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思政实践报告

大学生思政实践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7: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思政实践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思政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活动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使命,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随着我们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矛盾和张力将愈加凸显和复杂化。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认识和恰当评估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和意义,主动引导大学生社会参与,形成社会参与机制,以立足于大学生实际及其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有利方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有理想信念,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却往往带有盲目性,且未必都是科学的,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也不例外。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本身内容丰富,内在地包含了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理论体系,能够给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来引导,科学地加以把握有助于促进他们认清形势,快速成长。尤其面对当前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惟有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积极学习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找到自我,发觉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从而坦然面对社会,在深刻认识自己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思政课本身承载着知识、觉悟、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和使命,其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我们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人文基础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使我们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做到协调发展,知行统一、德才兼并。因此,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建设能够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基础。

2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从思政教育角度来看,大学生社会参与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共通性,都旨在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参与因此可以成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又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具体的,我们可以将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分为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构建更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对国家和社会方面高度概括的抽象化理论,但作为具体的育人途径,教学内容需要从抽象走向具体,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抽象性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具有很大的扩展性,往往需要反映出社会现实,同时也和学生的实际有很强的关联。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普遍化和丰富化使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理解力,将有助于这一切入点的构建和展开。

(2)大学生社会参与可以规划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丰富和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层面。近年来,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和改革。但是由于现实各种因素的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还相当局限,一般局限在课内或校内进行,通过模拟、视频观看、研讨报告、调查等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社会参与进行适当的规划统筹,将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3)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发展,大学生和社会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育人责任几乎由学校全部承担这一传统理念在日渐改变。“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心、支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是其中的内容之一。”把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可以强化与社会的合力,把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整合到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4)大学生社会参与能用以扩展高校思政教育评价的维度,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品格和素质,与知识的简单传授不同,它关涉内隐的认知层面,也关涉到外显的行动层面,所以思政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关于知和行两方面的,且对于“行”的规范追求甚于对“知”的理论把握。但长期以来,受制于现实条件,高校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往往过于一元化和简单化,一般只是依据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等,缺少真正的“行”这一维度。大学生社会参与与其内在素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素质影响着其社会参与的表现,而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表现又能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

3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进行合理规划、强化管理和引导拓展,是大学生社会参与常态化背景中,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主动性和主导性,以提升其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政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在当代高校思政课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培育、价值观念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内部和外部环境严峻考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潮等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部分大学生不讲文明、不爱劳动、不讲诚信、不孝顺父母、不能自律等现象频频发生,还有“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种错误观点,加上大学生在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健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以及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1.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定位,以及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能在课堂上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发,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为了服务丰富的社会现实实践,高校思政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诚信”“孝悌”“慎独”“持敬”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课堂上也便于用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来教育、引导学生。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教材的选择,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又增加了我校鲁学军老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门》这本书,思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增加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有关思想的精髓部分,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密切配合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文化教学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是将专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手段[2]。仅仅在思政课堂上穿插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喜欢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措并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塑造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我校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思政课老师学期初布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我校思政部会预先给出10套方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于期末时提交实践报告、实践照片、实践单位证明等,并将实践活动计入期末成绩,占总评的20%。大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毕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的一生。为此,高校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老人,通过这一活动,能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孝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比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让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影响。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接触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育人之魂,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

3.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教学主导,肩负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和教材,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保障。思政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治学态度和文化修养不但对大学生有影响,而且可能通过大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社区,进而影响和扩散到整个社会。高校教师不但应成为大学生的榜样,也应该作为社会的榜样。要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要阅读相关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探求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对真、善、美等人类基本价值的颂扬。其次,还需用心去感悟经典,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真正的升华,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最后,高校应有组织地进行各种师资培训来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思政教师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是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环节之一。

三、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在大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1月4日,刘云山在北京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观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涵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相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地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范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前,我国仍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献身精神的人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以一种不可抵挡的态势涌入中国,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文化阵地,不少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了如指掌,而且经常在校园里举行圣诞派对等,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孤陋寡闻甚至不闻不问,这些现象都表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政课上渗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了解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物,学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途径,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用自身实际行动去不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整体性、群体国主义情感的产生发展奠定教育基础,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更有潜力和希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偏差,具体表现为是非观念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确、精神意志不坚定、行为习惯不文明,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顾别人感受,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冷淡麻木或无知偏激等。大学生虽然受到了最好的知识教育,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不到沉淀,总是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涵盖文学艺术、道德伦常、哲学思想等各个方面,很多优秀思想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因此,通过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传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四、结语

在当今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相联系,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需要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寻找新的途径,使其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J]. 中国德育,2014(7):6-11.

篇(3)

关键词: 思政教改学生核心能力 锻炼能力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为了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思政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以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为基础,以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为目标,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动力,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在分析和总结高校思政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思治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注重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1.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思政教改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2.教改是应对思政教育环境和对象变化的客观要求[2]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是“80后”、“90后”。传统的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经失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都要求高校进行思政教改。

综上所述,思政教改势在必行,更要锻炼高校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学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一词在很多国家又叫“关键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是其涵义是基本相同的。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03年年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八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3];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通过思政教改锻炼学生核心能力

我院基于思政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以锻炼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思政教改。

1.坚持多形式思政教改(理论讲授、理论体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

思政课堂以讲授理论的内容、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理论的系统性为主,完成对理论、观点的系统学习、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理论体验教学,理论体验教学主要在晚上进行,共15学时,1学分;“概论”课教学还致力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本课程实践教学已纳入教学计划,占1学分,实践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社科部政治教研室和团委共同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社会实践选题的确定、社会实践理论与方法、社会实践论文撰写指导、社会实践具体指导和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分数的评定。学生根据暑期的社会实践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论文或实践小结,每人一份。要求学生在暑假结束后的第一周内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实践报告给授课教师,教师以此作为学生社会实践部分得分的依据。

2.通过思政课程理论讲授、理论体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外教学)锻炼学生核心能力

思政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思政课程理论讲授和理论体验两个环节。在思政课程理论讲授课中,教师通过专题讲授、研讨加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专题讲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精讲后,提问:“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让学生针对此在课堂上展开研讨,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课程理论体验课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组,针对教师专题讲授内容,自选任一主题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展示自己所作的PPT,比如学生演讲“大学生活之初体验”,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课外教学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实训基地或其他用人单位去实习或调研,并上交实习或调研报告取得相应学分。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内化需要职业环境,高校学生通过亲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到企业对学生的第一层次要求,即爱岗敬业、能与人相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面对新问题能自我学习并加以解决等,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

总之,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理论讲授和理论体验、社会实践结合的教学优势,通过思政课程的课内课外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开封大学学报,2006,(12):40-42.

[2]郭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德育研究,2006,(8):72-73.

篇(4)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13-04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巩固,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进而增强教学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向外辐射和传播自身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学界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的切入点问题

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只有紧紧把握教学的时代气息,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现有的研究不少是以现代性、网络化、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转型期等为背景切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主题。

付秀荣、张岩从现代性视域来审视、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将现代性的理性、自由、平等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强调要把握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旨,展示理性与体验的现代性魅力,从而营造平等、自由的现代性教学氛围。[1]朱潇潇专门探讨了网络时代思政课的语言艺术,她认为大学生活的网络化、网络语言的浅层化都对高校思政课的开展和的传播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当下的传播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发展出新的语言对策: 一方面通过关键词抓取、固定用法转接等方式更好地吸收文件和教材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将的源头语言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2]张一澍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入手,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张卫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展开调查,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政策思路。[4]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拓宽了研究的路径,也为思政课教师了解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二、关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思政课教师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因此历来是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重点。

(一)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原因

自“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教师忠于职守,涌现出如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教授这样的一批教学名师。他们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成为思政课教学战线的典型代表。教育部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对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近91%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 [5]。据笔者所在高校的最近一次学生调查问卷,65%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认为“不太认真”的同学只占2%;认为“敷衍了事”的为0%;“其他”占33%。

但是,思政课教学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教学手段单一,从定义到定义、从理论到理论,枯燥又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的现象依然存在。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为例,根据2008年1月《浙江省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调查报告》,全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都能“以教材为纲,规范教学;以学生为本,增进实效”,但思政课“教育教学不理想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教师讲授条理清楚、论证正确,但‘出彩’较少。在与学生座谈中,有60%左右的学生对课堂教学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也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他们的需要有一定距离,教师讲授吸引力不强”。究其根源,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王建光认为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造成了大学生对的认知困惑。社会思潮的复杂性造成了学生传统意识形态认识的混乱,造成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困惑。[6]燕爽通过大型问卷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家庭教育57.9%;社会环境的影响36.0%;同伴、朋友及同龄人的影响29.2%。并由此得出两个基本的判断:第一,对高校“两课”功能与作用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对其产生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第二,在高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关注社会环境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树立环境教育重于课堂教育的观念,是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必要的认识论前提。[7]赵蕾等认为大学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显得差强人意,主观原因是当前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逆反心理、淡化意识形态的求知心理、片面追求的急功近利心理及认知取向和学习选择上的排斥心理,这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心理障碍。[8]杨建华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普遍不高与教学内容本身有关,但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有很大关系。[9]

(二)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方面

如果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足,将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如何针对课程内容、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使思政课富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并使其终身受益的课程,是每个思政课老师都在思考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侯淑芳以“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认为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在教学任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增强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将其作为开启人生智慧的思想武器。[10]李文艳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教学内容上,重视现实热点、传统文化、经典原著的植入,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11]周慧杰、速继明有调研,有分析,有对策,突出强调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过程中要在抓落实、抓思政课教师队伍、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及抓教风学风方面常抓不懈。[12]张忠家从情感、准确、贴近生活三个方面分析了增强思政课活力的方法。[13]朱鸿亮、艾军、唐华给高校行政部门的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建议是:提出大力推进小班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学校对非哲学教师定期进行理论培训等。给高校教师的建议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广泛涉猎当代科学技术知识,加强时事政策的理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技巧。[14]杨建华认为思政课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制作以吸引学生,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要在人格魅力上不断加强修养和磨炼。[15]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

目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增强教学吸引力已成为共识,它也是化解矛盾,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课实效性与吸引力的重要一环。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2006年6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要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分析思想理论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16]

李长江、何新春尝试将时事巧妙地导入课堂,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7]白夜昕认识到问题引领式教学法的意义及其相对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所具有的教师地位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交流的双向性和知识运用的纵深性等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问题引领式中所涉及的题的类型、问题的设置原则、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实施程序与关键环节,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尝试。[18]王祖星指出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聊天式教学法效果良好,并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形式等进行了说明。[19]张秉福以“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介绍了开放性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开放着手,处理好新与旧、放与收、内与外等的关系。[20]于信汇认为问题中蕴含着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巨大热情,主张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思政课教学过程。通过互动和研讨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21]王新强调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要性, 而后分析了贯彻此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贯彻本原则的主要路径。[22]王为全等从案例教学切入教学方法的改革,认为教学案例可以在理论、社会实践和生活事实三个方向或维度上进行选择,案例的讲解应当坚持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23]

四、关于师生关系的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政课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学界充分肯定了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姜志强提出,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课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势所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教师加强职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同时还要求教师理性对待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24]杨勇着重探讨了基于相互承认而交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认为相互承认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在于师生基于相互善意的和谐交往而分享知识。师生在对等尊重、教学互长、各申己见的教学交往中,通过情感交融、角色转换、协商参与的承认方式不断增进彼此之间包容、互信与合作的交往关系。[25]

五、关于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的问题

教学考核是思政课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思政课考核方式特别注重期末卷面成绩,评价标准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过程形式化,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因此,学界开始探索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

王国炎所在的南昌航空大学探索了开放式考核机制,实行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教学成绩的双线考核。理论教学考核以开卷考试的方式为主,采用口头表达与书面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实践教学考核以递交实践报告的方式为主,采用实践报告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形式。[26]朱晓鸿所在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把考试开放给学生,注重课堂参与与课外实践。课堂上通过发言、辩论、讲课等形式给予学生一部分成绩;课外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考察,回来后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考察报告,获得实践分数。[27]王立荣的考核思路是1+3+3+3,即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10%,第二阶段的基本理论考核占30%,第三阶段的实践教学考核占30%,第四阶段的综合能力考核占30%。[28]上述考核方式改革在设计上否定了“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并肯定了学生实践、参与等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注重学生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以考核方法改革带动教学方法改革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思路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考核方式设计上否定了“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实践、参与等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为深入系统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参考文献:

[1] 付秀荣,张岩.现代性视域下的“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2] 朱潇潇.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3] 张一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4] 张卫.社会转型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5] 倪光辉,赵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08-07-17(13).

[6] 王建光.西方社会思潮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

[7] 燕爽.关于高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8).

[8] 赵蕾,肖松柏.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心理障碍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9][15] 杨建华.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

[10] 侯淑芳.关于提高“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1).

[11] 李文艳.《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12] 周慧杰,速继明.试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13] 张忠家.突出“情”“准”“实”增强思政课教学活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14] 朱鸿亮,等.增强“哲学”课对理工科学生的吸引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16] 李卫红.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17] 李长江,何新春.将时事导入思政主干课的尝试及效果的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8(8下).

[18] 白夜昕.问题引领式: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19] 王祖星.高校思政课“聊天式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20] 张秉福.论“基本原理概论”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0(11).

[21] 于信汇.回答好“六个为什么”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22] 王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23] 王为全.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24] 姜志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J].前沿,2010(5).

[25] 杨勇.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J].前沿,2010(10).

[26] 王国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篇(5)

关键词:思政专业 创新能力 现状 因素 培养

当今社会,创新能力的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硬件设备”。思政专业由于专业局限,一度被人们视为与创新沾不上边的专业。为了了解思政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培养哪些创新能力,从而为思政专业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以及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我们通过对三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7、08、0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有效数据,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一、思政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意识的强弱。此次调查显示,62.8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培养创新能力是基于个人素质与发展的需要;84.8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条件是具备创新的四种能力(即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这说明思政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的理解还是比较科学。但是 ,绝大部分的学生并不看好本专业,而是将思政专业当作“穷途末路”,选择思政专业大多出于“情非得已”,纯属无奈之举。调查显示,43.18%的学生认为,读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是由于被调剂;41.67%则表示,“分数太低,没办法”;只有8.33%的学生是出于“自己喜欢这个专业”。同时,调查还发现思政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

1、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畏难情绪严重

“许多思政专业学生局限于对本专业性质的片面认识,将奋斗目标定位于毕业后寻求一个好工作。于是,在大学这一宝贵阶段中,他们一心一意投入到学习课本知识上,为了考试而学习,成了知识的仓库,成了分数的奴隶,无暇顾及自身创新能力及其他各项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政专业学生存在专业不对口和就业压力过大的思想包袱,在校期间除了消磨时间外一般都专注于考证、考研。大部分学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思政专业学生没有认识到 “创新”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是关键,而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费时费力。二是思政专业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高处不胜寒,不敢涉足,觉得创新高不可攀。由此可见,思政专业在创新意识方面还是相当淡薄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有待培养。

2、缺乏严谨的探索精神,创新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其应试能力较其他专业学生高,具有较大的优势,比如考公务员,考研都有涉及思政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思政专业学生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术的能力方面比其他专业要弱,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查表明,43.18%的学生认为学校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24.2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枯燥;只有26.51%的学生将影响思政专业学生的创新因素归咎于“学生自我创新、自学性不高”。此外,从学生的课外生活来看,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偶尔或碰巧看有关大学生创新类节目。

3、思维受限,好奇心不足,创新兴趣不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良好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但思政专业学生自我感觉本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课程内容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只强调死记硬背。65.15%的学生不会经常思考他人未解决的问题;54.54%的学生认为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够。

4、误将动手实践能力等同于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目前普遍思政学生则将动手实践能力等同于创新实践能力,将制约自己创新的原因归咎于专业理论性强,不适宜创新。

5、高校毕业人数成倍增长,就业压力增大。

随着社会知识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革新,单纯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且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和难度的增大,思政专业学生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的就业。据调查问卷统计,86%的学生认为培养思政专业学生的创新力对就业有影响。从数据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认为创新能力对就业的影响持肯定的态度。

二、影响思政专业学生创新的因素

1、受定势思维的禁锢,缺乏创新的信心与勇气

许多思政专业学生局限于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足等客观原因,将自己的创新意识扼杀在萌芽之中,平时只注重死记硬背专业知识,缺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可见,思政学生只有破除旧观念,克服畏难情绪,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才能树立起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2、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其能力的培养。

目前思政专业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渠道,较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这种教学,学生学习创新积极性不高,对学生创造性培养极为不利。

3、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创新条件不足

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学校学习条件的局限或者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讨教的勇气等诸多因素,从而降低培养创新能力的兴趣。而且有的思政专业学生虽然确立了创新项目,却找不到研究伙伴,创新做法得不到同学的支持和认同,进行创新实践时势单力薄,难以高效圆满地完成。

三、着力注重思政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合理划拨经费,落实创新项目。

学校经费的划拨既要保证理科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的完善,也要注重文科生的培养建设。理科生的创新意识从逻辑上来说会更活跃,同时这也说明了文科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兼顾各专业的创新经费,合理划拨出一些经费用于文科,为文科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提供经费保障。

2、创建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创建创新文化,营造一种能熏陶与沐浴学生积极创新与探索的氛围,使思政专业学生在创新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传承下,让创新活动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破除专业局限的创新困境。要打破思维僵式,树立创新思想。正确的观念产生正确的行动,思政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受定势思维的严重影响,对创新缺乏信心与勇气,甚至失去了兴趣。因而,我们应帮助思政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开设相关讲座,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树立“创新能力可培养”的观念和积极的创新价值观,使创新的伟大价值深入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中,积极引导思政学生树立信心,自觉将自己的创新潜能与学习和将来的事业结合起来。

3、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善于启迪唤醒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教师必须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其次,要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4、改变传统评估手段,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在学生评价体系上,应实行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实行素质学分制。在这一点上,思政专业已实行多年,取得不错的成果。但目前,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提倡学校适当放权给教师,由教师来制定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考试可以实行知识和能力并重,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发展性评价,坚持非标准化的评价理念,注重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评价,坚持真实的过程性评价,帮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口试、答辩方式、科研论文、设计发明或者定期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作社会实践报告等,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建立激励机制,跳动创新积极性

为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研究以及其它科研活动,学校可以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在创新项目或科研创新活动中有成果的组合纳入先进表彰。对于大学生,通过奖励创新学分以及如果有在报刊上加积分等奖励。还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毕业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产生创造性火花,提高思政专业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6)

廉洁文化教育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能促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拒腐防变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能够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意识,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教师提升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成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示范者,使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3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3.1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

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要专门开设廉洁教育专题,并与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内心常保警惕,善于防腐拒变,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判断,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养成敬廉慎独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

3.2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听“廉政课”、观“警示片”,组织大学生开展廉洁书画赛、廉洁摄影作品展、廉政公益广告大赛等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生廉洁实践项目成果,普及廉洁教育有关知识。此外,还要结合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如学风建设、特色党团日、主题班会、典型事迹报告、廉洁诗词吟唱会等,营造廉洁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

3.3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教师的师德教育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教师自身的廉洁自律尤为重要。高校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教师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教育之中,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用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洁的思想观念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

篇(7)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知行合一,是中国从古至今教育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层含义,但主要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知”和道德意义上的“知”这两层意思。“知”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本内容,它可以是一种精神性的结果,如知识、良知,也可以是思考、自省等走向知识、不断觉悟的精神过程。“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原始的含义是指“走”,后演变为以身体为载体的各种活动,包括劳动、交往、修行等道德修养活动,广义的讲,除了精神活动之外,表现于外的都可称为“行”。中国哲学非常注重学说与行为的一致性,将理想与生活连接起来,提倡在生活中体现真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轨迹,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误区。这不仅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体现,也阻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 理论课的实践性,在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综合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得到加强,因此,探索在”知行合一”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是认识规律的客观要求。认识规律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源泉,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使认识不断得到深化,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就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知行合一”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正是这一认识规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加强实践环节是其必然要求。

其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特点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实践教学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创新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采用的是教师-教材-粉笔-黑板的线形教学形式,运用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成为空中楼阁。

再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象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其独6+1的家庭成长模式和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端,造成了他们心理和性格上“天生不足”的缺陷。面对这一群体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就必须不断去探索、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激发90后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及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最后,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的必然选择。任何教学目的和要求都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适合内容的形式,才能对内容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就必须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即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不仅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状况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隐藏着不少问题,通过总结归纳,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实践教学组织缺乏科学性,难以形成统一合力。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都采用这样的组织方式:课堂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设计和组织实施;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由校团委、辅导员计划、组织和实施。这些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及实践活动的组织方面都具备丰富的经验,可是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方面却容易造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问题,难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良性循环、持久发展。而且,这种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也会导致实践教学活动多是短期行为、不具有连续性,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学机制。

二是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形式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社会实践、听讲座、写报告等传统方式,在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只单纯地依赖灌输,忽视其他方法的运用,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实效性,难以发挥平台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平台和场所,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开的实效。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同实际需求存在着极为突出的矛盾,许多高校对实践基地,只挂牌子,并没有按照学校与基地之间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利共赢的原则去建设,导致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境遇。

四是实践教学考核缺乏操作性,难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严格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核方式的影响,许多高校普遍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一张试卷定高低,考核的内容单一,仅限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察,或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的实践总结或是实践报告打个分。这种评价机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书面报告,不看实际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难以作出准确客观地判断,也无法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该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这样的评价考核机制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任何创新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也不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政党领导的重视和学校所属各部门的配合,需要人、财、物的投入和社会多方面支持,需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只有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

(一)转变观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这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健康有序进行,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增强国家有关部门、高校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实践教学重要地位的认识。只有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在政策上基于支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所保证;只有领导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师和经费上给予安排和保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序地进行;只有国广大的思政教师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社会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广大的学生在思想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才会身体力行,而不是仅仅把实践教学当做一个任务来完成。

(二)拓展方式,力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这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举措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良好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形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由于道德教育知易行难的特性使然,加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等弊端,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知行合一”思想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中,必须要坚持实践育人理念,以达到寓教于“行”的效果,引导受教育者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认识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德和陶冶情操。与此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注重多样化、层次性和过程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走出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可在社团,也可在基地,可在平时,也可在节假日,努力把课堂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增加投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这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在其实践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增加投入,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避免使得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命力就在于理论内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从严格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立足校内,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知识,扩展学生视野,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展所长、相辅相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验性和实效性,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考和领悟理论的真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使学生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延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