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5: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关键词]校园网;课程咨询;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09―03

引言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在现实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中教师对新教材如何分析与把握?对新课程内容如何处理?对教学设计如何建构?等等,诸如此类的一线教学实践的细节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实践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克服,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高质量推进。然而,我们目前的课程咨询机构并不能满足教师的这些实际需要。因此,在现有课程咨询机构不具备充分咨询能力的条件下,对教师来说,借助外部的信息技术能力,凭借网络平台开展课程咨询,切实把握和解决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实践性和策略性的难题,非常需要,势在必行。

一 当前课程咨询中存在的问题

1 咨询内容不够完善

就我国目前的课程咨询机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国家专设的一些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地方研究院及各类学术团体。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由上而下进行,专家咨询是我国课程咨询业的主体。但这些课程咨询机构的专家、学者,远离高中教学一线岗位,缺乏实战教学经验,对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不可能完全把握,势必导致在新课程咨询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课程标准理想化和形式化的问题。虽然这些咨询机构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80%的网站没有咨询的功能,只是政策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对一线教师的实践咨询帮助较少。

2 雇主咨询程度不高

在我国的课程咨询过程中比较注重咨询的专业性,第三方咨询即企业参与的课程咨询还很少,传统的咨询公司很少从事课程咨询业务,现有的网络咨询公司也只擅长信息调查、搜集和整理,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对于教育咨询,特别是课程咨询这种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咨询业务很少。而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承担者,其决策咨询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还不够强,使得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一线教师对现有课程咨询表示不太满意。

3 咨询意识有待加强

高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咨询的主体,而目前76%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有84%的一线教师不知道怎样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课程的民众咨询意识也有待提高。目前75%的中学校园网开设了新课程这一栏目,为教师提供了大量资料,但教师很少利用校园网进行课程咨询。已有的校园网的主要问题“除了经济的和技术的原因之外更为主要的是对于校园网站的功能定位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认识不清,过多地把它看成是一个权威性的布告栏而不是一个服务性的系统。”得校园网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 构建课程咨询网络平台的可行性

1 校园网的建设现状为构建咨询平台奠定了基础

作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校园网的建立,是实现课程咨询平台建设的重要条件。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大多数学校都意识到校园网建设的迫切性,积极筹建校园网,并且有些已建成的学校拟将进一步扩建或升级。因此,现有的中学校园网不仅从规模上已经形成,在功能上也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管理、校园视频、音频管理等功能为主的综合管理平台,这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开展课程咨询奠定了基础。

2 现有网络咨询室为咨询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借鉴

目前也有一些公司提供网络咨询室的服务,这一系统适用于各种网站,如果借鉴用于开展课程在线咨询,可赋予校园网对话的生机,赋予课程咨询的新模式。例如校园网上的虚拟咨询室的建设可以借鉴商业网络咨询室的技术特点,即基于免安装的网络视频技术构建课程咨询室。教师无需安装或者下载任何软件,就能直接进行即时交流,方便教师使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

3 校园网环境为课程咨询活动提供了深入的平台

基于网络平台在高中教师之间展开民众咨询,可以弥补专家咨询机构在解决一线教学实践问题中的不足,深入课程实施前沿。网上咨询者的来源主要是新课程试验区的一线教师,由于新课程培训的有限与课程实施需求的差距,使得课程咨询的问题更接近课程的实践。网上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免去了面询的尴尬。

4 校园网络平台的免费共享使得课程咨询切实可行

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咨询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创先进的课程咨询模式,它突破时空界限,最大限度地实现优秀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现实生活中每个一线教师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在校园网上通过课程咨询平台,教师可以互相学习,获得较大的信息量,且校园网平全开放,这对课程咨询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三 构建课程咨询平台的设计方案

在新课程实施中,科研工作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团体的协作,这种协作既表现为吸收前人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又表现为多个人同时配合协作。学校网站为这一协作提供了便利。借助校园网的课程咨询平台,在教师的协作过程中开展咨询,教师应该咨询什么呢?这一平台应提供哪些服务呢?

1 课程咨询平台的内容

网络上的课程咨询是一种综合咨询,它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课程需求和定位咨询、课程资源的咨询、教学设计方案咨询、课程运作模式的咨询,如图所示:

第一,课程需求及定位咨询。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以某种需求为出发点的,而教师通常被认为是最了解自己和学生的需求。另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定位新课程,体现新课标理念,处理好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因此课程需求及定位是首先需要咨询的。

第二,课程教学资源的咨询。课程实施与课程教学中的资源密切相关。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教学资源的咨询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怎样使用教学设备、教学媒体,怎么实现技术与课程的有效、合理整合,包括教学环境的准备和教学材料的收集等。

第三,教学设计方案的咨询。由于课程改革的实施就是教学设计方案落实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方案咨询是课程咨询的核心内容,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其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方案、课后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作业的评价、课程评价方案等。

第四,课程运作模式的咨询。课程改革只有依据课程目标要求来实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鉴成功的课程运作案例和教学方案,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利进行。课程运作模式的咨询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其内容不仅包含课程内容、课程进度,还包括对教师新课程研究的咨询。

总之,课程咨询的每一项咨询内容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各项互相联系。其中,需求和定位咨询是新课程教学咨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方案咨询是核心。另外,课程咨询过程贯穿课程实施的始终,咨询内容都与课程的实施密切相关,提供的咨询方案又在实施中得到验证,并通过反馈和交流开展下一轮课程咨询。

2 课程咨询平台的功能和服务

为了满足课程咨询的条件,在利用现有的校园网功能基础上,还需要对校园网的服务和功能进行一些改进,建立虚拟的网络咨询室。在校园网络课程咨询室的建设中,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咨询管理区、课程资源库、教学设计方案展示区、咨询者交流区:

第一,课程咨询管理区。为确保发挥网络平台的指导交流服务作用,在学校成立新课程咨询服务小组,并设置一名管理员进行课程咨询的管理和维护,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在线咨询的内容和时间,并联系一线教师参与到课程咨询室中解决咨询者的问题。另外还包括对咨询者和被咨询者的用户信息管理及权限管理,随时解决咨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建立课程资源库。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计算机辅助远程课程咨询得以开展的基础,是网上远程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咨询平台要求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独立的课程资源库,包括:新课程案例库、课程单元咨询库和单元开发库。新课程案例库、课程单元咨询库是基于单元知识点组成的符合一定组合要求的咨询元素。单元开发库实质上就是为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软件或素材提供一个素材库,好的开发成果可向管理员申请进入课程单元咨询库以供其他咨询者使用。

第三,教学设计方案展示区。依据网络平台上课程咨询的内容,在校园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其功能的设计应增加教学设计方案的展示区。在这一模块,应该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呈现,并提供上传、下载、浏览、标注、修改和保存等功能,教师应能够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下载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每节课堂的教学设计共享,为教师课程咨询提供大量更切合实际的咨询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咨询。另外还需给出相关的课程设计方案的链接,实现咨询的多样性。

第四,咨询者交流区。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课程咨询室应具有咨询交流的功能,通过在线讨论可以开展课程咨询,通过教师的实践验证后开展反馈和交流,解决咨询的问题,并对这些解决策略讨论、推广。目前,很多网络咨询室的交流区打破了文字咨询的瓶颈,让咨询者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文件四位一体的方式来咨询。校园网中的课程咨询室的建设在技术条件可行的情况下会日趋完善,实现多方位的交流。

3 课程咨询平台的实现方式和相关技术支持

基于校园网的课程咨询平台构建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第一,在校园网上自建网络咨询室。在校园网平台上建立的课程咨询室,教师通过校园网页面的超链接便可使用。建立这一课程咨询平台的关键技术为JavaScript、Flasb Action Script和XML等。其中JavaScript主要用来设计课程咨询室的交互性:Flash Action Script用来存储教师的个人信息和咨询记录等;XML主要用来描述课程咨询的资源库,通过JavaScript读入XML中存储的课程资源并输出到Web页面,教师就可选择不同的咨询内容进行咨询,还可以演示教学设计方案、寻求资源支持。同时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课程咨询室可以直接实现视频和语音的即时交流。

第二,利用已有网络咨询室开展课程咨询服务。对于暂时没有条件自建网络咨询室的校园网,可以借助已有的网络咨询室,最好是开通了语音和视频服务的咨询室。目前一些公司也提供网络咨询室的服务,可将其应用到校园网,作为一个课程咨询平台。笔者通过利用“腾商网络咨询室”等网络咨询室开展相关方面工作的探讨,认为此类咨询室可以完全胜任此项工作。这种免安装网络视频咨询室使用新一代无插件网络视频技术,视频语音清晰流畅、集成过程快捷简单,可以使教师随时随地访问,降低课程咨询的成本。

第三,利用专用的聊天软件开展课程咨询。通过利用一些专用聊天软件也可以实现课程咨询。在校园网主页的相应位置增加一个图标,点击图标即可登录开展咨询。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Chat软件,Chat软件又叫“呼叫中心”软件,它可以在网页中启动语音功能以实现两地用户的交流。有些聊天室的界面风格还可以自行配置,提供背景图片应用,适合不同咨询室的风格。他们还具有课程资源和教学设计方案的功能,并支持视频和语音的广播式和全双工(单独咨询),提供咨询记录的下载,可实现课程咨询的多方位交流。

另外,由于校园网络服务模块是实现新课程咨询的保障条件,对教师进行校园网的课程咨询室服务、邮件服务、论坛服务等附属功能做培训,可以加强教师使用校园网的意识,为课程咨询建立沟通交流的渠道。

四 前景与展望

总之,借助网络开展课程咨询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很好地使用必将对新课程的实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我们谈的只是利用民众开展课程咨询,今后还应该进一步拓宽范围,建立专家咨询和雇主咨询等多种形式。力求保证网络平台上课程咨询的权威性、民主性和现实性。在一线教师应用的过程中,还应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背后的教学管理问题,将网络平台的服务做到位,这是应用方――广大一线教师愿意看到的,也是信息化第三方――网站的开发者和维护者应该努力去做的。

参考文献

[1]代建军.课程运作系统中的课程咨询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07,2:10―14.

[2]陈军岸.怎样把握校园网站的建设[J].信息技术教育,2007,6:95―96

[3]朱书强,刘明祥Jk海地区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2,1:39―43.

篇(2)

[关键词] 网络教育资源; Thinkfinity; 资源组织结构; 资源特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蒋银健(1971—),女,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有技术支持的语言教与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一、引 言

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增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实践应用效率与效益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为教育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网上传播的信息资源、信息载体以及管理和服务体系,[1]它包括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具有开放、 互动、 共享、 传播速度快、 存储方便和内容丰富等特性,[2]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知识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定为战略目标之一,倡导通过“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3]纲要规定了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供选择的路线和模式,对于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而起步,在近十几年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研究者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如黄琼珍等研究了高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议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管理部门和协调机构、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规范管理、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4]胡艺文等基于网络学习境脉的视角,认为网络资源建设可以从技术支持、知识组织、社会认知等三个层面展开;[5]曹卫真通过比较中美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机制、理念和策略,认为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可以按决策层、组织层、技术层来分层推进;[6]汪小刚从系统建设和内容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性问题,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与特色专业和课程的学习机会整合、基于资源的学习应该从控制向生态转变等策略。[7]国内研究者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为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益奠定了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仍受制于理念、投资和环境等条件,虽然开发了大量的网络教育资源,但是大部分仍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无论从针对性、规范性,还是从实践应用效益和效果上看,都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张敬涛等的研究,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存在着结构性短缺、资源类型少、内容不系统、形式呆板、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互动共享机制、更新速度慢、有效应用程度偏低等问题,高质量、易于使用和有效满足教学需求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仍然十分缺乏。[8][9]

国外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由于具有良好的投资和技术环境,重视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如Armatas和Rice通过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运用基于网络的资源学习模式进行心理学课程学习过程的研究,建议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满足学习者个体差异和喜好。[10]Kirkwood调查了本科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原因和方式,结果显示学习者使用基于网络的资源并不是技术本身的原因,而是基于各种情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评价策略和教学模式的影响。[11]Napthine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持积极的态度,因为它们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在网络资源中能够获取课程大纲表示兴趣和支持。[12]Recker等人针对数学教师和科学教师如何搜索、获取和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发现,教师使用大量的策略搜索他们认为合适的资源,并且几乎不做改动地直接使用这些资源。[13]而Reinhard和Nelson的研究发现,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主要是因为这个网站的特色与教师本人的教育哲学观念一致。[14]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都持有积极的态度。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符合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能够支持教与学活动的网络教育资源最受欢迎。国外的相关研究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资源的质量保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借鉴国外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国内该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开源网站Thinkfinity在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和组织、资源内容特点和网站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为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Thinkfinity网络教育

资源的组织及开发模式

Thinkfinity由美国Verizon基金会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创建。Thinkfinity的意思是“为学习(创造)无限机会”。到目前为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Thinkfinity共开发了一个门户网站()和十个子网站(见表1)。其中,ProLiteracy专门为培养成人的读写能力提供相关网络教育资源,其余网站则主要针对K-12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发促进教与学的网络教育资源。

(一)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

Thinkfinity网站中教育资源数量大、涉及面广,为了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资源使用与操作环境,Thinkfinity按照主题分门别类地存储其资源,每个主题都是一个小型资源库。例如EDSITEment人文网站中的资源分别存储在 “教学设计方案”(Lesson Plans)、“网站”(Websites)和“学生资源”(Student Resources)三大类主题中。用鼠标点击任何一个主题,使用者即可获得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如果点击进入“教学设计方案”主题库,关于“艺术与文化”(Art & Culture)、“世界语言”(World Language)、“历史和社会学”(History & Social Studies)、“文学与语言艺术”(Literature & Language Arts)等针对具体人文内容的详细教学设计方案便可供使用者按需选择。点击进入“网站”主题库,使用者便可通过再次链接,获得更多支持相关教与学活动的有效资源。

同时,基于对现代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理解,Thinkfinity紧紧围绕促进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类别进行资源组织。因此,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从网站中的教学设计方案、交互式学习工具、录像、博客、游戏、阅读材料等获取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支持。而教学策略、在线课程、直播/录像网络讨论会以及Thinkfinity社区论坛,则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个性化的、适宜的条件和机会。

但是,Thinkfinity中的网站并非一座座“信息孤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从技术上保证了其门户网站和所有子网站中的资源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使用者只要在如图1所示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或者资源类别、年级、学科科目、教育合作伙伴等,就可以快速、准确定位所需资源。

Thinkfinity就如同一个大门一直处于开放状态的“电子图书馆”,馆内所储存的海量电子资源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不同的“隔间”(门户网站和子网站)。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网站,使用馆中的资源,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二)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除了具备开放性、多媒体性等优势外,还具备“基于标准的”(Standards-Based)和“符合具体学科内容的”(Discipline-Specific)两个典型特征。如同教师需要依据某个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一样,Thinkfinity主要依据州标准、国家教育标准、21世纪技能框架(21st Century Skills Framework)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倡导的要求等开发其网络教育资源。如科学NetLinks网站主要根据“科学素养的基准”(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SES)进行资源开发。ReadWriteThink则参照“全国英语教师理事会”(NCTE)和“国际阅读协会”(IRA)开发资源。建设基于标准的教育资源能够保证Thinkfinity资源的规范性、权威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实现资源的共享、重复使用, 提高资源管理、查询的效率。

为了确保资源的合适性(特别是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Thinkfinity分别为艺术、经济、人文、数学、地理、语言、科学、历史等国家核心课程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资源,以促进具体课程的有效学习(如表1所示)。以Thinkfinity中的ReadWriteThink为例。ReadWriteThink主要针对K-12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发促进语言和阅读教学的网络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学习交互工具、课内外阅读材料、教学策略和技巧、游戏、在线课程等,并且重视面向应用的范例。例如,目前网站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方案共有814个,内容涉及与语言和阅读教学相关的听、说、读、写、词汇、批评性思维、跨文化意识、文本分析、媒体素养、元认知等大量具体内容。如果对词汇教学感兴趣,网站中98个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基于标准的词汇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中,“Acquiring New Vocabulary Through Book Discussion Groups”是一份针对3~5年级学生设计、实施、评价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该方案在“预览标准依据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相关资源”不同模块都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和具体指导,具有典型的Thinkfinity资源特征。特别是方案中的“从理论到实践”部分,从理论上诠释了学生在阅读、参与小组讨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境策略、先前知识、运用资源促进词汇意义习得的原因,成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基于具体学科内容开发的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可以为具体学科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多样化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促进具体学科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具体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采集资料的负担,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Thinkfinity网站的运作模式

Thinkfinity是由Verizon基金会和11个教育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免费教育网站。美国Verizon 基金会旨在为解决教育、读写能力培养、网络安全等问题提供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加入国际教育技术协会100联盟(ISTE 100 Alliance)、国家教育技术协会(St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rectors Association)、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和行政州立学习官员理事会(Council for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和面向21世纪技能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等多个国际教育组织和协会获得广泛社会支持。Verizon 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也都是美国重要的教育组织,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具有导向作用,有些组织甚至直接参与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制定,如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就是一个对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科学政策、国际项目、科学教育等的制定、实施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的非营利性组织。

Verizon基金会正是与这些重要的组织或机构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方面达成共识,分工合作又相互依赖和支持,针对各类潜在用户的需求,利用技术优势解决“数字鸿沟”现象,让每一个人都能公平、免费使用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确保了Thinkfinity网站运作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对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内容特点和网站开发的运作模式等方面的阐释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别和组织是对现代教育教学规律思考和理解的结果,符合社会现实需要。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Thinkfinity为课堂教学开发了多种呈现方式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的网络教学资源,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具吸引力的、更人性化的和更高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根据沃尔伯格的观点,学习最直接地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智能、努力和教学。[15]课堂教学仅仅是学习等式中的一个方面。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在21世纪学习型社会里,学习无处不在。课堂环境以外的学习(包括课后和家庭环境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拓展,能够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课堂环境中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实现知识、技能迁移。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学习产生的预期效果,是社会经济环境对学习所产生的预期效果的两倍”。[16]因此,Thinkfinity不仅开发和组织了正式学习资源,而且开发和组织了非正式学习资源,目的是为满足学习者不间断学习的需求。同时,教师“能提供成功学习所需的(教学方面的,尤其是动机方面的)条件”。[17]Thinkfinity网站提供了大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等方面的资源,能够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

第二,“一切教育资源的创造,包括教学材料的创造及教学系统的创造,都意在能为学习者所使用。”[18] 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是基于标准的和基于具体学科内容学习的,确保了资源的使用性。首先,Thinkfinity网站中基于标准开发的资源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是值得信任使用的资源;同时基于共同标准开发的资源能够保证资源共享。如Thinkfinity网站中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而开发的网络教育资源不仅被广泛共享,而且还为类似资源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导向作用。其次,Thinkfinity基于具体学科内容学习开发的资源,能够满足广泛的潜在使用者的期盼和需要。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使用者选择资源的重要参考因素。Thinkfinity网站中针对具体学科学习开发的资源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创设真实、复杂并且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并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促进问题的解决及绩效的提高。如Thinkfinity网站中由学科专家开发的、经过试验成熟的教学设计方案,帮助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获得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创设新型学习环境的方法和策略,省略直觉的体验和失误过程,更快捷地成为行家里手。而网站中基于网络资源探索的发现式学习活动、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游戏等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促进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深层次学习。

第三,Thinkfinity网站的良好运行机制保证了其资源开发和建设的规模化、市场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言,“美国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为美国的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提供了丰富的内容”。[19]Thinkfinity教育资源“大家族”正是在充分发挥基金会的资金优势、重要学术组织和机构所具有的科研和决策优势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成功的典型例子。

Thinkfinity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的特点和经验为国内网络资源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议:(1)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需要建立在对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满足21世纪社会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2)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需要使用相对统一的规范标准,如国内基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依据新课标进行,从而避免教育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3)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应为促进核心学科内容的深层次学习和知识迁移创造条件和机会,从而提高教与学绩效;(4)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政策、法规、资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等各方面因素,需要全社会参与。只有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工作才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6] 曹卫真.中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7,(4):28~32.

[2] [4] 黄琼珍,黄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0,(3):60~63.

[3] 教育资源建设标准(CELTS-4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B/OL].http:///html/keyanfz/doc/d.DOC.

[5] 胡艺文,陈绍东,杜超,陈美芳.网络学习境脉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8,(9):80~83.

[7] 汪小刚.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性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7,(9):52~55.

[8] 张敬涛,李馨.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9~13.

[9] 沈洪.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和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107~109.

[10] Christine Armatas,Dale Holt & Mary Rice. Impacts of an Online-Supported,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Does One Size Fit All?[J].Distance Education,2003,(2):142~158.

[11] Kirkwood A. Getting It from the Web: Why and How Online Resources are Used by Independent Undergraduate Learners[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8,(24):372~382.

[12] Napthine, Peter. A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Web Resource in Supporting Student Learning on A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ourse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J].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2006,15 (1):107~123.

[13] Recker, M. M, Dorward, J, & Nelson, L.M. Discovery and Use of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Case Study Finding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4,7(2):93~104.

[14] Reinhardt J.& Nelson,B. K. Instructor Use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resources: A Survey of Socio-Institutional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J]. ReCALL,2004,16(2):292~307.

[15] [16] Walberg,H.J.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of America’s Schoo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4,41(8):19~27.

篇(3)

应省教育厅通知,参加省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训时间是:9月16日至9月26日为期11天.培训地点在郑州师专.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的内容说明

本次培训分十个模块,分别为:

模块一、培训准备

模块二、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模块三、选择教学用媒体

模块四、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

模块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

模块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

模块七、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模块八、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模块九、体验单元教学设计

模块十、培训的总结与提高

二、培训的宗旨

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本计划旨在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1994年ACET了教学技术的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有实践”,近年来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都促使教育技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教师要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即为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本次的培训也区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四、如何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网络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单元设计

2010年下半年,我院率先在计算机网络等教研室启动一体化教学试点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网络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从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和举措等方面来探索一体化教学。

1. 一体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应用型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现在普遍刚毕业的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仅拥有空洞的理论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网络专业一体化教学,将网络工程“搬进”学院实训室,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即专业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通过将网络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学习情境(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情境(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学生都是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形式,来获得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各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拥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技能人才,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网络技能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促进各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给学生自身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进而实现了高职院校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2. 网络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举措

     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然后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主线,制订单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最后在课堂中采用单元设计方案进行教学。环环相扣,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下面给将从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思路、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师资培养和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来探讨。

(1)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思路

     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应该以企业的职业岗位为依据,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出发,来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过大的方向把握,设计课程整体方案,到课程的具体单元设计,也就是说,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课程做成多个整体方案,一个整体方案则是有多个教学单元组成,通过完成每一个教学单元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能马上到企业顶岗工作满足企业需求。操作流程可参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设计方案

(2)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体化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般是按照学期来制订,在当前学期开始上课前制订出来。网络专业的每一门课的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技术领域的岗位实际、该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好职业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掌握职业活动的状况和过程,了解学生实际,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整体教学构思和设计。课程整体教学构思和设计应包括课程能力及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及素质训练项目、主要的职业活动训练素材、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考核方案等主要内容要素和教材资料、课程管理等信息要素。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以能力及素质目标实现的阶段性和承接性,突破课程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形成内容模块;能力及素质训练项目既要有贯穿全课程的综合项目又要有分解的单项项目。

(3)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单元设计方案

单元设计方案是从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中分解出来的,因此,教学进度安排的顺序应当按能力及素质训练循序渐进的需要编排,不能再按教材章节的顺序来编排;课程考核方案则要突出项目和过程性考核;整个课程教学必须进行实训、知识、理论一体化安排,不应再有理论教学课和实践教学课的区别。每次课的教学,依据课程教学整体方案的安排,明确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实际、本次课与前承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认真进行单元教学构思和设计。

在课堂教学构思和设计的基础上制订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以两学时为单元编制,来取代传统的教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能力及素质训练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理论;要注重训练过程的控制,训练过程要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要实行学习过程和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避免出现像传统教案只摘录教材章节目录,罗列教材内容的做法。

(4)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为提高教师一体化教学的水平,应加强了解同类型学校的网络专业建设的现状、师资队伍情况等,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分析现有网络专业一线教师的配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如在现有有线网络的基础之上建立无线网络技术研究,培养教师学习技术潮流,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

由于现有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没有很多的企业工作经验,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很难熟悉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普遍采取传统的普通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来培养学生,所以很难适应高职教学的本质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技能人才的目的,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首先,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派到对口的网络技术相关企业学习专业技能,接受企业真实生产运作模式培训,同时参加企业或人力资源和劳动部门的相关认证考试;其次是,聘请网络技术相关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到校指导工作,给网络专业学生上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5)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场所、训练中心建设是营造一体化教学实践环境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网络教研室在2010年大力建设了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技术一体化等多个相关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力求仿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便学生在踏上就业岗位前就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多组织 网络专业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具体地感受网络技术在企业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通过类似的外出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习更有针对性。

3.网络教研室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经验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迫切,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一体化教学科研工作,在目前高职院校中,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暂时还没有成熟的案例提供更多的参考,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相信在相对完善的理论指导下会产生预期良好的效果,有待后期的经验数据来支持。未来还存在很多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只有积极探索,勇往直前,努力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5.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左文涛,彭宇玲,黄海龙,简碧园.一体化教学在高职高专中的探索与实现[J]. 科技资讯,2011年.33期.

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网站界面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073-02

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在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就算到今天,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程度到底有多高,也还是个问题。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我早有耳闻,也在实际教学中用过其中的一些方法,如分组学习、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等。但真正系统而全面地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一次继续教育的远程网络课程中。从那之后,我试着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融入到自己所教的实际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意在分享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1]研究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实际是[2]“学生中心说”理论的一种教育实践。因为在学生中心说主张:在教学要素结构中,学生是中心;在教育内容的范围上,经验是中心;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活动是中心。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正好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

1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是一块重要的内容。我承担的“网页美工设计”课程主要讲解网站的界面设计,是一门必修主干课。由于我校正在进行项目课改,即通过项目的方式来学习相关软件的知识和技能。我精心选取了几类在界面设计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典型网站作为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项目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这里我将以网上商城这个项目为例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因为网上商城跟电子商务专业结合最为紧密,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上商城这类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布局和配色要点,掌握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利用网络等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能力。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探索和创新,用指定的内容素材设计出某网上商城的网站界面,包括网站的主页、一级页面、二级页面。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和方法可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或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来进行阐述。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见表1[3])。

3参与者特征分析

参与的学生处于高中年龄阶段,对电脑、网络使用普遍比较熟练,能较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收集资料和信息。由于这是本课程的第二个项目,学生之前已经做过一个简单的项目,对Photoshop软件有一定的基础。由于这个项目内容较多,学生之间又有个性差异,因此最好分组完成,分组时要注意均衡搭配,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4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

1)了解网上商城的界面特点(从内容、格局、配色等方面)。

2)组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出某网上商城的网页界面,要求界面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完整,首页和子页在设计风格上协调统一配套。

为了达成以上的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分别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浏览室等途径收集具网上商城界面,经过类比、总结出这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界面特点;

2)以自由组合和调配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完成网上商城的界面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工,老师加以指导和监督。

5资源准备

1)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资料室、图书室。

2)软件:部分同类型的网站界面、Photoshop、ACDSee、Word、PPT等。

6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为了更加明确、有条理地表现该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我将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活动内容见表3:

7总结与反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我在1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网页美工课程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自身的心得体会:

1)在本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己查阅、搜集资料,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充分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使大部分学生由被动的“等老师教”向主动的“自己学”成功转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较好,与专业非常对口,加强了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

3)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及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4)本项目给定了网站的内容(即大家都必须将同样的内容放到网站上),增强了可比性,为最后的评价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本项目并没有给定样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版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使完成好的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功感,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也得到了改进意见,可以通过修改得到提高。

篇(6)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项目设计方案 ,教学改革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mbining modern vocational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ully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 we from the course in the logistics work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ject design scheme" teaching method.

【 key words 】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ject design,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物流通过运用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现代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物流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从而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来传播相关内容,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较为低下,一方面由于一些信息技术不太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合作与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的教材在介绍相关知识时,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技能操作训练太少,难以满足物流行业生产实践的需求。诸多原因,造成本课程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传统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思想传播方面是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在能力训练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学完这门课,成绩也合格了,但却说不出哪些能力提高了,似乎跟没学差不多。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没学到实在的技能,就否定了该门课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要作相应的改革了。

2 “项目设计方案”教学法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结合现代职业教学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从课程在物流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运用出发,提出了“项目设计方案”教学法。

2.1 课程内容构成分析

物流信息技术包括了许多和物流业务活动相关的一些专业技术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条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EDI技术、POS系统、ERP系统等。这些专业技术有的仅仅以概念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包含了概念、原理和基本应用,而有的既有原理又有实践操作。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快捷、方便地掌握课程相关内容的操作技能,并通过操作技能的掌握来达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细分成一个个项目,然后通过设定相关任务,主要以相关技术设计项目方案的形式,分组完成设计方案如下:

组建物流信息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在机房实际组建内部网络,规模等于小组人数;各小组的内部网与教师组建的网络联通,构建起分公司和各办事处的信息平台硬件。

选择和安装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根据物流业务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实理的功能和应具有的模块,在前面构件的网络平台上安装“中诺思的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

通过条码枪等自动采集设备对物流信息进地快速准确采集。在中诺思的系统中对货物的品名、产地、数量等信息进行编码并打印内用条码,用条码枪录入系统进行入库操作。

使用数据库或功能软件对采集的物流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处理。在数据库系统中独立调用、添加、修改录入商品信息,并把一个数据库中的信息复制并导入另一个数据库中。

通过网络技术(包括公网和EDI专网)进行物流信息的传递。通过信息平台,完成出库配送、核算等业务操作,完成信息调用、传输,以及更新数据库的操作,发现信息传输中存在的问题。

GPS和GIS的使用。练习使用常规的车载GPS系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挖掘GPS和GIS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并汇报研究成果。

为了能把该项目设计方案做好,首先需要做一系列的调研,调研方式可以是网上调研也可以是实地调研,调研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调研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设计元素,方案设计前进行的调研所持续积累的时间越久、对目标思考的程度越深,那么,得到的结果就会越细致、越具体、越接近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还需要对该技术的类型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案,帮助完成书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之间的过渡。整个设计方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设备功能展示和操作,工作原理介绍和模拟体验,实际应用环境下操作流程展示和技能训练。由于课程涉及的专业技术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同时在技术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为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更多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可以在企业中应用这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上找到,这些智慧来源于工作实践,可以帮助方案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践教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2.3考核方式

高等职业教学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还比较单一和片面,考试形式主要以记忆为目标,对技能的考核比重仅占最终课程成绩的一小部分。本着“按需施教、学习致用”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逐步转向重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建议在课程的考核中,采用过程考核方式,教师作为分公司负责人,负责对每个办事处小组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考核,同时各小组之间也相互监督进行考评,考核成绩作为每次任务完成的绩效考核依据,各个课程项目设计方案组合成绩取试,以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更能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个性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7)

[2]张洪杰.《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的改革分析与探讨[J].商业经济,2008(117)

[3]邓子云.《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54)

篇(7)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利用网络备课,能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处理,可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获取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多种媒体,以生动、形象、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觉通道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学情、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媒体手段、写教案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教师个人备课

教师根据所教年级和学科,自己通过研读教参、利用媒体等各种方式查阅资料,按新课程要求设计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知识处理的有效性、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媒体运用的有效性,形成教学初步设计方案。

(二)备课小组集体备课

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搜集资料,集思广益,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方案。例如:知识疑点的考证,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设计,甚至具体环节的处理等,都可以通过备课小组讨论,从中得到解决。

(三)教研组研讨

教研组全体成员可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对其他组员备课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深度研讨。教研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对其教学设计提出改进意见,讲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共同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问题,导入新课问题等。由于参与教研活动的每位教师都亲历每个环节,都是真正的参与者,因此避免了有些教研活动“一人唱戏众人看戏”的局面,能有效地促进每位教师的参与深度,提高群体对话交流的质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间的合作能力

教师之间应构建更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利用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校园局域网之间的通道,开展教师之间一对一或一对群的机对机交流等,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最有力的帮助,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QQ群组开展即时性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当教师在备课、上课中有某一困惑时,可通过QQ群组即时的展开讨论,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亮出自己的观点,为教研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老师们可以敞开心扉去交流不同观点,碰撞中生发思维、共享教育智慧,因而思维也极其活跃,由此会达成许多共识。这种事先没有统一的布置话题,往往由教师身边的某一现实问题切入,较多关注这一问题的“热心Q友”就会不自觉地“卷”进来,因而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研讨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之间要经常听课并进行研讨交流,及时将在课堂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优缺点反馈给授课教师。如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等等。授课教师通过认真听取听课教师的反馈意见,在与听课教师的谈、议、评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