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5 07:37:54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观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并不古老,古老的只有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定要结合对历史观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历史的影响。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让历史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的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地备课,很用心地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传授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传授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的目的。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观念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度不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许多历史老师在讲到历史事件时也会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的起因。把起因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史实; 史识; 史感; 社会生活变迁

康德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这是教育的首要功能和最终功能。在基础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给学生点滴知识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是抹杀分数的重要性,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而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是不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少作为课程学习惟一目标的,而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础和载体,关注学生人生、关注学生成长的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教育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贴切、自然,应当善于寓论于史、寓教于史,史论结合,把历史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养分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做了无数教学模式的尝试,比如历史情境教学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等,对历史课堂教学都有很好的示范和启迪。下面仅就“三史法”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三史法”历史课程教学模式

在众多课题研究的资料中,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支撑,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三史法。“三史法”是把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第二阶段:“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第三阶段:“史感”――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三个阶段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由史实到认识,再由认识上升到感受,其过程彰显了学科教育功能。该学习流程,能够让学生既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又训练基本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素养。

三史法的实施价值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课堂教学“三史法”中的史实、史识、史感将在体现新课程理念前提下,力求做到“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达成为归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多种能力得到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该模式使学生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也得到培养及提升,并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结合“三史法”教学模式初步探讨。

1.课程标准: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试分析其原因。

了解清末民初人民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加深认识。

展现老电影《定军山》剧照,加深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新旧照片对比、中外男装对比、古今旗袍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通过表演,让学生直观了解清末民初服饰发型、称呼的变化,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对比、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然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也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装界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4.教学难点

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民国老照片馆。先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化图片,随后展示大连变迁图片,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老照片馆:照相电影馆、发型馆、称呼馆、服饰馆,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一)“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

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字、实物、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工作,对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照相、电影馆(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民国老照片馆 发型馆、(剪发辫)

称呼馆(改称呼)

服饰馆 (服饰的变化)

每个展馆都需要学生以竞赛或活动的方式芝麻开门,同时完成每框题知识的梳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展馆与知识的整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展馆各部分的整体建构,同时也完成了本课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设计各展馆系列问题: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

说一说中山装的各个部位的特殊含义?

今天的旗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二)“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

围绕每个展馆的学习内容,设计系列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参观和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史实的基础上,重视联系比较以加深理解,得出结论,形成认识的目标,同时实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一:根据材料讨论民国初年为什么要下令剪辫子?有什么好处?当时人们对此态度怎样?

活动二:学生即兴表演不同的服饰与发型人民之间称呼的变化。

活动三:思考分析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活动四:列表格总结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表现

活动五:假如你是清末民初的人(阿Q),你的一天会遇到什么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求涵盖本课的内容,合理想象)

活动六:练习巩固

活动七:展望下个世纪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史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反思历史

通过参观各个展馆,重新梳理本课内容,以角色体验、即兴表演、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历史的感悟体验和反思。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使学生了解这种变迁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认识到本课中提到的这些表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近代文明的标志,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

无论是人们服饰发型的变化,还是称呼的改变,都有老照片和电影资料为我们保存了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只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同学去探索了解、去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实施“三史法”教学中,没有固定的必须按照三步走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一步的侧重点把三史法融入到每个知识框题当中,本课是以各个展馆完成的史实的学习、史识的体验与史感提升,三者互为补充、互相支持。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竞答、表演、活动、讨论等都加入过程性评价,男女生分队计分,重复回答的同学自己加分,记入总评当中,由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课后反思“三史法”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课都有无限完善的空间,这也是教师在完善自我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永远的必修课。在三史法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困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三史法的应用程度的不同、应用角度的不同与其他方式的结合等都需要师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前提。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强化认识与理解,这需要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把系列过程放在授课之前,明确史实、史识、史感,这样三史法的实施才更准确到位。

2.选择运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关键。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都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的,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老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激励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有序、更有条理,学生学起来就会重点明确、思路井然,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学生能否更有效了解史实、加深史识、提升史感的关键所在。

3.激发与提升情感是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无法像分数一样量化和衡量的。史感是在掌握史实、提高史识的基础上提升的,历史课堂在基础教育的情感提升上有着更有效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在实施三史法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侧重点,使其发挥最大价值,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探索永无止境,对于三史法历史教学以后仍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与思考。提升教学智慧,打造灵动课堂,让学生动起来,需要历史教师永不停息的探索,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参考文献

[1] 贲新文、刘建峰.提升教学智慧,打造灵动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5

[2] 周永珍.以关乎人生的意义进行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10.6

[3] 朱季康.“历史感”与本科历史学专业教育【J】.高教论坛,2009.9

篇(3)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初中教学;历史课堂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通过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初中生个性活泼,容易被新奇的事情吸引,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讲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理论性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讲解出来。

本文结合我国初中历史的教学情况,简单阐述运用故事教学法的作用,并提出科学的对策,为学生历史文化修养的提高作铺垫。

一、故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诉求。初中生性格活泼,对外界具有好奇心,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赋予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引入教学,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初中生的心理相契合,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并变抽象内容为生动具体的案例。

第二,讲故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近年来,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不断革新,人类的历史就是故事的开端,很多文化、传说都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故事中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生活,以往的历史教学只知道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然而,初中历史课程通过故事的讲述能够更好地贯彻素质教学理念,从而与现代教学结合起来。

第三,故事法的有效运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故事的讲述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复杂的内容进行清晰化处理。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内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的很多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利用故事导入教学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多以回顾为主,上课初始就引入教学的重点,这样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入历史课程,可以直接带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中。例如,唐朝历史久远,理论知识丰富,只知道背诵教学,会影响学习的质量。若通过“安史之乱”的讲解,述说唐玄宗“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直接引出唐朝灭亡的原因,就能一步步引出教学的重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将历史故事穿插于教学之中

据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看待历史课程的眼光存在偏差,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断地重复背诵事件时间、人物、意义,导致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将历史小故事穿插于教学中间,能够把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通过“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故事,为学生还原楚汉之争中的重要史实,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了解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利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

结束语与导语都是课堂重要的组成要素,可是在课堂收尾的时候,很多教师却过于慌乱,影响了课堂效果。针对这样的现象,通过讲解历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结尾,能够起到“善始善终”的作用,并缓解整节课听下来的疲惫感,扩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述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给学生讲述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学生就对商鞅的诚信品质有更好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轮流讲述历史小故事,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他们创造更多参与的空间。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W习热情,不利于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的开始、中间和最后阶段都很好地讲述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景 欣. 试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故事的有效途径[A].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篇(4)

关键词:历史教材 学生能力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78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性不言而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教师应告别“教教科书”的旧认识,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新思想。但无论如何,初高中历史教材还是存在着质的差距,那么,初、高中历史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面对这样的差别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教材是“通史+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进行编排。高中历史教材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组合,以“模块+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在必修部分,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知识基础极薄的学生来说,难以有条理、完整地归纳知识,难免觉得零散、混乱。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高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单元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现从未意识到的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知识结构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有利于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考察标准不同,要求师生改变教育和学习方法。初中测试重知识轻能力,对知识的要求多停留在了解和记忆层面,学生划书背书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成效的。高中测试则重能力,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言之,高中学生应注重从史料出发的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这种改变使得高一教师必须放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完成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过程。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要求高一老师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高一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愿意和同伴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教材叙事方式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做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灵活指导。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要求理性分析,系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和意义、作用、影响,有一定深度。

这种改变使学生有充分的探讨余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探究过程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挑战:如何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高中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所以高一老师应注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交待有关内容,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降低难度。

第四,历史资料形式不同,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材料时做出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人物的介绍、事件的故事性,感性描写,具体生动。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地图、照片、简图等非文字性史料,也包括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的成果等文字资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既有一致的,也有相互冲突的。换言之,初高教材中许多内容看似是重复的,但初中教材似乎重视“面”的铺开,内容简明扼要,而高中教材则更重视“点”的突破。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这种改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呢?实践表明,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高一历史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学习内容侧重的不同,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而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初中三年,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若加上六个选修模块份量,世界史的总量则超越中国史。同样,经济文化史的比重也很大。

这种改变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进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篇(5)

康德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这是教育的首要功能和最终功能。在基础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给学生点滴知识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是抹杀分数的重要性,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而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是不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少作为课程学习惟一目标的,而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础和载体,关注学生人生、关注学生成长的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教育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贴切、自然,应当善于寓论于史、寓教于史,史论结合,把历史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养分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做了无数教学模式的尝试,比如历史情境教学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等,对历史课堂教学都有很好的示范和启迪。下面仅就“三史法”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三史法”历史课程教学模式

在众多课题研究的资料中,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支撑,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三史法。“三史法”是把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第二阶段:“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第三阶段:“史感”——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三个阶段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由史实到认识,再由认识上升到感受,其过程彰显了学科教育功能。该学习流程,能够让学生既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又训练基本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素养。

三史法的实施价值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课堂教学“三史法”中的史实、史识、史感将在体现新课程理念前提下,力求做到“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达成为归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多种能力得到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该模式使学生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也得到培养及提升,并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结合“三史法”教学模式初步探讨。

1.课程标准: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试分析其原因。

了解清末民初人民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加深认识。

展现老电影《定军山》剧照,加深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新旧照片对比、中外男装对比、古今旗袍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通过表演,让学生直观了解清末民初服饰发型、称呼的变化,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对比、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然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也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装界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http://迁情况。

4.教学难点

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民国老照片馆。先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化图片,随后展示大连变迁图片,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老照片馆:照相电影馆、发型馆、称呼馆、服饰馆,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一)“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

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字、实物、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工作,对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照相、电影馆(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民国老照片馆 发型馆、(剪发辫)

称呼馆(改称呼)

服饰馆 (服饰的变化)

每个展馆都需要学生以竞赛或活动的方式芝麻开门,同时完成每框题知识的梳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展馆与知识的整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展馆各部分的整体建构,同时也完成了本课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设计各展馆系列问题: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

说一说中山装的各个部位的特殊含义?

今天的旗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二)“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

围绕每个展馆的学习内容,设计系列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参观和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史实的基础上,重视联系比较以加深理解,得出结论,形成认识的目标,同时实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一:根据材料讨论民国初年为什么要下令剪辫子?有什么好处?当时人们对此态度怎样?

活动二:学生即兴表演不同的服饰与发型人民之间称呼的变化。

活动三:思考分析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活动四:列表格总结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表现

活动五:假如你是清末民初的人(阿q),你的一天会遇到什么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求涵盖本课的内容,合理想象)

活动六:练习巩固

活动七:展望下个世纪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史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反思历史

通过参观各个展馆,重新梳理本课内容,以角色体验、即兴表演、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历史的感悟体验和反思。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使学生了解这种变迁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认识到本课中提到的这些表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近代文明的标志,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

无论是人们服饰发型的变化,还是称呼的改变,都有老照片和电影资料为我们保存了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只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同学去探索了解、去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实施“三史法”教学中,没有固定的必须按照三步走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一步的侧重点把三史法融入到每个知识框题当中,本课是以各个展馆完成的史实的学习、史识的体验与史感提升,三者互为补充、互相支持。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竞答、表演、活动、讨论等都加入过程性评价,男女生分队计分,重复回答的同学自己加分,记入总评当中,由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转贴于 http://

三、课后反思“三史法”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课都有无限完善的空间,这也是教师在完善自我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永远的必修课。在三史法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困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三史法的应用程度的不同、应用角度的不同与其他方式的结合等都需要师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前提。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强化认识与理解,这需要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把系列过程放在授课之前,明确史实、史识、史感,这样三史法的实施才更准确到位。

2.选择运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关键。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都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的,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老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激励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有序、更有条理,学生学起来就会重点明确、思路井然,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学生能否更有效了解史实、加深史识、提升史感的关键所在。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我国研究性学习概念,“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外显行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对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进行一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青少年,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初中学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相吻合。因此,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要追求发展性,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历史知识,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次,要知道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围绕培养“问题意识”这个核心任务,初中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表述成果”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 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取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使用“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达。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如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如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如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达”,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量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佳,务必要求人人参加。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细节探索;学生主体

为了能够使本文在研究内容上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文在写作形式上采取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教学调整的思路来进行。依据发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细节问题,对细节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细节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行达到本文研究目的的思路斫行。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真正具有可行性和使用性,在教材的选取上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进行探索。

一、课堂教学细节之一,课堂互动效果差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依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较少、互动质量差。所谓互动频率较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将知识点进行口述,而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而是只“奉献”出了耳朵,并没有将大脑和嘴带入课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极有可能随之涣散。所谓互动质量差是指虽然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但交流的问题往往都是让学生进行“是与非”的回答,或是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很多时候学生回答的内容都是没有进行思考直接脱口而出的。

(二)问题的分析

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细节问题,虽然与历史学科的特性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最大的问题则是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遵循新课标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仅仅从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是不足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的培养、历史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则应该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师生的互动性进行重新的考虑与界定。

(三)教学思路调整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频率与质量呢?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当然是不行的,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度这一重要问题,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能够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思考、哪些问题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本文认为设置开放性思考题、辩论题并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进行备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为切入点设置问题,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有关“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的辩论,辩论时教师特别关注沉默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并提前预估学生在课堂辩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前预估并准备好处理和总结的方法。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可以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还可以扩大课堂参与的群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回答问题、参与辩论,而学生的回答也不再停留于“是与非”的表达上,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论述。这就使得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无论是在频率上还是在质量上有有明显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细节之二,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的观察以及对学生进行的采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往往都是仅仅围绕课本来进行的,课本涉及到的内容一丝不差,课本不涉及的内容丝毫没有,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并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理解。

(二)问题的分析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三要素,离开这三要素,课堂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很多时候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又太多与强调这三要素的重要价值,以至于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教材,被教材束缚了手脚。虽然任何一本教材的价值都是值得尊重的,同时任何一本历史教材在内容上也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是按照产生――发展――消亡的顺序来进行的,同时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使得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会有所筛选的从大局出发,从重要事件、重要问题出发,出于无奈不得不省略掉很多相关内容。而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扩展,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弥补的,同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如果教师仅仅依照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述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自学就没有任何差别了。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不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深刻的思考,还导致了学生面对历史问题,找不到正确的解答方法,无法将历史问题与学习知识有机相连的现象,因此本文认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坚持既尊重于教材又不盲从与教材的原则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三)教学思路调整

针对这样的细节问题,本文认为历史教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时,尤其是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时要提前多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而这一工作最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材参考资料”的收集与编撰,教师根据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将适合在课堂展示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三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进行讲授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美国诞生”的意义(可以从现代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络和书籍中对《美国诞生》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以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内容进行整理会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相关内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并且涉及到的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这些资料中就可以找到课堂教学的灵感,哪些相关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内容是教材没有体现的……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某一小组所提交的内容讲解出来之后,该小组成员还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而这一自豪感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动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美国人和英国人是什么关系?“莱克星顿”在什么地方?“波士顿”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虽然在教材中都略有涉及,但是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并不能给学生产生整体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来龙去脉进行解释,并通过美国地图来标出重要地点的所在位置,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教学思路依旧是在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融入了两个特殊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适当的筛选并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第二个环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教师将小组提供的相关知识进行课上讲解与展示,并对被选中小组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方法对该小组学生进行激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两个特殊环节的融入,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历史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

三、总结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的两个细节之处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灵活使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精神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艳.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效果研究――以初中历史课《秦王扫六合》为例[D].鲁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