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7: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可持续发展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可持续发展理论

篇(1)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09-063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的发展观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的认识逐渐深化。尤其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连续遭受到世界性的环境事件,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生态退化、荒漠化严重、人口剧增、失业、贫困、疾病、社会公平以及石油危机、金融海啸、经济波动等,导致了有关“增长的极限”、“濒临失衡的地球”等盛世危言。

1962年,美国的卡逊女士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 “世界人类环境大会 ”,共同提出“只有一个地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了《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参与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初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人类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得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第38/161号决议,批准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其后经过近3年的紧张工作,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公布了世称“布伦特兰报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同时发表了“东京宣言”,呼吁全球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发展目标,并提出8大原则作为行动指南。1989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4/228号决议,决定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1990年,联合国组织起草会议主要文件《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布伦特兰报告发表5年之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高峰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里约宣言”,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指南。今年(2012)是里约地球高峰会议的20周年,人们有理由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所走过的路程,从中总结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才能为未来的世界健康发展提出明晰的路线图。

1 从生存到发展

“发展”这一术语,最初虽然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但是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这种规定,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一词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说来,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可以看出,所谓发展,必然强调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到了1987年,在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中,又把“发展”推向一个更加确切的层次。该报告认为:“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应当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在这里,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在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戴尔和库伯(Daly and Cobb,1990)在他们合著的一部书中,进一步建议:“发展应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经济体系的质的变化。”这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均衡,被强调是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最高原则。在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发展是在人的生存条件被基本满足之后,为其更进一步的需求和愿望所付出的行为总和”。本文作者在1994年出版的《持续发展导论》中做出的定义指出:“发展是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该矢量将导致此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在此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逆性、进步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性。

在西纳索为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所作的序言中,引入了社会物理学创始者奥古斯特·孔德在19世纪所总结的名言:“就其实质而言,发展这一术语对于直接确定人类究竟在什么地方实现真正的完美,有着难以估量的优势……”这里,显然把发展与进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他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预示着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方法,必将发生某种根本的变革。这里强调指出,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要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源头。

2 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形成可持续发展这种突破性认识的内涵,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这种新概念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含义。

“整体”系指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系统各种因果关联的具体分析之中,不仅仅考虑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其内在关系中必须承认的各个方面的不协调。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发展的本质在于如何从整体观念上去协调各种不同利益集团、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实体的存在合理性。发展的总进程应如实地被看作是实现“妥协”(compromise)和相对公平的结果。

“内生”,依照数学上的常规表达,是指描述系统内在关系和状态的方程组的各个依变量,这些变量的调控将影响行为的总体结果。在实际应用上,“内生”的概念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的创造力,如其资源的储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

“综合”,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代表着涉及到发展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组合。这种互相作用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线性的与非线性的、确定的与随机的等)的层次思考、时序思考、空间思考与耦合式思考。既要考虑内聚力,也要考虑排斥力;既要考虑向心力,也要考虑离心力;既要考虑幸福指数,又要考虑痛苦指数,既要考虑增量,也要考虑减量,最终要把发展视作影响它的各种要素的关系的“总矢量”。

承认发展所具有的“整体”、“内生”、“综合”的特质,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涉及到发展的深层次因果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就把发展总结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UNESCO,1977)。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和丰富为基础的。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提取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人的生产和生活,须臾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基础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等,离不开各类物质与能量的资源保证,离不开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自然演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甚至也必须承认人本身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没有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新阶段,所体现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社会的有序程度、组织水平、理性认知和生产效益的推进能力。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从人自身各类关系的处理,诸如利益集团之间关系、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阶层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本地区和其他地区乃至全球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在和衷共济、和平发展的氛围中,求得整个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存在根本。

总体而言,下面的三段概括,有助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第一,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第二,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的时候;第三,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的时候。

基于上述三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取,归纳成4个主要的方面:

3.1 可持续发展揭示了 “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本质

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3.2 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

可持续发展集中解决了“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元素:第一元素是寻求“发展动力”,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去调适生产关系,通过教育优先和科技创新去促进生产力,由此二者共同完成我国新时期对于发展动力的要求;第二元素是寻求“发展质量”,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战略,达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第三元素是寻求“发展公平”,即如何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将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可持续发展中三大基本元素的有效度量,包括以下三个有机统一的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及构成,科学发展是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最终表达为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及其对于理性标准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调控水平、能量效用水平、生态服务水平和环境支持水平等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和“人文发展指数高低”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了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将上述三大元素识别同时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解释之中,存在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能力建设”等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

3.3 可持续发展创建了 “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

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对于执政合理性的最高认同。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 000美元以下的发展阶段,一般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各种矛盾和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效率与公平应当不断调整”的关键时期。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发展序列谱上“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关系中,社会稳定是维持“国家系统”有序运作的根本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的统领下,中国在“认同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社会有序能力,提高社会抗逆水平,健全社会道德约束”的同时,科学地、定量地、实时地诊断、监测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变化、演化趋势和临界突破,构建一个完整地、系统地、连续地识别国家和地区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状况的基本态势,将成为宏观调控与科学执政的有力支撑。

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贫富差异扩大、社会心理失调、频发和执政风险加大等现象,如果不从本质上去加以认识和研究,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同志经常告诫全党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的本质所在。德国著名学者哈肯的研究结论指出:促使系统崩溃的真正动力,不仅仅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快变量”,更是那些持续引发系统劣质化的“慢变量”。因此,由“主流疲劳”带来的长期效应和心理预期,在分配不公、腐败高企、制度失灵、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等事件的催化下,将对和谐社会的建立与社会稳定的保持提出真正的挑战。

3.4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 “速度、数量、质量”的绿色运行

从绿色发展的理念出发,国民财富积累不仅仅在于GDP的数量大小和增速高低,关键更在于是用何种方式、何种途径、何种成本生成的GDP。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在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终获取的“品质好的GDP”。为此,首先要求破除粗放式生产和非理性生产的弊端;其次要求破除以资源投入的过度消耗和环境容量的过度透支为代价去攫取财富;第三要求破除以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的畸形增长;第四要求破除以社会系统劣质化与民生心理异化为代价所片面追求的国民财富的增速和总量。

在既考虑自然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的双重关系中;在统一思考资源环境成本的超额损耗、社会管理成本的超额损耗、可持续能力建设投入欠账的三重制约下,可持续发展将体现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生活要素、管理要素”共同组成的绿色运行。

其中,经济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的综合效率以及对于物质能量的代谢水平;社会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对人类进步贡献的能力大小以及社会和谐对于财富生成的反馈效应,是否强调公平对于效率的支持能力和社会有序对发展质量的基础作用;环境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代价及其成本外部化的程度;生活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民生供给水平以及国民心理愉悦水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管理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学习能力、调控能力、预测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把握宏观经济走向的精准性、流畅性、前瞻性。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增长停滞”“拉美陷阱”的发展怪圈,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下的国家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规定了实施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寻求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据此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著名经济学家索罗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参数的约束下,人均财富可以实现非负增长的总目标”。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其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可持续发展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诺贝尔经济奖获奖演说时曾表达了他的严肃思考:“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来源,但是它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而广泛的应用,必须作出制度的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所产生的创造力”。

篇(2)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研究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散见在他的全部著作之中,有:(1)国际价值理论;(2)国际分工理论;(3)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信用;(4)世界市场理论;(5)对外贸易政策。

实际上,马克思从准备写作《资本论》开始,就已经构筑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完整范畴体系,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在“六册计划”的前三册,各个经济范畴被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体范畴,这个整体不断运动,从一国界限范围内,发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概括,然后,又跨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个最广大的场所,以最巨大的发展规模,作为生产中的国家的关系而出现”。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需要遵循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范畴体系的演化逻辑,这个逻辑体系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运动和演化内在地、真实地结合在一起,与资本主义危机结合在一起。例如,《资本论》第1卷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运动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可能性。但是这些危机可能性仅仅是可能性而已,或者说是不充分的现实性而已,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危机才能得到充分展开,直至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消亡,这样也就把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各个因素统一起来,统一在一个现实而又严谨的逻辑体系之中。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角度来看,这个展开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再生产条件的国际化,原先国内矛盾“在局部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现在,在世界市场上,“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并且,“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特殊形态,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以及相互之间的政治依赖都越来越深了,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体系里,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经济: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他非资本主义经济。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格局正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预示的结果。当然,马克思的全球化和我们现在所普遍观察到的全球化是有所不同的,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说,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的逻辑;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全部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如同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不平衡性往往被全球化的表象所掩盖,乃至于当今世界产业大转移往往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事实上,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愈加不平衡,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冲突愈加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斗争乃至战争更加普遍和激烈,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过程的必然逻辑结果。

三、基于环境因素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生态环境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源泉和决定,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生态资本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将环境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与土地、劳动、物质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并重的新的要素,为实现经济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构的不可持续性,使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不能完全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充分暴露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根本缺陷,即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而排除在生产要素体系之外。这就意味国际贸易应当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生产要素的组合中把生态环境要素有效地纳入其中,同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一样使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因素,才能使经济、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构建中,我们应该把现代生产力源泉之一的生态环境从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内在因素,纳入一国的生产要素体系之中,当作生产要素。

篇(4)

Abstract:In the new age, eco-city theo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ts high advanced nature, and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there are still many inadequacies, based on this study on the eco-city theory, and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inally sustainable and development thinking.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研究

Key words:Eco-city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时代下生态城市的提出,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强,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对生态城市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以及其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认同,但是其研究很多都还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没有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城市存在自身的特色,因此应区别对待。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并对其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

城市生态理论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国外研究中,有人认为,生态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在生态城市中,自然、经济以及技术等协调发展,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同时,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各种能源物质的有效利用,形成一个循环良好的居住场所。有的认为生态城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产业结构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化。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是,生态城市就是从自然以及社会两方面来创造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的生产力以及创造力被充分诱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态城市研究的不断加深,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也就是城市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总共经历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这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的研究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研究中,我国一直持有一种朴实的顺应自然的发展观。这种观念对于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晚,但是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上海在1984年就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城市生态学的研讨会,该研讨会代表着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起步,而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逐渐成熟,形成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复合生态城市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推进,目前,我国的生态学会以及城市规划学会等举办了很多关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学术性研讨会,这种交流方式将不断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目前生态城市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城市理论虽然具有很多优势,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先进性很显著,它对于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深入其中,对其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容易出现浮于表象的缺陷,导致其指导意义降低。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没有结合城市的生态结构来进行规划,重视城市的基础建设,忽略了文化建设以及各种资源的循环再生。在应用中,没有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来展开,很多城市建设工程成了形象工程,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在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成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容易出现缺乏理论指导的现象,从而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另外,国内有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盲目将国外的生态城市模式搬过来,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也没有取得预期的建设效果。

三、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城市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

第一,在生态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的方向,合理定位城市发展的未来十分必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念指导生态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发展的系统框架和发展体系,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感指数。让城市自然融入山水花园环境之中,让人们自然进入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充分享受生态宜居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逐步实现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第二,应该通过创新机制,改革国民经济的核算制度。推行绿色GDP制度,以该制度对国民经济进行考量,在进行评价的时候,综合考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总资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所取得的环境效益。使绿色GDP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以及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中的重要引导力量。

第三,应该优化城市中各种产业结构的配置,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不是不要发展工业企业,而是要合理布局、优化提升,把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搭建循环经济链,减少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减轻对城市环境的压力。而在市区应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如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等,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城市各行各业乃至社区、家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形成产业经济、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

第四,应该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不断创新,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力增加生态环保资金投入,使其投入保持在GDP的3.5%以上。发挥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加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投向节能环保项目,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发项目。加强与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重点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和治污难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最后,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中的新城区中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交国,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 . 地域研究与开

发. 2004(12),23-6.

[2] Register R. Eco- 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Heal thier Futur e. CA: NorthAtl antic Books,1987. 13- 43.

[3]赵建平. 生态城市理论与实例研究——以西递镇总体规划为

例.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D] .2007.

[4]陈勇.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 ] . 新建筑,1999

(l): 12-14.

[5]朱锡金: 21 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

1994(5).

篇(5)

两大部类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它的潜在假定之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分析传统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环境资源的第0部类,从而构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部类生产理论。在社会总资本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对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以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三大部类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

两大部类生产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通过研究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质上讲,两大部类生产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人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大量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出现,不仅威胁到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甚至还威胁到后代人乃至当代人的生存。所有这些表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客观的社会现实要求发展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纳人到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中,重新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1两大部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社会总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按照经济用途将产品分为两大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们都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两类产品对应着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第r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它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n部类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它的产品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现在以简单再生产为例,分析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得以运行的外部条件。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为100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则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过程可以用图1中的上框图来进行描述【‘。通过第I部类生产所供给的生产资料价值(需求的生活资料价值),与第II部类生产所需求的生产资料价值(供给的生活资料价值)的等价值交换,同时实现相应的实物替换,从而保证两大部类的生产能够协调进行。从理论上讲,只要价值的流动满足这个条件,简单再生产就可以无限地维持下去,生产规模可以同比例地无限扩大。然而,由于价值自身与价值的物质载体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价值的循环流动并不能保证物质的循环流动,而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因此,需要剖析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只是考虑整个经济生产过程内部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价值交换与实物替换,而没有分析外部自然环境对两大部类生产的影响。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生活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并不是独立地、封闭地进行,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通过自然的生产过程向人类供给自然资源的同时,消纳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以图1中的社会生产为例,要保证相同生产规模的持续进行,需要不断从

外界输人形成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源与形成生活资料的生活资源。由此可见,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潜在假定:人类经济系统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与排放的废物可以被自然环境系统所承受,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不会影响到两大部类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在“人定胜天”伦理原则的指导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已经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因此,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上述假定进行内生化处理。

2三大部类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解决两大部类生产理论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分析社会再生产的真实运行规律,在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的基础上,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生于社会的再生产系统中,这样整个世界系统就形成了三大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与环境资源的生产。从生产部类角度将它们分别称为:第I部类、第II部类与第0部类。

2.1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三大部类划分

2.1.1第0部类生产

此处的环境资源是指广义的资源定义,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种类与数量,而且还包括自然环境所能够消纳一定数量废物的能力。环境资源的生产过程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自然的生产过程,如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及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合成有机物的自然过程,以及水体中的微生物将污染物消解为可以再生利用的物质的过程;二是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投人而促进或改善自然环境的生产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植树造林等;三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人为地将有害废物转变为无害废物的过程,如生产、生活废水与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显然,第0部类生产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过程直接结合的生产过程,它以自然环境的生产过程为基础,通过投人资本与劳动而直接增加了环境资源产量,或者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当于间接地增加环境资源数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0部类包括废物(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与固体废物)的处理部门、废物再资源化部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等,或者说它的产业基础是第零产业与第四产业〔Z]0

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不同的情况下第。部类的生声状况也不相同。当人类对环境的负影响没有超出自然环境资源生产的上限时,人类可以不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此时经济活动可以单独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当人类经济活动的强度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为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人类主动地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否则,自然环境将影响到其它两大部类生产的正常运行。

第0部类的生产不同于第I. II部类的生产。首先,它的生产组织主体不是资本家与工人,而是社会群体的代表,如政府组织;其次,它的生产目的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环境资源数量的增加,而是为了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性与恢复力,以保证其它两大部类生产的可持续性;第三,进行第0部类生产的资本来源于生产资料资本家与生活资料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环境恶化最终将影响到包括资本家与工人在内的整个人群整体,并且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使两大部类的生产过程不能持续,所以,为保证第I,II部类生产的正常进行,资本家不得不将一部分剩余价值投人到第0部类的生产过程中。当然,资本家不会主动地提供这部分资本,需要政府利用其权力通过征税、收费等形式来强制执行[[3]0

2.1.2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

这里第I部类生产和第II部类生产分别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第I部类中有采矿、冶金、动力、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生产部门和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业生产部门,而第II部类则包括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用于生活消费的农业生产部门等。

2. 2三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三大部类生产之间通过实物替换与价值交换发生

着关系(图2)。第0部类与第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产资源与生产资料,第0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活资源与生活资料,而第I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并且三大部类之间通过实物交换而实现价值的补偿。

3社会总资本的组成

在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理论的分析中,将社会总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v)两部分,其中,不变资本是指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原有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可变资本是劳动力投人的价值。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它创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m),因此,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量可以用。十v+m来表示,其中v十m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价值量。显然,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并没有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纳人它的研究范畴中。

从物质角度看,任何物质产品都是人类劳动与环境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应的产品价值量可以归结为由劳动力与自然环境所创造或转移的。只有将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才会生产出产品,从而也就形成了产品的价值。环境资源具有价值,是旨在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重要表现。事实表明,自然环境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而逐渐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当人类活动破坏了它正常运行的外部条件后,自然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环境的价值主体性得到显现,它表示人类必须投人资本与劳动用于保护生态环境或者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价值必须在经济产品中得到体现,否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虽然,环境资源价值的物质载体形式可以是自然资源产品,但是,自然资源产品的经济价值并不等同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前者是人类为获取自然资源而投人的资本与劳动所体现的价值,它们只是在第I.II部类之间进行交换。然而,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则是由自然环境所产生的自然价值与为了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而投人的资本与劳动所组成,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资本角度看,社会总资本可以分为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与人力资本(v)等三部分〔4J。从价值方面看,在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本是指使用的环境资源的价值,人造资本是指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人力资本则是指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在自然外力作用下自然环境每年都可以重新创造出人类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所有的环境资源,也创造出环境资源价值。但是,由于经济活动最终由人类来实践并且彼此互相交换其生产的物质产品,因此,在三大部类的生产过程中假定环境资本只是转移其价值,而不会在生产中创造价值或增加价值量。同时,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人类资源通过劳动创造着其自身价值与剩余价值。因此,任何物质产品的价值量都是由环境资源转移的价值和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组成,社会总产品生产的价值量可以用n+k+v+m表示。由此可见,此处构造的价值理论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一种补充,是环境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有机结合。

需要说明一点,在新的价值理论中,人造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相同,但是两者的价值形成因素不同,前者由环境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所形成,后者则单独由劳动力所创造。并且,人力资本等同于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的论述。

4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4.1三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价值构成

三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维持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原有生产规模不变的生产。与传统的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不同,此时资本家并不能将其剩余价值完全用于消费,而可能需要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第0部类的生产。因此,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可以表示为mx与mn两部分并且满足二=m+m。其中,m是指剩x n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消费的部分,m是指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第0部类生产的部分。由于人类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是为了维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它属于一种社会福利公共事业,因此,假定它在生产过程中并不产生剩余价值。由上可知,第0部类生产的价值构成由三部分组成: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人力资本(v),第I部类与第II部类的价值由五部分构成:环境资本(n)、人造资本(k)、人力资本(v)、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m)与用于第。部类生产的剩余价值}mn)等。

4. 2三大部类之间的实物替换

现在,建立一个三大部类生产的一般性模型,分析简单再生产可以持续进行的条件,即:

第I部类生产的产品是生产资料,生产过程需要投人生产资源与生活资料,因此,它将用生产资料与第0部类的生产资源、第II部类的生活资料进行交换。第II部类的产品是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也需要投人生活资源与生产资料,它用生活资料与第0部类的生活资源、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进行交换。同理,第0部类的产出是环境资源,它的进行需要投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将用环境资源(生产资源与生活资源)与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第II部类的生活资料进行交换。

4. 3三大部类之间的价值交换

第一条件第0部类生产所提供的环境资本价值必须不小于第I部类生产和第II部类生产所需要的环境资本价值:0(n+ k+ v), I (n) + }[ (n) o

第二条件第I部类与第II部类之间通过等价值量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它表示第I部类生产中的人力资本价值与资本家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生产所需要的人造资本价值:I(}+m)=11(k)o x

第三条件由于在第0部类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只是充当价值转移的角色,因此,第I部类·第“部类中的剩余价值mn分另“等于第0部类生产所需要的人造资本与人力资本价值:I(mn)一0(k), II(m)=0(v)。

n

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不等的价值量交换。第I部类给予第0部类价值量,(毋)的生产资料,而获得第0部类价值量为I(n)的生产资源;第II部类给予第0部类价值量‘,(毋)的生活资料,而获得第0部类价值量为,I(n)的生活资源;根据第一与第三实现条件可以得到:0

通过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了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运行。

4. 4不同情况下三大部类的社会再生产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对上述价值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只是简要描述不同情况下三大部类再生产的状况。

(1)当生产规模没有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时,此时的第0部类生产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生产过程,人类并不需要主动地投人到环境资源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忽略第0部类生产的存在,那么,三个实现条件可以归结为一个条件:I(v+m) = II(k),它也是传统的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由此可见,两大部类生产是三大部类生产的特例,前者的外部条件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也是两大部类生产理论创立时的历史背景。

(2)当生产规模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时,此时的实现条件一两边的关系取‘一”,并且m >0,它n表明需要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这也意味着第I部类资本家与第II部类资本家必须将其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人到第0部类的生产中,而不能完全用于消费。随着简单再生产规模的增加,在保证三大部类生产协调的情况下,第0部类的生产规模也将不断加大,资本家的消费剩余价值率逐渐降低。

如果此时不进行第0部类的生产活动,而是根据传统的两大部类生产的实现条件进行生产安排,那么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的价值量超过环境维持可持续性条件下的供给量,将导致自然环境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将受到破坏,资源再生的物质基础受到破坏,生产能力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将减少自然生产可以持续供给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资源价值量。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则自然环境提供的价值量将会逐渐变小,满足不了第I,II部类生产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导致它们的生产规模逐渐减小,甚至生产根本不能正常进行。

由此可见,在环境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忽视第0部类的生产是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只有实现对自然的索取(第I部类生产与第II部类生产)与向自然的补偿(第。部类生产)相平衡fs7,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结语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目标;综合效益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要求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它从理论上结束了把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同经济发展对立的错误观点,揭示了其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其核心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本文拟就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切合客观实际、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讨论。

一、 现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三种,它们虽然分别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但笔者认为这些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关于“利润最大化”的观点

利润最大化观点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流行甚广的一种观点,尤其对实务界影响最大。一般来讲,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追求最大利益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它被许多企业作为理财目标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它与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获利挂钩,直接切入企业经营的主题;其次,利润的计算有确定的方法,直观性强,它不仅可以直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最后,利润还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代企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企业规模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会出现以下一些偏差:(1)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是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没有考虑企业规模、资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而且也没有有效地反映风险问题,可能导致企业不顾风险大小而一味地追求最大的利润;(2)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只关心当前利润,忽视在环境保护、产品开发、人力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3)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还会恶化企业的财务关系,如惟利是图,侵犯员工、债权人、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等等。

(二) 关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制为主体的经济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价共同决定,当股票数量一定,股票市价越大,其股东财富就越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在股份制企业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以此为目标也存在一些实际障碍:(1)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刚处于起步阶段,证券交易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2)上市公司的比例偏低。对于非上市公司,如何衡量股东财富,缺乏统一标准;(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考虑了股东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其他产权主体对于企业的作用,特别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引起的环保负债,淡化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 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市场在对企业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在评价企业价值时,是以投资者预期投资时间为起点,并将未来收入按预期投资时间的同一口径进行折现,未来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实现的概率进行计算。企业所得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时间越短,应得的报酬越稳定,则企业的价值越大。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此观点同样考虑了不确定性风险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强调了风险和报酬的均衡,并且避免了我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时期,股票价格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大于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影响,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的评价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非常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对于非上市企业而言,其未来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这种评估要受到评估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很难准确确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价值虽然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反映,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而股票价格的高低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价值的大小;(2)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实践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制的企业,其价值最终归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它不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比如不能满足经营者的利润观,不能满足债权人的风险观,不能满足企业的社会责任观等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

上述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提出,包括(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无一不是以考虑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它们都忽视了可能导致的企业可持续能力的丧失。然而,在现代社会,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体行为,各项经营活动都可能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环境与一切个体的利益相关。一切个体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也同时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将企业与环境看成是对立的,政府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手段强制企业进行排污处理。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当社会不再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作为社会进步的目标,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时,对企业进行可持续经营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在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以获得利润作为回报。如果企业的目标违背了社会的需求,从长远看将无法获得回报。故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解放出来,转而在追求经济利益、为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笔者认为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以“综合效益最大化”替代现存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现实战略意义。

所谓“综合效益最大化”是指企业在承担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宗旨是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把“综合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化。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入,社会目标在企业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提高,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如: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等等。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活动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自然 ; 生态

[ Abstract ] this paper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both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o the current concern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ental aspects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 reiterated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world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urgency, we want to " focus on global thinking, based on the region of action ", construction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nature;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四个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现存的制约条件下,争取环境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在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寻找最佳的生态体系和土地利用形式来支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就整体性人居环境与建筑可持续而言,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化布置与周围绿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保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古建筑和传统街区,保存和发展传统民居。

(2)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要创造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系,强调建筑的全寿命过程。在建筑使用过程的运行管理中,采用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内外装饰采用可更新的构造方式,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

(3)通过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力求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

化,这是当前可持续规划与建筑研究的重点所在。

(4)可更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系统,如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水资源,如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总的来说:可持续的建筑追求环境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空间、

经济空间的效率,追求居住环境与建筑运行系统全面生态化。在技术方面,则提

倡依赖地方条件,以合适的技术解决问题。

二、“人类聚居学”在生态学上的探索

道萨迪亚斯晚年对于人类聚居与全球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明智地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对所有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需要一场大的变革。”

三、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在处理人与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一,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二,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三,强调设计过程的多学科性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共同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生态建筑学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

合效益。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生态建筑学把建筑作为生态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并且以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为其基本原则。

四、国外创新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可持续设计目标在于,“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不用消耗自然的资源”。可持续设计必须包括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规则的关心,和关心建筑以及城市的能源使用以及环境影响一样,因此,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在于:低能耗、广适应性、资源效率。

高技派的典型代表性人物理查德・罗杰斯,曾经在东京中心区某小山上设计过一栋利用风能的写字楼。建筑的主体部分面对高速公路,外墙为直线;南立面是比较平滑的曲线型,曲面的形状使空气流经主建筑和服务楼之间的缝隙,当风通过办公楼和服务楼时,被曲面压缩和加速,从而推动缝隙间的涡轮风扇而产生电力。 “服务大楼”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也像通风烟囱一样,装饰有透明玻璃、漫射玻璃和不透明板的北立面允许日光进入到需要自然照明的空间,而其他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立面是热绝缘的。热绝缘立面和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热。地下室周围的水被用作热存储体。这些水在夏天被作为冷却剂,冬天作为加热剂来温暖冷空气。

另一位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并不仅仅是单座的建筑,其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区域乃至地球全体。”现在的城市发展己经吞噬了太多的土地。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可以减少土地消耗而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社区。

在福斯特看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用最少的来做最多的。这句话可能是密斯那句著名的“少就是多”的生态解释。建筑应该有比较灵活的可变性,这样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久的服务。从而减少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改建可以看做是福斯特在这方面的实践。

五、我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

中国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精神,在于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顺应地域特征,巧妙地综合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达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l)对气候的应对

自古以来,房屋就是让人避免受外界气候干扰而得以舒适生活的空间,建筑从其产生时就表现出一定的气候功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以满足人类生理舒适为目的适应过程。

(2)对地形地貌的应对

营建活动的进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充分利用基地的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3)对材料的应对

充分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

(4)对资源的应对

保护和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首先表现在村落、城镇的选址上,“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就从总体上利用了自然资源,使整个居住环境享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重视理水,节约水资源。

(5)对植被的应对

中国传统住居历来重视植树绿化,护林、绿化的思想已载入到许多传统村落

的乡规民约里。从选址到建设整个过程,都力求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

结语

理想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早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重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它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

二十一世纪,环境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生态到人文,原有的设计观念都不能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和审美心理的需求。环境是我们大量的日常现象组成的,每个人对于环境的感知都是独特的,但在深处又是一致的,否则对于环境认知就无法交流,无法定向和认同。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也认为:“尽管存在着推动世界相互接近的全球化力量,但各国都越来越努力的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将从一个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因此,在探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的道路上,要“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想人居环境。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非凡的环境理念。

【引文】

C.A.Doxiadis. We Need a Great Revolution. Ekisties,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E 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C.A.Doxiadis. Eeology and Ekisties. ElekBooks Ltd.,1974.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出版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美〕/著 华夏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