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6: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蜀道难原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文化解读 解码 《蜀道难》 英译
引言
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必须在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上进行,对词语意义的文化诠释以及对文本的组织结构的解析和文化解读。文本的文化解读策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解码,解构,解析以及整合策略的应用,本文将从解码方面尝试探讨《蜀道难》四个英译版本中的小问题:亚瑟.韦利(Arther Waley)、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孙大雨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1.解码主要指解读文化屏障,《蜀道难》中文化屏障很丰富。“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的年代太久远,无法详谈。Waley将“开国”翻译为 “rule the land”,似乎与原文有出入。孙大雨的版本:“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 unknown how they began to found their remotely ancient state.”“茫然”的意思是:从蜀国建立到现在时代太久远,孙先生处理为“mysteriously unknown”似乎不是很准确. Obata的英译版本: “In the remotest time of Tsng-tsng and Yu-fu / Yea, forty millenniums ago―that the land was found” , 这句话的译文似乎更接近历史事实:蚕丛和鱼凫是蜀国早期的两位统治者。杨宪益夫妇的英译为:“Long ago Can Cong and Yu Fu found the kingdom of Shu / Forty-eight thousand years went by.”其实,不是蚕丛和鱼凫共同建立了蜀国,与历史事实稍微有所出入。
2.作者认为,句子深层结构也是一种文化屏障,例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深层结构应该是 “历井”“仰”“扪参”“胁息”。整句话意思是:“on the way from Qin to Shu,‘历井’,if travellers looked up their head, ‘仰’,they could touch the stars all way along, therefore, probably they could not stop breathing for being nervous and terrified”在Waley的版本中,这句话被翻译成 “Clutching at Orien, passing the Well Star, I look up and gasp”,这就反映出译者其实没有理解句子的深层结构。Obata的处理为 “The traveller must climb into the very realm of stars, and gasp for breath.” 也没有准确的译出原作的意义,“胁息”的意思是 “hold one’s breath for being terrified” 而不是 “gasp for breath”;孙大雨的版本是 “They pierce into sky; on them you could touch the brilliant stars.” 英译中有山高峻险的意象,但遗憾的是只翻译了原文意义的一半。杨宪益夫妇的版本: “Touching stars, the traveller looks up and gasp” 也同由崞了原句主要的文化意义。
由此可见,在对《蜀道难》解文化意义之码的过程中,翻译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丢失原文的文化意义,所以我们后人在做古文翻译的时候更应关注其文化意义的传递。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0.
[2]Obata,S.The Works of Li Po[M].Kanda,Tokyo:The Hokuseido Press,1935.
[3]Sun Dayu,An Ant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Pr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Yang Xianyi & Gladys 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原文:
《送呈子明知阆州》朝代:宋 作者:袁说友
圣主方勤西顾忧,大朝临遣遴贤侯。
兰香昔在潜郎地,符竹今分古阆州。
你好!谢谢你的来信,也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关于出国留学,小编觉得如果你目前有能力,开始着手准备是可行的。不过,其他功课也不能落下。你可以制定合理的计划,各门功课都学好了,我想你父母也不会不同意你多学点英语、多背点单词啦。
梦想不怕大,关键是要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名校之一,申请要求严格,竞争也十分激烈,对分数的要求一般来说也是比较高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你SAT和TOEFL成绩高就一定能被录取,哈佛对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及高中成绩也是很看重的。因此,你需要全面准备,各门功课都不能懈怠。关于留学的更多信息你可以关注本刊最近几期的“留学海外”栏目中的文章,我们会介绍一些案例,希望你能从中收获一些有用的信息。
关于英语原著,推荐你关注本刊“名家经典”栏目介绍的一些作品,比如《一百条裙子》《喜乐与我》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这些原著比较简单,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最后,祝你学业进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Shelly Rachel Yang:
你好!谢谢你幽默诙谐的来信!
电影《卑鄙的我2》中偷金字塔的确实是Vector,谢谢你来信指正;小标题“为甚消得人憔悴”是作者故意这么用的,不是错误哈。另外,关于俞老师对《中国合伙人》的看法,如果方便,你可以上网看一下新东方的新浪博客,里面有俞老师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看了你的来信,小编觉得你一定是个喜欢挑战的孩子。翻译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忠实原文,还要做到“达”和“雅”。因此,要翻译好《蜀道难》这样的文言文着实不是易事。不过,小编觉得你可以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文章,一步一步来。如果可能,也欢迎你将来加入我们的队伍哦。
关键词:五代十国;交通地理;巴蜀文坛;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2012906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古国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这里悬崖峭壁、栈道百折、奔流险滩、与世隔绝,是一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瑰丽奇幻的新天地,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艰险畏途所在。笔者以交通地理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五代文人在巴蜀地区交通行役的流转态势及同期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一、巴蜀地区的陆路交通与五代文人的迁徙流转态势五代时期,汉中兴元府是连接蜀地与关中地区的重要陆路中转站。中原文人为躲避战火摧残跋涉入蜀时,首先要翻越秦岭来到汉中兴元府,以此作为进一步中转南下的立足点。从关中到兴元的陆路交通,以褒斜路和骆谷路最为重要。唐朝二帝入蜀避乱或沿褒斜或沿骆谷,“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沿褒斜路历扶风、陈仓、河池郡(凤州)抵达兴元府。唐僖宗入蜀时,沿骆谷道经T、洋州抵达兴元府。
唐末五代之际,中原文人为躲避战火摧残,追随唐室帝王的逃亡路线纷纷入蜀。如诗人郑谷“广明之乱”后,沿着褒斜古道入蜀避难,历兴、剑、梓、汉抵达成都府。郑谷入蜀途中在兴州略作停留赋诗流连,其《兴州东池》诗云:“南连乳郡流,阔碧浸晴楼。彻底千峰影,无风一片秋。垂杨拂莲叶,返照媚渔舟。鉴貌还惆怅,难遮两鬓羞。”[1]90,按,兴州以北经水路可达凤州、成州,兴州以南更通舟楫;诗中所谓“南连乳郡流,阔碧浸晴楼”诚不虚言。又,郑谷滞留兴州之际所作的《兴州江馆》亦云:“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一夜绕床鸣。愁眠不稳孤灯尽,坐听嘉陵江水声。”[1]223按,兴州下辖顺政、长举、鸣水三县。嘉陵江流经顺政县,离县城百步,诗人郑谷滞留兴州进退维谷,诗句“愁眠不稳孤灯尽,坐听嘉陵江水声”令人读后倍感凄凉。兴州长举县又有著名的险要之地曰“青泥岭”,此地悬崖峭壁、溪流湍急、山多云雨、道路泥泞,诗人李白曾为之浩叹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正当官道要冲,朝廷在此设有“青泥驿”,该驿站直到北宋至和年间才废弃不用另择他途。据宋人雷简夫《大宋兴州新开白水路记》文云:“至和二年(1055年)冬,利州转运使王容、郎中李虞卿,以蜀道青泥岭旧路高峻,请开白水路,自凤州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五十里有半,以便公私之行……减旧路三十三里,废青泥一驿。大抵蜀道之难,自昔青泥岭称首。”[2]又,唐末五代之际,诗人韦庄由关中入蜀亦经由兴元府中转。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诗人韦庄奉命入蜀宣谕两川罢战休兵。韦庄与谏议大夫李洵沿骆谷道经T、洋州抵达兴元后,辗转到达东、西两川征战对垒之地梓州张杷砦。韦庄此行沿骆谷道进入洋州,写有诗歌作品《焦崖阁》云:“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3]313按,诗中的“焦崖阁”位于洋州东北的焦崖山,据《陕西通志》记载:“焦崖山,在(洋)县北五十里。”[4]诗人韦庄回朝复命后,身感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大厦将倾,于是选择投奔王建再次入蜀。此时的韦庄身上没有了王命羁绊的束缚,能够从容地边行边赏路边景。诗人沿着褒斜古道一路前行,当他经由兴元府褒城县时饱览了“鸡公山”,韦庄《鸡公帻》诗云:“石状虽如鸡,山形可类鸡。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3]314诗人在题目下注曰:“(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3]314由韦注可知,“鸡公帻”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离兴元府的治所称得上是近在咫尺。
五代时期的文人士子,在汉中兴元府稍作停留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继续南下赶路,由兴元府折向西南方向沿金牛道、剑阁道,经利、剑、绵、汉四州抵达成都府。这条由关中褒斜路、骆谷路交汇于兴元府而后折向西南金牛道、剑阁道所构成的交通路线图,是唐五代时期中原文人出蜀入蜀的陆路交通大动脉。金牛驿正当入蜀的咽喉总孔道,唐末诗人胡曾《金牛驿》诗云:“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五丁不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并吞。”[5]2545李商隐入蜀时经金牛驿亦赋诗云:“楼上春云水底天,五云章色破巴笺。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深惭走马金牛路,骤和陈王白玉篇。”[5]2091
利州辖区内的入蜀险恶路段有“九井”“五盘”(七盘)、“漫天岭”“深渡岭”,沿途亦有著名的驿站筹笔驿和嘉陵驿。入蜀古道的“九井”之险,陈鹏在《九井滩记》一文中有描述:“九井滩有大石三,其名鱼梁、龟堆、芒鞋嘴,参差相望于波间,操舟之人力不胜舟,而辄为石所触,故抵于败。”[6]利州境内的“五盘岭”或“七盘岭”之险,诗人杜甫也曾赋诗云:“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余。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5]782关于“五盘”的得名缘由,杜甫在《五盘》诗题下注云:“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5]782由“五盘岭”沿嘉陵江西南行,便来到著名的“筹笔驿”,此驿的位置所在据《舆地纪胜》记载:“筹笔驿,在绵谷县,去州北九十里,旧传诸葛武侯出尝驻此,唐人诗最多。”[7]4736利州境内的“大漫天岭”“小漫天岭”“深渡岭”亦是入蜀古道中必经的险恶路段,唐末诗人罗隐入蜀时留题《漫天岭》诗云:“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漫。”[5]2626又,五代前蜀时,后主王衍不顾群臣劝阻执意北巡耀武,他的随从队伍浩浩荡荡“从驾兵至绵、汉至深渡,千里相属”[8]667。利州“嘉陵驿”在州治绵谷县境内,五代文人张《题嘉陵驿》诗云:“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 独倚阑干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5]2783诗人张深感嘉陵江畔的蜀道艰险,一路行来崎岖泥泞疲惫不堪,故而在嘉陵驿站独倚栏杆悲伤日暮,情绪低落。
由利州益昌县西南行,渐渐进入了艰难险峻的剑阁古道。五代时期,利(州)、剑(州)之间的“白卫岭”地势险峻、野兽出没、虎豹横行。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云:“圣朝未克蜀前,剑、利之间,虎暴尤甚。白卫岭石洞m,虎名披鬃子,地号税人场。”[9]又,五代文人王仁裕跟随王衍北巡途中经过“税人场”时遭遇了恶虎的袭击,据诗人《王氏闻见录》记载:“蜀后主王衍……至剑州西二十里以来,夜过一m山。忽闻前后数十里,军人行旅,振革鸣金,连山叫噪,声动溪谷……(王衍)其乘马忽咆哮恐惧,之不肯前……迟明有军人寻之,草上委余骸矣。”[10]5839事情过后,蜀主王衍不仅不采取防范措施汲取教训,反而命令臣僚赋诗取乐同题唱和。王仁裕《奉诏赋剑州途中鸷兽》诗云:“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不与大朝除患难,惟余当路食生灵。从将户口资量冢未委三丁税几丁。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11]284文人李浩弼《从幸秦川赋鸷兽诗》亦云:“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天子纪纲犹被弄,庸人穷独固难过。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秣杀他。”[11]839
剑州辖区内的剑门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雄关之美誉。王衍君臣巡幸于此迭相唱和,王衍《题剑门》诗云:“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11]883佞臣韩昭《和题剑门》诗云:“闭关防老寇,孰敢振威秣。险固疑天设,山河自古凭。三川奚所赖,双剑最堪矜。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层。”[11]839文人王仁裕《题剑门》亦云:“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11]280
五代时期,绵州辖区内罗江县有蜀道屏障白马关。白马关是遮蔽西川和成都平原的一个重要的雄关隘口。按,距白马关四十里的地方有罗江驿,唐彦谦入蜀时赋诗《罗江驿》云:“数枝高柳带鸣鸦,一树山榴自落花。已是向来多泪眼,短亭回首在天涯。”[5]2653绵州白马关与汉州德阳县的鹿头关相对而立,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认为:“又西南十里至白马关,与德阳县之鹿头关相对。核之里数,盖一关之东西口,分属两州县耳。”[12]
汉州的鹿头关非常出名,郑谷《蜀中》诗云:“马头春向鹿头,远树平芜一望闲。”[1]310汉州的治所雒县近郊又有金雁驿,韦庄《汉州》诗云:“北侬初到汉州城,郭邑楼台触目惊。松桂影中旌旆色,芰荷风里管弦声。人心不似经离乱,时运还应却太平。十日醉眠金雁驿,临岐无限脸波横。”[3]373韦庄诗中的“金雁驿”之得名源自流经汉州城郊的雁江,据《方舆胜览》记载:“雁江,在雒县南,曾有金雁,故名。”[13]经过汉州之后再也没有险恶的关口隘路,抬眼远眺是一望无际的川西成都平原。唐五代时期,成都府辖区的新都县有“天回驿”,该驿站颇为出名。五代前蜀时,徐氏太后太妃二姊妹曾随王衍巡游于此,顺圣徐太后《题天回驿》诗云:“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所恨烟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14]翊圣徐太妃继而同题唱和诗云:“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自在青城。比来出看江山境,尽被江山看出行。”[14]
唐末五代时期,山南西道境内的大巴山横亘东西,将整个山南西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五代入蜀文人在汉中兴元府稍事休憩之后,其中一部分人经兴元府沿大竹道(米仓道)一路崎岖南下,最后抵达山高水恶、丛林密布、人烟罕至的巴中或巴东地区。
五代时期,不仅文人士子、许多行人商旅亦经常往返于大竹(米仓)古道,他们翻越大巴岭、小巴岭、孤云山、两角山、米仓山,往来于兴元府与巴子古国之间。文人王仁裕多次行经此道,其笔记小说《玉堂闲话》描写路途特征为“深溪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绠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堕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10]1899。大竹道上的孤云山、两角山为行人商旅所必经的险恶路段。孤云、两角二山人烟罕至、山势险峻,王仁裕曾将豢养的宠物“野宾”放生于此,据《王氏闻见录》记载:“王仁裕尝从事于汉中,家于公署。巴山有采捕者,献猿儿焉。怜其小而慧黠,使人养之,名曰野宾……使人送入孤云两角山,且使系在山家,旬日后方解而纵之,不复来矣。”[10]5851王仁裕为此赋诗二首,其《放猿》诗云:“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11]284诗人飞驰想象,设想猿猴“野宾”回到大自然后的种种逍遥情状。又,王仁裕《遇放猿再作》诗云:“筅l羟昂核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11]284根据诗意,足见诗人与宠物“野宾”之间的感情深厚,“野宾”放生数年之后,依然能够辨认出它曾经的主人。二、巴蜀地区的水路交通与五代文人的迁徙流转态势长江水路是连接巴蜀与荆湘、吴越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五代时期的长江水路,自成都出发历眉、嘉、戎、泸、渝、涪、忠、万、夔等州府奔腾出峡,地志书《太平寰宇记》引韦庄《峡程记》称:“泸、合、遂、蜀四郡,皆峡之郡。” [15]又,《舆地纪胜》云:“涪(州)于三峡,最为要郡。”[7]4526五代时期,夔、忠、渝峡路,地当巴中与荆楚地区的交通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夔州城南的瞿塘峡亦名广溪峡,为三峡之首。《资治通鉴》记载前蜀立国之后:“峡上有堰,或劝蜀主乘夏秋江涨,决之以溉江陵。毛文锡谏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陛下方以德怀天下,忍以邻国之民为鱼鳖乎!蜀主乃止。”[8]606巴东夔州峡口,不仅是前蜀王朝与荆南政权长期殊死争夺的战略要地,而且也是文人士子东向入楚、漫游吴越以及西向入蜀、锦江步月的交通总枢纽。如天复二年(902年),诗僧贯休溯江入蜀,其诗歌作品《三峡闻猿》即写于入峡的途中。贯休沿三峡水路溯流西上,秋天抵达渝州,写有诗歌作品《秋过相思寺》。按,相思寺即缙云寺,在渝州缙云山上,据《蜀中广记》云:“缙云寺,即古相思寺也。以此山有相思崖生相思竹……而得名。”[16]五代r,荆楚文人欧阳彬早年“落魄街市,歌伎酒徒,无所不狎”,后来适逢“西川图纲将发,(欧阳彬)得歌伎所分资,求为纲吏仆夫,纲吏许之,遂入成都,献《万里朝天赋》”[17]779。又,五代文人张格逃难入蜀时,从长安出发南奔渡过汉水“由荆江上峡,入成都”[17]603。后蜀元老重臣李昊在亡国后,随后主孟昶入宋归顺,《十国春秋》记载他:“国亡,随后主降宋……亲属乘舟,自峡江,下至夷陵。”[17]774又,诗人郑谷于五代战乱之际寓居夔州,《峡中》一诗就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当时羁旅漂泊的孤独况味:“万重烟霭里,隐隐见夔州。夜静明月峡,春寒堆雪楼。独吟谁会解,多病自淹留。往事如今日,聊同子美愁。”[1]193
五代时期,山南、剑南的巴中地区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涪江、渠江、沱江、嘉陵江等在此汇聚,故该地常可以看到文人士子泛舟出没的身影。如诗人韦庄曾沿嘉陵江一路南下,《两宋名贤小集》引韦庄《蜀程记》记载诗人“入嘉陵道上,如行青萝帐中”[18];又,诗人郑谷《舟次通泉精舍》描写其舟船劳D的水路行程,诗云:“江清如洛I,寺好似香山。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1]108按,梓州东南六十里至射洪县,东临涪江水,有梓潼水自东来会。又东南六十五里至通泉驿。又,诗人郑谷舟行过渠州时,创作了《渠江旅思》一诗,云:“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谋身非不切,言命欲如何。 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1]92按,渠江为嘉陵江的支流,其源头出自万顷池,渠江县因此得名,唐五代时属渠州。此外,前蜀乾德二年(920年),王衍北巡行幸时,由利州沿嘉陵江南下阆州“龙舟画舸照耀江水”,蜀主王衍于龙舟之上“自制《水调・银汉曲》,命乐工歌之”[19]。嘉陵江流经利、阆二州,再南下经果州、合州、渝州等汇入奔腾东流的长江,足见嘉陵江是连接山南和剑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主干线。三、地理交通视角下巴蜀文人作品中的地域文化色彩唐末五代堪称乱世之秋,中原文人纷纷避乱于蜀。流寓在巴蜀三川大地上的文人士子自成群落,他们深受政局动荡变化的影响,大多在家国危亡之际入蜀避难又在时局好转后离蜀而去。他们好似贸然闯入蛮荒的巴蜀地区的不速之客,以其根深蒂固的异样眼光打量着巴蜀三川中的一切。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他们眼中是神秘的、陌生的甚或是可怕的。这些寓蜀文人深受发达的中原文化的浸润,他们对川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认知比较肤浅,通常带有某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心理。
唐末季世,虽然大量文人滞留在异质多元的巴蜀地域文化环境之中,可他们根深蒂固的家国思想、思维定势和情感理念,使他们对巴蜀文化的认同在心理上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隔膜之感。寓蜀文人的心头总笼罩着挥之不去的沦落天涯的伤悲阴影,他们魂牵梦绕的永恒话题是朝思暮想的家乡,他们眼中的巴山蜀水总是带有凄迷神伤的色彩基调和哀怨无端的情感意绪。
唐末五代之际,流寓巴蜀的文人士子对他们侨居异乡的身份处境念念不忘。他们的诗歌作品常笼罩着炽热浓烈的故国乡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莫把他乡作故乡。如诗人郑谷旅蜀半纪有余最终选择离蜀远去,其诗作《兴州江馆》云:“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一夜绕床鸣”[1]223,《通川客舍》亦云:“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1]96。郑谷此类作品真实细腻地反映了诗人在唐末乱世中进退维谷的苦闷心态和走投无路的彷徨处境。他流寓西南巴蜀时,“啼痕”“泪眼”“愁容”等意象频繁出现在其作品中。如“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先流”(《游蜀》)[1]302;“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蜀中春日》)[1]301;“流落夜凄凄……离肠赖酒迷”(《锦浦》)[1]405;“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巴z旅寓寄朝中从叔》)[1]37;“独吟谁会解,多病自淹留”(《峡中》)[1]193等。诗人崔涂漂泊川蜀羁危万里时内心充满对故土乡园的无比思念:“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蜀城春》)[5]2682更让崔涂悲怆哀怨情何以堪的,是在巴山蜀水的凄凉之地迎来了除夕之夜,其《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云:“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哪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5]2686文人黄滔于唐僖宗中和年间入蜀,其描写羁旅巴蜀的诗歌作品令人读后倍感凄凉,如《退居》云:“老归江上村,孤寂欲何言。世乱时人物,家贫后子孙。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惆怅西川举,戎装度剑门。”[5]2787又,诗人吴融于唐昭宗大顺年间进入西川韦昭度幕府中任职。吴融寓蜀三年戎马倥偬,其诗歌作品笼罩在凄楚怆怀的故国乡愁中,所谓“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关月几时干客泪,戎烟终日起乡愁”(《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5]2722等。
唐末流寓巴蜀的文人士子感念故国自伤飘零,川蜀大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在他们眼中是艰险、异样或可怕的;巴蜀地区新奇壮丽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他们的眼中或笔下亦是蛮荒朴陋、于世隔膜的。如郑谷作品中的“巴山”“瘴雨”“穷巴”“蛮烟”等景物意象,构成了诱发诗人异域乡愁的不二媒介,如“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渠江旅思》)[1]92;“巴山偶会遇,江浦共悲凉”(《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怆然有寄》)[1]59;“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1]298等。唐末诗人李洞流寓巴蜀时,写有许多描写川北山区交通条件险恶艰危的作品,如“风卷坏亭羸仆病,雪糊危栈蹇驴行”(《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5]2847;“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送龙州田使君旧诗家》)[5]2844;“云明天岭高,刺郡辍仙曹。危栈窥猿顶,公庭扫鹤毛”(《送卢郎中赴金州》)[5]2840等。又,唐末寓蜀诗人张《送人归南中》云:“有家谁不别,经乱独难寻。远路波涛恶,穷荒雨路深。烧惊山象出,雷触海鳌沉。为问南迁客,何人在瘴林。”[5]2779蜀中成都花木众多海棠鲜妍,诗人崔涂中和年间入蜀,他对映入眼帘的海棠花却视而不见:“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见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看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5]2686“海棠花底三年客”可知崔涂在蜀中流寓时间达三年之久,身在众芳喧艳的烟花锦城,内心却依然固守对乡园故国的深情眷恋,诗人只不过在回眸往昔时感慨良多,“始惭虚到蜀城来”留下了一个不完美的缺憾。
四、结语
综上,以交通文化地理的独特视角对五代巴蜀文坛进行审美观照,可以看出巴蜀地区岩阁栈道、高山滩川、溪流纵横条件下的陆路和水路交通地理,对蜀地文人的迁徙流转生态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巴蜀三川大地的生新蛮荒的自然地理环境,域外文人迁徙流寓的输血再造,以及不同文化版块之间的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了风神秀逸、绚丽多彩、别有洞天的五代巴蜀文学。本文以交通文化地理的独特视角考察五代巴蜀文人的迁徙情状及文学创作生态,试图为当今学人进一步认知、解读、重构和再现异质多元、波浪壮阔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版图,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甚或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郑谷.郑谷诗集笺注[M].赵昌平,黄明,严寿澄,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31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11.
[3]韦庄.韦庄集笺注[M].聂安福,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沈清崖.陕西通志:第11卷[M]//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刊本.
[5]林德保,李俊,倪文杰.详注全唐诗:下册[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6]朝天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广元市朝天区文史资料・朝天记胜[G].朝天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297.
[7]王象之.舆地纪胜: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4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0.
[9]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0.
[10]傅璇琮,徐海荣.五代史书汇编:第10册[G].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1]李调元.全五代诗:下册[M].何光清,点校.成都:巴蜀书社,1992.
[1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85:897.
[13]祝穆.方舆胜览[M].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967.
[14]何光远.鉴诫录校注[M].邓星亮,邬守玲,杨梅,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11:112.
[15]乐史.太平寰宇记:第4册[M].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1742.
[16]曹学.蜀中广记:第17卷[M]//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刊本.
[17]吴任臣.十国春秋:第2册[M].徐敏霞,周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第116卷[M]// 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刊本.
[19]王文才,王炎.蜀杌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1999:165.
The Literary Ecology in the Area of Bashu in the Five Dynas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Traffic
SUN Zhent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Wulanchabu 012000, 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Bashu literature had quite different genres and throve. The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s mixed with each other and formed new ones. From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to the Five Dynasties, many literati moved to Shu to avoid the disturbing and lasting wars in the central China. On the way to Bashu there were lots of passes, plank roads, bending rivers and steep mountains, which inspired literati to do their creative works during their travelling and affected their migration. Educated by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China, the literati who migrated to Shu were not willing to accept the strange, old and uncivilized culture in Bashu deliberately or unconciously. The uncertain life of the literati who migrated to Shu and their sorrowful opinions on the culture in Shu deeply infulenced aesthetic values and literary creation styles of the Bashu literary cicles in this period.
一、功夫在课外
学好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单依靠课堂四十五分钟,它需要课外花大量的功夫。
(一)课前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把好学生的预习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重视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例如《蜀道难》,多读,便可疏通文意,体悟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而达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祭十二郎文》,通过诵读,文中的悲郁之情便了然于胸;读《六国论》,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便清晰可见;读《赤壁赋》,就会领悟苏子的那份旷达与超然……
总之,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而教师则必须对文言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要明确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等,可作示范朗读,适当点拨。
2.放手让学生抄、查、译。首先是“抄”。“抄”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俗语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这样做,既疏通了文意,又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复习。其二,查。要求学生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查阅相关工具书,记录在册;对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疏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其三,译。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这里,主要提倡学生课前直译,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便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会”之外可以“言传”。
(二)重视课后迁移
《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因此课后的巩固十分重要。可布置学生做配套的、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复习;也可以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训练,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教《六国论》,可提供苏辙的《六国论》,设计习题进行对比阅读;又可选择难度适中的课外文言选段进行练习。另外,推荐名篇名段。文言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而扩大阅读面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可推荐学生一些书目:如《古文观止》、《左传》等,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二、课内求效率
(一)教师转变角色
文言文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串讲法、翻译法、分析法。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辛辛苦苦,学生则忙于做笔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由高高在上,到平等参与,同时又进行积极指导。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1.指导诵读。文言的诵读是文言学习的一个基础,教师在课堂内可做相应的示范朗读,读清句读,读准感情,可到学生中去作适当的点拨。
2.引导分析。如《六国论》,可引导学生拟出结构图,以明确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教《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先分析兰芝的形象以示范,其他几个人物形象则让学生自主分析;总之,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可选取关键句段进行讲解,授学生以渔,重视生生互动,导之即可。
3.适当提升。学生虽有课前的充分预习,也有自主的生生互动,但其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能“尽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做适时的综合提升。如关键句的点拨,段或篇思想内容的明确;篇章结构、语言艺术及其他……教师的这种提升,无疑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语文教师自身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古人的智慧,同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并辅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可把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关键词】高中 古诗文 难辨字
古诗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有的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思潮,有的渗透着先人的智慧情操,有的凝聚着厚重的人格魅力。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积累背诵文言诗句时容易出现默写错误。因此,古诗文语文教学中注意解析字形,确是应该提倡的。虽然老师在教学中做不到“逢字必解”,也不可能繁琐地一一考究字的源流,但是在解字时,对学生常发生的错别字、难辨字大体上要先有个底,遇到这些字就需要解。
一、追本溯源,了解本义
有些难辨字不是因为字形难写,主要是学生对字的本义一知半解,容易混淆,写成别字。李白《送友人》有句云“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其中“班”是容易写错的字,最常见的错误是写成“斑”马,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课文注释对“班”的解释是离群的,老师按照这个讲解了,收效甚微,学生默写错误率仍然很高。这个“班”字就要解析,从本源说起。“班”是会意字。从珏,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说文》也说,班,分瑞玉也。班原就有这个分割的本意。进一步了解“刀”部的词大多跟分有关系,比如“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把“班马”记牢了。
再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字,追本溯源,了解本义是记住这个字形的好办法。庠是个形声字,从广(yǎn),羊声。“广”表示与房屋有关。《说文》也提到“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孟子》也有“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之说,庠就有培养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学校。
《诗经・郑风・子衿》和曹操的《短歌行》都有这样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的“衿”,也是学生易错的字之一,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如果学生知道“衿”的本义是汉服的交领,就不会忘记应当从衣,音“今”,青衿指的就是旧时读书人穿的衣服。
二、音义结合,因意象形
古诗词中一些双声词(声母一样),大多属于形声字,结合起来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这种词,首先要弄懂字音,声部负责发音,注意区分一些字古今异音读法。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是目前已知的寿命最短的昆虫,它朝生暮死,只有一天寿命。让学生知道这个有趣的科普知识,就不难写出从虫,孚声;从虫,迳的词语“蜉蝣”了。同样,李白的《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中的峥嵘、崔嵬两词也都属于双声词,知道这两个词修饰的对象都是山,就知道词中四字都是从山部,根据读音,就能写出声部,书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一些单音节词,也都可以用这个辨别形声的方法来处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砺”有学生容易写成厉,要知道“砺”是磨刀石的意思,就不会丢了“石”的偏旁。又比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误将“暝”写作“瞑”,“暝”本来的意思是“幽暗、昏暗”这里是“晚”的意思,跟“日”有关系,而“瞑”的意思是“闭目”。王维写的是山中秋晚的景色,该用“暝”字才对。
三、形近对比,找出异同
有一些字不但形近,义也相近,甚至还可以通用,这是出错频率最高的难辨字。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分析字源,对比用法,找出异同。并分别牢记形近字的固定用法,以示区分。
古典诗歌单元有曹操《短歌行》,中有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必说古诗文,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唯”字也是一个很容易用错的字,因为还有一个“惟”。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如下:
“唯,诺也。“惟,凡思也。”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最明显的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因为“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但是,随着字的发展与应用,这两个字越来越相近,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在现代汉语中,也都有了“只有、只是”等意思。所以有“唯一”,也有“惟一”。因此,从“单单、只有”这样的意思来判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用“唯”,也可以用“惟”。只是,从尊重作品角度来看,在书写时与原文一致就可以了。
乐府诗《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的“陵”容易误写成“棱”,两字都有ling的读音,都与平面有关。本义都是名词,都是形声字。“陵”字从阜(fù),从纾líng),缫嗌。“纭币馕“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纭绷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说文解字》中指出,陵,大阜也。掌握了本义就可以很容易写好了。
还有把通假字写成本字的例子,例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学生容易直接写成“君子性非异也”,还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等“见”通“现”,都容易出现用通假字代替本字的例子,通假字本来就是借来的字,完全具备了本字的词性和意义,追溯本源或者区分异同等方法在此都不合适,只有通过阅读积累通假字,当作固定结构来记忆,很难找到捷径了。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关键词:美;三维;汉字;文本;意蕴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96-02
一、美是什么
“美”是什么?柏拉图说美是困难的,孔子说尽善尽美,黑格尔认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古今中外,诗人、哲人、艺术家们给出了无数迥异的解答,至今没有定论。其实,美无定论,亦不应该被定型,美可以是客观实在的,如山水花鸟、人物市井,也可以是主观变幻的,如爱恨情仇、豪壮凄婉。对于美的认识,确应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界定美的内核,而是为了便于触摸其光芒,感知其温度,对诸种关于美的描绘进行归纳演绎,发掘美在艺术对象中的独特显现。
首先,美与形态相关。美就像是一场旅行。当我们在旅途中见到了如画的景色、异域的风情时,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正是这种迷醉情怀的抒发,在这里,美是优美;抵达高山脚下,抬头仰望,肃穆和压迫感交迭袭来,我们此时的心境与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不谋而合,在这里,美是崇高;开始登山后,百转千回、奇崛险峻的路程,会让我们发出和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类似的感慨,在这里,美是困难。
其次,美与功能相关。与前文相对应,优美的旅途会带给人从感官到心理的舒适,才会让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时的美,是愉悦;对高山、星空等崇高事物的景仰,会触发内心对人生的感悟,甚至哲学思考,如同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此时的美,是感动;当你跨越困难,征服险峻,终于成功登顶时,胸中难免不会涌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那般的豪迈之情,此时的美,是成功。
无论是形态的美,还是功能的美,在文学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跃然于汉字,琢磨于文本,升华于意蕴,是美在汉语文学三个维度上的显现方式。
二、汉字之美:以《弹歌》为例
“断竹,续竹;飞土,逐`。”
这首《弹歌》出自《吴越春秋》,是记录原始先民狩猎生活的二言诗。文学艺术是“由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只能是人的创造物”[1]。以今天的眼光看,《弹歌》的可贵在于以短短八字,既呈现出华夏先民们的非凡想象力,涵盖四大造字法其中之三,又通过汉字特有的个体形态,让这幅生动形象的狩猎全景图一气呵成,跃然而生。
象形,是汉字最基础的造字方法。“人类文字起源有共同的规律,即文字脱胎于图画”[2]。与其他文字经历的嬗变相比,汉字击退了拉丁化的进攻,经受了简体化的改造,将这种图画属性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汉字更加强调视觉认知,很多字本身就是一幅图画,因而汉字的书法能够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这对于那些表音文字是无法想象的。《弹歌》八个字中有半数来自象形。第一个是“竹”,属于对竹子这种植物的形象描摹;第二个是“飞”,其繁体“w”表现出物体上升过程中前行的运动姿态;第三个是“`”,为“肉”的古字,以形体特征来指代飞禽走兽。象形,绘出了汉字的形态之美。
象形也有其局限之处,即抽象概念的表达,于是指事和会意应运而生。这两种造字法尽管有所区别,但都是在图画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意,通过字符组合来引发想象,仍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与表音文字完全不同。诗里的指事字为“土”,是以地面矗立的物体或指示箭头,来反指土地,从中搓出泥丸或者挖出石子进行发射,这样一系列的意义表达,非象形所能胜任。会意字有三个,分别是:“断”,由丝绳和斧斤组成;“续”,由丝线、器皿和钱财组成;“逐”,由脚步和走兽组成。三者均是在不同图形间建立联系,用以暗示可能发生的动作。指事和会意,凸显了汉字的涵义之美。
在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形声出场时间最晚,它汲取了图形表意的精髓,融入了语音的功能,从而方便造字,增强了汉字对主客观事情的表现力,又保证了形体不至于过分繁复。《弹歌》中虽无形声,却关系紧密。如“`(肉)”专指飞禽走兽,形声造出专指人的“肌”,就是表意功能的充实和细化;如会意字“逐”,其追赶的“豕”是象形字,将捕获的猎物捆绑起来就成了指事字“X”,当濒死的猎物绝望挣扎时,“豕”则简化为偏旁,衍生出形声字“狂”。随着语音对造字的大量介入,平仄、四声逐渐成型,在进一步区分字义,扩大表意功能的同时,使汉字在编排组合中产生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
三、文本之美:以《虞美人》为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以珠围翠绕之表,包裹凄清苦痛之里,如泣如诉,似悲实美。文本之美,无论重形还是写意,无论绮艳还是素朴,都离不开琢磨之功。
先说“琢”,即词句的雕琢。单个汉字的表意功能已经非常丰富,而词句是由若干汉字叠加,便具有了无限的意义生成空间。从最简单的汉字组合方式来说,如修饰,“雕栏”和“玉砌”,将原本普通的木头砖石赋予了华丽的装饰,从生活中提炼出艺术的美来;稍复杂些,如互文,“春花秋月”,以“春秋”来观照“花”和“月”,映衬出岁月的悠长变迁;再繁复些,以“何时了”来进行完整的情绪表达,表现出对禁锢生涯的不耐与苦闷。遣词造句虽不是汉语独有,但这般精工细作之后又显得浑然天成,“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地硬凑起来,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其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3],汉语最擅长此道。
再说“磨”。如果说词句的雕琢是物理作用的话,那么,句与句、层与层间的搭配磨合,便可以产生化学反应。“春花秋月何时了”,至多是一句寻常的牢骚,遥想“雕栏玉砌应犹在”,情感有了寄托,意境立刻升华了;从“了”到“少”,从“风”到“中”,从“在”到“改”,从“愁”到“流”,句子间的两两押韵,让原本冰冷无情的客观景物在韵律的抚摸中悄然融化;句子间抑扬顿挫的音调对比、错落有致的句式搭配、如歌如画的声画关系、自问自答的逻辑结构,将作家的独特气质液化为流淌的情感,段落间情景关系、时空关系和总分关系,则是将作者四溢的情感凝固成有机体,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文本的琢磨与繁简无关。修辞的繁丽能使文章婉转多姿,情深意重,修辞的简约能使文章空灵广阔,气韵生动,都须对文字有着精到的把握。杜牧的七绝《清明》本已素朴,被精简为五绝之后,“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仍是叫绝之作。这首《虞美人》应属繁丽之美,在做了更大幅度的简化之后,“何时了?知多少。问东风,月明中。雕栏在,朱颜改。几多愁,似水流”,却也不失简约之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宽容度,是汉语文本的气质所在。
四、意蕴之美:以《再别康桥》为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汉语语境下文学创作的高度,由意蕴的厚度来决定。这首《再别康桥》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难忘,在于其精致考究的词藻格律背后,蕴涵着从情感、风格到文化的层层升华。
诗中流露的情感可由浅到深分为三层。最浅表的,是对剑桥柔波旖旎、星辉静谧的不舍离愁;深一层的,是对逝去恋情、物是人非的忧伤感怀;最深层的,是对青春不再、年华老去的人生嗟叹。写作让人沉静,阅读使人温和,文学能让人的种种情绪得到理性地宣泄,这种自我节制、层层抒发的情绪,散发出中庸的和谐美感。
情感会因主体的不同、时光的变迁或对象的转换而改变,产生迥异的行文风格。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告别剑桥。早在六年前的1922年,徐志摩结束留学生涯之际,深情写下了一首《康桥再会吧》,用细碎铺陈的方式,记录剑桥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心路历程,虽有离愁,更多却是青春豪迈的壮志情怀。岁月沧桑,再次回到剑桥的诗人,简洁凝练的笔触背后,是强忍悲伤的故作潇洒,是归于平淡的成熟智慧。风格由情感汇聚、提炼而成,情感愈真挚,汇炼出的风格愈美好。
有趣的是,徐志摩只写下了英文版的《再别康桥》,我们所熟知的中文版却非他所译。对比一下这两个版本,能从中发现汉英语言文化的些许差异。例如原文中的“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sludge”一句,在中文版里被译成了“软泥上的青荇”,“sludge”原意为污泥、烂泥,英文诗可以毫不介意地用来它构筑意象,但汉语诗讲求用字的音色、形态、意蕴三者皆美,因而翻译成“软泥”,更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当然,文化间也不乏共通之处,例如对美的理解和描述上,全诗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来描绘剑桥晚景,不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征吗?在差异和互通的张力作用下,作家的身份阅历和人生体验被淋漓展现,文化之美也油然而生。
汉字生生不息的生命长度、文本海纳百川的胸怀宽度、意蕴深厚绵邈的阐释高度,构成了汉语文学的大美空间。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文艺起源于劳动”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误读[J].文学评论,2015,(02):22-30.