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6: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机械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DNF个人赛中,进入四强的四位选手包括三名机械师玩家,他们分别是凤凰羽、熊骁和王欣,另外一个四强名额被蓝拳选手李旭占据,而DNF第一人仇东升在个人赛分赛区负于对手,未能进入本次线下决赛。
在8进4的个人赛A组中,李旭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师之外的职业,他每场比赛都打得非常的艰难,全部是以3比2的微弱优势取胜,即使他洗了专门用来对付机械师的满不屈加点,但是依然难以对抗强大的机械师,正如比赛解说所预料的,李旭最终还是负于凤凰羽,无缘决赛。
在另外一场半决赛中,王欣和熊骁两名机械师的对决中,熊骁以3比1击败对手,成功晋级决赛。
对于两位晋级决赛的选手,DNF第一人仇东升也做出了点评,“这两位选手都是机械师,实力都很强劲,相信他们在决赛的一定会非常精彩。”
正如仇东升在赛前所言,凤凰羽和熊骁两位选手在决赛中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最终凤凰羽以3比2的比分险胜熊晓问鼎冠军。
双方第一局比赛在酒馆进行,凤凰羽依靠走位的走位,在互相拼血的时候占尽优势,并且最终依靠压制耗掉对手最后的血拿下首回合胜利。第二局比赛,熊骁依靠之后血量的优势战胜对手比分扳平。第三场比赛开场后凤凰羽利用一次浮空铲拿到起手,并依靠连招打掉对手半血,由于血量的优势,凤凰羽选择继续压制对手,并且利用对手在角落利用机器人引爆最后血量,拿到赛点。关键的第四局比赛两方都十分谨慎,开场30秒双方血量基本还都是满血。凤凰羽虽然利用机器人耗血占得先机,但是熊骁两次漂亮的机械引爆扳回血量劣势。之后两人相互消耗,熊骁通过稳定的表现将比赛拖入决胜局!决胜局中,凤凰羽利用两次引爆建立血量优势。之后背水一战的熊骁奋力一搏,无奈被对手手雷起手,也最终让对手一套连招最终带走,凤凰羽以3比2的比分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DNF团队赛中,尽管无敌之师CHERRY的两位队员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参加本次比赛,但是只要仇东升还在,他们依旧是夺冠的最大热门。
经过艰苦的小组赛与淘汰赛,CHEERY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他们将要面对的对手是梦之队。赛前仇东升对本刊记者表示:“虽然队伍在这次比赛里更换了队员,但我们依然有信心夺冠,因为李永和任翔这两位选手也有着超强的实力,我对他们很有信心。”
李延军,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人,自幼生活在伏牛山下,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云阳镇利用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了一条以工业建设为主线的城镇经济发展道路。面对着云阳镇不断发展起来的采矿业,李延军深切地认识到了高效、节能的采矿、选矿机械设备的巨大市场需求。2001年李延军注册成立了云阳宇龙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并开始了由农民到企业家再到机械师的身份的转变。
要想将企业“做好,做大”,李延军明白技术支持是重中之重,没有科学技术和创新产品的支撑,年轻的宇龙机械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在公司发展前期,李延军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设备的研究中,这为他以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短短几年,宇龙矿山机械便从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发展为今天拥有独立技术队伍的五十多人的城镇企业,在云阳乃至河南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与印尼、越南的多个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说这样的成绩只能让我们赞美他为“成功的企业家”,那么今天烧磁化机械设备的研发成功绝对可以让我们叹服地称他一声“机械师”。
激发李延军设计研究烧磁化设备的原因有很多。据了解,传统的选矿工艺多为磁选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对于弱磁性的赤铁矿和无磁性的褐铁矿来说无疑就要选择投入大、工艺复杂的浮选和重选等选矿方法,这无疑加大了选矿工作的成本,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小型矿山,由于投入不够、技术落后,导致很多地区的赤铁矿和褐铁矿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云阳镇就拥有丰富的赤铁矿和褐铁矿资源,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延军一直将解决这个难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动力。 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资源大国、需求大国,虽然赤铁矿、褐铁矿储藏丰富,但却未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60%的铁矿资源仍需从国外进口,这无形中为国家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所以,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铁矿资源是解决当今资源匮乏的根本方法,同时也为全世界的资源开发及利用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自建厂以来,李延军一直潜心研究如何能够尽可能简单地为无法磁选的赤铁矿及褐铁矿上磁,以便能够通过最简单的磁选方法将其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经过八年时间的不断摸索与上百次试验之后,李延军终于将他的理论系统化,即通过煤的燃烧产生煤气,用煤气烧原矿石,使其充分还原,形成磁化。然而这套系统的难点就在于温度、时间、速度上的恰到好处以及设备本身的制造工序,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地实验、改良以及调试,最终使其达到最精准的状态和最高效的性能。
关键字:轴承温度、限速值、报警处置
一、轴温报警系统组成
CRH380BL型动车组轴温报警系统包括轴温传感器、CompactPt100模块以及CCU判断。其中轴温传感器采用双通道传感器,实现温度检测的冗余功能。轴温传感器检测原理:每一个轴温传感器检测轴端温度分A、B两路,A路反馈给轴温检测装置24-T16(PT100)、B路反馈给轴温检测装置24-T17(PT100),两个轴温检测装置相互冗余。每隔一段时间向网络发送监测到的温度值。中央控制单元(CCU)和人机界面HMI通过车辆总线MVB接收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
二、轴箱温度的监测实现逻辑。
轴承温度监视分5个检查步骤进行,分别为最大值监视,DT/dt值监视、平均值监视、同轴同侧的温度是否存在差异和有无PT100漂移的监视。
1、最大值检查: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时轮对轴箱轴承温度应低于80℃,非静止状态时应低于260℃。满足其一则视为最大值检测正常。
2、DT/dt值监视:在最大值检查正常的情况下,轮对轴箱轴承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应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20~+20℃)变化。并且在10min内不能超过5次数。需要三个条件都满足。
3、平均值检查:在最大值检查正常且DT/dt值监视正常的情况下,用每个温度与该侧轮对轴箱轴承温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列车静止时,该温度与该侧轴温平均值温度差超过15℃以上,或列车非静止时,该温度与该侧轴温平均值温度差超过20℃上,平均值监视不正常。
4、同轴同侧的温度差异监视情况:同轴同侧温度数据1的平均值监视合理、同轴同侧温度数据2的平均值监视合理、两数据相差5度,且此状态持续时间12s。三个条件都满足则为同轴同侧的温度存在差异。
5、PT100的漂移监视情况:各轴各侧温度数据1求平均值,至少有4个参与、各轴各侧温度数据2求平均值,至少有4个参与、两数据相差3度,且此状态持续时间为12s。三个条件都满足则存在PT100的漂移。
若两个通道温度的合理性检测同时不正确,则是轮对轴箱轴承温度传感器故障。
1、轴箱轴承温度预警范围:120℃≤轴箱轴承温度<140℃时预报警;或者50℃≤温差<65℃时预报警。
2、温差值报警范围:轴箱轴承温度≥140℃时报警;或者温差≥65℃时报警。
其中温差定义为轴箱轴承温度与同车同侧其它3套轴承温度平均值温差;50℃≤温差<65℃时预报警;温差≥65℃时报警;
三、轴温传感器故障应急处置
如果动车组报出至少一个轮对轴承温度传感器故障(代码68C4),则随车机械师通知司机限速220km/h运行至前方站。同时通过HMI确认故障代码,如6898(2转向架4轴右侧轮对轴温测量故障。判断出具体车厢和轴位。注意:一般68C4在故障车单元的端车报出。
随车机械师通过HMI屏系统页面选择4-轮轴温度来观察轴温值:
(1)如果轴温显示正常,故障代码自动消失消失,则正常运行。
(2)如果轴温显示正常,故障未消除,则使用monitor软件进行复位或者小复位。
(3)如果轴温无显示或温度值为-40度,则申请在前方站下车点温。
随车机械师通过判断故障车轴箱位数向司机提出前方站靠近站台侧位置,以方便机械师下车检查和点温。到达前方站后,随车机械师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带上点温枪去故障轴箱进行点温。测量故障轴位的实际温度并与其他轴位平均值进行对比。
(1)若实际轴承温度值与其他轴位温度相比没有超30度,且检查转向架轴温正常。则限速220km/h运行。且每隔1h到就近车站停车,在途中机械师加强故障车厢巡视,如果出现异常振动或异音应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并下车检查。
(2)若实际轴温值与其他轴位温度相比超过30度,则按照热轴处理办法处理。
四、轴温预警应急处置办法
如果动车组报出轴温预警故障。则随车机械师立即通知司机限速200km/h运行至前方站。并根据故障代码判断出故障车厢及轴位数。随车机械师在HMI屏上选择4-轮轴温度查看轴温值并拍照。
随车机械师通过判断故障车轴箱位数向司机提出前方站靠近站台侧位置,以方便机械师下车检查和点温。到达前方站后,随车机械师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带上点温枪去故障轴箱进行点温。测量故障轴位的实际温度并与其他轴位平均值进行对比。
(1)下车点温与同车另三根轴的轴温平均值相比较不超过30度,检查轴箱状态,包括轴端盖有无缺失、轴端是否严重甩油、轴箱定位装置是否齐全、轴箱弹簧是否断裂、一系垂向减震器是否漏油、固定螺栓有无缺失。对轴温及轴箱进行拍照并做好留存。如果温差没超过30度,则复位处理。代码消失则正常运行。如果轴温预警代码未消失,则不允许再次复位,通知司机限速200km/h运行。在运行途中机械师加强在误报警车厢监控运行,看是否有异音异响。如果有异音异响则通知司机立即停车处理。
(2)下车点温与同车另三根轴的轴温平均值相比较超过30度,则按轴温报警处置限速40km/h运行或请求救援。同时检查轴箱状态,包括轴端盖有无缺失、轴端是否严重甩油、轴箱定位装置是否齐全、轴箱弹簧是否断裂、一系垂向减震器是否漏油、固定螺栓有无缺失。对轴温及轴箱进行拍照并做好留存。
五、轴温报警应急处置办法。
如果动车组报出轴温预警故障(代码68C7)。则随车机械师通知司机立即停车。并根据故障代码判断出故障车厢及轴位数。随车机械师在HMI屏上选择4-轮轴温度查看轴温值并拍照。68C7一般在故障车单元的端车报出。
随车机械师下车检查调度命令和临线限速调度命令。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带上点温枪去故障轴箱进行点温。测量故障轴位的实际温度并与其他轴位平均值进行对比。
(1)下车点温与同车另三根轴的轴温平均值相比较不超过30度,检查轴箱状态,包括轴端盖有无缺失、轴端是否严重甩油、轴箱定位装置是否齐全、轴箱弹簧是否断裂、一系垂向减震器是否漏油、固定螺栓有无缺失。对轴温及轴箱进行拍照并做好留存。如果温差没超过30度,则复位处理。代码消失则正常运行。如果复位后故障代码未消失,则将43-S12置“关”位,通知司机限速200km/h运行。每个办客站点温,对超过1个小时的需要预设点温。在运行途中机械师加强在误报警车厢监控运行,看是否有异音异响。如果有异音异响则通知司机立即停车处理。
(2)下车点温与同车另三根轴的轴温平均值相比较超过30度,则按轴温报警处置限速40km/h运行或请求救援。同时检查轴箱状态,包括轴端盖有无缺失、轴端是否严重甩油、轴箱定位装置是否齐全、轴箱弹簧是否断裂、一系垂向减震器是否漏油、固定螺栓有无缺失。对轴温及轴箱进行拍照并做好留存。
六、结束语
轴温监控系统对动车组运行安全是必要的,通过学习轴温监测系统逻辑能更深入了解动车组轴温监测的工作,方便在遇到故障时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点。通过对轴温预警和报警的处置流程学习,能在线上应急处置上更加得心应手。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更多的时间,通过对轴温监控逻辑的分析,对现场处理轴温监控故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维护效率和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CRH380BL型動车组途中应急故障处理手册.TG/CL234-2014
[2]金哲铭.动车组轴温传感器故障原因分析及应急措施探讨[J].铁道车辆,2012 50(7)
自我认知
我出生于夏天,母亲想让我拥有男儿的阳刚之气,所以就给我取名顾夏阳。现在就读于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已经是三年级了。
我喜欢打篮球,虽然我的球技不是很好,但与同学们一起玩耍其乐无穷。我对机器人技术非常感兴趣,从初中开始就学习机器人搭建及编程,多次参加不同级别的机器人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好的一次是在初三时获得全国(香港赛区)机器人竞赛二等奖。
进入苏高职后,我申请成立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获得了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建社以来,我带着自己的社员参加了许多比赛,2009年,我们的团队同时获得澳大利亚(亚太区)机器人竞赛和美国机器人竞赛总决赛的资格,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代表学校出国参加比赛。
我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观看赛车比赛。每年观看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我必不可少的生活乐趣。看着优秀车手驾着赛车狂飙并登顶领奖台时,我激动万分、羡慕不已。联想到自己的专业,我由衷钦佩赛车风采背后默默付出辛劳、智慧的设计师和机械师们,我想成为他们,并效力于某个车队。
我的性格气质应该属于那种外倾型、独立型、意志坚强型。我平时话不多,但只要是志趣相投,也会相谈甚欢;我的反应性较强,对于突发事件比较敏感,我会很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但更敢于独立思考,自作决断;对于未来,我充满理想,目标明确,时刻鞭策自己为理想目标奋斗、奋斗、再奋斗!
专业认知
因为对机器人技术由来已久的兴趣,报考苏高职时,我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代表产物,集机械制造、微电子、计算机编程于一体。
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与电工合二为一,其技术内容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很广,包括: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
目前,我已经学习了许多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基础》等;进行了操作技能训练,如钳工、车工、排线布线、电气排故、电子焊接等;三年级时,通过了维修电工中级工考核,四年级将进行维修电工高级工考核。
职业理想
我是要有所作为的!在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后,我发现,该专业的机械工程领域覆盖面很广,包括机械制造与加工、光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等,我之前爱好的机器人技术就属于这个领域。所以我决定,在机械工程方面有所作为一番!
现在可以说,我对机械制造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喜欢听数控机床车或钻铣工件的声音,喜欢看工件做出来后寒气逼人的金属表面,如果是自己动手做的话,那就很享受了。我也会参观一些国际汽车展览或国际机床展览,这样可以了解一些国内外最先进最顶级的技术和研发理念。
由于我在钳工技能训练时表现突出,被系部选拔参加钳工技能大赛集训,在集训过程中,我越来越享受钳工技能入门、进步的乐趣。
以上的自知和经历是我确立职业理想的决定性因素。谋定而后动!我要成为一名顶级机械师,设计高品质的汽车或CNC机床。这不是心血来潮,是我长久的选择!
作为一名机械师,要有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胆大细心的精神品质,还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能够集设计、制造、维修等知识技能于一身。在设计方面,主要对机械结构、加工工艺、表面处理,PLC、单片机等控制器的程序、电子电气的电路原理等进行设计;制造方面,包括一般加工、制造的方法要熟知并且能熟练操作,如车、钳、钻、铣、磨等,会使用普通车床、钻床、铣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对电焊、钣金、热处理等冷、热加工有一定的了解;维修方面,主要是在电子电气的电路或者机械结构发生损坏时,能够自主及时的进行检测和维修。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机械师,就要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一项专业技能,这一点,国内外的优秀机械师都是如此。
目标体系
当然,职业理想就其可操作的实质性内容而言,是一个详尽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应该包含明确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及实现各级各类目标的策略举措,这是需要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的。
我的总目标是成为顶级机械师,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实现不同阶段的分目标作为基础或支撑。总的思路是,读完当前学业,顺利毕业或争取做一名优秀毕业生——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留学期间的再学习或深造——尝试工作并实现就业——实现理想,成为顶级机械师并努力守成。
在总体思路中,出国留学是关键。为了拥有更多、更好、更先进的知识及技术技能,我打算职校毕业后去国外留学。通过多方了解,我觉得德国在机械制造方面是世界最强的,我已取得家人的同意及支持,毕业后前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学习。据了解,德国对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应用技术大学的在校学生,可以将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拆成零件状态,然后用各种量具进行精确测量,将得出的数据通过动画软件进行绘制和合成,最后就自己的成果进行演讲和辩论。
我的职业理想的实现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周岁):努力学好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考出所需要的专业证书。对一些感兴趣的非学校课程进行业余学习,目前已经在学校课程以外考出了一张数控车床中级工证书。利用机器人社团平台,努力开展创意设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已制作一个大型人形机器人及一台单片机控制小车)。
第二阶段(18~20周岁):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在高职校的第四年,着力于德语学习,争取考到歌德语言B2证书,便于到德国直接进行专业学习。高职校第五年,也就是实习期了,找一家德资机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期内,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和知识,创造留学德国的必备条件,同时继续抓紧时间学习德语。
第三阶段(20~23周岁):去德国留学,进行两年的对口专业学习,考出德国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如果语言障碍仍严重的话,就在德国读半年到一年的语言,然后再进行两年的对口专业学习。在学习期间,争取在德国企业打工,既赚取生活学习费用,又积攒工作经验。努力考出德国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为升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做准备。
第四阶段(23~28周岁):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学习深造。先完成三年的学士学位学习,如果有机会或条件允许再进行两年的硕士学位学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原则上是不能进入理论大学进行博士学位学习的,但如果个人优秀,获得相关导师青睐,就有可能被理论大学破例录取,进行博士学位学习,对此我将努力争取。
第五阶段(28周岁以后):实现就业,依托职业岗位成为优秀机械师。德国技术大学毕业后,手上的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操作技能还有工作经验,应该足以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了,我将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并争取多方社会关系的支持帮助,尽快实现德国就地就业,我希望在德国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就业后,我将勤奋努力,一步一步走上机械师这个职位,在机械师这个职位上,我将“乾乾终日,夕惕若厉”,积攒足够的钱,积攒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机械制造或者是汽车制造公司,自己设计与制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到那时,我或许可以跻身顶级机械师行列了。
在欧美国家,许多人都有第二职业,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还想拥有一个第二职业,那就是旅行家,旅游可以使人放松心情,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
关键字:动车组 外门 故障
1 引言
CRH1型动车组外门的集控开闭通过主控端司机室操作,而一旦集控开关门出现故障后,则必须由动车组随车机械师通过本地操作的方式逐个车厢开关门,势必影响旅客乘降、延长动车组停靠站时间,影响动车组准点运行。因此动车组集控开关门功能是关乎动车组运行秩序的关键环节。研究集控开关门故障故障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故障应对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2 问题提出
CRH1型动车组(CRH1型动车组由BST公司生产,庞巴迪技术,常称为1型车)自投入运行以来,车门故障一直是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动车组集控开关门故障成为影响动车组正常准点运行的瓶颈问题。CRH1型动车组集控开关门仅能通过主控端司机室进行操作,在司机室操作台上有三个按钮,分别为车门释放按钮、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司机首先按下车门释放按钮,再按下开门按钮,则全列车车门被打开;同样,全列车关门也如此。经过我们测试,车门集控故障发生时往往在车门释放环节,由于这一环节出现问题,而造成车门集控操作被中断,无法完成正常的开关门动作。
那么到底有几个因素造成了车门释放出现故障呢?同时发生故障时如何采取最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呢?
3 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故障模拟再现。当动车组的车门释放按钮给释放继电器提供电源的一路接触不良时,由于DCU(车门控制单元)只收到了MVB(多功能车辆总线)的释放信号,没有释放继电器输入的硬线释放信号,如果此状态维持30S,IDU(人机界面)上的外门状态将变为红色,且IDU报这部分门的门控制器故障。
模拟车门释放按钮未给释放继电器提供电源:将释放左门继电器C.A1.1.1.21拔掉,则操作左侧外门释放按钮集控开门无效。
操作左侧外门释放按钮,保持状态维持30S,IDU上的外门状态将变为红色,且IDU报这部分门的门控制器故障。
随后继续按压车门释放按钮,同时将车门释放继电器线路恢复,则故障随即消失。
总结以上故障模拟情况:当释放按钮因触点组接触不良时,车门释放信号无法传递至车门释放继电器,也就是说车门未得到释放信号,自然会出现车门红框故障。那么,根据故障模拟情况,我们拆卸了车门释放继电器,也就是意味着释放按钮故障或者释放继电器故障。那么在运行过程中如何来判断是释放按钮的问题还是释放继电器的问题呢?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4 解决对策
一旦出现全列车门无法释放的故障时,首先假定释放按钮存在触点组接触不良,为给释放继电器提供电源,在这种情况下需连续多次按压释放继电器,当释放按钮的两路触点同时接通时外门即可正常释放。若按压30s后仍无无法接通,则考虑释放继电器故障。
根据我们查阅资料,车门释放继电器(C.A1.1.1.21)与司机室内多个继电器通用,仅仅编号不同,根据功能性可优先选取备用继电器进行更换。
如果上述两项措施仍然无法解决车门释放故障,则需通过换端激活的方式进行操作,此过程需要动车组随车机械师和司机密切配合。换端操作具体如下:
1、司机将激活端主控钥匙打至"零"位。
2、随车机械师到另外一端激活司机室。
3、随车机械师待释放按钮指示灯闪烁后,即按压释放按钮释放外门,再按开门按钮开门,无需要等司机室其他设备和IDU完全启动后操作。
4、确认外门已经打开后,将主控钥匙打零位。
5、随车机械师通知司机在另一端激活,准备发车状态。
五 结语
关键词:机械加工 工艺技术 误差分析 工艺规程
1 概述
机械产品具备多项性能,特别是对于它的持久性与可靠性来讲,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对其机械加工工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机械生产加工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受到零件的大小、具体的生产技术指标等一系列要求的限制,一个普通的零件不仅仅只是在一个车床上完成,它需要经历非常多的加工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相关要求,来选择具体的机床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与处理。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它所经历的各项加工工艺的要求不尽相同,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施工工艺有一个非常清晰且准确的认识。
2 机械加工工艺的概念和认识
在具体加工的过程中,工艺人员首先要对加工产品的大小要求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和衡量,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相应的工艺过程,还会将有关的加工内容制作成一整套工艺性的章程。我们从某种角度来看的话,机械工艺的规程是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导性文件,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机械师必须要参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同时,它也是对车间和工厂进行改造的一项很基本的技术依据。由于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工厂的生产状况是不一样的,与之相关的工艺流程也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要保证工艺流程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不可一概而论,要与实际的生产状况相结合。
通过实际的加工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从根本上来讲,机械师通过对机械零件的具体性质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有根据的改变的过程就是加工工艺,加工工艺的最终的结果是使不规则的产品变成可用的半成品甚至是成品。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机械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来完成的。
3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的几个主要原因
3.1 在具体的定位过程中存在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定位的误差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在定位副制造的过程中,相关的数据出现误差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是由于基准不能实现重合而产生误差。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如果相关的设计基准与我们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出现了冲突,就非常容易出现基准不重合的误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定位副是由夹具定位元件和工件定位面共同组成的,但是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定位副之间的配合间隙与副制造的数值不够精确,就很有可能出现副制造的一系列误差。这种副制造的误差在我们在采用调整法来对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是在试切法加工工件的过程中,这种误差就不会出现。
3.2 机床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在机床的制造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三种误差,其一是在传动链中产生误差;其二是导轨出现误差;其三是主轴出现了误差。首先,传动链的误差指的是传动链两端的传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引发误差的产生,而这种误差是由于传动链中的各个环节的装配而造成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传动链由于长期的使用,在不断磨损过程中也会加剧误差的产生。其次,作为机床运动的一个基准,导轨出现误差主要是由于对其磨损不够均匀造成的。最后,主轴回转的误差,主要是由于主轴在一瞬间的实际回转过程中产生的平均的变动量,它的误差会影响到所要加工零件的一个精确度。
3.3 刀具的几何误差
刀具在切削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磨损,如果磨损的程度很严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一定的变化。众所周知的是,刀具的几何误差与它的种类、尺寸之间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使用一定的尺寸刀具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加工精度与刀具的制造误差之间,也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3.4 加工工艺中由于受力变形引发的误差
一般而言,在具体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工艺系统对工件刚度的要求与夹具和刀具对比的话,比较低,在切削的作用力之下,由于所使用工件的刚度不够,很容易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对于机械零件的加工误差也是很大的。由于加工切削力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工件的材质也不尽相同,切削力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艺系统发生很大的变形,进而加剧了加工过程中的误差。
4 机械加工过程中避免误差的主要对策
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所遵守的加工顺序应该是基准先行,主先次后、面先孔后、先粗后精,而且,要尽可能的选择更多的使用基准,这就很容易保证各个加工表面的相对精度。
4.1 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补偿法
所谓的误差补偿法,主要就是只在加工的过程中,机械师通过人为的制造出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全新的误差,去抵补工艺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原始性的误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比如再制造数控机床之上的滚珠丝杆过程中,机械师可以刻意的将螺距磨得小于标准值,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力就会将丝杆螺距拉长到标准化的程度,这就可以很好的补偿了原始的误差,也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正应力,机床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丝杆产生热量,就会抵消其内压应力,从而保持了一个标准化的螺距。
4.2 直接减少误差
在具体的机械生产过程中,直接减少误差的方法,运用得比较普遍,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的找到影响精度的各种误差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避减。举例来讲的话,在进行细长轴车削的过程中,工件很容易在温度的强烈影响之下发生变形,这个时候,机械师就完全可以采用“大走刀反向切削”的手法来直接减少变形。除此之外,机械师在薄片工件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的时候,也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粘强剂将所有的的工件全部粘结在同一块平板之上,保证工件与平板可以同时固定在吸盘之上,我们也完全可以将工件的上端面磨平,然后将其取下,以上端面作为基准来磨平其他的端面,这样就可以比较完美的解决薄片的变形问题。
4.3 对误差进行有效的分组
在我们具体的加工过程中,作为单个工序来讲,工艺能力是充足的,它所使用的加工精度也非常稳定,但是加工半成品的过程中,精度却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必须要求来参考上一道工序的加工精度与具体的毛坯精度,这样的过程在加工的时候显得非常的不科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种情况,采用误差分组的办法来避免误差的产生,具体来讲,可以将半成品或者毛坯的尺寸按照误差的大小人为地分为几个小组,毛坯的误差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之后机械师可以有效的调整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具置,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就可以缩小工件的具体尺寸范围,从而通过这种手段来避免误差。
结语:在现时今日,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加工的工艺是机械加工行业的一个侧重研究的对象,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减小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确保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艳.机械加工误差及提高加工精度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2]向大学,刘明生.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制造业自动化,2012(6).
加工过程中的误差补偿法误差补偿是在加工的过程中,为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误差,由机械师人为的制造出一种与之前的误差不同的新的误差形式,用以补偿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原始性的误差。如:制造数控机床的滚珠丝杆时,机械师可将螺距磨得小于标准值,这就是一种人为刻意行为,那么装配的时候所产生的拉伸力就会把丝杆螺距拉长,这样螺距就会增加到标准值,从而达到补偿原始误差的目的,形成标准化螺距。直接减少误差直接减少误差是工作人员对于能够明确找到形成误差的原因后所采取的的改进措施。比如,在进行细长轴车削时,工件较易受剧烈温度变化而形变,那么操作者就可采用“大走刀反向切削”的手法来直接减少变形。例如,对于薄片工件的两个端面的磨削工艺,可使用环氧树脂粘强剂将所有的的工件全部粘结在同一块平板之上,保证工件与平板可以同时固定在吸盘之上,也可以将其上端面磨平后取下,以上端面作为基准对其它端面进行磨平,通过这种直接减少误差方式来克服薄片形变。有效误差分组机加工中,单个工序的工艺能力和加工精度都是能保障的,但对于加工半成品时很难维持较高的精度。这就要参考上一道工序的加工精度与具体的毛坯精度,可采用误差分组来避免误差。具体而言,就是将半成品或者毛坯的尺寸按照误差的大小人为分成几个小组,来缩减毛坯的误差,随后机械师可以有效的调整工件与刀具之间的具置,缩小工件的具体尺寸范围达到降低误差的目的。
矿山零件机加工与煤矿生产效率息息相关。在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加工品质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设计零件加工的内容上,要有具体明确的步骤,包含对零件的规格、质量、大小等进行检查,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是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核心部分。另外,在加工工艺的过程中,也要积极提高工艺规程、改进技术水平、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与利用率,为提高矿山生产效率打好基础。对于煤矿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零件的工艺方面有明确的目标,零件必须满足机械设置要求,能够有效促进煤矿生产。必须严格把关零件质地、耐热等情况,确保机加工的工艺基础。再根据零件的要求来确定毛胚,合适的毛胚能够极大提高机械工艺,促进生产的发展。之后,就是要制定出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全面了解零件特性,研究各零件表面的处理方式,为零件加工打好基础。完成零件的规格检查后,再划分零件粗糙程度、精度,根据区域分布确定机加工方案。另外,加工设备的选择关系到零件的加工质量,如果是大批量的零件生产,一般使用通用机床与专用工夹具,对于不同的机加工工艺而言,其技术含量和检验方法差别也较大。若是小批量的零件生产,切削用量还是由主控人员操作,在平常的事务安排中这一项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煤矿机械加工工艺生产零件中要求则不一样,无论是切削用量,还是相关重要零件的规格都得加强注意,不能随便更改,这样为了保证生产的合理性和节奏的均衡。最后,就是填写机械加工与零件的工艺文件。高质量、高品质、低成本是煤矿机械加工工艺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较好的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技术是煤矿效益的首要前提,尽管煤矿产业目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大部分煤矿的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发展仍比较滞后,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提高,我们要拓宽视野,向先进国家的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不遗余力的提升整体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
通常而言,零件加工实践中,我们都会同时出几套设计方案,但有可能这几个方案会产生矛盾,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研究,选取最优方案。此外,在现代煤矿的机械加工工艺中,要积极提倡自动化与机械化,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失误,为操作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所有的机械加工工艺中,都有一个规程环节,它关系到生产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工艺规程目标应精确统一、避免繁琐。其中所用的专业修辞、符号、单位、编号等因素要根据煤矿的实际规格来设计,若在机加工实践中,发现某一机械零件的规格或者所采用的技术不符合要求,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不能随便对机械加工零件及其设计图进行盲目修改。
作者:姜利平 单位:西山煤电东曲矿机电设备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