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23:07: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化传播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信息方式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性和愉悦感,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审美思维的变革。从总的文化特点上看,数字媒体展现和传播的是一种虚拟的、戏仿的、视觉的和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其文化传播方式是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之上,呈现以个人诉求和人机融合来言说与表征的文化,呈现出从拟彷现实到直接摆弄现实的后现代景观。
一、数字媒体构筑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
数字媒体、大众文化、后现代景观,这三个名词常常被纠合在一起。数字媒体主客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大众文化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对传统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抵制”与“规避”及“消解”,使得数字媒体在以视觉图象为形式特征时,又成为大众们“狂欢”的广场和审美日常化的平台。同时数字媒体还孕育着各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形成,文化艺术表现方式也变得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波斯特指出:“电子媒介也在促成一种同样深刻的文化身份的转型。”“要想获得广泛的感召力,因特网必须做到不仅仅有效、有用和有娱乐性,它还必须以一种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示自己。”“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
数字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采用数字技术的传统大众媒体,如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网络媒体,如IPTV、网络杂志、E-MAIL、博客、播客等,一类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媒体、移动车载电视等。目前,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数字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在这其中,网络文学是最能说明数字媒体的文化传播性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抒感的工具,也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早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文学就产生了,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而原始人类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又显示了文学(歌词)的传播动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早期刻在各种兽皮和石头等自然物上面或者口口相传的文学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变成“书面”的作品,印刷术的产生使文学创作由竹简到纸张,由个人手抄到机械复制,使之成为现在的大众阅读和传播工具,文学的作用与功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来“颠覆”旧的表现形式。互联网络的产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导致了“触网而生”的网络文学的出现,网络文学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一种后现代的“非语境化”的文化景观。
网络传播的大众文化性质决定了它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趣味的日常化。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BBS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化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互动的非线性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数字媒体中,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实现了完全的共享,所有个体都成为信息的者和接受者。按照麦克卢议所说,数字媒体的“主体”在不断“位移”,其中心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传受关系主体性的偏离与游移使得数字媒体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并使得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就认为,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走向出现了多极化,促成了传播的“情境型式”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促成一系列旧有的情境传播界限被打破,致使一些旧有的不同情境合并,进而形成新的传播情境;另一片面,数字媒体使不同情境之间的一些旧有的连接消失,导致新的情境与连接产生。梅罗维茨所说的“情境型式”,显然指的就是传受关系的多极化与文化关系的破坏与再生。比如,博客与播客,就是数字媒体情境下产生的新的文化传播空间,在这样的“情境型式”的文化传播格式中,开放性、个体性、非线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平台得到自由和自主运用,“一对众”、“众对一”或者“众对众”的传播方式使传受关系不断产生偏离与游移,文化关系成为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关系。
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的另一特点是娱乐狂欢。在网络上,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新闻或者“BBS”等,正是在于用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来颠覆了传统文化表达的套路。那些充斥网络、手机上的“搞笑”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夹杂,打乱时空界线,语言组合上的“发贴、跟贴”和“BBS”的“灌水”的味道,语义出人意料地错位和戏谑,把各种戏谑和搞笑元素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怪异荒诞中又反讽了当代这个不讲诚信、商品至上的现代社会现象。这样的“网络语言”,显然不符合传统文化“再现”或者“表现”的要求,却恰恰符合巴赫金所指出的人们文化上的“狂欢化”特点,“愉快、欢腾,同时带有嘲讽的讥笑,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复兴。”其主要之处就在于自觉不自觉地抛弃一切传统的规范和准则,甚至用戏谑和嘲弄来颠覆主流文化而获得另一种更欢乐更轻盈的广场狂欢式的文化方式。
二“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世界中,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呈现出非间接性、广泛性等特点。参与者一方面不需要要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却能够与全世界范围内处于网络上的人群进行随意交流,大大地拓展了参与者的文化交往平台,这样宽广的文化交往平台在现实世界中是参与者无法企及的。网络世界中交往人群特有的身份虚拟性使得网络的交往行为有时甚至比现实的文化交往还来得更为亲密和丰富。现实的文化交往行为常常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和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的,区别于现实世界中文化交往的局限性和强迫性。在这种虚拟的交往空间里,人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景观,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传播,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图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入其中,电子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图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或者“玩技术”的兴趣超过了“玩文字”的兴趣。比如,网络媒体所带来的网络传播所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化具有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是其一大特点。比如,网络文化传播中“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小式的“链接小说”和“RSS聚合新闻”之类的信息与文化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文化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受众对文化_止向和文化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以文字处理为例,改变数字化书写易如反掌,屏幕符号与白纸黑字相比具有非物质性,这使文本从固定性的语域转移到了无定性的语域。而且,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奉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数字媒体在文化演进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的“狂欢”,是平面化的拒绝深度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化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充满时尚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严肃文化,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真的就是一个“人机共同体”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不问身份不问来历,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传统文化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他们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而进行游戏,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同时,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以集权的方式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压力和控制十分严重,这种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演化为多重的无意义的无深度的只满足个人消费欲望的文化倾向。
当然,网络文化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的东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网络文化中一些东西,“对民族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消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越刮越凶。”2006年8月,《光明日报》曾就网络文化问题,以网上“恶搞”“红色经典”为典型,在网上召开“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淡会”。座淡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恶搞”“红色经典”至少有四种危害:其一是“列理想信念的颠覆”;其二是“对诚实守信的颠覆”;其三是“对良知善心的颠覆”;其四是“对劳动创造的颠覆”。“‘恶搞’我们的红色经典,会伤害国人的感情,如果伤害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同样受到了伤害”。“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的文明不容胡编”。“‘恶搞’有一种很不好的后果,给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上‘地雷’了,这些东西很可能要使我们付出代价。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来龙去脉,被这种手段影响了,就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误区”。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其重点栏目《焦点访淡》中,播出了《“恶搞”面面观》节目,节目中指出:“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只是一种游戏和对某些现实的不满进行发泄的话,恶搞英雄则是在拆除历史正义之墙。红色经典记录的是一段历史,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情结,是对一个年代和一种理念的纯真的向往与回忆,是不容亵渎的。”
三、“新新人类”的个人文化之旅
“新新人类”是人们对于网民和热衷于手机传播的青年人的称呼,这一称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表现了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具有新的不同于传统的个人化、自由化、随意化特点。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播和传承方式,往往以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消解权威和中心,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表现了“新新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迁。
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中,手机短信和手机电视可以说很充分地表现出了“新新人类”的文化追求。手机文化体现了现代通讯工具的时尚、快速传播、即时响应、差异化等特点,GPS在手机上的应用则把这一文化的触角伸向了高科技。GPS的导航功能向来以定位精确;范围广泛著称,拥有它仿佛拥有了一颗自己的卫星,对于张扬个性的现代人来说,是文化精神的最好的个性化体现。又如手机短信。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单纯地传递信息,那么,自2003年以来,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功能则大大地发展,变大众化娱乐为小众化娱乐。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平常人际交流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幽默笑话的比例就高达51.2%,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媒体的个人文化传播功能与娱乐文化特点”。“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幽默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幽默短信给发信者带来的快乐是双重的,看到有趣的整人短信自然会会心一笑,而当发送出去,想象着收到短信者大吃一惊的样子,又是一种得意的开心。”显然,手机中的娱乐短信并不是“新新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体现,而是他们充满了的创新精神也带有“去中心化”色彩的个人文化之旅。
摘要数字化、网络化是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它也代表着期刊业的未来和方向。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现状进行介绍,并针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数字化建设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及阅读方式也正在改变,这就要求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及时调整,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3G通信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我国科技期刊业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格局将被打破,期刊网络版将作为期刊业的主流载体。因此,我国科技期刊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实现资源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出版网络化,才能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
期刊数字化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中国出版业的传统模式,期刊数字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有其多方面的动因:
1.1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组稿、编辑、出版等多个流程上不是连贯的,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工作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数字化可以让期刊实现从组稿到出版的全程信息化操作,实行编校一体化,可以降低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缩短出版周期的需要
与纸质媒介印刷版相比,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制作印刷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在经过编辑人员编校、审核后直接在网络上传播,节省了大量时间,缩短了出版周期。
1.3降低运行成本的需要
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印刷、装订和运输过程,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可以直接在网上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节省相应的邮寄、交通和办公费用。同时,编校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完成同样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员工人数,从而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1.4吸引更多读者的需要
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科技文献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电子期刊以其浏览方便、可以超文本链接、检索高效快捷而更具优势,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期刊上网可以增强读编互动,可带来源源不断的读者群。
1.5参与核心期刊测评的需要
科技期刊上网所形成的论文引文数据库经规范标引,可较快地形成论文统计用的原始数据库,加大了期刊论文的可检索和被获取概率,继而提高了期刊论文的应用率和被引用频率,有利于参与核心期刊测评。
1.6拓宽收入渠道的需要
期刊上网可为期刊开辟新的业务空间,诸如网上广告、网上订购、网上检索等,可拓宽期刊收入渠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7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多数英文版期刊在积极筹建自身网站的同时,积极加入国内网络出版平台,并加入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络平台。为了使进入网络出版平台的论文具有与其他世界主流在线科技期刊的“引用文献”及“被引用文献”的交叉链接和引证发现的功能,部分期刊自筹经费主动为自身出版论文申请国际DOI号,对中外文论文引文进行解析与沟通,以便于期刊被SCI等世界主流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
2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电子期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电子期刊品种繁多。目前,我国的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约有1000多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国知网汇集了国内6000多种学术类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集成了国内5000多种核心期刊,以大众类期刊为核心的龙源期刊网聚合了1500多种人文期刊。
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的电子期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按出版发行形式划分,可划分为纯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配套同时或异时发行的电子期刊;②按期刊内容划分,可分为全文型电子期刊和摘要型电子期刊;③按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软盘型、光盘型、联机型、网络型4种;④按收取费用电子期刊划分,可分为收费电子期刊和免费电子期刊;⑤按信息媒体状态划分,又分为文本电子期刊、图像电子期刊、声音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电子期刊。
2.2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广泛的今天,网络将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但是大多数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少期刊的负责人对数字技术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素质也不高,因而数字化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滞后,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出版形式和出版程序,对期刊数字化建设持观望态度。
(2)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赢利状况都不太好,无法拿出过多的资金来进行数字化建设,难以进行技术开发与技术更新。同时,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缺乏统一的标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首先要解决期刊知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问题,用共同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语言,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但无论是期刊的上网格式还是知识信息的检索手段,国内很多公司制定的标准是五花八门,造成了影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障碍。
(4)交互性、时效性差。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网站缺乏在线交流功能,用户仅仅停留在浏览文章的层面上,很难与期刊编辑部及时交流。同时,很多期刊社为了不影响各期刊的销售和发行,特意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和网络时间比期刊出版时间滞后3个月以上,时效性较差。此外,由于时间覆盖面窄,目前出版的回溯性电子期刊较少。
(5)知识产权及保存存在问题。由于当前网络以及数字化的复制行为未得到规范,对于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未得到真正体现,尤其是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目前的作者获得的文章上网报酬是一次性的,而理论上文章在网上的传播范围是广泛的,时间是永久的,发行量是无限的。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复制变得非常容易,且复制件与原件间完全没有质量差异,给恶意盗版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网络出版物存储会因为阅读器的硬件或者软件故障而受到破坏,用户重新下载出版物信息过程中正版用户身份再确认比较困难,这给网络期刊的保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6)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只实现了期刊传播的数字化,约稿、审稿、交互式探讨等主要工作还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
3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要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改善数字化期刊的生存发展环境,很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
期刊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必须更新观念,力求形成数字时代期刊的创新之道。一是定位创新,期刊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二是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尽快实现从随意化到规范化、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管理转变。
3.2要建立和完善资金技术投入机制
要多方位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国家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机构以及院校和专业,大力培养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尖端的人才;另一方面,在期刊单位内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每个人成为懂本专业知识、懂高新技术知识的“多面手”。
3.3要加快标准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依托网络而发展的,这就要求在信息处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将整体性与系统性、国际性和合作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3.4要重视数字化期刊系统建设
数字期刊系统除了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外,还要开辟网上互动平台,最好采用即时通讯软件,以便于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迅速、快捷的优势,及时已经审核、编校过的文章。
3.5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期刊出版物的法律、法规
随着期刊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其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的漏洞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已经明显落后于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为了给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促进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以及评估标准。
目前,许多报纸、通俗杂志都有强大的采编系统,写稿、审稿、出版等全过程均在同一个系统进行,真正实现了各流程间的“无缝对接”,但是,很多学术期刊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因此,要加大对工作方式数字化所需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和其他条件的投入,引导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方式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张印朋,李霞,苗丽娟等.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2)
2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等.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3王相飞.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关键字]教育资源;著作权;数字化;少数民族
一、教育信息传播的现状中分析数字化发展的必要
根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增长迅猛,全国域名数约为259.2万个,比上年增长40.0%,以下统计数字是截止于2008年1月,可以部分的反映其发展的规模:
上网计算机数: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超过7000万台,接近8000万台,比起2005年7月增长了快一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270多倍。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超出20000万人,同2005年7月调查结果的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多了一倍半。WWW站点数:我国WWW站点数为150多万个,是2005年7月2倍多。CN注册域名:我国CN注册域名900万个,是2005年7月的50万左右的18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我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70000多M。是2005年7月的80000多M的4、6倍多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与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的速度。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权问题
一般来说,获取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来源于:一是接收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应归类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文本:二是对馆藏传统介质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摄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声像等传统介质的作品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化馆藏文件。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在陈列或保存中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作品数字化则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在对这些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作品进行数字化时,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经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后方可数字化,否则就构成侵权。
2、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传统介质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文本信息的和传递,也会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但是目前受传统文化熏陶较深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员,都是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岗位,对于利用著作权法去保护已存和现著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不足。而图书馆等将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放在网络中传播时,会涉及到权利许可问题,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网络公开展览权和传统的展览权有很大区别。我国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8项将展览权规定为:“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表明,数字化作品无论何种方式传播,教育资源管理者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就构成侵权。
3、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
著作权能够实现鼓励创作、促进传播、繁荣文化、推进人类文明的利益平衡的根源在于其的合理使用这一限制著作权人专有权的制度。然而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中,其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很不协调的状态,以及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界限不明。
三、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从传统语言和文本载体到数字化载体的转变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要想建构数字资料馆,必须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特殊性,将其教育资源数字化。目前有的学者从逻辑结构上对数字化校园进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念层、应用层、物理层。首先做好:采集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管理: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开发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交流工作并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整体化建设。其次将馆藏数字教育资源加工与:把传统形式的信息通过国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多国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运用电子技术储存和管理已经生成的数字化信息,在传播和利用中注意涉及到版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问题:还要提供数字化藏书馆的访问查询技术,做好少数民族文字查询端口,例如藏族有班智达、喜马拉雅、同元、桑布扎等输入法。
2、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传播权保护
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问题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其复制品市场销售量减少的数量难以计算。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其未规定法定赔偿额度,应尽快规定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赔偿额度。
参考文献:
[1]2005年互联网信息资源数据与2008年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网络教材配套ppt的统计图,以此与作比较得出,
[2]刘艳玲,《解决我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权问题的策略》[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6
[3]谢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路文焕《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法律保护》,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21世纪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资源并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的标准。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 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科技论文。科技论文。
1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 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2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 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 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 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 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 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 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 国 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 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 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 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 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 资源的准备。
3 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功能。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 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 社会资源馆藏化。
4 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它由五大模块组成:各种载体数字化,数据储存和管理,组成有效的访问和查询,数字化资料的传递和接收,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 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 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 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 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 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 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负责自然科学方 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 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 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 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 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 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 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 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 ,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 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 。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科技论文。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 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 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 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 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国论文
参考文献:
[1]郭卫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8-69.
[2]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2-53.
[3].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4]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论文摘要:随着数字化进程,学术交流模式和传统学术期刊办刊模式正在改变。在数字化环境下,应该合理整合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才能实现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包含二十多个学科分册,大部分创刊于2006年到2007年,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陆续有环境、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4个学科分册被SCI收录,计算机分册被Ei收录,蛋白质与细胞、医学分册被Medline收录,全系列被Scopus收录。能够快速取得这样的进展,主要依赖于办刊过程中学者和出版者的大量投入及密切合作,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数字化的进展,学术交流模式和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正在改变,如何发挥学者和出版者合作出版的优势,整合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是国内外同仁都在密切关注并试图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以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的出版实践为例,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一、数字化对学术交流和期刊出版的影响
1.数字化改变了学术交流模式
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William Garvey和Belver Griffith断言:“交流是科学的本质”。这一论断基于心理学领域研究提出的科学交流模型,简洁明确地描述了科学交流从原始的研究到研究成果的详细过程。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Julie M. Hurd将互联网上出现的电子邮件、电子出版物、自存档和机构仓储库等数字化要素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对数字信息链中出现的预印本库、开放存取库、数字图书馆等新数字节点的研究,重新考虑了数字化给科学交流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学术交流模型[1]。
数字化学术交流方式使学者能够更直接、快速地在互联网上希望交流的学术成果,更符合学术交流的需要。开放存取和Web 2.0的应用拓宽了渠道,技术进步赋予学者改革学术交流模式的能量,使得学术交流绕过出版商环节成为可能,可以由图书馆、学术机构和学者承担预印本库、机构仓储库和博客的建设,同时也能负责开放资源搜索门户的建设和运行,因此,图书馆、学术机构和学者能够参与和控制学术信息的创造、编辑、出版、传播存档的整个交流过程,从信息交流的末端节点变成为全程参与者[2]。
2.数字化改变了期刊出版模式
数字出版与传播技术使得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传播手段、阅读方式、赢利模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90%以上的学术论文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获取[3]。
在数字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下,投稿审稿平台的应用使学者和出版者在组稿、投稿、审稿等环节更好地实现了协同工作。可以按单篇文章完成组稿、审稿、编辑、数字化加工和网络,文章网络版随即可供检索和引用,实现了单篇文章在线优先出版,后续可以再进行组刊、印制和印刷版发行。单篇文章在线优先出版大大缩短了出版时间,能够满足作者获取学术成果发表优先权的需要。同时,集聚在内容服务平台上的海量文献数据库能够方便学者检索、阅读和引用。除传统印刷版外,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形式,支持多种电子阅读方式。
十多年来,全球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投资是在数字出版领域,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国际学术出版商已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的演变,有关期刊产业的收入80%以上来自数字产品[3]。
二、学者和出版者合作的优势
学者参与办刊的热情来源于学术界自身,是“科研文化”的一部分。学术成果获得社会承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术交流,学术成果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获得同行的认可才具有价值。发表学术论文是极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形式[4]。学术界把出版环节看作学术研究大循环中的一环。学者在学术交流中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自身在研究工作中的活跃程度,因而一些学者对办刊情有独钟。 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文章的学术水平。在从无到有创办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的过程中,明确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期刊的定位和内容主要由主编挂帅的编委会来把握。各刊均邀请了该学科领域卓有学识和号召力的学者担任主编。他们具有为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刊物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求办出国内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由主编牵头组建的编委会,是实际为刊物规划、设计、组稿、审稿的工作班子。作为英文学术期刊,编委会的国际化程度对刊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各刊都邀请了能够实际开展工作的海外学者,比例达到了编委会人数的30%左右。
大部分刊物与主编所在的国内一流高校进行合作办刊。在合作中,出版社负责刊物编辑、出版和发行的全面协调与管理,负责刊物数字化内容的建设、维护与服务。与学术期刊合作的高校相应学科的学院则委派学者,在主编的学术统领下,把握学术动态,实施同行评议,保证刊物的学术前瞻性、学术公正性和学术开放性。通过学术期刊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合作,刊物获取到了更多的高水平稿件,保障了刊物的顺利运转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与学者和高校、学术机构的密切合作,使刊物从三个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一是获得科研管理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在顶级学术交流活动中宣传刊物和组稿;三是与国内学者群体、归国学者群体和海外学者群体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使更多的学者成为刊物的作者、同行评议专家或读者。
出版者拥有专业化的编辑出版队伍、完善的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更新换代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广泛的传播发行渠道。学术群体结合自身科研工作,能够敏锐地捕捉学术动向,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在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中,凝聚一批学者成为期刊的编委、作者或同行评议专家。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来说,两者缺一不可。
三、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上下工夫
数字化不断创造着新的交流方式,网站、博客、微博等和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使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似乎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学者越过出版环节,自己或通过学术机构率先学术成果,直接供同行阅读、下载及互动交流。有些学者或学术机构甚至发起建立了开放获取的内容服务平台。学术期刊真的要被取而代之了吗?出版者的工作真的失去意义了吗?
Keiko Kurata等在“学者使用电子期刊行为调查”中发现,70%的被调查者将其60%的研究成果投给了传统期刊,作者在投稿给预印本库后还会继续投稿给期刊,并未放弃传统的出版路线[2]。其原因主要是,尽管有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方式,学术界仍然对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论文具有更高的认可度。因此,大多数学者仍会选择与专业出版者合作。在数字化出版环境下,出版者需要提供稳定、传播范围广、便于使用并及时升级的学术期刊数字化服务平台,涵盖学术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这是学者或学术机构选择期刊出版合作者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当前,学者选择办刊合作伙伴时,提出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一定要有良好的内容服务平台和投稿审稿系统。
良好的内容服务平台能够及时文章,满足作者快速发表的需要;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交叉链接服务以利于使用者方便地进行文献检索;通过连接各大索引系统和搜索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文章的可见度和引用率。良好的投稿审稿平台使编委会成员、同行评议专家和作者与编辑能够方便、快捷地交流沟通稿件信息。
Frontiers系列刊物从创刊时就重视数字化的编辑出版平台建设,使作者、编委和出版机构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于今天的学术期刊出版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意味着建立起一个吸引遍布世界的学术资源的通道,意味着在新一轮学术期刊数字化服务的竞争中取胜。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工夫:(1)直面数字化给期刊出版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研究对策,趋利避害;(2)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队伍,探索数字化出版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3)投入人力和物力,强化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各项功能,维护和升级服务平台,提高作者、使用者满意度。
注释:
[1]孙玉伟.数字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型的分析与评述.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
[2]徐佳宁.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组与功能实现.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关键词:优先数字出版 普通高校学报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29-02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印刷期刊之前,以数字出版的形式单篇或整篇在网络上优先发表文献,其出版形式包括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光盘出版等。该种出版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缩短学术期刊出版时滞,实现科研成果首发。目前,优先数字出版凭借出版快捷、作品形式灵活、传播广远等优势,已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高校学报作为传播学术和科研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我国学术期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积极由传统业态向优先数字出版发展。我国现有高校学报近1140种,其中普通高校学报的数量占8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为数不少的普通高校学报由内部准印获得了公开发行的资格,普通高校学报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此庞大的学术载体,在学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应发挥其优势,积极开展优先数字出版。
一、普通高校学报实现优先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
优先数字出版可以通过最为便捷的网络渠道加快论文的出版、面世、传播速度,实现学术论文的即时数字出版。这种新的出版模式将提高普通高校学报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加大稿源竞争力,同时,也是普通高校学报转向数字出版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普通高校学报的出版现状,实现优先数字出版主要面临主办者优先数字出版意识不强、稿源不足、编辑数字出版技术知识欠缺三方面的问题。
1.对优先数字出版认识不够。普通高校学报出版从业人员及主办者对优先数字出版认识不足,主要是观念问题,这是高校学报优先数字出版难以实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有些普通高校学报主办者限于学校定位及债务问题,对优先数字出版认识不到位,再加之对数字技术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水平不高,因而导致数字化应用意识淡薄。部分编辑部虽然构建了数字化学术平台,但由于对平台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实施不力,导致学术平台未发挥应有的功能。许多普通高校学报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虽然能够对学报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但未将学报作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统筹策划,准确定位,彰显学报个性。
2.稿源不足,优质稿件比例小。充足而高质量的稿源是普通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优先数字出版的重要保证之一。普通高校学报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下滑,主要原因有:(1)部分普通高校在基础学科、基础专业、科研条件、科研能力等方面较弱或较差,导致其科研水平低,科研成果较少。(2)各高校的学术奖励政策和职称评审条件,不利于本校学报发展,造成大量“一类”稿件外流,“二三类”稿件内投,优质稿件数量稀少,大量低水平稿件充斥。(3)学风浮躁及实用主义心态导致低质量稿件数量大增,可用稿件数量降低。(4)高校学报编辑没有主动约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写稿。
3.编辑数字出版技术知识欠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是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前提。普通高校学报的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业技术人员大部是理论研究人员和编辑技术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欠缺,再加上有些编辑部由教学岗位人员兼任,更无暇从事出版物的优先数字出版。从目前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部情况来看,缺乏既懂得优先数字出版技术,又精通编辑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而,严重制约了高校学报的优先数字出版。
二、普通高校学报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策略
传播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学报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对稿源的吸引力及其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作者在选择投稿刊物时,除了考虑刊物本身的层次和影响力外,更重视刊发速度。为了获得首创性的认可,作者大都倾向于选择出版速度快的刊物。普通高等学校学报是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不可缺少的载体,科研成果的首创性和优先权均都要求提供最短的出版、传播时间,以保证研究成果的首创性和时效性。从本质上讲,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为学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选途径,是科技期刊价值提升的机遇。普通高校学报更应抢抓机遇,努力实现优先数字出版。
1.加强优先数字出版意识。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的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普通高校学报优先数字出版也将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主流方向。普通高校学报的主办者和出版者要明确角色定位,正确认识数字出版,并加以重视,勇于改变常规出版流程。有些属于“核心期刊”的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部仍要求投稿作者邮寄纸质稿件。当然,目前来看,核心期刊暂时还不用担心稿源问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编辑流程的弊端必将暴露,稿件的时效性必然差。因此,普通高校学报的主办者、出版者首先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调整思路,整合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积极进行优先数字出版。
2.积极拓宽稿源,提高学术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和编校质量是学术期刊在未来的数字出版市场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内容为王”的传统认知在数字出版背景之下依然适用。作为普通高校学报,高质量稿源是其学术质量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充足的稿源,即使是高水平的编辑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实现普通高校学报的优先数字出版,必须重视稿源问题。
拓展稿源应“内外兼修”。从内部来看,普通高校学报应打破报道方向杂乱的“大拼盘”模式,依据本校专业特点,调整栏目,按特色专业设置重点报道方向,培养个性。从外部来看,学报编辑部要积极采取措施拓展稿源。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及时的稿件处理机制,实行优稿、优酬、优先发表。(2)争取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与政策支持,鼓励教职工将好稿优先投向本校学报,同等条件下,评职称优先,科研分值高于其他同级别外刊,加大奖励力度。(3)编辑人员深入到教研室和课题组,及时了解各类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围绕学校的重点科研项目,有重点地组稿。(4)编辑可参加社会上的学术会议,加强同与会专家的交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组稿。(5)充分发挥编委会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编辑部积极与其联系组稿、写稿事宜。
3.提高编辑的数字出版技术水平。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不仅要具有选题策划能力、审读鉴赏能力、驾驭文字能力、外文阅读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以便于在优先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承担策划方案、协助开发、运营维护等任务。因此,普通高校学报应加强在职编辑的网络技术水平。优先数字出版所涉及的技术庞杂,编辑可以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的方式,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技术,如媒体加工技术、网站搭建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从文字排版、插图处理,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编辑应熟练掌握相关应用软件,以适应数字出版的需要。另外,出版部门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调、补充一部分掌握网页设计、多媒体以及数字化信息开发等技术的人员,构建一支专业构成和层次梯队合理的编辑队伍。
4.探索适合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期刊数字出版是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的数字化,包括约稿、组稿、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用户下载、读者反馈等全过程。整个编辑过程实现数字化,受诸多条件制约,还需要慢长的过程。普通高校学报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探索适合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循序渐进向全面数字出版发展。
(1)搭建数字出版平台。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学报网页基本限于学报基本信息的、用户仅能浏览诸如学报情况、本刊动态、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稿约及编辑成员等信息,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对于资金充足的普通高校学报,可以搭建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学术平台。除具有基本信息、引领和规范作者投稿外,应具有采编功能、学术交流功能、编辑读者互动功能、数字出版功能。部分资金不太充足的普通高校学报,可以量身定做适合的远程在线投稿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再通过远程投稿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优先数字出版。
(2)完善学报门户网站。部分普通高校学报可以优化和完善学报门户网站,利用网站为用户提供过刊、现刊的目录、全文、摘要等浏览和查询,还可以按标题、作者姓名和关键词等检索需要的文章,实现在线阅读和下载。编校后的稿件以单篇论文为单位,以PDF文档格式在线,实现优先数字出版,从而缩短论文时效性,提高作者积极性。
(3)利用在线服务平台。对于网络技术人才缺乏,学校经费支持力度有限的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部可以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以单篇定稿出版或整期出版两种方式实现优先数字出版,更好地为读者、作者提供便捷服务。
(4)加入各类数据库。数据库是数字出版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将已发表过后文章交给数字资源技术提供商,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咨询、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论文在线。这种方式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优先数字出版,但却可以加快论文的传播速度。
(5)组建数字出版集团。普通高校学报可以联合起来,或依托于重点高校组建普通高校学报或中国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集团,走规模化、集成化道路,通过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
三、结语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进步和普及为学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选途径,是科技期刊价值提升的机遇。优先数字出版是普通高校学报提高学术影响力、稿源吸引力及核心竞争力以及转向数字出版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学报从业人员应提高对优先数字出版的认识程度,积极拓展稿源,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加强网络技术能力与编辑业务水平兼备的编辑人才的培养,探索适合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努力实现普通高校学报的全面数字出版。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2.何红梅,唐奇展.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与前景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3.李玲,康鲁豫.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新的出版模式[J].编辑学报,2007(Z1)
4.汪新红.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1)
5.李艳.数字化出版对高校学报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出版,2009(9/10)
6.石雄.数字出版对编辑的技术要求[J].科技与出版,2011(5)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版权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38-02
一、引 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我国许多科技期刊已经通过在网上建立主页或者网站的方式,实现了上网,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了。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指出: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文献的重要信息来源,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实现转型发展就成为我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主要是以电子期刊的形式来发行和出版的,而电子期刊则主要是指期刊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介设备上,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读取,科技期刊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没有印刷版载体的一种网络出版模式。
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国家科技部门把科技期刊上网列入到了国家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中加以启动,不仅把国家知识基础工程(CNKI)提高到一个新的知识信息资源建设高度,而且把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付诸于实施中,此外,重庆维普等机构学术期刊数据库也实现了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知识资源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直接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
(一)中国国家知识基础工程
CNKI是由我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建设的,中国期刊网作为我国第一部集成化的全文电子期刊,主要是以清华大学的重点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为核心的,目前,整个数据库共收录从1994年至今的国内5700多种期刊的50余万篇文章,其学科内容主要包含了理工、文史哲学、经济、教育、医学等126个专题和9个专辑,作为一个大型网络全文数据库,其所有期刊是和印刷版期刊相对应,可以在世界各地提供区域性内部机构信息服务和知识资源共享功能。
(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作为万方数据库公司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开发的的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是目前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化学术期刊资源数据库,其共收录2000多种科技期刊全文内容,甚至早在1999年,该数据库系统就已经推出了较为完备的系统记账功能,是一个集科研机构能力分析、科研成果查新、论文引文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资源。
(三)维普期刊网
维普期刊网是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共同研发的较为权威的中文期刊咨询网站,也是悠游网智能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一种完美结合,自从1998年至今,其共收集了各种期刊多达12000余种,收录各类文献400余万篇。
虽然许多出版社已经纷纷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印刷型期刊电子版,大型数据库系统也提供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对于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国内的科技期刊数字化还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其规模和质量仍然相对落后。由于出版体制的原因,国内还缺乏一个商业性质的大规模学术期刊电子出版单位,科技电子期刊数量较少,内容单一。
三、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出版对于我国科技期刊而言是一次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我国期刊数字化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国际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标准未能统一
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我国知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所以,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对科技期刊建设标准的统一,使用共同的信息语言和信息技术,实现科技期刊知识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共享。例如,在国际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基本是将排版的数据直接转换成统一的PDF格式,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只需要下载一个统一的阅读软件就可以原样打印和阅读。但是,在我国,CNKI、万方和维普之间,无论是知识信息检索手段,还是期刊上网浏览格式,都具有自己的标准,例如,CNKI是采用自己开发的CAJ软件来实现页面的原样浏览和打印,万方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浏览器阅读期刊页面,维普期刊数据库也使用了自己的浏览器。由于在期刊存储格式方面存在多样化问题,读者就难以对通用的全文管理系统进行知识资源利用,在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方面存在多个障碍。
(二)数字化出版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颖、交互性强和快捷。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较慢,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体现。在时效上,维普、CNKI、万方电子期刊在出版时间上都远远落后于印刷版期刊,例如维普为了避免对印刷版学术期刊的销售和发行造成影响,特意把发行时间比印刷版期刊出版时间滞后三个月以上;在内容上,基本上都是直接翻印印刷版期刊内容,未能够在网络优势基础上增加更多内容;并且,由于科技期刊时间覆盖面较窄,可以出版的回溯性电子期刊种类较少,例如,CNKI期刊数据库至今只是回溯了1994年以后出版的期刊,其日更新速度是3000余篇文章,但是美国Web of science则已经回溯到了1945年以来的多种科技学术期刊文章,其Uncover原文服务系统则是以每天5000篇的增加速度供论文用户免费检索;而且,我国电子科技期刊还出现较为明显的缺期问题,许多文章全文阅读和下载还出现一些困难。
(三)数字化出版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困难
当前,在我国由于数字化以及网络的复制行为尚未得到有效规范,特别是对于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未采取有效措施,在文章版权支付方面是采取稿酬一次性支付,而且这种稿费支付也只是少量的。但是,科技期刊文章在网络中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时间较为长久,发行量较大,文章价值增值是无限的,作者实际所得和文章网络出版收益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等,作者作品被重复发表以后,其收益并没有增加,这种做法显然是违背著作权有关规定的,严重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究其原因主要有: 国内网络技术(上网速度、带宽)尚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无法统计提供因特网信息服务的具体使用情况, 使得上网期刊无法收取合理的报酬; 同时, 与目前网络尚处于发展阶段, 各网站收益较低有关。目前,我国许多科技期刊编辑部在其期刊上都发表声明,凡是投寄该刊的文章,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的都视为是同意在网上进行发表。这个带有强迫性质的规定,是不利于文章著作权的保护,特别是作者和期刊之间,前者为了文章的发表,往往委曲求全,处于弱势地位,这给文章的发表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例如,有的文章往往只适合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如果在网络上出版的话,将使文章的保密性难以得到控制,所以,期刊编辑部通过简单的声明来取得作者对文章上网授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前景展望
相对于数字化出版,传统的印刷出版时滞严重,降低了科技成果的首创性,而数字化出版能大大提高出版时效,利于读者、编者和作者互动,能有效把握市场需求。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指出:“面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趋势,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鼓励科技期刊向数字转型的措施,鼓励科技期刊出版形式的创新。”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科技期刊和现代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代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两者的优势,在实践中扬长避短,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应用的价值。传统出版要积极主动利用数字化,融入数字化,二者将共同促进,互相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知识资源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共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吴业进.印刷业现状与数字化出版的前景[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4(12).
[2] 武夷山.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两难处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
[3] 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