用的二手资料,以概括了解

广泛阅览一手资料,以全盘了解

选择样本

立意取样,可得样本

抽样具代表性样本

研究设计

1. 程度多自创,可适度弹性修改

2. 收集、解释、实施等步骤常循环进行

3. 较不关注控制情境和减少误差

1. 严谨设计,控制干扰无关变项

2. 依原订线步骤实施

3. 重视信度和效度

资料收集

以简易可用技术,立意收集资料

采用具信效度的测量技术,可能进行前导性研究或预试工具

资料分析

采用简单分析,多呈现原始资料,注意实用显著性,较多主观看法说明,批评者协助检验结果。

分析技术复杂,呈现分析后资料,多强调统计显著性、推理一致性或事件深层意义诠释或洞察

结果应用

1. 强调实用显著性和影响实务的程度

2. 多提出改进实务的可用资讯

1. 注重结果的意义、理论的显著性和可复制性

2. 多提出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报告形式

依据实际需要而定,无统一格式

强调合乎严谨学术论述的规范

2.行动研究的工作流程

(1)问题的提出

①(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做教育行动研究,首先要敢于提出问题,其次要善于提出问题,然后,把“问题”转化为“课题”来研究。

问题的来源就是要求教师每次上完课后要进行反思。每个星期要让教师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特别是要记录那些处理不了的事情,进行定期的交流。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作为课题来研究,对于个别的情况可个别交流。

②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必须有现代的教育思想、新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教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在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在班级管理方面和在学生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纠正方面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学习新理论、善于学习新课程标准、善于与同事和专家交流,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2)问题的归因

在经过问题的初始调查确定问题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之后,研究者应该着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能的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提供基础。正确和有效的归因,可以使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

(3)措施与行动

附:行动研究案例一例

初二某班学生李×,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中,该生主动性很差,经常玩纸牌游戏。教师根据该生特点,采用奖励守纪的办法进行正面教育。

第一周,观察该生上机行为(2节课时)。观察记录该生上机表现行为,作为行为基线。这周内该生每节课玩纸牌游戏平均9-12次,任务基本不完成。

第二周,施行实验处理:每节课内如完成每一步任务,以各种形式表扬一次,如完成全部任务,给予等级红花奖励。同时,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看处理是否有效。这周内该生每节课玩纸牌游戏1-6次。任务基本完成。

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的因变量是否回复到基线。结果停止表扬后,上机表现行为又升至每节课玩纸牌游戏7-10次,任务基本不完成。

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的处理,再测定因变量,如有改进,则有充分证据说明处理是有效的。记录显示:当重复处理时,开小差频率又显著下降至0-3次。

从以上四个周的实际研究可见,表扬和奖励对降低该生讲话频率有效果。然而教师不可能永远用表扬和奖励的办法使其上课不无故讲话,于是教师逐渐延长表扬和奖励的时间,从每节课信息技术课到每一周一次。或不定时表扬和奖励,使他无法预知什么时候老师会给予以奖励。再后来,逐渐用个别谈话式表扬,再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等等。这样该生开小差的行为就比较稳定地减少。

措施与行动,是教育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部分。研究者应该注意下述一些原则。

①措施应该与归因的结果相对应

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须有对该问题的归因结果,特别是实证性的归因结果的支持。教育行动研究中“问题的归因”和“措施与行动”之间应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②措施应该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要有操作性

措施与行动应该密切结合在一起,将措施结合到自己的备课、教案和课堂教学中去。否则,很难确定研究者制定的措施是否真的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如没有落实,就很难体现教育行动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的理念。

③制定的措施不应该以加重学生负担为代价

教师在制定措施时,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即“如果能够在课堂中解决的问题,绝不带到课堂之外;如果能够在学校中解决的问题,绝不带到学校之外。”

④注意对措施的实施进行日常的监控

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新措施、新方法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的追踪和记录。这方面常见的方法有:观察、撰写研究日记或周记、课堂实录、问卷调查、学生或家长访谈、录像、录音等。研究是做也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3)评估与反思

评估与反思,是循环往复的教育行动研究过程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它不仅是现有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束,也为新一轮教育行动研究孕育着的新问题。

五、行动研究的平台

课程改革为行动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供研究的题材,那么网络的作用就是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交流平台和成为记录工具。网络传播和交流方有Email、BBS、ICQ、博客(Blog)等。

我们发现运用博客网络日志开展教师教育行动研究交流,是目前最好不过的平台。

博客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和Log的组合词。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所以博客也称为“网络日志”,或简称为“网志”,但博客同时也指的是Blogger或Weblogger,即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市场术语》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创始人Evan Williams认为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博客(Blog)的出现使得网络传播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它在2003年下半年才在中国出现,到现在还不足周岁,但博客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它更加的有利于张扬个性,从技术上讲,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想要的文章,而且要比个人主页更加方便,比BBS更加自由,使得博客网站更具魅力。

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离不开观察和反思,记录和交流正是博客的长处,博客的日志记录方式和行动研究的日常记录反思在此巧妙结合。

(1)以“专业”或者“专注”为特色的博客表述。我们可以将研究的结果分三个部分进行记录下来,一部分专门作为日常活动记事,而另一部分专门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三部分记录访谈、观察和文献摘录,这样就有了多视野、长时间、从一维到多维的网页“文本”记载,因此才有博客的另一名称“网络日记”的来源;

(2)以格式固定后的不同内容形成了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或沟通是“旧媒体”所不具有、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社区(例如:BBS)交流、即时信息(例如,ICQ,MSN)等所不具备的,它就是“博客文化”的内容特色,这种特色兼具了社区交流的特点,却拥有社区交流无法实现的内容条理、文化含义深刻、可以引伸出一系列的不同角度表达等优点;

(3)博客不是BBS灌水、它不必企求同步交流与呼应,是一种“唯我独尊”的“个性文化”作品,我们在记录临时心得或随笔时如果不希望别人看到,则可以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这点是与BBS等社区的不同之处;

(4)博客让以前的各种传递、交互手段都更加随意、更加面向公众化了,因而表达的效果、影响力是以往任何时间更加具有个人网站或BBS所无法比拟的,博客表达已实现了媒体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将研究的过程录像轻松展示出来。

六、小结

教师的研究角色愈来愈重要,要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网络资源的有效性应用,先要求加强我们自身的在职进修,而加强教学应用研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教学的行动研究,渐进改革,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与各学科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博客(Blog)等平台,塑造开放和平等对话、民主参与、接纳批判和创思、自我反省和成长、团队合作和学习的行动研究环境。这样,就能分享智慧,促成经验和成果的共享和累积。也可促使我们的教师的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变成弹性、多元性、广度、深度、自主性和学校本位性,落实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参考文献

1.ART教师行动研究专题网 action.ntntc.edu.tw/

2.行动研究互助网ARIS ci-lab.ied.edu.hk/aris/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