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6: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我国高等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篇(1)

一双飞翔的翅膀托起一张印有“Pop Music”字样的圆形光碟,这就是2007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暨首届“学院杯”邀请赛logo。11月8日至11日,这个logo闪耀在四川音乐学院校园。该院和四川省教育厅、文化厅主办,川音通俗音乐学院和橙天歌歌数码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在规模、规格上创国内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领域之最。11日晚,“学院杯”决赛暨论文颁奖晚会在成都金沙国际剧场举行,四川省音协主席、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付林、副主席陈小奇等上台颁奖;川音通俗音乐学院教师余政仪、施涛合作的《改变研究模式调整教学方法》、上海音乐学院选送的歌手杨添茸,分别获得论文和“学院杯”一等奖。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院校,自2001年创办以来成果斐然。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的流行音乐专业高等教育,也各显其能各具特色,正在引领流行音乐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毕竟不像传统音乐教育那样,拥有完整的体系和深厚的积淀。其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编、目标培养等等,亟待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川音通俗音乐学院作为最早建立流行音乐教育专业的“先锋队”,深深认识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遂牵头率先举办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暨首届“学院杯”邀请赛,希望通过各院校的交流沟通,使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完善。

作为此次活动顾问的金铁霖在9日的开幕式上热情致辞,谈及自己从美声艺术的学习者到民族声乐的教育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研究通俗唱法,“那时高等院校还没有相关专业设置。我为歌手成方圆、韦唯等上过课,她们后来在流行歌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此前,媒体流传“金铁霖教授批评李宇春唱功不行”,当李宇春一袭黑装登上舞台,向母校表示诚挚感谢,并向金铁霖致意时,金教授颔首微笑,一派学者与长者风范。而何洁与2007“快乐男声”总季军魏晨、第9名王铮亮同台献歌竞艺,更为开幕式演出频频增加“亮点”。李宇春、何洁开个唱、出专辑,魏晨已签约被包装,王铮亮在京出演音乐剧《莎士比亚密码》男1号……川音学子成为娱乐“新宠”,打出一片新天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篇(2)

>>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我国科技前沿领域博士学位论文概况分析  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电子文件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热点透视 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国高校档案学研究生统计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 从博士学位论文看我国近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我国首批武术博士学位论文在沪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结与思考 我国档案学教育论文计量分析 我校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的实践与探索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近十年中国旅游类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与展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学类)获奖的要领剖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量分析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蒋冠.政府信息公开目标取向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0]候卫真.论政府信息化取向与信息能力构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1]谭必勇.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12]王少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

[13]邵华.档案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科建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14]高大伟.档案学的元问题及可能的形而上[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

[1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5.

[16]蔡梦玲,高俊宽.从档案学硕博招生看档案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档案学通讯,2014,04:21-26.

[17]胡莹.档案学视野下的东巴古籍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篇(3)

社会网络分析高等教育定量分析我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制度改革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影响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调整结构、理念以及资源配置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迁。近年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受到传统理念、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来看并不理想。因此,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探寻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对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过于单一化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主要是用来分析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这些关系构成的集合方法,所谓社会网络实则就是有多个点之间的连线所构建的集合体。长期以来在社会学领域一致存在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这些思想成为阻碍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出和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这些质疑作出回应。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根据数学方法和图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建立重构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使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个体”变成了“社会结构”,通过运用网络关系分析,实现了个体之间关系以及微观网络和宏观社会结构相结合。

二、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

目前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领域,并且将研究视角局限在了政策提示下的约束性分析,在内容上过分注重于运用系统理论研究高校教学实践和教育服务质量的改善。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时动态和研究热点。

1.研究方案设计

(1)分析对象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将“高等教育”作为搜索关键词,设定搜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匹配模式均为“精确”,共检索到文献206478个,将这些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2)分析方法

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基础,并运用UCINET分析软件以及文献分析系统BICOMB对按条件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变化规律、发展方向、研究热点方面的分析,进而得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特点。

2.研究结果

(1)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

在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UCINET软件的Netdraw功能可以将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运用共现知识网络图的形式予以直观的展示(见图1)。通过共现知识网络图可以明显观察到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研究主题与关键词的联系程度以及紧密关系。通过对分析数据和共现图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管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教管理、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对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学界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与以下方面:第一是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第二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问题;第三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制度问题;第四是高校教学改革问题;第五是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问题;第六是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等。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度和期盼,例如目前社会上呼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以及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高校运行的监管体制等一些列关于高等教育的社会热点话题。(2)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接近中心度。其中点度中心性反映的是一个要素同其他要素的直接关系,如果该要素的点度中心度较大,则表明带点在网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或者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在本次研究中点度中心度最大的关键词是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而宏观这个词语在整个网络中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其标准化中心度达到了72.681%,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

中间中心度是指社会网络中一个要素如果处于其他要素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则认为该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究其原因是因为该要素控制了其他要素的交往路径资源,通过对信息进行操作将会对整个群体产生影响。在评价中间中心度时,如果一个要素处于众多要素的最短路径上,则高要素的中心度越高。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间中心度最高的两个要素是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客户层与教学合作研究,表明这两个要素占据着多数的资源,其他的关键词多数是通过这两个要素实现与网络的沟通。

接近中心度的测度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控制,如果一个要素的接近中心度较高,则该要素必然与其他所有要素的距离最短。经分析得出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研究的接近中心度高于其他关键词,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距离最短,是最有可能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因素。

三、结论

整体来说,学界对于教育体制以及相关制度的研究热情最高,而对于微观层面和实际的教学实践有所忽视。这种状况导致了理论研究资源的不均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难以得到落实。因此,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思考以及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等细节问题应纳入到高更教育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牛奉高,王菲菲,邱均平.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主题及其演变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1).

\[2\]胡媛.高校教学团队的演进与发展策略――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出国与就业,2011,(12).

\[3\]王超,许玉贵,蒋萍.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45-01

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科院校必须进一步积极优化专业结构,积极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下面主要围绕高校应用型本科才人培养教学中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类型,制定科学培养方案上进行一些探索:

一、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人才培养定位不仅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逻辑起点,甚至可以说学校办学定位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设计框架,关系到后续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从教学计划变为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应反映出教育理念的升华,抛弃过去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狭隘的教学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轴心的教学观。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成立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

为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效率,也更具针对性,学院要求各教学单位每个专业均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委员会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使所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需要。

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对整个课程教学都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与可接受点,制约着课程教学的程度高低、内容组织、方法运用及教学的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教学重点

根据国外对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强调知识的串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实践教学便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根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师生观,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为明确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大型比赛,通过每年校内一系列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及成立课下兴趣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应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注重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为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培养兴趣,掌握学习方法,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专业必须开设专业导论课,由专业教授授课,同时聘请业界知名人士讲授部分课程内容。此外,设置实习课程,让学生在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岗位上经过认知实习,了解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经过这一过程的学习以后,他们会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有利于结合自身兴趣,规划未来发展,在专业方向的选择、课程选择上会更加理性。

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包含3个项目,即“优秀学术人才”、“优秀创业人才”和“优秀人才领导力” 培养计划。首先,重在培养方向的多样,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涵盖众多,这三方面培养计划分别是针对社会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学科,分别有着宽阔的职业出路,未来的发展路径多样化。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这一计划采取“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如参加学术计划的学生要参加论文写作讨论班,以研究最新论文、尝试写小论文,最终发展出毕业论文为主要环节;参加创业计划的学生要参加真实的创业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等;参加领导力计划的学生要深入到政府等机构做调研,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8-9页.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法律性质;学位管理机构

关于普通高校①学位评定委员会法律性质的研究在我国由来已久,从1999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1]开始,有关讨论更加激烈,但是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实际运行中的法律性质仍然比较模糊。

一、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之争

我国学位评定委员会自建立至今,其法律性质一直未能明确认定,这使得学者们根据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组成等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一)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分类。

1.行政性质。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机构的法律性质判断,不能仅以该机构的名称为依据,关键要看其组成和功能。根据《学位条例暂行办法》的规定,普通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由9至25人组成,他们会来自不同的学科。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中,评定刘燕文论文的只有一个相关专业的内行,其余的委员均是外行,他们根本无法对论文中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另外,从《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对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规定看,学位评定委员会主要负责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决定。[2]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委员会答辩后,先由系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再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事实上,高校每年毕业学生之多根本无法保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评价。因此,普通高校内部的学术评判机构主要是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应是学术管理机构,学位评定委员会实质上是一个行政组织,是学术行政的一种,并且独立于高校,而不是高校的内部机构。[3]

2.学术性质。

有学者通过对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和性质分析,认为“将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职务评审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主管高校教学、科研事务的组织――学术委员会。”“使学术委员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评议、审议、论证和决策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4]“我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下设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应当设置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师聘任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等若干专门委员会。”[5]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将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是学术委员会的组成部门。

3.学术与行政的双重性质。

高校学位审核授予从权力运行过程来看是以学术权力为基础的不完全行政权力,是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6]学位授予权的本质是学术权力,但同时具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双重属性。在学位授予过程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也有其各自的行使边界。学位评定委员会所获得的权力为管理学术授予工作,并授予受教育者学位的权力,从其权力的本质属性来看为学术权力。但在学位授予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行政管理事务,因此学位授予权也存在行政权力的属性。[7]

二、三种法律性质的辨析

将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为高校外部行政组织,那么高校对于学位评定委员会没有指挥权和命令权,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是高校行政当局的下属,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召集权、议事权、决定权在于委员会自身。[8]司法实践中就可以将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因为高校与学位评定委员会之间没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果以高校为被告,因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的决定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高校则可以以评定权力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们的手中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即使判决高校重新评议学生的论文,高校也没有权力召集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而只能找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但是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席并不是判决中的被告,无法强制执行。

我国高校决定学位的授予主要由学位评定委员会行使,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学术与行政双重性质的机构。在行政方面行使着学位授予过程中的行政管理事务;在学术方面还行使着学术评定的职责,这不仅可以体现授予机构和国家的学术信誉,而且也保证了学位的严肃性。但是由于性质的双重性,也会使高校内部机构其他机构在地位和职责的划分上出现混乱,甚至由于学位评定委员会行政权力的行使不当而使学术权力受到制约。同时在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时也会出现矛盾:由于其具有行政性质,表面上看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但是它又行使着学术职责,这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需根据其行使职责的性质判断能否作适格被告,对法院来说并不现实。

综上,三种法律性质各有其利弊,认定为行政性质并独立于高校的做法将会导致学位这一本质上具有学术性的称号显得无所适从;将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为学术机构,又会出现授予学位不具有国家强制力而使社会认可减弱的困境;而学术与行政双重性质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在高校较难把握自己的地位,时常出现行政权和学术权不均衡的情况。

三、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及未来选择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问题比较复杂,我国《学位条例》 和《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均未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目前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将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为高校内部学位工作的决策机构。首先,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名义上并没有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也没有诉讼主体资格,符合高校内部学位机构的特征。就当前总体情况看,普通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属于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比较符合制度现实。[9]其次,从学位授予单位与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关系看,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学位授予单位设立的负责确认和批准学位申请人是否具有相应学位水平的内部机构,是学位授予单位中的管理机构和批准机构,而不应当是学位的评定机构。再次,从我国法律的设置看,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批准学位,并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工作进行领导和决策。有关学术水平的问题,则应当放手给本学科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10]同时,因其组成上的“外行决定内行”这种不当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学位评定委员会不需要对论文评定,那么不同学科的专家仅根据教务系统作出的学生各项表现的情况以及答辩委员会的意见最终决定授予学位还是科学的。

因此,将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为行政性质的学位管理机构,不仅可以明确我国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而且没有损害其所决定颁发的学位的严肃性,同时也未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性判断形成阻碍。

要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保证学术和行政的协调以及高校内部治理的有序、高效,实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我国应建立完备的学位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学位法律规范体系才能保障高校内部机构分工明确、地位清晰。我国的《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位的功能和本质也在变迁,因此需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学位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学位法》,有效规范学位评定和授予行为,解决学位评定委员会法律性质缺乏法律依据的历史积弊。[11]其次,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划分。学位评定委员会是高校内部的行政机构,应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二者的职权,学术委员会负责与学术相关的事项,而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即使是在决定授予学位时,也应对学术问题行使形式审查职责。最后,在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运行过程中,应逐步尝试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高校学术管理体系,采取学术委员会的学者治校方式,[12]重视学术权力,完善学术制度建设,从而保证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协调发展,使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性质能够不断地符合大学治理和发展的新需求。[13]

参考文献:

[1]中国法院网.http:///.

[2]唐余明.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名与实[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3]何兵.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8月29日.

[4]陈邓海.树立高校学术委员会权威: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路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8月.第26卷第4期.

[5]孙绵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7月.

[6]刘卫东,罗长坤.高校学位评定学术权力探析[J].重庆医学.2008(11):37.

[7]李响.论我国高校学位授予中的权力关系[J].煤炭高等教育.2013年3月.第31卷第2期.

[8]何兵.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法律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8月29日.

[9]湛中乐,苏宇.论大学法人的法律性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9).

[10]张德瑞.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与立法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

[11]孙春牛.我国学位授权审核中政校关系法治化研究[N].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2]李莉.大学与政府――俄罗斯高等教育与国家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3]邹晓红.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3(11).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孙芹(1979-),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山东济南250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90-02

一、高等教育的分类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方法。”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的高等教育分类法有两种。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3个层次、7级、3种类型。其中,第3层次中的第5级是高等教育,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归纳上述第5级的教育,高等教育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实用型3种类型的教育。

2.潘懋元教授分类法。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综合研究型、专业性应用型和职业性技能型三类。在此基础上,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综合研究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和职业性技能型的高职院校三类。

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依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106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78.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3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1。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分析,制造业需求人数 131.8289万,所占比例约为27.5%,占到总需求量的1/4还要多。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分析,职高、技校、中专需求人数94.6331万,所占比重54%,大专需求人数81.2272万,所占比重17%,大学需求人数40.7119万,所占比重为8.5%,由以上数据可见,职高、技校、中专、大专需求占到总需求量的70%以上,即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最大。

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民办高校从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和水平来看,都与办学多年、文化积淀深厚的公办本科院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应用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1.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相关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规格上,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1)在知识结构上。毕业生应具有外语、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需要的计算机、数学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机械学、电子学等专业知识;(2)在能力结构上。毕业生要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工艺编制的方法;具有一般机械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能力;具有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3)在素质结构上。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严谨、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2.结合目标定位,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当中,学校必须考虑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范围,加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同时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机械类通用型本科人才,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就获得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必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加大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还应重视个性化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并开设创新实验室,学习方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从而制定出创新型、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3.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学院要注重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提出“订单式教育”,即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怎样的人才。学院还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积极开展“特色课程教育”,全方位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1)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设置体现“计算机不断线”,加大课程设计,强调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学习,并根据专业特点安排实验实训课程。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同时,课程体系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专业课程至少要达到院级优质课建设水平,课程建设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体架构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2)尝试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为实现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既要包含设计又要包含制造,而且学生必须在数控机床上至少加工出毕业论文中的一个中等复杂的零件,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

5.加强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实施主体要建立与相关专业未来的岗位群工作现场相近的实训场所,以便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相近的“职场情境”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处理生产现场各种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框架下,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环节要与相应阶段的理论教学相对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机械产品设计大赛,通过大赛,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师资队伍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建学研结合、层次递进的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之外,学校还应把“注重实践、复合培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口。因此逐步实现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确定职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6.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起由组织系统、评估系统、信息系统和调控系统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1)组织系统。学校建立了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组织系统,三级组织各负其责,上下协调,运行有效。(2)评估系统。学校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3)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活动和学生信息员报送信息以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获得的信息。(4)调控系统。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评估系统、畅通的信息系统,为教学质量的调控创造了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情况、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基本设施情况、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师德、学风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调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实行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凡出现重大教学事故或在教学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中评定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对于严重不负责任、授课效果极差、学生反映强烈或连续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取消其授课资格,聘期内不再继续聘任其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差的外聘教师,取消其授课资格。

四、结束语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毕业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从而吸引优秀教师、优秀生源来学校工作、学习,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DB/OL]./gb/zwxx/2011-02/11/content_391109. htm,2011-02-11.

[2]高林,鲍洁,梁燕,等.关于高等教育分类与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7).

[3]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4]张士勲,张仲秋,郭占元.民办应用型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3).

[5]吴亚男.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6]张兴华.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

[7]刘迎春,宁立伟,邓奕,等.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篇(7)

今年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时期。回顾我国高等教育10年的大众化道路,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经接近25%,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从20%左右发展到50%,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级阶段,或者称为后大众化阶段。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进人后大众化阶段,蕴含着许多风险,有可能出现失序而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我国高等教育是用1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30年甚至50年走完的道路。高速的扩张满足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部分现实需求,也带来了新的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质量函待提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经超过25%,到2020年要达到40%,这正是高风险的所谓“后大众化阶段”。总之,未来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要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与会学者对此表示赞同,当前我们确实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反思。教育有其发展规律,教育要有耐心。与会者普遍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向后大众化阶段之际,迫切需要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反思。本届论坛以“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为主题,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这正是我国高校在后大众化阶段的战略任务。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

关于何为创新人才,与会者大多认为创新人才在认知方面具有思维发散性、求异性以及逆向性等特征,同时也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还有开阔的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与会者提出,要寓创业素养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校自主招生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关注。自主招生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传统招生模式,但是也引发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丁光宏教授认为,自主招生的目标就是要招收到符合未来人才需求、适合大学培养特点的学生。在过去6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复旦最近联合兄弟院校提出了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整体思路。它的核心是考生依据平时学习的成绩、兴趣和特长,向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校及专业提出申请,高校在审核考生材料并在高考结束后,依据审核结果和高考成绩对入围考生进行面试预录取,考生可能接到多所高校预录取后选择其中一所予以正式录取。这个一方案不仅全面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的要求,而且较大限度地避免了目前自主招生中公平性、科学性和安全性的三个问题。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与会者认为,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性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环节,创新性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追求创新并把创新构思付诸实践,才有可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学生参加国际创新大赛、艺术教育的工作室教学、应用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及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上海市知识创新工程等教育创新引起与会者的兴趣。例如,复旦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试验计划(“望道计划”)选拔最优秀的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并提供机会参加前沿的科研实践,同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该计划集全校之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6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增设理科基础课程平行班,加强课程的深度或广度;第二个平台是探究式课程;第三个平台是国内外知名教授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第四个平台是若干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以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不同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研究方向,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第五个平台是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第六个平台是国际交流平台,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不少与会者提出,要让学生自由发展其个性,包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天生之才是什么,不要过于控制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兴趣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说主张的“自由劳动理论”也强调每个人凭兴趣自由发展其个胜,实现自身本质力量。

三超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当下教学与不书班之间的矛盾在我国高校较为突出,“重不书班、轻教学”现象在许多高校比较普遍。课堂上教师味同嚼蜡的照本宣科,而学生几乎没有权利自由选择换校、退学和选择专业与教师,逃课便自然成为大学生的应对策略之一,即便不逃课,坐在教室内也会采取“出席不出力”的对策。与会的一位学者分析,当教师与大学生共同进人完全信息不合作的博弈状态中,而且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使得这种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大学教育状况趋于稳定的均衡状态。

华东师范大学金忠明教授提出应从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收获进行后设评价。这是因为只有当学生毕业之后,经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收入的增长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之后,才能正确看待和评价大学期间的哪些学习行为和学习收获是对自身大有益处的。因此,对毕业学生进行定期的、持续的学习质量跟踪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检测的期限以6~8年一次为宜,初次评价可以设置在大学毕业前夕。此外,应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报告的形式进行公布,公布时段以高考前夕的5月份为佳,可供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家长参考。高等教育只有开展了后设评价,才能改变当今高校急功近利、违反教育规律的种种短视做法,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破解高校教学空心化、科研泡沫化的瘤疾,真正实践总书记的期望: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也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培养出创新人才。

有与会者应用“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的重要性。由于不同教师的察赋之不同,因而教学和科研之收益和机会成本应因人而异,从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黄金分割点”应该成为个人性的选择活动。倘若不是如此,就必然违背个人的意愿,违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也会给教师的发展进步乃至学生的个人成长造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与会学者认为,高校应该按照工作性质,分成教学为主、科研为主和服务为主的等三类工作岗位,分别进行职称评审,有助于调动三类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进行分类的职称评定有助于充分利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好处,大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

人才培养质量。

四探索大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与会者从教授的学术自由,论及到了“教授治学”和“教授治校”两个概念。部分的与会者认为,大学的核心事务是学术事务,应由教授委员会对学校事务做出决策。教授委员会应由各院系逐层推举而成立,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担任各级教授委员会委员职务。也有学者指出,如果教授的权力过大,也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在德国大学,教授们组成的评议会选举校长。这样,大学校长在各种场合首先是为教授讲话,其次才是为大学讲话。与会者建议,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确定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授委员会、党委书记责权边界,要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和各类委员会的运行规章制度,同时又要防止陷人“法律主义”和“部门利益”的泥潭。

上海电力学院副院长姚秀平教授指出,“行政权力强势热门话题化、学术权力弱势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目前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大体由四部分构成:一是行政事业拨款;二是学费收人;三是各种专项拨款;四是科技服务和社会捐赠收人。第一项经费取决于学校的学生数和教职工数,第二项更是完全取决于在校学生数。校长们特别关注专项拨款,目前,较大比例的高等教育经费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工程”以专项的形式配置的,而绝大多数“工程”以学校的科研经费数、科技论文数、成果数、专利数、学科排名等为依据来进行配置。这样,为了争取更多的专项拨款,校长们就不得不依靠其行政体系以考核、薪资、职称等指挥棒来指挥教职工每年该争取多少科研经费、多少科技论文、多少成果专利,而不管是否符合学校的学术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使行政主体与学术主体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谈到了资源,与会的学者们自然又谈及教师薪酬及其占高校办学经费的比例,并比较中外情况。多位与会者指出,只有教师能“体面劳动”,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学校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