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7: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数学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能遵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听课时发现,不论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年长者,还是从教不久的新教师,都能遵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后教、当堂训练环环相扣,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参与学习,大胆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习状态良好。
二、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次下乡听的都是推门课、常态课,但可看出教师都在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直观演示图形的转化过程,展现多样的课堂练习,有效扩大课堂容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三、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新课标指出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内容。
尽管教师都在努力转变思想,使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诸多改变,但由于多数教师对新课标精神、新理念把握不到位,自身学习不够深入等,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形无神,课堂教学不够高效
1.教学目标确立不准确
如黄河学校李侠老师所上五年级“轴对称再认识”时,出示的目标为:(1)再认识轴对称图形。(2)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第一个目标空泛,不具体,学生不知道要达到什么学习程度。第二个目标则降低了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要求。
2.自学指导不明确
如夫水台头小学冯红利老师上“混合运算的应用”时,让学生看书自学,却没能给学生明确指出学习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学生看书自学纯属浪费时间;又如华西支教教师孟伟旭在上“分数混合运算”时,也没给明确要求就让学生看书自学,自学流于形式,学习实效性差。
3.“后教”环节完全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穿新鞋走老路
如刘鑫老师执教“精打细算”时,当学生做完检测后没有先让学生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兵教兵”,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引着学生对照评讲,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几乎成了哑巴,学习无精打采。
(二)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深入,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弄不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教材教教材
调研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课前没有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的习惯,对教材挖掘不够,弄不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同一板块教学要求把握不准;不能准确把握编写意图,对北师大数学教材“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意图不明,不能有效发挥教材从一个情境引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不断追问,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就是学数学、发展数学、实现课标目标的过程。
(三)备课时不了解学情,授课时不关注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低
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老师在备课时只关注知识性目标,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不了解,备教材不备学生,导致授课时教师抓不住教学重点。
(四)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干瘪,缺乏人文关怀与激励性
准确的课堂评价,既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能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听课时发现,数学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远不如语文老师丰富,一节课仅限于“你很棒”“回答正确”等单一式评价,更有甚者,整堂课听不到对学生的一句评价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五)新课标精神领会不到位,教师个人研修热情不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缓慢
听评课互动时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精神领会还不到位。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要求也从双基变四基,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
总之,通过深入乡校的调研活动,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头的责任,同时也坚定了做好教研员工作的决心。然而由于此次调研范围还不够广,听数学课节次也不够多,加之个人作为教研员的专业化素养还不够高,所反映的问题难免有失偏颇,因此文中所述观点仅供参考。
>>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利与弊 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技校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互动的应用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局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6-29.
⑨⑩2010年中国交互式电子白板发展状况调查报告[DB/OL].http:///2011/6/2011_1_42163_1.htm,2011-6-29.
{11}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2)[J].电化教育研究,2005,(5):21-26.
{12}胡卫星,王红娟.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的现状分析[J].中国电气教育,2012,(5).
{13}金文龙,袁磊.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8,11(8).
**老师是一位勤于钻研、善于积累、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研究型、科研型教师。她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学校领导的得力科研助手。XX年、XX年被评为区教育学会优秀会员,**年被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省教育学会会员。在实验阶段,她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硬道理。把实验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年被评为**区小学数学教学新秀,**年在**区“名、优”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年**北区首届农村小学教师六项基本功竞赛中,获全能优胜奖。多年来,她都能以科研为抓手,以课题为引领,在小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刻苦钻研,奋发努力,勇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在我区课改的全面铺开之时,**老师有幸成为我校课改的第一批弄潮儿。几年来,她实践并真切地感受着课改的真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给教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作为一名一线的骨干教师,她非常重视理论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聆听各类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促使她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不断加深。她深深知道: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学习则落伍,不进步则退步。**年5月,**老师被学校推荐参加了**区教育学会举办的“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各位教学名师如于、张丽、田红等老师的报告给予她宝贵的教学、研究经验。她认真学习,努力实践,8月被评为**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在过去的几年中,**老师一直在坚持着主持或参与各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区教育学会教科所以及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她与其他几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的教学活动,虚心向同行们学习,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展的脉搏,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一个老师并不一定会搞科研,但一个不会搞科研的老师一定不会是好老师。自工作以来**老师一直都能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XX年——XX年主持实施我校“十五”期间教育科研课题《优化课堂结构,提高阅读效果;加强读中学写,培养作文能力》,XX年撰写的《激情引趣乐中施教》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千字文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XX年撰写的《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全市中小学电教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2011年,她负责主持区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快乐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带领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方法,后撰写的《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获第三界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一文在课题研究问卷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她多次承担公开教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老师尽心尽责,尽其所能地参加区、校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积极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教育科研。
科研实验需要有耐心和有恒心的教师去钻研。她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走科研之路,中国教育才会走向世界,才有希望;她愿意成为科研之路上的铺路石,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大胆想象,这不仅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亲自实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三、重视动手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操作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首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便于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②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四、重视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数字;符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90-03
为了了解城镇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与数学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笔者从学情调查和教材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学情调查分析的结果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已不是零起点。两个班级110名学生中,106人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84人能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66人能口算或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13人会口算“一位数的乘法”。再从教学内容分析看,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和“数的计算”。学生全部学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也只学到“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而这些内容刚入学的学生大都已经掌握。那么,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解决上述“炒冷饭”的问题呢?除了规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可以教给他们什么呢?
一、教孩子一些学习的习惯
由此,使我们关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
1.书写的习惯。(1)学写数字和数学符号的时候,要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数字、符号印象:“=”表示同样多,所以要划得同样长;“1”像铅笔细又长,我们要把“1”写得直直的。(2)完成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划线用尺子“帮忙”,“0”要尽可能写得一样大,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3.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而刚入学的新生普遍存在着不会听课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听人讲话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具体可以这样指导:在听同学的发言时,猜猜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找找他们有没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同时,教师应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二、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
1.对应的思想方法。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砖头、小猪和木头、小白兔和萝卜、苹果和梨一一对应后,进行多与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例如一年级的作业中有这么一道题:我前面有4人,我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题目一看很简单,但让小学生列算式就有点难度了。
4.函数的思想方法。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三、教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还有“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认识钟表”三块教学内容,都是较为抽象的知识,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应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将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虽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在教学中涉及到数学的日常概念和数学语言(科学概念)两个层面,两者是有区别的。例如:生活中人们习惯说“8点”、“8点半”,这是日常的生活概念,而数学语言要求用“8时”、“8时半”来描述。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养成乐意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就要引导学生淡化物体表面的非本质特征,找到它们形体上的共同点。
2.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和平时的生活中去。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让学生回家找出具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特征的物体,并将它们组合、粘贴成“机器人”、“小房子”等。在寻找和整理的过程中,更深入认识到了各种形体的特征,同时发现了数学形体的美。
国际上,日本强调要培养孩子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德国重视通过数学教学获得的知识,能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得到直接运用;美国的课程标准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学习和应用数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学,在社会生活中用。
参考文献:
[1]黄龙保,詹志琦.城市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适当提高起点——一年级新生数学起始能力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8,(6).
[2]张丽.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EB/OL].(2009-09-1).http:///?uid-7605-action-viewspace-itemid-193090.
【关键词】提高实践能力;广开思路;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实践活动1提高实践能力
操作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便于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2.学生观察一个物体、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3.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2鼓励学生广开思路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大胆想象。这不仅能极大地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亲自实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3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4课后精心组织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课堂是开展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而小学生这种思维方式及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作为一门已经普及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学科。长期以来,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离,教师将数学与生活分割开,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存在“距离感”,难以学以致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产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并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乘法运算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情境,通过“逛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买卖活动,如一个杯子8元,买三个杯子一共要花多少钱?教师将生活中常见场景转移到课堂中,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目标,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注重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环境下,应当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并将此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点。要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代替过去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中去。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自主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铺设良好的基础。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方面,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叫做小组学习法。它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调查报告显示,结合小组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约20%-30%。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说教”的落后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很多自由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增进了W时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也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这种能力的锻炼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还必须在45 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时时做到最优化,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教学过程的优化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中不能唯情境,而且还要拒绝假情境,虚情境;二是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高效,还要最讲究生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三是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多样评价,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一点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地巧妙点拨,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高效性。
五、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