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14: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实践成果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文献标识码a代表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英文名称: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常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8522
国内刊号:32-180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4.打开思路,注重校外交流,以求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肯定。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志愿助残之路,可以追溯到2003年。春秋风雨十二载,社发学子在发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过程中,累计策划并开展助残活动1200场次,直接帮助残疾对象计437人。因与扬州市广陵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扬州市志愿助残总队”和“助残学士工作站”,间接使3500名残疾人受益。
专业精神,种下助残情根
2003年,经整合后的社会发展学院成立社工专业。该专业的宗旨为“助人自助”,为实现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社会工作2003级的学生与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荷花池社区建立了结对子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到荷花池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包括无偿辅导困难家庭学生文化课,帮助残障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陪社区老人聊天等。社会工作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在此基础上,社会发展学院于2004年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并与荷花池社区共同创建了“阳光学堂”。该学堂主要面向残疾人家庭的孩子以及自身残障的儿童进行课外无偿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提升文化成绩。正是在荷花池校区的志愿活动,种下了扬大学子的助残情根。
爱心轮椅,终获重生奇迹
2005年夏季,社会发展学院档案专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她叫冷琳,6岁时因患急性脊髓炎,造成双下肢二级残疾,16年来一直无法正常行走,拐杖和轮椅成了她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进入大学以后,为了方便冷琳的活动,学院领导积极与宿管方面沟通,将其安排在宿舍一楼,这样,同宿舍的室友就能方便地推着冷琳往返于教室、宿舍,帮助其正常地度过校园生活。另外,全班32个女生还自发行动起来,分成16个小组,建立“值班”制度,制定锻炼计划,对冷琳进行“跟踪照顾”,其中一个必备内容是帮她练“站立”、练“走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学期、两学期,细心的同学发现,冷琳的双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大家一天不落的执着坚持下,从没有力气到有了点力气,再到有了不小的力气;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可以借助双拐或者在同学的搀扶下“走两步”。凭借着自己的乐观坚强和身边志愿者们的爱心呵护,2007年冬季,冷琳终于能丢开双拐,正常站立达半小时了。
正是在学院领导、老师、同学以及宿管阿姨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鼓励下,冷琳始终坚强自信、乐观积极,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勇敢地接受各种挑战,克服了常人无法体验的痛苦与压力,顺利大学毕业,她所在的班级也被评为“扬州大学爱心班集体”。
此外,在校期间,冷琳曾将自己在扬州市残联举办的一次活动中获得的3000元奖金全部捐给班级,令广大师生深受感动,钦佩。同时,她在校期间参加演出的话剧《轮椅上的大学》受到了扬州大学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可以说,冷琳就是对“身残志坚”、“残而不废”最好的诠释,她所在的班级就是助残志愿者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典型代表。
十二年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志愿助残的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典型事例:
2007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黄鹂在班主任老师“残疾并不等于残废”、“做生活强者”的鼓励下,以超乎平常人想象的毅力刻苦学习,踏实面对生活,并积极将自己得到的爱回馈到社会。在担任扬州市志愿助残总队队长期间,黄鹂热心结对残疾儿童,用自己的事例鼓舞他们乐观面对生活。
2006年,扬州市“班”在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为传承伟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青年学子正确的价值观,一届一届“班”的学子在助残道路上帮助了很多人。如志愿者经常去辅导、看望位于扬州市石塔市社区的智障儿童东东,志愿者对东东的长期照顾和付出得到了东东奶奶的高度赞扬;此外志愿者还积极进入社区,为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无偿家教。
2012年,在扬州市助残总队的联系下,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班志愿者三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周每天去辅导智障儿童吴紫雯的功课。目前,“爱心家教”已经连续交接了三届,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吴紫雯成长中的“小爸爸、小妈妈”,社会发展学院会一直将爱心接力棒交接下去。
2013年,为实现团体助人的目标,社会发展学院志愿者成立西湖镇儿童助残队伍。两年来,团队志愿者每个月坚持去看望西湖镇的残障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具、陪他们玩耍。志愿者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走进社会,形成体系
为了将志愿助残的精神与服务社会的实践相结合,2008年7月,社会发展学院与扬州市维扬区残联联合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专项调研工作,参与该项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被表彰为2008年扬州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他们所做的成果报告荣获扬州大学优秀调查报告和扬州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得专业知识与社会优势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得助残工作有了学术理论的指导,还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课堂学习。正是在此基础上,社会发展学院在维扬区残疾人联合会建立了第一个“助残学士工作站”,该站的建立,使得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志愿队伍,接过了助残的接力棒,逐渐将助残视为自己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助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影响不断加深,2010年4月21日社会发展学院与扬州市残联联合成立了“扬州市助残志愿者总队”,随后不久,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被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命名为“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至此,志愿助残活动走出学院、走出校园,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专业服务,多元汇聚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英语 教学
英语作为时代的特征备受人们重视。学生能掌握好英语是老师的重大责任,但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效果低,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英语老师,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迫在眉睫。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本人摸索出了一些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这里与广大教师朋友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的基础应该是学生“乐学”。教师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利用和创造一切契机,培养和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努力营造学生敢说、敢想、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开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树立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对学生学习中的失误,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在。
2、进行学法指导。学外语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要讲究学习方法。科学的方法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保持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听、敢说、多读、乐写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地记忆、思维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全面参与,全面发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3、让学生体验成功。
二、指导课前预习——让学生会学
预习能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过程,有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有效预习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判断题、问答题、改错题以及完形填空题。
2、整理课文中出现的新的或者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并利用这些词汇或短语自己编写单选或填空题。
3、整理课文中出现的难句、长句和好句,并利用这些句子编写成英汉互译题。
4.分组寻找相应单元有关的背景知识。
三、指导课后探究——让学生善学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善于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运用所学知识。英语学科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应该是把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促使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整体转变,提高教学效果。英语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应该依照学生英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取分阶段、分层次、递进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中,我构建了双基培养模式、知识拓展模式和社会实践模式等三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后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在课后学习和掌握一些语言形式,比如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语法结构等。
2、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如要学生找出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计划地多阅读一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贴近学生英语水平的读物,扩大英语语言材料的输入量,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一些现实生活问题,并学会撰写报告、小论文等。
四、指导课上交流——让学生敢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交际实践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课堂变成剧场,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教师努力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乐意追求的学习形式。
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新知识点,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朗诵、唱歌、值日报告,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小组或男女生之间的问答、抢答竞赛或辩论赛,简述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等交际性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做事中”学习英语,在学习中提升英语能力。
五、指导成果展示——让学生博学
学生对自我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能有效满足学生自我表现实现的心理。指导学生进行展示活动,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兴奋、愉快、充实的情绪,从而强化学生动机。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1、随堂展示。我利用课前五分钟或晨读时间,指导学生作要闻播报或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探究成果报告。
2、专题展示。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就本单元的相关话题或同学生商定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在规定时间,比如说用一节课的时间,做专题展示。
总之,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如果我们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华荣,刘成. 外语教学与文化背景[J]. 河海大学学报
[2] 董蕾.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探索与实践[J]. 教学与管理.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 任务导向 项目导向 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18-02
一 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课程性质与特点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集理论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需要运用心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一方面需要注意强调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又需要将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市场研究能力和解决市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调研方案、编制问卷、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等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洞察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
2.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学习被动,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很难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和市场研究能力;教学与实践结合很少,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市场问题的能力。
鉴于此,“改革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二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1.任务导向教学法
第一,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涵义。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以某特定任务为主线、以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情境之中,学生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该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找出自身不具备的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重组,从而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实现学习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任务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该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启发者,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二,任务导向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应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在市场调查课程中体现为,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市场调查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设计阶段——基于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实训任务,并确立实训团队;(2)分析阶段——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和操作介绍,实训任务分析;(3)实施阶段——实训任务导向,补充新知识,团队协作完成任务;(4)反馈阶段——成果展示交流,知识归纳总结;(5)完善阶段—— 成果修改完善,团队评比,提升能力。
2.项目导向教学法
第一,项目导向教学法的涵义。项目导向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
*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号:JGXYJG201204)
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导向教学法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手段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得到和衡量的作品。
第二,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应用。(1)成立项目小组。在实施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成立若干个项目小组,小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而定,一般4~6人为一组,学生采取自愿组队的方式,每个组确定一位组长,每个小组长在课后将组队情况在任课教师处做好备案,包括项目组成员的姓名、学号及联系方式等。(2)项目选择与分配。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选择项目:一种是以学校合作企业的营销环境为背景,由企业提出调研需求,作为独立可操作的调研项目。另一种是由学生自行寻找感兴趣的企业或行业并自主与企业联系获得项目。例如,学生主动与学校周边的超市、餐厅或公司联系获得调研项目。项目分配依据不重复原则,每个小组一个项目,以保证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项目得到锻炼,同时在其他项目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时得到各个领域与行业知识的积累与体验。(3)项目方案设计。在第一堂课就明确学生在本学期学习该课程的目标是完成各自调研项目、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目的是为了完成调研项目,而并非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参加调研项目。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培养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根据课程教学体系,将整个项目设计为若干相互关联而又独立的子项目,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调研内容设计——调研问卷设计——抽样设计——调研方法选择——调研资料收集——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调研报告撰写等九个子项目。(4)项目实施。项目的实施是分各个子项目进行的,每个子项目的实施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前一子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并引入当前子项目。阶段二:项目操作阶段。阶段三:项目阶段成果展示,学生将初步成果进行展示,并提出疑问,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将进行知识的深度提炼与延伸,学生由于经过实际接触很快能够理解和掌握。阶段四:项目修正,学生再次进行实际操练并形成最终阶段性成果。(5)项目成果与评价。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小组均需要展示各个阶段成果,并提交阶段成果报告。在成果展示时,师生评价,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各自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和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过程的评价更注重各个团队成员的参与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和响应速度。
3.行动导向教学法
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涵义。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德国职业教育,它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课文法、互动小组作业、演练示意图、专家访谈、案例分析、教学游戏、项目作业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活动。
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构架。教学内容结合市场调研的各个主要环节展开,具体包括:调研项目的设定、调研目标的确立、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抽样设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调研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先辅之以通俗易懂的理论,随后组织学生在实训课中进行实践。(2)教学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形式有很多,可以采取互动案例、模拟公司、项目作业等形式实施教学。“互动案例”形式是指针对课程各个环节中理论部分的教学,采用互动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介绍大量与知识点相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因此,“模拟公司”形式可以适用于该课程各个环节中的实践部分教学。“项目作业”教学方式,可以在“互动案例”教学对某一环节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后,让学生以各自“模拟公司”为单位,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其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及成果展示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3)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中,选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不同教学形式对确保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互动案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模拟公司”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这个仿真情境实践中,更加主动地参加学习。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自然的、符合市场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在自学能力、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个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 总结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求既能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研究能力等,从而使该课程成为一门既有用又有趣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霍芳.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
[2]侯勇强.行动导向的项目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企业档案 信息资源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优势,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和详细资料。善于利用档案信息,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对于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已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对档案工作的开展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注重档案管理,却忽视应用这个根本目的。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只重视档案的保管,忽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表现为只注重追求档案的数量和规模,而对档案的质量,即档案信息能多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重视不够。少数档案工作者认为档案只是过时的材料,档案工作只是看门守摊、无所作为,只要保管的档案不损坏、不丢失就算完成任务了,看不到档案对科研、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 服务方式落后、被动。在企业中,档案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供档案信息。目前,档案部门多处于半封闭状态,基本上是坐等利用者上门查阅档案,没能做到“请进来、走出去”,主动向利用者介绍档案内容和检索方法,引导利用者正确地利用档案。
3) 档案工作条件差,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对档案部门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的状况,导致从事档案信息开发的人员少,工作缺乏积极性,档案编研工作一直停留在文献的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上,编研成果层次不深,质量不高,与社会需求脱节。计算机、缩微等新技术在档案工作中也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大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检索速度慢、查全率低。
4) 档案社会化意识差,没形成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档案”就是人事档案,“档案”是机密,“档案”不允许利用。对企业员工缺乏档案知识宣传和教育,使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了解甚少,认识不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和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获取档案信息的能力。
二、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对策
要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努力丰富档案数量,提高档案质量,提供齐全完整、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大力开展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足够丰富的档案为前提。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使用方便,就将有些档案材料不归档或不及时归档,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浪费。档案部门应该明确接收和征集范围,把一切属于管辖范围内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参考凭证的各种载体形态的档案,齐全完整地收集进档案室。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高、在其相关领域和科研项目中可利用借鉴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和成果报告。要严格控制档案质量,首先,档案部门应严格检查档案归档质量,一旦发现接收档案存在案卷内容残缺不全、排列混乱,分类组卷不合理、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目录卷皮填写不规范、题名不能反映案卷内容等整编问题,要及时向归档单位提出,要求其加以整改。严格掌握合格档案标准,拒绝不合格的档案进档案室,以确保档案的质量。定期进行档案鉴定,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档案。长期以来,档案部门过分强调“宁宽勿窄,宁多勿少”等观点,造成档案数量庞大、档案保管期限过长、档案内容重复、利用率低。因此,定期进行档案鉴定要形成制度,落到实处。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档案室应在加强库房管理的同时,尽量改善档案的保管环境和条件,延长档案寿命,避免人为破坏,对已破损的档案要及时进行修复。
2) 开发档案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发档案信息要有针对性。档案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需求,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进行选题,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者需要档案部门快速、高效地提供多层次的档案信息。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不仅向利用者提供原始档案,还要根据利用者和社会的需求,提供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多次深加工等不同层次的档案信息。建立完善的检索体系,最大限度地揭示档案信息。档案检索工具是记录、报道和查找档案的手段,是管理档案和提供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充分揭示档案内容,迅速、准确地提供档案和检索档案的主要途径。档案部门只有编制出系统、实用、多角度、多功能的档案检索工具,才能缩短档案检索时间,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3)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部门应运用各种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态度上做到热情主动、细致周到,善于与利用者沟通,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内容上做到紧跟企业发展形势,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资源,提供企业急需的高质量档案信息。
4) 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汇集、交流的中心,应该跟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引进计算机、缩微技术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存储、处理、检索能力,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率。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打破档案的地域性、封闭性,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信息资源系统,真正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5)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积极性。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效益大的工作。每一项档案信息开发成果都凝结着档案人员的辛勤劳动。对档案部门缺乏重视,抑制了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并将其一定比例作为档案人员的奖励,促使其健康发展,使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6) 注重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档案意识。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印刷宣传资料、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报道档案工作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档案部门的职能、档案工作的内容和基本任务。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步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熟悉档案部门的状况、利用档案的方法等,有针对性地利用档案。
总之,企业档案必须为企业的需求服务,档案人员在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前提下,深挖档案潜力,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企业档案工作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高英华;;做好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