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5: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必修二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具体考点及其分布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及相关字数的变化
2016年的全国卷Ⅰ生物试题结构继续沿袭往年的形式,但试题的总字数、答题空格数及答案总字数都发生了变化。试题的总字数有所增加;答题空格数虽然减少但分析原因或理由等表述性空格数增加,导致答案的总字数明显增多;图表2个,变化不大,维持在近几年1―3个的平均水平。这种变化体现了新高考对考生的快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和组织语言进行书写表达等能力的考查。
2.三个必修模块所占比例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必修模块的赋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必修3权重的减幅和必修2权重的增幅均非常大。新一轮课改后必修3将成为选修模块,必修1和必修2仍为必修模块。2016年生物试题赋分比例的显著变化是否为了体现新教材模块的编排体系呢?
3.突显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特点
第3题和第39题第(2)小题考查了实验操作步骤;第30题考查了实验结论;第32题第(2)小题考查了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预测;第29题、第31题第(1)小题、第32题第(1)小题和第39题第(3)小题考查了对实验结果与结论的分析和评价。高比例、全方位地对实验进行考查,突显了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特点。
4.考查双基和主干知识,增强学科内的综合性
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主要内容依然集中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遗传、调节、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等几个主干知识,发生变化的是非选择题没有再考生态部分的内容,选考题中没有再考查必修模块的内容。学科内的综合更加巧妙,如第6题把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与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结合起来考查;第29题对dATP、ATP和DNA的分子组成及其合成与分解过程进行了比较考查;第30题探究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时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类型;第31题考查了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过程涉及的胞吞和胞吐。
5.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第1、2题均涉及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选择题第5题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工程相结合考查;第6、31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免疫与肿瘤关系,对在考生中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升健康意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29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第39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第40题考查生物科学前沿技术基因工程,对考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对新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的建议
(一)研究纲领性文件和真题,把握备考方向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好这3个文件可减少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备考的质量。重视研究全国高考命题中心组命制的高考生物试题。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
(三)几个基本复习策略
1.用好教材,落实双基
考生要做到:①整体理解教材,抓住新课程3个模块重点介绍的3类科学方法,即模块1的观察与实验(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模块2的假说―演绎法(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模块3的系统分析建立模型(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②深入钻研教材,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栏目多,应特别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和《本章小结》;③灵活运用和适当拓展教材,注重知识的整合、科学方法的渗透,对于高频考点要进行适当拓展;④回归教材、读透教材,归纳整理,储备答案。
2.建构理性思维模型
①利用系统分析法使学科知识结构化,如《分子与细胞》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②利用逻辑思维法寻找规律,突破难题,如遗传推理题、调节过程题、实验设计与分析题等。
3.建构小专题复习
小专题复习要突出“专”字。“专”字有两层含义:一是重点专题重点突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二是专攻薄弱,做100道题,不如找漏洞,集中精力解决困惑的问题和疑难杂症。不要每个专题平均使力、面面俱到。
(四)考生高考生物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1.对核心概念、原理及过程记忆不清,理解不透,从而不能准确答题。
对策: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利用读书时间加强对核心概念、原理及过程的理解记忆;做好易错小专题的反思总结。
2.审题能力不足,不能从题干和选项中获取关键、有效的信息,答非所问。
对策:审题时要尽量做到慢、稳、准,避免发生重复审题。审题时要特别关注四点:①生物材料(常规的或特殊的);②考查内容;③考查条件;④试题要求。卷面上所有小括号内备注的内容同样属于关键信息。
3.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不能准确建立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策:经常练习使用变量分析法解答问题,自变量(实验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变量)额外变量(干扰变量)。准确建立因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表述上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要点不全。
对策:平常练习中要分情况、分对象说明;呈现答案时思维不要跳跃,要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5.答题格式不规范,用词不够专业,笔误、别字现象明显。
对策:总结常见题型的答题格式;研究考题或真题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在答卷上把多写的删掉、把漏写的补上);对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要读、记、写相结合。
一、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生物学知识看似凌乱,但都与生命相关,学生学习时要抓住生命的特征这一条主线,对每一节、每一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再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必修一第二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章的知识看起来各自独立,非常凌乱,其实如果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这一章知识学习之后,尝试建立这一章的知识网络。首先,从大的角度看,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存在联系,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成分;再看化合物,各种化合物可以归为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又分为糖、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四种。在这四种有机化合物的讲解中,都遵循组成元素、分类、基本单位和作用几个方面来讲的。学生在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或总结出一个表格,或总结出一个网络图,把本来凌乱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理论体系
关键词:高考;试题;总结;教学应用
2013贵州高考理综考试落下帷幕。就生物试题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没有在难度上难为考生,适合考生的发挥。与去年相比,试题整体上难度略有降低,没有题型上的创新,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对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一、选择题,侧重基础考查
今年是贵州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生物高考题型稳定,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题型。与11年和12年的高考题相比,选择题侧重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物学基本实验素养等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尽管考查的内容范围广,但考查方式倾向知识的直接考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推理,得到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今年的考查方式考生比较熟悉,会感觉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实验分析能力要求高
选择题还是一贯的6道出现,每小题6分。题目的难易程度都比较偏低,主要是识记水平的考察,题干中很少将信息融入图标、坐标曲线等图表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掌握情况;在填空考查内容的设计上,今年更多倾向于知识本身的考察,考查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第一题是以实验设计的题型出现,学生需要熟悉对比试验的设置及从表格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分析的能力。第32题应该是整套题中最难的一个,内容是考察遗传定律,但其中涉及到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会很大。整体看,今年几道大题,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熟练知识的应用。
具体考查内容,如下表:
三、近4年高考试题分析
综合我们寒假期间研修的结果,可以大致的出,贵州历年高考题的难度并不大,大多以书本知识为主,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考点都很清晰,很好掌握考题核心,从近4年(2010、2011、2012、2013新课标全国卷)的考题看,与必修一有关的题有17题,必修二有7题,必修三有17题,其中必修一的内容以细胞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细胞代谢(酶、呼吸作用)为主要考察对象,其中在2011年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出现了两次。必修二的7个题中,有4个是考察遗传定律的,而且难度较大,应该是生物学科体现区分度的题型。必修三考查了17题,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就有12题,其余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关。纵观4年高考,发现其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也很零散,但也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遗传定律、呼吸作用、生态系统、免疫调节几乎年年出现。常出现的知识点有:酶、光合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等。选修3的考察比较简单,就是几个工程轮流出现,而且题目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识记水平的考察。
四、在教学中的应用
这段时间以及寒假期间的研修活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握高考考题的出题立意,侧重点,常见题型,知识点的体现。以便与在教学中将我们总结的规律用以指导学生,让他们知道主要学什么内容,怎么去学习才能达到最好效率。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一致认为高考生物是理工科考生最好得分的科目,考题的难度不大,没有什么逻辑性推理,主要是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用的考察都很少。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课本
不建议把精力大量的放在各种复习资料上,书本是根本,只有把书上的基本知识、概念记清楚,记牢固才能在大量的文字信息中快速找到问题核心和正确答案,在一轮复习是就要理清每个章节的重点要点,而且需要督促学生花时间背诵记忆,对书本上的插图也要引起重视,一些选择题的选项就涉及到图形结构。如2013年的第一个选择题就提及RNA的结构中是否有氢键,在学生的记忆中RNA都是单链结构,就应该没有氢键,但在必修二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节中,就有一个tRNA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就有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有碱基对,即存在氢键。但那个图并没引起重视,这对第一个选择题做出正确判断埋设了一个障碍。
2、有的放矢
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如生态系统,对其考察的难度不大,主要是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在这种题上失分很可惜,所以一定要指导学生重视这部分,只需较少的时间投入就能得到10分左右。遗传定律年年考,而且难度大,主要是因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可变因素太多,知识的应用最灵活,学生在考试中已经对此类题目形成了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多用一些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这一章节的专项训练,一定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遗传定律解决问题,并对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假说――演绎法”要灵活应用。如2011年的32题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这个题的第一个空很好解决,但第二小题就会让很多学生头疼,其实这个题就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的灵活应用,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自由组合定律中形状比9:3:3:1的原理,明白再多形状的自由组合都是建立在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之上的,就能轻松的解决此题。此外细胞呼吸也连年出现,考察难度略低于遗传题,有时会和光合作用综合考察,学生需要记住两个生理作用的基本过程,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上转第72页)
(下接第95页)
3、加强学生对图形表格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坐标图或表格,这种题型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学生会出现看不懂图,或看懂了叙述不清的现象,失分较多,在一轮复习后,可以搜集相关题型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以后遇见同种题型不再害怕,能沉着应对。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比原大纲版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革,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帮助教师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一、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所使用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如每章后面的“网站登录”提供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资源等)。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是教科书的建设者。教材中的内容(包括知识性内容、活动、习题、讨论题、课外阅读材料等)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全部学习的。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标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或增添。例如,必修1模块教材45页中的“知识链接”栏目就可以在教学中忽略。必修2教材中第4章第3节内容为选学,不是主干知识且删去也不影响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故可以删去。另外,一些探究活动和实验也可以结合其重要性和学校实际条件来决定是否让学生亲自来做。比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可以让学生来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等可以通过实验视频演示给学生。
二、将科学方法贯穿于教材
(一)“系统论”方法在教材知识呈现方式上的应用
系统作为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机的整体性。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1]68。
必修模块的教材就是遵循了系统的观点进行了内容上的编排。比如必修1教材主要就是围绕细胞这一基本生命系统展开学习的,除了第1章外,把必修1教材可分为微观的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组成细胞的分子、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器、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系统的功能(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系统的发展和变化(细胞的增值、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这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也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编排的。比如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节内容,细胞膜一节中由于本模块的第4章将会详细介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而对细胞膜的结构只字未提,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也是点到为止,避免与第4章重复,从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细胞器的学习也不再一一列举其结构、功能,而是作为一个系统的组分,既讲到不同细胞器的分工,也讲到它们之间的合作。细胞核主要以模式图的形式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文字部分阐述了DNA、染色体、染色质之间的关系,既承接了第2章的核酸部分,又为第6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本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系统的观点确定教学的次序和重难点,在第1章学生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系统的观点来让学生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认识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并充分联系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来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按照系统的观点认识教材,找出不同模块、不同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出高中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来安排教学进度、确定讲授内容的繁简、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当然,必修1模块的教材也是非常侧重观察和实证的科学方法的,这从必修1教材中九个实验、四个探究可以看出。
(二)“假说——演绎法”方法在教材中的体现
科学假说是人们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运动规律及其未知事物的存在或尚待发现的预期事物的形象等所做出的推测性解释。假说必须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成为科学理论,而假说的可检验性同假说的演绎展开的可能性是紧密联系的。观察、实验所检验的常常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所以,“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1]71。
必修2模块教材就主要体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后来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萨顿的假说;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以及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以及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等等。这些都是“假说——演绎法”的案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即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众多事实面前试着提出自己的假说,并进行逻辑的演绎,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模型建构方法与教材知识的呈现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出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就是物理模型。如必修1中“尝试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构建细胞的微观结构。必修2中“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建构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由学生完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真正的“做”科学的过程,既能学到知识内容,又能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性的模型[2]33,概念图是其主要形式。如图解式解释模型很好地阐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杂交过程图解事实上是一个概念模型,它按遗传学的规律用文字和箭头等把杂交的过程简单化,来体现杂交试验的过程并解释杂交实验的结果,并可通过演绎和推理来预测某些杂交试验的结果等。
3.数学模型
按照必修3教材描述,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具体来讲,数学模型就是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2]34。必修3很好地运用了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如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J”型曲线也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的数学模型Nt=N0λt;标志重捕法也可以建立数学方程式的数学模型■=■(N为种群数量的估计值;N1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种群个数;N2为第二次捕获的个数;N0为第二次捕获的个数中被标记的个数);种间关系如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也可以建立坐标曲线图式的数学模型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对生物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在模型建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抛砖引玉,训练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
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综合和对探究过程的理解。是运用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感觉兴趣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的科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给定课题的实验性探究是常见的探究性学习。比如必修3模块教材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在课时紧张等条件下,这些探究性实验没必要全部都通过实验去探究,而是选择几个典型的可行的探究性实验重点去做,让学生掌握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可。探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概念,掌握实验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所以,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另外,碍于学时上的限制,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不一定要做探究活动,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探究性的思维方式。
教材在每一节都以“问题探讨”开始,正文中穿插提示性的问题线索,并将探究活动与课文整体化安排,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另外,很多章节都是以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为素材,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必修2模块教材就是以科学家发现基因、认识基因这一历程安排模块整体框架。有的是将科学探索的线索作为资料呈现出来,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1]78。如必修3模块教材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再如必修3模块中《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的“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等作为探究的资料让学生间接体验科学探究。
四、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在《生物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强调了“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理,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3]。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重视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必修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以生物科学史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展现了独特的教育价值。例如,必修1模块“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材料非常普通,但他却利用简单的设计得出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这一重要的结论,激发了学生设计生物实验、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他的实验却没有发现光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补充实验来证明光的作用,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实验设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卡尔文的研究中,14C成了主要工具,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实验要借助科学有效的工具才容易成功,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介绍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再如,必修3模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中达尔文到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从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验证,涉及许多生物学知识,其中巧妙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更是值得学习借鉴。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演绎当年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如对于达尔文的实验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如果想知道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外界因素,你会怎么做?实验材料如何选取?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实验原则?”,“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还是下面部分?怎样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哪一部分结构感受单侧光后发生了弯曲生长?生长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面部分?怎样设计实验?”等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另外还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促胰液素的发现”等内容可以成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很好素材。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不能靠教师简单的“讲”一带而过,要给学生“看”、“思”、“总结”、“探究”的机会。
总之,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构建;加强了教材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了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蔡萍.谈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2,37(2).
1 历史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典型故事,引入课题。
案例1:必修1第5章第2节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一节,可以引入“车胤囊萤”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发光的物体例如电灯,荧光棒,讲述它们的发光原理:电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荧光棒是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 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 。
总结出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
让学生思考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学生答:糖类、脂肪、ATP,这样就可以导入ATP了。
案例2: 在讲述“免疫调节” (必修3第2章第4节)特异性免疫这一内容时讲述这一历史故事: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即便防范措施严密的皇宫也深受其害,玄烨(后来的康熙帝)两岁那年患上天花,勉强捡回一条命,却落下满脸麻子,到玄烨六岁时,其父即顺治帝又感染天花,卧床不起,开始认真考虑接班人的问题。顺治帝想册立次子,而其母亲孝庄皇后倾向于册立玄烨,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征求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帮顺治帝下定决心:让玄烨接班,理由是玄烨已出过天花,不会再得第二回了,可以稳坐江山。
提问: 为什么得过一次天花,对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就有了终身免疫力? 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教学。
2 以社会这点导入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以社会热点导入可以达到这一理念。
案例1:讲述蛋白质(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这一节时,以三鹿奶粉事件引入:2008年有些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食用过此奶粉的婴儿会出现肾结石等症状。
提问:为什么不法商家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呢?
教师展示三聚氰胺的结构式,强调三聚氰胺中N含量多,加入三聚氰胺后,质检的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升高,由此可以看出蛋白质里含有N元素,也可以看出蛋白质的重要性,为什么蛋白质如此重要呢?我们从它的结构来看。
案例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
2011年国内多个媒体报道了一些地区瓜农因不当使用化学药剂,导致西瓜爆裂的消息,这种化学药品名为膨大剂,属于人工合成的一种作用类似于植物激素的一种物质,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过量使用后,西瓜还没成熟,种子还没有饱满,就爆裂了。由此可以看出植物激素使用过多后适得其反。那植物激素色作用有什么特点呢?
是不是只要是看到籽是白色的就不能吃吗?(还可以用于多倍体育种即无籽西瓜的培育的导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正确看待社会热点,不会对一些现象盲从。
3 从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告导入
学生对于广告比较感兴趣,并且会在无意中记住一些广告语,从大家熟悉的广告片段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酶的作用和本质(必修1第5章第1节)
播放视频―“大宝”SOD蜜:SOD蜜是一种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英文缩写,源于生物体的活性物质,能够清除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引起机体衰老的物质―自由基,从而引起抗衰老的特殊功效。其实,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除了会产生“自由基”这种有害物质外,还会产生其他许多有害物质比如过氧化氢。那么人体过氧化氢是如何被清除掉的呢?从而引入酶的这一物质。
案例2:生态系统的结构(必修3第5章第1节)
播放纽崔莱广告:在纽崔莱的有机农场里,我们的优秀员工各尽其职:羊群,清除杂草,瓢虫,防御害虫,蚯蚓,整理土壤,天然的水和太阳,帮助植物健康成长………这样的一个有机农场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羊群,瓢虫,植物蚯蚓,阳光和空气和水都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分,那么他们在生态系统中具体代表了什么成分呢?从而引入生态系统的成分这一内容,并在学习完这一节后,让学生总结视频中提到的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哪一个成分,地位怎样?
此外,还可以通过名言,音乐类比等手段导入新课。
总之,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无疑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至于选择何种导入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时间,导入过程中要贴合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导入后,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学习,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社会热点,学会分析思考。
参考文献
一、充分利用概念图导入,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概念图是美国学者诺瓦克根据心理学家奥苏伯文的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明的一种教学工具。它通常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三部分组成。节点由圆圈或方框组成;连线是直线或带箭头直线;连接词位于直线上,是对下一个节点起重要启发和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在复习课上,教师充分利用概念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学完核酸的组成、结构、种类与功能后,我设计了如下图1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并口述空白处的概念。最后我通过图2,用大屏幕展示总结给学生。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完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从基因到蛋白质”后,我设计了如图3的卡片,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把图3卡片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卡片空白处填上最合适的概念,使概念图完整。不同小组对知识掌握不同,因此完成的速度不同。我在教室里巡回组织教学,督促学生翻阅教材,让学生填写修改,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升华理论知识的过程。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课的质量。
三、构建章节知识体系,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章节知识体系,以提高其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此时,教师若合理利用概念图,就能提高复习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完必修2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前三节内容后,我设计了前三节知识的概念图(如图4)。对每一知识点,我让学生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去探究,讨论染色体、DNA、基因等基本概念图的联系,以及DNA的复制、结构、中心法则。我再进一步地总结归纳,从而深化了学生对生物学“双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无论是以概念图导入,还是让学生自主构建及利用章节间的概念图,均能使教材中知识点通过概念图连成知识链,知识链连成知识网,进而使教材中的知识连成既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的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教学,2008.5.
关键词 教科书 判断性思维品质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将“逐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理念之一,并认同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不批”、“乱批”现象较多,而真正提出带有批判性思维问题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理论基础和对教科书的研究。教师立足教科书(以人教版必修模块为例),寻找提升学生判断性思维品质的教学资源,并从以下若干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1 从带有总结性语句中提升
教科书中每一节内容都有若干带有总结性或归纳性的语句,往往带有?一般的”、“主要”、“都”等的界定词语,这些语句是从一些具体案例基础上总结或归纳的,即从“特殊”到“一般”,具有一定的“广谱性”。教师若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不能只是指导学生死记硬背,更多地是要引导学生批判性理解这些语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常用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如必修1教材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等这样的语句很多,这些语句中本身就含有批判性思维成分,即“主要”的背后隐含“次要”而这些“次要”恰是提出问题和突破思维定势的前提,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效方法之一。
2 从教科书的插图中提升
教科书中的插图类型和数量很多,其教学价值主要是为了突出生物学核心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教学研究发现,利用插图资源,教师可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或拓展,通过合理预设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的生成,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如在学习必修1“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动、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图示中的结构?此时,学生可能生成诸多问题:如白萝卜块根细胞有叶绿体吗?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吗?……这些问题的提出,拓展了学生对该模式图与不同功能细胞间的认识。再比如,学习必修2“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图解”时,笔者让几位学生板画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模式图,其中有位学生在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时,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绘制在同一极,很显然在不考虑意外的情况下该图是错误的。教师随即抛出一个问题: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吗?有没有例外?问题一抛出,学生议论纷纷,并最终将焦点集中在该学生绘制的图示上。随后让全班学生在此图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形成过程的绘制,深度感知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是否分离与形成的生殖细胞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体验“错误”图示带来的例外“惊喜”。这种利用图形错位、促成生成的案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只要教师能适度挖掘,适时引导,一定能促成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3 从课后拓展题中提升
教科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些拓展题,设置这些拓展题的主要目的是拓展本节知识,留有一定空间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补白”。这种“补白”不单单补上答案,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即,回答这些试题不单需要本节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对特殊情境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或解答)。如必修3第五章第3节课后的“拓展题”: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呢?很显然,学生仅掌握碳循环知识要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补白”,即氮循环的特点,并能比较得出:碳循环中植物主要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氮循环中植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合成有机物的结论。此外,还要从农产品一旦从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的角度分析。再比如,必修2第五章第3节的拓展题: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一位年轻女性的弟弟患了此病,那么她未出生的孩子是否也可能患白化病?此题需学生对这对夫妇相关基因型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如妻子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或Aa,其丈夫的基因型又有三种可能AA、Aa和aa,故其出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就有多种。教材中的此类拓展题,最具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应用价值。
4 从实验探究中提升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中,有36个“活动建议”,其中至少有20个与学生动手操作有关的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基于背景问题的探究活动,有的是基于实验方法的应用,有的是基于知识原理的概念建构,有的是基于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等。但不管哪一类实验,皆具探究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价值,故“学会提问、学会探究,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比如:在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后,为了检测学生实验效果和质疑能力,选用一道诸多资料中常呈现的一道试题: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图1A状态,请推测该细胞是失水还是吸水?
大多数学生这样分析,若该图示为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则该细胞在吸水;若图示为质壁分离过程,则该细胞失水。但有几位学生认为该图示只能表示该细胞正在吸水,原因是只有正在吸水的细胞,其原生质层的张力逐渐增大,细胞形态才如图1A所示;若为细胞失水,原生质层的张力逐渐减小,原生质层皱缩,细胞形态应该为如图1B。而这种符合实际的判断,正是基于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细致的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应用。所以,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实验”,而不是“背实验”,学生就会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自然就会获得提升。
5 从科学史实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